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史记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一品句子【6-1】

    发布时间:2019-10-23 点击:

    史记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一品句子【6-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注释】《史记·五帝本纪》。信饬:申令整饬,即下令整顿。百官:各级各类官员。众功:指各项事业。

    【解析】这是《五帝本纪》中《尧本纪》的两句话,说的是帝尧下令整顿各级各类官员的作风,官员们的作风整顿好了,各项事业就会发达起来。它突出强调、着重指出的是百官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即认为官员的作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注释】《史记·五帝本纪》。病:原文为伤病,这里引申为受苦、痛苦。此句的意思是: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让一人得利。

    【解析】这是尧所遵循的处理公私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尧本纪》载: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肖,不足以掌管天下,于是破例把天下传给了舜。尧说,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让一人得利。尧、舜之所以被称为圣王、明主,就是因为他们从思想到实践,都是大公无私的。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注释】《史记·五帝本纪》。心知其意:谓心领神会,真正懂得其中究竟。

    【解析】这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论赞”里说的两句话,是他治古史做学问的准绳。《五帝本纪》所写都是上古史事,所以“《书》缺有间”(《尚书》早有缺漏)——有的只是传说而没有详实的记载,有的虽有记载,但“其文不雅驯”(不正确、不合理),难以信从,还有的各家说法纷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好学深思,心领神会,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究竟。司马迁所提倡的这种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一切认真做学问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注释】《史记·夏本纪》。庶事:众事。丛脞(cu6):细碎烦琐,比喻胸无大略。

    【解析】国君英明,大臣贤能,各种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国君忙于琐碎事务,胸无大略,大臣便会懒惰,各项事业就会败坏。这是舜与大臣一起娱乐时从心底流出的歌,是他毕生从政经验的总结。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注释】《史记·殷本纪》。不:通“否”。

    【解析】人们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而观察民众的情况,听听民众的议论同样可以知道政治是否清明。英明的君主,坚持实践这一原则,以此进行深刻的自省。

    这一道理由商汤发之,唐魏征把它阐发到极致,最终成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传世名言。

    ⊙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

    【注释】《史记,殷本纪》。君国:作国家的君主。子民:以民为子,爱护百姓。君、子都是名词当做动词用。王官:在朝廷做官。

    【解析】古代圣贤,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特别关注。这是伊尹对商汤说的两句话,意思是:作为国家的君主,治理国家要爱护百姓,视民如子,这样为善的人就会来朝廷做官了。它特别强调当政者的垂范作用。

    ⊙是日何时丧?予与汝皆亡!

    【注释】《史记·殷本纪》。是:这个。日:太阳,这里借指夏桀。丧:灭亡。

    予与汝皆亡:我愿与你同归于尽。语出《尚书大传》。

    【解析】桀是夏朝最后一个暴君,他荒淫暴虐,对人民残酷地剥削压榨,人民对他十分怨恨,和他势不两立。夏桀无视民意,把自己比做不落的太阳。人民愤恨地诅咒他:“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完蛋,我宁愿和你同归于尽!”一个统治者,落到人民不惜和他同归于尽的地步,他的末日也就到了。桀最终为商汤所败,出奔到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县东)而死,夏朝随即灭亡。

    ⊙耀德不观兵。

    【注释】《史记,周本纪》。耀:同耀,明。明德,崇尚道化。观:示。观兵:检阅军队(意在炫耀武力)。耀德不观兵:即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

    【解析】这是周初祭公谋父谏周穆王伐犬戎时说的一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道义,即以道德服人而不以武力服人。兵力要平时聚敛而在适当时候动用,这样才能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会失去威慑作用。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注释】《史记·周本纪》。水:这里指河流、洪水。壅(y。ng):水道堵塞。

    溃:溃决,泛滥。为水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疏浚它,使它通畅。为民者:治理人民的人。宣之使言:开导他们,使他们敢于讲话。

    【解析】这是邵穆公劝阻厉王的话。他首先指出了弭谤的危害性,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作比,形象贴切,发人深省。随即提出宣导人民、广开言路的主张,体现了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其中以水喻人民,意义深远。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注释】《史记·秦本纪》。

    【解析】邻国有圣人,便是敌国的忧患。这句话里包含了重视人才的思想。

    秦穆公听了由余的一席话,认识到他的贤能,觉得让他待在邻国对自己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把由余从戎王那里夺过来。结果秦用由余的计策讨伐戎王,得到十二城,拓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这是古代重视人才,引进人才以强国的显例。

    ⊙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注释】《史记·秦始皇本纪》。此语引自《过秦论》。行义:干好事,指奉公守法。为非:干坏事,指为非作歹。

    【解析】这是贾谊总结的秦亡教训之一,即生活安定的百姓人心思定,可以和他们一起奉公守法;而危惧不安的百姓惶惶不定,容易参与“为非作歹”的反抗活动。因为挨冻的人穿上粗布小袄就感到温暖,挨饿的人吃上糟糠就感到甘甜,天下嗷嗷待哺的人民才是新国君治国安民的资本。如果公卿以下一直到百姓,人人都怀着自危心理,身处穷困苦难的境地,不安心于自己的地位,就容易发生动乱。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注释】《史记·秦始皇本纪》。语出《过秦论》。

    【解析】这里特别强调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要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大行:指干大事。行:行为,作为。细谨:细枝末节、小节。辞:拒绝。让:责备。做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解析】樊哙虽然是个杀狗卖肉之徒,却很有见识。刘邦在鸿门宴上害怕被项羽手下谋杀,于是借上厕所的机会准备逃走,但他又担心没有向项羽告辞,有失礼仪。樊哙以此言相劝,意思是说,如果要干大事业,就不能婆婆妈妈去顾及许多细枝末节。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顾得上礼貌呢?刘邦如果真的为了礼貌而回帐中告辞,恐怕早就被项羽杀掉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汉家的天下了。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

    【解析】楚汉相争,曾经有这样一段故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日:‘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日:‘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的愿望是好的,可惜头脑太简单、太天真了,他把两大集团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看做两人之间的一场决斗,认为两人一决雌雄就可解决问题。这反映出项羽的粗浅和率直,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认为单凭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刘邦正是看出了他的天真,才居高临下地回答:“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刘邦所说的“智”,包括政治、统战、民心等等,这正是刘邦的强项,却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三户:指三户人家,极言其少。楚国即使只剩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必定还是楚国。这是当时在楚地流行的预言秦灭亡的谶语。

    【解析】这个谶语表明楚人对秦朝的仇恨,也表明楚人最具复仇意识,最具反抗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筑长城,修陵墓,对国内人民的压迫日盛一日,十分暴虐,这就为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再加上它以武力吞并六国,六国虽亡而民心不服,尤其是楚地的人。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从秦地刮起,最后还是楚人项羽率楚人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这一谶语反映的是当时天下的人心向背,也是对在楚地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项梁、项羽的肯定。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法者二句:法律是治国的准则,法的作用是为了禁绝残暴,引导人们走向善良。正:准则。法正二句: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顺从。悫(jue):朴实,忠厚。

    【解析】汉文帝是一位有名的仁德之君,西汉文景之治就是由他开创的。

    他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有不少开明的、渗透着民主意识的、有利于老百姓的言论和主张。这里的几句话是他与官员们就废除同坐、收币法等事进行的讨论。这段讨论很有意思,特译介如下:文帝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它来禁绝残暴,引导人们向善。现在犯法定罪后,还要使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连坐,收没妻儿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大家讨论一下。”有关官员都说:“百姓不能治理自己,所以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实行连坐将亲属跟犯人一起收捕治罪,目的在于牵制他们的心理,使他们不敢轻易犯法。”文帝说:“我听说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服从,况且管理百姓,引导他们向善,是官吏的职责。既不能引导他们向善又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论罪,这反而会促使他们去干凶暴的事,又怎么能谈得上禁止人们犯罪呢?”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刑者不可复属:受刑的人砍下的肢体不能再接上去。属:连接。

    【解析】这是西汉太仓令淳于意的女儿缇萦在淳于意被判罪后给汉文帝上书时说的话。她提出人死了就不能再复活,受刑后肢体也没法再连接起来,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路可走。因此她愿意被没人官府当奴婢,抵赎父亲该受的刑罚。这两句极深刻的话,提醒一切执法者:用刑一定要慎重!文帝为此深受感动,决定废除肉刑。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任何事情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解析】这是文帝对于农业的地位——也就是农业在当时政治事务中的作用的一个精确描述。他不但肯定了“农,天下之本”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它的重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为传统农业国的中国,农业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受到的高度重视。

    ⊙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注释】《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解析】这是司马迁考察汉朝开国以来所封王侯兴衰益损的情况后所得出的结论。从所封诸侯王来看,从开国到武帝时期,“汉定百年之闻,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所以衰落败亡,根源在于不修仁义。从汉朝廷来看,当时形势虽强(足以控驭诸王侯),在处理与诸王侯的关系上,仍应以仁义作为根本,不可因势强力大而在仁义上有所忽略。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注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志古之道:记取古代的历史经验教训。志:记住,记取。自镜:作为镜子来照自己。

    【解析】这里提出对待历史经验教训的正确态度:生在当世,为什么还要学习和记取古人的经验教训呢?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为当世参考。

    ⊙盛哉,无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注释】《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庆:善。赖:利。

    【解析】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权力高度集中,所以天子的个人行为,直接关系到天下百姓。一人办好事,万民都受益,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这里,司马迁盛赞汉武帝的推恩分封政策。汉初分封,造成了诸侯势力的恶性膨胀,许多诸侯荒淫无度,有的甚至起来反叛朝廷。为此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分封之策,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此策既符合古制的私亲(照顾自己的亲属)之义,又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的巩固,故得到司马迁盛赞。

    ⊙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治礼,依人性而作仪。

    【注释】《史记·礼书》。三代损益:指夏、商、周三代对礼制所作的增减。

    缘:顺随。

    【解析】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是最讲究礼仪的。但讲究得过分繁琐,以至成了人们的负担,或者把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贯穿其中,就走到它的反面了。

    这里探究礼仪是怎么产生的问题,司马迁的回答,不故弄玄虚,令人信服:顺从人的情意而制定礼制,依照人的习性来规定仪节。试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不都是缘人情依人性而定的吗!

    ⊙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注释】《史记·乐书》。“治定功成,礼乐乃兴”,出自《礼记·乐记》。原文作“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意思是:帝王功业有成就要制作音乐;政治安定就要制定礼仪。

    【解析】礼乐是封建社会特别重视的思想文化政策,也是儒家特别重视的教化手段。这里讲的是礼乐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才能兴起即礼乐兴起的前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这种规法完全正确。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注释】《史记·礼书》。水满了若是不减少一些,它便会漫溢出来;器皿满了若是不加以扶持,就会倾倒。

    【解析】这是个很浅显的比喻,但其中包含了普遍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都要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不加节制,便会招来或“溢”或“倾”的后果。

    ⊙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

    【注释】《史记·律书》。军队,是圣人用来讨伐强暴、平定混乱局势、铲除艰难险阻、拯救危亡倾覆的。夷:平地,引申为铲除。

    【解析】军队和战争,一般人只看到它残酷、暴力的一面,而忽略它作为和平的保卫者、安宁的守护神的一面。司马迁在兵书(律书)当中,开宗明义给“兵”下定义,强调了军队和战争应当是讨伐强暴、救助危难和平定乱世的工具,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观点。

    ⊙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注释】《史记·律书》。教笞:教训和鞭挞。捐:废除。偃:止息。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就如同教育子女不能完全废除体罚,治理国家不能废除刑罚一样,用于诛暴救危、平定乱世的正义战争也不能不采取。只是运用起来有巧妙和笨拙的不同,实行起来有合理不合理、正义不正义的区别而已。

    这是对那些不识时务、不讲大体、一味反对武力抗暴的“世儒”(即俗儒)的严厉批判。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倍:通“背”,背弃。

    【解析】博学多才的吴国公子季札,受吴王派遣到中原各国访问。开始出使时,北上途中拜见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明白他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中原诸国,没能把宝剑赠给他。

    出使归来,徐君却去世了,季札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随从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送给他干什么?”季札说:“不能这样说。当初我心里已经决定送给他,怎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我的初衷呢?”看重自己的良知,郑重实践“心许”的诺言,不做违背初衷的事,这是良好修养的一个方面。

    ⊙见微而知清浊。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见微而知清浊:看到一些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与污浊。

    【解析】《吴太伯世家》这句话,是赞扬季札能见微知著,从微小的征兆中预见将来局势的变化。他出使鲁、卫、齐、晋等国,对各国政治变化的预见都十分准确。

    ⊙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注释】《史记·鲁周公世家》。沐:洗头发。捉发:提起头发。吐哺(ba):吐出口中所吃食物。

    【解析】周公是古代最懂得尊重人才的人,他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掉天下的人才。

    这说明了他待士的诚心和对人才的重视。

    ⊙政不简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注释】《史记·鲁周公世家》。近:即亲近。为政如果不简便易行,老百姓就不肯亲近;只有简便易行,贴近人民,人民才会归附他。

    【解析】为政者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应平易近人,若是端架子,摆衙门威风,或搞些繁琐的形式,老百姓避之唯恐不及,怎么会拥护你?这个教训,是周公从他儿子伯禽和姜太公(子牙)行政的对比中总结出来的。周公的儿子伯禽被封为鲁公,治鲁三年后才向周公报告政务,周公问为什么这样迟缓,伯禽说:“我到鲁国后着手改变那里的风俗,改变那里的礼制,服丧三年才能除服,所以迟了。”太公受封于齐,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报告政务,周公问为何这样迅速,太公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按照那里的习俗办事,所以很快就有了结果。”于是周公感叹说:“鲁国将来必定耍臣服于齐国了!”

    上一组:史记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一品句子【6-2】 下一组:增广贤文《昔时贤文》全文及解释【9-9】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