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莱蒙托夫简介,莱蒙托夫代表作品摘抄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31 点击:

    莱蒙托夫简介,莱蒙托夫代表作品摘抄赏析

      莱蒙托夫:流星样迅忽、恒星般闪耀陈丽佳。

      【作家小传】

      1814年10月2日夜,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出生于莫斯科红门(如今为莱蒙托夫广场)。其父是陆军上尉,其母出身贵族。次年春,他们全家迁回塔尔哈内外祖母的庄园。莱蒙托夫不到三岁的时候,母亲离世,他的父亲被外祖母赶出庄园,他从此开始被外祖母庄园的图书馆滋养着的童年时期。

      1828年,莱蒙托夫进入了俄国当时最好的中学——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中学就读。一年后,他领到了标有各科成绩均优异的毕业证书。在这期间,15岁的他完成了一生重要代表作《恶魔》的初稿。1830年8月,他来到莫斯科,毫不费劲地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莫斯科大学伦理政治专业学习。因为不断顶撞不称职的教授们,两年后他被迫退了学。其后,他进入了圣彼得堡的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开始了军旅生活。

      1837年,普希金在与法国大革命的逃亡者丹特士的决斗中去世。伟大诗人的死震惊了莱蒙托夫,一夜之间,满腔怒火的他写出了《诗人之死》,批判矛头直指决斗背后阴谋的策划者——沙皇尼古拉一世。这首诗立即在成千上万人的手中传抄,成为莱蒙托夫的成名之作。一鸣惊人的回报是被沙皇当局流放至高加索。然而流放并没有磨灭诗人的意志,高加索美丽的自然风光滋养了诗人的心灵,使他的诗作在写景与表现民族特色上日臻完美。经外祖母的斡旋,不久他重回彼得堡。1840年,他因一首讽刺诗与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决斗,哪知沙皇对此批示:再次流放高加索。1841年,他最后一次回到彼得堡,完成了《梦》《悬崖》《预言者》《祖国》等一批出色的抒情诗,思想更见深刻、感情更见深沉。然而,诗人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同年7月,在与马尔泰·诺夫的决斗中,他与自己的偶像普希金一样被开枪打死,时年不足27岁。

      【作品导读】

      在短短不足27年的生命里,莱蒙托夫创作了400多首短诗,27首长诗,若干散文、小说、戏剧。与莱蒙托夫同时代的权威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普希金之后,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写出过像莱蒙托夫这样的诗”,“他是一位俄罗斯的最崇高、最高贵意义上的民族诗人”。果戈理赞赏莱蒙托夫的语言,说道:“我国还没有谁写过这样正确、优美、芳香的散文呢。”列夫·托尔斯泰把自己和莱蒙托夫一起归于“非文学家”的作家,而把“普希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归入“专门的文学家”,并声称《战争与和平》的内核来源于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是一个全才的作家,诗歌、小说、戏剧,无所不通。然而,我们认定他首先是一位诗人。因为他蓬勃的诗情,对于音律的天赋,使他的作品无一不沐浴着诗性的光辉。文学史家一般把他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1828-1836年为前期,1837-1841年为后期。其分界线就是莱蒙托夫的成名作《诗人之死》。前期主要以短诗为主,表达对专制制度的憎恶、对自由的热爱、对生活的迷茫、忧伤、苦闷等等,《高加索》《土耳其人的哀怨》《尘世与天国》《孤独》《乞丐》《帆》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以《诗人之死》为界,莱蒙托夫的诗作逐步走向了巅峰。对比前后期的作品,可以看到:前期作品量(350多首抒情诗)远远大于后期,而后期作品整体上质更胜一筹。特别是1837-1841年这最后四年所写的诗,名篇迭出,几乎都是俄国诗苑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莱蒙托夫的后期诗作,长诗特别引入注目。代表作《恶魔》可以说是诗人一生心血的写照,直到死前还在修改,代表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它是一部描绘恶魔与塔玛拉触目惊心的爱情与人生悲剧的抒情性哲理长诗,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真”的厄运、“善”的扭曲、“美”的幻灭,都是启迪人们重新认识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中介。

      除诗歌外,莱蒙托夫最被人熟知的代表作还有小说《当代英雄》,其中塑造了“毕巧林”这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的“多余人”形象,被别林斯基称为“当代的奥涅金”。《当代英雄》是19世纪俄国文坛重点由诗向散文转移过程中的伟大创造,开了俄国文学心理描写的先河,对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心理描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彩片段】

      【诗人之死】

      【一】

      诗人死了,这荣誉的俘虏!

      他受尽流言蜚语的中伤,胸饮了铅弹,渴望着复仇,垂下了高傲的头颅身亡!..

      诗人的这颗心已无法忍受那琐碎的凌辱带来的耻羞.他挺身对抗上流社会的舆论了,还是单枪匹马……被杀害了!

      【二】

      被杀害了!……而今谁要这嚎哭,这空洞无用的恭维的合唱,这嘟嘟囔囔的无力的剖白!

      命运正作出它的宣判!

      难道不正是你们这伙人先磨灭他才气横溢的锋芒,然后为了让自己取乐解闷,把他强压心头的怒火扇旺?

      好啦,你们可以高兴了…一他已受不了那最后的磨难;熄灭了,这盏天才的明灯,凋零了,这项绚丽的花冠。

      【三】

      凶手漠然地瞄准他放枪,此刻连搭救都没有希望:那空虚的心平静地跳着,他手中的枪竞没有抖颤。

      有什么可怪?……命运把他从远方抛向我们的祖邦,让他来猎取高官厚禄,如同千百个逃亡者那样。

      他常放肆地蔑视和嘲笑这个异国的语言和风尚。

      他哪能珍惜我们的荣耀,他怎知在这血腥的一瞬,对准了谁举起手放枪……三他被杀害了——嗽坟墓夺走像那位经他用妙笔赞美过的不为人知但很可爱的诗人,就是那妒火难熄的牺牲品,也像他在无情的手下殒命。

      【四】

      为什么抛却适情逸趣和纯朴友谊,他要跨进这窒息幻想和激情的妒贤嫉能的上流社会的门槛?

      既然他年轻时就已能洞悉人世,为什么还同中伤他的小人握手言欢,为什么听信虚情假意和巧语花言?

      【五】

      他们摘去他先前佩戴的花冠,把满插月桂的荆冠给他戴上,但一根根暗藏着的棘针,把他好端端的前额刺伤:那帮专好嘲笑的愚妄之徒,以窃窃的恶语玷污他弥留的时光,他死了——空怀着雪耻的遗愿,带着希望落空后的隐隐懊丧。

      美妙的歌声从此沉寂了,它再也不会到处传扬,诗人的栖身之所阴森而狭小,他的嘴角打上了封闭的印章。

      【六】

      你们这帮以卑鄙著称的先人们不可一世的子孙,把受命运奚落的残存的世族用奴才的脚掌恣意蹂躏!

      你们,蜂拥在皇座两侧的人,扼杀自由、天才、荣耀的刽子手,你们藏身在法律的荫庇下,不准许法庭和真理开口……但堕落的宠儿啊,还有一个神的法庭!

      有一位严峻的法官等候着你们,他听不进金钱叮当的响声,他早就看穿了你们的勾当与祸心。

      到那时你们想中伤也将是枉然,恶意诽谤再也救不了你们,你们即使倾尽全身的污血,也洗不净诗人正义的血痕!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艺术美的政论诗。说它是政论诗,是因为作者借普希金之死用诗的形式猛烈抨击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专制统治。说它充满艺术美,是因为诗人是用艺术的眼光对现实进行观照,所运用的一切意象、一切艺术手段都是美的。在这里,作为诗的灵魂的思想主题和作为诗的载体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痛悼普希金之死”到“怒斥凶手”,从“反思诗人之死的悲剧”到“痛揭凶手后台”,彻底地揭开了诗人之死的谜底。高尔基称赞这首诗是“俄国诗中最有力的诗”。

      【相关链接】

      【莱蒙托夫与普希金】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新的太阳,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比莱蒙托夫大15岁,是莱蒙托夫的精神偶像。普希金之后,第一个擎着他的旗帜,捍卫他的荣誉,珍爱他的价值,弘扬他的精神的人就是莱蒙托夫。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有很多相似之处:(1)两人同是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中心,莱蒙托夫和果戈理是它的两翼。(2)同受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特别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影响。莱蒙托夫曾经写过诗篇《无题(不,我不是拜伦……)》。(3)两人同是俄罗斯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的巨匠。(4)同在流放或旅行期间感受到高加索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的妙处,并把它们与诗歌创作融为一体。(5)同样死于决斗之中,而且决斗都源于沙皇的指使和迫害。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如果说普希金是俄罗新的太阳,那么莱蒙托夫则是月亮。前者在静观中将生活变成诗;后者在行动中使诗变成生活的指引。如果说普希金的诗是创造美与和谐,那么莱蒙托夫的诗则是揭露丑与不和谐:普希金的诗以美感取胜,莱蒙托夫的诗以力量著称。然而,莱蒙托夫是以普希金为榜样成长起来的,普希金是源,是先驱,是开拓者,是模仿的对象;只是在模仿中莱蒙托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超越。可以说,没有普希金,就没有莱蒙托夫;没有莱蒙托夫,就再难以找到直接受过普希金熏陶的诗人。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