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韩非子最著名的名言名句大全_一品句子网

    发布时间:2019-10-17 点击:

    韩非子最著名的名言名句大全_一品句子网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一】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

      ◆[译文]自然界存在着普遍法则,人类也存在着普遍法则。

      ◆[点题]人类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所有的,人类同样不能没有。简单化了的“天人合一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思想。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译文]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如果都能像这样各展其才,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了。

      ◆[点题]自然规律是各展所长,人类社会也讲究人尽其才。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译文]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返回到事物的具体道理,深入观察,交验互证,等到进入虚静境界以后,就不会再用到自己的主观意愿了。

      ◆[点题]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主张,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开始的,即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然后再由认识返回到实践中去。韩非子在此把后一个过程提到前面,即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

      ⊙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译文]规矩既经设置,其他方面就可以端正了。

      ◆[点题]此是以“举一反三”的道理,比喻法度正了,一切事情都好确定。

      ⊙腓大于股,难以趣走。

      ◆[译文]小腿比大腿粗,难以快步跑路。

      ◆[点题]大腿喻君,小腿喻臣,粗细喻权势重轻。这里是说,本末倒置,无法生存下去。

      ⊙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

      ◆[译文]枝粗干细,将会经不住春风。

      ◆[点题]本末倒置、大小错位,后果将是同归于尽。韩非子在此是借枝喻臣,借本喻君,借春风喻事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引古谚说: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魏略》:“枝大者披心,尾大者不掉。”语意均与此近。

      ⊙掘其根本,木乃不神。

      ◆[译文]掘掉树根,树木就没有生气了。

      ◆[点题]树无根不神,人无心不灵,水无源不流,火无焰不明。韩非子在此是用“掘其根本,木乃不神”的道理,提醒君主根除奸邪。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译文]君主也有逆鳞,进说者能不触动君主的逆鳞,就差不多了。

      ◆[点题]龙在平日柔顺可骑,但它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如被触犯,就要杀人。君主也就是长着逆鳞的龙。

      ⊙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

      ◆[译文]镜子保持清亮而不受干扰,美丑就会因此显示出来;衡器保持平正而不受干扰,轻重就会因此衡量出来。

      ◆[点题]喻意在法治为宝。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但在韩非子眼里,它可以化繁归简,执要统变。

      ⊙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

      ◆[译文]人类要依靠自然生成的视力去看,依靠自然生成的听力去听,依靠自然生成的智力去思考。

      ◆[点题]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人类的活动能力是由大自然赋予的,人类在运用这些活动能力的时候,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

      ◆[译文]收藏贵重器物而屡屡加以挪动,损毁就会很大。

      ◆[点题]动与静是一对矛盾。老子认为,虚静是保持自我长生久存的良法,而躁动是失去活力导致伤损的罪魁。韩非子基本上接受了老子的观点。

      ⊙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福成。

      ◆[译文]道,打个比方说,就像水一样,溺水者多喝了就会死亡,渴的人适量饮用就会生存。再打个比方说,道就像剑戟一样,愚人拿来行凶泄愤就会惹祸,圣人拿来诛杀暴徒就会造福。

      ◆[点题]道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法则,是宇宙的本源。韩非子解释老子关于道的理论,打了两个比方,意思是说,道只有一个,但人们体道不同、用道各异,结果会相反,会千差万别。

      ⊙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不免于万物之害。

      ◆[译文]民众只知道野牛和猛虎有坚爪利角,却不知道万物尽有坚爪利角。不免于遭受万物的伤害。

      ◆[点题]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并释放一定的能量,如果人们违背了规律或接触的能量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那么它们就会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扑向人们。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译文]万物必定有兴盛和衰微,万事必定有松弛和紧张。

      ◆[点题]从哲学上讲,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矛盾双方转化过程的不衡定也是必然的。下面举几例可供参考的古语。《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

      ◆[译文]不顺应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季里结成一个穗子;违背了人心,即使是孟贲、夏育也不肯多出力气。

      ◆[点题]失道者亡,失人者丧。

      ⊙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

      ◆[译文]至于灶,一个人对着灶门烤火,后面的人就无从看见火光了。

      ◆[点题]春秋时,卫灵公专信弥子瑕。有一个侏儒对卫灵公说:“梦真灵。我梦见了灶,就见到了您。”灵公发怒说:“都说见到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你怎么梦见了灶!”侏儒回答:“太阳普照天下,一件东西挡不住;君主恩加全国,一个臣子占不完。因此,人家才说将见君主会梦太阳。”接着暗示弥子瑕有宠专横在“炀君”,所以才梦见了灶。

      ⊙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译文]火的样子是严酷的,所以人们很少被烧伤;水的样子是柔和的,所以很多人被淹死。

      ◆[点题]春秋时郑相子产临终,告诫将要继承相位的游吉,要严刑峻法而不要手软,说了上出一段话。子产死后,游吉没有听从子产的告诫,结果盗贼蜂起,派了大军才镇压下去。事后游吉感慨说,早该听从子产的劝说,从严治国,从重立法,像火一样,而不要像水一样。

      ⊙今有马于此,如骥之状者,天下之至良也。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则臧获虽贱,不托其足。

      ◆[译文]假定现在这里放着这样一匹马,它貌似骐骥,是天下最优良的马了。然而,驱赶它,它不往前;制止它,它不停下;叫它左,它不左;叫它右,它不右那么,奴仆虽然身分低贱,也不会依托它的脚力了。

      ◆[点题]这段话本意是用来指斥那些自视清高、与世无争的隐士的。

      ⊙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木,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译文]摇树的人如果逐一地掀动树叶,即使很劳累,也不能把叶子全部揭遍;如果左右拍打树干,那么所有的树叶就都会晃动了。在深潭的边上摇树,鸟惊而高飞,鱼恐而深潜。善于张网捕鱼的人牵引鱼网的纲绳。如果逐一地拨弄网眼,然后才捉鱼,那就不仅劳苦,而且也难以捕到鱼了。只要牵拉网上的纲,鱼就自然被网住了。所以,官吏是民众的本和纲,因而圣明的君主管理官吏而不管理民众。

      ◆[点题]“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势治者则不可乱,而势乱者则不可治也。

      ◆[译文]势能治国的,就不可能被扰乱;势能乱国的,就不可能被治好。

      ◆[点题]这句话见于《商君书·定分》,韩非子引用后申说道:“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也。”可见“势”是一种必然的力量、必然的趋向。势如潮流,浩浩荡荡;势如巨轮,不可阻挡。

      ⊙虎豹必不用其爪牙而与鼷鼠同威,万金之家必不用其富厚而与监门同资。

      ◆[译文]虎豹不用它的爪牙,就会和小鼠的威风无异;拥有万贯家财的人不使用他雄厚的资产,就会跟看门人一样贫穷。

      ◆[点题]失去优点和特长,就失去了自身。

      ⊙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群易牧者,夷也。

      ◆[译文]八丈高的城墙,就连楼季也不能越过,因为太陡;千丈高的大山,就是瘸腿的母羊也容易被赶上去放牧,因为坡度平缓。

      ◆[点题]韩非子是要借此比喻立法要严峻,执法要严厉,使人望而却步,不敢冒犯。

      ⊙磐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

      ◆[译文]拥有巨石千里,不能算富有;拥有俑人百万,不能算强大。

      ◆[点题]韩非以磐石喻商官技世之士,以象人喻儒侠,揭露他们的寄生本质,主张打击商官儒侠,奖励耕战。

      ⊙与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之天死也。非与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与不售;夫不死,则棺不买。

      ◆[译文]车匠造好车了,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点题]由行业差异而引起利益差异,由利益差异而引起欲望差异,这是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译文]好事物就像春草层出不穷,十事物就像秋草枯萎凋谢,所以民众奋勉竭力,乐于尽忠,这就叫君臣相宜。

      ◆[点题]这是韩非子心中的理想政治。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译文]君子不掩盖别人的优点,不张扬别人的坏处。

      ◆[点题]此语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说法相似。

      ⊙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

      ◆[译文]奸人在一定能被察觉的情况下,他才会戒惧;在一定要受惩罚的情况下,他才不敢再犯。在不能被察觉的情况下,他就会放肆;在不会受惩罚的情况下,他就要横行。

      ◆[点题]法不严行,奸人侥幸;有此一念,铤而走险。对坏人坏事,只有做到“有犯必知”,“有罪必诛”,才能使之有所戒惧,有所收敛。否则,初犯时的“小试锋芒”,将会变为再犯时的“肆无忌惮”。

      ⊙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译文]最合情合理的话是逆耳冲撞的,除非贤圣没人能听进去。

      ◆[点题]唐代张九龄《亲贤第一章》:“谗媚之言甘,贤良之言直;甘则易悦,直则难入。”宋代欧阳修《论契丹侵地界状》:“言不激切,则听者或未动心。”与韩非子此处所说意近。

      ⊙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译文]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欲望,君主显露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意图,君主显露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

      ◆[点题]韩非子主张君主用“术”驾驭臣下。所谓“术”,就是政治手段。这则箴言表述的是君隐臣显、以静制动的术,是由《老子》虚静无为思想引申出来的。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语意与此相近。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译文]君主流露出太恶情绪的,群臣就会迅速掩盖起来;君主流露出喜好情绪的,群臣就会假装力能胜任。

      ◆[点题]美恶在君,而不在臣。《淮南子·说山训》:“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唐代曹邺《扑渔谣》:“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与此意近。

      ⊙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译文]表示喜悦,就会惹事;表示厌恶,就会生怨。所以要排除爱憎,空下心来作为道所。

      ◆[点题]“道”是自然规律,宇宙本源。这段活宣扬的是道家虚静无为的思想。人们的情感或者言行一旦表现出倾向性来,必然难以保持完美无缺,而“道”则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说要“虚心”。

      ⊙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

      ◆[译文]明君对于宫内的夫人美女,欣赏她们的美色而不理睬她们的禀告,不准因私请求。

      ◆[点题]古有女色误国之说,而韩非子则更一层,把“同床”作为“八奸”之首,提出严格防范的措施。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译文].贪心固执,喜欢私利,这是亡国杀身的根源。

      ◆[点题]韩非子为这个论题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未期,智伯率领赵、韩、魏灭了中行的范后,智伯向韩、魏索要土地,韩、魏给了,向赵索地,赵襄子不给,于是智、韩、魏联军围攻赵氏。赵氏被困期间,秘密策反韩、魏,事为智伯手下的智过发觉,但智伯却没有听从智过的.一再规劝,最终被赵、韩、魏所灭。“人心不足蛇吞象”,“反认他乡是故乡”;智伯真是既贪且愎,自取灭亡。

      ⊙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

      ◆[译文]君主不能做的事情,勉强他去做;君主不愿意停止的事情,一定要他停止,这样就会身遭危险。

      ◆[点题]江山易变;本性难移。臣下要君上勉为其难,凶多吉少。自古讲究武死战、文死谏,精神虽可嘉,情势却难容。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译文]大凡人的常性,观点相同的就彼此肯定,观点相异的就彼此指责。

      ◆[点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译文]安全有利的就去追求,危险有害的就要避开,这是人之常情。

      ◆[点题]人性趋利避害、趋安避危。

      ⊙其母好者其子抱。

      ◆[译文]母亲美的,她的孩子受宠爱。

      ◆[点题]子以母贵。

      ⊙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

      ◆[译文]男子五十岁而好色之心不减弱,女子三十岁美貌就衰减了。

      ◆[点题]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二】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译文]人在生病时就尊重医生,遇有祸害时就害怕鬼神。

      ◆[点题]有病乱投医,有祸乱投庙,这是灾病环境引起的心理变态和补偿欲望。

      ⊙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译文]常常喝酒的,如是天子就失去天下,如是平民就失去性命。

      ◆[点题]酒性乱德,嗜酒伤身。

      ⊙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

      ◆[译文]人心难以捉摸,喜怒难以猜中。

      ◆[点题]韩非引用的是一句古语。古今类似说法很多,略录以备参。隔肚皮,虎心隔毛翼。”俗语有:“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

      ⊙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译文]甲犯了罪,祸归于乙,怨恨就产生了。

      ◆[点题]韩非子主张有法必依,稳。准、狠,使受罚者感到咎由自取。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译文]君臣的利益不同,所以臣下没有一个是忠诚的。所以臣下的利益确立起来,君主的利益就丧失了。

      ◆[点题]韩非子为这个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下举一段示意。卫人有一对夫妻在祈祷,妻子祝愿说:“让我没有灾难,得到一百捆布币。”好丈夫说:“为什么只要这一小点?”妻子回答说:“如果超过了这个数目,您还不用来买小老婆?”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译文]利益在什么地言,民众就归向什么地言;宣扬什么好名声,士人就拼命为之奋斗。

      ◆[点题]韩非子为此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下录其一。有一次叔向在晋平公处商议事情,平公腿痛脚麻转了筋,还是不敢不正襟危坐。晋人听列此事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认为叔向是贤人,平公也让他三分。于是全国上至高官、下至小吏,仿效叔向的,一时间占了国人的半数之多。

      ⊙齐桓公好服紫,_国尽服紫。

      ◆[译文]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的人就都穿紫色衣服。

      ◆[点题]这种一股脑儿仿效名人的风气古今相通,不难理解,叫它“时髦”可以,叫它“热”也可以。比如,名人爱游泳,全国尽“扑腾”;名人爱打牌,“扑克”摊发财。

      ⊙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

      ◆[译文]人的本性,财用富足了,就会懒于劳作。

      ◆[点题]富贵本是好事。但富贵易流于思淫而不求上进,结果一惰百害生。《老子》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左传、闵公元年》载管促语;“宴安鸩毒,不可怀也。”都讲的同一道理。

      ⊙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也。

      ◆[译文]对本不真实的东西,听十个人说,自己就会产生疑感;听一百个人说,自己就会倾向于相信;听一千个人说,自己就会确信不疑了。

      ◆[点题]三人成市虎。谎言重复一千遍还是谎言,但一千个人中,就会有九百人信以为真。

      ⊙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译文]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连自己的幼弟来了也下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即使是疏远的过客也总要招待吃喝。

      ◆[点题]人穷怕来客,人富怕冷落。“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款待路人而不招待幼弟,并不是疏远亲人而偏爱客人,而是粮食多少不同的缘故。

      ⊙巫祝之祝人日:“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译文]巫祝为人祈祷时总是说:“愿你长生千秋,万寿无疆!”这种千秋万岁的声音在耳边喋喋不休,可是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这就是人们看不起巫祝的原因。

      ◆[点题]与其听人歌功颂德,不如强人建功立业。巫祝祈祷,没有任何应验,不过是装神弄鬼,说谎骗人罢了。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译文]宠臣过于亲近,必定危及君身;臣子地位太高,必定取代君位;妻亲不分等级,’必定危及嫡子;兄弟不服,必定危害国家。

      ◆[点题]身边的人最易篡权为害。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译文]-家二人尊贵相等,事情必然难以成功;夫妻双双执掌家政,孩子将会无所适从。

      ◆[点题]清人魏源《默觚·学篇十-》:“两高不可重,两大不可容,两贵不可双,两势不可同。重容双同,必争其功。何耶?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可以作为这则箴言的注脚。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译文]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

      ◆[点题]《论语·子罕》载孔子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则箴言道出了君臣、父子关系的一隅。

      ⊙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

      ◆[译文]礼是用来表明内心感情的外部文饰。

      ◆[点题]儒家主礼,却没有给礼下过完整定义。作为法家代表之一的韩非子,一上来就试图抓住礼的实质。他认为,礼是体现内心感情的,是表达各种义理的,是用来规定君臣、父子关系的,是展示贵贱、贤愚差异的。

      ⊙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

      ◆[译文]父子之间的礼淳朴自然而不拘形式。

      ◆[点题]为什么父子之间的礼节淳朴自然呢?韩非子说:“实厚者貌薄”,“礼繁者,实心衰也。”宋代苏轼《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举乐不纪批答》也说:“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韩非子在上文中还说:礼节是情感的描绘,文彩是本质的修饰。君子采用情感而舍弃描绘,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依靠描绘来阐明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恶的;依靠修饰来显示本质,这种本质就是糟的。

      ⊙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

      ◆[译文]大家在行礼时,别人回礼的就轻快欢乐,不回礼的就责怪怨恨。

      ◆[点题]俗语说,人怕三不理。不予理睬是对对方的蔑视,最能伤害自尊心。韩非子在此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下文说:现今人们行礼,本是要沟通彼此朴实的心意,却反而造成了指责的借口,由责而争,由争而乱。因而《老子》讲,礼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引起混乱的开端。

      ⊙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之于地。

      ◆[译文]帽子虽然破旧,一定要戴到头上;鞋子虽然华丽,一定要踩在地上。

      ◆[点题]韩非子借用这句话,说明君上是君上、臣下是臣下,等级制度不可混乱的封建伦理。

      ⊙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日侵。

      ◆[译文]礼法规定,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国境以内,大夫爱官职所辖,士人爱自己的家,超过自己应爱的范围就叫和做冒犯。

      ◆[点题]“爱”是慈爱、仁爱、施恩、施惠。墨子提倡“兼爱”,是泛爱,博爱。儒家提倡有条件的爱,就是等级之爱。韩非子在此支持儒家,认为过等的爱,是僭越,是争民,是违礼,是篡权,应该予以禁止。

      ⊙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

      ◆[译文]父母寄希望于子女的,行动上是想让他们安全有利,做人上是想他们不去犯罪。

      ◆[点题]可怜天下父母心。《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录以供参。

      ⊙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无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译文]现在普通人家治理产业,用忍受饥寒来相互勉励,用吃苦耐劳来相互督促,即使遭到战争的灾难,荒年的祸患,仍然能吃饱穿暖的,一定是这种人家;和吃好穿好来相互爱怜,用安逸享乐来相互照顾,遇到灾荒年月,卖妻卖儿的,一定是这种人家。

      ◆[点题]提倡艰苦相互,反对奢侈浪费。

      ⊙千金之家,其子不仁,人之急利甚也。

      ◆[译文]家有千金的富户,他的孩子们不能亲善和睦,这是因为人们追求利益的心情十分迫切。

      ◆[点题]寒门养得孝顺女,富户多出败家子;穷乡僻壤情似金,高屋大厦情如粪。

      ⊙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不事医则疑于死。慈母虽爱,无益于振刑救死,则存子者非爱也。

      ◆[译文]慈母对于幼子的爱是任何其他的爱都无法超过的。但是孩子有不良行为,就得让他受教师管教;有了重病,就得让他就医治疗。不受教师管教;就会犯法受刑;不就医治疗,就会临近死亡。慈母虽然爱孩子,却不能使其子免受刑罚,挽救死亡,那么能保存孩子的就不是母爱。

      ◆[点题].韩非子的这段话表现了他一贯的宁严毋宽的思想。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译文]在严厉的家庭中没有凶暴的奴仆,在慈母的溺爱下却会出败家子。

      ◆[点题]韩非子认为,持家育子,严胜于宽。

      ⊙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译文]计谋是用来决定事情的,是不能不深察的。

      ◆[点题]这段话强调了善用心计的重要性。刘禹锡《论西戎表》说:“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凡事都是如此,多

      ⊙算者胜,少算者败。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译文]智商高的人办事敏捷合乎要求,必定用先王的法度作依据。

      ◆[点题]宁信法度,毋信上智。这一则因为上智不可能人人具备,一则因为上智不见得万无一失。相反,法度则是愚智同样易于遵循的准绳。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译文]不知道就说,是不明智;知道了不说,是不忠诚。

      ◆[点题]这段话用偶句形式揭示了“言”与“知”、“智”与“忠”之间的辩证关系。汉代杨雄《法言·问神》:“无验而言这谓亡。”宋代苏洵《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此可合观。

      ⊙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

      ◆[译文]言辞和顺流畅,洋洋洒洒,就被认为是华而不实;恭敬诚恳,耿直周全,就被认为是笨拙而不成条理;广征博引,类推旁比,就被认为空而无用,义微言约,直率简略而不加修饰,就被认为出口伤人而不善辩说;激烈明快而无所顾忌,触及他人隐情,就被认为中伤别人而不加谦让;宏大广博,高深莫测,就被认为浮夸无用;谈论日常小事,琐碎陈说,就被认为浅薄;言辞切近世俗,遵循常规,就被认为是贪生而奉承君主;言辞异于世俗,怿异不同众人,就被认为荒.唐;口才敏捷,富于文采,就被认为不质朴;弃绝文献,诚朴诚说,就被认为粗俗;动辄援引《诗》《书》,称道效法古代,就被认为是死记硬背。

      ◆[点题]君临天下,人心宇宙,七情六欲,变化多端。臣下要进说君主,顺旨承意,如大海捞针。大海捞针尚不至于丧失什么,而忤了君主可不得了。这段话在用语上有排山倒海之势。

      ⊙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译文]用最聪明的去进说最圣明的,未必一到就被接受,伊尹说汤就是这种情况;用聪明的去进说愚蠢的,必定不被接受,周文王进说商纣就是这种情况。

      ◆[点题]这段话指出了臣下向君主进言的困难:好些的是几经磨难而终为明君采纳,糟糕的则触怒龙颜而招致杀身之祸。

      ⊙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不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译文]群臣陈述他们的主张,君主根据他们的主张授予他们职事,依照职事责求他们的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主张,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主张,就罚。

      ◆[点题]言论和职事相一致,职事和功效相一致,就是贤臣,就该受赏;否则,就是恶臣,就该受罚。而君主执掌罚大权制约臣下,法治便得以推行。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惛惛乎。

      ◆[译文]听察言论的一般原则,就像酩酊大醉一样。大家纷纷动嘴动舌,我总也不先开口;大家纷纷动嘴动舌,我越发装得糊糊涂涂。

      ◆[点题]黄老学派的清静无为、以柔克刚思想,经韩非发挥,成为君上驾驭臣下的手段。《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译文]一般说来,向人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态,以便于用自己的说法去顺应它。

      ◆[点题]《说难》主要是指向君主进说的困难。进说关键在于因势利导。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

      ◆[译文]君主有过错,进说者毫不糊地说明礼义借以挑他的毛病,这样就会身遭危险。

      ◆[点题]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别揭短。”挑明贵人的阴私,无异于捅了马蜂窝,无异于引火烧身。

      ⊙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矣;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扯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略事陈意,则日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日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

      ◆[译文]进说者与君主议论大臣,君主就会认为是离间自己;与君主议论侍从,君主就会认为是炫耀身价。议论君主喜爱的人,君主就会认为那是在寻找靠山;议论君主憎恶的人,君主就会认为那是在试探自己。进说者言语直截了当,君主就会认为他不聪明而看作笨人;进说者谈论米盐之类具体事物,广征博引,口若悬河,君主就认为他废话连篇,嫌他说得太长。进说者简略地陈述意见,君主就认为人胆小怕事,不敢说完;联系所考虑的事情做广泛而自由的谈论,君主就认为他粗野而傲慢。以上这些进说中的困难,是不可不知道的。

      ◆[点题]这段话充分反映出韩非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能力。人都有一种逆反情绪,而君主对臣下则更容易产生怀疑和防备心理。进说者之所以失败,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通过言谈打动君主,没有把君主引入自身利害的顾虑中。

      ⊙人主使人臣言者心知其端以责其实,不言者心问其取舍以为之责,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则皆有南矣。

      ◆[译文]君主对说话的臣子,一定要他显露出来龙去脉,从而责求他的实效,对不说话的臣子,心须问他赞成还是反对,从而明确他的责任,那么臣子就不敢乱说,又不敢不说了,说话和沉默就都有了责任。

      ◆[点题]《老子》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韩非则认为臣子沉默是暗里抗拒君主,臣子妄言是明里抗拒君主。

      ⊙数见久待而不任,好则鹿散。

      ◆[译文]频频接见某人,长期留住某人而不予任用,奸臣就会疑惧起来,就会像惊鹿一样四下逃散。

      ◆[点题]县令庞敬派遣一批市场管理人员出发,但把其中一个官吏留住。这个官吏干等了老半天,庞敬也不吭声,就又派他出发了。市场管理人员都以为县令给了官吏秘密指示,而对自己不信任,因此谁也不敢为非作歹。韩非子借此总结出一个统治手段,就是上出一段话。

      ⊙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金不辩。

      ◆[译文]这和楚人卖珠、秦伯嫁女同类,所以他的言论很多,但不动听。

      ◆[点题]“楚人鬻珠”,后衍化出“买椟还珠”的成语。原故事是这样的:楚王对田鸠说:“墨子也算声名显赫的学者了,但为什么他言论不少却不动听呢?”田鸠回答说:“他怕大家只注意文l辞的华丽而记了实际的用处啊!过去秦君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衣着华丽的陪嫁女子有七十个。到了晋国,晋人喜欢上了陪嫁的媵妄,却看不起秦君的女儿。这可以听做善于嫁妾,不能叫做善呈嫁女。楚国有个到郑地卖珠的人,他用木兰做了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用宝玉作缀,用玫瑰装饰,用翡翠连结。郑人买了他的匣子,把珠子还了回去。这可以叫善于卖匣子,不能叫善于卖宝珠。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说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往往只看文条不重实用。墨子与此相反,他重内在价值,不重外表华美。”

      ⊙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译文]仅凭虚浮的言辞,就能够征服一国的视听;考察实际的情形,连一个人也欺骗不了。

      ◆[点题]韩非子借此讽刺那些“理论上说得通、实际上行不通”的辩说家们。

      ⊙申子曰:“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见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了,人且藏女;女夫知也,人且行女。故日:惟无为可以规之。”

      ◆[译文]申不害说:“你言论谨慎,人们将会跟踪你。你智慧显露出来,人们将会躲开你;你愚蠢显露出来,人们将会算计你。你有智慧,人们将对你采取行动。所以说:只有无为可以窥测其中奥秘。”

      ◆[点题]文中的“夫为、原是老子的哲学主张,经申不害改造后成为一种以静制动、以阴统阳的政治手腕。韩非子对申不害的观点表示赞同,他把上出一段话概括为“六慎”,说:君主好比利害积聚的中心,而众人追求私利的欲望都像本辐条射向本毂一样投向这个中心,所以君主成了众矢之的。因此,君主如果表现出爱憎,就会被臣下利用,从而陷入迷惑之中;君主如果把听到的话泄漏出去,臣下就难以畅所欲言,甚或暗中加以利用,而自己也便失去了神明。

      ⊙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卮玉卮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

      ◆[译文]如果贵为君主而把他群臣的言论向外泄漏,那就像没有底儿的玉杯一样。即使臣下怀有极好的德才,谁也无法充分献出谋路,因为总要被泄漏出去的。

      ◆[点题]千金玉卮,通而无当;瓦器有当,可盛酒浆。堂谷公问:“君在渴时要哪个?”韩昭侯答:“要瓦器。”由此引出了这则箴言,而昭侯在听了堂谷公的劝诫后,每有大事,一定要单独睡觉,唯恐说梦话时泄密。

      ⊙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译文]民众害怕,就那么站着不动,不知所措。这便是圣人为之落泪的原因所在。

      ◆[点题]民众为何害怕得无所措手脚呢?因为君主无常操:一面给人家行赏,一面又;诋毁人家;一面给人家处罚,一面又赞赏人家;一面因为人家清廉加以提拔,一面又因为人家不贿赂亲信而予以贬谪;一面因为人家公正加以表扬,一面又因为人家不阿谀奉承而予以斥退。就像驾马,一手拉缰绳,一手加鞭子,马只好站住一动不动,或者干脆往一边跑了。

      ⊙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

      ◆[译文]事情因为办得隐秘、巧妙而获得成功,因为办得疏漏、笨拙而归于失败。

      ◆[点题]意义很明白,毋需多言。下面引几例古书上相似的说法,以广见闻。汉代孔融《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意林》引《物理论》:“病从口入,患从口出。”明代薛璋《薛文清集》:“处事最当熟悉思缓处。熟悉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最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亦当以慎重处之。”

      ⊙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

      ◆[译文]命令是最高贵的言论,法律是最准确的事理。

      ◆[点题]君主的命令和国家的法律高于一切、压倒一切,而违令的言论、违法的行为则全在禁绝之列。他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

      ◆[译文]言行是要以功用为其目的的。

      ◆[点题]用现代观点说,韩非了可谓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论者。

      ⊙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共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

      ◆[译文]不听他言语,没有本领的人就不能发现;不让他任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发现。听他说话而责求他有相应行动,让他任职而责求他能把事办成,那么没有本领、德才不好的人就原形毕露了。

      ◆[点题]韩非子一贯主张“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即根据人的实际能力而给以官职,用实际效果来检验言论,要求名实相符,言行一致,这就叫刑名参验之术。

      ⊙欲得力士而听其自言,虽庸人与乌获不可别也;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

      ◆[译文]想要得到大力士,却光凭自己介绍,普通人和乌获就无法区别。把巨鼎大案交给他们举,是疲弱还是勇健,就表现出来了。

      ◆[点题]事实胜于雄辩。孔子的言行观与此相近,例如他说:“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故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译文]主张有言之成理但不切实际的;言论有词句笨拙但能立即付诸实施的。所以圣人不强求挑不出毛病的言论,而致力于那些无可更易的事务。

      ◆[点题]言不求华丽,事必求实效。据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呐者言之疑,辩者言之信。

      ◆[译文]口才笨拙的人说的话使人心疑,善于辩说的人说的话使人信任。

      ◆[点题]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呐言易疑”;酿于心,出于口,所以“辩言易信”;这是人的常规反应。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译文]不用事实加以检验就对事物作出判断,那就是愚蠢;不能正确判断就引为根据,那就是欺骗。

      ◆[点题]用参验的方法来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合乎实际,是否具有实际的功效,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译文]孔子说:“按昭仪表取人吧,在子羽身上出了差错;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出了差错。

      ◆[点题]韩非子在此借用孔子看人失实的感慨来论证比较、验证的重要性。

      ⊙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译文]光是称赞毛啬、西施的美丽,并不能使自己变得好看;用脂泽粉黛化妆一番,就能比原来漂亮几倍。

      ◆[点题]虚妄的颂扬不如追求实利,韩非主张“急其功而.缓其颂”,治理国家亦同此理。

      ⊙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

      ◆[译文]一般人希望成功却反而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不懂得道理而又不肯去向懂得的人请教,不肯听从能人的意见。

      ◆[点题]这里所说的“道理”,可以分开理解,即“道”为普遍法则,“理”为特殊规律。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译文]小心谨慎,一天比一天谨慎,如果能谨慎地遵循自然法则,天下就可以据为已有。

      ◆[点题]这是古代格言,本属韵文。它告诫人们,谨慎是成功的法宝,粗枝大叶不行。

      ⊙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

      ◆[译文](君主)有智慧也不用来思考,使万物处在它适当的位置上;有贤能也不表现为行动,以便察看臣下依据什么;有勇力也不用来逞威风,使臣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勇武。

      ◆[点题]《老子》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列子·黄帝》:“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这则箴言即由此思想引发而出的一种统治术。

      ⊙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

      ◆[译文]有嘴不因私事而说,有眼不因私事而看。

      ◆[点题]私利与公益不同,家事与国法有别。韩非子主张大公无私、先国后家,人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该如此。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译文]只有去掉过分行为,身体才会不受损害。

      ◆[点题]《论语’.先进》:“过犹不及。”《周易·谦》:“满招损,谦受益。”韩非子在此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

      ◆[译文]圣人按照统一规律而采取虚静态度,使名分自然形成,让事情自然确定。

      ◆[点题]韩非是法家人物,而法家一般是主张奋发有为的;黄老是道代表,而道家一般是主张虚静无为的。在此,韩非实际上表达的是有为本乎无为、阴为阳基的思想。宋人苏辙《东轩记》:“循理以求道,落其花而收其实。”

      ⊙过而不听于乩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译文]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而又一意孤行,这是丧失好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点题]韩非在此论题下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齐相管仲年‘老时,向桓公举荐隰(xi)朋继承相位,而力谏醒公不要重用竖刀、易牙、卫公子开方等奸臣。后来齐醒公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不用隰朋而重用刀,结果竖刀与易牙、卫公子开方作乱,饿死公。一代霸王桓公死后,三个月没人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

      ⊙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

      ◆[译文]掌握了道的人,虽然内心和外表都真诚和顺,但并不以此议论困苦堕落的人;虽然能舍生忘死轻视资财,但并不以此侮辱软弱的人、耻笑贪利的人;虽然品行端正不结党营私,但并不以此嫌弃邪僻的人、责怪自私的人;虽然地位尊贵衣着华美,但并不以此藐视卑贱的人、欺侮贫穷的人。

      ◆[点题]这里所说的“有道之士”,实际上就是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的人。在他们看来,无所谓七情六欲,无所谓是非黑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们要虚静无为,要返真归朴,要逃避人间的一切烦扰。俗话说,退一点海阔天空。从韩非子的一贯主张看,不能不认为他具有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思想。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方正,但不乱割:有棱角,但不乱戳;耿直,但不放肆;有光采,但不炫耀。

      ◆[点题]这段话引自《老子》,说的是圣人的操守。韩非子对山的解释是: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不敌众是必然的。如果圣人要勉强地去教导众人、改造世俗,那就会招来责骂和仇恨,危害身体和寿命。因此,圣人便只有采取对己修身养性、对人听之任之的态度了。

      ⊙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

      ◆[译文]如果(听力、视力,智力的认识功能)完全用尽,就会过度费神;过度费神,盲聋狂乱的祸害就会到来,因此要节省着使用。

      ◆[点题]一般说来,道家主张退守,儒家主张中庸,法家主张进取,韩非子则是一位充分吸收了道家精神的法家人物,他的“势说”可说是极强的,而他的“术说”则可说是极柔的。从这里的一段话看,他倒真像一位老子的信徒。

      ⊙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

      ◆[译文]懂得治理社会的人,他的思虑是安静的;懂得顺从自然的人,他的器官是空虚的。

      ◆[点题]这里表达的是老子虚静无为的思想。《老子》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意思是空虚。

      ⊙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译文]把根柢扎深保牢,是长久生存、保持活力的根本途径。

      ◆[点题]这句话引自《老子》,说的是养生之道,推论的基础是自然规律,引申的用法是治理社会等等,“根深蒂固”一语源出于此。汉代张衡《西京赋》:“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

      ◆[译文]祸难产生于邪心,邪心产生于能够诱发人们欲望的东西。能够诱发人们欲望的那些东西,进一层说可以使良民为奸,退一层说可以使善人遭祸。

      ◆[点题]这段话是用来解释《老子》“祸莫大于可欲”的。韩非子在“祸”与“可欲”之间加进了“邪心”,使《老子》语意前后贯通,豁然开朗。《尉缭子·治本》:“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可参看。

      ⊙祸莫大于不知足。

      ◆[译文]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

      ◆[点题]现代也有“知足常足,终身砂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说法。成语有“知足常乐”。

      ⊙修之身,其德乃真。

      ◆[译文]加强自身修养,品德才能纯真。

      ◆[点题]这句话出自《老子》。《老子》-书,又名《德道经》,“德”是“道”的社会化表现,所以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哲学术语。

      ⊙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译文]你把玉当作宝当作宝,我把不接受您的玉当作宝。

      ◆[点题]韩非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要把一块璞玉献给子罕,并声称:这是块宝,应为君子所用。子罕则说了上出一段话予以回绝。韩非子借这个故事阐明《老子》“不责难得之货”的思想。

      ⊙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译文]了解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

      ◆[点题]这段话是韩非子为阐明《老子》“自见之谓明”的论题而说的,他还讲了一段故事:楚庄王想进攻越国,理由是越国“政乱兵弱”。杜子说,人的眼睛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但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现在楚兵也够弱的,楚政也够乱的,怎么好拿了“政乱兵弱”的理由进攻越国呢?于是庄王听从杜子劝谏,停止伐越。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译文]眼睛离开镜子,就不能修整胡子眉毛;人们离开法术,就不能辨别是非曲。

      ◆[点题]人的认识要借助客观标准,人的行为要遵循客观规律。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译文]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点题]中庸之道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用控制矛盾的办法解决矛盾,可以认为其中含有主动进取,自我完善的精神。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译文]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译,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

      ◆[点题]《老子》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并可参看。

      ⊙小信成则大信立。

      ◆[译文]在小事上能够守信,在大事上就能守信。

      ◆[点题]韩非子为此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今择其一。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头猪吃。”一等她从集市上回家曾子就要杀猪。妻子劝阻说:“那不过是哄孩子罢了。”曾子严肃地说:“小孩子可不能乱教。现在你骗了他,他日后就学会骗人了。”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私怨不入公门。

      ◆[译文]私人怨恨不关公家事务。

      ◆[点题]关于这一论题,韩非子讲了一段小故事。晋大夫解狐把自己的仇人推荐给赵简子作相,仇人以为这是向自己表示和好,就前去拜谢。解狐不吃这一套,拉开弓迎头向仇人射去,说:“我推荐你,那是为公,是因为你能胜任。咱俩有仇,这是私怨!”看这段故事,不难发现,私怨虽然不入公门,但从公门出来后私怨仍然存在一境界并不很高,但也不低。

      ⊙群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

      ◆[译文]君子不听不实在的话,不受不正当的财货。

      ◆[点题]这句话意思很明白,毋需多赘。下面引用一些古书类例,以广见闻。《老子》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邓析子·转辞篇》:“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孟子·公孙丑下》:“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

      ◆[译文]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年轮。

      ◆[点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道。”论证矫正竹木的工具和方法的重要性,以比喻法治路线必要性。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译文]君主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君主作用在于不能被臣下了解;君主虚无冷静,无所事事,在暗中观察臣下的过失。

      ◆[点题]《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噪君。”可谓这则箴言的哲学基础,也就是要人学到绵里藏针、以阴胜阳的处世法宝。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译文]看见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点题]这段话是由《老子》“无为无不为”思想引发出来的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老子》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唐代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外愚而内益智,外讷而内益辩,外柔而内益刚。”可与此合看。

      ⊙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译文]砍树不要留根,不要和祸害接近,祸害就不会存在。

      ◆[点题]人们要想免除祸害,要么做到除恶务尽,要么明智地远远避开。

      ⊙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

      ◆[译文]杜绝别人的觊觎之望,破除别人的揣测之意,不要使别人生出贪求自己利益的欲念。

      ◆[点题]韩非子主张君上对臣下要取强硬态度,不仅要禁止他们有危害君权的行为,而且要禁锢他们有篡夺君权的欲望。用兵讲究攻心为上,政治也是如此。

      ⊙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

      ◆[译文]不慎重从事,不掩盖真情,贼子就将产生。

      ◆[点题]正道直行,光明磊落,本是一种好的品德。但在此韩非子告诫人们,情行太露,易给坏人造成可乘之机。韩非子在《亡征》-文中也说:“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译文]做君主的统治原则,以静退为法宝。

      ◆[点题]“静”是以柔克刚,“退”是后发制人。动,容易给人抓住把柄;进,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

      ◆[译文]巧匠目测合乎墨线,但必须先用规矩作标准。

      ◆[点题]这则箴言告诉人们,主观的“巧”不如客观的“准”。《管子·法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可与此同观。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

      ◆[译文]圣人之道,要排除智和巧。

      ◆[点题]这里表达的基本上就是黄老学派虚静无为的思想。《老子》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另外,《荀子·天论》所谓“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同样表达了这一思想。“圣人”所要排除的是小智小巧,所要成就的是大智大巧。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译文]不要放松你的弓,一个窝里有两雄。

      ◆[点题]这里是提醒君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防止身边另外出现一个势力中心,与自己争雄。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以新旅与习故争,其数不胜也;以反主意与同好恶争,其数不胜也;以轻贱与贵重争,其数不胜也;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

      ◆[译文]拿关系疏远的和关系亲近、受到宠信的相争,在常理上不能取胜;拿新客和故旧相争,在常理上不能取胜;拿违背君主心意和投合君主好恶相争,在常理上不能取胜;拿地位低贱的和位尊权重的相争,在常理上不能取胜;拿一个人和一国人相争,在常理上不能取胜。

      ◆[点题]俗语有言:手臂拗不过大腿。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实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译文]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然受到抛弃和疏远。讲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说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上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录用进说者而实际上加以疏远;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上疏远进说者本身。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点题]韩非认为,人的欲望,大致不外名利两端,人的表现,大致可分阴阳两套,而其间的分分合合,则复杂多变,难以一律,于是乎君主设钩张网,引来进说者左右周旋。这样一来,进说者既要仰人鼻息,又被蒙在鼓里,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三】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

      ◆[译文]君主对进说者恩泽不厚,进说者却尽情地讲了知心话,如果实行他的主张而获得成功,就会忘记他的功德;如果主张行不通而遭到失败,就会被君主怀疑,这样就会身遭危险。

      ◆[点题]说难说难,是进退两难。而下级向上级进说尤其困难,臣子向君主进说难乎其难。在此,韩非子为读者讲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宋国有一家富人,住宅的墙被大雨冲坏了。儿子说,不快点修复坏墙,日后一定会遇上窃贼。邻居的老汉也是这么说的。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遭了盗,但富家翁却认为:自己儿子聪明过人,料事如神;邻居老汉预知其事,说不定就是他偷的。

      ⊙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译文]君主有时计谋得当,而想以此作为他个人独到的功绩,但进说者也知道这个计谋,这样就会身遭危险。

      ◆[点题]做人臣子,寄人篱下,对于君主的好事不能争,对于君主的过失不能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假装糊涂,缄口不说。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译文]君主的祸患在于相信别人。相信别人,就受到别人控制。

      ◆[点题]韩非子在此说的是君主对于臣下的肓信;肓信就会盲从,盲从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失去自强自立的能力。

      ⊙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译文]有小聪明的人不能让他谋划事情,有小忠诚的人不能让他掌管法令。

      ◆[点题]“小智”、“小忠”的作用范围有限,这是一;“小智”、“小忠”往往见小不见大、因小失大,这是二。因为这两点,小材大用的话,其结果很可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

      ◆[译文]圣人对待万事万物,完全像慈祥的母亲为幼弱的孩子着想一样。

      ◆[点题]韩非子在上文中这样解释说:慈母对于幼子,总是致力于给他幸福;致力于给他幸福,就千方百计地免除他的祸害;免除他的祸害,就要考虑周详;考虑周详,就能获得事理;获得事理,就必定成功;必定成功,行动起来就不再犹豫;不犹豫叫做勇敢。最后导出《老子》的一句话:“慈,故能勇。”

      ⊙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

      ◆[译文]对孩子慈爱的人,不敢断绝衣食;对身体爱惜的人,不敢背离法度;对方圆珍视的人,不敢丢掉规矩。

      ◆[点题]人的主观愿望必须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韩非子在下文说:“临兵而慈于士吏则战胜敌,慈于器械则城坚固。”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开始于微细。

      ◆[点题]这段话出自《老子》。《老子》还说:“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为了阐发老子的思想,韩非子打了个精辟的比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巧诈不如拙诚。

      ◆[译文]智巧、诈伪比不上笨拙、诚实。

      ◆[点题]为什么说“巧诈不如拙诚”呢?韩非子为读者讲了两个故事。其一是“乐羊以有功见疑”:乐羊作为魏将攻伐中山国,中山国君煮了乐羊的儿子并送过来一杯肉羹,乐羊为了蒙蔽敌人,忍痛喝了下去。乐羊得胜回魏,魏文侯一面赞赏他的战功,一面却对他起了疑心一一他连儿子都吃了,还有谁不敢吃!

      ⊙可必,则越人不疑异;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译文]一定能射中目标的话,那么越人也敢于举靶而不怀疑异会射到自己;不一定射中目标的话,就是慈爱的母亲也要躲避张弓射箭的小孩子。

      ◆[点题]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惠施说:当神射手羿张弓身箭的时候,越人争抢着为他举靶;当小孩子张弓射箭的时候,慈母马上躲进屋里关起门来。上出一段话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总结,说的是,肯定与不肯定,决定着危险与不危险;危险与不危险,决定着信任与不信任。

      ⊙物之几者,非所靡也。

      ◆[译文]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不要再拖拖拉拉。

      ◆[点题]这是一段故事的结语。有个和蛮横的人作邻居的人,他想卖掉住宅远远躲开。有人劝他说:“那个人快要恶贯满盈了,你不妨姑且将就住一段时间。想卖住宅的人回答说:“我倒害怕他会把我当作恶贯满盈的牺牲品哩!”于是就马上搬走了。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难。

      ⊙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

      ◆[译文]即使有唐尧的智慧,但如果没有众人的辅佐,大功也建立不起来。有乌获的力气,但如果得不到别人帮助,也不可能自己举起自己;有孟贲、夏育的勇猛,但没有法术作为保障,仍不能总是取胜。

      ◆[点题]韩非子说:“天下有信数三:一日智有所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举,三日强有所不能胜。”唐尧、乌获和孟贲、夏育的事例,就是为了分别说明这个道理的。但从事例本身的用语看,还可以看出“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道理。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译文]针灸刺骨,所以身上一时疼痛,自己却能得到长远好处;忠言逆耳,所以心里暂且难受,国家却能得到长远利益。

      ◆[点题]这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另一种表达法。韩非子在《安危》-文中还说:“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韩非子在《外储说左上》中又说:“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上列引文中的“拂”字,意思是违忤。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译文]不要吹毛去挑小毛病,不要洗了污秽去细寻难以察知的缺陷。

      ◆[点题],“吹毛求疵”’的成语典出于此,又作“吹毛求瘢”、“洗垢索瘢”等。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译文]荣誉和耻辱的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

      ◆[点题]荣名自立,咎由自取,因为社会是公正的,法律是公正的。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译文]没有比政令清简的好处更大的了。没有比天下太平更久的了。

      ◆[点题]韩非子在这句话前有一大段的铺垫,大意是说:在治理得极好的社会里,法制也比早晨的露珠那样纯洁质朴,人们的心中没有积怨,人们的口中没有烦言;没有残兵败将的狼狈不堪,也没有英雄豪杰的光荣史册。

      ⊙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

      ◆[译文]淡泊处世,恬适安静,顺应自然,把握大体。

      ◆[点题]“大体”指整体、根本。韩非子认子,君主应该根据自然规律,推行法治路线,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偏激大露,从百实现“君子乐而大奸止”的理想。很显然,他吸收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儒家的“中庸”思想。

      ⊙明主之爱一颦为颦,而笑有为笑。

      ◆[译文]明君连自己的一颦一笑都要加以珍惜,颦有颦的目的,笑有笑的目的。

      ◆[点题]随便皱眉,人家会以为你是在责备;随便发笑,人家会以为你是在鼓励。有一次韩昭侯让人把自己穿旧的裤子收藏起来,侍从说他太吝惜了,连旧裤子都不舍得送人。他说了上出一段话,指出:“我一定要等到有人立了功,才拿出来赏赐他。”

      ⊙一听则愚智不纷,责下则人臣不参。

      ◆[译文]一一听取,愚和智就不会混淆;督责臣下,真和假就不会夹杂。

      ◆[点题]“一听责下”是韩非子《七术》中的一术。他为此讲了几段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滥竽充数”: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个人同时演奏。南郭处士请求参加乐队,宣王很高兴,一切待遇如众,宣王死后,湣王即位。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人们吹竽,混饭吃的南郭处士随即溜之大吉了。

      ⊙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

      ◆[译文]似是而非的假象,会使君主处罚失当,会使臣下得到私利。

      ◆[点题]韩非子这个命题讲了几段故事,下选举一段示意。齐人夷射陪王喝酒,大醉而出。受过刖刑的看门人说:“您不能给我剩一点喝?”夷射骂道:“滚开!你这个贱人!”看门人怀恨在心,就往门口泼了些水,像尿一样。次日齐王出门,问是谁尿的,看门人说是夷射,齐王就把夷射给斩了。

      ⊙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射虽瘁月9瞿,犹未有益。

    黑塞最有名的名言名句

      ◆[译文]有手段统治国家的话,就是安闲地坐地朝廷里,脸上有少女那样红润的气色,对国家的治理也没有什么妨害;没有手段统治国家的话,身体即便是弄得又累又瘦,也还是没有任何帮助。

      ◆[点题]这段话出自孔子门徒有若之口。宓子贱任单(shan)父一地的地方长官,有若见到他说:“您怎么瘦了?”密子贱回签:“君王不知道我没有德才,派我治理单父。政务紧急,心里忧愁,所以瘦了。”有若说:“从前虞舜弹着五弦琴,唱着《南风》诗,天下就给治理好了。对付单父这么个小地方,都把您累成这样,那么治理起天下来,您可怎么办啊!”接下去,有若就说出了上列一段话。意思是“有道不在忆,没道;跑断肠。”韩非子认为:“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宓)子也。”

      ⊙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译文]先王的言论有时像郢人定的信那样,而后人理解起来却多属燕相看信时胡乱解释一类。

      ◆[点题]这是成语“郢书燕说“的出处。郢地有个给燕相写信的人,因为晚上灯不亮,就对持烛的人说了声“举烛”而在信上了误写了“举烛”二字。燕相收信后大夸“举烛”二字,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时就是选用贤人。”燕相告诉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治是治好了,但并非信的本意。后人把郢书燕说当作穿凿附会的典型。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译文]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恩德,不会做官的人村立怨仇。概这种器物是用来平斗斛的,吏作为官员是用来公平行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失去中正。

      ◆[点题]这段话本是孔子所说,韩非子引用来说明公正行法的必要性。

      ⊙不易朝燕之处,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

      ◆[译文]不论上朝还是在家,季孙都一样庄重,最终还是被人杀害了。

      ◆[点题]韩非子借用季孙终生庄重、最后被杀的事情,告诉人们行为不要太偏执的道理。簿孙一生严予律己,但只有那么一次疏忽,门客就以为是他是在蔑视自己,于是大家怨恨起来,就一同杀了季孙。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译文]种植橘柚的话,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的话,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材时要慎重。

      ◆[点题]选材不慎,等于养奸;选材得当,获利无穷。

      ⊙直议者不为人所容,无所容则危身。

      ◆[译文]言论直爽的人不为人所容,不为人所容就会危及自身。

      ◆[点题]直言害身。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译文]即使有那么一个价值千金的玉杯,最为贵重,但没有底儿,直往下漏,不能用来盛水,那么谁还往里面倒饮料呢?

      ◆[点题]韩非子借此说明君主不可把臣下的言论随便向外泄露的道理。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译文]你要想使自己得到好处,首先使你的君主得到好处;你要想使家庭富有,首先使你的国家富有。

      ◆[点题]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上出一句话是田鲔(wei)教育他的儿子田章时所说的。

      ⊙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

      ◆[译文]君主出售官爵给臣子,臣子出售智力给君主。因此,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旁人。

      ◆[点题]“官爵”可理解为“官职和爵位”,“智力”可理解为“智能和体力”。“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一句话,一下子把君臣关系变成了“商品关系”。那么要做到公平合理的杠杆是什么呢?按照韩非子的观点,是“法”;“自恃无恃人”也只有在法治条件下实行。

      ⊙人主不佯憎爱人。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译文]君主不假装恨人或者爱人。如果假装爱某人,就无法再恨他;假装恨某人,就无法再爱他。

      ◆[点题]君主是金口玉言,假装不得,假装憎爱的话,就会弄假成真。

      ⊙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译文]讲究礼仪的君子,不嫌忠信繁多;两军对阵的时候,不嫌诈伪繁多。

      ◆[点题]平常日子里是礼多人不怪,两军相遇是兵不厌诈,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礼之用,和为贵;兵之用,胜为准。

      ⊙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

      ◆[译文]要求得长远的利益,就在于今日的胜利。

      ◆[点题]眼前成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本是辩证统_的,但实际事务中常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毛病,出现好高务远的偏颇。本条说的是:未来的利益,在于现实的积累。

      ⊙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译文]违反义理,是事情失败的原因;违反德政,是怨恨积结的原因。

      ◆[点题]“义”是说的理,顺理可以成章;“德”是说的情,适情可以悦心。倒义逆德难免要天怒人怨。

      ⊙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奚仲为车,不能成一轮。

      ◆[译文]如果放弃矫正木材的工具,丢掉度量尺寸的技术,即便是让奚仲造车,也不能完成一个轮子。

      ◆[点题]韩非子借用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说明法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奖赏的诱导,没有刑罚的威严,放弃了权势,丢掉了法度,即使是让圣贤挨户劝说,逢人辩论,那对社会的治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译文]办事迟疑而没有成效,软弱怯懦而优柔寡断,好坏不分而无一定原则的,可能灭亡。

      ◆[点题]《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均可与此参验。

      ⊙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译文]胆小怕事而不敢坚持己见,问题早已发现而没有决心去解决,知道可以怎样做,但决定了又不敢去做的,可能灭亡。

      ◆[点题]智勇双全成大事,有智无勇大事废。“优柔寡断”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则箴言演化出来的。

      ⊙先圣有谚日:“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译文]先圣有句谚语说:“人不会被高山绊倒,却会被小土堆绊倒。”山大,所以人们会小心遵循;土堆小,所以人们粗心大意。

      ◆[点题]狂风恶浪等闲看,小河沟里看船翻;小心谨慎走天下,大跤跌在低门坎。

      ⊙侈泰则家贫,骄恣则行暴。

      ◆[译文]挥霍无度,家境就会贫困;骄横放纵,行为就会暴虐。

      ◆[点题]这里引用一些古书中与此相关的警句,以资参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侯语:“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以实毙之。”《管子·中匡》:“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管子·形势》:“代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译文]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点题]这句话出自《老子》四十四章,它用韵语形式表达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处世哲理。

      ⊙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一不困。

      ◆[译文]明君行使权力时像天一样光明正大-,任用臣下时像鬼一样神妙莫测。光明正大,就不会遭到反对;神妙莫测,就不会陷入困境。

      ◆[点题]这句话可以说是韩非子为君主设想的一种至高境界。在这一境界中,天鬼合一,人神合体;阴阳合道,动静合理;既唯我独尊,又唯我独得;既君临天下,又无影无踪。

      ⊙说人不能利,恶人不能害,索人欲畏重己,不可得也。

      ◆[译文].喜欢某人而不能给他好处,憎恶某人而不能给他处罚,要想求得别人畏惧并尊重自己,是不可能的。

      ◆[点题]韩非子的为人哲学是强人哲学,他要的是威望、威信,而不是儒雅君子。

      ⊙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译文]遇到事情时,就要集中众人的智慧,一一听取大家的议论,然后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

      ◆[点题]俗话说: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

      ◆[译文]对于言论,要汇合各方面的情况,一定要根据地利加以衡量,参照天时加以思考,运用物理加以验证,适应人情加以分析。这四方面的情况都符合了,就可以了解是非了。

      ◆[点题]天时,地利,人和,物理,四方参验,八面权衡,是非既明,不难成功。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译文]政事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

      ◆[点题]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僵化的观念,保守的哲学,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周易一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列子·说符》:“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商君书·更法》:“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并可参看。

      ⊙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译文]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存的。

      ◆[点题]水火不相容,冰炭难同器。韩非子在此主要指的公私不两立,他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

      ⊙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译文]奢侈和懒惰的人会贫穷,而勤劳和节俭的人能富足。

      ◆[点题]勤俭持家,淫奢破财,这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对发展生产的重视。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译文]邻国有圣人,是抗衡国家的忧患。

      ◆[点题]在两个对等国家中,一国有人才而趋于强大,一国无人才而相形见绌,后者自然会对前者产生忧患。《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译文]通晓统治策略的人,必须识见高远并明察秋毫;不明察秋毫,就不能发现隐私。善于推行法治的人,必须坚决果断并刚强正直;不刚强正直,就不能矫正邪恶。

      ◆[点题]如果说,知术之士可以称为智的话,那么能法之士,就应该称为勇。智勇双全,胜敌不难;有勇无智则不能远见,有智无勇则不能矫奸。这里表述了韩非子理想中的法治人才。

      ⊙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

      ◆[译文]伍子胥善于谋划而吴王杀了他,孔子善于游说而匡人围攻他,管仲确实贤能而鲁国囚禁他。

      ◆[点题]善人未必就得善报,能人未必就能成功。由于条件不同,结局容或有别,但磨难却是必然的。宋代苏轼《三槐堂铭》:“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汤得伊尹,以百里之地立为天子;桓公得管仲,立为五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孝公得商君,地以广,兵以强。

      ◆[译文]商汤因为得到了伊尹,结果仅凭百里国土而成为天子;齐桓公因为得到管仲,结果成为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孝公因为得到商鞅,领土得以扩大,兵力得以强盛。

      ◆[点题]韩非子认为,伊尹、管仲、商鞅三人,都精通成就霸王功业的法术,熟悉治国强兵的规律,而不拘泥世俗的说教。他们都是由“布衣之士”被提拔到卿相职位上的贤臣、忠臣、“足贵之臣”,而商汤、齐桓公、秦孝因为得到了他们的辅佐,“外无敌国之患,内无乱臣之忧,长安于天下,而名垂后世。

      ⊙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

      ◆[译文]一般人多而圣人少,圣人不能压过一般人,是必然的命运。

      ◆[点题]下面提供一则可供参考的事例。《楚辞·渔父》中记载:屈原遭到放逐,漫步江边,有个渔父问他怎么到了这步田地。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而遭到了流放。”渔父则说,圣人应该不为外物困扰,能够顺从时势,随波逐流。屈原随即表示,宁愿投江而死,也不同流合污。如果可以把渔父看作退隐的圣人、把屈原看作进取的对人的话,那么他们的命运在“寡不胜众”、难为世容一点上则是相同的。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译文]狡猾的兔子被猎尽了,优秀的猎犬就要被烹杀;敌对的国家灭亡了,谋划的臣子就命难保。

      ◆[点题]越王勾践在范蠡、文种辅助下,经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表示投降,勾践想答应下来,范蠡和文种劝勾践一举灭吴。吴太宰写信给文种,说了上面所出一句话,指出吴灭了,你文种也会跟着完蛋。后来越灭了吴,范蠡跑了,文种被赐剑自杀’。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由此事化出。

      ⊙有常仪的,则羿、逢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

      ◆[译文]有固定的箭靶作为目标,人们会把后羿和逢蒙射中五寸直径的范围认作精巧;没有固定的箭靶作为目标,人们会把乱射射中细小的东西认作笨拙。

      ◆[点题]无的放矢,矢中毫毛也不算巧,因为不可能重复第二次射中同一根毫毛。韩非子借此说明辩士们的花言巧语不切实际,是胡言乱语。

      ⊙私仇不入公门。

      ◆[译文]私仇不关公事。

      ◆[点题]中牟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问赵武说:“中牟是军事要地,我想派个称职的人去做县令,您看谁行?”赵武说:“邢伯子行。”晋平公说:“他不是您的,仇人吗?”赵武说:“私仇不入公门。”晋平公又问谁可担任中府令,赵武推荐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传诵一时的佳话。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译文]对外举荐不避开自己的仇人,对内举荐不避开自己的,儿子。

      ◆[点题]中牟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问赵武说:“中牟是军事要地,我想派个得力的人去做县令,您看谁行?”赵武说:“邢伯子行。”晋平吃惊地公说:“他不是您的仇人吗?”赵武回答:“私仇不入公门。”晋平公又问谁可担任中府令,赵武推荐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古代传诵一时的佳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是谓天下王。

      ◆[译文]在屋里讲话,声音满屋;在堂上讲话,声音满堂:这样的人物就可以称作是天下之王。

      ◆[点题]这是管仲所说的话,见于《管子·权修》。这句话本意是用人的气质、风度来预测人的能量、前途的,如声音洪亮、天庭饱满之类,常常给人以大人物的感觉。韩非子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譬如是君主吧,依“法”而言,不但要满于堂,而且要满全国;依“术”而言,不但不该满于室,是连气色也不该显露出来的。

      ⊙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

      ◆[译文]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做医生或工匠,那么他房屋也盖不成,病也治不好。

      ◆[点题]杀敌立功是靠的勇气和计谋,盖房治病是靠的手艺和技巧,隔行如隔山,混用两不全。韩非子借此说明人尽所长、量才录用的必要性。

      ⊙圣王明君则不然,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在焉,从而举之;非在焉,从而罚之。

      ◆[译文]圣明君主就不是这样,选拔臣子时,对内不回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自己的仇敌。正确的,就据以任用;错误的,就据以处罚。

      ◆[点题]无论是亲是仇,都要根据正确与否来决定任免,这是韩非子主张的择臣原则。文中所说“不然”,指不像昏君暗主那样,只信口说,不考实践,任人唯亲,排斥贤士。

      ⊙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

      ◆[译文]任用什么人办事,是国家存亡治乱的关键。

      ◆[点题]这句话强调了用人的重要性: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下面引录一些古书中语意相关的警句,以供参阅。《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后汉书·桓谭传》:“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于辅佐。”三国曹丕《秋胡行二首》:“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译文]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点题]温室里育不出参天松,笼子里养不出搏天鹰。通过实际工作的考验来选拔将相大臣,是韩非提出的任用官吏的原则。

      ⊙唇亡则齿寒。

      ◆[译文]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

      ◆[点题]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常用来比喻两个国家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

      ◆[译文]道是万物的本源,是非的准则。

      ◆[点题]所谓“主道”,也就是做君主的原则。所以下文说“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韩非继承道家虚静无为的哲学思想,运用于他的政治理论中,发展而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学说。

      ⊙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

      ◆[译文]不小心门闩,不紧闭门户,老虎就将闯入。

      ◆[点题]讲的是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墨子—七患》:“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

      ⊙亡国之廷无人焉。

      ◆[译文]衰亡国家的朝廷上没有人。

      ◆[点题]朝廷本是尊君、报国、理政的场所;而如今却成了结党营私的据点,人虽还在,实同没有。所以韩非子申说道:“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

      ⊙名正物定,名倚物徙。

      ◆[译文]名分恰当,事情就能确定;名分偏颇,事情就会走样。

      ◆[点题]这里表达的是“循名责实”的思想。

      ⊙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译文]凡是君主的祸患,必定是他与臣下完全一致;假如他真能与臣下有所区别,那么天下百姓就会一概服从了。

      ◆[点题]韩非子主张君主应该主动与臣下保持一定距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权势的效用。

      ⊙道无双,故日一。

      ◆[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是一。

      ◆[点题]所谓“道”,就是宇宙的最基本规律。道作用于万事万物,但却不同于万事无物。《管子·形势》:“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彼求我予,假伊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

      ◆[译文]他要什么,我给什么,那是借给仇人斧头;借给仇人斧头不可取,他将拿起来砍杀我。

      ◆[点题]韩非子用意在提醒君主不要妄施赏赐,肥了权臣,害了自身。

      ⊙黄帝有言日:“上下一日百战。”

      ◆[译文]黄帝说过这样的话:“君臣之间一天内就有上百次冲突。”

      ◆[点题]君臣之间地位不同,利益有别,明争暗斗是必然的。韩非子为了促使君主防范臣子,所以在此引用黄帝的话来夸张和强调。

      ⊙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译文]献小忠,那是对大忠的祸害。

      ◆[点题]什么叫“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呢?韩非子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楚晋在鄢陵大战,楚将司马子反要水喝,侍从谷阳知道子反嗜酒成性,于是端酒进献。结果子反大醉,楚军大败,楚王斩了子反。韩非子在《饰邪》一文中也说:“小上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译文]贪图小利,那是对大利的危害。

      ◆[点题]关于这个命题,韩非子讲了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征伐虢国,就派荀息带着宝玉、良马去贿赂虞公。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虞公不可借路给晋军来讨伐自己的邻国,虞公不听,接受贿赂,答应借路。结果,晋军打败虢国后,还师灭了虞国。

      ⊙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译文]有福轮不到,祸来牵连我。

      ◆[点题]根据古代朴素的二值判断,非吉即凶,非福即祸。

      ⊙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

      ◆[译文]善于借势的,国家安定;不知借势的,国家就危险。

      ◆[点题]小借风势可以燎原,水借地势可以成川,人借时势可以称雄,国借形势可以发展,因为势在能在,人力不如势力。

      ⊙古无虚谚。

      ◆[译文]古代没有虚妄的谚语。

      ◆[点题]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固定语句,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用语简单易记而语意发人深省。如《汉书·王嘉传》引谚语:“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引谚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夫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蹄者也。

      ◆[译文]两个唐尧不能相互称王,两个夏桀不能相互灭亡;灭王或称王的关键,必定取决于双方治乱强弱的不平衡。

      ◆[点题]“两尧”是强中更有强中手,“两桀”是瘸子里面挑将军。韩非子是矛盾论者,他已具有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平衡是永恒的、绝对的这样的辩证思想。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译文]木头的折断一定由于蛀蚀,墙壁的倒塌一定由于裂缝。

      ◆[点题]这则箴言本子《商君书·修权》所引谚语:“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而为其后代学者所常化用,如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宋代苏辙《姚崇》:“山有朽壤而崩,木蠹而折,理无足怪。”

      ⊙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译文]木头虽然蛀蚀了,没有急风不会折断;墙壁虽然有了裂缝,没有大雨不会倒塌。

      ◆[点题]韩非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决定论者,他认为,事物的变化,必有其起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则箴言强调的是外因的作用。

      ⊙备其所憎,祸在所爱。

      ◆[译文]防备自己所憎恨的人,祸害却来自所亲爱的人。

      ◆[点题]明代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读此,可知韩非子所说“备其所憎,祸在所爱”一语的用意所在。

      ⊙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六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

      ◆[译文]水能灭火的道理也够明白的了,然而用锅子把水和火隔开,水在上面沸腾以致烧干,而火在下面却烧得非常旺盛,这是因为水失去了灭火的条件。

      ◆[点题]隔着锅子用水灭不了火,隔着靴子用手搔不了痒。韩非子是条件论者,他用这个道理说明君主和民众之间隔着权臣,法令和奸人之间隔着邪吏,因而上下中断了联系,法令失去了效用。

      ⊙凡功者,其入多,其出少,乃可谓功。

      ◆[译文]大凡功劳,它的利益多,它的代价少,这才可以叫做功劳。

      ◆[点题]对国家贡献大的叫做功劳,这是一般的说法。韩非子在此进一步指出,贡献大是相对于耗费小而言的。成语有“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前者可以叫做“功”,后者则只能叫做“费”。

      ⊙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

      ◆[译文]混乱弱小的衰亡,这是人事的常规;安定强盛的称王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

      ◆[点题]《荀子·王霸》:“乱则国危,治则国安。”宋代苏轼《思

      ⊙治论》:“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均可合看。

      ◆[译文]和氏璧,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不美。

      ◆[点题]内在美是真正的美,附加美是虚假的美;附加的美愈多,内在的美就愈少。

      ⊙故日:“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译文]所以《老子》说:“前识是道的浮华的表现,是愚蠢的开端。”

      ◆[点题]韩非子为了解释老子的论点,在前文中铺垫说:在事物没有出现、事理没有表露之前就采取行动,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依据的瞎猜。詹何听到门外牛叫,猜测说,那头牛一定是黑色的,并用布包着角。弟子到外面一看果然不假。詹何真的聪明的,然而即使是小孩子睁眼一看:,也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詹何不可能百猜百中,小孩子却能够一看就准。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

      ◆[译文]人们有了祸害,内心就会恐惧;内心恐惧,行为就人正直;行为正直,思虑就会成熟;思熟成熟,就能得到事物的规律。

      ◆[点题].这段话是解释《老子》“祸兮福之所倚”思想的,老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祸啊,正是福所依存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老子和韩非子是具有辩证观点的。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

      ◆[译文]人们有了福气,富贵就会到来;富贵到来,衣食就会美好’;衣食美好,骄心就会产生;骄心产生,就要导致行为邪僻而举止悖理。

      ◆[点题]《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即“福啊,正是祸所潜伏的所在。”韩非子的这段话解释了老子关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观点,而在用语上则有行云流水之美。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四】

      ⊙众人之所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自天地之剖分以至于今。

      ◆[译文]众人不能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目标,从开天辟地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点题]按照韩非子的说法,人们没有不想得到富贵、享尽天年的,但事实上从来也没有谁能够免于贫贱早死的灾祸。想得到的得不到,想到达的到不了,这就叫“迷”。客观规律是绝对不可能被人类穷尽的。

      ⊙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译文]视力用得过度,眼睛就不明;听力用得过度,耳朵就不灵;思虑过度,智力的认识功能就混乱。

      ◆[点题]人类从自然界获得一定的活动能力,这种能力的使用必须以自然规律为转移,否则将会带来损毁。超越规律意味着违背规律,所以人的身体也不能过度劳累。

      ⊙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

      ◆[译文]烹煮小鱼而屡屡加以翻动,就会伤害它的光泽。

      ◆[点题]老子曾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说是“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这个论断,与所谓万物一理,“解剖麻雀”的提法有相通之处。韩非子的这句话就是用来解释《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他的更直接解释是“有道之群贵静,不重变法。”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文]千里长堤,因为蝼蚁营窟而导致溃决;百尺高屋,因为烟囱裂缝的漏火而导致焚毁。

      ◆[点题]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灾祸。成语“千里之真正,溃于蚁穴”出典于此。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智慧好比眼睛,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睫毛。

      ◆[点题]韩非子为阐明《老子》“自见之谓明”的论题,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楚庄王想攻打越国,理由是越国“政乱兵弱”。杜子于是说了上出一段话加以劝阻,并指出,楚兵在外连连被秦、晋打败,自己也算兵弱了;国内大盗横行,无所顾忌,也算政乱了,怎么好拿了“政乱兵弱”的理由攻打越国呢?庄王听从了杜子的进谏。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译文]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点题]只有首先战胜自我,才有可能战胜别人,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做来实难。韩非子这句话是为解释《老子》“自胜之谓强”的立论而说的。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译文]发生火灾而从海里取水来救,海水虽然很多,但火一定扑不灭了,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

      ◆[点题]比喻缓不济急。成语“远水不救近火”出典于此。后来另衍化出“远水不解近渴。”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译文]因为他人的话才对我友好,也一定会因为他人的话来怪罪我的。

      ◆[点题]这是鲁丹所说的话。原来,鲁丹曾多次游说中山国君,但他的意见一直没被采纳。这次,他把五十金散发给国君的近侍们,还没等开口,中山国君就款待他吃饭。鲁丹出来后,连信所也没回,就要逃离。赶车的说:“人家刚刚对我们好些,干吗要走呢?”鲁丹说:“因为他人的话才对我友好,也一定会因为他人的话来怪罪我的。”果不其然,他们还没出境,中山国的公子便诬赖鲁丹是替赵国当间谍来刺探情况的,中山国君因而下令追捕,并要办鲁丹的罪。

      ⊙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

      ◆[译文]疯子向东边跑,追赶的人也向东边跑。他们向东边跑的行为是相同的,但他们向东边跑的目的却是不同的。

      ◆[点题]这里此用的是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惠施的一段话,韩非子借以表达同一现象不见得必属同一本质的道理。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译文]伯乐教他所憎恶的人识别千里马,教他所喜爱的人识别普通马。千里马偶尔才有一个,相这种马得利慢;普通马每天都有人出售,相这种马得利快。这就是《周书》上说的“把特殊条件下说的话当作普遍法则来引用,是一种迷惑。”

      ◆[点题]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的言行同样是复杂多变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所谓此一地,彼一地,所谓此一条件,彼一条件。伯乐是能够相出千里马的,但他却不一定总是在相千里马,他还“教其所爱者相驽马。”这样,如果人们错误地认为伯乐必相千里马,那么驽马就成了宝贝,这就是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淮南子·泛论训》。”上言者常也,下言者权也。”可参看。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译文]雕刻的原则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眼睛小了可以修大,大了就不能修小。

      ◆[点题]“大鼻子,小眼睛”的说法,至今仍被木工奉为原则。那么,它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呢?韩非子说:“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都要循序渐进,都要留下回旋余地。

      ⊙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译文]臣子之间争权夺利而导致国家灭亡的,都像争食自杀的虺一样。

      ◆[点题]这是由一则寓言导出的结语。有一种叫虺的毒蛇,一个身体上长着两张嘴巴,两张嘴巴为了争抢食物而互相咬斗起来,都要杀死对方,结果杀死了自身。

      ⊙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

      ◆[译文]巫咸虽然善于祷告,却不能祓除自己的灾祸;秦医虽然善于治病,却不能针灸好自己的病。

      ◆[点题]好巫婆算不了自己的命,好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好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大力士举不起自己的身体。所以说,贵在自知之明,难也在自知之明,贵在自胜自强,难也在自胜自强。

      ⊙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

      ◆[译文]镜子没有照出毛病的罪过,道术没有暴露过失引起的怨恨。

      ◆[点题]“镜”和“道”是公正无私的,“疵”和“过”是人们固有的。人不能自见其面,人难以自知其心,所以要主动地借助于“镜”和“道”,“镜”和“道”自无挨怨受罚的道理了。

      ⊙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身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

      ◆[译文]乌获以千钧为轻而以自身为重,不是他的身体比千钧重,而是形势不允许他举起自身。

      ◆[点题]所谓“势”,也就是各种条件的总和。乌获不能自举其身,离娄不能自见其睫,这样的说法还常用来阐明战胜自我,认识自我的困难。

      ⊙离朱易百步而难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

      ◆[译文]离朱易于看清百步之外的毫毛,却难以看到自己的眉睫,并非百步近而眉睫远,而是条件不允许。

      ◆[点题]目光对于外物的反映是直线的,不能拐弯;外物的远近与视觉的清晰度相关,但也不是无限度的愈近愈清晰,因为过近的话,就会进入盲区。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译文]季节有盛有衰,事情有利有害,万物有生有死。

      ◆[点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

      ◆[译文]废除尺寸而比较长短,就是王尔也不能做到半数符合标准。

      ◆[点题]韩非子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说明法制治国的必要性。

      ⊙释仪的而妄发,虽中小不巧。

      ◆[译文]放弃靶子而胡乱发射,即使射中很小的东西也不算技艺高超。

      ◆[点题]这句话是为下面“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所作的辅垫,没有一定的目标或标准,箭射出去,急要正中箭头所击那么一点;胡言乱语,总会含有言语所讲那么一义。但是,这些是称不上准的。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势也。

      ◆[译文]千钧重物依靠船就能浮起来,锱铢轻物没有船就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而锱铢重,而是因为有没有依靠船的浮力这种势的差别。

      ◆[点题]韩非子借此说明君主利用势位的必要性。他认为,再英明的君主;没有权势也白搭;再昏暗的君主,有了权势就能制天下。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译文]一只手单独来拍,虽然很快,但发不出声音来。

      ◆[点题]“孤掌难鸣”的成语出典于此,后来衍化为“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现代谚语中“一兵不能成将,独木不能成林。”意思与此相近。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译文]右手画圆的,左手画方的,不能同时成功。

      ◆[点题]俗话说的一心不能二用,正可以与韩非子的观点相互印证。

      ⊙治无小而乱无大。

      ◆[译文]治不在小,乱不在大。

      ◆[点题]战国时,卫国一个犯人逃到魏国,为魏襄王治病,卫嗣君派使者用五十金买这个逃犯,魏襄王就是不给。于是卫嗣君决定用一个城邑换人。群都说不值得,卫嗣君说:你们哪里知道,治不在小,乱不在大,如果有法不依,纵有多少个城邑也没用;有法必依,丢掉十个城邑也无害。”魏襄王听到这件事后,为了成全卫嗣君治国的心愿,就主动把犯人送给卫国受刑。

      ⊙鬼魅最易。

      ◆[译文]画鬼画魅最为容易。

      ◆[点题]“画鬼容易画人难”已成俗语,出典即在此。有个替齐王画画的客人,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回答画狗马难,齐王又问他画什么容易,他回答说画鬼魅最为容易。狗马是人们都熟悉的,天天在人们面前跑来跑去,不容易画得逼真,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影无踪的东西,谁也不可能说出像还是不像,所以画起来最容易。鬼魅易画的寓意在于,人们胡言乱语或随便做事最容易,但一无标准,二无实效。

      ⊙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译文]不适合国家政事需要,却要谋求先王之道,全都如同郑人买鞋时回家拿尺子一样。

      ◆[点题]下面试将整段故事译出。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然把它放在座上,等到集上时却忘了带。已经挑好鞋子,才说:“我忘了拿尺码”。于是返回家里去取。等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买到鞋。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他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很明显,这个故事为读者活画了一个教条主义者的典型。

      ⊙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虽贵,足必履之。

      ◆[译文]帽子虽贱,一定要戴在头上;鞋子虽贵,一定要踩到脚下。

      ◆[点题]这句话出自赵简子之口。赵简子对侍从说:“车上辅的席子过分华美了。帽子虽贱,一定要戴在头上;鞋子虽贵,一定要踩到脚下。现在车上铺的席子这么华美,我该用什么鞋子去踩在上面呢?美化了下面,损耗了上面,有妨礼义啊!”读者不难看出,赵简子的语意是在末尾一句话上。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译文]用肉去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去赶苍蝇,苍蝇会越聚越多。

      ◆[点题]这句语出自子绰之口。子绰说:“人不能同时用左右手既画圆又画方,不能用肉赶蚂蚁、用鱼赶苍蝇。韩非子借此说明“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的道理,即是说:该禁止的反而让其获利,该获利的反而予以禁止,即便是神也行不通;该惩罚的反而加以称赞,该奖赏的反而加以诋毁,即便是尧也治不好国家。

      ⊙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出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译文]如果让王良、造父共驾一车,一人掌握一边的缰绳从里巷门中出发,驾驭定会失败,而目的地一定到达不了。如果让田连、成窍共弹一琴,一人按一根弦弹奏,弹奏就必定失败,而曲子一定无法演完。

      ◆[点题]一马不听二主,一山不存二虎;韩非子是主张中央集权、君主独裁的。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译文]焚烧林场来打猎,暂时能多得野兽,以后必然无兽可猎;用欺诈手段对付民众,暂能得到利益,以后必然难再重复。

      ◆[点题]《淮南子·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现在一般以“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连用,比喻只顾眼前小利、不顾日后恶果的贪得行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译文]弄虚作假,不会长久;掩盖真相,不会长久。

      ◆[点题]纸是包不住火的,真实最终要战胜虚伪。

      ⊙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译文]爱惜茅草便会损坏庄稼,宽容盗贼便会伤害良民。

      ◆[点题]对恶人的仁慈,就是对善人的残酷。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译文]飞龙乘云而行,大蛇驾雾而游,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它们未免与蚯蚓、蚂蚁一样了,因为它们失去了腾空的凭借。

      ◆[点题]这句话出自慎到之口,见《慎子·威德》,文字略有不同。这句话的喻意是:主体依赖客体,客体决定主体。

      ⊙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译文]不要再给老虎添上翅脖,否则它将飞入城邑,见人就吃。

      ◆[点题]这是出自《逸周书·寤儆篇》中的一句名言,后来凝固“为虎傅翼”或“为虎添翼”的成语。比喻给恶人作帮凶.卧长恶人势力,为贬义,有“如虎傅翼”、“如虎添翼”的成语,则一般为褒义,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

      ◆[译文]-百天不吃东西去等待美食肥肉,饥饿的人就活不下去。

      ◆[点题]基本的需求尚且不能满足,却巴望着一步登上溢光流彩的天堂,那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

      ◆[译文]执政好比洗头一样,即使会有一些头发掉落,仍是必须洗头的。

      ◆[点题]这是一句古谚。洗头虽会掉些头发,但能促进新发生长,权衡一下,还是利大于弊。治理政事亦如此,虽有不顺当之处,终不能因噎废食。

      ⊙夫弹痤者痛,饮药者苦,为苦惫之故不弹痤饮药,则身不活,病不已矣。

      ◆[译文]针刺痈疮是痛的,吃药是苦的;因为苦痛的缘故就不刺痈和吃药,就救不了命,治不了病。

      ◆[点题]病不根治,就会危及人的性命;奸不禁除,就会危及社会安定。要治好病,就不能讳疾忌医,要治好国,就必须严刑厉法。

      ⊙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

      ◆[译文]人都睡着了,就不知道谁是瞎子;都不说话,就不知道谁是哑巴。睡醒后让他们看东西,提问题让他们来回答,那么哑巴、瞎子就原形毕露了。

      ◆[点题]韩非子是要借用这个道理说明,君主应该允许臣下充分发表议论、处理事务,以便加以考察、量才录用,以免贤愚不分、措置失当。

      ⊙沐者有弃发,除者伤血肉。为人见其难,因释其业,是无术之士也。

      ◆[译文]洗头总有脱发,开刀总会流血伤肉;要是有人看到这点难处,就放弃洗头治病,便是不懂得权衡利弊的人。

      ◆[点题]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讳疾忌医,不能见了芝麻丢西瓜,不能见小的丢大的。韩非子说:“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

      ⊙先圣有言日:“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无奈之何!”此通权之言也。

      ◆[译文]先圣说过这样的话:“圆规再精确也会存在误差,水面再平静也会存在波纹,我想改变这种状况,是没有办法的!”这是通晓权衡利弊的说法。

      ◆[点题]要通权达变而不要求全责备。“规有摩”是数学和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涉及到极限问题、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译文]下等的君主竭尽自己的才能,中等的君主竭尽别人的力量,上等的君主竭尽别人的智慧。

      ◆[点题]与其用已,不如用人;与其用力,不如用智。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与用兵之道有相通之处。《孙子·谋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宋代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译文]居住在山上要到谷底打水的人,逢年过节用水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居住在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却要雇人来挖渠排水。

      ◆[点题]雪里望人送炭,寒里望人送衣。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译文]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跖也不会伸手去拿。

      ◆[点题]肯定得利,谁会不取?肯定有害,谁不躲开?韩非子借此说明信赏必罚的必要性。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译文]袖子长便于跳舞,本钱多好做买卖。

      ◆[点题]这是一句古代民谚,比喻物质条件越好,事情越容易成功,拿韩非子的话说就是:“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

      ◆[译文]国家的安定和强盛并不能通过外交活动取得,只能从靠搞好内政中取得。

      ◆[点题]内因是决定因素,内政是外交基础。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译文]冰和炭不能长久放在同一个器皿中,寒冷和暑热不能同时到来,杂乱相反的学说不能同时并存而治理好国家。

      ◆[点题]韩非子用“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的生动比喻,深刻地阐明了儒墨两家的政治主张是不可调和、折衷的。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冰炭不同室,粉墨不同囊,’唐代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薰莸不共器,枭鸾不比翼。”并可参阅。

      ⊙威不贰错,制不共门。

      ◆[译文]威势不能分置,权力不能同享。

      ◆[点题]《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国三公,吾谁适从?”《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威势分置,权力同享的话,四方臣民将会无所适从。韩非子在下文中申说道:“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译文]政事在地方,要害在中央。圣明君主执掌着要害,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

      ◆[点题]韩非子在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集权制度下的社会蓝图。在哲理上,这则箴言表达了纲举目张的思想,与《庄子·齐物论》所谓“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说法类似。

      ⊙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译文]有才干的人懈怠而不求上进,有功劳的人堕落而轻慢职务,这是亡国之风啊!

      ◆[点题]有才干的人与无才干的人待遇相同、甚至不如,有功劳的人与无功劳的人待遇相同、甚至不如,那么有才干、有功劳的人自会懈怠和惰落了。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沉溺子女子歌舞,不关心国家政事,这是亡国的祸害。

      ◆[点题]韩非为这一论题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秦穆公为了争取西戎的贤臣由余入秦,送给戎王一队女乐。戎王既得女乐,终日沉迷其中,不问政事,还不听由余劝谏。结果,由余逃奔秦国,秦兵兴兵伐戎,戎军大败,失地千里。

      ⊙国有擅主之臣,则群下不得尽其智力以陈其忠,百官之吏不得奉法以致其功矣。

      ◆[译文]国家如果存在控制君主的权臣,那么臣下就无法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来效忠君主,各级官吏就无法奉行法制来建立功业了。

      ◆[点题]韩非子是这样论证这段话的:群臣百官总是趋安利而避危害的,而赏罚大权、生杀大权一旦掌握在擅主之臣手中,就必然会形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局面,就必然会带来趋炎附势、助纣为虐、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现象。

      ⊙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译文]轻视法令而好用计谋,荒废内政而依赖外援的,可能灭亡。

      ◆[点题]谋虑是法禁基础之上的谋虑,外交是内务基础上的外交,如果轻重倒置,势必带来恶果。

      ⊙不知治者,必日:“无变古,毋易常。”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

      ◆[译文]不懂治国的人,一定会说:“不要变改古法,不要改革常规。”变与不变,圣人不管,一切以正确地治国为转移。

      ◆[点题]在韩非子看来,变与不变,是途径问题,治与不治,是目标问题;途径服从于目标。《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列子、说符》:“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可参看。

      ⊙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

      ◆[译文]行赏不当的就会失去民众,用刑不当的民众就不再畏惧。

      ◆[点题]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行赏本是为的争取民众,现在反而因此失去民众,用刑本是为的震慑民众,现在反而民不畏刑,这就是滥赏、滥刑带来了相反的结果。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

      ◆[译文]丢掉规矩而单凭技巧,放弃法治而单凭智慧,是昏暗迷乱的做法。

      ◆[点题]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法度不能治社会,而任智任巧,一人十面,百人千面,面面里面都会有个“私”字。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译文]治理大国而屡屡改动法令,百姓就会受到坑害。

      ◆[点题]韩非子这句话是用来解释《老子》所谓“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鲜是小鱼)的提法的。韩非子在上文说:役使大众而频繁让他们变动,功效就会很小;收藏贵重器物而频繁加以挪动,损毁就会很大;烹煮小鱼而频繁加以翻动,就会伤及色泽。总之,躁动不如虚静。

      ⊙狱讼繁,仓廪虚,而有以淫侈为俗,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

      ◆[译文]官司繁多,仓库空虚,而又让淫逸奢侈形成风气,那么国家所受到的伤害就会像用利剑刺它一样。

      ◆[点题]“狱讼繁”说明社会混乱,“仓廪虚”说明国力衰弱;既乱且弱,危在旦夕,却又让淫逸奢侈之风盛行,那就无异于破船遭风、漏屋逢雨、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了。

      ⊙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

      ◆[译文]大奸兴起,小盗就跟着产生;大奸起唱,小盗就跟着附合。

      ◆[点题]大粱不正小粱歪,一颗鼠屎满锅腥。《史记·秦本纪》:“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宋代苏轼《策别第六》:“厉法禁,自大臣始,则小臣不犯矣。”

      ⊙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

      ◆[译文]太平社会使人乐于生存去干好事,爱惜身体不做坏事,小人少而君子多。

      ◆[点题]这是韩非子眼中的理想社会。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译文]在狂跑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

      ◆[点题]韩非子的解释是:“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译文]国家安危在于措施的是非,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国一家存亡在于国力的虚实,而不在于人数的多少。

      ◆[点题]国家的安危存亡,首先要看措施是正确还是错误。措施得当,就强,就实,就众;否则就弱,就虚,就寡。当然,这是从长远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

      ⊙公室卑则忌直言,私行胜则少公功。

      ◆[译文]公室衰微就会忌讳正直的言论,私行盛行就会减损公务的功业。

      ◆[点题]韩非子为这个论题举了几个例证,这里摘出一例。郑相子产特别忠于郑君,子产的父亲责骂他说:“你太孤傲了!脱离了群臣,效忠于君主。君主还不知道会不会听你呢,群臣倒一定在恨你。这不但危及你自己,连你父亲都给连累了。”

      ⊙乱臣者,必重人;重人者,必人主所甚亲爱也。

      ◆[译文]作乱的臣子,一定是握有大权的人;握有大权的人,一定是为君主所异常亲信爱护的人。

      ◆[点题]按照韩非子的观点,作乱之心是臣下普遍具有的,但只有那些同时具备作乱条件的王公大臣才会铤而走险。所以他在上文借狐偃之口说:“不避亲贵,法行所爱”,是“刑罚之极”。

      ⊙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译文]国家是君主的车,权势是君主的马。如果君主没有法术驾驭车马,那么即使自己很辛苦,仍然不免于混乱;如果掌握法术驾驭车马,自己不但身处安逸轻松的地位,而且能够取得统一天下的帝王功业。

      ◆[点题]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韩非子所谓的“术”就是提纲挈领,就是“圣人治吏不治民。”就是“圣人不桑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卑贱不待尊贵而进,大臣不因左右而见;百官修通,群臣辐凑;有赏者君见其功,在罚者君知其罚。

      ◆[译文]一人不兼任他职,一职不兼管他事;地位低的人不必等待地位高的人来推荐,大臣不必通过君主亲信来引见;百官都会逐级上通,群臣都会归附君主;受赏、的人君王能了解他的功劳,受罚的人君主能知道他的罪过。

      ◆[点题]这里韩非子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局面,是“明王之道”。

      ⊙礼之所在,利必加焉。

      ◆[译文]得到尊重的,一定会得到好处。

      ◆[点题]说句时髦的话,这是社会导向问题。既然“礼之所在,利必加焉”,那么“贱之所在,害必加焉”。

      ⊙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

      ◆[译文]母亲爱护子女要倍于父亲,然而父亲严令子女的效果更十倍于母亲;官吏对于民众没有爱心,然而对于民众发号施令,其效果更要万倍于父亲。母亲过分宠爱子女,命令就行不通;官吏运用刑罚的威严,命令就能让人服从。采用威严的策略好,还是仁爱的策略好,由此也就可以决断了。

      ◆[点题]信严不信松,信鞭不信情。

      ⊙不弃者,吏有奸也;仁人者,公财损也;君子者,民难使也,有行者,法制毁也;有侠者,官职旷也;高敖者,民不事也;刚材者,令不行也;得民者,君上孤也。

      ◆[译文]不遗故旧,官吏就会行奸;做仁爱的人,国家财富就有损失;做君子,民众就不听使唤;品行好,法制就遭到破坏;讲义气,官职就会出现空缺;清高傲世,民众就不待奉君主;做刚直好汉,法令就不能推行;得民心,君主就会遭到孤立。

      ◆[点题]君上和臣下的矛盾是由利益的不同引起的,韩非子承认这一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译文]儒家利用文献扰乱法纪,游侠使用武力反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

      ◆[点题]韩非子主张一切以法禁为准渑。而儒不乱法难为文,侠不犯禁难为武,所以他提醒君主不要好新奇而乱国政。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译文]国家安定强盛,谋事就容易成功;国家衰弱混乱,计策。

      ◆[点题]在外交斗争中,计策谋略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国家内政的治乱情况。韩非子在上文引古谚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实力强者左右逢源,实力弱者动辄得咎。

      ⊙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

      ◆[译文]赏赐的唯一来源在于君主,这个国家就无敌于天下,赏赐的来源一分为二,军队就只有半数听用;赏赐出于十个地方,民众就保不住了。

      ◆[点题]集权于中央,专制在君王;政出多门,民有二心。

      ⊙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

      ◆[译文]千乘国家的国君没有防备,必定有拥有百乘兵车的臣子窥视在侧,准备夺取他的民众,颠覆他的国家;万乘大国的国君没有防备,必定有千乘之家的大夫窥视在侧,准备夺取他的权势,颠覆他的国家。

      ◆[点题]有备无患、无备蒙难。

      ⊙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译文]奸臣势力如得扩张,君主权势就会消亡。

      ◆[点题]害虫多了,必伤庄稼;奸臣多了,必乱国政。

      ⊙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

      ◆[译文]诸侯强大是天子的祸害,群臣太富意味着君主的衰败。

      ◆[点题]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引古谚说:“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与此同意。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此明君之所以禁其邪。

      ◆[译文]臣子在国内不准有私人朝会,在军中不准有私人外交,个人的财物不能私自借给私家。这是明君用来禁止奸邪的办法。

      ◆[点题]这段话反映了韩非子的中央集权主张。要想形成和保’持中央集权的局面,君主就必须防止臣下结党营私,出卖国家利益。

      ⊙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其材,君因而任之,故群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

      ◆[译文]明君的治人之道是,使有智慧的人充分考虑问题,而君主借用过来裁断事情,这样君主就不会竭尽智慧;使有才干的人充分施展才能,而君主借此对他加以任用,这样君主就不会竭尽才能;有功劳则君主占有贤名,有过失则臣下承担罪责,这样君主的名声就不会穷尽。

      ◆[点题]韩非子所倡导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思想,实际上是君主驾驭臣子、臣子效忠君主的思想,是要使社会形成臣子任劳苦、君主取功名的政治局面。

      ⊙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

      ◆[译文]每个官职一有一个人,不要让他们相互通气,那么万事万物的真相都会显露出来。

      ◆[点题]这是韩非子为防止官场上的“滥竽充数”而提出的一种治术。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官有一个,各司其职,就必须对上司负起责任。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雠法则可也。

      ◆[译文]能干的人不可能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得清楚而易于控制,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

      ◆[点题]人尽其能,各得其所,以法为经,政治请明,是韩非子的社会理想。

      ⊙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子者释其刑德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译文]君主是要靠刑德来制服臣下的,如果做君主的丢掉刑赏大权而让臣下使用,那么君主反而会被臣下所控制了。

      ◆[点题]惩恶为弄,赏善为德。刑德大权是君主制服臣下的两件法宝,得之则强,失之则弱。

      ⊙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

      ◆[译文]君主执掌着臣下的主张,臣下贡献出一定的事功。事功和主张交验相符,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协调了。

      ◆[点题]君主是统治者,臣下是被统治者,二者通过形名参同”的途径协调起来。其实质就是君主用权,臣下效力。是非辐凑,上不与构。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译文]想要治好国家,就必须除掉朋党;如果不除掉朋党,他们将会越聚越多。

      ◆[点题]军事斗争也好,政治斗争也好,都是实力的较量。碗多粥稀,人多嘴杂;臣下拉帮结派,形成势力,君权就会受到威胁。

      ⊙度量之立,主之宝也;党与之具,臣之宝也。

      ◆[译文]律令的设立是君主的法宝,朋党的形成是臣下的法宝。

      ◆[点题]君主凭仗权势而借重法律,臣子结党营私而争权夺势,矛盾是尖锐的,冲是难免的。

      ⊙人主之左右,行非的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

      ◆[译文]君主身边的亲信,品行没有伯夷那么高尚,如果他们索要的东西得不到,财物贿赂不上门,那么精明强干者的功业就要被压,而诽谤诬陷的话也就出笔了。

      ◆[点题]《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唐代张九龄《远佞第二章》:“君子与小人不两立,而小人与君子不同议。”《贞观政要·慎终》载魏徵上疏:“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同书《赦令》载唐太宗语:“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这些言论均可作为韩非子立论的注脚。

      ⊙不以功伐决智行,不以参伍审罪过,而听左右近习之言无能之士在廷,而愚污之吏处官矣。

      ◆[译文]不按功劳裁决人的才智和品德,不通过事实的多方验证审处人的罪行和过错,却听从左右亲信的话,那么没有才能的人就会在朝廷中当政,愚蠢腐败的官吏就会窃居职位了。

      ◆[点题]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法度不能治国家。法治者昌,人治者亡。

      ⊙当世之重臣,主变势而得固宠者,十无二三。

      ◆[译文]当代的重臣,在君主改变政治情势后仍能保持宠信的,十个中还不到两三个。

      ◆[点题]在韩非子文章中,“重臣”或“重人”的概念常含贬义。即指权势过重的大臣,他们上遮君、下压民,易于胡作非为。所谓“主变势”,意在群主由人治变为法治,并不单指“一朝天子一朝臣”。

      ⊙圣人之治国也,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也。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

      ◆[译文]圣人治理国家,本来就有使人不得不爱我的办法,而不依赖别人出于爱而为我效力。依赖别人出于爱为我效力就危险了,依靠使人不得不为我效力才能平安。

      ◆[点题]圣人治国,自立自强,以“法”、“术”、“势”胜人,而不以别人的善心为转移。因为利害不同,取舍有别,别人的善心根本不可靠。

      ⊙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已视,天下不得不为已听。

      ◆[译文]作为明君,要使天下不得不为我看,不得不为我听。

      ◆[点题]明君给臣下造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形势,就能把臣下变成一群驯服的羔羊。

      ⊙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而群臣之毁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

      ◆[译文]君臣相处,没有父子关系那样亲密,而群臣的毁谤又决不仅像一个妾搬弄是非,那么贤士圣人惨遭杀害,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点题]这段话是由一个故事引发出的。战国时,春申君的一个爱妾为了争宠,自己把身体毁伤而诬赖正妻的儿-子。结果,春申君听信谗言,抛弃正妻,杀了正妻所生的儿子。

      ⊙夫有施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者不止。

      ◆[译文]要施舍给贫困的人,那么无功的人就会得赏;不忍心惩罚,那么暴乱就不能制止。

      ◆[点题]韩非子认为赏罚是实行法治、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则会破坏信赏必罚的原则。

      ⊙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羁旅起贵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译文]国内的杰出人才不用,反而去搜较国外的人士,不按照功劳考核政绩,而喜次凭借名望任免官员,侨居游.士升为高官而凌驾于本国原有大臣之上的,可能灭亡。

      ◆[点题]舍内求外,重名轻实,该靠的不去靠,不该靠的偏要靠,这在当政者自属用人方面的大忌。

      ⊙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

      ◆[译文]两个大臣同时得到重用,君亲戚人多势强,内结党羽外借交援来争权势的,可能灭亡。

      ◆[点题]大臣相斗,父兄内讧,拉帮结派,各立山头,这很容易引起大乱,导致来亡。

      ⊙简侮大臣,无礼父兄,劳苦百姓,杀戮不辜者,可亡也。

      ◆[译文]简慢凌侮大臣,不知尊敬亲戚,劳累百姓,杀戮无辜的,可能灭亡。

      ◆[点题]傲慢无礼,心狠手辣,鱼肉百姓,不得人心,容易导致众叛亲离,归于灭亡。

      ⊙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译文]君主用好智巧改变法制,常用私行扰乱公事,法令不断改变,号令前后矛盾的,可能灭亡。

      ◆[点题]服法从公,坚持原则,这种群主虽不必就很英明,倒也是以守成。如果不能服法从公、坚持原则,那么善人将会无所措手足,而恶人将会借机干坏事。

      ⊙贵臣相妒,大臣隆盛,外借敌国,内困百姓,以攻怨仇,而人主弗诛者,可亡也。

      ◆[译文]贵臣玛相嫉妒,大臣要权重势盛,在外凭借敌国,在内困扰百姓,以便攻击冤家对头,而君主不诛戮他们的,可能灭亡。

      ◆[点题]权臣相互倾轧,国家内外交困,君主坐视不管,江山难保不丢。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五】

      ⊙私门之官用,马府之世绌,乡曲之善举,官职之劳废,贵私行而贱公功者,可亡也。

      ◆[译文]豪门贵族的家臣被任用,历代从军的功臣却被排斥,偏僻乡村里有善名的人得到选迹龋浴健拨,在职官员的功劳反被抹杀,推崇私行而轻视公功的,可能灭亡。

      ◆[点题]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人被重用,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的人被排斥,任官唯名不务实,为政好德不求才,在韩非看来,这无疑是君国大患。

      ⊙父兄大臣禄秩过功,章服侵等宫室供养大侈,而人主弗禁,则臣心无穷;臣心无穷者,可亡也。

      ◆[译文]父兄大臣的俸禄等级超过他们的功劳,旗帜车服超过规定的等级,宫室的供养太奢侈,而群主不加禁止,臣不的欲望就没有止境;臣下欲望没有止境的,可能灭亡。

      ◆[点题]欲壑难填,贼心不死。君主如果听任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的父兄大臣为所欲为,那么将可能引火烧身,自食其果。

      ⊙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

      ◆[译文]坑害百姓而使权贵富有,给臣子扩张权势提供条件,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点题]搜刮民脂民膏,肥了权臣贵戚,民有怨心,臣有叛心,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对群主是有害的。

      ⊙主过予,则臣俞幸;臣徒取,则功不尊。

      ◆[译文]君主过分地行赏,臣下就会苟且和侥幸;臣下白白地得赏,功劳就不再尊贵了。

      ◆[点题]功同赏同,功异赏异,这是行赏原则;无功而赏,小功大赏,是滥赏。滥赏乱功,不如无赏。

      ⊙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

      ◆[译文]明君在上,臣子就去私心行公义;昏君在上,臣子就去公义行私心。

      ◆[点题]“公义”是国家的聚合力,“私心”是社会的离异力;聚合力强而离异力弱,所以明君取前舍后,乱君取后舍前。

      ⊙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群则制臣,在臣则胜君。

      ◆[译文]赏罚是国家的锐利武器,握在君庳中就能控制臣下,握在臣下手中就能制服君主。

      ◆[点题]《喻老》是韩非用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阐发《老子》思想的哲学文章。这则箴言解释的是《老子》“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句。

      ⊙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译文]假使殷不在朝廷上丢失了什么,那么周人连殷境内的一根毫毛也不敢觊觎,何况敢于改变君位呢?

      ◆[点题]强国自强,亡国自亡,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

      ◆[译文]用积努的君主去驾驭积怨的臣下,双方就都危险了。

      ◆[点题]如果国家没有法度,臣下会对君主生怨,君主会对臣下发怒,冤冤相报,便形成恶性循环。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

      ◆[译文]假如燕王对内憎恨本国民众,对外喜外爱鲁国人,那么燕人就不为他所用,鲁人也不会依附他。

      ◆[点题]舍内求外,内外全坏。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译文]夏桀作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贤,而是因为他权势重;尧作普通人,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因为,他不贤,而是因为他地位卑贱。

      ◆[点题]韩非子主张君主用“势”。“势”就是权势、威势。

      ⊙权势不可以借人。

      ◆[译文]权势不可以借给别人使用。

      ◆[点题]韩非子为这个命题讲了几段故事,下选举一段。靖郭群田婴任齐相时,他的老相识只因和他作了一次长时间谈话,别的官吏看在眼里,就予以扶持而使这个老相识富了起来。田婴又有一次赐给一个近侍小物品,近侍的地位马上抬高了。

      ⊙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其除之。

      ◆[译文]奖赏、称赞不能使他奋勉,惩罚、谴责不能使他畏惧,这四个方面加到身上他都无动于衷,就该除掉他。

      ◆[点题]这句话所指,主要是利欲熏心的争权大臣和自视清高的遁世隐士。

      ⊙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

      ◆[译文]关于掌握权势的君主,及早杜绝臣下作奸的苗头。

      ◆[点题]这是子夏在解释《春秋》时说的一句话。意谓防患于未然。

      ⊙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绝之。

      ◆[译文]凡是奸人,阴谋活动的时间一长,势力就有所积聚,积聚一多,力量就大;力量一大,就能杀人。所以,英明的君主应该及早消灭他们。

      ◆[点题]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译文]申子说:“能独自观察问题的叫明,能独自听取意见的叫聪;能独自作出决断的,就可以成为天下之主。

      ◆[点题]“申子”即申不害。是先于韩非子的法家人物。一般认为,韩非子从申不害的政治理论中主要是吸收了“术说”。实际上,申子的“术”源于老子的“道”,而韩非子则进一步把“法”、“术”、“势”尽行归结于“道”。

      ⊙治不逾官,虽知不言。

      ◆[译文]办事不要越过职权;对于分外的事情,即便知道,也不,要讲。

      ◆[点题]这句话出自申不害之口,意思是官吏要“一个萝卜对一个坑”,不要“越俎代庖”:臣之忠诈,在君所行也。君明而严,则群臣忠;君

      ⊙懦而暗,则群臣诈。

      ◆[译文]臣下的忠顺或欺诈,决定于君主的所作所为。君主明察而严厉,群臣就会忠顺;君主软弱而昏庸,群臣就会欺诈。

      ◆[点题]君主有与暗,决定臣子忠与奸。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译文]禁止奸邪的办法,首要的是禁止奸邪的思想,其次是禁止奸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为。

      ◆[点题]犯法的思想是有试探性,犯法的言论具有鼓动性,犯法的行为具有破坏性。禁锢思想是杜绝奸萌的法宝,是斩草除根的良策。

      ⊙谄谀之臣,唯圣王知之,而乱主近之,故至身死国亡。

      ◆[译文]阿谀奉承的臣子,只有圣明君主才能识别,而昏君乱主却去接近他们,因而落到身死国亡的地步。

      ◆[点题]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的宠臣权贵最可怕,他们兼有狗和

      ⊙猫的驯顺面目、蛇和蝎的毒辣心肠。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译文]法度顺应时代变化就能治理国家,统治方式适合社会情况就能收到成交。

      ◆[点题]要想生,变则通,要有功,适则成,治理社会的措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针对现实的问题而实施。

      ⊙王道在所开,在所塞,塞其奸者必王。

      ◆[译文]称王天下的途径在于开创什么,阻止什么,能够阻止奸邪行为的,必能称王天下。

      ◆[点题]社会导向正确了,就能达到万众一心无往不胜的境界。

      ⊙王术不恃外之不乱也,恃其不可乱也。

      ◆[译文]称王天下的方略不是领先外部不乱,而是依靠自身的不可扰乱。

      ◆[点题]恃强者王,自恃者王。

      ⊙公家虚而大臣实,正户贫而寄寓富,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译文]国家空虚而大臣殷实,常住户贫穷而客居者富裕,农民战士困顿,而工商业者得利的,可能灭亡。

      ◆[点题]韩非子主张集财于中央,集权于中央,鼓励定居,控制迁徙,奖耕战,抑工商,认为不如此就可能导致君国灭亡。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

      ◆[译文]工匠频频转行会失去功效,劳动者频频变动会失去功效。

      ◆[点题]经常不断的改行迁动会花去时间,因而失去一定的功效。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

      ◆[译文]役使大众而屡屡让他们发生变动,功效就会很小。

      ◆[点题]韩非子以老子虚静无为的思想为基础,提出动不如静。

      ⊙不能具美食而劝饿人饭,不为能活饿者也;不能辟草生粟而劝贷施赏赐,不能为富民者也。

      ◆[译文]不能提供丰盛食品而去劝饿人吃饭,不算是能救活饿人的人;不能开荒种地生产粮食而去劝人施舍赏赐,不能算作造福民众的人。

      ◆[点题]虚意劝说易做,实际救助难为;画饼不能充饥,要在务农自立。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译文]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追求精美饭菜的;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会期望华丽衣衫的。

      ◆[点题]民以食为天。

      ⊙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

      ◆[译文]_个人奋勇拼命可以抵挡十个人,十个人可以抵挡一百个人,一百个人可以抵挡一千个人,一千个人可以抵挡一万个人,一万个人就可以攻取天下了。

      ◆[点题]战士们视死如归、奋勇杀敌,就可以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译文]战争关系到大国的存亡。

      ◆[点题]这段话与《孙子·计篇》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即告诫人们万万不可忽视战争。

      ⊙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

      ◆[译文]大国勒索的,小国一定听从;强兵压境的,弱兵一定服从。

      ◆[点题]弱肉强食,争于实力;强大者左右逢源,弱小者动辄得咎。外交上如此,战场上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这是韩非子的一贯思想。

      ⊙以力攻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丧百。

      ◆[译文]凭实力进攻敌人,出一分力可取得十分的成果;凭空话进攻敌人,出十分力会受到百分的损失。

      ◆[点题]两军相遇,争于勇力;多言多败,出十丧百。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

      ◆[译文]治理民众,要把奸邪禁止在尚未发生之时;用兵作战,要使一切服从打仗的要求深入民心。

      ◆[点题]攻心为上,服众为上,不战而胜为上,政治上是如此,军事上更是如此。

      ⊙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

      ◆[译文]明君役使臣下的方法,就是一概按照法度办事,采用各种措施使他们规规矩矩。

      ◆[点题]君臣是一对矛盾,而君主一方掌握着主动权。君主为了保住自、己的主动权,就必须“尽之以法,质之以备”。

      ⊙诚有功,则虽疏贱心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译文]确实有功,即使疏远卑贱的人也一定赏赐;确实有罪,即使亲近喜爱的人也一定惩罚。

      ◆[点题]信赏必罚,是贯彻法治原则的重要手段。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奉法者弱,则国弱。

      ◆[译文]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者弱,国家就弱。

      ◆[点题]韩非子认为国家的强弱与奉法的严宽成正比。

      ⊙法之所知,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译文]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

      ◆[点题]有法必依,有法必行;法律是威严的。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译文]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

      ◆[点题]这则箴言讲的是赏罚必信的法治原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可以作为注脚。

      ⊙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译文]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份乱,判断谬误,削减多余,纠正错误,统一民众的规范,没有比得上法的。

      ◆[点题]法为政纲,纲举目张。

      ⊙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译文]整治官吏,威慑民众,除去淫乱怠惰,禁止欺诈虚伪,没有比得上刑的。

      ◆[点题]用刑罚作为鞭子在后边赶着,用赏赐作为诱饵在前边开路,使国家、社会走向富强。

      ⊙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共言,则罚。

      ◆[译文]做臣下的发表一定的言论,君主根据他的言论授予相应的职事,专就他的职事责求他的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点题]这里提出了君主驾双臣下的“三段论“:言论、职事、功效,是臣子要保持一致的,是办事过程;功效、职事、言论,是君主要保持一致的,是验证过程。合则赏,歧则罚,严格实施,毫不懈怠。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译文]家里有固定产业,即使荒年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法制,即使危险也不会衰亡。

      ◆[点题]常业、常法是家庭、国家的根本,是生存的保障,是济危救难的航船。

      ⊙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译文]道和法是万全的,智能多有偏失。悬挂衡器才知道平不平,设置圆规才知道圆不圆,这是万全之道。

      ◆[点题]法为万全之策。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

      ◆[译文]明君的治国原则是,一定要明确公私区别,彰明法令制度,舍弃私人恩惠。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君主的公义;一定要实现私利,对月支说一不二,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是臣子的私义。 ◆[点题]社会要服从公义而限制私利,实行法治而放弃人治。

      ⊙夫贪盗不赴溪而掇金,赴溪百掇金则身不全。

      ◆[译文]贪婪的盗贼不去深涧拾金,因为去深涧拾金,身体就难以保金。

      ◆[点题]“掇金”是大利,“身不全”是大害,利害相比,后者更大于前者,所以“贪盗”也得敛足。韩非子借此说明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译文]放弃法术而凭主观办事,就是尧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点题]要法治,不要人治。

      ⊙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

      ◆[译文]放弃法制而乱发脾气,即使大肆杀伐,奸人也不会害怕。

      ◆[点题]不要靶子而胡乱射箭,即使每发总能射中箭明头落下的一点点,但那不算技艺高超。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译文]过分仁慈的话,法制就建立不起来;威严不足的话,就要受到属下的侵害。

      ◆[点题]“法”本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包括赏罚两端。韩非子着重强调的是罚,是刑,是威严。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译文]倾向于私行的,社会必然混乱;倾向于法的,社会一定大治。

      ◆[点题]这是韩非总结《诡使》全篇而提出的一个著名论点,说明“道私”“道法”两种不同的路线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

      ◆[译文]把廉价的东西放在冷僻之外,即使是曾参、史?也有偷窃的嫌疑;把百金入置在闹市中,即使出名的盗贼也不敢取走。

      ◆[点题]韩非子在此讲到犯罪动机和犯罪条件之的关系,而强调的则是犯罪条件更易于导致犯罪事实。因此,他主张要彰明法制、重刑必罚,而不要轻信什么君子,什么德行之类。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