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人生感悟佛语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9-11-25 点击:

    人生感悟佛语小故事

    【佛门名家】

    【慧安】

    慧安(582-709年),荆州枝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隋开皇十七年(597)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隋炀帝听说后便诏见慧安,他又潜藏起来,到衡岳寺去做头陀。唐贞观年间,他往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之后遍历名山,并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龙二年(706),他被召入宫廷,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

    子欲养而亲不在,世上唯有孝顺不能等待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佛语禅心】在世间,什么最富?什么最贫?慈母在时,称为富;慈母不在时,称为贫。慈母在时,叫做太阳在天中;慈母死后,叫做太阳落于西山。慈母在时,叫做月光正明;慈母亡后,叫做暗暗长夜。所以你们要殷勤地孝顺并奉养父母,这样做同供佛所获的福报没有两样。

    卡耐基在为成年人上的一堂人生课上曾给全班出过一道家庭作业:“在下周以前去找你所爱的人,告诉他们你爱他,而那些人必须是你从没对其说过这句话的人,或者是很久没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

    下一堂课开始前,卡耐基问他的学生们是否愿意把他们对人说爱而发生的事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个中年男子起身说话:“卡耐基先生,上礼拜你布置给我们这个家庭作业时,我对你非常不满,因为我并没感觉有什么人需要我对他说这些话。但当我开车回家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自从6年前我的父亲和我争吵过后,我们就开始彼此躲避,除了在圣诞节或其他不得不见的家庭聚会,我们则避而不见,即使见面也从不交谈。所以,回到家时我告诉我自己,我要告诉父亲——我爱他。

    在我做了这个决定后,感到胸口上的重量似乎一下子减轻了。第二天,我很早就赶到办公室,两小时内做的事比从前一天做的还要多。9点钟时,我打电话给爸爸,问他我下班后是否可以回家去,我有些事想要告诉他。父亲以暴躁的声音回答:‘又是什么事?’我跟他保证不会花很长的时间,他同意了。下午5点半,我到了父母家,按门铃,祈祷爸爸会出来开门——如果是妈妈来开门,我恐怕会丧失告白的勇气。幸运的是,爸爸打开了门。我一点也没有浪费时间,踏进门就说:‘爸,我只是来告诉你,我爱你。’父亲听了我的话,不禁哭了,伸手拥抱我说:‘我也爱你,儿子,原谅我竟一直没能对你这么说。’这一刻如此珍贵,我甚至期盼时间停止。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两天后,从没告诉过我他有心脏病的爸爸忽然病发,在医院里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一刻来得如此突然,我毫无防备。如果当时我迟疑而没有告诉爸爸我对他的爱,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所以我想对所有儿女说的是:爱你的父母,不要迟疑,从这一刻开始!”

    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因此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

    常听人说,等有了钱要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如何如何,言辞恳切,十分动人。可这样的话细细思索才觉非常不妥,岂不知世上的其他事都可以等,唯有孝顺不能等待。等你有了钱的时候,父母也许不一定能够享用。李白讲做人需及时行乐,其实孝敬老人也需要及时而行,不要等,不可等。如果孝敬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等有了什么以后,那么一切都晚了。

    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等到你有了时间和金钱奉养双亲的时候,恐怕双亲俱已不在了。这样的情形不正是人生的痛楚吗?

    留在心底的痛,永远无法弥补和救治。双亲为了我们受尽了苦累,却一直等待着你的等待,到头来空等一场,父母和儿女双双抱憾。不是你没有孝心,而是你在等待中放弃了机会。

    及早尽孝,就是拒绝把自己推入悔恨的泥潭。平常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安;节假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一束康乃馨;闲来无事,陪父母散散步,谈谈心;工作之余,替父母买点菜,订张电影票……这些都是孝道,与挣大钱有何关联?孝敬父母要尽早,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感悟】

    人生在世,权力、金钱、声名……一切不过过眼云烟,最打动人的是父母的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一切人们所热衰迷恋的东西黯然失色。我们要报答这深深的爱,就要尽早尽快,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只留下刻骨铭一心的痛苦和悔恨。

    【佛禅小故事】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持具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

    归宗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听罢,顿然彻悟。

    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持具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

    归宗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听罢,顿然彻悟。

    宽恕别人的错误,就是善待自己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佛陀】

    【佛语禅心】不懂得宽恕别人,不原谅别人所犯的错误,其实是苦了自己。

    宽容的人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与伤害,相反,心胸狭窄、为人刻薄的人,容不得别人的一点错误和不足。与这样的人相处如履薄冰,很容易受到伤害,谁又会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呢?所以,我们平日不仅应该以诚待人,而且应该以宽待人,以自己的宽容来感化他人。

    人一般都是强调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宽容则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人性的陶冶。当一个人具备了宽容之心,就能达到心灵的平静,就能化解许多矛盾,消融许多仇恨,赢得别人的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和谐。

    我国历史上和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就演绎了无数宽容有益、量窄有害的真实故事。

    官渡之战前,袁绍拥有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袁绍统率十万大军,进逼许都,当时曹操驻守许都。因为袁强曹弱,众寡悬殊,曹操的部属惶恐不安,关中诸将皆中立观望,许多人唯恐自己性命有危险,便暗中与袁绍联络,以谋退路。

    后来曹操用奇计,出奇兵,以少胜多战胜了袁绍,不可一世的袁绍率领残兵败将渡过黄河。曹操缴获了袁绍丢下的所有辎重、地图、书信和珍宝。

    在袁绍的往来书信中,曹操翻到许多下属暗中写给袁绍的信。有些人建议曹操严厉处置这些暗中勾结袁绍的人,曹操却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不仅没把这些信曝光,没有揪出与袁绍勾结的下属,而且把这些书信全部当众烧毁,并说:“袁绍强大的时候,我尚且担心性命难保,何况我手下的那些人呢?

    即使他们暗中与袁绍联络,谋求退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曾经想投奔袁绍的人都暗自羞愧不已,又赞叹曹操有如此宽容的胸襟,从此对曹操忠心耿耿,万死不辞。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当然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就像有本书上说的: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我们何不抛弃仇恨、放下愤怒,来善待自己呢?

    【感悟】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是。心灵是如何选择的。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如果选择了宽恕,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

    【佛门名家】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大师(344-413年),是一位博览大乘义学的高僧,当时的佛教界由于他译出般若经论,而解决了不同观点的般若学疑义,使“空”的思想在中国走向正统的大道。又由于《法华经》的译出,启发当时的大乘佛教,成就颇多学者。

    他所翻译的经典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如以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的《百论》为依归的三论宗,源于《成实论》的成实宗,促使《法华经》、《维摩经》的研究,并为中国本土的天台宗奠定了基础。

    此外,《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促成了菩萨禅法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国本土得以传授大乘戒,《十诵律》为研究律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宽容自己,才能放下生活的重负不为小事而执着,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

    【——佛陀】

    【佛语禅心】不为了自己犯下的小错而耿耿于怀,是对自己的宽容。

    唐朝的仰山和尚是沩山禅师的学生。有一年,师徒两个一年没见了,彼此都十分挂念,等到见面时,沩山禅师向仰山问道:“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

    仰山说:“我开了一片荒地,然后种了一些庄稼和蔬菜,每天挑水浇地,锄草除虫,收成很好。”

    沩山禅师赞许地说:“你这一年过得很充实呀!”

    仰山和尚便问:“老师,您这一年都做了什么事?”

    沩山笑着答道:“我过了白天就过晚上。”

    仰山随意说道:“你这一年也过得很充实呀!”刚说完,就觉得自己这样说有欠妥当,话语中似乎带着讽刺的意味,于是涨红了脸,情不自禁地咂_『咂舌头,心想:“我这样说,老师一定以为我在取笑他,这样说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他的这一窘态早就被沩山禅师看破了。就在仰山盘算如何补救的时候,沩山禅师责备他说:“只不过是一句话,你为什么要看得那么严重呢?”

    仰山仔细一想,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偶然的小疏忽,或无意的小过失,只要不是成心那样做的,如果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就随它去吧,没有必要老是把它放在心里。”

    想到这里,仰山便对老师说:“我们开始上课吧!”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时地宽容着别人,当别人踩了自己的脚道歉时我们说“没关系”;当别人历尽千辛万苦而最终失败时,我们给他的是句安慰和鼓励……为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我们考虑到了一切,可唯独忘记了最不该忘记的自己,忘记了宽容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坎坷、挫折与各种各样的不如意的。我们自己也时常犯错误,在这些不如意与错误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别人的宽容,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宽容。他人的宽容只不过为一颗受伤的心带来一丝慰藉,自己的宽容则会使这颗心迅速地恢复往日的活力,化失败的痛楚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假使受到一点挫折便耿耿于怀,不知自我宽容;面对困难,也不敢有所作为,恐怕也只能是碌碌无为、郁郁而终了。

    宽容自己,其实就是宽容别人。宽容自己的脸面,不为受到误解责难而过不去,就是宽容了误解责难者;宽容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努力工作、热爱生活而充满自信,而不是在待遇职位、表扬批评的风雨中迷失,也就宽容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不平;宽容自己的操守,所有人都不是圣人,生活中的一切滋味都是~种体验,值得回味和品尝,这也就宽容了其他有过过失的朋友的某些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宽容自己,不为自己的生活不够富裕而责怪自己。宽容过去的自己,过失与缺憾都已铭记,成为特别宝贵的经验;宽容今天的自己,成绩不多,但有一分平稳、一分安宁的生活,还复何求!

    【感悟】

    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没必要让一些小事占据你的一心。风吹云过,烟消雾散,你会发觉天地原来是如此澄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学会宽容自己,放下人生的包袱,才能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适当中肯,以身作则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赞叹自己父亲的德行,他这样说道:“我父亲非常慈悲、仁爱,不伤害别人也从不偷窃,耿直爽快,实事求是,还行善积德,施舍财物。”当时有一个蠢人,听到别人这样说,也有了这样的念头,他说:“我父亲的德行,超过了你的父亲。”大家就问:“你父亲有什么好的德行,请说他的事迹。”蠢人答道:“我父亲从小就断绝淫欲,从来都没沾染这种脏事。”大家又说:“如果断了淫欲,怎么生的你呢?”。

    当时的人们深觉荒诞不经并加以嘲笑。

    【禅心】牛皮吹爆了的时候,才会发现自身的渺小与可笑。

    赞美是人类的一种品德,但是溢美之词反倒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孩提时代的吹气球游戏一样,适量的空气可以使五彩的气球漂浮在空中,但如果过多地给予它外界的空气,它便会在你的手中瞬间爆炸,盲吓得你哇哇直哭。

    从现在做起,改变自我,把夸赞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增强自身修养和内在实力上面,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你便会收获别人对你羡慕的眼光和盛赞的词汇。

    只是,务必要记住的是:假如有人虚假地拍着你的马屁,你就应当尥起你的蹄子给他看。还是从你这里,开始杜绝这个恶性循环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佛语禅心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富有的蠢人,愚痴无知,到另外的富人家,见他住的三重楼,高大壮丽,宽敞明亮,心中非常羡慕,当时就想:“我也很有钱,也不比他少,为什么不立即动手建造这样的一幢楼呢?”他马上叫来木匠问道:“你知道那家漂亮的楼是怎么盖的吗?”。

    木匠回答:“那幢楼就是我盖的呀!”。

    蠢人接着说:“你为我也造一幢同他一样的楼吧。”。

    于是木匠就开始清理场地测量、动手垒地基准备盖楼。

    蠢人见木匠垒地基建造房子的模样,心存疑惑,完全不明白木匠在做什么,就问他:“你这是做什么呢?”。

    木匠回答:“盖三重楼啊!”。

    蠢人又说:“我不想要下面的两层房子,直接为我盖最上面的。”木匠回答:“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第一层而能造第二层的?不造第二层,又怎么能造第三层?”。

    蠢人依旧坚持说:“我现在不用下面的两层,你必须为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当时的人们听到此事,觉得奇怪可笑,大家都说:“哪有不造下面的房子能建上面的呢?”。

    【禅心】万丈高楼平地起,华美的空中楼阁也需要坚实的地基才能够造就。

    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要经历一个由爬到走再到跑的过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像牙买加的博尔特一样成为世界飞人。所以,必要的基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结果做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认认真真地把你走的每一步踩踏实,那下一步才能更加坚强有力。

    成功人士都有着辛苦历程,只是我们都被别人耀眼的光环所遮罩,从而看不到他成功背后的艰辛。当我们抬头仰望的时候,往往看到满天繁星的光华,却总是忽略每一刻星星为了把微弱的光芒送到大地而燃烧自己时的痛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乐享生活中的美好并没有错,但只要动手去做,才会迎来风雨之后见彩虹的那一天。

    因为有希望,所以今天的我们才会更加努力。

    ⊙——认真做事,正品做人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个婆罗门,自称博学多识,对于各种星象占卜的技艺,没有不明白精通的。依仗着自己有这么多本事,总想显显他的能耐。于是他跑到别的国家,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他说:“从现在算起,我的小儿子再过7天就要死了。我可怜他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死去,因此而痛哭。”当时别人对他说:“人的寿命很难尽知,计算推断经常会出现差错,设想到了7天也许他不会死,为什么要事先哭呢?”。

    他说:“太阳和月亮会有暗淡的时候,天上的星宿也许会陨落,但经过我所推算的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闪失。”这个婆罗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利益,到了第7天,他自己亲手杀了儿子,用来证明他的推算是准确的。

    当时很多人等过了7天听说他的儿子果真死了,都感叹道:“真是个有智慧的人,说的话一点没错!”心中便生信服,都来向他表示敬意。

    【禅心】又是一个残忍到近乎恐怖的故事。婆罗门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儿子杀害了。这个故事已经不单单是笑话,婆罗门的行径只能用惨无人道来形容。虎毒尚且不食子,而婆罗门为了应验自己凭空许下的虚妄预言,做出了如此可耻的事情,可以预见到他所谓的星象占卜的灵验是如何实现的。假如人们明晓了其中的内情之后,恐怕没有一个人再会去他那里算卦了。

    不论做事还是做人,都需要有一份认认真真的态度和淡化财利的品性,那必将为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片蓝天。

    【佛禅小故事】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与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为别人点一盏灯,就是为自己点燃一盏灯。

    【——佛陀】

    【佛语禅心】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了别人,就等于给自己点了一盏灯,照亮了自己。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人提着灯笼向他走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小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盲人打灯笼”是一个许多人都熟知的典故。传统的理解是:这个盲人是一个做事不用大脑想的蠢人,做了一件“多此一举”的事。试想,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白天与在黑夜走路有什么区别呢?打灯笼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站在盲人的角度考虑一下,真正没用大脑想的也许不是盲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盲人打灯笼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了让有眼睛的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了自己。这样,他既可以照亮别人,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等于是帮助了自己。

    对于这样浅而易见的道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呢?我们往住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斤斤计较,事事都怕吃亏,举手之劳的事也懒得去做,也许最终倒霉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如果每个人都能点亮心灵的“灯笼”,那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感悟】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生活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往往是自己先给了对方一个平台,或者协助对方搭建了一个平台,方便对方办事。对方才可能会出于感激,用同样的方法回报于你。因此,你做事留有余地,给人方便,自己也会方便。因为你的付出,别人便乐于为你创造条件,让你方便做事。

    容忍他人,就像容忍自己一样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佛陀】

    【佛语禅心】和别人相处,就要学会容忍。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何处,他一口气写了一百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厚待人,容纳非议。”容忍就是指能够容忍他人,容忍他人不同意见,容忍他人批评指责,容忍他人犯错误,容忍他人改正错误。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人们能善意地去容忍,因为,在容忍别人的同时,也轻松而幸福地容忍了我们自己。

    然而,我们在审视自己的过错时,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比如评判他人,我们会用另一副眼光去品评他们,一点也不留情面,往往使旁人体无完肤。举个具体的例子,同样是说谎,我们对别人的谴责总是很严酷,对自己则会说是“有苦衷的”等一大堆开脱的理由。又比如有的人希望别人对他干依百顺,照顾周到,可是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同等付出,达到自己的要求。诸如此类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家的过锆上。即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它们是可以宽恕的,这是因为,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容忍。

    拉封丹在一篇名为《褡裢》的寓言里说:“我们容忍自己却不会宽容别人,就像戴上了一副变色镜。好比万能的造物主给我们每人做了个装东西的褡裢,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缺点藏在褡裢后面的口袋里,而把前面的口袋留着装别人的缺点。”

    人性中有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只不过有的人可以很好地表现他美好的一面,有的人却因为生长环境或别的种种原因而埋藏了他的本性。比如,同样是被人不小心撞了,有的人可以一笑置之,有的人却闹得两败俱伤。将心比心,假设自己是撞人的那一个,你又如何应付?是不是也希望别人对自己多一些宽容呢?宽容是一种美德,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多理解别人,就像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一样。

    【感悟】

    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过失,对别人犯的错误不能容忍。人无完人,多一些换位思考与谅解,相信我们也可以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他人。

    【佛门名家】

    【报恩】

    报恩(1058-1111年),黎阳人,俗姓刘。他生于硕儒世家,从小就通治国方略,考试登第。他厌倦尘境,向朝廷辞官,出家为僧,朝廷准从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倾心于禅宗祖道,谒访诸多高僧。后来当朝丞相请他到少林寺讲经开示,不久他应诏在少林寺住下,参禅说法。

    善待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一《法句经·刀杖品》】

    【佛语禅心】对天下没有一丝损害,自己终身也就不会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谁又会对自己有怨恨呢?

    一个极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边一间简陋的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巧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拒绝了。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真够得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哪敢情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并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善就是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善待着自己。善待他人,就会觉得心安,心安,即是善待自己。假如一个人没有一颗善心,总喜欢他人为自己付出,自己却从来不想着为别人付出,表面上看来这样的人不吃亏,其实他们是吃了大亏。因为他们在缺乏对待他人的善心的同时,因自己的良心不安,已经在受着心灵的折磨,谁说他们没有吃亏,谁又能说他们在善待着自己。因此说,善其实是通过善待他人来善待自己的。而慈善,其实就是一种善。有善心的人,才会有慈善的行动,通过慈善的行动,既善待了他人,也善待了自己。

    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正像我们自己需要别人的关心一样,别人——你的朋友、同事、上司、下级也需要你的关心,对别人的冷暖无动于衷的人是无法得到别人的好感的,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说不定在你困难时还会助你一臂之力。

    可见,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

    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去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要真诚地对待他人,获得支持和帮助,从而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合作。请记住这句话: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感悟】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j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善待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当你对别人付出善一心的时候,你就埋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因此你也会得到善的回报。

    【佛禅小故事】

    【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只记仇恨不记恩德,是下等人;只记恩德不记仇恨,是上等人。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心】只记住别人对你的仇恨,而记不住别人对你的恩德的人,是一个品行低下的人;能够记住别人对你的恩德,而记不住别人对你的仇恨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与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舍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吉伯拼上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动情的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前行,不几日来到河边。可能因为长途行路的疲劳使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被打得火星直冒。然而他没有还手,却一口气跑到了沙滩上,用很大力气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这以后,旅行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乡,阿里怀着好奇心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

    马沙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永远记住吉伯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运动忘记得一干二净。”

    在生活中,一个人刻意记住什么,又故意忘掉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和胸怀。有的人面对一些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总是能够一笑了之,有的人却是睚眦必报。即使有人不小心踩了他的脚,他也要斤斤计较,他记住的只有对某一件事情的仇恨,却把人家当初对他的帮助和恩情忘得一千二净。

    人不可能永远都生活在掌声中,当有一天,你的身边没有了掌声,你也要记住那些当年曾送给你掌声的人,只有记住那些人,你才可能东山再起。而如果只记住了别人对你的冷落,你就等于失去了获得成功最亟须的东西——良好的心态。

    很多时候,仇恨的是别人,但烦扰的却是自己。学会放弃仇恨,就等于放弃了烦恼。永远不要因为仇恨而使自己终日郁郁寡欢,有些人是不值得我们去仇恨、去记忆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每天需要我们记住的东西都记不过来,还有什么心思去计较那些无聊的事情呢?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忘掉那些无益的仇恨的同时,我们要记住别人曾给予我们的恩惠,哪怕是滴水之恩。

    记住人家的恩德,哪怕这恩德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显得似乎很微不足道了,你也能领会到感恩所带来的生命愉悦。这是良性循环。

    只有忘掉人家对你的伤害,你才会轻装上阵。忘掉,不是“鸵鸟政策”,而是它不值得你去记忆,除非你愿意生活在紧张和焦虑之中。

    记住别人的恩德,尽量地忘记别人的欠账,这样你的心里就会永远觉得暖烘烘。而欠账,你欠他的,他欠你的,搁在心里,就永远是一团冰,让你此生此世对这个世界都感到彻骨的寒凉。

    【感悟】

    仇恨如同你体内的垃圾,只有把它清除掉,你才会轻松。忘记仇恨就等于善待自己。记住别人的恩德,你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人世间还是温暖的,值得你留恋。记住你该记住的,忘掉你该忘掉的,然后,重新开始。

    【佛门名家】

    【布敦·仁钦朱】

    布敦·仁钦朱(1290-1364年),藏传佛教学者、夏鲁派创始人,元人译作“卜思端”,原属绰浦举派,学习过噶举、噶当、萨迦等派教法。佛学知识广博,写了不少佛学和历史的著作。其德格版《全集》共26函,200余种,对西藏所传重要显密经论注释颇多,并首次编订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目录。著有《善逝教法史》(亦称《布敦佛教史》)一书,是研究藏传佛教发展史的名著。14世纪中期,受夏鲁地方封建势力阶氏家族迎请,到夏鲁寺主持寺务,寺院得以重新扩建,门徒众多,从此名声大噪。元朝末年,顺帝曾请他进京传法,未成行。卒后,夏鲁寺开始有了转世系统,学说为其转世后辈及弟子所承袭。

    学会原谅别人,才能开阔自己的人生被人包容,显示自己渺小;原谅别人,才能扩大自己。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心】当你犯了错误,别人在原谅了你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你的渺小;而当别人犯了错误,你能够原谅别人时,才能显示出你的伟大。

    《六祖坛经·顿渐品第八》记载着六祖慧能遇刺的经过。

    当年,慧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二地各弘宗法,两位宗主彼此相互尊重,但门下弟子却各自衍生出崇己抑它的敌视局面来。北宗门徒唯恐五祖弘忍传法给慧能之事广为天下人闻知,遂买通侠客张行昌前往暗杀六祖。六祖预知此事,便准备十两黄金放在座位间。待夜幕时分,行昌潜入六祖室内,正要刺杀之时,六祖从容引颈就刃,行昌连挥利刃三次,六祖却始终毫发未伤。

    六祖劝谏刺客:“以正剑任侠者,不应该有邪心。以邪心用剑者,必无正当的侠行。我只欠你钱债,并未欠你命债!”行昌闻言惊仆于地,久久才苏醒过来,直向六祖求哀忏悔,并希望立刻随六祖出家。

    慈悲的六祖先将黄金送给他,并安慰他说:“你暂且回去吧!我担心身边的徒众若知道这件事,必不肯容纳你。日后等你变装再来,我会接受你的!”行昌秉承六祖指示,连夜遁逃而去;后来在其他僧团出家受戒,法名志彻,精进修行。尔后,志彻因对《涅槃经》经义不解,而再度就教于六祖。六祖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很久就在想念你了,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令志彻感愧交加,立志追随六祖弘法利生,以报师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原谅别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你战胜了嗔恨的心魔,生命因此更自主、自在与自由。真正的强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外在的敌人或许可以用武力消灭,但是内在的心魔则有赖深刻的自省、清明的智慧与果断的决心,才能加以降服。六大根本烦恼中,“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印度圣雄甘地曾要求自己不要怨恨任何人,他说:“我知道这很难做到,所以用最谦恭的态度,尽量达成这项自我要求。”谦卑的人比较无我,无我的人包容性大,就能冤亲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仇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徒增彼此身心的多重伤害!

    【感悟】

    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原谅像一把伞,它会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也许原谅一个人有时候真的此记恨更困难,但记恨别人的同时,为难的又何止是别人?痛苦的还有自己。只有学会原谅别人,才能开阔自己的人生。

    【佛禅小故事】

    【洁癖】

    小和尚洗了手,又照镜子,去洗了脸,再把裤子脱下来,洗了一遍又一遍。

    “你这是在干什么啊?你洗来洗去,已经浪费半天时间了。”老和尚问。

    “我有洁癖!”小和尚说,“我容不得一点脏,您没发现吗?每个施主走后,我都把他坐过的椅子擦一遍。”

    “这叫洁癖吗?”师父笑笑,“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内心反而有病,是不洁净了。”

    【以德报怨才能化敌为友】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佛陀】

    【佛语禅心】用仇恨的心是永远都不能化解仇恨的,只有用宽容的心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魏国村民发现后十分生气。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便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能是有史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对手最容易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了。古往今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演绎了太多的冤冤相报和世代为仇的历史悲剧。然而,如果人们在面对仇恨时能够平和心态,宽以待人,能够放弃不必要的争斗,以德报怨,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甚至会呈现一种别样的美丽。

    【感悟】

    一个人有时能容忍他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却很难容忍他入对自己的恶意污辱和致命打击。但只要有“以德报怨”的宽容态度,就能狨少自己和对方,心中的怨恨,多一份和谐与美丽。

    上一组:禅语悟道-净美心灵的禅语故事 下一组:佛语禅机禅语故事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