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萤窗小语好词好句赏析

    发布时间:2019-11-01 点击:

    萤窗小语好词好句赏析

    【得意事】

    ⊙得意事,最不堪谈论。

    ⊙得意时,勿谈得意事,以免给人骄傲的感觉。

    ⊙失意时,勿谈从前的得意事,以免落人讪笑。

    ⊙得意人前勿谈得意事,免得毫无反应。

    ⊙失意人前勿谈得意事,免得予人伤害。

    ⊙得意事,仿佛是瓶好酒,不宜拿出来给不嗜酒的人喝,因为他不懂得欣赏;也不宜给醉了的人喝,因为他已不能欣赏;更别给酒鬼喝,因为他会一饮而尽;尤其不要给病人喝,以免病况加重。只适合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人独酌,陶陶然乐,醉了也不怕失态。

    【凋与萎】

    ⊙有些花是凋而不萎,有些花是萎而不凋。凋而不萎的,譬如樱花、桃花,花瓣还晶莹鲜丽,就落英缤纷。萎而不凋的花,譬如绣球、雏菊,花瓣已经干枯朽烂,却仍赖在枝头,不愿凋落。

    ⊙凋而不萎的花,欣欣地来,明丽地去,或是点整枝的火焰,或是落满地的花雨,不论花开、花落,都美得艳、艳得凄。

    ⊙萎而不凋的花,欣欣地来,却不爽朗地去,来时固然明艳照人,去时却引人怨叹。只见颜色渐退,芳姿渐损,终至残蕊难援,余香难拈,破损凄凉。

    ⊙人亦复如此,有人凋而不萎,有人萎而不凋,各有各的人生观,各有各的处世论。

    【尾牙】

    ⊙“尾牙”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之一,在腊月十五日,雇主照例要宴请伙计,一方面对整年的辛劳表示谢意,一方面也借机会辞退不中意或不再需要的人。而这辞退的方法十分特殊,全以鸡头端上桌时所朝的方向来决定:鸡头朝老板,表示大家都要留任,朝向伙计,则正对的人将被辞退。这样做,看来似乎非常含蓄而尽人情,所以不但一直保存下来,而且被许多人赞扬,可是大家曾否细细想想其中极不合情的地方:一、吃尾牙既然有年终犒赏之意,理当宾主尽欢,轻轻松松、高高兴兴地聚会,何必在这一天辞退人,让大家在心理上有压迫感呢?

    ⊙二、当鸡端上桌,没有被鸡头对着的人固然庆幸,那被辞退的人,却是多么下不了台?有道是“失意人前勿谈得意事”,何必在欢乐的众人面前,制造那最失意且尴尬的场面呢?

    ⊙三、尾牙已近春节,临过年突然遭到被解雇的命运,一个人住在东主家的,得计划卷铺盖走路;成了家的人,则在迎春纳福的时刻,带回失业的坏消息,使全家在春节的前夕,笼上一层阴影,是多么可怜。

    ⊙什么时候不好辞退人?要辞退人又何必在尾牙表示呢?

    ⊙老板早一点私下地告诉自己不打算续用的人,使他能及早准备,并找个台阶下,说是另有打算,自己请辞,不是彼此面子都好看吗?或者等过了新年再辞退伙计,使他能过个快乐年,再于天气暖和、万物萌发时,生气勃勃地寻求新工作,不是更合理吗?让大家好好地享用尾牙,感激老板一年的照顾,谢谢伙计终岁的辛劳,客主尽欢,不是更尽情吗?

    ⊙尾牙辞退人,真是既不合理,又不尽情,且是伤人自尊的做法啊!

    【自思自立】

    ⊙自私自利是不好的,但是“自思自立”、“自力自司”,不但好,而且必要。

    ⊙“自思”是自己思考,“自立”是自己独立,“自力”是自力更生,“自司”是自己管理。

    ⊙不自思的人,凡事跟着别人想,必无法自立;不自立的人,总是靠他人吃饭,必无法自司;不自司的人,虽有才能,却常假手别人,称不上自力;不自力的人,虽能思考,却不力行,也是枉然。

    ⊙所以自思、自立、自力、自司,缺一不可。

    【伟大的胶条】

    ⊙“我们公司制造的胶条种类真是太多了‘。”一位在胶条工厂做事的朋友对我炫耀似的说:“布的胶条可以包扎伤口,宽的胶条可以封闭纸箱,透明的胶条能够粘贴文件,双面的胶条适于粘合物品……”“在这许许多多的胶条中,你们公司最得意的是哪几种?”

    ⊙“当然是不反光和不粘伤的胶条了。前者不像一般玻璃透明胶条反光,所以粘贴在文件上不太看得出来,同时因为不是十分光滑,而能够在上面书写。后者则虽然可以粘贴,揭下来时,却不会伤害物品的表面,所以能用来固定纸张,甚至在油漆窗子时,贴在玻璃上作为防避污染之用。”

    ⊙“这又有什么稀奇呢?”我说。

    ⊙“当然稀奇!而且可以说是伟大极了!”他理直气壮地说,“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帮助你,却从不表现他自己,使你保持自尊,而且在帮助你之后,便悄悄地隐退,一点都不要求你的报答,一丝都不留下痕迹,他的人格不是太伟大了吗?不反光和不粘伤的胶条正是如此啊!”

    ⊙“你不但介绍了胶条,更给我上了很有价值的人生的一课。”我说。

    【不困而学】

    ⊙刚到美国的时候,一位朋友对我说:“你来的前两年,英文会进步特别快,之后就会迟缓下来。”当时我很不以为然,认为他未免太武断了。但是而今已经旅美四年,确实感觉近年在英文方面的进境不如头两年大。所以当我又碰到那位朋友时,特别赞佩了他几句,说他料事如神。

    ⊙“这有什么好佩服的嘛!”他笑着说,“又不是你一个人如此,大家都一样!刚来的时候,英文捉襟见肘,时时都在接触新词汇,刻刻都在吸收,不学根本无法过日子,当然进步快。但是两年之后,一般的会话都能应付了,别人讲话也差不多听得懂,看报纸广告、商品说明更不成问题,当然因为需求减低而自满,因为自满而松懈,也就难有大进步了。”

    ⊙学习就是如此,困而学是最快的,不困而学是最难的。

    ⊙强者乐山健者乐水喜欢游山玩水是人类的天性,但同样是登高览胜、泛舟戏水,今、古人却有很大的差异。古人登山,除了拄杖的长者之外,往往不携任何装备,大家缓步而登,走走停停,目的不在爬得多么高,而在于欣赏风景、开阔胸怀。近代人登山,则常常缠绳带钩地装备齐全,或悬绳以下降,或攀援以上升,战战就就、一鼓作气地向上爬,目的似乎不在欣赏风景,而在征服高山。

    ⊙至于戏水,也是如此。古人泛舟,不论一叶扁舟、一棹孤舟、双溪舴艋,或西湖画舫,目的不过是赏明月清风、听渔舟唱晚、看江上烟波,在粼粼的波光与荡荡的流水间寻找宁静的情怀。现代人玩水,则或驰汽艇以疾驶,或驾帆船以破浪,或滑水剪波,或潜水冲浪,似乎戏水的目的不在寻找悠闲,而在制造刺激;不在疏散胸怀,而在强健体魄。所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了现代,应该改为“强者乐山,健者乐水”才来得贴切。

    ⊙登山,是为了征服山,还是为了看更多的山?

    ⊙戏水,是为了征服水,还是为了对语江河?

    ⊙我们很难说古人与今人,到底谁对。

    【完与美】

    ⊙我们常用“完美”这个词,也就是说完整、完善、完满无缺的美好。问题是:“完”的就一定美?不完是否就不美呢?

    ⊙米罗的维纳斯断了双臂,萨莫丝瑞新的胜利女神像没有了头,但仍旧优美典雅,被认为是西洋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到八十回,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焚了六分之一,但如今看来仍然是不朽的佳构。

    ⊙毕加索和马蒂新的许多作品,连画布尚未填满。马远、夏圭的许多名迹,常只简略地带上一角,但都更耐人寻味。

    ⊙这许多旷世的珍品,有哪一个因为曾受毁损,或意笔草草,而否定了它们的价值呢?

    ⊙话说回来,什么叫做“完”?实质与感觉上的“完”,何者较为重要?如果一件作品,言未尽而意无穷,笔未周而境无边,是否当以言未尽、笔未周而责其不够完美呢?

    ⊙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只要心领神会,便当止住,否则就是Ⅱ啰嗦。亲朋小聚,饮不必求醉,只要陶然快意,便当止住,否则就是酗酒。作文章,句子不要太显,诡文而谲谏,寓言以讽喻,点景以生情,意味更见深长。

    ⊙为绘画,笔墨不必过周,以拙为巧,以空为灵,含不尽之意于画外,境界更见幽远。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词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就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界。

    【白发】

    ⊙如果一个中年人,头上连半根白发都没有,我不敢确定他的头发有没有染过。但是如果他的发间有一两根银丝,我反而能够确认他的头发是天生的颜色。

    ⊙人难免有些疵缺,不事遮掩小毛病的人,更能显得真而不假。相反地,那些被宣传得尽善尽美,仿佛绝不犯错、毫不自私的人,倒显得有些不真实了。

    【伤与感】

    ⊙许多文艺创作者都有相同的经验,就是愈在伤情的时候,愈容易产生创作的灵感。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它好比鼻子敏感的人对气味和灰尘特别敏锐;风湿的患者,对天气晴雨仿佛能够预知;身体衰弱的人,对一点冷暖的变化都觉得难受。同样的道理,满.怀戚情的人,情绪变得特别脆弱,外界的一景一物、别人的一言一笑、昔日的一纸一字,都能勾起他无限的感伤,也自然容易在诗文中宣泄出来,成为感人的作品。这也就是杜甫曾由于“感时”而觉得“花溅泪”、“恨别”而觉得“鸟惊心”。李易安会因为“旧时天气旧时衣”,而怨叹“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的道理了。

    【尽信师不如无师】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讲:尽信师不如无师。因为著书立论的人,在动笔之先总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引用典故章节也常得查证无误,以免书成之后,错误落在他人手里而贻笑大方。如此小心作的书,我们尚且不可尽信,更何况多半只是口授的老师了。老师们在课堂上背诵的词句难免会有缺漏,一时兴起的论述,也难免不够缜密,即或自成一家之言,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由于时空的改变,新实验、新资料的出现,也难免不动摇。

    ⊙再进一步,“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仅是对那些书的人来说,而且也适用于作者本人。“尽信师不如无师”,不仅是对学生而言,而且适用于老师。因为一个总是固执地坚持己见的人不可能再有新的创意,一本总不增添新资料的书,难免过时。唯有不断检讨自己作品的作者,才能写出以后更多的佳构;唯有不断反省的老师,才能使他的思想永不落伍。

    【文章的马车】

    ⊙如果文章像是一辆马车,文字是车,内容是马,主题则是驾车的人。有马没有车,根本不成为马车;有车没有马,还是跑不动;马和车都有,却无人操纵,则必然不知方向。

    ⊙许多文章堆砌了一大套华丽的辞藻,却因为没有内容,而不知所云,如同雕花绘彩的车,没有马来拉。

    ⊙很多人有满脑子的思想和灵感,却不能文,犹如没有车的马,根本无从表现。

    ⊙还有一些作家,既具文采,又有才情,更富学养,却失之偏见,仿佛驾驶人本身有问题的马车,可能载着满车的人,误人歧途,甚至翻覆。

    ⊙文章的马车,不能不小心地驾驶,更不可不小心地搭乘啊!

    【食人虎】

    ⊙在印度,被老虎咬死的人,一年平均达四十人以上。为此,许多印度当地和外国的学者成立专案研究,结果发现真正的“食人虎”只占老虎总数的百分之三,而且多半是生病、受伤或牙齿断裂的老弱残虎,它们没有能力去猎取野生动物,只好溜进村庄,攻击跑得慢而且抵抗力差的人类。可惜村民总以为吃人的老虎是特别强壮残暴的,使得许多从不出森林,也从不攻击人的老虎,无辜地遭到人们的杀戮。

    ⊙残害善良、欺凌弱小的“人”,多半都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识量短浅之辈,一般人却以为他们是惹不得的暴徒,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道路与指标】

    ⊙如果你闭着眼走路,常会发现,由于两腿的力量不均,走不了多远就歪出了道路。

    ⊙如果你闭着眼游泳,常会发现由于两臂的力量不同,总是游不直。

    ⊙如果你在沙漠行走,明明向直前进,却可能永远出不去,因为沙漠上没有指标,你很可能只是在小范围内打转。

    ⊙如果你陷身箭竹林,即使是登山专家,也可能成千古恨,因为你看不到远处的景物,很可能困身其中。

    ⊙人若失去了道路、失去了指标、失去了方向,就算再坚强、再有毅力,也很难闻得出来。

    【知命与认命】

    ⊙人们讲话时,常用“知命”与“认命”这两个词。“知命”出于《论语·为政篇》,子曰:“吾}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命”指的是天命,也就是朱熹所说“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至于“认命”则是认自己的命,认为什么事都属命中注定,理当如此,非人力所能转移,所以认命的命,包括在天命当中。两者的差异是:知天命的人虽然知,却不一定认;认命的人,认了自己的命,却不一定知天。知天命的人能不违天命,所以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认命的人,多半不为,所以常听其自然而变得消极颓唐。

    ⊙由此可知,知命不是认命。知是了解,认是无奈;知是得到,认是放弃。许多人把认命当作知命,以为是一种成熟与豁达,实在犯了大错啊!

    【治印之道】

    ⊙你一定在店里看过刻图章吧,那些师傅多半先将印材夹在一个由许多小块木板组成的印床上,再描绘印文,下刀雕琢。由于印材早已固定,所以雕刻时不会摇动,就算刀子滑出去,也不至于伤手,可以说既省力,又安全。

    ⊙但你可知道,治金石的名家,多半是一手执印,一手执刀,而绝不依赖那“印床”的。他们右手向前刻,则左手执印向里送;右手向内刻,左手则将印材向前迎。遇到硬的材料,左右都用力;遇到软的印材,内外皆留三分;碰到不均匀的石头,则须刚柔互济。就在这左右手的相互配合下,表现出“崩”的气魄、“刮”的细致、“大白文”的力量和“细朱文”的柔婉,其风骨要比一般工匠高得多,当然在这雕刻的过程中,只要滑刀,就难免将手割破。我们可以说一般刻印的工匠很少有为刻印伤手的,而金石的名师大家,即使在治印几十年之后,仍然有挂彩的可能。

    ⊙艺术便是如此,自起初就不能偷懒,从一开始就得冒险、牺牲、流汗、流血,直到结束。

    【大自然的精神】

    ⊙台风刚过,走在路上,突然有一种进入乡野的感觉,眼前明明仍是原先林立的高楼、马路和行道树,为什么会给我如此异于昔日的感觉呢?

    ⊙我终于想出了!因为台风吹走了都市里污染的空气;因为树木折的折、歪的歪,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地直立着;因为树叶上的尘污都被雨水洗净,重现它们青翠的面貌;因为路上的车辆、行人稀少,且散布着强风吹下的枝叶。

    ⊙清新,亮丽,爽朗,不事雕琢,于规律中表现不规律,于完美中带有残破,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精神吧!

    【多变】

    ⊙从事录音工作的人都有经验,如果同一篇讲稿,因为太长而分两天录音,虽然主播的人相同,声音却可能不一样:不是高低强弱和速度改变,就是语气情绪有别,甚至同一天,只是隔了下午茶的时间,声音也会有所差异。

    ⊙人就是如此,我们以为每天的自己都差不多,其实我们时时在变,刻刻在改,所处的环境,所遇的人物,所吃的东西,所想的事情和精神,身体的状况,都能改变我们。也就因为这样,我们才不是机器;也就因为如此,人才称得上多变。

    【谈历史】

    ⊙中国的文字,真是高妙极了,譬如历史的“史”字,下方是手的象形,中间一竖为笔,而上方像口的部分,则是所书写的东西,三者加起来,成为“记事者”,也就是“史官”,或今天所说的史学家。此外,我们也可以说:史这个字是由“手和“中”两部分结合而成的,“中”又有两种解释,一为专指“官府簿书者”,一为“执中不偏”。结合以上许多点,我们可以为“史”下个定义:记言记事,能执中不偏、秉笔直书,存正、存真者,为史。史既然是记录实事,自然种类繁多,依写法的不同,有通史、断代史、编年史等等;依内容分,则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乃至专谈史学发展的“史学史”和研究没有成文史之前的“史前史”;甚至风流韵事写成书,也能称为风流史、韵史或艳史。总之,只要有人、有事、有笔、能文,就能写史,即使是平凡的日记,只要写得实在,都能称为是他个人的“史”。

    ⊙西洋人说“学历史使人聪明”,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见古知今,鉴往知来”。一个人能知古、知今、知来,谁能说他不聪明呢?问题是,古为古,今为今,为什么看古人的事,能见出今人的发展呢?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人类的世界。无论今古,人性是相似的,从基本上的嫉妒、贪婪、疑惑,到较深一层的忍耐、矛盾、妥协,从周幽王到尼禄,从恺撒到拿破仑,从日本的“大名”到中国的“军阀”,尽管时空差了一大截.人性的变化却是相似的。所以一个对历史研究深入的人,往往也是最了解人性的人。

    ⊙“学历史也使人豁达”,在观千古的兴废盛衰、枯荣消长之后,发现这茫茫人海、漫漫时空,千变万变,却说不出历史的定则,而成王败寇、邦国定、疆臣逐,怎能不令人看破世事、豁然达观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的这两句诗,应该是对历史最恰当的解说了。因为他没有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消极,也没有杜甫“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感伤,更不像李商隐发“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的惋叹。

    ⊙历史没有所谓错误,更无所谓遗憾,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了,已经定案了,已经绵绵延延地影响下去了,也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么说,学历史对我们还有什么好处呢?那当是:利用前人的经验,以掌握今天,创造明天。

    【谷子与白米】

    ⊙如果你要去救济饥饿的人,送白米的时候,请别忘了运谷子,因为白米只能解一时之饥,谷子却能成长远之计。

    ⊙教育比处罚重要,和平比红十字重要,救助比同情重要,工作比金钱重要,正如同谷子比米重要一般。

    【旧东西】

    ⊙收拾旧东西,虽然是一件麻烦事,但也能乐在其中,因为一方面眼看散乱的物品,样样分门别类地摆好,而腾出不少空间,一方面又往往会发现已经被遗忘,却很有意思的东西。许多昔日认为一文不值的,而今却已经成为稀有的贵重物品。许多当年不懂欣赏的艺品,而今却对它十分感动。假如再翻到两件具有纪念性的东西,更令人如获至宝。收拾旧东西,谁说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呢!

    ⊙读以前看过的书,虽然可能浪费时间,但也能乐在其中,因为一方面可以将记忆中已经模糊散乱的知识,重新做个整理,使得思路清晰,一方面又往往会发现已经被忽略,却很有意思的学问。许多昔日认为平淡的言语,而今却成了人生最高的智慧,假使再翻到两句当年苦思不全,却找不到出处的句子,更令人如获至宝。

    ⊙读以前念过的书,谁说不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呢!

    【玉戒指】

    ⊙我一向反对算命,但是对于以下这位算命先生的两句话,倒觉得在迷信当中还有几分道理。他说:如果夫妇失和,戴个非金属的戒指是有帮助的。戒指最好是玉的,而且愈名贵愈好。为什么一定要非金属的呢?因为它容易碎裂,你戴了它,心里念着,动作自然会比较小心,不致为一点小事就冒火拍桌子,这种文雅的举动和自我节制的态度,是极有助于改善家庭气氛的。

    ⊙不只是夫妻之间,愿天下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都能戴这么一只戒指,不一定真戴,而可以在心里想象着有那么一个宝贵无比的东西在自己的指间,每当我们动作将变得粗鲁的时候,让它把怒火平息,如此,那无形的戒指,不就变得更珍贵了吗?

    【伊顿中学】

    ⊙伊顿中学是英国著名的学府,据说由于想进的人太多,许多年轻人才结婚,就开始为他们将来的子女申请入学。虽然伊顿如此著名,可是当我到那里去访问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教室桌椅不但不特别讲究,而且居然都是千疮百孔的老古董。

    ⊙“伊顿中学这么著名,为什么桌椅设备不改善一下,使学生坐得舒服一点呢?”我问其中一位老师。

    ⊙“因为桌椅太舒服,学习的效果就差了。”老师回答,“你想想看,学生靠在柔软的沙发椅里与坐在冷硬的木板凳上,这两种情况下,哪个比较容易打瞌睡?”我点头,觉得是有几分道理。这位老师又继续地说下去:“同样的道理,学生宿舍也不能太讲究,如果像是旅馆的豪华套房,附加电视、音响,必然会造成疏懒的毛病,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宿舍愈差,学生愈爱上图书馆,功课也愈好,不就证明了一切吗?”老师强调地说,“生活的环境愈清苦,学习的效果反而愈佳啊!”

    【垃圾】

    ⊙某日清晨散步,正遇见工人沿着街边为人们清除垃圾,就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先生,您早!”垃圾工人笑着说,“这个地区真不错,从垃圾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很谨慎、有公德,且充满慈爱。”

    ⊙“由垃圾可以见出这么多吗?”我不太相信地说。

    ⊙“当然啦!如果你发现,他们的垃圾不论是塑胶袋或纸箱,都包得好好的,不致在搬运时破裂,表示这些人一定谨慎;假使发现他们砍下的树枝一定用绳子捆好,拆下的木条一定把上面的钉子敲平,不致在工人搬运时散落或伤到手,表示这些人一定有公德;又如果他们把尚能使用的东西与废物分开放,以便需要的人拿去用,表示他们一定慈爱。”他充满自信地说,“由小处看人,要比从大处观察,更来得真实而准确呀!”

    【得与失】

    ⊙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倒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不乐,一位经理很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蒙去意。他们只计较眼前的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也就因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来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人,因为自己的看不开,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得与失在我们的心中,真是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政统一六国,并兼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再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更深一层想,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与失意,都无法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须交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又还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他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拾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个人而言,固然有得有失;就全人类而言,不是都一样吗?这仿佛云来云往,雨来雨往,这世上总有晴朗与阴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世间的一切总是继往开来,生息不断的。所以得与失,到头来根本就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啊!

    【知与识】

    ⊙我们常用“知识”这个词,据一般字典的记载,知与识往往可以相通,但我认为:“知”不等于“识”。“知”是知晓、了解;“识”是识见、认识。能知,未必能识;能识的,未必皆知。

    ⊙好比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平历史,但只是由文字中得来,对其本人未必认识;而我们认识的人,如果交往不深,则无法知道他真正的背景。此外,我们可以说“知难识易”,也可以说“知易识难”。对于五谷杂粮,农夫都能认识,但是难得知道其生长的道理和生态结构;对于基本的地形变化,高中生多半知道,但是见到真实的景观,难得有人识别。

    ⊙由此可知,知偏重于理论,识偏重于实际;知偏重于推论,识偏重于观察。固然能知的人未必要识,能识的人也未必当知,但是只有知与识结合的时候,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也才能引出更多的“新知识”。

    【了解】

    ⊙同样一个城市,住得愈熟,愈觉得小。

    ⊙同样一条路,走得愈熟,愈觉得短。

    ⊙同样一本书,读得愈熟,愈觉得薄。

    ⊙同样一种技巧,学得愈熟,愈觉得容易。

    ⊙同样一个人,交得愈熟,愈觉得平凡。

    ⊙“了解”,能使这个世界变小。

    【看旧报】

    ⊙会看报的人,不但看当天的报,而且翻以前的报,因为在这前后的比较之间,最能见出来龙去脉。传说的不真实,揣测的不正确,论点的前后矛盾,效果的前后改变,都能很容易地见出。譬如过去小的征象,而今已经显现大势;小的暗示,而今已经正式定案;民间的舆论,而今已经产生影响;过去的政见,而今已经实现;从前的允诺,后来全不认账。就在这比较当中,你愈能认清报纸、认清时势、了解政策、看出做法、品评记者,更因此而能见出历史的趋势,乃至推断未来。

    ⊙或有人说,只要记性好些,看当天的报,自然能与以前记忆中的相参照,又何须重翻旧报呢?我想,对于那有第一等敏锐和记性的人,确实如此。但是许多昔日看来毫无意义的字,乃至模棱两可的句子,甚至认为是笔误或疏忽的地方,与对时间、地点、数字的不确定,在前后比较之后,都可能发现事出有因,当初若能见微知著,早当判断出今日的发展,而今天有此发展,如果不重睹过去的新闻,有几个人能将那些小地方,一一环扣起来呢?

    ⊙新闻圈常说一句话:“看那小地方,就知道新发展了。”

    ⊙所以资深记者看其他记者的文章,乃至政府的公报、政令,常能有超绝的推断力,能够见出事之所未发。

    ⊙所以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我劝您在看“新闻”之余,不妨也找找旧报纸,看多了,能论时势,甚至能成半个史学家呢!

    【移植与移民】

    ⊙植物的繁殖有播种、插枝、压条、接枝等方法。人类的移民也可以分为这几种。

    ⊙有些人因为父母早期移民,自己根本生在异乡,可谓土生土长,如同种子的萌发、茁壮。

    ⊙有些人适应力强,虽然成年之后移民异乡,但是很快就能适应、独立,仿佛是“插枝”。

    ⊙有些人谨慎从事,不敢骤然移民,先把妻小留在国内,自己到异乡试探,及至有把握生根,再把家接去,可谓之“压条”。

    ⊙更有些人硬是移民异乡,但是始终不能适应环境,生活在当地的社会,却不属当地,可以算是“接枝”。

    ⊙当然还有些人仿佛不能适应土壤、气候的种子和枝条,怎么移植,都无法成长,只有在异乡的泥土上逐渐地萎去。

    【进一步海阔天空】

    ⊙中国有句名言:“等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西洋有句名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这两句话,都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改为“抢片时风平浪静,进一步海阔天空”、“沉默是银,雄辩是金”,似乎也并不错。

    ⊙这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时代,我们想制造机会、争取机会,还惟恐不及,怎么容得等待和退一步呢?

    ⊙这是一个真理与邪说战斗的时代,恶人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真理在前,他们尚能将黑的说成白的,困惑了千万人,怎容我们以消极的沉默来对待呢?

    ⊙遇到风雨,一条路是冲出暴风圈,早早奔向目标,一条路是退回平安的港湾。遇到邪说,一条路是以真理愈辩愈明的信念去辩说,一条路是遵从沉默是金的名言,紧紧地闭上嘴。

    ⊙您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选择何者?

    【汰旧更新】

    ⊙我们常在换衣服时,忘记将原来衣服里的东西拿出来,等到出门之后掏口袋才发现,不是没有钱,就是忘了钥匙,造成极大的不便。

    ⊙我们常在换新方法、改新组织、订新规章时,将旧有的重要部分遗忘,表面上一切都是新的。问题是:正因为少了那些旧东西,而造成极大的偏差。

    ⊙衣服脏了,当然要换;方法旧了,当然要改,但是在这更换之间,有些东西是永远要保存的。

    【狭隘的爱】

    ⊙常听人说:“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了恨,就会太平了。”其实,如果没有了狭隘的爱,恐怕也会太平。君不信,请看有几个热恋的人会不闹些小别扭,有几个极知心的朋友会不拌嘴,但是又有几个普通朋友会吵架呢?“爱之深,责之切”,愈是爱,愈是关怀,愈是介意,也愈容易吃醋;愈是爱,愈想占有,愈拉小圈圈,也愈排外。所以爱在基本上是自私的,这自私对自家人固然好,对外人却不一定妙。所以禽兽们为了爱自己的下一代而去杀戮猎取别人的父母子女;人类为了爱自己的人,而去残杀别人的同胞;在战后军队归来时,家人们急切地等待着,见到自己的亲人生还,真是欣喜若狂,但是有谁想到敌人的眷属,也在盼望他们的父子或兄弟归来呢?甚至自己身边,正有人哀恸欲绝,也顾不得了。人们似乎有个“当然”的看法:只要与我们为敌的就是禽兽,就是正确的,就该死;两边打仗,各自祈祷,而其内容不外是保佑自己,也就是不要保佑对方。

    ⊙爱就是如此自私、如此强烈,西洋有句谚语:“蓝眼睛说:爱我,否则我就自杀;黑眼睛说:爱我,否则我便杀了你。”不管自杀或杀人,怨愤或仇恨,总都不是好事啊!

    ⊙当然,我写这一篇东西,并不就是要大家不去爱,而是要爱得平和、爱得豁达,能守个“中道”,不过火、不太自私就成了。这好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大同理想,但是孔子并未说:“拾到东西都立即找寻失主送还.夜里帮别人守住门户。”因为东西掉了只要没人动,门户开着,只要无人偷,虽没有“大好人”,但也没有坏人,仍能合乎大同的理想。至一于那“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则正是爱的扩而大之。所以我要说:没有了狭隘的爱,这世界就太平了。

    上一组:萤窗小语摘抄加赏析 下一组:萤窗小语好词好句好段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