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呻吟语》全文及翻译 作者明代吕坤

    发布时间:2019-10-31 点击:

    《呻吟语》全文及翻译 作者明代吕坤

      明代吕坤的《呻吟语》是一部为人处世的奇书,内容包含广泛,分析透彻,是众多后世名人拜读的经典之作。

      《呻吟语》【主要观点】

      阐述了天地间的生存发展规律,以物喻人,揭示了人性 的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人之资质为三等,深沉庄 重为第一,坦诚豪爽为第二,聪明睿颖为第三。在处世存活之道 上,提倡君子的“顺乎天命”,要谨言、慎行、约己、清心寡欲, 如此,则可以因“阴静”而存也。

      【呻吟语全文及翻译】

      【原文】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 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 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引其大 凡也。

      【译文】人的见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四十岁以前进取心强, 但认识尚未成熟,因此敢作敢为。四十岁以后思想定型,思维稳 定,遇事总要斟酌再行。六十岁以后思想消极保守,虽然认识深 刻周详,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并非每个人的状况都如 此,但就一般的情形来说都是这样。

      【原文】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 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 就一个人的天资来说,深沉庄重是第一等禀赋,坦诚豪爽, 光明磊落是第二等禀赋,聪明睿颖,智识过人是第三等禀赋。

      【原文】 凡人光明博大,深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 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沉藏 固啬是冬之气,暴怒是震雷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错惑是霾雾 之气,隐恨留连是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 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钟者,必有所似。

      【译文】 如果用四时之气候来比拟人,光明博大,胸襟磊落,浑厚含 蓄则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气;纵欲任性是长夏之气; 严厉凝重、苛刻束敛,喜好刑罚和杀戮是秋之气;深藏不露是冬 之气;暴怒是雷震之气;轻狂恣肆是疾风之气;从容温雅是和风 甘雨之气;聪颖豁达是青天朗月之气。(一品句子)如果注重个人的性情和气 质,必然有所相似之处。

      【原文】 蜗藏于壳,烈日经年而不枯,必有所以不枯者也。此之谓以 神用先天造物命脉处。

      【译文】蜗牛的肉躯藏匿在壳中,终年遭受烈日的暴晒但没有干枯而 死亡,此间必定有晒不干的道理。这就是大自然创造万物的神奇 之处。

      【原文】 兰以火而香,亦以火而灭;膏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以 火而声,亦以火而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岂独 声色,气味然哉?世知郁者之为足,是谓万年之烛。

      【译文】 因为有火的燃烧,兰草才散发出香味,同时因火将其燃尽而 消亡;膏油也是用火点燃才大放光明,也因为火将其燃尽而枯 竭;火炮因火的点燃才发出声音,也因火将其泻泄殆尽。因此, 保持静止状态就能存留下去,而处于运动状态则会消亡。难道只 是声音、色彩、气味是这样的吗?如果世人都知道因充裕而心满 意足,这就真可以称得上是万年不灭的蜡烛。

      【原文】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 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 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 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 常劳。

      【译文】 命运的根本在于上天。君子的命运在于自我,小人的命运也 在自我。君子以道义来对待命运,不违背道义的准则,因而命运 不值得理论;小人以个人的贪欲来与命运相抗争,对不能得到的 却一定想得到,而不肯接受命运的现实j由此,君子说的命运在 我,即是顺应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小人说的命运在我,只不过希 望侥幸或偶然走运。正因为如此,君子之心常常泰然平铺,而小 人之心则常常劳碌困顿。

      【经典评析】

      《性命章》的精华体现在吕坤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上 吕 坤认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的生存、发展、死亡,都不过是 一种规律在发生作用。比如花草树木的萌生、茂盛和枯萎, 泥土山石的凝集与涣散,人和动物的生死,存在与不存在, 都无不如此,此中根本没有其它因素。这种辩证的世界观尽 管带有自发的朴素性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能 可贵的。因为它否定了冥冥中的主宰——鬼神。否定了鬼神 则在客观上否定了天授君权的理论,这一点很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对于万物生存的规律上,吕坤却提出了静虚的 观点,即所谓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实 际上,他的这一观点是老子观点的翻版。老子在《道德经》 第十六章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要求人们保持 心灵的虚寂,保持心境的清静,这种力图从内心精神世界消 除现实矛盾的观点,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为 此,吕坤提出“人生而静”,所以保持本性的君子心境安泰, 而违背本性的小人常常劳碌,而要成为君子,就必须谨言、 慎行、约己、节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这里,吕 坤对“欲”的理解贬大于褒,把它看作是万般罪孽的渊薮。

      但是,饮食男女,芸芸众生,谁能没有欲念呢?就是孤守青 灯、不化不禄的尘外高人,也不能幸免,因为他们也渴望被 人理解、被人尊崇,这不也是一种欲念吗? 人类社会延续至今,倘若没有向上的欲念在支撑,世界 也许仍然滞留在茹毛饮血的阶段。当然,倘若只有欲念来支 撑世界,世界恐怕早已不复存在了。因此说,世界既需要人 们用欲念来推动它的发展,改变它的面貌,又要求对人的贪 欲有所节制,以免欲海翻波导致整个世界的堕落与覆亡。使 某些人收敛其肆意的言行是对的;而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又 是不对的,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酒色财气以外,更有道义与 公德的存在,而后者往往是为人的根本。

      【存心】 围绕一个“心”字,系统地阐述了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之一即内心的修养。提出修心贵在“静虚”,不为外物所迷惑, 置万物于度外,只有这样,才能看物真切,德业精进。(一品句子)天地间一 切真滋味,惟有静才能品尝得出。而要达到“静”,就必须摆脱 “恋”、 “激”、 “得”、 “失”、 “毁”、 “誉”、 “伪”的束缚; 就必须学会“忍”、“敬”。“静虚”并非无为,君子畏徒生,不 畏舍生,要铁肩担“道”,坚守真知卓见,以包容天的大公之心, 公平处世为人,如此,方能达到收放自如(如习鹰驯雉)、既坚 刚又温润的极境。

      【原文】心要如天平,称物时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时即悬空在此。只 凭静虚中,正何等自在。

      【译文】心境应像天平一样,称量物品时物品时上时下而度衡不乱, 物品拿走以后天平依然悬挂于此。只要处在如此静虚之中,将是 多么悠闲自在啊!

      【原文】 收放心,休要如追放豚,既入笠了,便要使他能以容闲畅, 无拘迫懊恨之状。若恨他难收,一向束缚在此,与放夫同,何 者?同归于无得也。故再放便奔逸不可收拾。君子之心如习鹰驯 雉,搏击飞腾,主人略不防闲,及上臂归庭,却恁忘机自得,略 不惊惧。

      【译文】 一个人要收敛放纵的心,不要像追赶放出的鱼那样。既然已 经捕放在笠中,就应让它感到从容舒畅,没有像被捕到时的懊恼 之状。假若恨它难以收敛,便把它束在网上,就好像没有捕到鱼 一样,为什么呢?同样都是没有收获的。因此再把它放纵了那就 一发不可收拾。高尚的君子的心就好像经过训练的苍鹰和野鸡, 任它搏击飞腾,主人一点也不用操心。等到它们回归庭院,却是 那样悠然自得,一点也不感到惊惧。

      【原文】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

      【译文】治学的人只要事事留心,行事一丝一毫都不马虎了草,那么 品德和学业的进步,就像东去之水汩汩不断。

      【原文】 常使精神在心目间,便有主而不眩于客感之交,只一昏昏便 是胡乱应酬。岂无偶合?终非心上经历过,竟无长进。譬之梦 食,岂能饱哉?

      【译文】 经常使头脑保持清醒,就会有主见而不被外界所诱惑,否则 是糊里糊涂地应酬物事。难道没有偶然的巧合?即使有也毕竟不 是自己心上经历过,因而终究没有长进。这就好像在梦中吃东 西,哪里能够吃得饱呢?

      【原文】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 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不敬畏也。

      【译文】防止欲望要像用力拉住逆水而行的小船,只要稍稍松劲就会 顺水而下地飘走;竭力求善就像攀缘没有枝桠的大树,刚一停脚 就会滑落下去。因此,君子的心中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原文】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译文】收敛一个欲念,就会招来许多的善行;一旦放纵欲念,那么 各种邪恶行为就会乘虚而入。

      【原文】目中有花,则视万物皆妄见也。耳中有声,则听万物妄闻 也。心中无物,则处万物皆妄意也。是故此心贵虚。

      【译文】眼睛患有翳,则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的;耳朵有耳鸣的毛 病,则听到的一切声音都是不真实的。(一品句子)心中有所顾忌和牵累,则处 理一切事务时都不能达到目的。所以人的心境最可贵的就是虚无。

      【原文】 忘是无心之病,助长是有心之病。心要从容自在,活泼于有 无之间。

      【译文】 遗忘是由于没有留心的缘故,滋长是过于留心的缘故,人的 心境应该是从容自在,在真实和虚无之中自由地来去。

      【原文】 静之一字,十二时离不了,一刻才离便乱了。门尽开阖,枢 常静;妍蚩尽日往来,镜常静;人尽日应酬,心常静。惟静也, 故能张主得动,若逐动而去,应事定不分晓。便是睡时此念不 静,作个梦儿也胡乱。

      【译文】“静”这个字,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一旦离开便会混乱不 堪。门整天不断的关和开,而户枢却常静止着;漂亮和丑陋的面 容天天在镜子前留连,而镜子却常常静止着;人们每天忙于各种 应酬,而心里却静如止水,惟独有“静”能制动。如果随波逐 流,随着动而动,所要作的事就必定没有什么结果。即使在睡觉 时不保持宁静的心境,所做的梦也会乱七八糟的。

      【原文】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 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作热闹人,说孟浪 话,岂无一得?皆偶合也。

      【译文】人世间真正的滋味,只有心境平静的人才能够品尝得出来; 人世间的真正内涵,只有心境平静的人才能渗得透;人世间的真 情实景,只有心境平静的人识得破。凑热闹的人,说些孟浪轻率 的话,难道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吗?如果说有,那只能纯粹是巧 合罢了。

      【原文】伪者,岂必在言行间哉?实心为民,杂一念德我之心便是 伪;实心为善,杂一念求知之心便是伪;道理上该做十分,只争 一毫未满足便是伪;汲汲于向义,才有二三心便是伪;白昼所为 皆善,而梦寐有非僻之干便是伪;心中有九分,外面做得恰象十 分便是伪。

      【译文】“伪”字的意思难道仅仅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吗?真心真意 为大众,若掺杂了一丝要人回报的念头就是伪;诚心诚意地施善 行乐,若掺杂一点希望别人知恩的想法就是伪;按理应做到十 分,若尚差一毫没有做到就是伪;刻意追求正义,但偶然有三心 二意就是伪;白天的所作所为都是善事,若认错里梦见干非份 的事就是伪;心里只有九分东西,外表却装出拥有十分的样子 就是伪。

      【原文】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 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译文】自己的长处不要表露在外,应掩藏几分,这就是用含蓄培养 自己深沉的品性;别人有缺点要替他掩饰几分,这是用以拓宽自 己博大浑厚的胸襟。

      【原文】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 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 外,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 宁静忍耐,是考虑事情的最好方法.从容稳重,是处理事情 的最好方法。谦逊退让,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体谅宽容,是 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 而把富贵、贫贱、生死、坎坷置之度外, 则是修身养性的最好办法

      【原文】 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进德者之忌也。去此八字,曰 主静。静则凝重,静中镜自是宽阔。

      【译文】“躁心浮气,浅衷狭量”,这八个字是追求品德进步的人应特 别忌讳的,要除去这八个字,只需用一个字即可,那就是“静” 静能使人庄重沉凝,在恬静的心境中一切都会宽广辽阔一

      【原文】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 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译文】心里只要能够摆脱贪恋,便会觉得十分爽快清净,自在洒 脱。人的一生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心里藕断丝连,拖泥带水,明 明知道不可能据有,却又不能断然割舍。

      【原文】 目不容一尘,齿不容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 榛却自容得?

      【译文】 眼睛里不能容纳一点灰尘,齿缝间不能容留一点菜茎,这并 不是我才有的感觉。可是在人的心灵中丛生的许多荆棘,人们怎 么能容忍得了呢?

      【原文】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 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译文】一旦思想有所松懈散漫,一切都会弄得无法收拾;一旦心中 有所疏忽遗漏,一切事都变得难以视听;一旦思维过于固执僵 化,一切行为都难以适应客观规律。

      【原文】不存心,看不出自家不是。只于动静、语默、接物、应事 时,件件想一想,便见浑身都过失。须动合天则,然后为是。日 用间如何疏忽得一时?学者思之。

      【译文】 如果不修养身心,就看不出自己的短处。只有在行动和休 憩、谈话或沉默、为人处世的时候,仔细地考虑一下每件事,就 会发觉自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短处和过失。因此,必须按照客观 规律行事,然后才能有正确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能够有一 时一刻的疏忽呢?做学问的人要反复考虑这个问题。

      【原文】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

      【译文】 糊涂人的迷误之处,让他觉悟还比较容易,而聪明人陷于迷 误,让他觉悟就很困难了。

      【原文】 心相信,则迹者土苴也何烦语言?相疑,则迹者媒孽也,益 生猜贰。故有誓心不足自明。避嫌反成自诬者,相疑之故之。是 故心一而迹万。故君子治心不修迹,中孚治心之至也。豚鱼且 信,何疑之有?

      【译文】只要内心信任,人们相互的行为就像泥土与草木一样十分融 洽,还用得着语言来表白吗?假如相互疑忌,那么他们的行为就 成了媒介,更使人产生疑忌。所以通过发誓不足以表明心迹,想 避嫌疑反而弄巧成拙,这就是互相猜疑的缘故。心志仅有一个, 可行为却有许许多多。所以君子重视内心修养而不注重行为表 现,而心境的最高境界是忠实虔诚。河鱼尚且能够取信,人还有 什么可疑虑的呢?

      【原文】忍、激二字是祸福矣。

      【译文】 忍耐和激怒,是得到 幸福或灾祸的关键所在。

      【原文】学者只多忻喜,心便 不是凝道之器。

      【译文】 做学问的人如果一味地满足于欢乐和喜悦,那么他的内心就 无法更深地学习思考。

      【原文】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 之忧是已。

      【译文】 小人也有坦荡如砥的时候,只不过因为他无所顾忌罢了。君 子也时常有郁郁寡欢的时候,那就是终生怀有的忧患意识。

      【原文】 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未有所存如是,而所发 不如是者。必本人欲,而事欲天理;心本邪曲,而言欲正直,其 将能乎?是以君子慎其所存。所存是种,种皆是;所存非种,种 皆非,未有分毫爽者。

      【译文】种豆,长出的必定是豆苗;种瓜,长出的必定是瓜苗。绝没 有播种的种子和长出的植物是不一样的。心中存在着某种私欲, 却想做出符合天理的事;心地本来十分邪恶,而所说的话想正 直,那怎么可能呢?因此,君子十分慎重内心的道德修养。心中 所存的是正气,行为也就正当;心中所存的是牙5恶,行为也必然 邪恶,这是不会有一点差错的。

      【原文】童心最是作人一大病,只脱了童心,便是大人君子。或问之,日: “凡炎热念、骄矜念、华美念、欲速念、浮薄念、声名念,皆童心也”。

      【译文】 幼稚是为人处世的一大弊端。只要没有了幼稚之心,就能成 为大人君子了。也许有人问什么是幼稚,答案是: “大凡附权 贵、好矜骄、爱漂亮、急惰性、轻薄心、逐名利等念头,都是幼 稚心的表现。”

      【原文】欲,只是有进气无退气;理,只有退气无进气。善学者审于 进退之间而已。

      【译文】 欲望,只能使人进取而不退缩;理智,是能使人谦让而不进 取。善于修身养性的人不过是能审视二者的关系罢了?

      【原文】说不得真知明见,一些涵养不到,发出来便是本象,仓卒之 际,自然掩护不得。

      【译文】不能说自己已获得了真知卓见,如果涵养方面有所欠缺,言 行中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因为仓卒之间,自然掩饰不住。

      【原文】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如果想了解一个人,那首要的是了解他的内心;如果想了解 整个世界,则应该从了解一个人开始。

      【原文】士君子一出口无反悔之言,一动手无更改之事,诚之于思 故也。

      【译文】名士君子一旦言出就必定驷马难追;一旦动手做某件事就决 不再更改,这是因为经过千思百虑的缘故。

      【原文】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勤俭就会节约,节约则各种善举都会兴旺起来;奢侈就会放 纵,放纵则会使各种 坏事都一齐泛滥。

      【原文】 天下国家之存 亡,身之生死,人系 敬怠二字。敬则慎, 慎则百务修举;怠则 苟,苟则万事隳颓。

      自天子以至庶人,莫 不如此,此千古圣贤 之就就,而亡人之所必由也。

      【译文】从天下国家的生存和灭亡,到达个人的生与死,都取决于 “敬怠”两个字。因为敬畏行动就谨慎小心,由于谨慎行事,办 任何事都会成功;懈怠就马虎,马虎了事就什么事都办不成。上 至天子下至百姓,没有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千古以来圣贤之所以 就就业业的缘故,也是失败者、灭亡者必然灭亡失败的原因。

      【原文】每日点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 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

      初学最要知此。

      【译文】每天自我反省,要检查自己的思想是从德性,还是从气质、 习惯或者是物欲方面所产生的。像这样每天反省检察,久而久之 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刚开始修身养性的人,必须特 别注意这方面。

      【原文】克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 是父子仇雠,天下兴亡,国家治乱,百姓死生,只争这个些子。

      【译文】只要有大公无私的胸襟,就是吴越宿敌之国也会亲如一家; 放纵一颗自私自利的心,就是父子之亲也会变成仇敌。天下的兴 与衰,国家的治与乱,百姓的生与死,都和这些有关。

      【原文】为人辨冤白谤是第一天理。

      【译文】 勇于替蒙受冤屈或遭诽谤的人辩白,是最具良知、最为可贵 的天理。

      【原文】明者料人之所避,而狡者避人之所料,以此相与,是贼本真 而长奸伪也。是以君子宁犯人之疑,而不贼己之心。

      【译文】 聪明的人能够预料别人的隐讳;而奸诈之徒能躲避别人预料 中的事情,当这两种现象混合在一起时,就会伤害纯良的本性而 助长奸诈虚伪的心理。所以君子宁可让人疑忌,也不愿改变自己 的本性。

      【原文】大利不换小义,况以小利坏大义乎?贪者可以戒矣。

      【译文】 利益再大也不能用小道义去换取,又怎么能用微小的利益去 损害大的道义呢?贪婪的人可要以此为戒啊!

      【原文】杀身者不是刀剑,不是寇仇,乃自家心杀了自家。

      【译文】 伤害自己的不是刀剑,不是强盗仇敌,而是自己的邪恶的心 害了自己。

      【原文】 浑身五脏六腑,百脉千络,耳目口鼻,四肢百骸,毛发甲 爪,以至衣裳冠履,都无分毫罪过,都与尧舜一般,只是一点方 寸之心千过万罪,禽兽不如。千古圣贤只是治心,更不说别个: 学者只是知得这个可恨,便有许大见识。

      【译文】 全身的各卜器官,从五脏六腑、百脉千络、耳目口鼻、四肢 面骸、毛发指甲,直到衣服鞋帽,都没有一点点过错,就象尧和 舜一样完美,然而方寸之心虽小却会犯各种各样的过错、罪恶, 甚至连禽兽都不如。所以古代圣贤只强调要修身养性,而不在乎 其它的了。治学的人只要能知道了解心的可恨之处,就能增加许 多见解和认识、

      【原文】人心是个猖狂自在之物,陨身败家之贼,如何纵容得他?

      【译文】人心是一个肆意猖狂,毫无顾忌,无拘无束的东西,可以称 得上是摧残生命毁灭家庭的罪魁祸首,所以怎么能放纵它呢?

      【原文】良知何处来?生于良心;良心何处来?生于天命。

      【译文】良知产生于什么地方呢?良知是从良心中产生的;而良心又 是什么地方产生的呢?良心是天命生出来的。

      【原文】 心要实,又要虚。无物之谓虚,无妄之谓实。惟虚故实,惟 实故虚。心要小,又要大。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小其心不债天 下之事。

      【译文】 心地既要充实,又要虚无。没有贪欲称作虚无,没有妄念称 作充实。有了虚无就能充实;有了充实就能虚无。心地既要纤细 入微,又要宽阔博大。宽阔的心能包容天下一切事物,纤细的心 能仔细审度天下的万事万物。

      【原文】沉静非缄默之谓也。意渊涵而态闲正,此谓真沉静。虽终日 言语,或千军万马中相攻击,或稠人广众中应繁剧,不害其为沉 静,神定故也。一有飞扬动扰之意,虽端坐终日,寂无一语,而 色貌自浮。或意虽不飞扬动扰,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谓沉静。真 沉静底自是惺惚,包一段全副精神在里。

      【译文】 沉静和沉默不语并不是同一个意思。意志涵养很深并且神情 十分闲雅正派,这就叫做真正的沉静。即使整日话语不断,或者 在千军万马中攻击博杀,或者在大庭广众、人口稠密的地方办 事,他的沉静依然不会受到干扰,这是由于精神安定的缘故。一 旦心中情绪浮躁,即使整天端坐不动,沉寂不言,但仍然在脸上 表情中显露出来;或者即使心中不浮躁,但昏昏欲睡,这都不是 沉静。真正的沉静,相当自然地表现在清醒的全部精神上。

      【经典评析】 《伊索寓言》中有一段故事,老爷让伊索拿出最珍贵的 东西招待客人,伊索端出一盘口舌。后来,老爷又让伊索拿 出最糟糕的食品,伊索端出的仍是一盘口舌。老爷十分奇怪 这件事,问伊索这是何故,伊索回答说,因为口舌既可以铄 金,也可以为碑。所以它既非常珍贵又十分令人憎恶。

      如果拿吕坤的观点同伊索的观点相比,我们只能说伊索 只说对了一半。吕坤认识,人的口舌和五脏六腑,经络血 脉,四肢形体,发肤指甲一样,只不过处于奴婢般的从属地 位,支配人们行为的则在于心灵,它才是万恶之源,万善之 本。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千百年来,圣贤之人 特别重视、讲究心灵的修养。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新旧体制更替之际,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沉渣泛起, 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个人的内在涵养成为当务之 急。那么,个人内心的极境是什么?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崇 高的境界呢? 实际上,世界上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人们内心的贪欲。

      它促使人们去作奸犯科,为所欲为。如不加以节制,它就会 肆意猖獗,小则损害自己的身心,大则导致国毁家亡。古今 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商纣为博得美人一笑,倾城倾 国,这是美色欲;向主子摇尾乞怜,求得一顶乌纱帽,这是 名利欲;利用职权行贿受贿,这是金钱欲。如此等等。要防 止这些欲念并非易事,就像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就会前功 尽弃。纵有千日从事义举,若逞己一时私欲,同样可能沦为 万劫不复的渊薮。所以心境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万事难为,是因为私欲作怪。一旦摆脱了私欲,人的心 境就可以到达极境,即所谓的净境。当此时,心灵受到洗涤 净化,清静充盈整个身心,没有一点污秽。于是,心境坦荡 如砥,拥有包容万千事物的度量。正如古人所言:心地无私 天地宽。

      一旦具有天宽地阔的心境,国家就会大治,天下百业同 兴,百姓安居乐业。因为心念公正,必然以天下为己任,勇 担道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员孔繁 森的事迹就是最好的明证,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榜样,需 要千千万万个像孔繁森一样的勇于献身的英雄人物。

      禅宗著名大师神秀有一句著名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 明境亦非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古人尚如此强调 心境的修养,对今人,以及后来者难道不更应该这样吗? 回到开头的故事,也许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不对呀, 伊索应该端出的是一盘心来。对极了,只不过要注意的是, 只是莲子、核桃心,万万不可是人心。否则,就又动了罪恶 之念。

      【谈道】 在《谈道章》中,吕坤提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道” 的呈现,道只有一个,只有一真,而“中”却是道中天子;中道 是圣人权衡度量万物的标准;而中下有庸,中庸之道更是了不 得。同时,他把宇宙归结为“理”和“气”,认为理是先天存在 的,气是后天生成的。此外,他还对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知与行 进行了论述。综而言之,吕坤把繁纷复杂的世界归纳为一个 “道”字。

      昔人有言: “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就请君闻道吧!

      【原文】 真器不修,修者伪物也;真情不饰,饰者伪交也。家人父子 之间不让登堂,非简也,不侑而饱食,非饕也,所谓真也。惟待 让而入,而后有让亦不入者矣;惟待侑而饱,而后有侑亦不饱 者矣,是两修文也。废文不可为礼,文至掩真,贼也。君子不 尚焉。

      【译文】真实的器物不需加以整修,整修后就成了假器物;真实的情 感不用掩饰,掩饰后就是虚伪的交情。家庭中父子之间不用谦让 就登堂入室,并不是简慢无礼;不需劝请却吃得很饱,并不是贪 馋,这是率真坦诚的体现。只等有人礼让才进去,而后来有请让 也不进入;只等有人劝说才吃饱,而后来就是有人劝说也吃不 饱,这就是整修和掩饰。废弃文饰就没有礼仪,但文饰过度就会 掩盖真实,成为礼仪的祸害。君子不推崇这种作法。

      【原文】自然者,发之不可遏,禁之不能止。才说是当然,便没气 力。然反之之圣,都在当然上做工夫,所以说勉强。勉然做到底 知之成功,虽一分数境界,到难题试验外,终是微有不同,此难 以形迹语也。

      【译文】所谓自然,就是产生后便无法遏制,想制止住都不可能。刚 刚认为应当如此,刹那间就无能为力了。就像通往至圣目标的道 路,人人都在怎样做上下功夫,所以讲究要努力。努力做下去可 以取得成功。然而即使达到的目标差不多,只要用难题加以验 证,终究就有些不同。这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原文】愚不肖者不能任道,亦不能贼道,贼道全是贤智,后世无识 之人,不察道之本然面目。示天下以大中至正之矩,而但以贤智 者为标的。世间有了贤智,便看的中道寻常,无以过人,不起名 誉,遂薄中道而不为。道之坏也,不独贤智者之罪,而推崇贤 智,其罪亦不小矣。中庸为贤智而作也。中足矣,又下个庸字, 旨深哉!此难与曲局之士道。

      【译文】 愚笨无才的人不能担负道,也没有能力篡改道。篡改道的人 全都是智识卓越的人。然而后代没有见解的人,不能分辨其本来 面目。昭示大中至正的准则于天下,总是以所谓贤智的言论作为 典范。世上的贤智者,认为中庸之道太一般了,没有什么过人之 处,不能给他带来名誉,于是就轻视中庸之道而不愿去实践它。

      道遭破坏,不仅仅是贤智的人的罪过,那些推崇贤智者的人,他 们的罪过也是很大的。中庸之道是由贤智的人提出来的。一个 “中”字已经够了,又在它的下面添了个“庸”字,其道理就更 深刻了。对于这一点很难同局外人说得清楚。

      【原文】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 祥失中则万物殃。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故四时各顺其序,五 脏各得其职,此之谓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 立天地万物之极。

      【译文】“中”这个字,不但是当然的道理,即使是自然气候,没有了 中也就没有冬寒夏暑的变化;灾与祥失去了中就会使万物遭受祸 殃,起居饮食没有中就会身患疾病。所以四时各守其秩序,五腑 六脏各守其职,这就是叫作“中”,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就能 得到验证。因此圣人紧紧把握住“中”,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

      【原文】或问: “中之道,尧舜传心,必有至玄至妙之理。”余叹 日: “只就我两人眼前说,这饮酒不为限量,不至过醉,这就 是饮酒之中;这说话不缄默,不狂诞,这就是说话之中;这作 揖跪拜,不烦不疏,不疾不徐,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一事得 中,就是一事的尧、舜。推之万事皆然。又到那安行处,便是 十全的尧舜。”

      【译文】也许有人会问: “居中的道理,是由尧、舜心传的,它一定 有非常玄妙深奥的道理。”我叹息说: “仅就我们俩眼前的事来 说吧,饮酒不达到限量,不至于醉倒,这就是饮酒的‘中’;说 话时不缄默无语,又不轻狂妄语,这就是说话的‘中’;作揖跪 拜时,既不烦琐疏漏,又不快不慢,这就是作揖跪拜的‘中’。

      一件事能够持中,这件事就做得像尧舜一样。以此类推所有的事 情都是这样。如果所有的事该这样做时都这样做,那就是真正的 圣人了。”

      【原文】有大一贯,有小一贯。小一贯,贯万殊;大一贯,贯小贯。

      大一贯一,小一贯千百。无大一贯,则小一贯是零星,无小一 贯,则大一贯终是浑浊。

      【译文】 贯通万物的道理,既有大的,也有小的。小的道理,千差万 别。大的道理,贯穿着小的道理;小的道理贯穿于许许多多特殊 的个体。没有大的道理,小道理终究是零星分散的;没有小道 理,则大道理终究是浑沌不清的。

      【原文】理路直截,欲路多歧;理路光明,欲路微暧;理路爽畅,欲 路懊烦;理路逸乐,欲路忧劳。

      【译文】 理性之路是康庄大道,贪欲之路狭窄崎岖;理性之路光明无 限,贪欲之路昏暗晦涩;理性之路爽快通畅,贪欲之路懊恼烦 闷;理性之路安逸快乐,贪欲之路忧郁劳神。

      【原文】无万则一何处着落?无一则万谁为张主?此二字一时离不 得。一只在万中走,故有正一,无邪万,有治一,无乱万,有中 一,无偏万,有活一,无死万。

      【译文】没有万,一又存在于什么地方呢?没有一,万又靠谁来主宰 呢?这两个字互相依存,谁也不能分开。一是在万之中,所以有 正一,也就没有邪万;有治一,也就没有乱万;有中一,也就没 有偏万;有活一,也就没有僵固的万。

      【原文】阳道生,阴道养。故向阳者先发,向阴者后枯。

      【译文】阳道拥有促生的作用,阴道拥有滋养的作用。因此,向阳一 面的植物总是最先萌发生长,而背阴一面的植物总是最后枯萎。

      【原文】道莫要于损己,学莫急于矫偏。

      【译文】 治道没有比克制自己更为重要的;治学没有比矫正偏差更为 重要的。

      【原文】七情总是个欲,只得其正了都是天理;五性总是个仁,只不 仁了都是人欲。

      【译文】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终究都是人的欲望, 只要来得正当就符合天理;五性(仁、义、礼、智、信)终究都 是仁,只是没有了仁的时候就全部成了欲望。

      【原文】万籁之声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鸣其真,何天何 人?何今何古?六经籁道者也,统一圣真,而汉末以来胥执一 响以吹之,而日是外无声矣。观俳谑者,万人粲然皆笑,声不 同也而乐同。人各笑其乐,何清浊高下婢蚩之足云?故见各鸣 其自得。语不诡于六经,皆普通之众响也,不必言言同,事事 同矣。

      【译文】万籁之声都发于自然,自然就是真,万事万物发出的声音就 是真。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什么是古?什么是今?六经(《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是道的声响(籁),至圣 纯真一统天下。然从汉末以来,却只有一家在鸣响,还竟然说除 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声音了。观看喜剧表演时,成千上万的人都 开怀大笑,声音虽然不同但欢乐的心情一样。每个人都为值得自 己笑的地方而笑,哪里还能分辨出清高浊污、高尚低下、美丑妍 媸呢?所以各自都在为自己而快乐。言论只要不违背六经,就都 是道发出的声音,并不要求每句话相同,每件事都相同。

      【原文】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此天欲也。声色货 利,此人欲也。天欲不可无,无则禅;人欲不可有,有则秽。天 欲即好的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

      【译文】有的欲望发自自然,有的欲望由人所为。讴歌自然,流连美 景,这是自然的欲望。声色犬马谋取暴利,是人为的欲望。发自 自然的欲望不能没有,如果没有就成了佛门弟子;人为的欲望不 能有,如果有就污秽不堪。发自自然的欲望就是好的人为欲望; 人为的欲望就是不好的自然欲望。

      【原文】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满六合是远恻隐之心处。君子于六合飞 潜动植,纤细毫末之物,见其得所则油然而喜,与自家得所一 般;见其失所则闵然而戚,与自家失所一般,位育念头如何一刻 放得下?

      【译文】 如果仁慈恻隐之心充斥满腔,那么整个世界都是侧隐之心施 恩的场所。君子对于世界上的万物,无论空中、水中和陆地上的 动物和植物,以至于微小的生物,只要看见它们各得其所,喜悦 的心情就油然而生,就像是自己有所得益一样;看见它们流离失 所,就会感到伤心悲戚,就像是自己有所失一样,这种念头(为 物而喜,为物而忧)每时每刻又怎么能忘记呢?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 味。然须推及鸟兽,又推及草木,方充得尽。若父子兄弟间有各 自立达、争先求胜的念头,更那顾得那个。

      【译文】 自己想有所建树,又想使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有所发展, 且又想他人有所发展,这就是非常诚恳的仁心,它能使天下人如 同一家般亲密。然而还必须将它扩大到乌兽以及草木,才能表现 得彻底。假如父亲儿子与兄弟之间各自追求成名发达,争强好 胜,哪里还能顾得上他人呢?

      【原文】知彼知我,不独兵法,处人处事一些少不得底。

      【译文】了解对方和自我,不单单是兵家取胜遵循的法则。为人处事 同样不能不遵循。

      【原文】静中真味至淡至冷,及应事接物时,自有一段不冷不淡天 趣。只是众人习染世味十分浓艳,便看得他冷淡。然冷而难亲, 淡而可厌,愿不是真味,是谓拨塞灰嚼净蜡。

      【译文】恬静之中的真滋味就是冷淡到极点,这样等到待人接物的时 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不冷不淡、不即不离的情趣。只不 过因为大家都沾染了非常浓艳的世俗风气,因而就将真滋味看得 很淡薄。当然,过份的冷就难于亲近,过份的淡就令人讨厌,这 都不是真滋味,因而就像拨寒灰,嚼蜡烛一样索然无趣了。

      【原文】万事万物都有个一。千头万绪皆发于一,千言万语皆明此 一,千体认万推行皆作此一。得此一,则万皆举。求诸万,则一 反迷。但二氏只是守一,吾儒却令用一。

      【译文】万事万物都有它们的共性(规律)。千头万绪都是从一开始, 千言万语都是说明某一道理;无数次身体力行都是做某一件事。

      懂得了规律,那么万事都可进行;求得了万物的共性,那么其个 性反而丢失了。然而释、道都只是固守规律,我们儒家却善于利 用规律。

      【原文】 三氏传心要法,总之不离一静字。下手处皆是制欲,归宿处 都是无欲,是则同。

      【译文】 儒、释、道三家传心的关键所在,都离不了一个“静”字。

      他们总是从克制欲望开始,结局都要达到无欲的境界,这个法则 都是一样的。

      【原文】罕譬而喻者,至言也;譬而喻者,微言也;譬而不喻者,玄 言也。玄言者,道之无以为者也。不理会玄言,不害其为圣人。

      【译文】很少举例而晓喻的,是至理BBB;运用举例而晓喻的,是精 细之言;有了比喻但不作说明,就是玄妙深奥之言。玄奥的言论 就是不懂得道的人所说的。不能理解领会玄奥的言论,并不妨碍 其成为圣人。

      【原文】 君子之于事也,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君 子言也,语乎其所不得不语,默乎其所不得不默。尤悔虑几寡矣。

      【译文】君子对于要作的事情,在不得不去做时才去做,在不得不终 止时才终止;对于要说的话,直到不得不说时才说,不得不沉默 时才保持沉默。这样做,因而就很少有后悔的时候。

      【原文】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自满之色,口中便出自满之 声,此有道之所耻也。见得大时世间再无可满之事,吾分再无能 满之时,何可满之有?故盛德容貌者愚。

      【译文】刚有一份自满之心,脸上就表露出自满的神情,口中就发出 自满的声音,这是得道的人认为十分可耻的事。见识广大以后, 人就再也不觉得世界有可以自满的事。其本性中再也没有自满的 时候,哪还有什么值得满足呢?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表现出大 智若愚。

      【原文】诚与才合,皆竟是两个,原无此理。盖才自诚出,才不出于 诚不得个才,诚了自然有才。今人不患无才,只讨一诚字不得。

      【译文】诚实与才华相统一,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东西,最初并没有这 样的理论。才华是从诚实中产生的,不是出于诚实的才能不能算 是才能;诚实就自然有才能。当今的人并不缺乏才能,而是很难 做到诚实。

      【原文】断则心无累。或日: “断用在何处?”日: “谋后当断,行 后当断。”

      【译文】 办事果断,心中就无所牵挂劳累。也许有人问: “在什么时 候决断呢?”答案是: “谋划之后要当机立断,行动之后要当机 立断。”

      【原文】 道尽于一,二则赘。体道者不出一,二则支。天无二气,物 无一本;心无二理,世无二权。一则万,二则不万,道也,二乎 哉?故执一者得万,求万者失一,水雍万川未必能塞,木滋万叶 未必能荣,失一故也。

      【译文】道归纳为一元,二就是多余的。认识道的人不能超出“一” 的范畴,二就会支流迭生。天没有二气共存,物没有二个本质; 心中没有两种道德观念,世上没有两个王权。持一就能得贯通万 事之理,持二就不能得到贯通万物之理,道,怎么能有两种呢? 所以坚持一元就会得以认识万事的发展规律,而纷求万理就会失 去对事物的最根本的认识,这就像流水未必能阻塞河川,树根滋 养枝叶未必茂盛,这都是失掉一的缘故。

      【原文】 道有一真,而意见常千百也,故言多而道愈漓;事有一是, 而意见常千百也,故议多而事债。

      【译文】 道只有一个真谛,而人们的见解却有成百上千,所以解释道 的言论越多离道的本质就愈远;事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而对其 见解却成千上万,所以议论越多就越与事理相悖。

      说自然是第一等话,无所为而为。说当然是第二等话,性分 之所当尽,职分之所当为。说不可不然是第三等话,是非毁誉是 也。说不敢不然是第四等话,利害祸福是已。

      遵循自然规律是最好的方法,表面无为实际上大有作为。遵 循大趋势也是很好的,是人的本性应当做的或本职范围内应尽的 义务;不得不遵守伦理道德的行为就一般了,注重是非得失的人 就是这样。至于不敢不遵守公共道德就是最差的,以自己的利害 祸福作为行事的标准。

      【原文】 天下之事,真知再没个不行;真行再没个不诚,故诚之行再 没个不自然底。自然之行不至其极不止,不死不止,故日明则 诚矣。

      【译文】 天下的事情,真正了解了就没有不去做的;真正的行动不会 没有不诚挚的,所以诚挚的行为就没有不自然的。自然的行动不 达到终点就不会停止,不到死亡不会停止。所以明白事理之后就 会诚挚。

      【原文】到至诚地位,诚固诚,伪亦诚;未到至诚地位,伪固伪,诚 亦伪。

      【译文】到了至诚的地步,诚挚当然还是诚挚,虚伪也会变得诚挚; 没有达到至诚地步,伪善当然还是伪善,就连诚挚也变得虚伪了。

      【原文】事有豫而立,立有豫而废者。吾曾豫以有待,临事凿构不成, 竟成弃掷者。所谓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又难执一论也。

      【译文】有的事情因为事先谋划而取得成功,也有的因事先的谋划而 失败的。我曾经通过事先的谋划对待要办的事,但遇到事情时却 没有成功,终究不得不将事先的设想放弃。所以说权变不能预先 设定,变化也不能首先图谋,这又不能一概而论。

      【原文】 威仪养得定了,才有脱略,便害羞赧;放肆惯得久了,才人 礼群,便害拘束。习不可不慎也。

      【译文】 要保持庄重威严的仪表不变,刚刚有一点放任,就会感到羞 涩;长时间放荡无羁,一旦进入文明的场所,就会感到拘束难 受。因此说习惯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事。

      【原文】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语余所未喻。只有内与本,那外与末 张主得甚?

      【译文】内外本末互为依存,互为条件,这句话我没有说过。只有内 与本,那外与末能有什么作用呢?

      【原文】冷淡中有无限受用处。都恋恋炎热,抵死不悟,既悟不知回 头,既回头却又羡慕,此是一种依膻附腥底人,切莫与之谈真味。

      【译文】心境常处于冷漠清淡,将会大有裨益。假如过分热衷于权势名 利,到死还不悔悟,或即使悔悟了又不懂得回头,或即使回头又羡慕 过去,这种人是些追腥逐臭之徒,千万不能同他们谈论人生的真谛。

      【原文】处明烛幽,未能见物,而物先见乏矣。处幽烛明,是谓神 照。是故不言者非暗,不视者非盲,不听者非聋。

      【译文】 处在明亮的地方烛光就显得幽暗,还没有照见物体,而物体 就已经能看得见。处在幽暗的地方烛光就很明亮,因此称作神 照。所以说不说话的人并不是哑巴,不东张西望的人并不是盲 人,不轻信别人的人并不是聋子。

      【原文】 世之治乱,国之存亡,民之死生,只是个我心作用,只无我 了,便是天清地宁,民安物阜的世界。

      【译文】 世界的大治或混乱,国家的生存与灭亡,百姓是生是死,都 只是一个“我心”在发挥作用,只要能大公无私,达到“无我” 的境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太平无事,物阜民丰了。

      【原文】损之而不见其少者,必赘物也,益之而不见其多者,必缺之 也。惟分定者,加一亳不得,减一毫不得。

      【译文】 减损后却不见短少的东西,一定是多余的东西;增加后不见 多出的东西,一定有所欠缺。惟独真实完美的东西,增加一毫不 行,减少一毫也不行。

      【原文】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 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于急求也。天下之事,各得于从容,而 失之急遽。

      【译文】寻找东西的时候,苦苦寻觅都不能得到。也许有的东西看见 了但没有在意,后来漫不经心的时候,却又突然得到了。这并不 是东西在躲避人,而是由于寻求心切而有所迷惑。天下的事情也 如此,从容不迫就能得到,匆匆忙忙就会失去。

      【原文】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不知而行,前有渊谷而不得, 傍有狼虎而不闻,如中州之人适燕而南,之粤击北也,虽乘千里 之马,愈疾愈远。知而不行,如痿痹之人数路程,画山水,行更 无多说,只用得一“笃”字。如底功夫千头万绪,所谓“匪苟知 之,亦允蹈之”; “知至至之,知终终之”; “穷神知化”, “穷 理尽性”, “几深研极”, “探赜索隐”, “多闻多见”。知也者, 知所行也;行也者,行所知也。(一品句子)知也者,知此也;行也者,行此 也。原不是两个。世俗知行不分,真与千古圣人驳难,以为行即 是知,余以为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难算得行。

      【译文】 认识是一双眼睛,行动是一双脚。没有认识而采取行动,就像 前面有深渊狭谷而不见,狼虎在身旁嚎叫都听不见一样;如同中州 的人前往燕国却向南行,往粤地去却向北行,即使乘坐的是千里 良驹,也只能是越跑越远。认识后而不去行动,仅仅有点笃实而 已。认识的方法千头万绪,所以说没有认识的艰难,只有行动的 艰难;没有认识,也就无法行动;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应该不断 地探索,多见多闻才有长进。所谓知,就是知道怎样行动,所谓 行,就是实践所认识的事物。认识,也就是认识这一点,行动, 也就是实践这些。它们二者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世俗之 人认为知行不分,非要辩驳刁难千古圣人,认为行动就是认识, 我认为能有行动才能算是有了认识,光有认识难得算有行动。

      【原文】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 明者,清虚所通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舍此无以为道矣。

      【译文】 公正能使人变得聪明,诚挚也使人变得聪明,从容也使人变 得聪明。公正产生聪明,是因为不被私心贪欲所遮蔽。诚挚产生 聪明,是因为内心清静虚无。从容产生聪明,是因为不会由于情 感的波动导致事理的混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聪明的办法。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自有《中庸》来,无人看破止I 一语。此吾道与佛、老异处,最不可忽。

      【译文】“喜怒哀乐四种感情没有迸发,就叫作中。”自从《中庸》一 书问世以来,没有人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这是儒家和佛 教、道教所不同的地方,最不应该忽略。

      【原文】良知之说,亦是致曲扩端学问,只是作用大端费力。作圣工 夫当从天下做,培树工夫当从土上做。射之道,中者矢也,矢由 弦,弦由手,手由心,用工当在心,不在矢;御之道,用者衔 也,衔由辔,辔由手,手由心,用工当在心,不在衔。

      【译文】 所说的良知,也是相当深奥的学问,只是在行动方面要大费 力气。做圣人的应该努力顺乎自然规律,培植树木当从土壤里做 文章。射箭的道理是,中靶子的是箭,而箭是由弦控制的,弦又 是由手掌握,手又是由心来支配的,所以应该在心上努力,而不 是在箭上用心;驾御马车的道理是,起作用的是衔口,衔口是辔 头控制,辔头通过缰绳由手控制,手又是由心支配,所以应当在 心上努力,而不是在衔口上下工夫。

      【原文】中,是千古道脉宗;敬. 是圣学一字诀。

      【译文】 中,是千古一脉相承的 的道家宗旨;敬,是圣人学 问的最基本诀窍。

      【原文】 先天理而已矣,后天气而已矣,天下势而已矣,人情利而已 矣。理一,而气、势、利三,胜负可知矣。

      【译文】 理只是先天存在的东西,气是后天产生出来的东西;世界是 由规律发生作用,人的感情以利为前提。理只有一个,而气、势、 利加起来是三个,它们之间较量的结果与胜负就一目了然了。

      【原文】天地间惟无无累,有即为累。有身则身为我累,有物则物为 我累。惟至人则有我而无我,有物而忘物,此身如在太虚中,何 累之有?故能物我两化,化则何有何无?何非有何非无?故二氏 逃有,圣人善处有。

      【译文】天地之间只有一无所有才会没有任何牵累,有了什么就有了 牵累。有身体则身体就会成为自己的牵累,有财物则财物就会成 为自己的牵累。惟独至上之人能做到既有自我而又没有自我,既 有财物却又忘却财物,他的身心如同太虚之境,还有什么牵累 呢?所以如能使有我化为无我,有物化为无物,又怎能区分有和 无?区分不是“有”和不是“无”呢?因此道家、佛门都逃避 “有”这个概念,而圣人却善于处理“有”这个概念。

      【原文】知费之为省,善省者也;而以省为省者愚,其费必倍。知劳 之为逸者,善逸者也;而以逸为逸者昏,其劳必多。知苦之为乐 者,善乐者也,而以乐为乐痴,一苦不返。知通之为塞者,善塞 者也;而以塞为塞者拙,一通必竭。

      【译文】 懂得如何消费而节省,是善于节俭的人;但是为了节省而节 省的就太愚蠢了,结果浪费的一定超过数倍。懂得以劳动作为安 逸的人,是善于安逸的人;但是以求得眼前安逸作为安逸的人是 昏庸,其结果劳累一定更多。懂得以苦作乐的人,是善于寻找快 乐的人;而认为眼前的享乐就是享乐的人最痴呆,一旦清苦就没 有恢复的可能。知道通达是为了堵塞的人,是善于堵塞的人,而 用堵塞的办法去堵塞的人拙笨,一旦通达必然会枯竭。

      【原文】 理会得简之一字,百家身心,天地万物,天下万事尽之矣。

      一粒金丹,不载多药;一分银魂,不携钱币。

      【译文】如果能侈深刻领会“简”字的内涵,那么众人的身家性命, 天地万物,天下万事都已经足够了。就像有了一粒金丹,就不用 带多余的药品;有了一份银票,就不用带更多的铜币。

      【原文】一、中、平、常、白、淡、无,谓之七无对。一不对万。万 者,一之分也。太过不及对,中者,太过不及之君也。高下对, 平者,高下之准也。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对,常者,不增不 减之物也。青黄、碧紫、赤黑对,白者,青、黄、碧、紫、赤之 质也。酸、咸、甘、苦、辛对,淡者,受和五味之主也。有不与 无对,无者,万有之母也。

      【译文】 一、中、平、常、白、淡、无,是被称为没有对立面的七个 概念。一对万,而万是由一分出来的。太过与不及相对,而中却 是太过和不及的统率者。高与下相对应,而平却是衡量高下的标 准。吉凶、祸福、贵贱一一相对应,而常就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而已。青与黄,碧与紫,赤与黑相对应,而白色是青、黄、碧、 紫、赤的本原。酸、咸、甘、苦、辛相对应,而淡就是调和五味 的主宰。有不能与无相对,所谓无,即是各种有的本原。

      【经典评析】 头痛医头,脚病医脚,这既是中医学所禁忌的误区,也 是辩论哲学的一个否命题。中国传统医学讲究辨证医治,对 症下药,治病治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上,亦如 此二古人就十分注重这个问题, 《淮南子·缪称》有: “根 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在《谈道章》中,吕坤继 承和阐发了前人的这一辩证思想二 吕坤提出“千万病痛只有一个根本,治千万病痛只治一 个根本。”他的这一主张,是针对已经病入膏肓的晚明社会 而发的。那么社会的种种病痛的症结是什么呢?吕坤总结为 一个字,即“欲”字,.而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又是什么呢? 吕坤认为有二点,一是中庸之道,一是天理。吕坤将天下的 万事万物都看作是道的呈现,把“中”看作是道的主宰, 仁、义、礼、智、信都是臣属于中,圣人执“中”来确立天 下万物的位置, “中”加上“庸”,构成的中庸之道是天下 最伟大的真理。吕坤之所以大谈特谈中庸理论,目的只是在 于使万事万物各安其分,各得其所。因此,他指出“惟分定 者,加一毫不得,减一毫不得”。这就是所谓的“中”,以此 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就是要人们安于名分,谨言慎行,该说 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一切遵循 中庸之道,做到恰如其分。这样,天下自煞而然能达到大治。

      吕坤发展了董仲舒的“存天理”的思想。所谓天理,吕 坤认为是发自于自然而先天存在的东西。理路是条康庄大 道,而欲路是一条歧路,要求人们必须制欲,淡无世好,让 身心进入太虚境地。不为自己的身体所累,不为财物所累, 不为名誉所累,有我而无我,有物而忘物,物我两化。这就 是最高境界的道德修养。被名缰利锁所束缚的精神领域就能 彻底得到解放和自由,生活也就轻松自然了。吕坤的这些观 点,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要彻底抵制外来的声 色诱惑,完善自己的人格,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知与行是我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吕坤认为,有 了知还得有行, “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难算得行”。这种把 认识和实践看做互为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辩证观 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活动力认识 的不断完善提供材料和依据,而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实践服 务的。没有认识或认识不足就盲目地采取行动,往往是徒劳 无益的,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就经历着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过 程,而后一过程总比前一过程在水平上有所提高:这种知与 行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修身】 论述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作者着眼 在“修”字上下功夫。他要求人们要时刻进行自我反省,不能怠 忽惰慢;要能愧能奋,爱惜名节;宁祸而不能为恶,宁穷而不能 为妄;要心有城池,口有门户;要见利让利,见名让名; “懒 散”二字,是立身之贼,光明笃实,是第一心术,如此等等。总 之,进修德业之功不可一息间断。欲知修身良方,请看第四章 《修身》。

      【原文】 世上没个分外好底,便到天地位,万物育底功用,也是性分 中应尽底事业。今人才有一善,便向人有矜色,便见得世上人都 有不是,余甚耻之。若说分外好,这又是贤智之过,便不是好。

      【译文】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暇的事物,即便居处天地之位,有抚育万 物生命的功绩,也只是天性中应该尽的义务。当今的人们刚刚做 出一点善行义举,就向人露出矜夸炫耀的神色,就认为世上的人 都有许多的不是。我认为这种人太可耻了。如果说到如何完美无 暇,这又是贤智者的过分称赞的过错,其实过分就是不好。

      【原文】率真者无心过,殊多躁言轻举之失;慎密者无口过,不免厚 貌深情之累。心事如青天白日,言动如履薄临深,其惟君子乎?

      【译文】 性情率直真挚的人内心没有过错,但是因说话浮燥,举止轻 率而犯了很多过失;谨慎周密的人没有言谈上的过失,但免不了 表里不一,深沉多虑的劳累。如果心中的事情像青天白曰一样光 明透彻,语言和行动如履冰临渊一样谨慎小心,这不正是君子的 美德吗?

      【原文】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 这是极无定力底,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译文】 只要确认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如果因为 别人的诋毁之言就沮丧万分,打消了念头,这就是非常没有主 见,这种人不能够担当天下的重任。

      【原文】处众人中孤零零的别作一色人,亦吾道之所不取也。子曰: “群而不党”。群占了八九分,不党,只到那不可处方用。其用之 地,不害其群,不害其群,才见把持,才见涵养。

      【译文】 在众人当中扮演一个孤家寡人的角色,这也不是我们所提倡 的。孔子说: 合群而不结党。”合群是非常重要的,不结党, 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而做到群而不党,必须不损害 群体的利益,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主见,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涵养。

      【原文】 所言不爽,非圣人不能。根以有成之心,蜚以近似之语,加 之以不避嫌之事,当仓卒无及之际,怀隔阂难辨之恨,父子可以 相贼,死亡可以不顾,怒室阋墙,稽唇反目,何足道哉!古今国 家之败亡,此居强半。圣人忘于无言,智者照以先觉,贤者熄于 未著,刚者绝其口语,忍者断于不行。非此五者,无良术矣。

      【译文】 正确地听取他人的言论,除了圣人都不能办到。以原本就有 成见的心理,去传播似是而非的话语,加上些值得怀疑的事,在 仓促慌乱无暇顾及的时候,心怀隔阂与怨恨,即使是父子也会相 互引起矛盾,甚至可以不顾死活,兄弟也可能反目为仇,反唇相 讥,这些实在不足称道的。古今国家的灭亡,因为这个原因的占 多数。圣人忘情于没有评论,智者清楚于预先知觉,贤者在尚未 开始就能平息,刚毅趵人缄默不语,善于忍耐的人果断地不采取 行动,除了这五种方法,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原文】 荣辱系乎所立。所立者固,则荣随之,虽有可辱,人不忍加 也;所立者废,则辱随之,虽有可荣,人不屑及也。是故君子爱 其所立,惧其所自废。

      【译文】 每个人的荣誉和耻辱与其道德修养相连。(http:// . )自己的道德修养根 基牢固,那么荣誉就会随之而来,即使有值得羞耻的地方,别人 也会不忍心加以侮辱;道德修养颓废,那么耻辱也会随之而来, 即使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别人也不屑提及。所以君子都珍惜自己 的品德修为,害怕有所偏废。

      【原文】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之恶,我有一恶,又 何毁焉?

      【译文】 称赞别人的美德,自己也就有了一个美德,这样还有什么可 以嫉妒呢?诋毁别人的过失,自己也就有了过失,又何苦要诋毁 别人呢?

      【原文】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苛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 身不得闻过矣。我当感其攻我之益而已,彼有过无过何暇计哉?

      【译文】指责自己过错的人,他自己也未必就没有过失。倘若刻意地要 求只有没有过错的人才能够指责自己,那么终身也不能听到别人指 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应该感激那些指责自己过失的人,他们的指责 是有益无害的,对方有过失还是无过失,哪还需斤斤计较呢?

      【原文】做人要做个万全。至于名利地位,休要十分占尽,常要分与 大家,就带些缺绽不妨。何者?天下无人已俱遂之事,我得人必 失,我利人必害,我荣人必辱,我有美名人必有愧色。是以君子 贪德而让名,辞气而处缺,使人我一般,不哓哓头角、立标臬, 而胸中自有无限之乐。孔子谦己尝有自附于寻常人,此中极有 意趋。

      【译文】 做人要尽力达到完善的地步。至于名利地位不要都占据。要 常常让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就是有些缺点也无关紧要。为什么 这样说呢?世界上没有使自己和别人都遂心的事,自己有所得别 人必然就所有失,自己获得了利益别人必然会受到损害,自己获 得了荣誉别人必然会遭受到耻辱,自己有了好的名声别人必然会 相形见拙而感到惭愧。所以君子贪求美德而谦让名声,拒绝完美 但求有所缺点,使自己和大家一样,不到处显露锋芒,标榜自 已,因而心中自然有无限的快乐,孔夫子曾经十分谦虚地把自己 纳于普通人一类,这中间的含义极为深远。

      【原文】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千钧之力,却又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 乘。除外虽十缄也不妨。

      【译文】 到了应当开口说话的时候,一句话就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但 是叉不过分偏激又不疏浅,这是说话的最好方法。除此以外,即 使常常保持缄默也没有什么关系。

      【原文】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 不可过耳。

      【译文】 心要常常操持,身体要常常劳动。心越加以操持就越精明, 身体越劳动就越强健,但是这一切自然都不能太过分了。

      【原文】做人要如神龙屈伸变化,自得自如,不可为术数所拘缚。若 羁绊随人,不能自决,只是个牛羊。然亦不可哓哓幸幸。故大智 上哲看得几事分明,外面要无迹无言胸中要独往独来。怎被机械 驾驭得。

      【译文】 做人要像神龙一样能伸能屈,善于变化,自由自在,不能被 固有的方法所束缚。如果被人羁绊束缚,没有自己的主见,那就 象牛马一样任人摆布。然而,也不能表现出强辩和怨怼的样子。

      所以大智上哲的人都把一切认识得非常透彻,但外表上既不表现 也不谈论出来,只是心中独有主见。怎么会被玩弄心机的人所驾驭呢?

      【原文】财色名位此四字,考人品之大节目也。这里不过小善,不足 录矣。自古砥砺名节者,就就在这里做工夫,最不可容易放过。

      【译文】钱财、美色、名誉、地位四个方面,是考核人的品德的重要 内容。这四个方面仅有小善还是不够的,不足以被录用。自古至 今刻意追求名节的人,都就就业业地在这四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这是最不能轻易忽视的。

      【原文】只尽日点检自家,发出念头来果是人心?果是道心?出言行 事果是公正?果是私曲?自家人品自己定了几分,何暇非笑人? 又何敢喜人之誉己耶?

      【译文】每日只用自我反省,看自己产生的念头是否真正是仁人之 心?真正是道德之心?行动言语是否公正?是不是含有私心杂 念?自己给自己的品行做出评判,这样,哪还有时间去谈论讥笑 别人呢?又怎么敢对别人的赞誉感兴趣呢?

      【原文】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 为男儿八景,云: “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 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 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同志者竭力从事焉。

      【译文】 过去见到“泰山乔岳以立身”等四句话,心中感触很深,怀 疑还有没有言尽之处,于是进一步将它推广为男儿八景:如泰山 乔岳的身躯,如海阔天空的胸襟,如和风细雨的态度,如日月明 朗的目光,如扭转乾坤的手段,如坚如磐石的主见,如临渊履冰 的谨慎,如玉洁冰清的气节。我十分惭愧没有达到这八个方面, 应当与有相同志趣的人共同奋发努力。

      【原文】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固是藏身之恕;有 诸己而不求诸人,无诸己而不非诸人,自是无言之威。《大学》 为居上者言,若士君子守身之常法,则余言亦蓄德之道也。

      【译文】 因为自己具备了而后去要求别人同样具备,自己没有的而后 去非难别人,本来是宽容、保全自我的一种手段;自己具备了而 不要求他人具备,自己没有的也不去非难别人,这是一种默默不 语的感化。 《大学》是对于高尚的人而言的,就象贤士君子坚守 身心的法则,而我认为那也是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原文】明镜虽足以照秋毫之末,然持以照面不照手者何?面不自 见,借镜以见。若手则吾自见之矣。镜虽明,不明于目也,故君 子贵自知自信。以人言为进止。是照手之识也。若耳目识见所不 及。则匪天下之闻不济矣。

      【译文】明亮的镜子虽然足够用来照清楚非常细微的东西,然而为什 么却只拿它来照脸而不照手呢?这是因为脸是自己看不见的,因 而要借助镜子来看。而手却是自己可以看得见的。镜子虽然明亮 但并不比眼睛明亮,所以君子可贵之处在于自知自信。以他人的 言论作为行动的标准,是用镜子照手一般的见识。(http:// . )假若耳目的见 识都达不到的,那么天下的许多事情都不会知道了。

      【原文】 我身原无贫富贵贱得失荣辱字,我只是我,故富贵贫贱得失 荣辱如春风秋月,自去自来,与心全不牵挂,我到底只是个我, 夫如是,故可贫可富可贵可贱可得可失可荣可辱。今人惟富贵之 贪,是得之也必喜,其失之也如何不悲?其得之也为荣,其失之如 何不辱?全是靠着假景作真身。外物为分内,此二氏之所矣也, 况吾儒乎?吾辈做功夫,这个是第一。吾愧不能以告同志者。

      【译文】人的本身原来没有贫、富、贵、贱、得、失、荣、辱这些 字的,我即是我。所以富、贵、贫、贱、得、失、荣、辱就像 春风秋月一样,来去顺其自然,与自己的心没有一点牵挂。我 依然只是我。正因为这样,所以就任凭贫与富,贵与贱,得与 失,荣与辱都可以经受得起。当今的人就是贪图富贵,得到了 就必然满心欣喜,失去了却怎么能不悲伤呢?得到了就引以为 荣,失去了又怎么能不感到屈辱呢?这些全都是把虚假的情形 当作真实的存在,把身外之物当作身体分内的东西。这是佛教 和道教主张废弃的东西,更何况我们这些孔孟门徒呢?我们做 事情的时候,这个问题应摆在首位。我很惭愧不能把这些告诉给 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原文】 本分二字,妙不容言。君子持身不可不知本分,知本分则千 态万状一毫加损不得。圣王为治,当使民得其本人,得本分则荣 辱死生一毫怨望不得。子弑父,臣弑君,皆由不知本分始。

      【译文】 “本份”这两个字,妙处自不用说。君子修身不能不了解本 份,懂得本份就能在各种状态下不会遭到一丝一毫的损害。君主 治理国家,就应当使老百姓懂得本份,了解本份后他们就会对荣 誉与耻辱,死与生的遭遇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与希望。儿子伤害 父亲,臣子杀害国君,都是由不懂得本份开始的。

      【原文】两柔无声,合也;一柔无声,受也。两刚必碎,激也;一刚 必损,积也。故《易》取一刚一柔。是谓平中以成天下之务,以 和一身之德,君子尚之。

      【译文】 两种阴柔的东西碰在一起没有声音,这是由于二者的属性相 同;一种阴柔的东西也没有声音,这是由于它自我消亡了。两种 阳刚的东西碰在一起必定破碎,因为它们彼此都猛烈;一个阳刚 的东西必然自损,因为它非常脆弱。因此, 《周易》采用一刚一 柔,这就是用此来平衡中和,使天下万物相辅相承,使自身道德 修养和谐,受到君子的崇尚。

      【原文】凡智愚无他,在读书与不读书;祸福无他,在为善与不为 善;贫富无他,在勤俭不勤俭;毁誉无他,在仁恕与不仁恕。

      【译文】智慧与愚蠢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它什么,就是在于读书与不读 书;祸殃与福祉没有别的什么区别,就是在于行善与不行善上; 贫穷与富贵的区别没有别的什么,就在于勤俭与不勤俭;诋毁与 荣誉的区别没有别的什么,就在于是否仁恕。

      【原文】性分、职分、名分、势分,此四者,宇内之大物。性分、职 分在己,在己者不可不尽;名分、势分在上,在上者不可不守。

      【译文】 本性、职责、名分、权势,这四个方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事物。本性、职责取决于自己,既然取决自己就不能不尽心努 力;名分、权势在于居高位的人,居高位的人不能不恪守。

      【原文】心要有城池,口要有门户。有城池则不出,有门户则不纵。

      【译文】心中应该有城池,嘴巴应该有门户。有城池就利于防范,不 会放任恣意;有了门户就利于控制,不会胡言乱语。

      【原文】外敌五:声色、货色、名位、患难、晏安;内敌五:恶怒、 喜好、牵缠、褊急、积惯。士君子终日被这个昏惑凌驾,此小勇 者之所纳款,而大勇者之所务克也。

      【译文】 身外的敌人有五种:声色、钱财、名誉、患难、安逸;内心 的敌人有五种:憎怒、喜好、纠缠、偏激、积习。贤士君子整天 被这些弄得神不守舍,勇气缺乏的人只好随波逐流地对其妥协, 刚毅坚定的人就能克服抑制。

      【原文】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 气,蓄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译文】 从发愤开始而以懈怠告终,是学业的大敌;缓慢在前而后急 迫,是做事的大敌;心情浮躁气血不定,是修养的大敌;言语急 切声色严厉,是处世的大敌。

      【原文】 古人慎言,每云有余不敢尽。今人只尽其余,还不成大过, 只是附会支吾,心知其非而取辨于口,不至屈人不止,则又乃有 余者之罪人也。

      【译文】 古代的人言谈很谨慎,每每谈话都留有余地,而不敢将话说 尽。当今的人只是将留有余地的话说出来,这还算不上什么大的 过失。只是随声附和,支吾搪塞,心里明明知道错了而嘴里还在 百般狡辩,不把别人说服就不会停止,那就是反而认为说话留有 余地的人有罪过。

      【原文】贫不足羞-可羞的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的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可叹的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的是死而无闻。

      【译文】 贫穷并不值得羞耻,值得羞耻的是既贫穷又没有志向;卑贱 不足以使人厌恶,可恶的是既卑贱又没有才能;年老并没有什么 可悲叹的,可悲叹的是年纪既大而虚掷光阴一辈子;死亡并不值 得悲伤,可悲的是死了却没有留下名声。

      【原文】圣人之闻善言也,欣欣然惟恐尼知,故和之以同言,以开其 乐告之诚;圣人之闻过言也,引引然唯恐拂之,故内之以愠色, 以诱其忠告之实。何也?进德改过为其有益于我也。此之谓至知。

      【译文】 圣人听见有道理的话,高高兴兴的样子,惟恐使别人受到约 束,所以用同样的语言来顺从对方,以便使对方诚心诚意而又高 兴地把话说出来;圣人听见批评的话,小心谨慎惟恐对方有反 感,因此以严肃的态度来诱导对方,以便使对方把话据实说出 来。这是为什么呢?增进道德修养,改正自己过失,为的是对自 己有益。这是认识的最高境界。

      【原文】 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 检,此是省察大条款。人到此,多想不起,顾不得,一错了,便 悔不及。

      【译文】在高兴的时候应该加以自我检查;在发怒的时候应该加以自 我检查;在懒惰懈怠的时候应该加以自我检查;在恣肆放纵的时 候应该加以自我检查,这是自我反省的重要方法。然而人到了这 个时候,多有想不起,顾不得的情况发生,一旦有错,往往后悔 莫及。

      【原文】 难管底是任意,难防底是惯病。此如着力,便是穴上着针, 痒处着手。

      【译文】 难以管制的就是任意,难以防范的就是恶习惯。在这些方 面努力,就如同在穴位上针灸,在痒处抓挠一样,十分有效。

      【原文】试点检终日说话有几句恰好底,便见所养。

      【译文】试着对一天当中说的话加以检查,看有几句是恰到好处的, 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

      【原文】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 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淡然恬然,不与 世忤。

      【译文】在涉及到利益的时候,就要让别人做君子,自己做小人;在 对待名誉的问题上,就要让别人做小人,自己做君子,这令人十 分迷惑。圣贤的人遇到利就让利,遇到名誉就让名誉,所以能表 现出淡泊、恬静的样子,不同世道相违背。

      【原文】任教万分矜持,千分点检,里面无自然根本,仓猝之际,忽 实之顷,本态自然露出。是以君子慎独。独中只有这个,发出来 只是这个,何劳回护?何用支吾?

      【译文】无论是万分矜持,千分检查,假若自身内部没有根本的东西, 在仓猝的时候及突如其来的关头,本来的形态就会显露出来。因 此君子独处时十分谨慎。独处时是什么形态,任何时候表现的就 是什么形态,哪还用什么掩饰呢?哪还用支支吾吾地来搪塞呢?

      【原文】万物安于知足,死于无厌。

      【译文】世界上的万物知道满足就相安无事,贪得无厌必然导致灭亡。

      【原文】愈进修,愈觉不长;愈点检,愈觉有非。何者?不留意作 人,自家尽看得过。只日日留意向上,看得自家都是病痛,那有 些好处?初头只见得人欲中过失,到久久又见得天理中过失,到 无天理过失,则中行矣。又有不自然,不浑化,着实吃力,过失 走出这个边境才是。圣人能立无过之地。故学者以有一善自多, 以寡一过自幸,皆无志者也。急行者,只见道远而足不前;急耕 者,只见草多而锄不利。

      【译文】 越加强自我修养,就越觉得自己没有长进;越是进行自我反 省,就越觉得自己有过失。这是为什么呢?没有用心体会怎样做 人,自己总觉得过得去。只有每天用心发愤向上,就会发觉自己 有很多的缺点,哪里还有什么长处呢?开始只能看到人欲当中的 过失,久而久之就会发觉天理当中的过失,进而对天理的认识没 有过错,那就是得到了中庸之道。也还有不自然、不融洽、拘谨 吃力等过失,必须走出这个境界才行。只有圣人才能立于没有过 失的境地。因此,学者因为自己有一种擅长就自以为多,因为少 了一个过错就庆幸万分,这都是没有远大志向的表现。性情急躁 的行路人,只看到路途遥远就望而却步;性情急躁的耕耘者,只 看到草多就放慢了锄地的动作,就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不得罪于法易,不得罪于理难。君子只是不得罪于理耳。

      【译文】 一个人不去触犯法律是很容易办到的,而想做到不违背真理 正义却很困难。而君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违背理义。

      【原文】有德之容,深沉凝重,内充然有余,外阒然无迹。若面目都 是精神,即不出诸口,而漏泄已多矣,毕竟是养得浮浅。譬之无 量人,一杯酒便达于面目。

      【译文】 有德行修养的人,他的面容深沉凝重,内心十分充实,而外 表却不流露出迹象。如果脸部和眼睛的表情和神态都显得十分异 常,即便是没有开口说话,但实际上已经泄漏了许多。这种情形 终究是由于修养肤浅的缘故。就像是没有酒量的人,即使只是一 小杯酒也会使其面目变红。

      【原文】人人各有一句终身用之不尽者,但在存心着力耳。或问之, 日: “只是对症之药便是。如子张只消得存诚二字,宰我只消得 誓惰二字,子路只消得择善二字,子夏只消得见大二字。”

      【译文】 每个人都各自有一句使自己终身受益不尽的话,只是在于是 否注意到罢了。也许有人会问怎样的话才可受益终身,答案是: “这就是针对自己的短处加以注意,就像对症下药一样。譬如: 子张只需要心地诚挚,宰我只需要戒除懒惰,子路只需要择善而 行,子夏只需要宽阔胸怀。”

      【原文】言一也,出由之口,则信且从;出跖之口,则三令五申而人 且疑之矣。故有言者,有所以重其言者。素行孚人,是所以重其 言者也。不然,且为言累矣。

      【译文】即使是同样一句话,如果是从许由的嘴中说出,那么大家都 会相信并且听从;如果是从盗贼柳下跖嘴中说出,那么就是三令 五申大家也会怀疑其正确性。因此有些发表言论的人能受到重视 自有它的道理。平时的行为得到他人的信任,那么他的言论也会 受到他人的重视。否则,就会因为行为不端而使自己的言论遭到 不幸的牵连。

      【原文】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使我有此事也,彼虽不 言,必有言之者,我闻而改之,是又得一不受业之师也。使我无 此事耶,我虽不辨,必有辨之者。若闻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 之过也。

      【译文】对自己的诋毁和指责的言语应该听一听,而对指责自己的人 不必去追究过问。假使自己有这样的过失,即使对方不说出来, 也一定有其他人说出来。我听到别人的指责就改正过来,就像是 又得到了一位老师。假使自己没有这方面过错,即使自己不进行 辩白,也一定有他人为自己辩解的。假若听到别人的指责就怒发 冲冠,这就是又多了一种不接受批评的过失。

      【原文】只一个贪爱心,第一可贱可耻。羊马之于水草,蝇蚁之于腥 膻,蜣螂之于积粪,都是这个念头。是以君子制欲。

      【译文】 只要存有贪婪心念,就是最可耻、最卑贱的人。羊、马对于 水草,苍蝇、蚂蚁对腥膻的东西,蜣螂对于粪便,都怀有贪得无 厌的欲念。因此君子应该自我克制,杜绝贪欲。

      【原文】浑身都遮盖得,惟有面目不可掩。面目者,心之证也。即有 厚貌者,率然难做预备,不觉心中事都发生在面目上,故君子无 愧于心则作答。中心之达达以此也,肺肝之视视以此也。此修己 者之所畏也。

      【译文】浑身上下都可以用衣服遮盖起来,惟独只有面不能够遮住。面 目就是心灵的印证。即便有厚道、老实的面貌,突然间没有准备的 时候,心中所想的事情就会不自觉地在面目表情上反映出来。所以 君子内心无愧面部就没有异常的表情。心中的想法表露在面容上, 肺腑的见解也流露在面容上,这是修身养性的人所应该注意的。

      【原文】世有十二态,君子免焉:无武人之态(粗豪),无妇人之态(柔 懦),无儿女之态(娇稚),无市井之态(贪鄙),无俗子之态(庸陋), 无荡子之态(儇佻),无优伶之态(滑稽),无间阎之态(村野),无堂 下人之态(局促),无婢子之态(卑谄),无侦谍之态(诡暗),无商贾 之态(乎售)。

      【译文】世界上有十二种姿态,是君子应该免除的:粗鲁豪放的武夫 姿态,柔弱无能的女人姿态,幼稚娇惯的儿女姿态,贪婪鄙俗的 市井小人的姿态,庸俗卑鄙的俗人姿态,轻浮放纵的浪荡弟子姿 态,滑稽可笑的优伶姿态,野蛮粗鲁的里巷村野之人的姿态,拘 谨紧张的堂下之人的姿态,谄媚卑下的婢女姿态,狡猾奸诈的奸 贼姿态,炫耀吹嘘的商人姿态。

      【原文】君子有过不辞谤,无过不反谤,共过不推谤。谤无所损于君 子也。

      【译文】 君子有过失的时候从不推卸他人的指责,没有过错时对指责 有误的人也不反唇相讥,与别人共同犯有错误时也不推脱责任。

      指责对于君子是没有丝毫损伤的。

      【原文】心无留言,言无择人,虽露肺肝,君子不取也。彼固自以为 光明矣,君子何尝不光明?自不轻言,言则心口如一耳。

      【译文】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有所保留,谈话也不选择对象, 即使是肺腑的真言也说出来,这不是君子的行为。那些说话的人 自以为光明磊落,然而君子又何尝不是光明磊落呢?自己不轻易 说话,一旦开口说话就要做到心口一致。

      【原文】 恒言“疏懒勤谨”,此四字每相因。懒生疏,谨自勤。圣贤 之身岂生而恶逸好劳哉?知天下皆惰漫则百务废弛,而乱之随之 矣。先正云: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怠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

      曰惧,日强而圣贤之惰见矣,所谓忧勤惕励者也。惟恍故勤、惟 惕故励。

      【译文】常常有言“疏懒勤谨”四个字,这四个字总是互相影响的。

      懒是由疏产生的,谨来自于勤。圣哲贤士的身躯难道生下来就不 愿意享乐而喜好劳作吗?只是因为他们懂得世上人懒惰散慢就会 导致百业荒废松驰,随之而来的将是混乱不堪。前代的贤哲说: 古代的圣贤没有不把懒惰懈怠看作是十分可怕的事,勤奋惕励而 自强不息。日日担心,时时自强不息,因而圣贤的情感就显露了 出来,这就是称做“忧勤惕励”的人。只有忧虑才会勤奋,只有 警惕才能不断地自我勉励。

      【原文】不善之名,每成于一事,后有诸长,不能掩也,而惟一不善 传。君子之动可不慎与?

      【译文】 不好的名声,每每是因为干了一件坏事而形成的。以后即使 干了许多善事,都无法掩饰这个坏名声,善名不能传播,惟独只 有这不好的坏名声,却传得很远。所以君子的一举一动,难道可 以不慎重吗?

      【原文】既做人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的。若如春蚓秋蛇,风花 雨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这个人。

      【译文】既然在人世间生存,就蓬勃奋发,铮铮顶立。假如像春天的 蚯蚓,秋后的蛇,风中的落花,雨中的飘絮,一生都靠他人作为 自己的主心骨,这样的人就好像是世界上多余的。

      【原文】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 恶,莫大于深险。

      【译文】 言语最可恶的,莫过于造谣诬蔑;行事最可恶的,莫过于苛 求刻薄;心术最可恶的,莫过于深沉而又阴险。

      【原文】君子之出言也,如啬夫之用财;见义也,如贪夫之趋利。

      【译文】君子讲话的时候,要像吝啬的人用钱那样节省小心;君子对 于礼义,应像贪婪之徒追求利益那样死活不顾。

      【原文】清者浊所妒也,而又激之浅乎?其为量矣。是故君子于己讳 美,于人藏疾。若有激浊之任者,不害其为分晓。

      【译文】 清廉的人被昏浊的人所嫉妒,那又是什么激起了昏浊的人浅 薄之心呢?那就是人的肚量。所以君子对自身的美忌讳不谈,对 于别人的缺点则包容不说。假若有人想把水搅浑,也并不会妨碍 事实的分明晓白。

      【原文】处身不妨于薄,待人不妨于厚。责己不妨于厚,责人不妨于薄。

      【译文】不妨对自己刻薄一些,不妨对他人宽厚一些。不妨多责备些 自己,不妨少责备些他人。

      【原文】坐于广众之中,四顾而后语,不先声,不扬声,不独声。

      【译文】就坐于大庭广众之中,说话之时应环顾四周后才能张口,而 且不应该抢先说话,不应该大声说话,不应该自顾自说话。

      【原文】苦处是正容谨节,乐处是手舞足蹈。这个乐处又从那苦处来。

      【译文】端庄严谨,恭守礼义是最痛苦的事;手舞足蹈是最快乐的事。

      而手舞足蹈的快乐正是从那严谨端庄的痛苦中得来的。

      【原文】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 则两过不免。彼强辩以饰非者,果何为也?

      【译文】有过错是一种过错,而有过却不肯承认又是一种过错。承认 过失就两种过失都没有了,一旦不承认那么两种过失都存在。那些 以强词夺理来掩饰自己过失的人,他们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文】 一友与人争,而历指其短。予日:“于十分中,君有一分不是 否?”友日:“我难说没一二分。”予日:“且将这一二分都没了才好 责人。”

      【译文】 有位朋友同别人发生争执时,把对方的短处都历数了出来。

      我说: “如果将你的行为分为十分,你是否有一分的错误?”朋 友回答说: “很难说我没有一、二分错误。”我就告诫他说: “暂且把这一、二分错误都改正后再去责备别人。”

      【原文】吾观于射,而知言行矣。夫射审而后发,有定见也;满而后 发,有定力也。夫言能审满,则言无不中;行能审满,则行无不 得。今之言行皆乱放矢也,即中幸耳。

      【译文】我在观看他人射箭之后,感悟到言行的道理。射箭时先要审 度然后才射箭,这就是先要有坚定的见识;拉满了弓以后才将箭 射出,这就要有坚定的力量。如果说话能审慎周全,那么就没有 不中肯的地方;行动若能审慎周全,就没有不成功的事。当今的 人说话行事都杂乱无章,即便正确也只是偶然侥幸所碍。

      【原文】天相反者大相似,此理势之自然也。故怒极则笑,喜极则悲。

      【译文】凡事到了极点与相反的方面有相似之处,这是必然的发展趋 势。所以愤怒到了极点就会大笑,欢喜极度就会悲泣。

      【原文】 磨砖砌壁不除以垩,恶掩其真也。一垩则人谓粪土之墙矣。

      凡外饰者,皆内不是者。至道无言,至言无文,至文无法。

      【译文】瓦工磨砖砌墙不用白粉涂刷,是因为厌恶白垩掩盖了砖墙的 本来面目。一旦用了白垩人们就会说是粪土墙了。凡是在外表极 力装饰的,都是因为内部有所欠缺。至深的道理不能用语言来表 达,高明的语言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最好的文章没有章法限制。

      【原文】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无责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 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译文】学者应该每件事都要反省自己,而对他人的指责要谨慎小心。

      他人不中我的意,只能说是自己没有涵养;我不中别人的意,只 能说是自己没有才干。时时刻刻地自我反省,才能和品德没有不 进步的道理。

      【原文】 枕席之言,房闼之行,通乎四海。墙卑室浅者无论,即宫禁 之深严,无有言而不知、动而不闻者。士君子不爱名节则已,如 有一毫自好之心,幽独自言动不可慎与?

      【译文】 在枕席边所说的话,在自己屋内的一行一动,可以传播天 下。且不说墙低屋小的民宅,即便是戒备禁严的宫室,也没有什 么不知道的话,没有不被知道的行为。贤士君子不爱惜自己的名 节就算了,如果有一丝一毫的自尊自爱的心,就不能不对独处的 言行举止慎重一些。

      【原文】入庙不期敬而自敬,入朝不期肃而自肃,是以君子慎所入 也。见严师则收敛,见狎友则放恣,是以君子之慎所接也。

      【译文】进入寺庙的时候恭敬之心自然而然地升起,进入朝堂的时候 肃然之心自然而然地升起。所以君子对自己所进入的地方十分谨 慎郑重。见到严师就会收敛,见到亲密的朋友就随便放肆,这是 君子应该慎重的地方。

      【原文】《氓》之诗,悔恨之极也,可为士君子殷鉴,当三复之。

      唐诗有云: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又近世有BBB一偶 云: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此语是道《t民》 诗心事,其日亦为己焉哉。所谓何嗟及矣,无可奈何之辞也。

      【译文】《氓》这首诗,表明的是非常悔恨的心迹,可以作为贤士君 子的镜子,应该反复阅读,再三体会其中的内涵。唐诗说: “雨 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同时近代也有一句与之吻合的BBB: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这句话说出了《氓》诗的 真正内涵,它们所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后悔莫及,无可 奈何一类的话。

      【原文】谨言慎动,省事清心,与世无碍,与人无求,此谓小跳脱。

      【译文】说话谨慎,行动小心,行事三思,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对 人无苛求,这就叫作小的洒脱。

      【原文】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 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译文】 立身要庄重严谨,意志要沉着坚定,态度要温文尔雅,气度 要平静和悦,语言要简约贴切,心境要仁慈安祥,意志要果敢刚 毅,心术要谨慎周密。

      【原文】 四十以前养得定,则老而愈坚;养不定,则老而愈坏,百年 实难。是以君子进德修业贵及时也。

      【译文】 四十岁之前如果能培养出坚定的信念,那么年龄越大信念越 坚定;如果四十岁之前信念仍不坚定,那么越是年老信念更加不 坚定,人生百年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修身养性贵在及时。

      【原文】不能长进,只为昏弱两字所苦。昏宜静以澄神,神走则渐精 明;弱它奋以养气,气壮则渐强健。

      【译文】 人不能有所进步的原因,就是因为被“昏弱”两个字所害 的。昏庸,就应该保持宁静以澄清神志,神志安定了,那么就会 逐渐变得精明;孱弱,就应该努力培养元气,元气充足了就会逐 渐变得强壮了。

      【原文】 进道入德莫要于有恒。有恒则不必欲速,不必助长,优优渐 渐自到神圣地位。

      【译文】进行道德修养,最重要的莫过于有恒心。有了恒心,就不会 急于求成,也就不会揠苗助长,就会悠闲自得,逐渐深入,达到 道德的神圣境界。

      【原文】士君子只求四真:真心、真口、真耳、真眼。真心,无异 念;真口,无杂语;真耳,无邪闻;真眼,无错识。

      【译文】 士人君子只要求在四个方面真切:心真、口真、耳真、眼真。

      心真,就是要没有邪妄的念头;口真,就是要没有闲语杂言;耳 真,就是要没有邪诞的听闻;眼真,就是要没有错误的认识。

      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

      【原文】《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

      【译文】 愚蠢的人常常遭到他人的讥笑,聪明的人常常遭到他人的怀 疑。聪明而表面为愚蠢,那就是有大智的人。 《诗经》说: “靡 哲不愚”,从而知道没有表面的愚蠢不能成为哲人。

      【原文】 余日日有过,然过发吾心,如清水之鱼,才发即见,小发即 觉,所以率不得遂其豪悍,至流浪不可收拾者。胸中是非,原生 有以照之也。所以常发者何也?只是心不存,养不定。

      【译文】每天我都有过失,然而只要过失是产生于内心,就象水中的 游鱼,刚一产生就能看出。小过失一产生就觉察了,所以才不会 变成大过失,以至发展为不可收拾的地步。心中的是非,原本是 应该有所感觉的。之所以常犯过失是什么缘故呢?只是因为没有 留心,修养不够坚定。

      【原文】才为不善,怕污了名儿,此是徇外心,尚可瞒了,还是要做; 才为不善,怕污了身子,此是为己心,即人不知,或为人疑谤, 都不照管。是故欺大庭易,欺屋漏难;欺屋漏易,欺方寸难。

      【译文】刚做了坏事,担心玷污了名声,这是顾虑外人的评价,然而 只要能够瞒过别人,就还会继续作恶;刚做了坏事,担心玷污了 自身,这是为自己着想的缘故,即便别人不知道,或遭到别人猜 疑诽谤,都不改变自己的原则。因此在大庭广众中欺骗容易,在 屋中自我欺骗难;在屋中自我欺骗容易,而欺骗自己的心最难。

      【原文】吾辈终日不长进处,只是个怨尤两字,全不反已。圣贤学 问。只是个自责自尽,自责自尽之道原无边界,亦无尽头。若完 了自家分散,还是听其在天在人,不敢怨尤。况自家举动又多鬼 责人非底罪过,却敢怨尤耶?以是知自责自尽底人,决不怨尤, 决不肯自责自尽。吾辈不可不自家一照看,才照看,信知无人待 我原不薄,恶只是我多渐负处。

      【译文】 我们这些人,长时间没有任何进步,就是因为“怨尤”两个 字的缘故,全没有自我的反省。圣贤的学问,就是在于自责自 尽。自责自尽的方法原本没有界限,也没有尽头。假若自己认为 做到了,还要听一听上天和众人的意见,而不敢存在怨天尤人的 想法。更何况自己的举动中有许多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罪过,又 怎么敢怨尤呢?凭这些就知道自责自尽的人,决不有所怨尤。而 怨天尤人的人也决不肯自责自尽。我们这些人不能不自我反省一 番。只要自我反省,就能懂得天道正义对待自己并不薄,而只是 因为自己有很多惭愧的地方。

      【原文】懒散二字,立身之贼也。千德万业,日怠废而无成;千恶万 恶,目横恣而无利,皆此二字为之。西晋仇礼法而乐豪乱,病本 正在此安肆日偷。安肆,懒散之谓也。此圣贤之大戒也。什么降 伏得此二字,日勤慎。勤慎者,敬之谓也。

      【译文】“懒散”这两个字,是立身处世的大敌。各种德业,整天懈 怠和荒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各种罪恶,整天横行恣肆就没有办 法节制约束,这都是因为“懒散”二字造成的。西晋时期仇视礼 法而崇尚豪放,毛病就出在安逸肆意、整日偷闲上。所谓安肆, 也就是懒散。这是圣贤最需戒除的。那么用什么能够克服这两个 字呢?只有天天勤慎。所谓勤慎,也就是敬畏的意思。

      【原文】慎者之有余,足以及人;不慎者之所积,不能保身。

      【译文】谨慎的人拥有余力,足够帮助他人;不谨慎的人将所有的积 累起来,也不能保全自身。

      【原文】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可为。自爱者, 先占名,实利于天下国家,而迹不足以向其心则不为;自爱者, 先占利,有利于天下国家,而有损于富贵利达则不为。上之者即 不为富贵利达,而有累于身家妻子则不为。天下事待其名利两全 而后为之,则所为者无几矣。

      【译文】 如果人不自爱,那么什么事都敢做;而过份自爱,就会一事 无成。自爱的人中,首先占有名声的,实际上对天下国家有利。

      然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心意的事却不去做;自爱的人中,首先占有 利禄的,对天下国家也有利,然而对于那些损害自己富贵腾达的 事却不去做。比这好一点的,即不为富贵腾达,而对于可能牵累 自身或妻儿的事也不去做。天下的事情如果要等到名利双收才去 做的话,那么可以做的事也就没有多少了。

      【原文】 与其喜闻人之过,不若喜闻己之过;与其乐道己之善,不若 乐道人之善。

      【译文】 与其喜欢打听他人的过错,不如好好听听自己的过失;与其 津津乐道自己的善举,不如称赞他人的善行。

      【原文】口之罪大于百体,一进去百川灌不满,一出来万马追不回。

      【译文】口舌的罪恶其大无比,上百条河流灌进去都不能灌满;一旦 言语出口,就是万马也难以追回。

      【原文】认得真了,便要不俟终日,坐以待旦,成功而后止。

      【译文】 假如真正看准了目标,就不要坐以等待,虚度时光,而应该 是迫不及待,没有成功绝不罢休。

      【原文】 人生天地间,要做有益于世底人。纵没这心肠,这本事,也 休作有损于世底人。

      【译文】人在天地间生存,就应该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即使没有这 种志向,这样本领,至少也不能做有损于社会的人。

      【原文】说话如文字,字在心头打点过,是心为草稿而口誊真也。犹 不能无过,而况由易之言,真是病狂丧心者。

      【译文】 说话应如同写文章一样,先要在心中进行思考。这就是在心 中打了草稿,然后嘴中如实地说出来。这样也不能保证没有过 失。更何况随口轻易说出的话,那真是丧心病狂的人。

      【原文】 心不坚确,志不奋扬,力不勇猛,而欲德义改过,虽千悔万 悔,竟无补于分毫。

      【译文】如果信念不坚定,志气不振奋,力量不勇猛,却又想增进德 行改正错误,即使是悔恨万分,也终究对事情没有丝毫益处。

      【原文】 福莫美于安常,祸莫危于盛满。天地间万物万事未有盛满而 不衰者也。而盛满各有分量,惟智者能知之,是故卮以一勺为 满,瓮以数石为盛满;有瓮之容而怀勺之惧,则庆有余矣。

      【译文】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寻常,最大的灾祸莫过于盛名累累, 天地间万事万物没有盛满也就不会衰败。然而盛满有一定量的标 准,惟有聪明的人能够知道它。所以酒杯以一勺为盛满,大瓮以 数石为盛满;而人必须有瓮的容量,有杯勺的警惕,那么就庆幸 留有余地了。

      【原文】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近习之人起敬,而后 知君子之身法矣。其作用处只是无不敬。

      【译文】如果闺阁门风谨慎,美名远扬,那么就可以知道君子的治家 之法了;只有身边左右亲近的人都肃然起敬,才能知道君子的自 我修养了。其重要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不虔敬的。

      【原文】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

      【译文】只要每个人都能自责,那么就会天清地宁;如果人人都相互 责备,那么就会天翻地覆。

      【原文】不逐物是大雄力量,学者第一工夫全在这里做。

      【译文】不随波逐流是坚强的意志,治学人的首要工夫应从这里开始。

      【原文】 清无事澄,浊降则自清;礼无事复,己克则自复。去了病, 便是好人;去了云,便是晴天。

      【译文】清白就自然不需要澄清,浑浊降下的时候就自然会清澈;礼 仪没有必要去恢复,克制自己礼仪自然就恢复了。除去了疾病, 身体就会健康。除去了云彩,天空就会一片晴朗。

      【原文】受不得诬谤,只是无识度。除是当罪临刑,不得含冤而死, 须是辨明。若污蔑名行,闲言长语,愈辨则愈加,徒自愤懑耳。

      不若付之忘言,久则明也。得不明也,得自有天在耳。

      【译文】 不能忍受他人的诬蔑诽谤,只是由于没有见识度量。除非是 判罪即将处死,不能含冤死去,就必须加以辩解明白。假若是污 蔑自己的名誉行为,那些闲言碎语越是辩解就越来越多,只不过 是自己增加愤懑而已。不如置之不理,久后就自然能澄清。即使 不能澄清,也自然有苍天在上。

      【原文】作一节之士也要成章,不成章便是苗而不秀。

      【译文】即使做恪守小节的人,也要顺其自然,不能顺其自然就好像 是没有结果实的禾苗。

      【原文】 不患无人所莫知之显名,而患有人所不知隐恶。显名虽著远 迩,而隐恶获罪神明。省躬者惧之。

      【译文】 不担心没有人所共知的显赫名声,而担心有他人不知的隐藏 很深的邪恶念头。名声再显赫对自身也没有什么益处,而隐藏的 恶念会得罪神明。这是自我反省的人所畏惧的事。

      【原文】 蹈邪僻,则肆志抗颜略无所忌;由义礼,则羞头愧面若无以 容。此愚不肖之恒态,而士君子之大耻也。

      【译文】偶尔干些邪恶乖僻的事,久了就会傲慢放纵肆无忌惮;遵守 礼义的时候,就羞头愧面无地自容。这是愚昧不肖之徒的一般姿 态,而在贤士君子看来是奇耻大辱。

      【经典评析】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论述传统文化时曾 这样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精微开展的 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

      这就是我国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 (《孙中山全 集》第九卷247页)由此可见,居于这“独有的宝贝”首席 的修身,在古代政治哲学中所占的份量。因此,我们也毫不 奇怪吕坤为什么用如此大的篇幅来阐述修身问题。

      吕坤认为: “荣辱系乎所立。”也就是说,修身养性, 立身安命关系到自身的荣誉和耻辱。如果能持之以恒地修 身,荣誉就会随之而来;一旦修业荒废,耻辱就会随之而 来。所以,他谆谆告诫人们: “懒散二字,立身之贼。” 吕坤认为:修业完善的人应该是有沉静的美质,光明笃 实的心术,履薄临深般的举止。而要达到这一极境。就必须 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常常自我反省。对自己所说的话, 自己所做的事进行反思。究竟是有益于世道,还是有违世 道。通过反省,就能“自谦自愧,恍然独觉”。二是要做到 心有城池,口有门户。吕坤认为口之罪大于百体,古今遭祸 的,精明的人十居其九。只有聪明而愚,才能称为大智:所 以,不该开口时决不开口,要慎言。慎言者才鲜寡过错。三 要爱惜自己的名节。人一旦不自爱,就会放纵为所欲为。所 以,吕坤要求人们要仁善,宁肯自己遭受祸殃也不能做坏 事。要忠诚正直,宁肯自己穷困潦倒也不能巧言谄媚。此 外,要善待名利,名利地位,不可占尽,见名让名,见利让 利;四是不可一息间断进修德业之功。因为天下的祸患都是 由怠惰所引起的。特别是有始无终的行为,更是修身所忌讳 的。所以,必须“能愧能奋”,善于倾听别人的批评,改过 自新,发愤图强。

      吕坤在修养身心、自我省察、克己改错方面所阐明的这 些基本观点,既是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又融合了老子、庄子 出世思想。老子曾有言: “不敢为天下先。”吕坤的避名让 利思想渊源即是如此。 《史记·食货志》有云: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人们为了名利,四处奔波,终身劳累,有的甚至不惜损害他 人,置伦理道德于不顾,丧失了做人的起码原则。吕坤在此 再次告诫我们,名利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 不如将功名利禄让于他人,以修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这 种不计名利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吕坤把懒惰和散漫看 作是立身大敌。不仅如此,进取学业,成就功业都须切忌懒 散。一旦懒散,则百业俱废。只有勤奋的人不会懒散,事事 可以成功: “业精于勤荒于嬉,事成于行毁于随”。对于每 一位想成就功业的人来说,都要铭记这一至理BBB。

      总之,吕坤在《修身章》中所提出的理想人格在心术、 举止、言语方面的根本要求,对于今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不 无益处、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问学】 这是坤数十年治学心得的沉淀。吕坤就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什么是真正的治学功夫?治学有哪些途径? 学者的最大病痛是什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譬如学 贵有择,学以致用,为学要沉住浮躁之气,决不能自欺欺人等 等。吕坤所论述的学问范畴不仅仅是指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而 且包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方面的内容,其识见很富于哲理性。

      【原文】 学必相讲而后明,讲必相直而后尽。孔门师友不厌穷问极 言,不相然诺承顺,所谓审问明辨也。(http:// . )故当其时,道学大明,如 拔云拔雾,白日青天,无纤毫障蔽。讲学须要如此,无坚自是之 心,恶人相直也。

      【译文】学习必定要先讲解而后才会明白,讲解必须开诚布公而后才 能详尽细致。孔子学门的老师、学友不厌其烦询问讨论,互相之 间从不敷衍顺从,这就是所说的通过问答就更加明白事理了。所 以在那个时候,道学大放异彩,如同拨开云雾见到青天白曰,没 有丝毫遮蔽。讲解学问必须这样,没有固执己见之心,没有反感 他人坦诚而言的念头。

      【原文】 熟思审处,此四字德业之首务;锐意极力,此四字德业之要 务;有渐无已,此四字德业之成务;深忧过计,此四字德业之 终务。

      【译文】德业的首要任务概括为四个字是:熟思审处;德业的重要任 务概括为四个字是:锐意极力;德业的成就取得概括为四个字 是:循序渐进;德业的最终任务概括为四个字是:深思熟虑。

      【原文】 读书人最怕诵底是古人语,做底是自家人。这等读书虽闭户 十年,破卷五车,成什么用。

      【译文】 读书人最忌讳的是读了古人的训导,却依然我行我素。象这 种读书方式,即使潜学十年,读破五车书,又有什么用呢?

      【原文】 能辨真假是一种大学问。世之所抵死奔走者,皆假也。万 古惟有真之一字磨灭不了,盖藏不了。此鬼神之所把握,风雷 之所呵护;天地无此不能化育,圣人无此不能参赞;朽腐得此 可为神奇,鸟兽得此可为精怪。道也者,道此也;学也者,学 此也。

      【译文】 能够辨别真假,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世上拼命奔波劳碌的 人,都是虚假的。只有一个“真”字是亘古不会磨灭,永远无法 掩盖。它是由鬼神来把握,由风雷来呵护;天地没有它,就不能 化生养育,圣人没有它就不能参省万事万物;朽腐的东西得到它 就可以化为神奇,乌兽得到它可以变化为精怪。所谓道,就是说 这些;所谓学,也是学习这些。

      【原文】 不由心上做出,此是喷叶学问;不在独中慎起,此是洗面工 夫,成得甚事?

      【译文】 不是从内心悟出来的学问,这是喷枝修叶般的学问;不是由 自己独到的见解得出的学问,这是洗脸般工夫,能办得成什么 事呢?

      【原文】天地万物只是个渐,理气原如此,虽欲不渐不得。而世儒好 讲一顿字,便是无根学问。

      【译文】 天地万物都是逐渐形成的,理与气本来也是这样,即使快速 也是不行的。然而世间儒生却喜欢讲一个“顿”字,其实那不过 是没有根基的学问。

      【原文】 我信得过我,人未必信得过我,故君子避嫌。若以正大光明 之心如青天白日,又以至诚恻怛之意如火热水寒,何嫌之可避? 故君子学问第一要体信,只信了,天下无些子事。

      【译文】自己能信得过自己,但别人未必信得过自己,所以君子应该 杜绝怀疑。如果胸襟像青天白曰般光明正大,或像火热水寒一 样有坦白诚挚的心意,还有什么嫌疑可避?所以君子做学问的 时候首先要认识信任的重要性,只要有信任,天下一切事情都 好办了。

      【原文】心术、学术、政术。此三者不可不辨也。心术要辨个诚伪, 学术要辨个邪正,政术要辨个王伯,总是心术诚了,别个再不差。

      【译文】心术、学术、政术,这三者不能不辨别清楚。心术应该辨别 其真诚和虚伪;学术要辨别其邪恶与正善;政术要辨别其君王或 臣属。总的来说,只要心术诚实,其它的也就不会有偏差。

      【原文】 圣门学问要诀,只是不做贼就好。或问之。日:“做贼是 个自欺心,自利心,学者于此二心,一毫摆脱不尽,与做贼 何异?”

      【译文】圣人门派做学问的要诀,就是要求人们不“做贼”就行。也 许有人问此话何讲,回答是: “做贼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自私自 利,在这两方面,学者若不能完全摆脱,同做贼有什么不同呢?”

      【原文】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也;事以典故为 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道理以心领神会为其精要,所以应当潜心思考。否则,一切 都只能浮于听闻言谈;事实是以典故为依据,所以应当广博恰 合,否则,只能是凭空臆造,杜撰的东西。

      【原文】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译文】劝学的人常以名誉利禄来诱惑人;劝行善的人常以幸福吉祥 来诱惑人,可悲啊!

      【原文】圣人以见义不为属无勇,世儒以知而不行属无知。圣人体道 有三达德,日:智、仁、勇。世儒日知行。只是一个不知,谁说 得是?愚谓自道统初开,工夫就是两项,日惟精察之也,日惟守 之一也。千圣授圣,惟此一道。盖不精则为孟浪之守,不一则为 想象之知。日思、日学、日致知,日力行,日至明,日至健,日 问察,日用中,日择乎中庸,服庸勿失,日非知之难,惟行之 艰,日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日知及之、仁守之,日不明乎善不 诚乎身。

      【译文】圣人把见义不为归为无勇一类,世间的儒生把知而不行归为 无知一类。圣人体察道有三种大的品德,叫:智、仁、勇。世间 的儒生只谈知与行。可是一个都不知道,谁说的对呢?我认为自 从道德观念产生以来,为道的工夫就只有二项,一是精明体察, 一是专一坚守。所有的圣人传授坚持的,惟独只有这个原则。假 如不精辨明察就是鲁莽的行为,不专一就是凭借想象而已:因此 要思考,勤学习,以增进知识;要努力实行,达到明辨,趋于完 善;要不耻下问,用心体察,坚持不偏不倚,坚守中庸,服膺中 庸就不会有过失。要知道知并不难而行动难,不要因为已知就为 之满足,而要不断前进。既然有了知就要坚守不变,没有明辨仁 善就达不到真诚的境界。

      【原文】 自德性中来,生死不变;自识见中来,则有时变矣。故君子 以识见养德性,德性坚定则可生可死。

      【译文】如果是从德性中产生的东西,就是生死都不会变化;如果是 从见识得来的,就会有时发生变化。所以君子用见识来加强德性 的修养,只要德性坚定,那么生死就能自由操纵了。

      【原文】学问之功,生知圣人亦不敢废。不从学问中来,任从有掀天 揭地事业,都是气质作用。气象岂不炫赫可观,一入圣贤秤尺, 坐定不妥贴。学问之要如何?随事用中而已。

      【译文】学问的功夫,即使是生来就知的圣人也不敢将其荒废。倘若不 是从学问出发,任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不过是气质的作 用而已。宏伟的事业看起来不能不炫赫可观,但是放到圣人的天平 上,一定有不妥贴的地方。学问的关键是什么?凡事都要坚持中庸。

      【原文】学者,穷经博古,涉事筹今,只见日之不足,惟恐一登荐 举,不能有所建树。仕者,修政立事,涉世安民;只见日之不 足,惟恐一旦升迁,不获竟其施为。此时确实心肠,真正学问, 为学为政之得真味也。

      【译文】学者即使读尽经史,博古通今,涉略世事,谋筹时政,然而 仍担心时间不够,惟恐一旦举荐为官,不能够有所建树;做官的 修治政事,安抚民众,只担心时间不够,惟恐一旦升任,不能使 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的心肠才是真正实在的心肠。真正 的学问,就是不管是进学还是从政都要有所作为。

      【原文】 天下至精之理,至难之事,若以潜玩沉思求之,无厌无躁, 虽中人以下,未有不得者。

      【译文】天下最为精辟的道理,最难达到的事情,如果能潜心研究探 索,既不厌倦又不急躁,即使是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也没有不能 够掌握办到的。

      【原文】 读书能使人寡过,不犯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 乘之。

      【译文】读书能使人少犯错误,也能使人不违犯明白的道理。这是因 为,每天心境与道同在,邪思杂念就无机可乘了。

      【原文】无所为而为,这五字是圣学根源,学者入门念头就要在这上 做。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为上来,只为毁誉利害心脱不 去,开口便是如此。

      【译文】无所为而为,这五个字是圣学的核心思想。学者在入门的时 候就要坚持这种思想。当今的人几句话就落到有所作为的话题上 来了。正是因为不能摆脱毁誉得失之心,所以只要一开口就是 这样。

      【原文】 己所独知,尽是方便;人所不见,尽是自由。君子必就就 然,细行必谨。小物不遗者,惧工夫之间断也,惧善念之停息了 也,惧私欲之乘间也,惧自欺之萌蘖也,惧一事苟而其余皆苟 也,惧闲居忽而大庭亦忽也。故广众者,幽独之证佐;言动者, 意念之枝叶。意中过,独处疏。而十目十手能指视之者,枝叶、 证佐上得之也。君子奈何其慢独?不然,苟且于人不见之时,而 矜持于视尔友之际,岂得自然?岂能周悉?徒尔劳心,而慎独君 子已见其肺肝矣。

      【译文】自己独自所知道,完全可以随心去做;别人不能见到,完全 可以自由自在。然而君子却必定就就业业,在小节上谨慎小心, 对些微小的事物也不疏忽遗漏,这是担心工夫间断了,担心善念 停止了,担心私欲会乘隙侵入,担心自欺的念头重新萌发,担心 一件事情苟且而其他的事都苟且,担心闲居时疏懒惯了而在正式 场合也会疏懒。因此,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看到独处时的行为; 从言语和行为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意念的好坏;意念有过错, 独处时疏懒,而众人都能看到,就是从上述情况中检验出来的。

      君子独处时怎么能怠慢呢?否则,在他人看不见的时候苟且行 事,而在朋友面前故作端庄,怎能表现得自然呢?怎能表现得圆 满呢?那只不过煞费苦心,徒劳无益罢了。独处谨慎的真正君子 早已洞穿了他的肺腑。

      【原文】人生气质都有个好处,都有个不好处。学问之道无他,只是 培养那自家好处, 救正那自家不好处 便了。

      【译文】一个人天生的 气质既有好的一 面,又有不好的一 面。学问没有什么 其它的道理,就是 在于培养自己好的一面,纠正自己的不好的一面而已。

      【原文】 这一口呼吸去,万古再无复返之理。呼吸暗积,不觉白头, 静观君子所以抚髀而爱时也。然而爱时不同。富贵之士叹荣显之 未极,功名之士叹事业之未成,放达之士恣情于酒以乐余年,贪 鄙之士苦心于家以遗后嗣,然犹可取者,功名之士耳。彼三人 者,何贵子爱时哉?惟知道君子忧年数之日促,叹义理之无穷, 天生此身无以称塞,诚恐性分有缺,不能全归,错过一生也。此 之谓真爱时。所谓此日不再得,此日足可惜者,皆救火追亡之 念,践形尽性之心也。呜呼!不患无时,而患弃时。苛不弃时, 而此心快足,虽夕死何恨?不然,即百岁,幸生也。

      【译文】呼吸一旦停止了,就永远也没有复回的道理。光阴流逝日积 月累,不知不觉中人的头发就变白了。正因为如此,通过静心 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君子抚摸髀肉增厚进而倍加珍惜时间、 然而珍惜时光也各不相同。富贵的人叹息其荣华富贵没有达到 极点;求取功名的人叹息他自己的事业没有完成;放浪形骸的 人沉湎于酒色中来消磨时光;贪婪鄙陋的人苦心经营家产来留 给子孙后代。然而他们当中比较可取的一种,就是求取功名的 人。其他三种人,为了那样的目的而珍惜时光有什么可贵的呢? 只有君子担忧时光瞬间即逝,感叹义理没有穷尽,惟恐这一生 虚度,十分担心德性有所欠缺,在辞世前不能达到尽善尽美, 错过一生,这才可以称为真正的珍惜时光。所谓今日不再来, 应该珍惜今日时光,都是如同救火和追逐逃亡的紧迫念头,实 现人性完美的心愿。唉!不怕没有时间,就怕放弃荒废时间。假 如没有浪费时间,自己的心中就十分快乐满足,即使马上死去 又有什么遗憾呢?否则,即使长命百岁,也只不过是虚掷光阴 罢了。

      【原文】身不修而惴惴焉,毁誉之是恤;学不进而汲汲焉,荣辱之是 忧,此学者之通病也。

      【译文】不加强自己身心修养而整日惴惴不安,是担心别人的褒贬; 自己不努力学习而整天忧心忡忡,是担心自身的荣辱,这是学者 的通病。

      【原文】 冰见烈火,吾知其易易也,然面以炽炭铄坚冰,必舒徐而后 尽;尽为寒冰,又必待舒徐而后温;温为沸汤,又必待舒徐而后 竭。夫学岂有速化之理哉?是故善学者无躁心,有事勿忘从容以 俟之而已。

      【译文】 坚冰遇见烈火,我知道它是很容易被融化的。然而若用炽热 的炭火来熔化坚冰,就必定是慢慢地融化直至熔尽;融化的水十 分寒冷,又必须经过缓慢的加温过程;加温后逐渐达到沸点。此 后又要经历缓慢的过程才能蒸发枯竭,那么学业怎么有迅速成功 的道理呢?所以善于学习的人没有急于求成的心念,而是从容不 迫地等待着量的积累。

      【原文】与人为善,真是好念头。不知心无理路者,淡而不觉;道不 相同者,拂而不入。强聒杂施,吾儒之戒也。孔子启愤、发悱、 复三隅,中人以下不语上,岂是倦于侮人?谓两无益耳。故大声 不烦奏,至教不苛传。

      【译文】与人为善,真是一个很好的念头。然而头脑没有理路的人却 不懂得这一道理,对他人冷淡而没有感情。道不相同的人,拂逆 他人的观点听不进去。强行对他们反复劝戒和施行各种手段,这 是儒家应该加以戒除的。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中人以下不可语上”,这难道不 是叫诲人不倦吗?这就是说对双方都是没有益处。因此美妙的乐 章用不着多奏,深奥的教义传授不能苛刻。

      【原文】学识一分不到,使有一分遮障。譬之掘河分隔,一界土不 通,便是一段流不去,须是冲开,要一点碍不得。涵养一分不 到,便有一分气质。譬之烧炭成熟,一分木未透,便是一分烟不 止。须待灼透,要一点烟不得。

      【译文】 学识有一分欠缺,就会有一分的障碍。用分界挖河作譬,有 一段界土没有挖开,那一段水就流不过去,必须将它冲开,要一 点障碍也不留。涵养有一分欠缺,就留下一分差的气质。用烧木 炭作譬,有一分木头没有烧透,就仍会冒烟,必须将它烧透,不 留一点烟才行。

      【原文】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 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译文】人们常说的“平稳”二字,实在可以让人很好琢磨。因为天 下的事,只有平和才能稳妥。冒险蛮干也有成功的时候,但终究 不稳当可靠。因此君子以平稳来处事。

      【原文】正门学脉切近精实,旁门学脉奇持玄远;正门工夫戒慎恐 惧,旁门工夫旷大逍遥;正门宗旨渐次;旁门宗旨径顿;正门造 诣俟其自然,旁门造诣矫揉造作。

      【译文】 正宗学派学问脉络平易务实,旁门左道学问脉络玄虚浮幻; 正宗学派的治学方法谨慎小心,旁门左道的方法空旷逍遥;正 宗学派的治学宗旨主张循序渐进,旁门左道主张另辟捷径而顿 悟;正宗学派的造诣在乎顺其自然,旁门左道的造诣在于矫揉 造作。

      【原文】学问博识强记易,会通解悟难。会通到天地万物,解悟到幽 明古今无间尤为难。

      【译文】在治学方面,博闻强记容易,融会贯通解惑领悟就很难。而 融会天地万物,领悟深奥与明白的事理、历史与现实的东西,使 之没有间隙就更困难了。

      【原文】 无慎独工夫,不是真学问;无大庭效验,不是真慎独。终日 晓哓,只是口头禅耳。

      【译文】没有独处时的谨慎不苟,就得不到真正的学问;没有在大庭 广众之下的验证,就不是真正的谨慎独处。整天唠唠叨叨,只不 过是口头禅而已。

      【原文】上达无一顿底。一事有一事之上达,如洒扫应对。食息起 居,皆有精义入神处。一步有一步上达,到有恒处达君子,到君 子处达圣人,到汤、武圣人达尧、舜。尧、舜自视亦有上达,自 叹不如无怀葛天之世矣。

      【译文】学习的深入没有一蹴而就的。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深入的方 法。像洒水扫地,待人接物,饮食起居,都有各自独特的方法: 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深入的目标。以普通人到君子,从君子到圣 人,到商汤王、周武王以至到舜、尧那样的人。即使是尧、舜, 在他们看来也有上达的目标,那就是自叹不如葛天氏、无怀氏那 样有自然淳朴的理想世界。

      【原文】学者不长进病根,只在护短。闻一善言,不知不肯问;理有 所疑,对人不肯问,恐人笑己之不知也。孔夫子不耻下问,今也 耻上问。颜子以能问不能,今也以不能不问能。若怕人笑,比德 山棒,临济唱,法坛对众,如何承受。这般护短,到底成个人笑 之人,一笑之耻,而终身之笑顾不耻乎?儿曹戒之。

      【译文】学者没有进步,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掩饰自己的短处。听到 一句仁善的话,即使不懂也不去问别人。对道理有疑惑之处,也 不肯去向他人请教,惟恐他人嘲笑自己没有知识。孔夫子不以向 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求教为耻辱,现在的人们却把向自己地位高的 人求教也看作耻辱。颜回以自己所能去请教不能者,当今的人有 自己所不能的却不去请教能者,而去和有道的高僧相比,在达摩 的讲台上呼唱,人们怎么能接受这种事实呢?像这样掩饰自己的 短处,到头来仍不免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难道为了避免他人一 次嘲笑的耻辱,而自己终身被他人嘲笑就不感到羞耻吗?后代的 人们应该以此为戒。

      【经典评析】 作为一名在学术上有颇多建树的封建文人学者,吕坤对 于治学之道的识见表现得卓越不凡。这固然博采了古人的治 学思想精华,但同时也凝集了其自身数十年学习生涯的智慧 心得:这些富于哲理的治学观点,对我们的学习和修养仍具 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和功夫呢?吕坤认为,只有把天道、 人情、物理、世故识得透彻,抵达格天致物的境界,才是真 正的学问,真正的治学功夫。因而学者的要务在于明白事 理,通晓人情。正如《红楼梦》中所言: “世事洞明皆学 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吕坤之所以如此强调“学以致用”, 主要是针对当时文人只留心于浩瀚博杂的书籍,在靡丽烦琐 的文辞中消磨意志,在凿真乱俗的技能里沉溺心怀,在烦劳 苛杂的俗礼中争强好胜。因而吕坤提出:学而不用, “虽闭 户十年,破卷五车,成什么用?”他要求人们用书中知识去 明辨是非曲直,去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少犯过失,以达到修身 养性的目的:这才是吕坤提倡治学的主旨所在。 在治学方法上,吕坤主张“学贵有择”。因为人的目力 有限,且各人的天生素质各有不同,而书海广博无涯,要探 究其深蕴的真谛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学者对学习研究的内容 必须有所选择,这样, “工一家者”,就必“有独指之语”。

      诚如所言,人生在世,可学的东西纷纭博杂,而人的精力和 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今信息爆炸,知识剧增的时代,学 习更要有所选择。必须根据主客观条件,即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水平,情趣爱好,以及所处的客观环境来确立适合 自己的学习科目。只有这样,学习才可能奏效、成功。

      吕坤指出,澄心是学问的大根本,因而治学者决不能有 浮躁之气。如果不用心去体认,仅仅是以“洗面工夫”,去 做“喷叶学问”,那么即使是每天不间断地学习,也是无益 于身心的。同时,吕坤又强调:治学贵在于“渐”,即循序 渐进:反对“顿悟”,认为所谓的“顿悟”是一种“无根底 学问”,这种务实的观点是吕坤实用主义哲学的反映。求学 之道,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是自古至今的公理。因为 过失、错误往往是浮躁所引起的。所以学者必须保持平静的 心境,同时,又要用心去体认,通过自己的反思、体验来认 清事理,达到推陈出新,融会贯通,化它为我的目的。这就 要求学者既要有坚实的知识功底,又要有宽阔的胸襟,以及 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抛开荣辱观念,不耻下 问,刻苦钻研,决不能不懂装懂,装腔作势,自欺欺人。否 则,德业与学业都很难有所进步的。

      【应务】 《应务章》的重点在于“应”字上,即如何处世、待人、行 事。吕坤认为:经世之道重点有五:择人、识时、审势、慎发、 宜物。处世要从容闲暇;对待毁誉要有胆有识;在行事上,要处 处留心;行事之要,在于相机;处事妙方,即前有“豫”,后有 “裕”;行事的最高境界为:己不参与,事成无迹。总之,谋事在 人,不可委天。欲知有关应务的宏旨,请看第六章《应务》。

      【原文】闲暇时留心不成,仓卒时措手不得。胡乱支吾,任其成败, 或悔或不悔,事过后依然如昨世之人。如此者,百人而百也。凡 事豫而立,此五字极当理会。

      【译文】假如闲暇的时候没有留心,到了仓猝的时候就措手不及。胡 乱地应付,听任其成败,或者会懊悔,或者不懊悔,但事情过去 以后又依然如故。像这样的情况,有许许多多的人。凡事都要事 先考虑周密,这是最应该注意的事。

      【原文】 实见得是时,便要斩钉截铁,脱然爽洁,做成一件事,不可 拖泥带水,靠壁倚墙。

      【译文】一旦确认是正确的,就要斩钉截铁,果断爽快。办一件事, 决不能拖泥带水,观望不前。

      【原文】人定真足胜天,今人但委于天,而不知人事之未定耳。夫 冬气闭藏不能生物,而老圃能开冬花结春实。物性蠢愚不解人 事,而鸟师能使雀弈棋、蛙教书,况于能为之人事,而可委之 天乎?

      【译文】只要信念坚定,人是可以战胜自然的。但是当今的人把一切 都托付给命运,而不懂得是由于自身努力不够。冬天气候寒冷, 植物不能生长,但花园里的植物既开花又结果;动物本性愚蠢, 不通人性,但驯鸟师能让雀儿与人下棋,使青蛙读书,何况人能 够有所作为,怎么能将一切都托付命运呢?

      【原文】 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其人可贵以善,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

      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吉,无累 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其不见听,我亦且有过焉, 何以责人?

      【译文】劝戒他人为善,要看其人的本质怎样,如果对方可以相劝就 用善言相劝,并且采用最好的救助方法。不去揭露他所忌讳的, 不要历数他的过失,不针对本人,不要太过于直率,不要讲得太 深,不要重复罗嗦,违逆了这六条戒律,即使是忠告,也并不是 好的方法。对方不接受你的劝告,自己也就有过失了,那又怎么 好去责备别人呢?

      【原文】肤浅之见,偏执之说,傍经据传也近一种道理,究竟到精处 都是浅说陂辞。所以知言必须胸中有一副极准秤尺,又须在堂 上,而后人始从。不然,穷年聚讼,其谁主持耶?

      【译文】肤浅的见解,偏执的言论,用经传来加以佐证也似乎接近某 种道理,然而探究其精妙的地方都是些浅显怪僻的说辞。所以辨 别时心中必然有一副极为精确的尺度,又必须在大庭广众下检 验,别人才会信从。否则,成年累月争论不休,又有谁来主持公 道呢?

      【原文】天下之物纤徐柔和者多长,迫切躁急者多短。故烈风骤雨无 崇朝之威,暴涨狂澜无三日之势,催迫促调非百板之声,疾策紧 衔非千里之辔。人生寿天祸福无一不然,褊急者可以思矣。

      【译文】 天下的万物徐缓柔和的多数能保持长久,而急躁迫切的大多 都很短暂。所以暴风骤雨没有整整一个早晨的威力,滔天狂澜没 有三天的势头,紧锣密鼓不可能长时间敲打,快马加鞭不能行走 千里。人生的寿命长短,灾祸与幸福没有不是这样,偏激急躁的 人应该好好想一想。

      【原文】 将事而能弭,当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 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知其终,定事而知其变,此之谓长 虑,此之谓识。

      【译文】 对将要发生的事能够消弭,正在发生的事能够救助,对已发 生的事能够挽回,这就叫做通权达变,也就是才华;能够预测将 要发生的事,能够预测刚发生事的结局,能够判断已成定局事情 的变化,这就是深谋远虑,也就是见识。

      【原文】 干天下事无以期限自宽。事有不测,时有不给,常有余于期 限之内,有多少受用处。

      【译文】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把期限放得太宽。事情总有不可预 料的,时间也有不充裕的,如果常常在期限内给自己留有余地, 那将会有很多的益处。

      【原文】凡祸患,以安乐生,以忧勤免;以奢肆生,以谨约免;以觖 望生,以知足免;以多事生,以慎动免。

      【译文】大凡祸患,都是由安逸享乐而引起的,而是以勤奋惕励得以 免除;都是由奢侈放肆而引起的,而是以谨慎约束得以避免;都 是由于贪得无厌引起的,而是以知足得以避免;都是由于多管闲 事而引起的,而是以慎重行动得以幸免。

      【原文】察言观色,度德量力,此八字处世处人一时少不得底。

      【译文】察言观色,度德量力,这八个字是为人处事一时一刻都不可 缺少的原则。

      【原文】人有言不能达意者,有其状非其本心者,有其言貌诬其本心 者。君子观人与其过察而诬人之心,宁过恕以逃人之情。

      【译文】有的人说话辞不达意,有的人说话表里不一,有的用言语、 面貌掩盖本心。所以君子观察人的时候,与其过分地观察他人的 内心深处,倒不如宽宏大量地宽恕他人。

      【原文】天下之事,有速而迫之者,有迟而耐之者,有勇而劫之者, 有柔而折之者,有愤而激之者,有喻而悟之者,有奖而歆之者, 有甚而淡之者,有顺而缓之者,有积诚而感之者,要在相机。因 时舛施,未有不败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有迅速而迫切的,有迟缓而耐久的,有逞勇而遭 难的,有柔软而折服的,有愤慨而激怒的,有晓喻而顿悟的,有 高兴而获奖的,有十分冷淡的,有和顺而缓解的,有诚心实意而 感动的,因而处事的关键是根据机会和时势而行。如果不抓住时 机,就没有不失败的。

      【原文】 我益智,人益愚,我益巧,人益拙。何者?相去之远而相责 之深也。惟有道者,智能谅人之愚,巧能客人之拙,知分量不相 及,而人各有能有不能。

      【译文】自己越聪明,别人就显得越愚蠢,自己越灵巧,别人就显得 越笨拙。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彼此距离越来越远,对别人的 责备越来越深的缘故。只有道德修养深的人,尽管自己聪明但能 谅解他人的愚昧,自己灵巧但能宽容他人的笨拙,懂得每个人的 天分不一样,每个人也就各有自己的擅长和缺陷。

      【原文】 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观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观一言而知识 之是非,观一事而知心之邪正。

      【译文】观察一片树叶就可以知道那棵树的生死,观察一个人的面容 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患病,分析某个人的一句话就可以了解其见解 的对错,观察一件事就可以知道其人心术是正直还是邪恶。

      【原文】 论理要精详,论事要剀切,论人须带二三分浑厚。若切中人 情,人必难堪。故君子不尽人之情,不尽人之过,非直远祸,亦 以留人掩饰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途,亦天地涵养之 气也。

      【译文】讲叙道理要详尽精辟,论述事情要恳切实际,谈论他人必须 带着二三分宽容浑厚的态度。假若切中其要害,那么他人就会十 分难堪。所以君子不过分使人丢情面,不过分地揭别人的短,这不 仅是为了远离灾祸,也是为了给他人留有掩饰自己的余地。触动他 人悔悟之心,顾及他人体面的方法,也是合乎天地涵蓄的道理的。

      【原文】喜奉承是个愚障。彼之甘言、卑辞、隆礼、过情,冀得其 所欲,而免其可罪也,而我喜之;感之,遂其不刍得之欲,而免 其不可已之罪。以自蹈于废公党恶之咎;以自犯于难事易悦之小 人。是奉承人者智巧,而喜奉承者愚也。乃以为相沿旧规,责望 于资者,遂以不奉承恨之,甚者罗织而害之,其获罪国法圣训深 矣。此居要路者之大戒也。虽然奉承人者未尝不愚也。使其所奉 承而小人也,则可果;君子也,彼未尝不以此观人品也。

      【译文】喜欢别人的奉承是个十分愚昧的缺点。对方甜蜜的语言、卑 恭的言辞、隆重的礼节、过分的热情,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他所想 得到的,或者免除他所犯的过失。而自己却反而感到高兴、感 动,满足了对方不正当的欲望,或者赦免了对方理应惩处的过 失。也使自己犯了废弃公众法度帮助恶人的罪过,使自己陷于为 难的境地而取悦了小人。这是由于奉承者机智乖巧,而喜欢受奉 承者愚蠢罢了。于是作为陈规的旧习加以沿袭,并责成有资历的 人继承它,且不奉承就要遭到怨恨,甚至罗织罪名加以迫害。这 种做法是对国法圣训的极大犯罪。尽管如此,奉承的人又何尝不 愚蠢呢?如果受奉承的人是小人,就能获得成功;如果受奉承者 是君子,那么他未尝不会从此看出其人品之低下呢?

      【原文】疑心是害事。二则疑,不二则不疑。然而圣人无疑乎?日: “圣人只认得一个理,因理以思,顺理以行,何疑之有?贤者有 疑惑于理也,众人多疑惑于情也。”或日: “不疑而为人所欺奈 何?”日: “学到不疑时自然能先觉。况不疑之学,至诚之学也。

      狡伪亦不忍欺矣。”

      【译文】疑心病最有害于事理。心中有两种想法会产生怀疑,没有两 种想法就不会产生怀疑,那么圣人有没有怀疑的呢?答案是: “圣人只承认有一个道理,按道理而思考,按道理来处事,怎么 有值得怀疑的呢?贤明人对道理有疑惑,普通人大多对情感疑 惑。”也许有人说: “如果不怀疑而被人欺骗了怎么办呢?”答案 是: “学识到了没有疑心的阶段自己自然能预先觉察到,何况不 疑的学问是至诚的学问,即便是狡诈的人也不忍心欺骗了。”

      【原文】凡听言,先要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 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

      【译文】凡是听他人的言论,首先要了解说话人的人品,又要了解说 话人的志向如何,还要了解说话人的见识深浅,还要了解说话人 的内在气质,这样就不会出现偏差。

      【原文】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看不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 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薰薰善良,遍为尔德者矣。碱蓬生于 碱地,燃之可碱;盐蓬生于盐地,燃之可盐。

      【译文】没有必要开口辨别明白,没有必要有什么念头,只需要凭着 真诚的思想去做,久而久之,就自然产生没有言辞的信誉和沉默 的肯定,由于你的善良的薰陶,所有的人都交会口称赞你的品德 的。碱蓬生长在碱地里,燃烧后可以得到碱;盐蓬生长在盐地 里,燃烧后可以得到盐,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世上相与,非面上则口中也。人之心固不能掩于面与口。而 不可测者,则不尽于面与口也。故惟人心最可畏,人心最不可 知。此天下之陷阱,而古今生死之衢也。余有一拙法,推之以至 诚,施之以至厚,持之以至慎,远是非,让利名,处名下,则夷 狄鸟兽骨肉而腹心矣。将令深者且倾心,险者且化德,而何陷阱 之对照及哉?不然,必争道之未尽也。

      【译文】世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停留在表情上就是在言语上。

      人的思想当然不能不表现在面部表情与言语上,然而在内心深处 的东西却不可能全部流露出来,所以说人心最可畏,人心最不可 知。可以说人心是天下的陷阱,自古至今生死的关口。我有一个拙 劣的方法,那就是以诚待人,施人以仁厚,坚持谨慎行事,远离是 非,避让名利,甘居人下,这样即使是野蛮人或鸟兽都可以成为骨 肉和心腹了。这就会使城府深的人倾心,阴险的人变得有道德,那 还有什么陷阱可言呢?否则,必定是没有真正的道德修养的缘故。

      【原文】处世只一恕字,可谓以己及人,视人犹己矣。然有不足以尽 者。天下之事,有己所不欲而人欲者,不己所欲而人不欲者。这 里还须理由,有无限妙处。

      【译文】为人处世只需要一个“恕”字,就可以说是以自己体谅别 人,把别人当作自己一样了。即便是这样还会有不尽人意的地 方。这是因为天下的事情,有自己想做而别人不想做的,有自己 不想做而别人想做的。这里面还须多多认识,会有很大的益处。

      【原文】 宁开怨府,无开恩窦,怨府难充,而恩窦易扩也;怨府易 闭,而恩窦难塞也。闭怨府为福,而塞恩窦为祸也。怨府一仁者 能闭之,恩窦非仁、义、礼、智、信备不能塞也。仁者布大德。

      不干小誉;义者能果断,不为姑息;礼者有等差节文,不一切以 苦人情;智者有权宜运用,不张皇以骇闻听;信者素孚人,举措 不生众疑,缺一必无全计矣。

      【译文】宁可打开怨府,也不要打开恩洞。因为怨虽府难于填满,但 恩洞却更容易扩展;怨府容易关闭,而恩洞却难以填塞。关闭怨 府就是福,而填塞恩洞却是祸。怨府只要心存仁慈就可以关闭, 而恩洞除非仁、义、礼、智、信都具备才可堵塞。仁,就是要布 施大德,而不拘于小的名誉;义,就是要果断于理,不姑息养 奸;礼,就是要有等级观念,又不违反人之常情;智,就是要善 用权宜之计,举止不慌张失措;信,就是要深孚众望,举止不使 人疑惑,缺乏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全面。

      【原文】君子与小人共事必败,君子与君子共事亦未必无败,何者? 意见不同也。今有仁者、义者、礼者、智者、信者,五人焉。而 共一事,五相济则事无不成,五有主,则事无不败。仁者欲宽, 义者欲严,智者欲巧,信者欲实,礼者欲文,事胡以成?此无 他,自是之心胜,而相持之势均也。历观往事,每有以意见相争 至亡人国家,酿成祸变而不顾。君子之罪大矣哉!然而何如?日: “势不可均,势均则不相下,势均则无忌惮而行其胸臆。三军之 事,卒伍献计,偏裨谋事,主张断一,何意见之敢争?然则善天 下之事,亦在乎通者当权而已。”

      【译文】君子和小人一起共事必然失败,而君子与君子一起共事也未 必不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意见不同罢了。假设有仁者、义 者、礼者、智者、信者五个人,共同谋划一件事,如果五个人互 相协助就没有不成功的,如果五个人各有自己的主张,那么事情 就一定会失败。因为仁者主张宽容,义者主张严厉,智者力求谋 略,信者主张诚信,礼者主张文雅,这样事情怎能成功呢?这没 有其他因素,只是由于自以为是的心情作怪,形成势均力敌的局 面。历数过去的历史,常常有因为意见不合导致国破家亡,酿成 灾祸而不预顾及的事发生,君子的罪过也太大了。如此该怎么办 呢?回答是: “力量不能均衡,均衡就不相上下,而导致到肆无 忌惮为所欲为。军中的事,士兵献计,裨将谋划,主帅最后决 断,有什么意见敢于争论?那么管理好天下,就需要明达之人拥 有绝对的权力。”

      【原文】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累。君 子应事接物,常赢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便好,若应酬时劳扰,不 应酬时牵挂,极是吃累底。

      【译文】当机立断的人看起来似乎繁忙,其实他的心中常常留有闲 暇:因循缓慢的人看起来似乎悠闲,但心中常感到劳累。君子待 人接物的时候,应该常常感到心中从容闲雅为好。如果应酬时劳 虑烦扰,不应酬的时候常有所牵挂,那可就太辛苦了。

      【原文】非谋之难,而断之难也。谋者尽事物之理,达时势之宜,意 见所到,不患其不精也。然众精集而两可,断斯难矣。故谋者较 尺寸,断者毫厘,谋者见一方至尽,断者会八方取中。故贤者皆 可与谋,而断非圣人不能也。

      【译文】 谋划并不困难,而决断却非常困难。谋划者周详地考虑了事 物的道理,精心了解时势是否适宜,他的意见不用担心不精细: 然而汇集不同人意见,就会模棱两可,决断就困难了。所以谋划 的人计较尺寸,而决断的计较毫厘;谋划的人对于一种想法周全 考虑,决断的人则通盘考虑八方意见取其中间。所以贤者都可以 参与谋划,而决断除非圣人否则不行。

      【原文】天下事只怕认不真,故依违观望,看人言为行止。认得真 时,则有不敢从之君亲,更那管一国非之,天下非之。若做事先 怕人议论。做到中间,一被谤诽,消然中止,这不止无定力,且 是无定见。民各有其心,岂得人人识见与我相同?民心至愚,岂 得人人意思与我相信?是以作事,君子要见事后功业,体恤事前 议论,事成后众论自息。即万一不成,而我所为者合下便是当为 也,论不得成败。

      【译文】 天下的事就怕看不准,看不准就会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根 据他人的举止行事。倘若能看得准,那么无论是君主、父母都敢 不听从,更不管整个国家乃至天下的否定或非议。假若做事首先 害怕他人非议,进行当中又被他人的嘲讽诽谤,于是就悄然中止 了行动,这就不只是没有主见,也是没有坚定的见解。人各有各 的想法,怎么可能每个人的见解都与自己一样呢?许多人识见愚 昧,怎么可能使每个人都相信我呢?所以君子做事要看到成功后 的功劳业绩,要体谅他人事前的议论,事情成功之后所有的议论 自然销声匿迹。即便万一事情不成功,自己所做的也是应当做 的,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原文】审势量力,固智者事,然理所当为,而值可为之地,圣人 必做一悉,计不得成败。如围城不克,何损于举动,竟是成当 堕耳。孔子为政于卫,定要下手正名,便正不来,去卫也得。

      只是这个,事定姑息不过。今人做事只计成败,都是利害心害了是非 之公。

      【译文】审视时势度量自己的能力,固然是聪明人的行为。然而对于 理所当为的事情,又到了值得去做的地步,圣人必定去做,而不 计较成败得失。比如围城不能攻克,对其行为有什么损害呢?毕 竟是向成功方向努了力。孔子在卫国做官,就一定要名正言顺, 即便正不过来,就离职不干了。只是因为这方面,是决不能姑息 的。当今的人做事只计较个人得失成败,这是利害的私心损害了 是非公道。

      【原文】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一分, 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扣杀分数做去, 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 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译文】在处理天下事务的时候,前面常常应留一分,这就叫做“豫”, 后面常常余出一分,这叫做“裕”。像这样去做,事情就没有不 成功的,同时心中常有欢乐。假若做起来大打折扣,必然有后悔 的地方。人也是这样,自己将多余的恩惠施给别人,就可以推广 德行。留给别人不尽的情义,就可以使关系完好。

      【原文】一人覆屋以瓦,一人覆屋以茅,谓覆瓦者日: “子之费之十 倍予,然而蔽风雨一也。”覆瓦者日: “茅十年腐,而瓦百年不 碎,子百年十更而多工办不费、屡变之劳也。”嗟夫!天下之患, 莫大于坚久之费,贻娄变之劳,是之谓工无用、害有益。天下之 愚,亦莫大于狃朝夕之近,忘久远之安,是之谓欲速成。见小利 是古朴素浑坚,圣人制物利用之道也。彼好文者,惟朴素之耻而 靡丽。夫易败之物,不智甚矣。或日: “靡丽其浑坚者可乎?” 日: “既浑坚矣,靡丽奚为?敬以靡丽之费而为浑坚之资,岂不 尤浑坚哉?是故君子作有益则轻千金,作无益则惜一介。假令无 一介之费,君子亦不作无益,何也?不敢以耳目之玩,启天下民 穷财之褐也。”

      【译文】 一个人用瓦盖房,一个人用茅草盖房。后者对前者说: “你 比我多花了十倍的费用,也只不过是用来遮风避雨罢了。”覆瓦 者说: “茅草十年就腐烂,而瓦经历百年不碎。你在一百年当中 更换十次,花费的工夫和财力就更多了。”唉!天下最担心的, 莫过于保持经久的费用。徒然做多次的劳动,这就是做无用功、 做有害事。天下最愚蠢的莫过于贪图眼前,而不顾及久远的将 来,这就是因小利而失大利。所以圣人制造使用物品的原则,是 要求朴实无华。那些爱好虚荣的人,只注重事物华丽的外表,他 们竟然不知道外表华丽不过是易败易烂的东西,真是太不聪明 了。有的人说: “既华丽又坚实可不可以呢?”回答是: “既然 已经很坚实,又要华丽作什么呢?请将装饰华丽的费用用在使它 更坚固上来,东西不就更加坚固了吗?因此君子做有益的事,不 会吝惜千金的费用;做没有意义的事,就吝惜每一个铜板。即使 是不用任何花费,君子也不做没有益处的事,为什么呢?不能为 了满足自己娱乐,而不顾天下百姓的财富。”

      【原文】水之流行也,碍于刚则求通于柔;智者之于事也,碍于此则 求通于彼。执碍以求通,则愚之甚也,徒劳而事不济。

      【译文】流水在行进当中,被刚硬的东西所阻隔,就会以柔而求得畅 通;智者在做事的时候,此处碰到阻碍就会到别的地方去求得贯 通。固执隔阂想求得贯通,就太愚蠢了,结果只是徒劳无功。

      【原文】 计天下大事,只在要紧处一着留心用力,别个都顾不得。譬 之弈棋,只在输赢上留心,一马一卒之失,浑不放在心上。若观 者以此预计高低,弈者以此预乱其心目,便不济事。况善筹者以 与为取,以幸为得。善弈者饵之使吞,诱之使进,此岂寻常识见 所能策哉!乃见其小失遽阻挠之,摈斥之,英雄豪杰可为窃笑矣, 可为恸惋矣。

      【译文】 谋划天下大事,只能在关键地方下功夫,其他的就顾不上 了。譬如下棋,注重的应该是整盘棋的输赢,而不将一马一卒的 得失放在心上。如果观棋者以棋子的得失判断双方水平高低,下 棋的人因为这而扰乱了心神,就不一定能下好。况且善于谋划的 人往往以给予作为获取的手段,以丧失作为得到的计谋。善于下 棋者用诱饵吸引对方侵吞,引诱对方冒进,这难道是见识平常的 人看得破的吗?如果看到小的失败就灰心丧气,妄加评论,真正 的英雄豪杰就会嘲笑,并为之痛惜的。

      【原文】夫势,智者之所以藉以成功,愚者之所以逆以取败者也。夫 势之盛也,天地圣人不能裁;势之衰也,天地圣人不能振,亦因 之而已。因之中寓处之权,此善用势者也,乃所以裁之振之也。

      【译文】 所谓的“势”,聪明人凭借它来获得成功;愚蠢的人违背它 而招致失败。势盛的时候,即便是天地圣人也不能制止;势衰的 时候,天地圣人也不能使它重新振作,只能因循而已。把权变运 用于时势之中,这是善于利用势的人所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制止 或振新的目的。

      【原文】凡酌量天 下大事,全要 个融通周密、 忧深远虑。营 室者之正方面 也,远视近视, 日:有近视正 而远视不正者;较长较短,日:有准于短而不准于长者;应上应 下,日:有合于上而不合于下者;顾左顾右,日:有协于左而不 协于右者。既而远近长短上下左右之皆宜也;然后执绳墨,运木 石,鸠器用,以定万世不拔之基。今之处天下事者,粗心浮气, 浅见薄识,得其一方面固执以求胜,以此图久大之业,为治安之 计,难矣。

      【译文】凡是斟酌衡量天下大事,都要融汇贯通、周密细致、深谋远 虑。造房子在正面远看近看,说是有站近看很正而站远看不正 的;比较长短,说是短的准确长的不准确;对应上下,说适合上 面而不适合下面;左顾右看,说是左边协调而右边不协调。直到 远近、长短、上下、左右都调整合适,然后定上墨绳,运来砖 木,聚集各种工具,开始奠定房屋长久坚固的基础。当今的人处 理天下事,粗心大意,心情浮躁,见识浅薄,只考虑局部利益就 固执求胜。以这样的方法谋划长久的大业,实在是太难了,

      【原文】 干天下大事非气不济。然气欲藏,不欲露;欲抑,不欲扬。

      掀天揭地事业不动声色,不惊耳目,做得停停妥妥,此为第一妙 手,便是入神。譬之天地当春夏之时,发育万物,何等盛大流行 之气!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岂无风雨雷霆,亦只时发间出, 不显匠作石物之迹,这才是化工。

      【译文】做天下的大事,没有气魄是不行的。然而气魄应该掩藏而不 应该暴露出来;应该加以抑制,而不应该四处张扬。做掀天揭地 的大事却不动声色,不使人感到震惊,做得非常妥当,这就是一 等高手,就是入神的功夫。就象天地当春夏季节,万物萌发,这 是多么大的气魄啊!然而既没有看见,也没有听到。岂知风雨雷 霆,气魄再大也不过暂时爆发而已。不显露出创造万物的雕刻痕 迹,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原文】 当事有四要:际畔要果决,怕是绵;执持要坚耐,怕是脆; 机括要深沉,怕是浅;应变要机警,怕是迟。

      【译文】 处理事情要注意四个方面:眼前的事处理要果断,不能缠绵 踌躇;该坚决的事要坚韧,不能脆弱动摇;心机应该深沉,而不 应该浅薄虚浮;应变的时候要机警,不能迟缓。

      【原文】天下之祸非偶然而成也,有辏合,有博激,有积渐。辏合 者,杂而不可解,在天为风雨雷电,在身为多过,在人为朋奸, 在事为众恶遭会,在病为风寒暑湿,合而成痹。博激者,勇而不 可御,在天为迅雷大雹,在身为忿狠,在人为横逆卒加,在事为 骤感成凶,在病为中寒暴厥。积渐者,积重而不可反,在天为寒 暑之序,在身为罪恶贯盈,在人为包藏待逞,在事为大敝极坏, 在病为血气衰赢,痰火蕴郁,奄奄不可支。此三成者,理势之自 然,天地万物皆不能外,祸福自来,恒必由之。故君子为善则藉 众美,而防错履之,多奋志节而戒一朝之怒,体道以终身,孜孜 不倦,而绝不可长之欲。

      【译文】天下祸患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有辏合、博激、积渐三种方 式。所谓辏合,就是错杂,不容易解释。在天上表现为风雨雷 电,在自身表现为许多过失,在他人表现为朋比为奸,在事情上 表现为众恶汇集,在病理上表现为风寒湿热,合起来成为麻痹; 所谓博激,就是勇猛不可抵御。在天上表现为迅雷冰雹,在自身 表现为怨恨歹毒,在他人表现为倒行逆施,在事情上表现为骤感 成凶,在病理上表现为中寒暴厥;所谓积渐,是指积重难返。在 天上表现为寒暑交替,在自身表现为恶贯满盈,在他人表现为包 藏祸心,在事表现为破烂不堪,在病理表现为血气衰竭,痰火郁 积,奄奄一息。这三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天地万物都不例 外,祸福的到来,都必然由此产生的。所以君子做善事是凭借众 人的美德。而防止过失错误,抒发志向不能逞一时之气,终身体 会道义,孜孜不倦,绝对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

      【原文】 有余,当事之妙道也。故万无可虑之事备十一,难事备百 一,大事备千一,不测之事备万一。

      【译文】留有余地,是处事的最好方法。因此对于万无一失的事情留 十分之一的余地,难于成功的事留百分之一的余地,大事留千分 之一的余地,不能预测的事要预防其万一。

      【原文】 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世离一湿厚不得,故日泛爱众, 日和而不同,日群而不党,日周而不比,日爱人,日慈祥,日恺 弟,曰乐只,日亲民,日容众,日万物一体,日天下一家,中国 一人。只凭踽踽凉凉冷落难亲,便是世上一个碍物。即使持正守 方,独立不苛,亦非用世之才,只有一节狷介之士耳。

      【译文】 方正严厉是待人的大缺点。圣贤为人处事没有不温和宽厚 的,所以才称作“泛爱众,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爱 人,慈祥,恺悌,乐只,新民,容众,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 国一人。”假若孤傲不群,难以亲近,那么就是世界的一个障碍 而已。即使保持正直,循规蹈矩,独立不苛,也不是世间有用的 人才,最多只是一个倔犟耿介的人罢了。

      【原文】两相磨荡,有皆损无俱全,惟大小久近耳。利刃终日断割, 必有缺折之时,砥石终日磨砻,亦有亏消之渐。故君子不欲敌 人,以自全也。

      【译文】两个物体互相磨擦,只会双方都受损伤而没有能够保全的, 只是损失的大小程度罢了。锋利的刀刃整天用来切割,也必定有 缺折的时候,磨刀石整天用于磨刀,也会逐渐亏消。因此君子不 想树立敌人,目的是为了保全自己。

      【原文】见前面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 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独 觉也。

      【译文】看到前面一千里,倒不如看见背后的一寸。因此说达观并不 难,而反视则十分困难;见到能够看见的东西并不困难,而看见 不能够看见的就困难了。这是整个世界都迷惑的事,只有聪明人 才能够觉察得到。

      【原文】 处毁誉,要有识有量。今之学者,尽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 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是识不定;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 起,只是量不广。真善恶在我,毁誉于我无分毫相干。

      【译文】对待诋毁和赞誉,应该有自己的见识和度量。当今的学者, 大多有上进的欲望。看见众人赞誉的就蜂拥去做,看见众人诋毁 的就退避三舍,这是见识不坚定的缘故;听到别人赞誉就高兴, 听见别人诋毁就发怒,这是度量狭窄的缘故。其实真正的善良和 邪恶是由自己决定,别人的诋毁和赞誉与我有什么相干呢?

      【原文】 世间无一处无拂意事,无一旦无拂意事,惟度量宽弘有受用 处,彼局量褊浅者空自懊恨也。

      【译文】世间没有地方没有不如意的事,也没有一天没有不如意的 事:只有宽宏大量的人才有受益处,那些器量狭隘的只有空自烦 恼罢了。

      【原文】 君子之处事也,要我就事,不令事就我;其长民也,要我就 民,不令民就我。

      【译文】君子处事,应该让自己顺应事物的规律,而不能让规律顺应 自己;作官为仕,应该使自己顺应百姓,而不能让百姓顺应自己。

      【原文】语云: “一错二误”,最好理会。凡一错者必二误,盖错必 悔怍,悔怍则心凝于所悔,不暇所思,又错一事。是以无心成 一错,有心存二误也。礼节应对间,最多此失,苟有错多此 失,苟有错处,更宜镇定,不可忙乱,一忙乱则相因而(错者)无 穷矣。

      【译文】俗语说: “一错二误。”这句话最好理解。凡是犯一个过错, 就必然有第二次失误。大概是因为错了必然懊悔惭愧。懊悔惭愧 就把心思老固定在懊悔的事上,没有时间考虑其它问题,结果又 做错了一件事。所以说无心造成一个过失,有心造成二次失误。

      特别是礼节应酬时,常犯这种过失。因此如果有错处,就更应该 保持镇定,不能手忙脚乱。一旦忙乱就因此引来无穷的过错。

      【原文】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

      今子弟受父兄之责也,尚有所不堪,而况他人乎?孔子曰: “忠 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此语不止全交,亦可养气。

      【译文】责备他人应该含蓄,切忌将一切和盘托出。语气应该委婉, 不能过于直截了当;应该含糊其词,不能过于认真。当今的子弟 被父母责备,尚且有难堪的地方,更何况其他人呢?孔子说: “忠告应采用好的方法,不行就停止劝告。”这句话不仅可以保全 友谊,也可以使自己的气度得到培养。

      【原文】教人十六字,诱掖,奖励,提断,警觉,涵育,薰陶,鼓舞 兴作。

      【译文】教导他人应该做到:诱导鼓励,奖励劝说,提醒振作,警惕 觉悟,含蓄修养,薰陶感染,鼓舞激动,振兴奋发。

      【原文】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者。愧之 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译文】激起的水会逆向而流,激发的火就会横向蔓延,人受刺激就 行为胡乱。因而君子对易激动的事十分谨慎。使之感到惭愧,小 人也可以成为君子,而过于激动,君子也可以变成小人。

      【原文】到一处问一处风俗,果不大害,相与循之,无与相忤。果于 义有妨,或不言而默默转移,或婉言而徐徐感动。彼将下觉而同 归于我矣。若疾言厉色,是己非人,是激也,自家取祸不惜,可 惜好事做不成。

      【译文】 到了一个地方,应该问一问当地的风俗,如果没有什么不好 的,就遵守它,不做违背他们的事。如果当地风俗对礼义有妨 碍,要么悄悄地离去而不去指责,要么婉言相劝,使对方渐渐感 动,在不知不觉中同自己的认识取得一致。如果疾言厉色,抬高 自己非难别人,这是激将法。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不说,就连好事 也不能做成功。

      【原文】日用酬作,事事物物要合天理人情。所谓合者,如物之有底 盖然,方者不与圆者合,大者不与小者合,歌者不与正者合。覆 诸其上而下广不狭,旁观其隙而若有若无。一物有一物之合,不 相苦窳;万物各有其合,不相假借,此之谓天则,此之谓大中, 此之谓天下万物各得其所,而圣人之所以从容中,贤者之所以精 一求,众人之所以醉心梦意,错行乱施者也。

      【译文】在日常的应酬中,每件事都应该合乎天理人情。所说的合, 就象东西的底与盖一样,方的与圆的不合,大的与小的不合,歪 的与正的不合。盖在上面不大不小,旁边看没缝隙若有若无才是 相合。一种东西必然有另一种东西与之相合,不能勉强凑合。万 物各有相合的,不能互相借用,这就叫天理法则,也叫大中,也 就是使天下万事万物各得其所。这也就是圣人之所以能从容其 间,贤明的人孜孜地追求,普通人醉生梦死,错乱行施的缘故。

      【原文】 祸之成也必有渐,其激也奋于积。智者于其渐也绝之,于其 积也消之,甚则决之。决之必须妙手,譬之疡然,郁而内溃,不 如外决;成而后决,不如早散。

      【译文】 灾祸的形成必然有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时的激发也是由于积 累所产生的。聪明的人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就把它杜绝了,在积累 过程中把它消灭了,对十分危险的灾祸就坚决予以去除。当然消 除灾祸也需要好的方法,就像疡疮,让它郁积然后在内部溃烂, 不如从外面切开;形成疡疮后切开,还不如及早让它消散。

      【原文】 明义理易,识时势难。明义理腐儒可能,识时势非通儒不能 也。识时易,识势难;识时见者可能,识势非蚤见者不能也。识 势而蚤图之,自不至于极重,何时之足忧?

      【译文】义理容易明白,时势难以认识;明白义理迂腐的儒生都能做 到,认识时势就只有智慧过人的学者才行。认识现实容易,只要 留心观察就行;认识趋势只有有预见的人才行。认识了事物发展 趋势然后及时地谋划,自然不会积重难返,什么时候需要过分地 担忧呢?

      【原文】 见事易,任事难,当局者只怕不能实见得,果实见得,则死 生以之,荣辱以之,更管甚一家非之,一国非之,天下非之。

      【译文】认识事情容易,而担当事情却困难。正在行事的人只是担心 不能真正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如果真正认识到事情的本质,那么 就不管生死与荣辱,更不用说家庭、国家、天下的非难。

      【原文】 闭户于乡邻之斗,虽有解纷之智,息争之力,不为也,虽忍 而不得谓之杨朱。忘家于怀襄之时,虽有室之家之忧,骨肉之 难,不顾也,虽劳而不得谓之墨翟。

      【译文】邻里之间争斗却关门不理。即使有解除纠纷的才能,平息争 端的能力,却也不去做,即使这样忍耐也称不上杨朱。国家危难 的时刻却忘记自身利益,即使有家庭忧患,亲人遭难,都不顾 及,这样就是再劳作也不能称作墨翟了。

      【原文】流俗污世中真难做人,又跳脱不出,只是清而不激就好。

      【译文】 处于污浊的世俗之中是很难做人的,但又无法从中摆脱出 来,只好保持清白而不偏激。

      【原文】恩莫到无以加处。情薄易厚,爱重成隙。

      【译文】施予别人的恩惠不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淡薄之情容易 加深,爱得太深容易产生裂痕。

      【经典评析】 吕坤的应务之道重点体现在:择人、达时、审势、慎 发、宜物五个方面。所谓择人,就是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吕坤形象地把才能比作军队,用它来伐罪吊民就可以称为 仁义之师,如果用它来欺寡凌弱就是江洋大盗了。因此, 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善于使用其才能。自古至今,因用人 失察而倾国倾城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所以诸葛亮在《后 出师表》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 也。”然而,知人知面而不知心,要认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往往被对方谦恭的外貌,侃侃的言辞, 甜言蜜语的吹捧所迷惑。吕坤告诫我们要审慎察人。通过 各种途径了解对方的道德品行;通过分析其言语捕捉对方 说话的动机、目的。通过观察其外在气质性格确立其人品, 总之,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洞悉他是否是德才兼备 的全才。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吕坤发展了战国时代荀子所提 出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人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 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战胜命运。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 两个前提:一是审势,二是达时。这里所说的时势,指的 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从主观上人是无法改变它们的。只有 遵循顺从它们,事业才会取得成功。违背时势,倒行逆施, 只能遭致失败。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的八十三天皇帝梦, 张勋的辫子军复辟就是最好的明证。无数的历史事例,从 正反方面说明了这一社会公理。因此,作为人民意志体现 者的公仆,应该为人民利益着想,否则将受到人民的唾弃。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却死抱祖宗的遗训不肯放弃,僵死保 守,固步自封,就必然成为时代的弃儿,历史潮流的渣滓。

      所以应该象吕坤所说的那样,要在“因之中寓处之权”,因 时而动,因势而动。否则,徒然失去了大好时机,一切努 力都会付诸东流。

      由于整个世界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之 间是处于普通联系之中, 因此,在处理事务时,还 应该慎发,要宜物。成功 的举动行为,贵在付诸行 动前的周祥考虑,悉心筹 划,即所谓圆通周密,深 思熟虑。对事物的周围环 境、历史和现状,局部与 全部等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研究,总结出事物的发展 趋势和规律?一旦认清了 形势,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主张,就要迅速行动起来。所以 吕坤提出“缓想莫急,急行莫缓”。只要认定自己的认识是 正确的,就干脆利落,果敢而行,切忌拖泥带水。也不要管 他人的议论和诽谤,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养生】 这是吕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之一。关于“生”的构 成,吕坤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气与神的组合物,万物的繁衍,有 赖于元气,气存则神存,气亡则神亡。缄默的人长寿是由于元气 稳定,笨拙的人长寿是由于元神固本。同时,吕坤指出,养生的 第一要旨在于道德修养。如何能达到“养德”呢?就是要清心寡 欲,这是无价的药方。因为贪欲是一切灾祸的根源,所以对待子 女不能过分地溺爱,否则等于杀之。

      通过身心的修养,从而成为一名生理完备的仁者,因而就会 健康长寿,这是吕坤的养生之道的主旨所在。

      【原文】夫水遏之,乃所以多之;泄之,乃所以竭之。惟仁者能泄。

      惟智者知泄。

      【译文】 将流水堵住,于是水就多了;让水泄放,于是就枯竭了。惟 独仁者能够令其流泄,惟有智者懂得疏泄的道理。

      【原文】以肥甘爱儿女而不思其伤身,以姑息爱儿女而不恤其败德, 甚至病以死患大辟而不知悔者,皆妇人之仁也。噫!举世之自爱 而陷于自杀者,又十人而九矣。

      【译文】用肥美甘厚的东西喂养儿女来表示疼爱,却不想到这样会伤 害他们的身体;用姑息纵容来表示对儿女的溺爱,而不考虑会使 他们道德沦落,甚至导致患病而亡或遭到法律的严惩都不知道悔 悟,这都是妇人的所谓仁心。唉!世界上由于自己过分溺爱而又 被自己溺爱所害的,十人中就有九人。

      【原文】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 法也。嵇康善养生,而其死也却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 第一要也。德在我,而蹈白刃以死,何害其为养生哉?

      【译文】 当今追求养生之道的人,吃补药,行吐纳,避艰险,躲艰 难,慎处时令,清心寡欲,这些实在是很好的方法。嵇康十分善 于养生,然而他的凶死却在他的意料之外。由此可知,注重道德 修养更是养生的最重要内容。只要自己有德,即使是赴汤蹈火而 死,那么对于养生又有什么妨碍呢?

      【原文】盗为男戎,色为女戎。人皆知盗之劫杀为可畏,而忘女戎之 劫杀。悲夫!

      【译文】 为盗是男人的祸害;美色是女人的祸害。人人都知道盗贼劫 财杀人是非常令人可怕的,但却不知道美色也同样劫财杀人,多 么可悲啊!

      【原文】太朴,天地之命脉也。太朴散而天地之寿妖可卜矣。故万物 蕃,则造化之元精耗散。木多实者根伤,草出茎者根虚,费用 广者家贫,言行多者神竭,皆妖道也。老子受用处,尽在此中 看破。

      【译文】 元气是天地的命脉。从元气的消散就可以预测天地的寿命。

      因此天地间万物繁荣昌盛,造化的元气就会耗散。树木如果果 实结得太多,根部就会受到损伤,小草长出萌芽,根部就会 虚弱,费用多的家庭就会贫穷,言行多的人就会精力衰竭,这 些都是左道旁门。老子思想最有用的地方,就是彻底勘破了这 一切。

      【原文】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知觉也;衰老病死,此我独 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

      【译文】对于饥饿、寒冷、疼痛、瘙痒,这些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得 到。即便是父母双亲也不知道;衰老病死,即便是妻儿也不能替 代。自爱自全的方法,如果自己不留心,那将依赖什么人呢?

      【原文】气只够喘息底,声只够听闻底,切莫长分毫,以耗无声无息 之真体。

      气只要够喘息就行了,声音只要能听闻就行了,千万不能多 出分毫,否则就会耗费没有声味的生命真体。

      【经典评析】 吕坤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就其思想体系来 说,他总是以儒家的忠实信徒自诩。但在《世运章》中,吕 坤也毫不隐讳自己思想中杂糅着道家的观点。他明确地指 出,老子思想最有益的成份,就是对宇宙形成的见解。而实 际上,吕坤的思想在根本上与老子的思想是大相径庭的。老 子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 谓的“一”,应该理解为元气,是原初的物质。在“一”之 上的“道”,却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属于精神、意识的范畴,: 吕坤所主张的天地命脉的“元气”,却是无知无为的真实客 观存在,是化育万物的根本。老子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将“无”作为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而吕坤提 出“神太虚,属无,而丽于有”,也就是说“无”是必须依 附于“有”。由于有了这些本质区别,因而老子的哲学思想 只能属于唯心主义范畴,而吕坤的哲学思想则属于朴素的唯 物主义范畴 基于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吕坤认为:人也是 由气和神构成的,气存则神存,气亡则神亡,缄默的人元 气稳定,笨拙的人元神稳定,所以都能长寿。从科学的角 度看,这些观点显然没有什么根据。但是他提倡的调理气 息,不使过多,与今天所说的气功是不是相通的呢?养生的 方法有许多种,然而,吕坤认为最为重要和最根本的方法 是修身养性,而要做到修身养性,就必须清心寡欲,这是 来源于人的自身弥足珍贵的无价之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 对美食、美物、美色、美景、美庐等等的追求,是产生一 切灾祸的根源。因此,吕坤提出要“冷淡”处之,尽量节 制。否则,贪欲一旦膨胀,就会肆意放纵,为所欲为,犯 奸作科,最终身陷囹圄,甚至丢掉身家性命。到那时,哪 里还谈得上养生呢?根本没有什么可养的了、所以,清心寡 欲,限制欲望,心胸才会开阔,才少有烦恼和忧愁,多有 平静和快乐。这是其它养生方法所望尘莫及的,也是养生 的最高境界。

      吕坤提倡的养生之道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生理完备 的仁者。因而,他要求人们自爱自全, “自不留心,将谁赖 哉?”从个人角度来说,身体是自己的,饥寒痛痒,衰老病 死,只有自己感受最深,只有自己来承担,别人是无法替代 的,为了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延续,爱护身体是十分必要 的。从道义上来看,健康的身体是事业的可靠保障,惟有健 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 贡献。因此,无论于公于私,都必须重视养生之道。

      【世运】 《世运章》在《呻吟语》中所占的篇幅很小,但却最能反映 作者作为封建统治者中的一员,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的切肤之 痛。吕坤指出:世道倾颓,人心不古,礼义名分大坏,如果不加 以匡正,就会导致到天下混乱,国家灭亡的局面,因而他主张要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以重整秩序,重振道德。这些观点显然属 于糟粕毒素。但是其间也不乏有益的成份,如讲究顺势,不能违 背事物发展趋势等。

      【原文】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 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过心从之 者,人事宜然也。

      【译文】趋势存在的地方,即使是天地圣人也不能违背它。趋势到来 之时无论怎样摧毁它,它也未必会损坏;趋势一旦离去,即使全 力挽留也未必能将它留住。然而圣人也常有与趋势相悖之处,又 不肯甘心服从趋势,这就是谋事在人的缘故。

      【原文】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 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而幽人宝 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难与言矣。

      【译文】世俗的人不看重老人,然而圣人帝王却尊敬老人;世俗的人 唾弃愚昧,然而君子却有所采纳;世俗的人以贫穷为可耻,然而 高尚的人觉得清贫很清高;世俗的人厌恶淡泊,然而睿智的人却 加以品味;世俗的人憎恶冷清,然而退隐的人却极为珍视;世俗 的人鄙薄朴素,然而有道者却十分崇尚它。可悲啊!真是难与世 俗之人共语。

      【原文】 造物有涯而人情无涯,以有涯足无涯势必争,故人人知足则 天下有余。造物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故 人人安分则天下无事。

      【译文】生产的东西是有限的,但人的欲念却是无限的。如果拿有限 的东西去满足无限的贪欲,其趋势必然导致纷争。所以只要人人 都知足常乐,那么天下的财富就会显得充裕。生产的东西是一定 的,然而人心却没有止境,如果用没有止境的去摇撼一定的,其 结果必然导致失败,所以只要人人都安分守己,天下也就会相安 无事。

      【经典评析】 吕坤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至衰,日渐没落的时 代。其时,世道衰败,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作为统治集团 中正直、有识的一员,吕坤对当时社会中轻贱老人,耻于贫 困,崇尚奢靡,追逐名利等等,痛心疾首。为此,他提出质 疑:世界仍然是唐尧时代一样的世界,人民依然是唐尧时代 一样的人民,为什么社会没有唐尧时代那样清平兴盛,罪过 究竟在谁的身上呢?吕坤找到的答案是:由于礼节名分的大 坏,造成了家庭社会关系的错位。子女不尊重父母;后生不 知有尊师;百姓不尊重官长;郎中,署官不尊重公卿;裨将 不尊重主帅;卑贱低微的人趾高气扬,凌驾犯上。所以,吕 坤毫不饰讳地提出,礼节尺度,那怕是虚伪的都不能废除: 他并且从历史上找出根据,认为东晋的灭亡,就是由于简率 所造成的。( . )诚如所言,东晋后期, “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 总御之实,宰相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二 (《晋书·一一七·姚兴》)但这是不是东晋灭亡和晚明腐朽的原 因呢?答案是否定的。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思 想局限性,因而他不可能认识到封建专制政权的腐朽本质, 只是在表象上大作文章,企图通过恢复传统的礼节尺度、名 分,让人民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吕坤的目的在于为维护封 建统治制造新的理论根据。

      当然, 《世运章》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关于规律的论述。吕坤提出: “势之所在,天地圣 人不能违也.。”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人们不可以摧毁或违背规律,只能顺应它。否则,就会 受到规律的惩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充分运 用规律,为自己服务。

      二、不可以舍本逐末。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属于自己的 位置,都去务商赚钱,究竟赚谁的钱呢?都不从事生产,身 上衣裳口中食,又从何而来呢?就正如吕坤所说的: “造物 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正是这个道 理。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识见,在社会中正确 定位,决不能随大流而动,舍本从未,这可说是新的历史条 件下,对名和分赋予的新内容。

      【圣贤】 阐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圣贤有哪些标准,一是怎 样为圣为贤。吕坤在此以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努力地塑造儒家 信徒的偶像,在举止、行事、处世、识见等方面,罗列了一系列 超乎常人之上道德伦理标准。但与此同时,他又极力将圣贤世俗 化,提出圣贤绝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一切,反映了作者思想 的局限性。

      【原文】孔夫是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其余圣人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 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 者则明彻圃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 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气质既有所限,虽造其极,终最一 偏底圣人。此七子者,共事多不相合,共言多不相入,所同者大 根本大节目耳。

      【译文】孔子的身心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造就的,由阴阳两 仪构成的本性。其他的圣人,具备金气较多的人刚毅果断,具备 木气较多的人朴素率直,本身火气多的人迅速刚猛,偏于水气的 人明彻圆融,偏于土气的人沉着浑厚,具备阳气较多的人光明豁 达,具备阴气较多的人沉默精细。由于气质有所限制,即使造化 至极点,也终究是不完备的圣人。这七类圣人,如果在一起共行 大多不能融合,在一起论事也大多不投机,然而他们在根本问题 和大节上却是一致的。

      【原文】 圣人不落气质,贤人不浑厚便直方,便着了气质色相;圣 人不带风土,贤人生燕赵则慷慨,生吴越则宽柔,就染了风土 气习。

      【译文】圣人举止不表现出气质,贤人却不相同,不是表现为浑厚, 就是表现为正直,总是将气质表现在自己的举止形容上;圣人不 带地方习气,而贤人出生在燕赵地性格就显得高昂慷慨,出生在 吴越之地就显得宽容柔婉,就染上了地方风俗习惯的特色。

      【原文】 贤人之言视圣人未免有病,此其大较耳。可怪俗儒见说是圣 人语,便回护其短而推类以求通;见说是贤人之言,便洗索其疵 而浑文以求过。设有附会者从而欺之,则阳党伏孟皆失其真, 而不免徇得象之讥矣。是故儒者要认理,理之所在,虽狂夫之 言。不异于圣人。圣人岂无出于一时之感,而不可为当然不易 之训者哉?

      【译文】贤人在论到圣人的时候,总认为圣人有不足的地方,实际 上,这是很明显的事。而奇怪的是一些庸俗的儒生一听说是圣人 的话,就极力回避掩饰其错误的地方,并妄加推测使其通达;一 旦看见是贤人说的话,就想方设法,寻找其中的毛病。如果有穿 凿附会的人从中加以蒙骗,那么阳虎、伏孟就失去了真面目而遭 到他人的嘲讽。所以作为儒生必须要认清事理。事理所在之处, 即使是疯子的言论,也并不比圣人逊色。圣人难道就没有一时感 慨而发,又不能作为千古不变的训戒的言论吗?

      【原文】 尧舜功业如此之大,道德如此之全,孔子称赞不啻口出。在 尧、舜心上有多少缺点不满足处!道原体不尽。心原趋不满,势 分不可强,力量不可勉,圣人怎放得下?是以圣人身囿于势分, 力量之中,心长于势分、力量之外,才觉足了,便不是尧舜。

      【译文】尧舜的功劳业绩如此伟大,他们的道德修养如此全面,致使 孔子对他们赞不绝口。然而就尧舜自身而言,他们的心中究竟有 多少遗憾和不满足呢?道原本是无法完全体悟,心原本是无法填 满的。时势、名分、能力都是不可以勉强的,因而圣人的心怎么 能放得下呢?所以圣人尽管身体被时势、名分、能力所拘束,但 是他内心的思想却超出时势、名分、能力的范畴,一旦觉得心满 意足,就不是尧舜了。

      【原文】 好问、好察时,着一我字不得,此之谓能忘。执两端时,着 一人字不得,此之谓能定。欲己之施行,略无人已之嫌,此之谓 能化。

      【译文】 在勤奋钻研,观察的时候,不应该有所成见,这就称作“能 忘”。遇上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不应该盲从别人,这就称作“能 定”。按自己的方案行事,而又没有照搬别人的观点的嫌疑,这 就称作“能化”。

      【原文】无过之外,更无圣人;无病之外,更无好人。贤智者于无过 之外求奇,此道之贼也。

      【译文】 没有过失的圣人是不存在的,没有缺点的完人也是不存在的。

      睿智的贤人想通过不犯过失来标新立异,这是与道相背离的。

      【原文】积爱所移,虽至恶不能怒,狃于爱故也;积恶所习,虽至感 莫能回,狙于恶故也。惟圣人之用情不狃。

      【译文】对于深爱的人,即使是恶贯满盈也不会发怒,这是由于过 爱的缘故;一贯作恶的人,即使是真情去感化都不能使他改正, 这是由于沉湎于邪恶的缘故。惟独圣人在用情的时候没有任何 束缚。

      【原文】体作世上另一种人,形一世之短。圣人也只是与人一般,才 使人觉异样便不是圣人。

      【译文】不要认为世人皆非而自己是超凡脱俗的人。圣人也只不过是 和普通人一样。一旦让别人觉察自己与众不同,自己也就不是圣 人了。

      【原文】圣人于万事也,以无定体为定体,以无定用为定用,以无定 见为定见,以无定守为定守。贤人有定体,有定用,有定见,有 定守。故圣人为从心所欲,贤人为立身行己,自有法度。

      【译文】圣人处理世界上各种问题的方法是,用不固定的体例作为固 定的体例,用没有固定的方式作为固定的方式,拿不肯定的观点 作为肯定的观点,以不坚定的操守作为坚定的操守。而贤人却有 固定的体例,有固定的行事方式,有肯定的观点,有坚定的操 守。所以圣人能够随心所欲,而贤人却要身体力行,二者都有自 己的行事方法。

      【原文】法令所行,可以使土偶奔趋;惠泽所浸,可以使枯木萌孽; 教化所孚,可以使乌兽伏驯;精神所极,可以使鬼神感格,吾必 以为圣人矣。

      【译文】 假若施行的法令可以让泥人奔走趋近;施予的恩惠浸润的地 方,可以让枯木重新萌发;教化到达的地方,可以让乌兽驯服; 精神的诚挚抵达极点,可以让神鬼深受感动,那么这个人,我 想,他一定就是圣人了。

      【原文】圣人平天下,不是夷山填海,高一寸还他一寸,低一分还他 一分。

      【译文】圣人使天下事都平衡,并不是象移山填海一样,而是高一寸 就去掉一寸,低一分就增加一分。

      【原文】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不可知,可知之祖也。无不可知做可 知不出,无可知则不可知何所附属?

      【译文】超出一般达到无法理喻的就叫做“神”。不可知是可知的源 头,没有不可知,也就没有可知的产生,没有可知,那么不可知 又附着于什么地方呢?

      【原文】圣人心上再无分毫不自在处。内省不疚,既无忧惧。外至之 患,又不怨尤。只是一段不释然,却是畏天命,悲人穷也。

      【译文】圣人的心中没有丝毫不自在的地方。自我反省的时候从不感 到内疚,也没有忧虑恐惧。(一品句子)对于外来的灾祸也不怨天尤人。只是 有一点放心不下的地方,那就是敬畏天命,叹息百姓的贫困。

      【原文】定静安虑,圣人无一刻不如此。或日: “喜怒哀乐到面前何 如?”日: “只恁喜怒哀乐,定静安虑,胸次无分毫加损。”

      【译文】平静少虑,圣人的心中每时每刻都是如此。也许有人问: “当遇上喜、怒、哀、乐的事又会怎样呢?”回答是: “只是自然 而然地喜、怒、哀、乐,保持心境的平静,心胸就不会因为七情 而有丝毫的增加或损伤。”

      【原文】尧、舜虽是生知安行,然尧、舜工夫。学问但聪明睿智,干 百众人岂能不资见闻,不待思索?朱文公云:圣人生知安行。更 无积累之渐。圣人有圣人底积累,岂儒者所能测识哉?

      【译文】尧、舜虽然在一生中深知安乐行事,然而尧、舜必然经历过 一番研究才得来的。治学是需要聪明和智慧的,芸芸众生难道不 需要凭借见闻和思考就能获得知识吗?朱文公说:圣人自然懂得 安乐行事,根本不用逐渐积累。圣人有圣人的积累方式,这难道 是一介儒生所能推测到的吗?

      【经典评析】 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 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对于一直以“吾儒”为标榜, 并深受其思想熏陶的封建文人来说,圣贤在吕坤的心目中必 然是至高无上的偶像。他不得不以极为敬畏的心情来推崇圣 贤,即所谓“亘古五帝、三王不散之精英,铸成了一个孔 子,余者犹曾以下诸贤至思、孟”, “孔子是五行造身,两 仪成性”,如此等等,将圣贤置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巅峰之上。

      同时,他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圣贤的标准,即:举止光明磊 落;见识能方能圆,能大能小,心中时刻无不自在处,欢乐 常驻其间;处事中正平静,了无痕迹,既用情,又不任情恣 意,更不为情所缚;学问既专又全,又毫无满足之时;道德 是其功名;敬天命,悲穷人是其本分具有如此优秀品质的 人,方才可以冠以“圣贤”了。显而易见,吕坤才巴“圣贤” 神化的目的在于维护圣贤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就是 为了维护儒家思想在封建政权中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然而,吕坤力图让圣贤世俗化,让为圣为贤的标准简单 化、他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圣不可知就是“神”,凡是圣 人都是有过错的,即所谓“无过之外,更无圣人”:圣人之 道也并无奇特之处,只不过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尽得众人的 道理而已,只要理之所在,即便是狂夫之言,也不异于圣 贤;只要心诚意笃,盗贼也可立地成圣 为什么吕坤又持如 此矛盾的心态来俗化圣人呢?这是由于吕坤作为一个封建政 客的地位所决定的:而对当时衰败的世道,日益堕落的社会 风气,吕坤试图通过劝导许诺,让人们循规蹈矩,安守其 分,以获取一张廉价的进入圣境的门票,并以此来恢复紊乱 的道德秩序。

      正因为如此,吕坤一方面努力将圣贤拔高,神化,将圣 贤标准复杂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将圣贤平常化、俗化,将圣 贤标准简单化一这反映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政客兼文人的复 杂心态,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 利益。

      吕坤给我们的启迪是:伟大出于平凡。平凡的人只要通 过的努力,是可以成为伟人的。

      【品藻】 人之品藻可以分为高、正、杂、庸四等。若以君 子小人而论,又大致为分九等,这是常人之品藻。如果身为命 官,品藻标准又自是不同。在本章中,吕坤对人性作如此深刻的 剖析,真可谓是人木三分。尤为重要的是,吕坤对考察人品,任 用贤才的一些积极主张,很有现实意义。譬如察人要察心,用人 要备用群长,检验人要于利害当头处等等,很是值得我们借鉴 的。

      【原文】独处看不破,忽处看不破,劳倦时看不破,急遽仓卒时看不 破,惊扰骤感时看不破,重大独当时看不破,吾必以为圣人。

      【译文】如果一个人独处时镇定自若,有了疏忽时镇定自若,疲劳 困倦时镇定自若,仓促紧急时镇定自若,受到惊扰和突如其来 时镇定自若,独担重任时仍是镇定自若,我肯定地把这种人叫 作圣人。

      【原文】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一种人易 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不失为小人。

      【译文】 有一种人难以让人取悦,也很难与其共事,但这种人只是 度量偏狭,其本质仍然是个君子;另一种人很容易取悦他,也 很容易与他共事,但这种人是贪婪软弱的人,其本质上依然是 个小人。

      【原文】富于道德者不矜事功,犹矜事功,道德不是也;富有心得者 不矜闻见,犹矜闻见,心得不是也。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贵 自雄,卑陋之见也。此二人者,皆可怜也,而雄富贵者更不数于 丈夫。

      【译文】道德修养很深的人从不居功自傲,如果认为自己有功绩,那 就表明他的道德修养有所欠缺;心中学识很高的人从不矜夸炫耀 自己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如果以自己的学识四处卖弄,就是修 养还不够深的表现。事文弄艺而谋生的人大多轻薄浮浅,都以富 贵为荣耀,这是鄙俗丑陋的见识。这两种人都极为可怜,而以富 贵为荣耀的人根本算不上是大丈夫。

      【原文】人流品格,以君子小人定之,大率有九等:有君子中君子, 才全德备,无往不宜者也。有君子,优于德而短于才者也。有善 人,恂雅温朴,仅是自守,识见虽正,而不能自决,躬行虽力, 而不能自保。有众人,才德识见俱无足取,与世浮沉,趋利避 害,禄禄风俗中无自表异。有小人,偏气邪心,惟己私是殖,苟 得所欲,亦不害物。有小人中小人,贫贱阴狠,恣意所极,而才 足以济之,敛怨性终,无所顾忌。外有似小人之君子,高山奇 绝,不就俗检,然规横弘远,小疵常类,不足以病之。有似君子 之小人,才诈浓文,善藏巧借,为天下之大恶,占天之大名,事 幸不败当时,后世皆为所欺而竞不知者。有君子小人之间,行亦 近正而偏,语亦近道而杂,学圆通便近于俗。尚古朴则入于腐, 宽便姑息,严便猛鸷。是人也,有君子之心,有小人之过者也, 每至官道,学者戒之。

      【译文】世上人们的品格,假若按照君子小人的标准来划分,大约 可分为九等:一、君子中的君子,他们的才学品德周全,无论 让他们从事什么事都是十分合适的;二、君子,品德优良但才 学略显不足;三、善人,他们品性温雅朴实,仅仅足以保持自 己的节操,识见虽然正确,然而自己无法进行决断,虽然勤奋 努力身体力行,然而也不能保全自己;四、普通人,他们的才 能、品德、识见、学问都没有可取之处,与世俗一道沉浮不定, 追求利益,躲避灾祸,碌碌无为而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五、小人,气质偏狭,心术邪恶,只是不断贪求自己的私利,一 旦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也不会对别人有什么大害;六、小人中 的小人,他们贪婪残忍,阴险狠毒,极端姿意妄为,而他们的 才能又足够使其得逞,始终作恶,四处结怨,毫无顾忌;七、 象小人的君子,他们的品格如同高山行云,不同凡响,不流于 世俗,并且志向弘大,即使常常有小的缺点,但并没有必要对 其加以指责;八、象君子一样的小人,他们老谋深算,道貌岸 然,善于隐藏自己的奸诈内心,做尽了天下最坏的事,欺占了 天下的好名声,当时罪恶行径侥幸没有被人识破,而后代的人 也都被他所欺骗竟然不知道其底细,九、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 的人,他们的行为接近正道但有所偏邪,所说的话接近道但又 比道繁杂,学问圆通但又接近俚俗,崇高古朴但又十分迂腐, 宽容的时候就姑息纵容,严厉的时候就十分暴戾凶猛。这样的 人,有君子的心境,也有小人的过失,却常常能挤身于仕途, 治学的人应该防避他们啊!

      【原文】观人括以五品:高、正、杂、庸、下。独行奇识日高品,贤 智者流。择中有执日正品,圣贤者流。有善有过日杂品,劝惩可 用。无短无长日庸品,无益世用。邪伪二种下品,慎无用之。

      【译文】观察了解人的品质,可以概括为五个等级:高、正、杂、 庸、下。为人处事行为独特,识见卓越不凡,就是属于高的品 质,这是睿智贤人一类。处世处事固守中庸之道的就是正品,凡 是圣贤的人都属于这一类。既有善行又有过失的人称为杂品,对 这类人可以劝戒教育后加以使用。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缺 点的人称为庸品,他们对于世界没有什么益处。邪恶、虚伪的人 都称作下品,千万慎重,不要使用他们。

      【原文】 气节信不过人,有出一时之感慨,则小人能为君子之事;有 出于一念之剽窃,则小人能盗君子之名。亦有初念甚力,久而屈 其雅操,当危能奋安而丧其平生者,此皆不自涵养中来。若圣贤 学问,至死更无破绽。

      【译文】气节不被人们信任的人,有时是出于一时的感慨,小人也就 是做出了正人君子的事;有时是出于一时产生的剽窃念头,小人 也就盗取了君子名誉。也有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尽力保持自己的气 节,久而久之就屈对于邪恶而丧失了自己高尚的气节;有的在危 难的时刻能奋然而起,在安乐的时候却丧失了平生一贯坚持的节 气,这些都不是这个人的涵养有问题。假若是圣贤的学问,始终 也不会有丝毫的破绽。

      【原文】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醒时索然无分毫气力。无学问 底识见,如疤人炀灶,而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而无知者 赏其一时,惑其一偏,每击节叹服,信以终身。吁!难言也。

      【译文】 没有根基的气节,就像醉汉打人虽然勇猛无比,但到酒醒的 时候索然没有丝毫力气。没有学识的见解和才能,就像厨子做 饭,眼前做的有条不紊,但是背后和左右都顾不上。然而无知的 人却欣赏他们一时的作为,迷惑于他们偏颇的见解,甚至还常常 击节赞叹,终身信服他们。唉!这真是难说啊!

      【原文】蕴藉之士深沉,负荷之士弘重,斡旋之士圆通,康济之士精 敏。反是皆凡才也。即聪明辨博无补焉。

      【译文】性格内敛的人比较深沉,担当大任的人显得庄重,善于周旋 的人比较圆滑、通达,慷慨济世的人精明灵敏。与此相反都是才 学平庸的人,即便是再聪明、善辩、博学也都是没有用处的。

      【原文】士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士气者,明于人己之分,守正而 不诡随。傲气者,昧于上下之等,好高而不素位。自处者每以傲 人为士气,观人者每以士气为傲人。悲夫!故惟有士气者能谦己 下人。能傲人者昏夜气衰,或不可知矣。

      【译文】人不能没有士气,但不能怀有傲气。所谓士气,是用来分辨 自己和别人的标记,坚持正道而不盲目地追随他人。所谓傲气, 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好高鹜远,又不安分守己。许多人看待自己 时常常把傲气当作士气,看待他人又常常把其士气当作傲气。可 悲啊!所以惟有真正拥有士气的人才能谦虚谨慎,甘居人下。而 那些傲气凌人的人,在昏暗的夜晚最终神志沮丧,也许不知道有 多少呢?

      【原文】体懈神昏,志消气沮,天下事不是这般人干底。攘臂抵掌, 矢志奋心,天下事也不是这般人干底。干天下事者,智深勇沉, 神闲气定,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战。不自好而露 才,不轻试以侥劲,此真才也,世鲜识之。近世惟前二种人,乃 互相讥,识者胥笑之。

      【译文】身体懈怠,神情昏庸,意志消沉,沮丧,天下的大事不是这 样的庸人能够干的:摩拳擦掌,立誓立志要成就大业,天下的大 事也不是这样的人能够做出的。真正适合做天下大事的人,必须 是智勇双全,气定神闲,不轻易谈论事情,一旦谈论某事必定正 确恰当;不会轻举妄动,一旦行动就必定成功。不自以为是而炫 耀自己的才能,不轻易尝试凭借侥幸获得成功,这就是具有真才 实学的人,然而世上人们很少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只有前两种 人,互相讥讽,而被洞悉他们的人所嘲笑。

      【原文】从容而不后事,急遽而不失容,脱略而不忽,简静而不凉 簿,真率而不鄙俚,温润而不脂韦,光明而不浅浮,沉静而不阴 险,严毅而不苛刻,周匝而不烦碎,权变而不谲诈,精明而不猜 察,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从容不迫而办事又不缓慢,仓促之际不惊慌失措,简洁洒脱 又不疏忽,处世淡雅但不冷漠,真诚率直而不鄙俗,态度温厚和 蔼而又不圆滑,行为正大光明而又不浅浮,心境沉静而又不阴 险,严厉果毅而又不苛刻,慎重周密而又不烦琐,通权达变而又 不狡诈,精明而不多疑,具有这些品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成熟的 人了。

      【原文】厚德之士能掩人过,盛德之士不令人有过。不令有过者,体 其不得已之心。知其必至之情,而预遂之者也。

      【译文】 德性忠厚的人能够掩饰他人的过失,德性高尚的人能够不让 他人有过失。不让他人有过失,是因为体察到他人万不得已的 心情。了解到他客观的实际情况,因而加以预防,以免过失的 发生。

      【原文】烈士死志,守士死职,任士死怨,忿士死斗,贪士死财,躁 士死言。

      【译文】壮烈的人为志向而死,坚定的人以身殉职,放纵的人死于怨 恨,愤怒的人死于争斗,贪婪的人死于敛财,浮躁的人死于不谨 慎的言语上。

      【原文】或问: “君子小人辨之最难?”日: “君子而近小人之迹, 小人而为君子之态,此诚难辨。若其大都,则如皂白不可掩也。

      君子容貌敦太老成,小人容貌浮簿琐屑。君子平易,小人跷蹊; 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君子多让,小人多争;君子少文,小人多 态。君子之心正直光明,小人之心邪曲微暖。君子之言雅淡质 直,惟以达意;小人之言鲜浓柔泽,务于可人。君子与人亲而不 昵,直谅而不养其过;小人与人狎而致情,谀悦而多济其非。君 子处事可以盟天质日,虽骨肉而不阿;小人处事低昂世态人情, 虽昧理而不顾。君子临义慷慨当前,惟视天下国家人物之利病, 其祸福毁誉了不关心;小人临义则观望顾忌,先虑爵禄身家妻 子之便否,视社稷苍生谩不属已。君子事上,礼不敢不恭,难 使枉道;小人事上,身不知为我,侧意随人。君子御下,防其 邪而体其必至之情;小人御下,遂吾欲而忘彼同然之愿。君子 自奉节俭恬雅;小人自奉汰侈弥文。君子亲贤爱士,乐道人之 善;小人嫉贤能,乐道人之非。如此类者,色色顿殊。孔子曰: “患不如人”,吾以为终日相与,其类可分,虽善矜持,自有不 可掩者在也。

      【译文】也许有人问: “是不是很难分辨君子和小人?”回答是: “假如是君子的行为接近于小人,或者小人的形态很象君子,这 样的确难以分辨。假若说到大致情形,那么就会象黑白两种颜 色,一样丝毫无法掩盖。君子的容貌敦厚忠诚,小人的容貌浅薄 琐屑。君子的性情平易,小人的性情乖戾;君子诚实,小人奸 诈;君子谦恭礼让,小人喜好争斗;君子很少修饰,小人大多故 作姿态。君子的心地光明正大,小人的心境暖昧邪恶。君子的言 谈淡雅朴实,只是为了讲清自己的意图,小人的言辞甜美柔和, 其目的是为了迷惑取悦于他人。君子与人亲近但不狎呢,体谅别 人但不姑息对方的过失,小人与人交往亲狎而备至,阿谀奉承取 悦别人并且大多纵容对方的缺点。君子行事光明磊落,可以对天 蒙誓,即使是亲情骨肉也毫不徇私;小人行事按世态人情好恶为 准则,即使是昧于事理也毫无顾忌。君子遇到义不容辞的事时挺 身而出,惟独考虑的是天下、国家、人民的利益,并不计较自己 的祸福毁誉;小人遇到义不容辞的事时瞻前顾后,首先考虑是否 对自己的爵禄、性命、家庭、妻儿有利,而把国家百姓的利益生 死置之度外。君子对待上级,礼节上不敢不恭敬,很难让他违背 道理;小人对待上级,身不由己,毫无主见,处处追随别人。君 子对待下属,既防止他们有邪恶的念头,又能体察他们的客现实 际情况;小人对待下属,只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忘记了对方是 否有同样的要求。君子奉行节俭、恬淡的生活方式;小人崇尚奢 侈豪华的生活方式。君子亲近、爱护贤明的人,并且喜欢谈论别 人的优点;小人嫉妒贤明有才能的人,并且喜欢谈论别人的缺 点。像上述的这些方面,君子和小人都完全不同。孔子说: “最 担心的是不了解人。”我认为只要长时间相处在一起,就自然能 分辨出对方属那一类人。即使有善于伪装的,但也自然有许多不 能掩盖的地方。

      【原文】 平生无一人称誉,其人可知矣,平生无一人诋毁,其人亦可 知矣。大如天,圣如孔子,未尝尽可人意。是人也,无分君子小 人皆感激之,是在天与圣人上,贤耶?尚耶?我不可知矣。

      【译文】如果有平生没有受过他人赞扬的人,那么他的品性就可想而 知了;如果平生没有遭到任何人的诋毁,那么他的品性也同样可 想而知了。就是像天一样的浩大,像孔子一样的圣贤,恐未尝完 全符合别人的心意。假若有这样一个人,无论是君子或小人都感 激爱戴他,那么他就在天地与圣人之上。这个人到底是贤明,还 是不肖呢?这我可就不知道了。

      【原文】寻行数墨是头巾见识,慎步矜趋是钗裙见识,大刀阔斧是丈 夫见识,能方能圆、能大能小是圣人见识。

      【译文】字斟句的是书生的见识,谨小慎微、矜持而行是妇人的见 识,大刀阔斧是伟岸丈夫的见识,可方可圆、可大可小、收放自 如,是圣人的见识。

      【原文】可恨读底是古人书,作底是俗人事。

      【译文】最可恨的是有人读的是古代的经典,却做的是庸俗的事情。

      【原文】能用天下而不能用其身,君子惜之。善用其身者,善用天下 者也。

      【译文】如果能善于利用天下却不懂得好好利用自身,那么君子就会 为他。惋惜。只有善于利用自身的,才是善于利用天下的人。

      【原文】沉溺了,如神附,如鬼迷,全由不得自家,不怕你明见真 知。眼见得深渊陡涧,心安意肯底直前撞去。到站翻然跳出,无 分毫粘带,非天下第一大勇不能。学者须要如此。

      【译文】一旦过于沉湎于某件事,就会像神附于体,被鬼所迷惑一 样,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那怕是你具有真知卓见也是不行 的。明明知道眼前是万丈深渊,却心安理得地向前走去。如果到 这一地步能幡然醒悟,脱身而出,没有丝毫犹豫,那么就是世界 上最为勇敢的人,治学的人必须这样。

      【原文】只气盛而色浮,便见所得底浅。邃养之人安详沉静,岂无慷 慨激切,发强刚毅时,毕竟不轻恁的。

      【译文】 假若气势强盛,并且神色浮躁,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十 分浅薄。修养深的人十分安详沉静。难道就没有慷慨激昂,果断 强硬的时候吗?有是有的,但毕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原文】 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礼》 日: “俨若思,安定辞,善形容,有道气象矣。”

      【译文】如果脸色不浮躁,目光不紊乱,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境安 宁娴静,没有长时间的修炼是不能到达如此境界。 《礼记》中 说:“神态俨然若有所思,言辞平静安定,形容举止自然,就是有 道的样子。”

      【原文】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烨烨者,于本实必藻。

      【译文】对天理汲汲追求的人,对人欲的追求必然淡漠;对私事过于 用心的人,对公事就必然疏忽;崇尚华而不实的人,他的本质必 然虚假。

      【原文】安重深沉是第一美质。定天下之大难者,此人也。辨天下之 大事者,此人也。刚明果断次之。其他浮藻好任,翘能自喜,皆 行不逮者也。即见诸行事而绝为无术,反以债事,此等只可居谈 论之科耳。

      【译文】人最美好的品质是安重深沉。将天下从危难中拯救出来,是 靠这样的人,辨明天下的大是大非,也靠的是这样的人。相比之 下,刚明果断就差一些。至于别的,诸如浮躁,自以为是,沾沾 自喜,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在处理问题方面更是远远不及前者。即 便去处理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方法,反而对事情的解决有妨 碍,这些人只能列入夸夸其谈之列。

      【原文】任有七难:繁任要提纲挈领,宜综核之才。重任要审谋独 断,宜镇静之才。急任要观变会通,宜明敏之才。密任要藏机相 可,宜周慎之才。独任要担当执持,宜刚毅之才。兼任要任贤取 善,宜博大之才。疑要内明外朗,驾驭之才。天之生人,各有偏 长。国家之用人,备用群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 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译文】 任用人才有七个方面难以把握:繁多的事务需要提纲挈领, 把握重点,因而任用具有综合概括能力的人较为合适;重要的事 务需要审慎谋划,独自决断,因而任用沉着冷静的人较为合适; 紧急的事务需要善于应变,融合贯通,因而任用聪明敏捷的人较 为合适;机密的事务要求深藏不露,相机而行,任用周密谨慎的 人比较合适。单独的事务要求能独立承担,任用性格刚毅的人较 为合适。加数任于一身要求德才兼备,任用心怀宽广的人较为合 适;疑难要务要求内外明朗,任用有驾驭事物能力的人为好。上 天造化人类,使每个人各有专长,国家使用人才,要任用各方面 的人才。然而所用的人才之所以办不成事,要么是所用的地方不 能发挥其专长,要么是所长的没有加以任用。

      【原文】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也;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也。

      二者如持衡然,这边低一分,那边即昂一分,未有毫发相下 者也。

      【译文】大凡被外力击败的人,都是由于内心的修养不够的缘故;几 是被邪气控制的人,都是由于自身的正气不足的缘故。外与内, 正与邪,就像拿着的天平,这边低一点,那边也就高一点,没有 任何不相上下的时候。

      【原文】善为名者,借口以掩真心;不善为名者,无心而受恶名。心 迹之间,不可以不辨也。此观人者之所忽也。

      【译文】善于沽名钓誉的人,往往借重名誉来掩饰自己本来面目;而 不善于猎取功名的人,往往会无意中背上了坏名声的黑锅。对于 他人内心的不同想法,不能不去进行辨别。然而这却是考察别人 时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原文】无欲底有,无私底难。二氏能无情欲,而不能无私。无私无 欲,正三教之所分也。此中最要留心理会,非狙于闻见、章句之 所能悟也。

      【译文】没有欲望有人能做到,没有私心就很难做到。道教、佛教能 够戒除情欲,但是不能免除私心。没有私心没有欲念,正是佛 教、道教、儒家的分水岭。在这一点上最要用心体会,并不是仅 仅局限于一般的见闻和书本就能够领悟得到。

      【原文】道理中作人,天下古今都是一样;气质中作人,便自千状 万态。

      【译文】如果为人处事都符合道理,那么自古至今天下人都是一个 样,如果凭自身的气质行事,就自然千姿万态了。

      【原文】 闻毁不可遽信,要看毁人者与毁于人者之人品。毁人者贤, 则所毁者损;毁人者不肖,则所毁者重。考察之年,闻一毁言如 获珙璧,不暇计所从来,枉人多矣。

      【译文】听到诋毁他人的言论,不能立即就信以为真。还要看一看 说话者和被诋毁者各自的品德。假如说话者贤明,那么他所诋 毁的对象就可以受到损害;假若说话者品行不肖,那么被诋毁 者应该受到重视。考核官员的时代,听到一句诋毁之言就如获 至宝,再也没有时间去核计毁言是从那儿来的,这样冤枉的人 太多了。

      【原文】士君子高谈阔论,语细探玄,皆非实际,紧要在适用济事。

      故今之称拙钝者日不中用,称昏庸者日不济事。此虽谚语口头, 余尝愧之同志者,盖亦是务乎?

      【译文】 贤士君子高谈阔论,探索细微,推究玄理,这都是不符合实 际的东西,最关键的是适合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当今人们称拙 钝者叫“不中用”,称昏庸者叫“不济事”。这些虽然都是口头上 的习惯用语,但我也曾用来激励志同道合的人,何尝又不是这 样呢?

      【原文】秀雅温文,正容谨节,清庙明堂所宜。若蹈汤火,衽金革, 食牛吞象之气,填海移山之志,死孝死忠,千锤百折,未可专望 之斯人。

      【译文】温文尔雅,容貌端正,谨守礼节,这样的人只适宜于在清庙 明堂中供职。假若是要去赴汤蹈火,驰战沙场,或者具有食牛吞 象的气概,填海移山的志向,或做到尽忠尽孝,千锤百炼,不折 不挠,就不能指望上述一类人。

      【原文】 精神只顾得一边,任你聪明智巧,有所密必有所疏。惟平心 率物,无毫发私意者,当疏当密,一准于道而人自相忘。

      【译文】人的思维只能顾及到某一个方面,任凭你有多聪明,有多灵 巧,有考虑周密的地方必然有疏漏的地方。只有心思平常无所注 重的人,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懂得该疏就疏,该密就密。然而

      【原文】一旦付诸实践,又自然而然地忘记了。

      名实如形影,无实之名,造物所忌,而矫伪者贪之,暗修者 避之。

      【译文】名声与实际就像形和影一样,没有实际的虚名是天地万物最 忌讳的,然而矫饰虚伪的人却对它情有独钟,只有修身养性的人 才极力躲避它。

      【经典评析】 如果我们将吕坤细致划分的人品标准加以归纳,那么得 出的结论是:一个道德高尚,品德完美的人应该有以下几方 面素质:一是心术平易沉静而不阴险 对尘事放得开,摆脱 得净,没有内外扰乱,但又不自命清高,不合时尚 二是藏 名远利,宽恕待人,所做出来的都是德性。三是精神奋发, 意气昂扬,但行事并不鲁莽,亦无傲气。四有植纲常扶世 道,经世济道之才能:而作为一个“吉士”或上吉,除要 具备上述素质外,还应用念于君民。诚如是,自古至今建 功立业,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具备极高素质的、只有这 样,君子才会有超凡脱俗、与众殊异的卓识、而要做到这 样,则有赖于平时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修养。对于人民的公 仆来说,忠君的思想固然已不复存在了,但用念于民的思 想切不可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三大优良作 风之一,所以必须同群众密切联系,打成一片,事事处处 想着群众,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才会取得群众的 信赖和拥护。

      吕坤对用人、察人的问题的论述,最具有积极意义,很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吕坤指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国家用人, 应该发挥各自的特长,不能“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

      他还具体列出了用人应注意的七个标准:繁任用综核之才, 重任用镇静之才,急任用明敏之才,密任用周慎之才,独任 用刚毅之才,兼任用博大之才,要任用驾驭之才。这样,将 各有所长的人才放在不同的岗位,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拼博精神,更好地 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潜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察人问题上,吕坤提倡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实践中 去检验人品。他认为在利害冲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操, 在喜怒哀乐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度量,在荣华富贵时可以 看出一个人的修养等;而不能以个人的亲疏、爱憎来考察 人品,更不能偏听某一人的诋毁言辞。要从客现实际出发, 从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诸方面因素来分析,认真辨别 考察对象的心迹,即所谓“心迹之间,不可不辨”。吕坤的 这些辨别思想,对我们当今在选拔和使用,约束与监督干 部上具有启迪作用。只有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 备的原则,对于部进行“德、能、勤、绩”的全方位综合 考察,全面衡量,择优选拔,严格把好用人关,才能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 保证,才能使一批具有开拓意识和商品经济头脑的能人脱 颖而出,为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施展聪明才智,做出 重大的贡献。

      【治道】 吕坤的治道包括为政之道,用兵之道,发展 民族之道诸方面内容,聚集了儒、法、墨、兵诸子百家思想之大 成,反映了作者知识的广博和卓而不群的识见。这些施政举措中 有许多仍具有现实意义,如革弊兴利,整顿吏治,体恤民情,重 视法治等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很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的。

      【原文】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能使 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则正气培矣;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诽之语, 则元气固矣。此万世帝王保天下之道也。

      【译文】朝廷之中,首先应该培养正气;四海之内,最为根本的是颐 养元气。能够使贤人和君子都没有忧虑的言辞,就表明正气已培 养起来了;能够使广大黎民百姓都没有怨怼的言辞,就表明元气 已经十分稳固了。正气和元气是历代帝王统治天下的首要方法=

      【原文】天下万事万物皆要求个实用。实用者,与吾身心关损益者 也。凡一切不急之物,供耳目之玩好,皆非实用也。愚者甚至丧 其实用以求无用,悲夫!是故明君治天下,必先尽革靡文,而严 诛淫巧。

      【译文】天下的万事万物都讲究其实用价值。所谓实用,就是指与自 己的身心损益能够息息相关。大凡一切不急用的物品,或者仅供 观赏把玩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有些愚笨的人甚至放弃实用的 东西而追求那些不实用的东西,真是太可悲了!所以英明的君子 治理天下,必定首先彻底革除那些表现华丽虚假的东西,并严格 杜绝狡诈投机的行为。

      【原文】当事者苦执一簿书,寻故事,循弊规,只用积年书乎也得。

      【译文】 假如办事的人只是顽固地在一本书中寻找过去的惯例,以遵 循弊陋的陈规,那么只需用一本陈年旧书就行了。

      【原文】兴利无太急,要左视右盼;革弊无太骤,要长虑都顾。

      【译文】 兴办有益的事不能过于急躁,应该认清周围的形势;革除弊 端也不能进展过快,应该有长远的考虑。

      【原文】 从政自有个大体。大体既立,则小体虽抵捂,当别作张驰, 以辅吾大体之所未备,不可便改弦易辙。譬如待民贵有恩,此大 体也,即有顽暴不化者,重刑之,而待民之体不变。待士有礼, 此大体也。即有淫肆不检者,严治之,而待士之大体不变。被始 之宽也,既养士民之恶;终之猛也,概及士民之善,非政也,不 立大体故也。

      【译文】 治理天下自然有总的原则。总的原则一旦确立,那么即使细 枝末节上有抵触,也应该不再做变更,那些细枝末节是用来补充 总的原则的不完备部分,也不能随便加以更改。比如总的原则是 用恩惠来感化百姓,但是如果有冥顽残暴的坏人,依然要处以重 刑,然而对待百姓的总的原则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再如总的原则 是以礼对待士人,但是如果有肆意放纵不加检点的士人,依然要 严加惩处,然而对待士人的总原则没有变。如果一开始就无原则 地宽容,那么就会纵容士人百姓的恶习,最终导致凶猛恶势力的 形成,殃及到士民的仁善观念,这不是正确的统治方法,就是因 为没有确立总原则的缘故。

      【原文】为政先以扶持世教为主。在上者一举措间,而世教之隆治、 风俗之类恶系焉。若不管大体如何,而执一时之偏见,虽一事未 为不得,而风化所伤甚大,是谓乱常之政。先王慎之。

      【译文】 从事政治首先应该以扶持世间道德教化为主。身为统治者的 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教化的兴盛,风俗的好坏。假若不顾及总的 原则怎样,顽固地坚持一时的偏见,即使在某件事情上未必办不 成功,然而对于风俗教化的损害就非常大了,这就称作扰乱纲常 的政治。历代君主都十分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

      【原文】 筑基树臬者,千年之计也;改弦易辙者,百年之计也;兴废 补敝者,十年之计也;垩白黝青者,一时之计也。因仍苟且,势 力积衰;助波覆倾,反以裕蛊。先天下之忧者,可以审矣。

      【译文】奠定基础树立准则,是统治千年的长远规划;移风易俗,是 实现百年统治的规划;百废俱兴弥补弊端,是统治十年的计划; 粉饰太平掩盖腐败,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假如仍然沿袭苟且的作 法,力量就越来越衰败;推波助澜,反而使其形势更加不可收 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是可以审度这些道理的。

      【原文】 圣人治天下,常令天下之人精神奋发,意念敛束。奋发则万 民无弃业,而兵食足,义气充,平居可以勤国,有事可以捐躯。

      敛束则万民无邪行,而身家重名检修。世治则礼法易行,国衰则 奸盗不起。

      【译文】圣人治理天下,常常让天下人都精神奋发,思想收敛。精神 奋发,百姓就不会荒废自己的事业,因而国家的军队和粮食有了 充足的保证,意气奋发,太平的时候百姓就能勤奋为国效力,一 旦多事之秋就可以为国献身。思想收敛,百姓就没有邪恶的行 为,同时注重自己的名誉,积极修身养性。国家达到大治礼仪法 令就容易推行,即便国势衰败也不会有奸盗出现。

      【原文】能使天下之人者,惟神、惟德、惟惠、惟威。神则无言无 为,而妙应如何;德则共尊元共亲,而归附自同;惠则民利其 利,威则民畏其法。非是则动众无术矣。

      【译文】 能够统治天下人的,惟有精神、道德、恩惠和威严。精神没 有言辞和行为,然而对于人们的影响极大;道德是人人都乐意亲 近敬重的东西,因而人们的追求目标就一致了;恩惠是让百姓获 得应有的利益,威严是让百姓敬畏所制订的法令。除了这四种方 法,再也没有统治百姓的方法了。

      【原文】民胞物与子厚,胸中合下有这段着病着痒,心方说出此等 语。不然,只是做戏的一般,虽是学哭学笑,有甚悲喜?故天下 事只是要心真。

      【译文】把民众看做是自己的胞亲,把万物与自己等同起来,只有心 中有这样真挚的情感,才能讲这样的话语。否则,就只能是演戏 一样,虽然表情有哭有笑,可是内心的情感有什么悲哀和欢喜 呢?所以天下的事只要真诚地去做就会成功。

      【原文】人情天下古今所同。圣人惧其肆,特为之立中以防之,故民 易从。有乱道者从而矫之,为天下古今所难为之事,以为各高, 无识者相与骇异之,崇奖之,以率天下,吞知凡于人情不近者, 皆道之贼也。故立法不可太激,制礼不可太严,责人不可太尽, 然而可以同归于道。不然,是驱之便畔也。

      【译文】民情自古至今普天下都是相同的。圣人担心民情过于放肆,特 地创立中庸之道作为防范的标准,所以百姓容易接受统治。一些扰 乱道德规范的人骄纵了自己的行为,干出了天下古今的人都很难办 到的事,就认为自己见识高人一等,而那些没有见识的人都十分惊 诧,并极力崇拜效仿他,形成了一股潮流。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凡 是不符合民情的,都是道德标准的破坏者。所以建立法度不能过于 偏激,制订礼仪不能过于严格,指责他人不能过于苛刻,这样就可 以都达到道德标准的要求。否则,就会驱使人们背叛道德。

      【原文】 民情有五,皆生于便。见利则趋,见色则爱,见饮食则贪, 见安逸则就,见愚弱则欺,皆便于己故也。惟便,则术不期工而 自工;惟便,则奸不期多而自多。君子固知其难禁也,而德以柔 之,教以谕之,礼以禁之,法以惩之,终日与便为敌,而竞不能 衰止。禁其所便,而强其所不便,其难一也。故圣人治民如治 水,不难使不就下。难分之使不设谥而已,堤之使之决,虽尧、 舜不能。

      【译文】 民情一般有五种,都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心理。见到利益就趋 近,见到美色就生爱恋,见到佳肴就想贪吃,见到安逸就立刻享 乐,见到愚笨和软弱的人就欺凌,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的原 故。因为自私自利,心术自然而然地变得狡诈多端;因为自私自 利,奸邪的行为不用想,自然会越来越多。君子当然知道很难加 以禁止,就用道德来软化,用教化来晓喻,用礼仪来禁止,用法 令来惩处,时刻同自私自利作斗争,然而终究不能制止它。禁止 百姓自私自利,强迫他们去从事大公无私的事,真是十分难以达 到一致。所以圣人治理民众如同治水,不能够阻止它不流,只能 够使它分流而不致于泛滥成灾。如果想建筑堤坝来阻挡水灾,就 是尧舜也都难以办到。

      【原文】先王为政,全在人心上用功夫。其体人心,在我心上用功 夫。何者?同然之故也,故先王体人于我,而民心得,天下治。

      【译文】先代的君王统治天下,都是研究如何获得民心。他们在体察 民心时,主要是凭自己的心情来推断。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情 都有相似之处,所以先代君王用自己来体谅别人,因而就民心归 顺,天下也就得到了治理。

      【原文】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圣人之治 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务使天下之人如合露之朝叶,不欲 如久旱之禾苗。

      【译文】一旦精神振奋,那么就会百废俱兴;如果肢体懒惰涣散,那 么就会百业俱废。圣人治理天下,就是鼓舞人心,振奋士气,务 必使天下的人都象早晨含露的树叶,生机勃勃,而不能象久旱的 禾苗那样气息奄奄。

      【原文】无治人,则良法美意反以殃民;有治人,则弊习陋规皆成善 政。故有文武之政,须待文武之君臣。不然,青萍结绿,非不良 剑也,乌号繁弱,非不良弓矢也,用之非人,反以资敌。

      【译文】 没有治理天下才能的人,即使有好的法度和良好的意图也会 使民众遭殃;有治理天下才能的人,即使用的陈规陋习也能够将 天下治理得很好。所以有文武兼备的政治,也必须等待能文能武 的君主和臣属。否则,青萍这样的宝剑生了绿锈,并不是剑不 好;乌号这样的名弓力量不及,并不是弓矢不好。用人不当,反 而会帮助敌人。

      【原文】 振则须起风雷之益,惩则须奋刚健之乾,不如是,海内大可 忧矣。

      【译文】重新振作必须像风雷一样的迅猛,惩治邪恶的必须刚毅果 断。如果不这样,国家的局面就真令人担扰了。

      【原文】圣主在上,只留得一种天理、民彝、经常之道在,其余小 道、曲院、异端、横议斩然芟除,不遗余类。使天下之人易耳改 目、洗心濯虑,于一切乱政之术,如再生,如梦觉,若未尝见 闻。然后道德一而风俗同,然后为纯正之治。

      【译文】 圣贤英明的君主治世,只会保留一种符合天理、民俗习惯、 常情的道理,其余的一切都看作是异端邪说全部加以铲除,一点 也不予以保留。以便使天下的入耳目一新,洗心涤虑,摆脱所有 的混乱政治的影响,就像再生,或者大梦初醒一样,或者没有任 何见闻。在此之后就可以统一道德观念,统一风俗,这样一来就 是真正的大治。

      【原文】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若自朝堂以至间里,只把持得公 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只一个私字,扰攘得不成世界。

      【译文】公与私,这两个字是世上为人为鬼的关口,假若从朝廷到民 间,都能够坚定做到公正,那天地就自然会清静安宁,政治也就 清明,争讼得以平息。如果都存有自私的念头,整个世界就会被 扰乱得不得安宁。

      【原文】天下之存亡系两字,日天命。天下之去亦系两字,日人心。

      【译文】天下的存亡就在于两个字,那就是天命;天下的得失也在于 两个字,那就是民心。

      【原文】无厌之欲,乱之所自生也。不平之气,乱之所由成也。皆有 国者之所惧也。

      【译文】贪得无厌的欲念,是产生混乱的根源;不正常的风气,是混 乱形成的原因。这些都是统治者应该极为警惕的。

      【原文】治道尚阳,兵道尚阴;治道尚方,兵道尚圆。是惟无言,言 必行;是惟无行,行必竟。易简明达者,治之用也。有言之不必 行者,有言之即行者,有行之后言者,有行之竟不言者,有行之 非其所言得。融通变化,信我疑彼者,兵之用也。二者杂施,鲜 不败矣。

      【译文】治理天下的方法提倡光明;用兵的方法提倡诡密;治理天下 崇尚圆通正直,用兵崇尚圆通变化。不说则已,一旦说出就必定 采取行动,不行动则已,一旦采取行动就必定会成功。简洁、明 达的人,是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有说了不一定做的,有说了立 即做的,有做了才说的,有只做而不说的,有言行不一致的。融 通变化,相信自己怀疑别人,是用兵的方法。如果把治理的方法 和用兵的方法混合使用,就很少有不失败的。

      【原文】下情之通于上也,如婴儿之于慈母,无小弗达;上德之反于 下也,如流水之于间隙,无微不入。如此而天下乱亡者,未之有 也。故壅蔽之奸,为亡国罪首。

      【译文】下面的民情通达到上面的管理者,就像婴儿与慈母的关系一 样,任何微小的东西都没有什么隐瞒的;而管理者的恩德施于民 众,就像水流进缝隙之中,再微小的地方也能进入。如果难做到 这一点而天下却混乱灭亡的,从来也没有过。所以闭塞言路的奸 贼,是灭亡国家的罪魁。

      【原文】使众之道,不分职守,则分日月,然后有所责成而上不劳, 无所推委而下不奸。混呼杂命,概怒偏其,此不可使二人,况众 人呼?勤者苦,惰者逸,讷者冤,辨者欺,贪者饱,兼者饥,是 人也,即为人下且不能,而使之为人上,可叹也夫!

      【译文】操纵下属的方法,如果不从职责上要求,就要在时间上约 束,这样下面责任明确,上级也就不劳累,同时由于没有推诿的 余地,下属也不会有欺诈之心。乱发命令,胡乱指派,对众人发 怒,使少数人工作负担过重。这样就连两个人都指挥不了,更何 况比这更多的人呢?让勤劳的人辛苦,懒惰的人安逸,寡言的人 蒙冤,巧辩的人欺骗,贪婪的人饱食,廉洁的人挨饿,象这样的 人,即便作为下属都不够资格,又怎么能让他做一名上司呢?真 让人悲叹呀!

      【原文】藏人为君守财,吏为君守法,其守一也。藏人窃藏的营 私,谓之盗。吏以法布恩,不日盗乎?卖公法以酬私德,制民 财以树厚交,恬然以为当然,可叹哉!若吾身家,慨以许人,则 吾专之矣。

      【译文】管理仓储的官员为君王守护财富,其他官员为君王维护法 令,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管理仓储的官员为了私利偷窃保管的 财物就叫盗贼,其他官吏以法令布施恩惠,不也叫盗贼吗?出卖 公共的法令来获得个人的恩德,剥削民众的财产来建立私人的交 往,并且恬不知耻地认为理所当然。可悲呀!假若是自己的财富, 慷慨地给予别人,那么自己才是真正的仗义疏财。

      【原文】整顿世界,全 要鼓舞天下人心, 鼓舞人心,先要振 作自家神气,而今 提纲挈领之人,奄 奄气不足以息,如 何教海内不软手折 脚、零骨懈髓底!

      【译文】要想整顿世界,主要在于鼓舞人心。而鼓舞人心,首先应 该振作自己的精神。如今许多身居领导岗位的人物,自身奄奄 一息,萎靡不振,又怎么能不让天下的黎民懈怠懒散,松松跨 跨呢!

      【原文】事有大于劳民伤财者,虽劳民伤财亦所不顾。事有不关利国 安民者,虽不劳民伤财亦不可为。

      【译文】有些事情必须要超出劳民伤财的程度才能办成功,那么即使 是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有些事情与利国安民没有什么关系的, 即使是不用劳民伤财也不去做。

      【原文】化民成俗之道,除却身教,再无巧术,除却久道,再无 顿法。

      【译文】教化民众改变习俗的方法,除了以身作则外,再也没有更好 的巧妙方法,除了长久教化外,再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

      【原文】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 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译文】天下的财富,要看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同时又要看用在什 么地方。要培育丰富财源,勤俭节约地使用财富。

      【原文】为政之道,第一要德威诚孚,第二要令行禁止。令不行,禁 不止,与无官无政同,虽尧、舜不能治一乡,而况天下乎!

      【译文】进行统治的方法,首先要以道德感化,以诚挚服人;其次要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令却不去执行,也就无法禁止了,就同 没有官员和官府一样,这样即使是尧舜也无法治理一块小地方, 更何况整个天下呢?

      【原文】印书先要个印板真,为陶先要个模子好。以邪官举邪官,以 俗取俗士,国欲治,得乎?

      【译文】印刷书籍首先要清晰的印板,烧制陶器首先要好的模具。让 邪恶的官员举荐的官员必然邪恶,让庸俗的官员录取的官员必然 庸俗,而国家想得到治理,能够办到吗?

      【原文】不伤财,不害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 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 耳。设廉静寡欲,分毫无损于民,而万事废弛,分毫无益于民 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

      【译文】不浪费财富,不危害百姓,就只能算是不做恶而已。如果设 立官位考虑他们是否作恶,那么不设官又有谁能做恶呢?国家设 立官员的目的正是让他们使百姓丰衣足食,移风易俗,兴利除 害,转危为安而已。假若官员清廉少欲,对百姓没有丝毫的损 害,然而却什么事都荒废了,对百姓没有丝毫的益处,这样的人 终究逃不脱“尸位素餐”这四个字。

      【原文】贤者只是一味,圣人备五味,一味之人,其性执,其见偏, 自有用其一味处,但当因才器使耳。

      【译文】贤人只有一种性格,而圣人却具有五种性格。只有一种性格 的人,性格执拗,见解偏颇,只有用在适合其个性的地方,才能 担当大任,所以要因才而用。

      【原文】小人只怕他有才,有 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 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 之,斯世何补?

      【译文】小人最可怕的是具有 才华,由于有了才华的帮 助,小人造成的危害就无 穷尽了。君子最可怕的是他没有才华,没有才华去干事,对世界 有什么用处呢?

      【原文】 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圣人以权行道,小人以权济私。在 上者慎以权与人。

      【译文】有了权力,必然就有利益。圣人利用权力来推行道义,小人 则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要轻易地将权力交予 他人。

      【原文】守令于民心,先有知疼知热,如儿如女一副真心肠,什么爱养 曲成事业做不出。只是生来没此念头,便与说绽唇舌,浑如解梦。

      【译文】郡邑的守令对于民众,首先应该悉心关怀,就像父母对待儿 女一样发自内心。这样一来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功呢?只是许多 人天生就没有这种想法,即使是说破了嘴,他们也依然在梦中一 样浑然不觉。

      【原文】为政者,立科条,发号令,宁宽些儿,只要真实行,永久 行,若法极精密,而督责不亚,综核不至,总归虚弥,反增烦 忧,此为政者之大戒也。

      【译文】 制定政策的人,订立条文,发布命令,宁可宽容一些,只要 能认真执行,长久实施,也能有效果。假若法令非常周到细致, 却不严格监督检查,综合考核,到头来终究是一纸空文,反而增 添了许多烦恼,这是制定政策人的大戒。

      【原文】民情不可使不便,不可使甚便。不便则壅阙而不道,甚者 令之不行,必溃决而不可以拾;甚便则纵静而不检,甚者法不 能制,必放溢而不敢约束。故圣人同其好恶,以体其必至之 情,纲之礼法,以防其不可长之渐。故能相安相习,而不至于 为乱。

      【译文】民众的情感不能让他们不方便,也不能让他们过于放纵。不 方便就会与民众产生隔阂,严重的就导致法令得不到贯彻,最终 必然出现不可收拾的崩溃局面;过于放纵就会使民众不知检点, 严重的就会导致无法用法律来制裁,最终必然发生无法约束的结 果。http:// . 所以圣人让自己和民众一样地去爱和恨,以便来体察民众必 然的情感;圣人又建立礼法纲常,以便防止邪恶势力的逐渐形 成。这样就能使民众相互安定相至容忍,不至于引起混乱。

      【原文】 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 步,忧勤便增一步,圣人胼手胝足,劳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后 乐。是乐者,乐其所苦者也。众人快欲适情,身尊家润,惟富贵 之得而后乐,是乐者,乐其所乐者也。

      【译文】做官都是很辛苦的工作,做官的人原本是苦人。官职升高了 一步,责任也增大了一步,辛苦就更进了一层。圣人的手足磨出 了老茧,整天劳心费神,只有当天下安定了以后才有快乐。这种 快乐,是为自己的辛劳有所收获而快乐。而普通人贪图悠闲纵 欲,追求地位以及家境的殷实富裕,只有当得到富贵之后才有快 乐。这种快乐,是由于有了享乐而快乐。

      【原文】法有定,而持循之不易,则下之耳目心志习,而上逸,无 定,则上之指授口颊烦,而不乱。

      【译文】法律是固定的,然而只要坚持遵循而不改变它,那么下面的 民众就会因耳闻目睹而熟悉习惯了,上面的官员也就安逸了;如 果没有固定的法律,那么上面的指示命令必须繁多,才不至于 混乱。

      【原文】礼与刑,二才常相资也。礼先刑后,礼刑则刑措,刑行则 礼衰。

      【译文】 礼仪与刑法,它们常常是相辅相承的。礼仪在前,刑法应在 其后,礼仪得到了贯彻,形法就不用实行了。刑法得到实行,而 礼仪的作用就相对减弱了。

      【原文】 官之所居日任,此意最可玩,不惟取责任负荷之义。任者, 任也。听其便宜,信任而责成也,若率制束缚,非任矣。

      【译文】官员的就职称作“任”,其中的含意是值得玩味的,不只是 承担责任一层意思。所谓任,就是听任的意思。听任其自由行 事,信任他而责成他去做某件事。如果羁绊束缚它,处处掣肘, 就是不“任”了。

      【原文】凡战之道,贪生者死,忘死者生;狃胜者败,耻败者胜。

      【译文】 战争的道理是:贪生怕死的人会死去,舍生忘死的人反而生 存;一心求胜的人容易失败,把失败看作是耻辱的人最终会赢得 胜利。

      【原文】宽简二字,为政之大体。不宽则威令严,不简则科条密。以 至严之法绳至密之事,是谓烦苛暴虐之政也。困己扰民,明王 戒之。

      【译文】 宽容和简明,是从政的大体。没有宽容法令就会显得过于威 严,没有简明那么政策条文就会过于繁琐。甚至于用严厉的法律 去处置繁琐慎密的事,这就称作暴戾残酷的政治。即使自己困 扰,又扰害了民众,贤明的君王应当戒除。

      【原文】 弊端最不可开,弊端最不可成。禁弊端于未开之先易,挽弊 端于既成之后难。识弊端而绝亡,非知者不能。疾弊风而挽之, 非勇者不能。圣王在上,诛开弊端者以徇天下,则弊风自革矣。

      【译文】坏事最不能有开头,坏风气最不能让它形成。在没有开始之 前禁止做坏事比较容易,在已形成坏风气以后要想挽回就十分困 难。能认识到弊端并将它杜绝,除了识见卓越的人是不行的。憎 恨坏风气并坚定地挽回,除了刚毅勇敢的人是不行的。圣明的君 王如果能把开弊端先河的人诛杀,以此来告诫天下人,那么坏的 风气就自然能革除掉。

      【原文】避其尖锐,击其惰归,此之谓大智。大智者,不敢常在我。

      击其尖锐,避其惰归,此之谓神武。神武者,心服常在人。大智 者可以常战!神武者无俟再战。

      【译文】避开对方锐利的锋芒,攻击对方于疲倦懒惰的时候,这就称 作大智。所谓大智,就是要常常做到不愚勇。攻击锋芒毕露的精 锐力量,躲避疲惫不堪的敌人,这就称作神武。所谓神武,就是 让别人常常心服口服。大智的人可以经常去进行战斗,而神武的 人就不必等待再战了。

      【原文】为政要使百姓大家相安,其大利害当兴革者,不过什一,外 此,只宜行所无事,不可有意立名建功,以求显赫之誉。故君子 之建白,以无智名勇功为第一,至于雷厉风行,未尝不用,譬之 天道然,以和镇静为常,疾风迅雷间用之而已。

      【译文】为政应该使广大百姓都能各自相安,其中有大的利害关系应 当加以发展或革除的,不应超过十分之一,除此而外,只适宜做 一般的事,不能用沽名钓誉的手段来扬名立功,以便获取显赫的 地位名声。所以君子的言行和功业,应该把不追求智勇功名放在 首位。至于雷厉风行的手段,也未尝不可以用一用。就像自然的 气候那样,平和镇静是其常态,而疾风迅雷只是偶尔出现罢了。

      【原文】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 名,皆偏也。圣人之宽厚不使人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 容。敦大中自有分晓。

      【译文】有一种人用姑息坏人的手段来换取宽厚的名声,还有一种人 以吹毛求疵的方法去博取精细明察的名声,这两种人都是走邪门 歪道的人。圣人对人宽厚但又不会让人有恃无恐,圣人对人精细 明察但并不让人无地自容,一切都体现在敦厚正大之中。

      【原文】在上者无过,在下者多过。非在上者之无过,有过而人莫敢 言。在下者非多过,诬之而人莫敢辩。夫惟使人无心言,然后为 上者真无过。使人心服,而后为下者真多过也。

      【译文】 在上面的管理者没有过错,那么下面的官吏就有很多过错。

      并不是上面的管理者没有过错,而有过错他人不敢说而已。在下 面的官吏并不是过错很多,而是由于别人的诬陷自己不敢辩解。

      惟有使所有的人心服口服,这样上面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没有过 错。只有让人心服,然后作为下面的官吏才是真的有很多过错。

      【原文】为政者贵因时。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 革,不为后人长不救之祸。

      【译文】为政的人贵在顺应时势。事情应当准时去做,不能为后代人 开无缘无故的先例;事情应当变革,就不能为后人助长不可救药 的祸患。

      【原文】夫治水者,通之乃所以穷之,塞之乃所以决之也。民情亦 然。故先王引民情于正,不裁于法。法与情不俱行,一存则一 亡。三代之得天下,得民情也。其守天下也,调民情也。顺之而 使不拂,节之而使不过,是谓之调。

      【译文】治水的人,疏通水道后水就流得干干净净,将水道堵塞就是 等于让水决口,民众的情感也是这样。所以古代的君王把民众的 情感引导到正道去,而不用法律来压制。法律和民情不能并驾而 行,一个存在另一个人就会灭亡。三代(夏、商、周)能拥有天 下,是因为赢得了民众的情感。三代之所以能守住天下,就在于 调和了民情。顺从民众的情感而不拂逆民众的情感,节制民众的 情感不使它们放纵,这称作调和。

      【原文】 时言有四难:审人、审己、审事、审时,一有未审,事必 不济。

      【译文】谏言有四个困难的地方:审察他人、审度自己、审度事理、 审度时势。一旦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事情一定不能成功。

      【原文】善如世者,要得人自然之情,得人自然之情,则保能不得? 失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失?不惟帝王为然,虽二人同行,亦离 此道不得。

      【译文】善于处世的人,应该得到他人的自然情感。一旦得到他人的 自然情感,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够得到呢?失去了人们的自然情感, 那么有什么不会失去呢?不仅仅帝王是这样,即使是二人并肩而 行,也不能违背这个道理。

      【原文】物理人情自然而已。圣人得其自然者以观天下,而天下之人 不能逃圣人之洞察;握其自然者以运天下,而天下之人不觉为圣 人所斡旋。即其轨物所绳,近于矫拂,然拂其人欲自然之私,而 顺其天理自然之公。故虽有倔强锢蔽之人,莫不憬悟而驯服,则 圣人触其自然之机,而鼓其自然之情也。

      【译文】万物的道理和人的感情都只是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已。圣人能 够以客观自然的眼光来观察天下,而天下人都无法逃脱圣人的洞 察;圣人能够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来运用天下,而天下的人在不知 不觉中被圣人所差遣。既便是那些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制度,尽 管接近于强行违背人的意愿来进行矫正,然而只是同人类自私的 天性欲望相违背,但也是顺应了天地的客观公理。所以即使是倔 犟执拗十分糊涂的人,也没有不醒悟而顺从的。这是由于圣人抓 住客观规律的关键,用它来鼓舞人的自然的情感的缘故。

      【原文】 泰极必有受其否者,否极必有受其泰者,故水一壅必决, 水一决必涸。世道纵极必有操切者出,出则不分贤愚,一番人 受其敝;严极必有长厚者出,出则不分贤愚,一番人受其福。

      此非独人事,气数固然也。故智者乘时固势,不以否为忧,而 以泰为惧,审势相时,不决毁于一惩之后,而骤更以一切之 法。昔有猎者人山见驺虞以为虎也,杀之,寻复悔。明日,见 虎以为驺虞也,舍之,又复悔。主时势者之道,于所怨也亦若 是失?

      【译文】事物兴盛到达极点就必然转为衰败,事物衰败到了极点,就 必然产生相反的结果,于是否极泰来。所以流水一旦堵塞就必将 有决口的时刻,流水一旦决口就必然有干涸的时候。世道纵向发 展一旦到一极点,就必然有人来阻隔变革它,这个人出现后,就 不分是贤人或愚人,所有的人都要受到他的损害,世道严峻到了 极点,就必然有宽厚的人出现,这个人出现后,就不分贤人或愚 人,都会从中受到益处。这并非仅仅表现在人事方面,气数本来 也是这样。所以聪明的人能乘机把握形势,不因为处于逆境而忧 虑,而因安泰而恐惧。这样的人善于审时度势,不会因为一时的 失败而突然改变所有现成的法律制度,过去有个猎人,进山后看 见驺虞就认为是老虎,把它射杀了,事后就感到后悔。第二天, 看见老虎就认为是驺虞,放过了它,事后又感到后悔。掌握时势 的人的过失,所遭受的惩罚不也像这样吗?

      【原文】肩天下之任者,全要个气,御天下之气者,全要个理。

      【译文】肩负天下重任的人,必须具有志气,而驾御天下人的志气, 就必须依靠理。

      【原文】一代人才,自是以成一代之治。既作养无术,而用之者又非 其人,无怪乎万事不理也。

      【译文】一代的人才,自然足以治理好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既没有 培养人才的方法,同时所用的人又不恰当,难怪所有的事都不符 合道理。

      【原文】顺心之言人也,有害于治;逆耳之言裨治也,不可于人,可 恨也。夫惟圣君以逆耳顺于心,故天下治。

      【译文】符合心意的话容易听进去,但对治理天下有害;逆耳之言有 利于治理天下,但是并不使人舒心,真是太可恨了。所以只有 圣贤的君主把逆耳之言当作符合心意的话,所以天下能够得到 大治。

      【原文】使马者知地险,操舟者观水势,取天下者察民情,此安危之 机也。

      【译文】骑马的人要了解地势的险峻,划船的人要善于观察水的流势,

      【经典评析】驾御天下的人要体察民情,这是关系到性命安危的大问题。

      吕坤主张的为政之道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儒家的仁、义、礼、智;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 “术”,慎到的“势”,墨家的“简政爱民”,在吕坤的治道中 都随处可见。然而,吕坤并不是简单地对前人的观点加以重 复,而是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形成了具有自己 特色的治世理论。

      吕坤认为,治政的首要任务是扶持正道,教化人心,使 广大民众精神趋于一致,振奋一新,这样才能保证步调一 致,百废俱兴。(一品句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吕坤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 对物质文明的指导作用。

      吕坤指出,“宽简”是为政之大体。所以要达到政治清明, 就必须彻底清除陈规陋习。如果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国力就 必然愈来愈衰弱。http:// . 因而“明君治天下,必先革尽靡文而严诛淫 巧”。但是,无论是兴利还是革弊,都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人们 对于陈规陋习已习以为常,而对于新生事物又一时难以接受, 所以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渐变过程。特别是涉及到 体制的转变问题更是如此。

      惩治腐败,整顿吏治,是吕坤治政的又一积极主张。吕坤 认为,国家要选择良吏来安抚民众。所谓良吏,并非仅仅指不 伤财,不害民,不为虐的人,而是指能够使民众丰衣足会,能移 风易俗,兴利除害的人。否则就是尸位素餐了。对于这些官员, 应当恩威并用,赏罚分明,对为奸作乱者,要重用刑法。“为官 一任,造福一方”,古今同此一理,指责那些占着官位白吃饭, 不为人民谋丝毫利益的人难道不正确吗?应当时刻以“尸位素 餐”四个字来惕励自己。

      吕坤对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做了透彻的分析。唐太宗曾 经把人君比作舟,把民众比做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 免“覆舟”之祸,他告诫自己“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 吏,使民衣食有余”。吕坤也提出:天下得失在于人心,民安则 天下安,百姓足则万政举,所以为政之道在于为民办事;民情 既不可随意堵塞,又不能使其放纵肆意,只能是在顺从中加以 节制。吕坤主张以大禹治水的疏导方法来统治民众,顺应民 情,不使民情有所郁结,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世良方。

      民众是社会的基础,因而攻取天下,统治天下,都应十分注重 民情,以民众的安宁作为政权稳固的基础。吕坤对民情精辟透 彻的分析,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充分认识。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