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经典佛心禅语悟道

    发布时间:2019-11-26 点击:

    经典佛心禅语悟道

    【经典佛心禅语一】

    【出世思想与入世事业】

    每个人都应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

    再提起人世的精神。为什么要先有出世的思想,然后才能做人世的事业

    呢?因为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人间无论从事何种事业,都会有贪嗔和执

    著;有了出世思想再做人世事业,就等于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见到

    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无所惧。要具备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力量,就要

    有出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如果了解以下几点,就能体悟和达到出世的思

    想境界:

    (一)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

    世间众生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数十寒暑,正所谓电光石火刹

    那即过,沧海桑田恍如朝露,我们如果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对人生有苦短警

    觉,就会有出世的思想。

    (二)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

    世间众生,几乎都喜欢金钱财宝,所以辛苦经营、贪敛聚集,一旦撒手命终,黄土盖棺,无一为其所有;“物质有穷、欲望无尽”,金钱财宝本为人所用,够用就好,为人不能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将终身为钱物所役,只是做了钱财物质的奴隶,有了出世的思想,则能超然钱物之外,就能生活得轻松自如。

    (三)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

    情爱固然令人神迷心荡,但是爱情也常给人带来不少烦恼;因为爱,滋生多少是非和牵挂,甚至把人推进毁灭的深渊。“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不能增加一分”,佛教不是要人舍弃情爱,而是主张以智化情,以般若智慧化情爱,不为情爱所苦。

    (四)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

    众生之我贪、我执、我嗔、我怨、我妒、我私等,都是缺陷,都是业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知过能改才会增进道德人格。

    【生活与禅】

    有位女施主,家境富裕,却一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她特地请教元德法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元德法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有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元德法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元德法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元德法师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元德法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谦恭有礼,对下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人们就称她为最有魅力的女人了。

    一般得人好感、讨人喜欢的个性,大致包含如下内容:

    适应性强,处世有弹性,为人温柔和善,待人接物不以自己为中心,能够为他人着想。乐观,能往好的方面着眼,悲观念头少,个性开朗少阴暗面。为人随和,能够乐于协助他人,且不妨碍他人自由,凡事容易心存感谢。

    “心求形,形推心。”一个人若有良好的心,其外在举止行为必能改进,他的心灵也会随之光明。心与形的表里一体,可导引我们步入成功快乐的人生。

    打算真实有效地爱我们自己,就需要学会爱他人。

    【手中一捧沙】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人呢?”

    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从地上捧起一捧沙。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

    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圆圆满满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

    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点头。

    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人,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美感。

    想要拥有爱吗?那么请先放松自己的爱人。

    放松他,他才能宽松地面对你们的爱。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你们的心,包容整个情感的天空。一捧沙的情怀,是至真至爱的情怀。好好珍惜,学会把握,婚姻必定会圆圆满满。

    【身体是寺字,两耳为菩提】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他照例采花去寺院供佛,碰巧遇见元德禅师从法堂出来,元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死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静的心呢?”

    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如何才能保持花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小时把花梗剪去_截,因为这一截花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就易凋谢!”

    禅师说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调运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非常欢喜地说道:“谢谢禅师的开启,希望以后有机会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元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非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心清静了,处处都可宁静。在修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心静。只有在心静的基础上进行修行才会有所造诣。

    否则,自心不宁,即使是身处深山石寺当中,心中也会被尘世的喧嚣所扰,难以在修行中有所作为。

    【以人为师勿好为人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每个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有所长进。

    在人际交往中,孔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也就是说,以他人为师,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之外,也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

    不过,拜人为师者值得称道,而好为人师却不是一件可取之事。

    这里的“好为人师”,不是指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批评别人的人。

    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衣服发型、教育子女的方法等。

    这种人中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觉得自己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不管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侵犯了他人的自我!

    你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保护壁垒,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强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这一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自我堡垒受到了你的侵犯,不但有可能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其是在工作上,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抢夺功劳,总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所以,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一种障碍。如果你非要为人之师不可,则必须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才行:

    第一,两人关系密切。你基于义而提出,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相当高,这是人性,没有什么太多的道理可言。

    第二,你在对方心目中要够分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分量不够,那就别自讨没趣了。

    第三,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你的意见他有可能会接受,但也不尽然。

    总而言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人都有排他性,也潜藏着某种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自我毁灭意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去拜人为师求己成长。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即便这时,你要说多少,还是要斟酌一下。

    【心事不可随便说】

    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人要是有心事,就应该诉说出来,一吐为快,这样才不会在心中淤积,以致闷出病来。

    心理专家们的这种建议完全正确,但这里我们还得另外提出一条建议: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乱说。

    所谓随便乱说,是指不区分心事的内容,不区分说话的对象,见人就说,想说就说。

    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想:这件事能对人讲吗?

    首先,之所以建议你如此谨慎地处理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倾吐心事会显露一个人的脆弱点,这种脆弱点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某些方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一旦你的脆弱点被别人把握,在他日与你争斗时,它们就成了你的致命伤。尽管这种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出于信赖才向对方道出心事,但对方有可能是一个小人,你不就陷入麻烦了吗!

    其次,有些心事是具有危险性和机密性的,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你毫无顾忌倾吐的这些心事,有可能将来被人拿来当成攻击你的把柄。你是怎么遭人暗算的,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不,也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作为终生之友是难上加难的,你今天的好朋友未必明天也是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那么,对于家人呢?难道也不能随便说出吗?

    这里还是奉劝你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充分了解与依赖你的配偶与家人。但两个人属于不同个体,性情必然各异,智慧与经验总会有一些不同点,家人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所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这样反而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

    然而,心扉紧闭,心事不漏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如果太过谨慎,会让人感到你城府太深,太有心计,不可捉摸,为此你会失去很多值得交往的朋友。如果你本性如此,那还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岂不是太冤枉了。所以,最为有利的做法是,偶尔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减少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真诚道歉大事化小】

    只要事先道个歉,很多冲突完全可以避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场面:两个人在马路上争得面红耳赤,快要动手了,不明白之人一定认为他们之间似有深仇大恨,其实只是因为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罢了。

    也许你会说,芝麻大的一点小事,至于如此吗?是的,事情确实很小,但问题在于双方没有正确对待这件小事,而使事情不断升级升温,而不是降温息事。其实,只要有一方先开口说声“对不起”,那就根本没事了。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发生冲突与抵触,道歉也是一种万用之术。你先开口道歉,这说明你已首先降低了自己的位势,而将对方视为上位,于情于理,对方当然不会对你变本加厉,气势更甚,他也会降下温来。而一旦双方冷静下来,事情就有解决的余地了。

    道歉可出于一种真诚,也可能是一种伎俩,当然,没有诚意和实质行为的道歉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空洞的道歉一点价值也没有。道歉或许可以为错误的行为做出解释,却无法使行为造成的伤害复原。只有真诚的道歉才是有帮助的。让别人向我们道歉很容易,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别人改正自己的行为。只有人们愿意改正自己的行为时,道歉才有助益。

    【经典佛心禅语二】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凡智慧与聪明之人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事理,而小聪明者正好相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人反倒取笑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

    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往往对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

    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言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便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人生,终身劳苦奔波,却看不见有什么大的成功;一辈子疲惫困顿,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还不是悲哀吗?形体逐渐衰弱老化,心也一样,人生便在其中。明白这一点,大智慧、大聪明之人犹如天生的愚钝,那小聪明、小智慧才真是一个永远照不亮的大黑洞。如此大智慧、大聪明不过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一见如故适度远之】

    “一见如故”这是很多刚刚见面相识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了很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减少试探这个过程,而直接进入到交心的层次。可是根据现实生活的经验,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在生活中,人会呈现出其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促发、催化而表现出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因此,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糖衣炮弹,他是想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身上获得某些利益。

    如果对方和你彼此都一见如故,你应该立刻向后退,以免引火自焚,或因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葬送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如果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相情愿,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不必花心思在这上面。

    不过,有些人不说一见如故,却直接用行动表示,这种人你也应该和他保持距离。

    你最应该提防的是,一见如故中,有心者常会掺杂很多奉承、拍马的语言,这很容易扰乱一个人的判断,也最难抗拒。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你就要提高警觉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世上最险恶的莫过于那些暗中害人的小人,尽管难防,但不可不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一

    在职业生活的漫长岁月中,免不了会遇到被出卖、敌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能预料到这些事的发生,并一一克服,便能使你的工作一帆风顺。

    首先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实际做法是不随便露出个人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而两军对仗,虚实被窥破,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如此。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表面上可能相处得很好,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有的人想让对方工作出错,自己可有机可乘。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平步青云,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议:

    无论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座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声气。

    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慌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会处事不惊,从容对付一切难题。

    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势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自己要有信心,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凡事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利用午饭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你的事业发展。

    【禅定能治病】

    佛教说身内外“四大不调”能生404种病,修禅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疗404种病。智凯《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宗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根据佛经中的说法,根据病因把疾病分为四大不调:一是劳累过度,二是饮食不节,三是坐禅不得法,四是鬼魔所侵。另外还有“业病”六类。因过度劳累和饮食不节所致病,以药物治疗为宜,并须注意保养身体,调节饮食。因坐禅不得法所生的“禅病”,用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还须通过修禅定,以正确的方法对治才能痊愈。所谓鬼魔所致病,在症状上主要指癔病一类。“业病”是指因不善的行为所引生的必然果报,指的是医药无法治愈及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致的病,这类病须内修观,外忏悔:内修观属禅定,外忏悔,实际上是一种解除精神负担的心理疗法,也须由佛医师或大法师给予特别治疗。

    总的看来,佛学虽说禅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还是倾向于用药物治疗。佛教认为病从根本上说是“业报”,是人生所难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无病。佛教史料说释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许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传佛教认为是活佛的人有时也会有病,在佛教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经中说修学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应受的罪果报转变为现前的小病小灾,因此修禅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痛苦为良药”,作为磨炼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

    【和平处事】

    善于处事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心平气和,不会处事的人,好事也会弄得争执四起。和平的先决条件主要是讲求平等待人,不平等就没有和平,和平讲求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有真正的和平。

    怎样才能和平处事,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一)在嗔恨处播撒慈悲的种子

    人与人常因嗔恨而反目成仇。其实应以慈悲宏观的胸怀,在嗔恨之处

    播撒慈悲的种子,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千万不可火上加油,使得旧恨添

    加新怨,应知“冤冤相报何时了”之深切的含义。所以我们应在嗔恨之处

    播撒慈悲的种子。

    (二)在仇恨处施予宽恕

    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著,问题才能协调解

    决;如果一直执著计较对方的仇恨,没有宽恕的心态、妥协的善意,问题

    就不能解决;要能够布施宽恕与谅解,这也是一种至上功德。

    (三)在怀疑处培养信心的力量

    疑心生暗鬼。凡是对自己有怀疑时,要培养自我的信心;别人怀疑你

    时,你要给别人足够的诚信之心,只有诚信之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在黑暗处点亮般若的火花

    严冬消逝才有春暖,黑夜过去才有黎明。当人际关系出现裂痕或误会时,或者自我情绪低落时,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冲动作为,这样一来只会使困境更加横逆。必须冷静思考,点燃般若智慧的火花,才能疏导圆满,化解问题。

    (五)失意时要给予希望

    如果有人灰心失意时,我们就要鼓励和安慰他,给他希望和动力。人生道路有逆境也有顺境,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就是无上的布施功德。

    (六)在忧伤时给予喜悦安慰

    “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可贵。”当别人心情忧伤苦闷时,最期盼得到别人的关怀,如果你能及时为他分忧解愁,化解他忧伤苦闷的心结,并且诚挚热忱地给予他喜悦和安慰,必能得到他的信任与友谊。

    【命运可以改变】

    人生的五大要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就是说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是命格好,运势好,风水环境好,名号好,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有些人认为人的一切祸福都是命运的安排;有些人甚至误认为佛教是主张“认命”与“宿命”的。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特分四点说明:

    (一)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也可以通过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从前有位沙弥短命之相,师父是得道高僧,在禅定中知晓爱徒只剩七天寿命,就叫他回家去探望父母,没想到七天之后,小沙弥安然回到寺庙,师父大为惊讶,小沙弥告诉师父,在回家途中,他救了一群蚂蚁。师父闻言再禅定观看徒弟的命运,发现这孩子不但因一念慈悲,除去了夭寿之相,而且增长了福寿。所以命运可以因行慈悲、勤忏悔而得以改变,人有好命不知善加维护,也会改变堕落。

    (二)佛教重视未来的命运

    佛教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重视过去的命运,更注重现在及未来的命运;因为过去的宿业已经如此,纵然懊悔也无法追悔;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只要我们妥善地利用现在,前程仍然是光明的,所以,佛教不主张沉溺在过去命运的伤感之中,而鼓励人们积极追求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命运。

    (三)佛教鼓励人开创命运

    有些人遭遇困境,就误认为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努力都是枉然,于是消沉沮丧,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命运靠自己创造,佛陀原是太子之命,他不甘于皇宫的生活,独自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就是开创命运的典型例证。

    (四)佛教希望人乐天知命

    佛教除了主张顺应天命之外,更要进一步去洗心革面。佛陀慈爱众生,弘法利生,主张要革除心中的“贪嗔痴”,认为唯有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总而言之,人皆有其命运,我们要摆脱命运的控制,开创自己的人生,培养正确的观念,树立坚定的信仰,严持清净的戒律,广结良善的人缘。不但不会被命运所控制,还能够自由自在改善命运。

    【功德与福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发愿做功德,必得好福报。

    (一)以物质金钱做功德

    佛教讲究供养,对于佛陀有香、花、灯、果、茶、食、宝、珠等供养,对于僧伽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供养,这些都属于敬田。另外更有悲田,悲田的施舍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给予众生帮助与方便,当初佛教寺庙给人施茶、施粥、修桥铺路、教读文章等,皆是为了给予众生以方便。近年佛教信徒护持道场、办养老院、捐资助学、办义诊所,从事穷苦的救济、急难的扶助和残障的照顾,不但是最标准的社会公益,也是最实际的善行义举和直接的功德。

    (二)以服务奉献做功德

    倘若我们本身的金钱资源有限,你可以量力而为做布施,心诚则灵也是功德;更可以出力服务,做义工奉献,诸如响应环保,爱护社会,随手整洁环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士;只要默默奉献,常常助人,都有很大的功德。

    (三)以语言赞美做功德

    众多功德之中,“爱语利行”及“称赞如来”,都说明赞叹是很重要的。平常我们只要对花草赞美爱护、对小动物表示喜欢爱护,花草会长得茂盛、小动物也会更活泼可人,对人常予赞美和爱护,功德效益更显著。佛教以随口赞叹作为修行,只要你常以感恩惜缘的好心,随时随地真诚地赞美别人,使别人因你的赞美而欢喜,也是一大功德。

    (四)以心意祝福做功德

    所有的功德之中,以心意祝福的功德最大。因为其他的功德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也就是有限有穷的;而心意祝福都是无形、无相、无为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婆娑世界多堪忍,互相祝福多欢乐。一切有情众生能够相互祝福,在心意相互祝福下的世间,才会成为美好幸福的人间净土。

    【自增福禄寿】

    慧缘上师说:福禄寿都是因果福报,要想求得福禄寿,就应该把以下内容牢记心中。

    不杀生而能放生,你就能获得长寿。

    不偷盗而能布施,你就能获得财富。

    不妄语而能诚实,你就能获好名誉。

    不邪淫而能好礼,你就能家庭和谐。

    不饮酒也不吸毒,你就能身体健康。

    这是佛教信徒的基本“五戒”,扩而大之就等于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我们做人的规范。二十九、念佛与功德

    念佛是修行的重要法门,所以应鼓励信众念佛,念佛的方法是:

    (一)欢欢喜喜地念

    用一种快乐的心情,将佛号与观想中的“佛”融为一体,并能全身放松,念得手舞足蹈,甚至摇头摆身,发出至真的微笑,如此心念纯净、热情洋溢的念佛,就是功德。

    (二)悲悲切切地念

    以如见到亲人投诉委屈的悲切感情来念佛,将我们内在真情实义的“佛”念出来,自然就是与阿弥陀佛相感应的功德。

    (三)空空虚虚地念

    心无挂碍的一心称念佛号,念得无身、无相、无世间,只有悠悠扬扬的一句“佛”号,从全身毛孔似有似无地出来,把人我是非都念得没有了,如同把杯中的水念空了,“心中有佛将心空,念得心空及第归”,就会得到忘却时空、脱落身心的快乐功德。

    (四)实实在在地念

    将每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想得清清楚楚,诵念每一句佛号时,应将自己对“佛”的恭敬、礼认,实实在在地念出来,念佛看来只是诵一句佛号,但是实实在在地念“佛”,就会得到心灵上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法在恭敬中求“心诚则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念佛有时不一定要用念珠,眼前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子、每一根电线杆……都可以视为“念珠”,你可以用“心”念佛,更可以化解一切烦恼,这一切都是功德。

    【修行得富贵】

    有个学生说:“我觉得学佛也没有什么好的。”

    老师说:“哦?为什么呢?”

    “因为学了佛的人好像什么也不求了,显得特别消极,所以不好。”

    老师说:“一学佛就什么都不做了,这是一个误区。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人就会出现生存问题。在现代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也是由社会大众勤劳奋斗创造出来的;各地建修庙宇、塑金身、印经典都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真学佛的人,都是积极上进的,哪里会消极呢?”

    学生说:“您能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老师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之上的。经济丰裕的人,当然在物质上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顾虑与困扰;经济贫困的人,显然是要遭受物质贫乏的苦痛与窘迫。如此一来,佛行佛法、追求心灵解脱就多了一层障碍。那么,就更应该积极努力解决经济问题,怎么能消极散漫,让障碍更大呢?”

    佛陀对于人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曾在经典中明白地指示了其来源与运用的原则。目的正是为了建立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

    以正当的职业与技能,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报酬,资养我们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正是佛陀所许可的。

    学习禅,可以使我们获得智慧,这种智慧必然教我们努力随缘,创造劳动果实,我们也就可以自求多福,自利利他——这就是福慧双增的圆满人生!

    【读书生智慧】

    在中国古代,禅宗下山的规矩是:修行的僧人想要下山,就必须得到禅师们的批准。

    有一个僧人在乐普山的元安禅师那儿修行多年,自觉火候已到,该下山云游四海了,就到元安禅师那儿向他辞行。

    元安禅师想考考他,就笑着对他说:“山外还有山,四处都是山,你凭什么下山呢?”

    元安实际上是说你下山会遭遇重重困难,你有克服它们的信心和勇气吗?可惜僧人不能领悟师父话里的玄机,以为师父拒绝了他的请求,只好转身闷闷不乐地离去了。

    他的一个师弟看他一脸苦瓜相,问他怎么回事,他就把师父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的师弟。

    师弟听了呵呵一笑,说:“师兄,师父是在考你呢。你应该这样回答啊: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白云飞。”意思就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我前进。

    僧人听了大喜,马上回去对元安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白云飞。”禅师听了大吃一惊,仔细追问之下,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禅师生气地说:“你师弟修行比你还高,都没提出下山。你还是待在山上

    多学点吧。”

    僧人非常惭愧,从此专心修行再也不敢提下山的事了。

    虽然该僧人是个“半罐水、响叮当”的人,但他能知错就改,并由此

    悟到并奉行了现代人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念。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应该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

    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学习不仅是普通人谋生的手段,更是管理者生存

    的需要。

    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作

    为管理国家和管理公司的人,应该转变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终

    身学习的全新观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超越,就会官运亨通,事业发达。

    【善待包容他人】

    你是什么人不重要,你表现出来的行为才重要。

    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她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年,而且都住在附近。不过她似乎仍不满意,她向孩子哭诉,说他们既不打电话回家.也不回家看她。孩子们不喜欢见到他们的妈妈,因为他们觉得妈妈老喜欢挑他们的毛病,甚至在他们长大了以后也是如此。每当他们打电话回家或回家看妈妈时,总免不了被她没头没脑地说一顿。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不能忍受她爱挑剔的毛病,最后终于离开了她。这位老人哭着说:“我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妈妈,他们应该敬爱我这个做妈妈的啊!”

    这位老人和很多人一样,都相信无条件的爱。他们认为,即使自己做了不对的事情,他们的至亲好友也应该无条件地包容。这绝不是个正确的观念。只有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间才有所谓无条件的爱;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的言行决定了一切。别人正是透过你的言行来评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你的内在思想或做事动机,别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只是你表现在外的言行。因此,别人究竟是喜爱你、想和你做朋友,还是怨恨你,甚至躲避你,都是由你的言行来决定的。也只有你才可以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样的言行。

    别人看到的,是你对他们做了什么事,而不是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一次诚实而严格的彻底检视,问问自己是否对别人亲切又开朗,是否让人觉得容易相处,是否对别人体贴又热心,是否让人觉得充满爱心,是否关心别人,是否愿意听别人的倾诉等。

    接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善待别人,问问自己是否像这位老人一样,是否对别人老绷着个脸,而且小气、粗鲁又无礼,是否老爱挑别人的毛病、泼别人冷水,是否老是抱怨别人、说别人不是,而且又容易动怒,是否从来就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存在,是否老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对待别人。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善待过自己亲近的人,那么,即使这些人敬爱你,他们也会像这位老人的孩子一样,渐渐地疏远你。

    没有人能一直不断地以亲切体贴又开朗的态度对待别人。问题的重点在于:你是否常常自私而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请千万记住:你的行为会暴露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和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实在不像,那么你就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你自认为是个严谨的人,而吃饭时餐厅忘了给你账单,你就必须坚持要服务员补一张账单给你;如果你打从心里敬佩同事的工作成绩,那么就赞美他;同样地,如果你觉得准时很重要,就不要让别人等你。

    【经典佛心禅语三】

    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耕云先生

    我们不要长着眼睛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一一耕云先生

    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弃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佛陀的格言》

    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详,因为只有安详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耕云先生

    佛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可思议。不管你怎么去思维、探索,都得不到真实的结论与实证。可知最近的不二法门就是放下妄心,不起一念。——耕云先生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证严法师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时势造英雄,最高温的火炉才能制造出最纯的黄金,最狂暴的风雨才有最明亮的闪电。——海涛法师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一六祖慧能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我们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热情,投注到一个目标上,使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一耕云先生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拾得

    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一一耕云先生

    凡事皆成于一,败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耕云先生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学道如行路,途中未得休。直到长安日,方能见对游。一《舒州法华举和尚语要》

    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宗教箴言录》

    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耕云先生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净慧

    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无论任何学问,任何法则,倘使脱离了人生,它就不再有任何意义。虽然安详是禅的生命、是法的现证,但它也是人生的最高生活艺术。——耕云先生

    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证严法师

    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做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耕云先生

    为了摆脱烦恼而参禅,这样不会成功。因为当他烦恼的时候,就想到了禅;当他快乐、不烦恼的时候,便把禅忘掉了。——耕云先生

    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耕云先生

    自己解脱了,立下度脱广大有情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学禅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获得正果。——耕云先生

    禅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作出来的。——郑石岩

    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活之体。——郑石岩

    矫谓“在尘不染,随缘不变”,缘就是生活环境与条件,吃饭时吃饭,做事时做事,而这颗菩提心,既不为外境所转,不为六尘所染,也不再因周边的事物而生心动念。——耕云先生

    禅者认为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这就叫禅定。——郑石岩

    学佛之前,生命像一张白纸,横写竖画,随心所欲尽可由他。学佛之后,生命像在纸上学写字,要端正规格才能给人看。——证严法师

    莲花生在被人遗忘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佛陀的格言》

    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烂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着稳重,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分。一《佛陀的格言》

    绝思绝虑,任心自在,无忧无虑,坦坦荡荡,坐卧随缘,就是佛的妙用。——道信禅师

    大多数人经常不喜欢面对生活真相。他们宁可用甜言蜜语的美梦和想象,使自己栖息在错谬的安全感里。——《法露缘》杂志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寒山

    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郑石岩

    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人可以发现法则,创造机器,却不能创造真理。——-耕云先生

    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般若第二》

    禅修也决不能离开世间法,决不能离开生活。离了生活,离了世间法,禅修断证便成了无的放矢。——净慧

    东方佛,西方佛,彻底穷源无一物。东方土,西方土,草鞋踏破无寻处。人人尽随有往生,生即不生何不悟?守着不生亦太迷,禅人到此须自顾。——《鼓山永觉禅师晚录》

    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那是缘木求鱼。——元音老人

    修行并不含神秘色彩,修行只是不断的修正想念、行为。——耕云先生

    我们必须知道“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若要免于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免于烦恼,就要摆脱错误。——耕云先生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永嘉证道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弗陀

    青郁郁,碧湛湛,百草头上泄天机;花簇簇,锦簇簇,闹市堆边露真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离离春草,分明漏泄天机。历历杜鹃,尽是普门境界。不如休征罢战好,况是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放却戈矛,归家稳坐。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僧问:“如何是道?”师日:“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一《景福日余禅师》

    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水。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有时却比声音更深刻。—证严法师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苏东坡

    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腾鸟飞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坏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炉炭镬汤、诸恶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当知佛境界充遍,故众生境界亦复充遍。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所谓佛境界者,极而言之。迷则佛境界俱是众生境界,悟则众生境界俱是佛境界。——《天日中峰和尚广录》

    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不得不知。”悟日:“向上更有转处否?”师日:“心空不碍白云飞。”一《石头希迁禅师》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上一组:心灵禅语悟道人生 下一组:经典佛语心经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