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关于人生感悟的一段话_一品句子

    发布时间:2019-11-26 点击:

    关于人生感悟的一段话_一品句子

    【大观点与小感悟】

    “观点”是别人的,“感悟”是我自己的。“观点”是大大的,而“感悟”不仅是小小的,而且不一定正确,也许只是胡侃瞎扯式的“乱弹琴”。

    观点一:当代作家刘震云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命运拴到别人的身上。

    感悟:我已经八十岁了,与刘大作家的认识恰恰相反:小事自己做,不要轻易支使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大事自己做起来有困难,或者根本做不了,但又不得不做,这时就要求助别人。别人帮你做了事,不管孬好,你都应当表示感谢;即使人家不愿帮你,你也不应埋怨。

    观点二: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曾说过这样一层意思:原来站在别人头顶上的人,后来变成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他顿时感到自己矮了许多,于是便为之愤愤然。

    感悟:某些退休后感到失落的人,原来在职时可能多是有权有势的。像我等平民百姓,不论在职与否,是不会有失落感的。如果谈变化的话,大概就是增加了自由度。

    观点三:中国台湾的高僧星云大师说:“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生,二是死。死的时候固然要死得无牵无挂,死得自在安然;生的时候,更要活得无忧无虑,活得平安快乐。”有信仰的人,无论生死危亡,一切尽付笑谈中。

    感悟:一个人既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命,又有良好的结局,能够善始善终,此可谓大福之人。一个人出生的家庭与社会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但后天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与健康寿命的长短,自己则有相当的操控余地。只要你有一个清纯而又高尚的信仰,无私无欲,始终保持一种恬淡而又快乐的心情,活得自然就会无忧无虑,对于死也不会过于计较和恐惧。

    观点四:在一篇无名氏的文章中说,一个成熟的人有许多特征,最主要的有:一是能严格自律,不消极抱怨,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二是不自以为是,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三是做事靠信念,不随波逐流;四是有坚定的方向,不被情绪所左右;五是不注重“表达”,而是学会“下咽”;六是能用关怀代替责难;七是施惠不念,受惠知报。

    感悟:以上这些“成熟人”的表现与特征的确十分可贵,值得点赞,值得学习和效法,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我认为一个人成熟与否关键不在年龄大小,不在地位高低,也不在于财富与知识的多寡,而在于人的灵魂和内在的气质——这是人身上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的、浅层的附着之物。成熟与否也许有一定的遗传基因,但更多的是学习和历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环境、条件和个人努力与否造成的。孙悟空本来有顽劣的一面,猪八戒素有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的毛病,但经过如来佛的教诲和长期修炼之后,终能修成正果。

    观点五: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心柔顺,一切就安定;心清净,生活就美好;心快乐,幸福就会到来。”

    感悟:这话听起来有点唯心主义,但仔细琢磨不无道理。

    不妨试想,当你心里有千头万绪的悲伤、愤怒或痛苦之事,感到腻烦或郁闷时,你能安然镇定吗?你能静下心来做事吗?当你内心纠结、心猿意马的时候,你的日子会好过吗?生活还有甜蜜感吗?当心里不顺、不净、不安的时候,不管你多么有钱有势,也不管你有多么高的地位和声望,你能有幸福感吗?一个人的心理暴躁不安,陷入了悲痛的苦海,不管食物多么香甜,风景多么美好,对他来说统统都是没有意义的。反之,如果心里柔顺、清净、快乐,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觉得香甜可口;即使是平常山水,也会赏心悦目。何以如此,心理使然。

    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尽量有个好心情。

    观点六:明朝朱用纯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两句话:“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天。”

    感悟:“良心”与“命运”是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朱子在此虽未理清“心”与“命”的概念,但将二者讲得很辩证,很深刻。尤其对孰轻孰重及其相互转化,说得十分透彻。在朱老看来,一个人有副好心肠是最最重要的。有好心就会有好报,即使命不好,也会转祸为福;人光靠好命是不行的,如果命好心不好,福也会变成祸。所以,为人处世不可过于迷信命运,而重在修心行善。

    观点七:清朝的林则徐为后代留有《十无益格言》,全文不长,现录如下: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五、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六、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七、不惜元气,服药无益。八、时运不通,妄求无益。九、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感悟:林则徐的“十无益”即十个观点,每个观点都讲得非常清楚,而且实实在在,道理不辩自明。如前三句,作者提倡的是善心、孝心和和气。一个人倘若存心不善,对自己的父母不知尽孝,整天求神拜鬼,迷信风水,那能有用吗?在外面拉拉扯扯地交朋友,那能是真情实感吗?其动机与目的能够纯正吗?中间四五六句,是教人行为要端正,做事要踏实,心气不能狂妄。一个人如若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行为不正,做事不靠谱,即使你聪明绝顶,读书很多,掌握了不少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弄不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知识学问用偏了比无知无能更可怕。第七句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元气,过分地求医用药并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八九两句话告诫人们要本分,不要妄求妄取。最后一句说的是为人不能淫乱作恶,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一个品行无道的人,指望阴骘(即所谓的阴德)是没有用的。

    【贵在自然】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讲述如何写文章时曾说:“写文章如同做鱼,鱼是新鲜的,在做的过程中就不必加入过多的调料;只有不新鲜的鱼,才要放人各种调味品加以掩饰。”做鱼如此,行文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此使我想到某些老人不必要的“掩饰”。老年爱俏、爱打扮是好事,无可厚非。但要适当,要符合健康的原则,决不能搞偏了,以至造成危害。例如,有的老人为了防老养颜,不惜成本服用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保健品”;有的为了漂亮,到一些毫无资质的美容店做手术;还有的频频染发,不停地乱抹防皱霜之类的化妆品……这都是有很大风险的。现实中恶性案例时有发生,故此类举动不得不慎。

    人的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上至高官富翁,下至平民小贩,任何人都免不了、躲不过,无须为之焦虑不安,也不必为之加以掩饰。美国有位名叫黛丝·姆法登的百岁老人说得好:“老人无须服用防衰老之类的保健品,更不要涂抹防皱霜和染发。”“因为我不怕衰老,如果你不想变老,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年轻时死去。”她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承认现实,遵守自然法则。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道”、自然之道。天道只能遵之从之,而决不可违之抗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大道至简】

    香港首富李嘉诚,可谓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的大富翁,据报载,其资产遍布世界各地。钱虽然很多,可他的日常生活却十分简单,每餐一般就是两三个菜、一个汤,基本可以吃完,从不铺张。他的生活理念就是简单。

    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任天津市委书记兼市长时,对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抓得十分具体,十分到位。如有些家庭主妇向他反映煤气点不着火,即使点着了燃烧也不好。对此,他专门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追究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上,有的负责人、专家摆出了许多数据,讲了许多道理,时间用了不少,但未能讲到要害之处。李书记不耐烦了,打断他们的发言,说:“简单,简单,你只要能说明煤气为什么点不着火,怎么才能让做饭的光太太点着火就行了,其他都是多余的,别哕唆!”因此,社会上便流传开了李瑞环的“老太太哲学”。很显然,人们对这种简单的“哲学”是肯定的、赞赏的。

    古人说“大道至简”,有用的道理其实都是简单的,简单到三言两语就能让人明白,就能解决问题。能将深奥的道理、复杂的问题,言简意赅地说明白,把事情利利索索地做好了,就是水平,就是能力。简单不是幼稚,不是敷衍,而是高明和睿智的体现。

    老年人身体日渐衰弱,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体力、精力均不如前。在此情况下,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饮食起居等,均应以简单为宜。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不断地做、用心做,从中获得的益处和体悟并不一定简单。

    【“智多翁”的启示】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小镇上有一位上了年纪的智者,人们不论在思想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难题就会跑去向他请教,而且每次得到的答复和办法也都令人十分满意,故被尊称为“智多翁”。智多翁给人们破解了许多疑惑,帮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现选摘几例,简述如下:一个居民以为自己既没有金钱和权势,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为此整天生活在忧伤和痛苦之中,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有一天,他登门求教智多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数十年了,从来没尝到幸福的滋味,请问,我在以后的岁月里,还能得到幸福吗?”

    智多翁说:“能,任何人都能获得幸福。”

    “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那个居民急切地问。

    “幸福是感觉的一种。你感到痛快、舒服、愉悦等,那就是幸福。”智多翁怕他不明白,又举例解释说,“比如,当你渴了能喝上水,饿了能吃上饭,累了上床一躺就能睡……诸如此类的感觉,都属于幸福。”

    “啊!幸福就这么简单?”居民感到十分惊讶。

    智多翁点了点头,进一步说:“幸福本来就很简单。它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追求得少。”

    有个老者想烧一壶开水,可当他把火点着了以后,发现烧柴不够,就四处寻找,却啥也没有找到。这可怎么办?就在他为难时,恰好智多翁从此路过,老者立即向前讨教。

    智多翁不慌不忙地走到烧水处,指着那盛满水的壶,对老者说:“把壶里的水倒出一些,问题不就解决了么!”老者一听,茅塞顿开,连称:“佩服,佩服!”

    一位少妇突然丧偶,顿时陷入无比的悲伤之中,简直痛不欲生。人们都说智多翁无所不能,于是她也扣响了智多翁的大门。

    智多翁高兴地接待了她,慈祥地问道:“夫人前来寒舍,想必有什么麻烦事吧?”

    这位少妇热泪盈眶,哽咽着说:“我和丈夫结婚刚刚两年,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可万万没想到他突然得了重病,永远地离我而去,现在就我独自一人,你说以后我怎么活下去啊?”

    智多翁先是表示同情,然后一本正经地问那少妇:“请问夫人,两年前你是怎么生活的?那时感到快乐吗?”

    “两年前?那时父母对我管束不严,我想干啥就干啥,生活得可快乐啦!”少妇停止了哭泣,爽朗地回答。

    “现在也没有人管束你,照样你想干啥就干啥,怎么生活就不能快乐了呢?”智多翁开导她说,“你应当回到生活的原点上,生活本来是快乐的,你以后的生活依然应当是快乐的。”

    少妇谢过智多翁,走出他的大门,的确觉得天地豁然开阔了许多。

    这位上了年纪的智者,也许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出类拔萃的绝技,但他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寻求幸福,如何摆脱痛苦的阴影。其实,这是真正的智慧。智慧强于能力,优于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就是幸福的种子。

    【新时代的愚公和智叟】

    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摇了摇头,叹息地说:“哎,愚公就是愚蠢啊,山怎么能移呢!”

    这话传到愚公的耳朵里,他似乎不服气,也似乎有咨询一条新的出路之意,于是他找到智叟,当面问道:“你说我移山是愚蠢的,那大山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有什么办法呢?”智叟开导他说:“山是死的,不能动,难道你还不能动吗?你绕开它不就是了么!如果你嫌绕道路远,嫌麻烦,又必须经常到山的那边去,何不搬到山的那边去住呢?移居总比移山容易得多。再说,移山既破坏自然环境,又浪费人力物力。听说不仅你要豁上一辈子的功夫挖山,而且还要让你的儿子、孙子也去挖山,如果几代人的前程让你葬送了,你不感到这是莫大的罪过吗?”

    愚公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对,你说得对。

    何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要去移动大山呢?真的,我真愚。”于是,他就打消了移山的念头。

    住在穷山沟里的愚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心里像结了冰似的,一片凄凉,除了冷酷以外,他的心里任何东西也装不下。

    一天,他惴惴不安地来到智叟家里,将自己的苦恼诉说了一遍,请求智叟给予帮助。智叟听罢,不动声色地取出一个杯子,里面结了满满的一杯冰,杯子自然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然后,智叟让杯子靠近炉火,将冰慢慢地融化。待冰全部化成了小时,杯子就空出了一截。这时,智叟对愚公说:“再冷酷的冰,也是有空隙的,这满满的一杯冰融化了后,空出来的部分,不就可以装下阳光、温暖和甜蜜了吗?”

    愚公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说:“明白了,明白了。”回到家里后,他不再去想那些不幸的事情,将心里的冷酷和凄凉统统排遣干净,美好的东西渐渐地多了起来。自此以后,他真的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愚公没有多少家产,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几只羊。每天他都将羊赶到山上,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啃食青草。一天,山脚下的树上、石头上到处都贴着告示:“为了保护山林,严禁到山上放牧牛羊等牲畜。违者,严惩不贷!”

    愚公一看傻眼了,这可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他又来到了智叟的住处,请求智叟帮他出谋划策。

    智叟问愚公:“告示严禁到山上放牧牛羊等牲畜,它有没有禁止人上山呢?”愚公回答说:“没有。”“那不就得了嘛。”

    智叟笑着对愚公说,“羊不能上山,人可以上山呀。你到山上把青草割回家来,羊不是照样可以吃到青草么?”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割草喂羊呢?真的,我真愚。”

    愚公朝智叟跷了跷拇指,高兴地走了。

    【可怕的“过度”】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都应有个度,一旦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资源需要开发,人们需要竞争,没有开发与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活力。但开发与竞争不能违背规律,不能不择手段;文明需要创造,社会需要消费,没有创造和消费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但创造和消费要理性,要适度;知识需要开拓,信息需要增量,但开拓与增量同样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造成混乱与麻烦……行为不可过度张扬,形形色色的非理性、非自然化的表现,都是值得警惕和需要克服的。

    当今的“过度”现象不仅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老人身上也同样存在: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检查,但检查不可过度;有病需要治疗,治疗不可过度;身体需要营养,但营养同样不能过度……过度了会怎样?过度了就是灾难,就是不幸,就会比“不及”更糟糕。

    对这一切灾难的总结和反思,其本身就是对“过度”的反抗;重要的是加强对规律的认识,杜绝盲目行为,遵从自然,回归自然。

    【关于增与减的思辨】

    明代有个叫宋懋澄的文人,其在《与洪二》一文中说:“自七岁以至今日,识见日增,人品日减,安知增非减而减非增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阅历、见识也会增长,社会经验会日渐丰富,此之谓“识见日增”,这肯定是对的。但恰恰因为经多见广,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太多,所以也容易使人变得圆滑世故,成了“老油条”“老狐狸”,变得没了棱角和锐气,失去了纯真的赤子之心,此之谓“人品日减”。这无疑是不好的。

    是不是人老了人品就必然会“日减”呢?不见得。这应因人而异。古往今来,人老了,依然怀有赤子之心的并不鲜见。

    如唐朝诗人贺知章,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杜甫在诗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其形象简直就是一个疯狂的少年。贺知章比杜甫大50岁,但经常与那些年轻的诗人聚在一起吟诗、喝酒、作乐,有时忘乎所以。当时他早已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却仍喜在京城大街小巷粉白的墙上笔走龙蛇,曾因此引起不小的轰动。对此,史书也有记载,认为他“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可见他“狂”得全然不像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再如,宋代大文人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但他的诗文中极少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即使从朝廷“正部级”被贬到“副处级”,从京城调到偏远的穷乡僻壤,他依然能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诗句,而且写完就牵着狗、擎着鹰,到野外打猎去了。你看他多潇洒,玩得多开心!

    人生有增有减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除了“识见日增”外,最好再增加一些诚信、感恩、自尊和气节等正面的东西;自觉地减少一些不良情绪、作风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更加快乐。

    【耐心的必要性】

    农村老家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村里有一位心急的老妪,在她家母鸡孵小鸡时,她“望雏心切”,愈是盼望早日见到小鸡仔,小鸡仔愈是不出来。这时,老妪便加怒于母鸡,嫌它不够专心尽力。于是乎,她就把母鸡赶出了鸡窝,把已经孵化了十多天的鸡蛋移到了自己的火炕头上,盖上棉被,烧柴加温。她满以为鸡宝宝很快就能破壳而出,结果小鸡不但没有孵出来,而且鸡蛋也变黑了,发出了一种难闻的臭味。

    这个故事与“拔苗助长”可谓是异曲同工。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办事必须遵从事物自身的规律,任何抱怨和焦虑都无济于事,任何操之过急都会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落个好心做坏事。因此,在某些时候或某些事件上,耐心不仅是必需的、必要的,而且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敝帚”不该珍】

    20世纪80年代,我在某杂志上读过一篇短文,题为《三重奏》。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说,一家三代住在一套不大的房子里,在一次大扫除清理杂物时,年轻的儿子在房间里将那些他认为应当扔掉的旧衣物一件一件地扔到门厅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母亲又一一检点,把她认为应当继续保留的放在一起,把那些不想要了的放在一起,结果一大堆变成了两小堆。奶奶在一边看着不对劲儿,又从母亲决定不要的那一堆里往外挑选她认为不应扔掉、还需要保留待用的东西。经过奶奶的最后筛选,又将母亲决定扔掉的东西,合并到了需要保留的那一堆里。这样,需扔掉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要保留的又成了一大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敝帚自珍”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其实,“敝帚”不该珍。该抛弃的不抛弃,保留一些有碍无用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最近读报又看到这样一篇报道,说的是日本有个叫山下英子的人写了一本叫《断舍离》的书。“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就是脱离对物质的迷恋。她以这种理念为基础,鼓励人们对家庭环境进行清理,转变意识,抛弃物欲,过上舒适自在的生活。

    我国古人也曾忠告人们,莫要“人为物役”。意思就是不要做金钱和物质的奴隶,不要为那些用不着的东西操心费力。

    一个人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毫无意义东西上,累得疲惫不堪,幸福和快乐肯定就大受影响。

    【敬畏之心是智慧】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凡是做事善于提醒自己,怕犯错误的人,其思想行为通常是正当正确的;说话不离谱,发现自己错了能立即止步,偶尔有点违规,也不会过于出格。这就是说,人,要有敬畏之心,留意自己说话做事是否符合规矩,是否有违道德。否则就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而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规范,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法规。所以敬畏之心是对人性人格的高要求,是人生的高境界、大智慧。有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处世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是生命的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法律、宗教信仰、人的尊严和利益,以及一切正当而又文明的东西,都应当常怀敬畏之心。还要加以说明的是,人的敬畏之心是内在的、自觉的,关键在于自身的涵养和修持。

    【淡定】

    苏东坡日:“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所崇尚的高修养、高境界。它与人们现在所说的“淡定”可谓异曲同工,其含义颇为相近。这话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能做到遇事“不惊”“不怒”或“淡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精神要健康,气度要大。俗话说,“宰相肚子里撑开船”,说的就是这种气魄。有的人遇到芝麻大的事,便惴惴然、惶惶然,或寝食不安,或气急败坏,或出言不逊,或暴跳如雷……其结果于事无补,于人不利,对自己也是极大的伤害,何苦呢!有的人虽遇到了重大灾难,但能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里不存芥蒂,一笑了之。结果地球照样转,天也没有塌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也许喜出望外,事情来了个奇迹般的逆转。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灾难“临之”、不幸“加之”,你惧怕、愤怒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无用,何不放开胸襟应对呢?

    再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阿Q精神又称“精神胜利法”。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年纪轻轻便身患重病,半身不遂,直至完全瘫痪。开始拄着双拐走路的时候他就说:“行啊,这比不能动总是好些。”后来拄着拐站不住了,就坐在轮椅上,由他人推着每天到天坛公园里转转。他说:“还好,这比躺倒了还是好的。”再后来轮椅也不能坐了,但还能坐在床上创作。他说:“上帝能让我写作就行。”……面对接二连三沉重的打击,他总是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总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看问题,显然这就是淡定,这就是“不惊”“不怒”,这就是理智的应对。

    【可怕与不可怕】

    台湾高僧星云大师说:世间有一些可怕的事,只要你鼓起勇气、信心,就不觉得可怕。但有些难以克服的事,还是令人害怕的。他举例说:“穷不怕,怕债;病不怕,怕疼;鬼不怕,怕人。”

    这和尚说得好,有道理。但针对老年人的现实情况而言,我以为他说得还不够。所以,我想闲做“狗尾续貂”如下:一是不怕没得吃,就怕吃得太多太好。许许多多的老年人,尤其是一些城市里的老年人,吃饭早已不是问题;而严重的问题反而是吃得过于精细,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摄人量相对偏多,从而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慢性病大增,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因此,医生、养生学家反复告诫人们:饮食结构要合理,不要吃得太多太好。但真要做到饮食科学合理,尚须各位老人自我控制。

    二是不怕忙,就怕忙得不是地方。老年人适当忙一点不是坏事,在忙的过程中既能活动筋骨,又能充实生活内容,同时还能忙出或大或小的成果,增加快乐感。关键在于忙什么。有才的写写画画,有科技特长的搞点小发明、小创造,有兴趣的种种养养,喜欢文艺的跳跳唱唱,均不失为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自己,是可贵的忙。但也有七老八十的人还在拼命地捞好处,四处奔波,多方打听,总想从中赚一点好处;还有的忙于求神拜佛,焚香烧纸,以求得到神灵的保佑;即所谓忙的不是地方。

    三是死不怕,就怕死得不利索。死是不可避免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谁都躲不过这一关。既然如此,那还怕什么呢!但可怕的是死得过程太长,死得不利索——长期处在半死不活、生不如死的受罪状态。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正在做健身活动的老者时间道:“中华民族要复兴,这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梦吗?”老者不假思索地说:“有,我的梦就是慢慢地老,好好地活,快快地死。”这话听来近似玩笑,但这确是许多老人的期盼和追求,很经典。

    这位老人的梦想能实现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只要你能改掉那些不良习惯,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不敢说能百分百地长寿,但起码有益于健康,能提高生活质量。

    管好己的;不论处在什么环境,什么家庭,只要你活着,总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缠身。不论事情多么纷纭、多么杂乱,归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事。如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有没有病,用不用药,是外出还是在家等等,这些事都是自己说了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二是别人的事。如张三脾气古怪,李四生活习惯不好,王五过于自私……凡是人家做主、人家掌控的事,别说与你无关,即使涉及你,那也属于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诸如天会不会刮风,能不能下雨,什么时候发生地震,震级有多大等,这些人说了不算的事情,都属于老天爷管辖的范畴。

    在这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面前,有些老者困惑了、气愤了、烦恼了、郁闷了……实际上这多是自找的、多余的,“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多管了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唯独忘了自己的事。这无疑是本末倒置,不应该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拨乱反正”,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至于老天爷的事,就由老天管好了。这样,你的生活就会简单许多、轻松许多。

    【得理也要饶人】

    孔子有句名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别人以德对待你,给你以恩惠,你必须用德给以回报,有的甚至要加倍地回报,这就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或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有人向你施怨,对你无礼或动粗呢?常人的方式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孔子的主张是要“以直报怨”。“直”就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你这种无礼和动粗是不行的。”向他晓之以理,使他觉悟,而不是“以怨报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忠恕”,老百姓所说的“得理也要饶人”。

    耶稣提倡博爱,反对复仇,他主张“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送上去”,“要爱你们的敌人”。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纯属奴隶哲学。但在上帝的立场上,好人坏人都是他的子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人们不要仇仇相生,冤冤相报。如果他骂你、你也骂他,他打你、你也打他,那就会仇上加仇,仇恨越来越深,以至仇恨逐步升级,造成两败俱伤。也许这是以一种比喻的方式,规劝人们不要针锋相对,不要斤斤计较,摆脱人的狭隘性。

    “以怨报怨”“得理不饶人”,体现的是人的一种局限性。

    在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时常因为利益纷争、观念差异和隔膜、误会等,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优恨,妨碍了正常交往,甚至大动干戈,造成社会动乱和人员伤亡,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所以古之圣人、今之智者,提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主张,以期消除人们的局限和狭隘,达到社会的平安和和谐。

    人,应当理性向善,见贤思齐,大力弘扬爱的精神。即使遇到他人的伤害,有冤情,占着理,也要谅解、大度、宽容,给对方以机会和台阶。这样的话,问题大都会得到缓解或解决,甚至会化干戈为玉帛,使悲剧演化成喜剧。

    【关于“舍得”的情怀】

    “舍得”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讲的就是一种博大无私的胸怀。在佛学的教义中,也有这一向善、施善的内容,出家人必须舍得。中国台湾的星云大师曾推出“人生经营课”,其中心意思也是舍得。

    “舍得”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大方,更不是计较,而是一种超越世俗思想和行为的境界,是人生智慧和态度的集中体现。人生处世几十年,以何种情怀待人,以何种方式处理大大小小的问题,无不涉及舍与得。合理地处理舍与得,既是人生哲学,又是人生艺术,足以显示出人品人性的高下。禅书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位禅师对兰花喜爱有加,亲手培植了数盆,视为至宝。有一天他要远足,临行前交代一个弟子为他看护。在这期间,弟子在为花浇小时,不慎将花架碰倒,把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心里十分恐慌,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师父的惩罚。出乎意料的是,禅师回来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说:“我种兰花是一种爱好,不是为了烦恼。”禅师就是禅师,他能如此看得开,如此对待别人的过错,对心爱之物遭到破坏有如此的态度,的确够得上是智者。

    兰花的存在也好,失去也好,都影响不了禅师的心情。得也好,失也罢,都是人生难免的。舍与得是相辅相成的,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几乎囊括了万事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如若你对这一机理参得透、悟得深,对形形色色的问题都能处理得恰如其分,就等于把握住了人生的钥匙。其实,整个人生过程,也不过就是一得一舍的重复。

    【学会失去】

    在我的人生记忆里,大约在45岁以后,生活就逼迫自己不得不交出了一些心爱的东西。开始是脱发,不到50岁就成了半秃,而且头发变白;继而是视力下降,牙齿脱落;60岁离开了工作岗位,相继失去了至亲至爱的父兄和无话不说的朋友……悲乎哉!直至失去健康。当然,将来还有最后的气息。

    这些“失去”多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它不仅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被动地失去不如主动地失去,无可奈何地失去不如豁达地失去。这里的“主动”与“豁达”不是要自残、自我戕害;而是要直面,要理智地应对。既然失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悲伤是毫无意义的;面对未来的失去,要学会超脱,学会觉悟,站在更高的境界去应对。

    要知道,一个理智的老人,不应苦苦挽留夕阳的沉没,不应增加心灵的负荷,不能积累无谓的怨怼和仇恨;要释然,要大度,要有爱心。只有这样,未来的人生才能不灰暗,有光彩。

    【学会低调】

    对人的分类,以不同的标准便有不同的分法。如以好坏为标准,可将人分成好人和坏人;以智力作判断,可把人分为聪明和愚钝;从灵性着眼,可将人分为灵巧和笨拙;拿性格来说,有外向内向、高调低调之别……不管哪种分法,其分界均不十分清晰,只是大致的、相对的。有的分法可以看出明显的优劣,有些分法很难分出伯仲,如性格的高调与低调,就不好说孰是孰非、谁好谁坏,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而已。

    高调的人一举一动喜欢被人关注,一言一语喜欢被谈论;而低调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不喜欢张扬,不喜欢追逐。高调的人愿意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愿意时尚和风光;低调的人则似乎更愿意处在社会的边缘,愿意享受清净和安稳,细细咀嚼自己的日子。高调的人商业化气息浓厚,获得名利的可能性多一些;低调的人则注重自己的性情和心灵,内涵可能多一些。

    高调的人是为了挺进别人的生活圈子,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低调的人则善于坚守,为的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乐园里…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着。我也许没有资格做一个低调的人,但我喜欢低调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因为这样宁静踏实、深邃隽永,更适合老人。

    【不能攀比】

    “攀”是向上爬的意思,“比”就是对比、比较。

    有的老人喜欢攀比,比收入多少,比房子大小,比家庭摆设,比儿女的工作……比来比去,结果比出了哀叹,比出了牢骚,比出了不尽的烦恼和悲伤。为什么?问题就出在一个“攀”字上。词典上对这个字眼的解释是:“抓住某种东西往上爬谓之攀”。对“攀比”的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常言说得好:“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两眼向上,老是仰着脸向上看,肯定就会把自己比矮了、比苦了!

    “比”的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比的方向上。就普通百姓而言,一是不能与富豪显贵比。本来你的小日子过得蛮好的,吃的不精但能果腹,房子不大但能住得下,钞票不多基本够花的,器具虽不时髦但用起来很顺手,舒舒坦坦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堂堂正正,人我互尊,这不就很好么!何必垂涎人家的豪宅花园、名车游艇!何必羡慕别人的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再就是不能与成功人士和社会名流比。偌大的世界,升官发财者有之,成名成家者有之,学富五车者有之,才高八斗者有之,但那毕竟是少数,非常人所能比得了的。

    应当懂得一个道理,不与富人比,自己不穷;不与贵族比,自己不贱;不与能人比,自己没有失败;不与幸运者比,自己的命运不错……如果你非要比不可的话,那就要调整方向:不要向上攀,而是降台阶,多想想基层,多看看不如自己的人群。这样,你就不会自卑自弃,不会感到沮丧,还能增加自己的感恩之情,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上一组:感悟老年人生的句子_一品句子 下一组:人生感悟经典句子2017_一品句子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