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老年感悟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19-11-24 点击:

    老年感悟经典句子

    【 人生如斯】

    人生像什么?其比喻多得不计其数。有的人说像登山下坡,有的人说像花开花谢……这些比喻都很形象,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态度很不一致,有的甚至恰恰相反。

    孩童如旭日东升,青壮年如登山爬坡,老年人如日落西山;青少年如盛开的花朵,老年人如飘落的花瓣。低沉消极的人看到的是黑暗和凋零,发出的是哀叹,吞咽的是惆怅;达观积极的人看到的是宁静和安逸,吟咏的是乐章,享受的是愉悦。

    人生在世几十年,好不容易过来了,在已往的匆忙中,往往无暇顾及身边的美好风景,待到现在回首时,那些风景却早已成了过眼烟云。现在停下匆匆的脚步,心灵该放松一些了,阳光和清风等待着你去沐浴,春花秋月等待着你去欣赏。白发之人,应当给自己的生命加上点糊涂,带上点微醉,倚青山,傍秀水,闲看云卷云舒,静享美好时光。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古人尚能如此潇洒,更况我辈现代老人乎!

    【力争超我】

    步入老年之后的人,既不同于中年时的自我,更不同于青少年时的自我,需来一个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过去的你曾经生龙活虎,走南闯北,既能参与各种竞争拼搏,又能养家糊口、“封妻荫子”;而现在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呢?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真需要好好地自我审视一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格的结构有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本我、自我、超我就好比一辆行进中的马车,“本我”为马。“自我”为车夫,“超我”是乘车的客人。拉车的马以为车的运行是自己决定的,如果没有它的存在,车就不能前进了。殊不知,马车能不能走、向何处去,不是由马而是由车夫决定的。只有聪明的马懂得这个道理,而驽马却以为自己才是马车的主宰。

    决定马车如何运行,甚至最终的目的地是何处,不是马也不是车夫,而是坐在车上的客人。客人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说到哪里就到哪里。客人才是马车真正的主宰者。

    老年人一般不会失去自我,但缺乏审视,自我定位不准确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你坚持的是本我、自我还是超我,自己是在“人格结构”中的哪个层次上,不妨认真检点一下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本我、自我都是以“我”为中心,凡事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应当听我的,其错误与那拉车的马和车夫如出一辙。超我近似忘我、无我,是一种大彻大悟的高境界。一般人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妨从“善人”开始。老子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只要逐渐收敛“指点江山”的想法和做法,想方设法改变自己以适应现实环境,不要再去想改造别人和世界的事。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时间长了,超我的境界也许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等待即人生】

    等待,既是充满整个人生旅程中大大小小的站点,也是人生中最大的诱惑和动力。人有许许多多的时光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没有等待,也就没有了人生。

    婴儿降临人世,第一声啼哭之后,要等待洗礼,等待第一次喂奶……再后来要等待人幼儿园,等待上小学……等待成串,等待叠加,等待一个接着一个。幼年如此,青年、中年也无一不在追赶、超越着一个个等待。

    进入老境的人就没有等待了吗?不是的,依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等待;期盼着有所等待,直至在等待中走向人生的尽头。

    人老了还等待什么呢?年老了还要为儿女忙活,为孙子辈忙活。什么时候能活得清闲些呢?等儿女用不着的时候,等孙辈上了学以后,等他们都不在眼前的时候……即便自己想出去走走,到外地或外国旅游一番,或想添置点什么,改善点什么,也需要等:等有了钱的时候,等有了空闲的时候,等有人帮助操办的时候……等待依然是无穷无尽。

    等待的滋味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希望、有把握的等待是兴奋的、甜蜜的、幸福的;不确定、似是而非的等待是焦虑、不安和烦躁的;不祥与在劫难逃的等待,是哀伤、绝望和揪心的……不管哪种等待,等待的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即使对好事的等待,等待的时间长了也会由兴奋变成无聊、疲惫和不耐烦。但所有的等待都是被动的,等待的人对于被等的对象说了不算,完全不能支配。等待只能耐心,没有别的办法。

    不管等待多么无聊、疲惫和需要耐心,人生,即使是老年人生,也还是有许多值得等待的事情:如等待儿女来探视、陪伴和说说心底的话,等待久别亲友的列车快快进站,等待早日抱上孙子,等待自己的某种疾病早日痊愈…由此可见,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没有等待。如果没有了等待,那还有什么生活?等待的生活也许是无聊的,但没有等待就空虚,没有了等待也就没有了人生。

    【坚持走在路上】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人老了,说明你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人生之路,而且依然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这本身,就说明你是一个胜利者,值得骄傲和庆幸。更可贵的是,你还要坚定地、乐观地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人老了,在人生的路上平添了许多限制,这是不争的事实。值得重视的是要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而不能被限制所阻挡,裹足不前。人老了,腿脚不灵便了,掉牙脱发了,视力听力减退了,消化能力变差了……诸如此类的限制和障碍的确很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活质量。但这是规律,任何人都免不了,无法抗拒,不可回避。

    障碍和限制对老年人生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但作为一个明白的、智慧的老者,决不能由此陷入消极和悲哀,被困难所吓倒。

    智者的做法是:首先要与障碍和限制拉开一定的距离。限制虽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要认识到这是必然,有些事情已经做不了了……这种自知之明就是智慧的起点,就说明你已经有了思想准备,而不会再妄想妄动。再就是要学会与限制和平共处,相伴而行。某些方面受到限制不要紧,你可以忽视它、绕过它,也可以想方设法对抗它。人不能总是低着头生活,低着头会发晕。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了最糟糕的逆境,也要昂起头来生活!

    不能远足可以近行,听力不行可用视力,吃硬的不行吃软的;即使肉体不行了,还有精神性的自我,只要精神不倒,就可以与限制终生相伴而行。当代坚强而伟大的作家史铁生说得好:“皈依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史铁生不信佛,我们也不一定都要去做佛家的信徒,但坚定地走在路上,这行走的坚毅就已经是最好的信仰了。

    【心地圆满弥缺憾】

    《菜根谭》有言告诫人们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憾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恻之人情。”其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心态是正常的,是没有障碍和缺憾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世界就会是美好的;如果一个人的心境是宽容的、平静的,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险恶的人际关系。此说看似有些唯心主义,但它所强调的心地“圆满”和“宽平”却是非常重要的。

    心地圆满宽平是成熟练达的表现。老年人处于人生的金秋季节,应当是成熟的、洒脱的。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有诗句赞美老年人的可贵之处:“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老年人见多识广,不仅经历了许多事,见过许多世面,结识过许多人,而且还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和本质,这不正是成熟的优势吗?成熟的老人有自己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遇事会三思而后行,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焦躁不安。

    心地圆满宽平,方能坦然安详。生活总是多舛的、坎坷的,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的确如此。既然要想万事如意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如直面人生,坦然面对,泰然处之。既然人已步入老境,前面已无太多的路程,何不开心地生活,以和平安详的心态笑迎未来呢?老去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既然什么都可以失去,那本“难念的经”为什么就不能抛弃呢!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无可挽回,就让它逝去吧;未来虽然尚可以追求,但也不必费神操劳。年纪大了,还是让心地圆满宽平点好。心地圆满宽平了,方有恬淡宁静的生活。要想恬淡宁静,就要甘于寂寞,甘于沉淀。在物质上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贪婪、不攀比,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在精神上要守住自己,学会内省,尽可能地摆脱世俗,努力走向更高的境界。

    【书圣之死】

    近读南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从对王羲之的记载中,使我认识了这位旷世大名人的另一面,并从中略有小悟。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即今山东临沂市)人。此君可谓天厚之人,生于富贵之家,异常聪敏,天赋书法特长,“尤喜隶书,为古今之冠”,后又号称“书圣”。王羲之一生为官,最终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人称之为“王右军”。

    人生到此地步,名利双全,夫复何求?可王羲之还是被过多的欲望所累,从其身上显露出了一些致命的弱点。

    王羲之天生好忌妒,喜欢攀比,在书法、文章、名利、地位等诸多方面,样样不甘人后,所以一生活得很累。史书记载,有个叫王述的人,与王羲之为同门、同宗、同龄人,同时为官,其人颇有素养和气质。但王羲之从小把他视为假想敌,一贯“甚轻之,由是情怀不协”。后来王述做了扬州刺史,会稽归扬州管辖,这样,王羲之便成了王述的下属。于是王羲之受不了了。“初得消息,求分会稽为越州”,他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将会稽划出扬州,升格为越州,以求自己的官职能与王述平起平坐。目的没有达到,结果“大为时贤所笑”。

    王羲之与王敬仁、许玄度关系本来不错。但王、许死后,他却在公开场合对其大加贬损,致使其部下都看不下去,显然这是有失修养的行为。王羲之是怎么死的?史书说就是因与他人争高低,闹得情绪不佳,最后“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说白了,就是同周瑜一样,气死的。

    一代书圣,标高独立,竟在思想狭隘、行为欠妥上栽了大跟头,其教训不可谓不深!

    【珍珠贝的启示】

    海贝的种类十分繁多,其中珍珠贝最奇特、最可贵。它不仅有美丽的外壳,而且有独特的本能。那就是,在受伤以后,其肉体不仅不会溃烂残缺,而且会在受伤的地方逐渐形成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故被称为“珍珠贝”。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会受到一些伤害。有的人在伤害面前英勇不屈,不折不挠,或自行慢慢地将伤害化解,或从中吸取教训,并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使日后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但也有的人受到伤害之后,便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心理上留下永久的阴影,一直到老,依然被那阴影笼罩着,想起来就感到心痛,甚至潸然泪下,生活暗淡无华。

    前者,可谓是具有珍珠贝特质的人,会在受伤的地方逐渐形成宝贵的“珍珠”,使自己终身受益无穷。很显然,这是智者,心有城府,值得效法。而后者,则应当好好学习珍珠贝的精神,尽早尽快地抹去那心理的阴影,使自己保有清明的心境。也像那美丽的贝类一样,张开紧闭的心灵之壳,坦然自在地正视眼前的生活,接受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生活同样是美好的。

    【“B级人生”的启示】

    日本有个名叫森永卓郎的经济学家,他把人生分成A、B、C三级:A级人生的标准是“有钱有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但也有闲”,大致也可以算是“有钱有闲的人”;C级人生是“有闲缺钱”,有的是闲时间,但就是没有钱。这一论述据说曾在日本引起热烈讨论。2012年,韩国有个叫海星的音乐人,创作了一首名为《B级人生》的歌曲,同样轰动一时,并制造了“具有中毒性的超影响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森永卓郎将人生分为A、B、C三级,标准只有“钱”与“闲”两条。它引起共鸣的人群是有职业者、上班族,与老年人关系不大。为什么?因为老年人每时每刻都是“闲”着的,时间不是大事。但有一条至关重要,那就是健康。因此,针对老年人,可以将“闲”换成“健康”,来一个新的组合,将老年人的人生也分成A、B、C三级,即A级是“有钱有健康”;B级是“有健康缺少钱”;C级是“既缺钱又缺健康”。

    很显然,在以上三级老年人生中,A级最理想,不论是在整个社会还是在我们周边,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充足的金钱的老人,肯定有一部分,但不会是多数。B级也还行,只要有健康的身体,钱财即使少些,花起来不那么宽裕,又有何妨?这一级的老者当属多数,其生活的着重点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只要掌控得好,安排得当,其生活质量不一定输给A级。最糟糕的是C级,既没有健康又没有钱,为数不多,但值得政府、社会和大家共同关怀。

    拥有“A级人生”的老年人不可炫耀,能回报社会的是高尚,不愿回报的也应懂得感恩。拥有“B级人生”的老者也应庆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要健康的老本尚在,就没有不高兴的理由。即使属于“C级人生”的老人,也应当常怀信心,看到希望,鼓起勇气。社会正在一日千里地前进,医疗条件在不断地改善。只要看到光明,一往直前,美好的未来永远属于坚毅的人。

    【路在何方】

    有人就有路,但人生的路千差万别,有的人走过的路是宽阔的、笔直的;有的人走过的路则是曲折的、坎坷的;有人走的是光明大道,有人走的则是偏僻小路;有人走的是顺风路,有人则是一路逆风而行……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自己走出来的。你一路走的怎么样,别人无从评说,即使评说也无关紧要,最切实际的当是自己的感觉。

    人生之路,前半生是爬坡,后半生则是一路下行。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见老人的“下山”之路并不容易。

    难在哪里?难的不只在过程,选择更是一道难关。哲学家梁漱溟说:人生大致有三种态度,实际上也就是三条路:一是追求的路,如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是人对物的无止境的追求,即世俗之路;二是厌离之路,如佛家,反顾人生无聊,于是选择了出世;三是郑重之路,讲求童心、天真,不是对外用力,而是反顾于己、对内的剖析。

    老年人生应该选择什么路?见仁见智,不可能舆论一律。

    以愚之见,当属“郑重之路”为宜,以自由自在和快乐为宗旨。讲忠恕,学慎独,严于律己,抵御外界诱惑,自觉用心尽力地生活,如此而已矣。

    【人生寓言(三则)】

    一、小比丘之路小比丘在师父的手下学习修炼了多年,师父对他说:“你长进了,可以游走四方了。”“我到哪里去呢?”小比丘不知所措地问。师父告诉他说:“地上的路很多,任你选择,任你驰骋。今天晚上你必须离开这里。”

    小比丘离开师父后,天已变得一片漆黑。他沿着一条路走了不多远,便遇上一个岔路口。他踌躇了一会儿,就选择了其中的一条继续往前走。可正在他走得很起劲的时候,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为了前进,他只好又做了一次选择……就这样,他在黑暗中不断地前行,不断地选择,至于选择的对与错,只有天知道。

    小比丘马不停蹄地走了整整一夜,天亮了,他放眼向四周一看,到处灰蒙蒙的,一望无际,什么东西也没有。这时他在想,如果我不走这条路,而是选择另一条路,也许能走向一片光明;假若我不朝这个方向走,而走向另一个方向,也许那里就有美好的一切……可现在一切都晚了,“如果”和“假若”毫无意义。怎么办?只能直面现实,想方设法生存下去。

    一、一棵小草的归宿经历了春暖花开,沐浴了和风细雨,一棵茁壮的小草长大了。它喜欢温暖的阳光,它愿意伴随着一阵阵和风翩翩起舞,它更钟爱那绵绵细雨,它一直生活得自由自在,热情奔放。可是,温暖的春天,热烈的夏天,不知不觉地很快就过去了。

    萧瑟的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意,吹得小草摇摇晃晃,东倒西歪,颜色由绿变黄,由黄变得越来越灰暗…一又过了不久,大地上的许多野草都倒下去了,树上的叶片也纷纷飘落,天气渐渐变凉。这时,小草害怕了,它吓得浑身发抖。在它的旁边有一棵大树,看见它那可怜的样子深表同情,于是安慰它说:“春天变夏天,夏天变秋天,由冷变热,由热变冷,这都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规律,完全不必担心。再说,担心害怕又有什么用呢?毫无用处,谁都改变不了规律。”

    “那就只能听天由命,这样忍受着吗?”小草抬起头看了看大树,似乎并不完全相信大树的说法。大树也看了看小草,进而对它说:“死亡的季节不可怕,春夏秋冬都是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永存的,但作为生物,我们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冬天来了,雪花飞扬,小草与它的伙伴们都静静地躺下了,闭上了眼睛,开始了长眠。不过它确信,“生命是永存的”这话是正确的,明年春天它还会欣欣向荣。

    三、明智可贵三个年富力强的人都极有进取精神,一心一意想在名利场上拼搏一番,以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机会。

    一天,上帝将他们三人一起带到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旁边,指了指对岸对他们说:“你们三人谁能跳过这条沟去,我就给他以英雄的称号,让他名扬天下。”这话激起了其中一人,他二话没说,鼓了鼓劲一跃跳了过去。上帝向他竖起拇指,给他戴上了英雄的桂冠。

    一会儿,上帝又拿出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在剩下的两个人面前晃了晃说:“还是这条沟壑,你们两个人谁能跳过去,谁就能得到这块金子。”他们二人面面相觑,都对那金块垂涎三尺,但也都有些胆怯和犹豫。最后终于有一个人鼓起了勇气,助跑,起跳,他也顺利地跳到了对岸,将那块熠熠生辉的金子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第三个人由于迟疑不决,错过了得到金子的机会,正在懊丧悔恨之时,突然从背后蹿过来一只凶猛的大老虎,张牙舞爪地向他扑丁过来。这人为了逃命,情急之下啥也不顾,赶紧起跳,结果不仅跳过了沟壑,而且绰绰有余,比谁跳得都远。

    这三个人都成功地跳过了沟壑,但促使他们起跳的动机却不同:第一个为了名,第二个为了利,第三个为了保全性命。

    这三个人的结果也大不一样:第一个人得到了英雄的称号,第二个人得到了金子,第三个虽然跳得最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为什么?前二者有激情,有明智的选择;而后者是迫于无奈,缺乏胆识,没有把握住机遇。

    【落叶的归宿(外二则)】

    秋风骤起,一片树叶被吹落在地上,它随风反转飘到空中,试图再回到树上。树枝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诚恳地对它说:“对不起,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不同于春天;老化了的叶片不可能再回到树上,随遇而安吧。落叶归根是正道。”

    落叶重新落到了地上,看了看身边的同伙,都在静享晚年。于是,它也安然了。

    【小木刺的启示】

    一根细细的小木刺,扎进了一个人的肌肉里。它以为找到了安心之地,沾沾自喜。可它不知道,被扎的人是何等的疼痛,何等的难以忍受啊!

    被扎的人自然不甘心。为了解除痛苦,他想方设法终于把刺挑了出来。

    一个老人,遇到不受人欢迎、不被人接受的时候,首先不要抱怨,不要迁怒于人,而是要好好反省自己,认真地检点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尖刻的“刺”,扎进了别人的心里。

    如果不想被人远离,不想被嫌弃,那就必须谨言慎行,不要伤害别人。

    【长尾巴松鼠与兔子】

    一只兔子与一只长尾巴松鼠相遇。兔子见长尾巴松鼠的尾巴足有自己身长的两倍,感到很惊讶。它好奇地问:“你的尾巴这么长,行动起来,尤其在转身时,多不方便呀!如果遇到敌人,要想逃跑恐怕都很困难吧?”

    “兔子先生,你完全不必担心。”长尾巴松鼠回答说,“我这长长的尾巴不仅不是累赘,而且还是我的优势和法宝呢。我之所以能在树上与树之间跳来跳去,可以轻易地滑翔十多米远,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既像船上的帆又像降落伞的长尾巴。”兔子听后大受启发,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尾巴所以短的道理——跑起来轻便。

    长尾巴与短尾巴分别是松鼠和兔子的特点。特点用得好就是优点,用得不好就会变成缺点。人亦如此,有的老者口才很好,能说会道;有的老者爱动,手脚总是闲不住;有的老者好奇,凡事喜欢追根究底……这都是各人的特点。这些特点只要用对地方,发挥得好,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如果用不对地方,却会令人生厌,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茶与人生】

    多年来,喝茶是我唯一的嗜好,喝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便从中似乎略有所悟。

    茶的名堂很多,其等级之悬殊有如天渊之别。就目前所谓的“明前茶”(即清明节前采摘的嫩茶)来说,极品每斤在万元以上,市场销售的从一级到末级,价格约在八千元到二百元一斤不等。据记者探访说,在这些所谓的名贵茶叶中,鱼龙混杂,其成分口感并不比几十元一斤的好多少。可见“茶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是一样的,差别也很悬殊。

    其实,茶的本身十分单纯,本无好坏之分、等级之别;有些茶仅在农家的田头,大茶壶烧煮,用大碗盛来,以供众人解渴而已。有些到了上层人士的案头,则用小炉炭烧,用小口杯慢慢筛来,有的还由服务员端着……有了名茶,还要配上名贵的茶具,喝茶日渐讲究,于是上升为茶道、茶艺、茶文化。其实,这就更加远离了茶的本质,失去了茶的自然之本色,而融人了人的世俗,染上了人的等级,成了富贵人家的玩偶。

    茶叶不管在什么壶里,其姿态只有两种,那就是沉与浮。

    喝茶人的动作也不复杂,无非是端起、放下。人生如乱麻,看似千头万绪,如果你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看得淡一些、轻一些,与喝茶也没有什么两样,无非就是沉与浮,拿起来和放下。

    人生如茶,浮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扬,不要得意忘形;沉的时候不要恐惧,无须悲观失望。沉时泰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来放得下,这样才能氤氲出茶的清香,才能显出喝茶人的风采和气质。这就是应有的茶品和人品。

    懂不懂茶文化并不重要,正如千利休禅师所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茶,喝茶无非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抑或是一种闲适的情调,意在静静的品茶中享受人生。

    【余的远虑】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似乎已经成为常识,但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说几句闲话。作为一个年事已高的人,有必要想那么多、那么远吗?想那么多、那么远有何用?我看纯属多余,完全可以不费那种心思。我主张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使自己的心情舒畅些、愉悦些,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以为,胸中的“忧”与“虑”,就是内心的阴影与“霉菌”,它与恼、怒、怨、恨密切相关,成正比例关系,对人体,尤其对孱弱的老人的身体,伤害是十分严重的。有研究表明,那些敏感、精明且总是瞻前顾后的人,往往容易得病,生活得并不快乐。而那些反应迟钝、傻乎乎的人,反而生病少些,生活质量反而更高、更好。

    【自信与自卑】

    老年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活法也是多样的。但就心理情绪而言,自信与自卑更为常见。换言之,就是在老年人当中,自信的人不少,自卑的人也不少。

    老年人各种能力日渐衰退,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受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不断侵袭,这时,自卑便成了不少老年人心理上的最大的黑洞。正如西方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所说:“当一个人面对诸多问题,感到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时,便可能出现强烈的自卑情绪。”这就是说,某些老年人的自卑和自卑感的产生,是来自于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是不可避免的。

    自卑固然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但并非一无是处。一般来说,自卑的老年人心怀对于强健时的留恋和向往,深知变老之后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忘乎所以,不会张扬,不会浮躁。同时,凡属自卑的人大都有自知之明,对别人的长处是肯定的、赞许的,对别人的弱点和错误能够理解和宽容。所以,自卑感只要不过分,对生活不要绝望,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它毕竟是一种负面情绪,消极作用显然更大一些。

    性格内向的人容易自卑,性格外向的人容易自信。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老年人在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的情况下,应当具备基本的自信,否则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乐趣。因此,只要不是盲目自信,不自负、自夸,其价值和作用就远远大于自卑。

    需要指出的是,自卑是可以克服的,自信也是可以培养的。其途径就是面对现实,多听多看正向的、光明的一面,杜绝负面和阴暗的因素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当今属于前无古人的太平盛世,没有哪个时代的物质条件有这么好,生活空间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开阔。国泰民安,衣食无忧,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俗话说:“国兴老有乐,子孝心无忧。”至于自身衰老、疾病等人生规律性的东西,那就让它“大化从浪去”吧,不管自信还是自卑,对它都是没有用处的。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记不清是哪个哲学家讲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其大致意思是:人与人之间都是等距离的。一个站在大山顶峰的人,看身处山下谷底的人,肯定是渺小的;那么身处山下谷底的人看山峰顶上的人,就会高大吗?不会的,对方同样也是渺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理:高官、富商、大名人等,如果自以为高人一等,了不起,瞧不起平民,那么平民会认为他们高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同样不会看重他们。为什么?因为人都有自尊心,都是有感情的。你不尊重别人,对人是冷血的、毫无感情的,人家能尊重你吗?休想!即使有一厢情愿、感情距离不对称的情况,往往也是暂时的,不会持久。

    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

    如果你是站在与人平等的基点上,就不会自以为比别人高多少。真正有本事、有学识的人,常常虚怀若谷,谦虚得很;而那些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的人,往往是些“半瓶子醋”。

    就一般规律来看,总觉得自己渺小卑微的人,大概怀有出人头地的愿望而未能实现;只有觉得自己既不高于别人、也不低于别人的人,才会感到人与人是平等的。

    人老了无须自卑,也不能骄傲。年龄大不是缺憾,也不能当作资本。平易些,与人亲近些,就能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同时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收获心情的愉悦和高兴。

    【比比看】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大约不到20u/。是富人,占有80%多的财富;约20%的穷人,仅占有1.5%的财富;其他60%的人,属于中间阶层。不妨比比看,你属于哪个阶层?

    一个人,如果有食物能填饱肚子,不至于流浪乞讨,那么他的幸福度就可在10亿人之上。

    如果你不愁吃,不愁穿,有自己的住房,那么你的幸福度就能超过世界上60010以上的人。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衣柜里有衣服,房间里有床铺,你的幸福度就能在50亿人之上。

    如果你是老人,夫妻和睦,儿女孝顺,那么你的幸福度就能超过95010以上的人。

    如果你身体无恙,家庭和睦,有吃有穿有钱花,那么你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

    当然,容易满足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如果总是不满足,那么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幸福的人。

    【潜在的奖赏与惩罚】

    民间有句妇孺皆知的俗话,叫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不论是行善的还是作恶的,人们都希望能够马上兑现,立刻就让当事者得到报应。可现实中的事情往往不是这样。

    俗话说“时候不到”,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呢?我见过一些一生善良,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事,是大家公认的好人的人,他们却始终未得到好报,直至在苦难中离开人世。我也见过一生作恶不断,干了许许多多的坏事,被众人所指,遭众人唾骂,但并未得到恶报的人。对此,我曾迷惑不解,愤愤不平,甚至迁怒于社会,抱怨上帝。

    最近,我忽然想起幼时在读小学的一件事:我们几个一贯表现很好的学生,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而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却屡屡受到老师的夸奖,班里很多小伙伴都为之不满。一次,老师在一个专为优秀学生召开的会上说:“你们是好孩子,好学生,一向表现让人放心,还用再表扬吗?而他们……”想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许多。有道德的人不张扬,不自夸,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很完美,让人放心。表扬有缺点的人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促使他们进步,让他们转化。

    好人始终是好人。上帝这样安排,就是对好人的最高奖赏;让恶人一直成为恶人,使他整天负罪,这本身就是对恶人最严厉的惩罚。换一个角度看,同样如此:为人行善,福虽未来,但祸已远离;为人作恶,祸虽未临,但福亦不再。所以,永远不要抱怨上帝,上帝是公平的。

    【礼貌与感情】

    为人处世不论年龄大小、身份高低,均须有适合自己的礼貌。所谓礼貌,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或举动对别人表示感情和敬意的过程。从个人的修养来看,这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从交际的角度看,这可以视作人际交流的艺术。所以,有人将礼貌比作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钥匙。

    礼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事情,但它却是非常重要而又珍贵的东西。说它“珍贵”,不是指外表和形式,而是在于它的内核——感情。一个人的礼貌里是否含有感情,含有多深的感情,只要你稍加留意,是不难发现的。

    顺便说个笑话:一对男女走在街上,女的不小心,撞到一辆停下来的汽车上,男的立马上前搀扶,又是抚摸,又是安慰,其关爱程度几乎胜过了自己的宝贝孩子,这很可能不是夫妻。假如男的见女的撞到车上,不仅不安慰,反而大声呵斥:“你的眼瞎了吗?这么大的汽车都看不见!”这可断定,他们十有八九是夫妻关系。为什么?因为在这种严厉呵斥的声音里隐含着爱意。所以,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缺乏感情的礼貌是表面的、浅薄的,难以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就常人而言,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论深浅,但礼貌是不可或缺的。这大概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感情不到礼貌凑”。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表现,可不礼貌总显得有点傲慢和愚蠢。因此,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对人总得有点礼貌。

    【呼唤单纯的美好】

    上了年纪的人大都知道:在从前的时候,不论官方讲的,还是坊间传的,人们多是深信不疑的。可现在倒好,不论官方郑重宣布的,还是名人的信誓旦旦,一律被打上大大的问号。

    难怪有的官员说:“现在的老百姓,简直成了老不信。”不管你说什么,怎么说,他们总是摇头不信。

    毋庸置疑,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坑蒙拐骗确实不少。别的不说,仅就专掏老人腰包的虚假保健品、伪劣医疗器材,一本万利的传销和形形色色的“亲情陷阱”等,大有让人防不胜防之势。尽管如此,但决不能将整个社会看得一团漆黑,决不能对所有的人都失去信任,决不能染上“惧怕坑蒙拐骗综合征”。行文至此,我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去年夏季某一天的傍晚,我所住的小区里来了一个卖西瓜的老人,他拖着一辆破旧的地排车,车上的西瓜既不多,也不大,但他声称自己是南部山区的,西瓜是自己亲手种植的,别说农药、催熟剂、膨胀剂什么的,连化肥都一粒未用,所用的全是农家土杂肥和豆饼之类的有机肥。瓜的个头小,无光泽,是干旱造成的。但瓜瓤肯定是起沙的,甜甜的。围拢上来的人,有的打量了一阵,有的端详了一番,疑心的人们一拨拨地离去,谁也没有出手去买。一连好几个傍晚,老人天天来,爪就是卖不出去。后来,有位腿不好的老太太,因去不了市场,只好就近买了他几个西瓜。

    第二天老太太出来说:“啊呀,那个山里人卖的西瓜实在太好了,太甜了,多少年来没有吃到那样的西瓜了。”好多人后悔错过了机会,都盼望那位卖西瓜的老人再次出现,可就是没有见到他。

    我们应当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但同时应当相信,纯朴和美好依然存在,诚信还是主流。决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老百姓还是老百姓,不能变成“老不信”。

    【对自身经验的反思】

    有些老年人既经历过战乱,也体验过灾荒;既饱尝过动乱之苦,也亲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非常自信于自己的经验。总以为自己走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多,与别人说话居高临下,喜欢对晚辈指点教训。岂不知这恰恰与人拉开了距离,说话的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经验不是科学,往往带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局限性。“久病成良医”,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没有普遍意义。例如,同样是得了感冒,有的人是喝姜汤、发汗治好的,有的人是吃药、打点滴痊愈的,还有的人说:“治疗需要一个星期,不治也就是七天,靠靠就好了。”这都可能成为个人的经验,但你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人,更何况人的疾病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不可能总是局限于你所罹患过的那一种或几种。好的医生毕竟不是得病得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锻炼出来的。即使一个得过许多种病的人,其医学知识也要少于医科大学最蹩脚的学生。

    经验是有时代性的。时过境迁,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用过去的老经验判断现在的事,无异于刻舟求剑。有些老人喜欢说我年轻时如何如何,过去怎样怎样。比如有位老兄数落他儿子说:“从前我在车间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星期天很少休息,有时晚上还得加班,回到家里家务照样干,你们可倒好……”话还未完,就被儿子顶上了:“好好好,你能干,可结果怎么样呢?干了一辈子挣下了多少钱?到头来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这老先生哑言了。时代发展了、进步了,人们的生活从内容到形式都今非昔比,过了时的皇历的确没有用了。

    白岩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人,只要别拿自己当回事,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对于一些老年人,是否可以这样套用:只要别拿自己的资历和经验当回事,就不会居高临下地教训别人。“不拿自己当回事”,“不拿自己的资历和经验当回事”,人就没有包袱了,就轻松了,活得也就自由自在了。

    【站在听众的立场说话】

    表达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语气,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因为一句话表达不妥,结果让对方不快,甚至闹出乱子。因此,说话不得不慎,不能不注意方式方法、注意礼让客气、注意尊重别人。

    说话确有好听与不好听之分,其关键在于能否摆正位置,慎重处理好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比如:“你说了些什么呀!”

    很显然,这是责怪对方表达能力差,未能把事情说清楚。如果换种说法:“没听懂,我不太明白。”这就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给对方留下了余地。再如:“你们都对着我来了,这不是故意难为我吗?”一听便知,这是一种负面的说法,极容易引起别人的辩驳。如果改变一下指向,换成“也许是我不好,造成了您的不满,请谅解。”这就使谈话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同样是一句话,负面的说法是:“他嫉妒我。”正面的说法是:“我可能有让他不顺眼的地方。”负面的说法是:“那人太差劲,其行为让人难以接受。”正面的说法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的做法与别人不一样。”一总之,说话不能站在自以为是、我是人非的制高点上,不能不加具体分析,统统把不是推给别人。更不可盛气凌人,说话不留余地,把别人逼向死胡同,让人下不来台阶。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鸡毛蒜皮的琐事,谁是谁非均无所谓,更不必过于计较。

    【期待诚信的回归】

    不论在农贸市场还是在大型超市里,卖服装的都说自己的货是名牌,不是假冒的;肉摊上都标着“非注水肉”;出售瓜果蔬菜的都高喊是“绿色的”“有机的”;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都拍着胸脯说是正宗的……岂不知,越是这样自我标榜,人们越不敢相信、越是无所适从。’人们即使买来穿了、吃了、喝了、用了,也往往处于不得已或别无选择的境地,只能将一个又一个的“不信任”吞进肚子里。这颇像管理学上所说的“钟表定律”:当你只有一只表的时候,你一看就知道现在是几点了,完全相信这只表;当你有了两只表的时候,且有一只是不准确的,这就使你难以判断现在是几点了,对哪只表都不敢绝对相信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的社会何以充满如此多的“不信任”?

    无疑是假冒伪劣把大家搞蒙了、搞怕了。在这种处处都弥漫着“不信任”的氛围中,诚信就像原始的金子,被大量的泥沙裹挟着,沉到了水底,就像“不信任”已深深地潜入到了人们灵魂的深处一样。

    现在人们都在呼唤诚信,期待诚信,政府也在大力倡导诚信。我们应当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诚信终将会回归的,并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一笑泯恩仇】

    我曾看到这样一些事情:对弈的两位老者,平常是好友,但因为一步棋之差,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甚至出言不逊或动粗;买菜的老太太,因为几片菜叶,与对方吵得不可开交;在饭店、医院或其他公共场所,有些接受服务的老人,因工作人员的不周,闹得沸沸扬扬……这是何苦呢!值得吗?

    有人说,双方发生摩擦冲突时,首先笑出来的一方就是赢家,因为他的心理具有强大的优势。在那种激烈纷争的时候他为什么能笑出来?可能是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可笑,也许是认识到了对方的可笑。如果这种笑不是冷笑、嘲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这笑就是以起到“灭火剂”的作用,完全可以“一笑泯恩仇”。

    动不动就发火,时不时就与人争吵,这是一种心病的表现。心中有块垒,出气不顺,自然便会在举止言行上表露出来。或许有人要问,这种心病能治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医生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不能依靠外来的作用,只能加强修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借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要跳出“三界”,做到觉悟自明。

    【自尊的呼唤】

    走在路上自己摔倒的老头儿,路人前来救助,他却反诬施救者将他撞倒;走出商场自己跌倒在台阶上的老婆婆,好心人想把她扶起来,她却反咬一口,硬说她是被人家推倒的……其目的就是讹诈。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日趋文明,可类似颠倒是非、恩将仇报的无良事件似乎越来越多。看看这些丑陋的行为,听听人们的负面反响,这些缺德的老人真让人心寒!难怪有人在报纸上发出这样的质疑:“这些人是老了以后变坏的,还是坏了以后变老的?”

    我想这样的人不是老了以后变坏的,而是本来就不怎么样,活着活着变老了;老了以后劣根未除,一有机会又耍起了无赖。这种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人数量不会很多,但影响极坏,向社会释放了一股不小的负能量。事件的本身算不得重大,但起的负面作用却是巨大的,给人们心理上留下的阴影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如此发展下去,谁还敢见义勇为,谁还敢靠近老人!这些人是老人中的败类,是老年人的反面典型,众多的老者可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借以增强自尊心,提高自尊感。

    最近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还屡屡有这样的报道:老人乘坐公交车,年轻人为其让座稍微晚了点,老人便出言不逊,有的竟然坐到了青年女子身上,有的还动手打人,这也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表现。这种事情虽与诬告他人不一样,但自尊心的缺失却是相同的。

    老人须知,乘车坐船时年轻人为自己让座,这是社会倡导的文明礼让行为,而不是法律规定。让座者是自愿的,是高风格,是对老年人的尊重、礼貌和同情;老年人应当表示感谢,不能认为是应该的、必须的,更不能无礼或粗暴地对待不让座的人。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尊老敬老是人们的美德,是文明礼让的表现。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老年人更应当呼唤自尊、注重自尊,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学会欣赏】

    所谓欣赏,就是用眼睛去关注,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体味人世间的美好事物。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就是一首诗;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就是一幅画;人说人笑,你来我往,就是一种情。对于人生,对于万事万物,都需要用真诚去欣赏,而不是用怪怪的眼光去打量,更不能用怀疑的心思去猜度。只有这样,你才能从欣赏中获得裨益,得到享受。

    欣赏应当有所选择,而不应是盲目的。欣赏别人的学识,能增加自己前进的动力;欣赏别人的安详,能使自己清静;欣赏别人的爽朗,能增加自己的质朴;欣赏别人的善举,可净化自己的心灵……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时,别人也会向我们投以同样的目光。欣赏是双向的、对等的,学会欣赏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情趣大有好处。

    欣赏不能选错了目标和方向,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身心上的污秽和创伤。艳羡别人的财富,就会助长自己的贪欲;喜欢别人的奢华,就会增加自己的虚荣;向往别人的名望,就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这里面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是人生辩证法。

    欣赏需要学习,需要能力。当你具备了一定的欣赏水平时,你就能从欣赏风景中增添愉悦的心情,从欣赏书画中提升自己的情操……欣赏一个人,就会从他身上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欣赏自己也不错,因为它会增强你快乐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学学欣赏吧,在你身边需要欣赏的东西有很多很多。

    【爱的花朵要勤浇灌】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写过一本《爱的多重奏》的书,通篇阐述的是对爱的理解和培植,可谓精辟透彻。他所说的爱,重点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又不仅仅是爱情。人,本来是单独存在于世的,而爱情却让人从“一”变成了“一”从单数的形式变成了两个数。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必须打破自身的封闭,敞开自己的心扉,学会渐渐地用另一个人的角度去看世界,让另一个人的好恶融人自己的生活。两个人的爱,其结构虽然很简单,但往往需要很大的付出,甚至是终生的付出。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一对英国老夫妻的故事。

    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生活了三十多年,二人吃一条鱼,妻子总是抢先吃鱼头,把肉多的一段留给丈夫,理由是她最爱吃的就是鱼头。直到丈夫病重吃不下鱼的时候,妻子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鱼肉。丈夫看了愕然地说:“你不是最爱吃鱼头吗?”

    妻子看了一眼丈夫,泪水夺眶而出:“我何尝不爱吃鱼肉啊!”

    至此,丈夫才解开了妻子抢先吃鱼头的奥秘,才真正理解了妻子一生对自己的爱。

    爱,有时要宣布,甚至要不断地宣布,但更重要的是默默地付出。爱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用真诚之水不断地去浇灌。爱不是轻松的、随便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激发自己身上的热情和能量,去寄托、去行动。爱是贯穿人生全过程最美丽、最赏心悦目的花朵,但也需要自始至终地培植和维护。

    【生活的思辨】

    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事一物,哪怕是每一个细节,只要你仔细想一想、品一品,无不充满着人生的哲思与辩证。

    比如吃饭,年轻时吃啥啥香,粗细不拒,狼吞虎咽,生冷不忌,一日三餐尚嫌不足,时不时还要加点零食。但老来以后,却变得“望饭兴叹”;即使食精脍细,也吃不下多少。同时怕生冷,忌肥甘,一不小心还会吃出些毛病。这吃饭与人生何其相似尔!年轻时图生计、谋发展,东奔西走,夜以继日地忙于工作和事业,高高兴兴地接纳收获。人老了,日渐进入“失去”的时代: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能力……自然也失去了食欲和胃口。

    有人从菜肴中领悟出“君子与小人”的道理:肥甘油腻的菜肴近似小人,清淡纯正的菜肴颇像君子。肥甘者香味扑鼻、格外诱人,但吃多了会给身体健康造成隐患;清淡者虽然色不艳、味不浓,吃起来也许不那么顺口,但对身体大有裨益。

    “小人”巧言令色,善于伪装,短时间可能给人以迷惑,但时间长了就会显出丑恶的本质。“君子”质朴,诚恳坦率,刚接触时也许给人以冷漠的感觉,但处世待人却非常厚道,令人折服。

    再比如喝茶,不管是一个人独酌,还是几个人边喝边聊,总是端起来放下,放下再端起来,直至水清味淡,兴尽而止,将杯子彻底放下。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次、一天天地重复着,拿起来放下,放下再拿起来,直至最后彻底放下。拿起来放下是茶道,实际上也是人生哲学。

    衣食住行皆学问,哲思无处不存在。因为生活就像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辨,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人生规则与自由】

    人生百态,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追求完美不现实,也是永远做不到的。人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探索,人生绝无至境可言。老年人虽然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历练,见多识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很难说已经进入了“自由王国”。

    孔老夫子自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不会违背规律和社会道德准绳了。其实这只是相对而言,比“六十耳顺”提高了一步,而未必就是最高境界,也不敢保证“不逾矩”。西方哲学家罗素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对规则与自由的探索。这种探索需要人类长期的努力,而且是无止境的。

    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假若七十岁的孔子活在今天,也未必能“从心所欲”,更何况我们还不是圣人呢。

    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很少,所以孔子未能做出更高、更进一步的判断。现在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已不鲜见,所以不妨做进一步的假设。以愚之见,八十岁的人虽然体力不行了,但在规则与自由的探索与领悟上,却是年轻人所不能企及的,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练有成。动的能力虽然小了,但可以做到“如秋叶之静美”,与物相和,与人相安。有人说“九十活不过,全是自己的错”,如果人老了依然还犯错,错误大概还是犯在对规则与自由关系的把握上。古人认为“内不顺莫如舜,外不顺莫如孔子”。不论长幼,人生遭际难免不顺,但老年人那经过千锤百炼的心灵,却应当是圆融的、光华的,相对纯洁而又老练。因为高龄老人已经超越了许多,已经站到了人生的制高点上,对万事万物已经能够看得更开了,所以,对规则与自由的驾驭已经轻车熟路。

    【神圣的孤独】

    居民小区的中心花园里,有一片翠绿如茵的草坪。遗憾的是,人们为了少走几步,撇开正道不走,就在那草坪的正中间踩出了一条苍白的路。物业管理者为了保护草坪,在那“路”的两端拉上缆绳,并插上了写有“爱护花草近似神圣”的木牌。几天后,缆绳被扔在一边,木牌也倒在了地上,人们照样踏着草坪走来走去。

    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妪,搀扶着一位拄拐杖的老先生,慢慢行走在草坪外圈的水泥地上。草坪中间的“路”上依然走着许多人。面对一群群抄近道的男男女女,看着绕草坪慢慢而去的两位老人,我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对那些走捷径的人我无话可说,那两位孤独绕行的老者却使我非常感动!

    两位老人像孤零零的两棵苍松,寂寞而形影相吊。他们的孤独,是近似神圣的孤独;他们的寂寞,是令人崇敬的寂寞。

    我十分欣赏他们的孤独和寂寞!

    在日常生活的许多场合和事情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在马路上闯红灯,从众购买保健品,随波逐流赶时髦……诸如此类的行为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和选择。如果你轻轻松松地随大流,顷刻间就会习以为常地被淹没在滚滚的人流之中;如果你特立独行不随俗,就必然要承受行为或心灵上的孤独,或许还有世俗的白眼。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是改变不了世俗的,无法阻挡不文明的人流,但你完全可以守住自己的信念,享受精神家园中“神圣的孤独”。

    【过客更从容】

    有位从海南省三亚回来的“候鸟”老人说:“海南岛四季如春,蓝天白云,碧海清风,环境确实好极了。但那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很多,有短期旅游观光的,有长期居住养生的,有开店经商的,也有各种打工谋生的。总之,都是外来过客。”

    “他们白天各玩各的,各干各的。每到晚上,或在海边,或在广场,或在临时租房里,或在饭店旅馆里,常有许多半生半熟的人聚在一起,有喝茶打牌的、聊天的,有认老乡谈乡情的,也有天南海北不知所云的。玩归玩,谈归谈,但这些人从来不交朋友,不交心,谁也不会说出自己的过往和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会有突如其来的行动。即使今天谈得很投机,也许明天就不知哪里去了。在外面生活得很自由,但就是交不到任何朋友。”

    我也曾在这种环境中待过。我以为漂泊的人生本来就应该这样,这恰恰是一种既随便又合理的接触方式,因为大家都是过客、路人。对于走在路上的人来说,过客如行云,如流水,彼此无情无义,属于正常现象,聚散都是从容的。人与人之间的欢聚能使人开心,感觉上能加快人生的速度,但内心深处,却又是固守的、孤立的。他们之间谁也不依赖谁,谁也不相信谁。他们不需要长期驻留,因为那会使人有负担,产生的纠葛让人难以承受。

    即使是朋友,也不过是人生之旅某一路段上的伙伴,是锦上添花的热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记忆和纠结之处,甚至会有隔膜和深渊,始终是自己临岸独立,决定前进的方向。

    个人的暗室,别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所以,不必留恋,不必对对方寄予长久的期望。相聚是缘分,分离也是缘分;缘分只能在从容中相遇,不能强拉硬拽;缘分是有数的,不可能绵绵无期。

    【人如文章】

    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喜欢用“凤头豹尾”“起要美丽,结要响亮”等来启发学生。意思是说,一篇文章的好坏,开好头、结好尾至关重要。据说凤凰的头占其整个身体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它是最美丽、最出彩的部分;豹子的尾巴虽然不粗,但非常有力,几乎像钢鞭一样,能将一棵小树齐齐地抽断。以此比喻文章的开头要精彩美丽,结尾要干净利索、铮铮有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之笔。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青少年时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个时期是学习增智最最重要的阶段。所以,现在当家长的无不在孩子身上铆足了劲:从婴儿起就开始进行教育,有的还从胎教做起;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正常的学业,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业余学习班。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是要让人“起要美丽”,有个好的开头。

    人在中年,如同负重攀登。上有老下有小,既为工作所累,又有家务缠身,可谓千头万绪,艰辛疲惫。过来的人,对此了如指掌。

    【自己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说是为了体现个人的价值,有的说是为了赢得社会的认可,有的说是为了奉献,有的说是为了后代……很显然,这都是青壮年抑或是那些还要有所作为的人的答案。那么作为一个七老八十、毫无作为或基本无所作为的老者,应当如何回答呢?考虑再三,我的答案是: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和社会,而首先是为了自己。

    为个人活着说来是自私的、狭隘的,但这却是实在的、必需的。如果说假话,唱高调,说什么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再去如何如何拼搏奉献,恐怕那只能是撒谎,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我深知,自己早已没有那种能力了,何必再去自欺欺人呢?

    老年人应当是务实的、坦诚的,不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说实话,年纪大了能照顾自己,为自己活着,这已经就不错了。因为你的冷暖、痛痒只有你知道;儿女的孝顺、别人的关怀很重要,但毕竟不如自己更直接、更可靠。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这话用到老人身上最贴切。再说,老人能照顾好自己,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小的贡献。

    如果将问题倒过来,不为别人活着,不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着,又会怎么样呢?许多老人的自我评价常常是“不行了”“没用了”。其实别人早已对你没有什么要求了,而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关怀你、照顾你,如何回报你。所以,老年人不必多虑,完全可以活得坦然些、自由自在些,真正做到随遇而安。

    【活下去的理由】

    20世纪早期,一个患肺结核多年而又悲观厌世的人,向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请教:“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家不假思索地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大半辈子,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所以我要继续活下去。”

    哲学家的话很简单,说话的口气也很平淡,但那个病人感触很深,他也继续活了下去。

    十多年后,青霉素、链霉素相继问世,结核病得以治疗。

    病人虽然变老了,但他依然活得非常幸福。

    活下去不需要什么理由,也无须探讨什么生活的意义。生存的权利是人生来就有的,谁都无权剥夺,包括你自己。

    上一组:老年人最佳的生活态度,生活感悟句子 下一组:人生经典五字经七字经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