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古训人性_励志古语大全

    发布时间:2019-10-25 点击:

    古训人性_励志古语大全

      1、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孟子·尽心下》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宋)岳飞《满江红》

      3、 ⊙人心如火,世缘如薪,可爱可乐之境当前,如火遇燥薪,更益之油矣。若去其脂油,渡以清凉之水,火亦渐息。是以修行之人,常处逝多林中,借其无常之水,以消驰逐奔腾之火,此亦调心第一诀也。◆袁中道:《珂雪斋近集·苦海序》

      4、 ⊙人必有终身之忧,而后能有不改之乐。君子所忧乐如之何?◆日:所忧生于所苦。不苦行险,不知居易之乐也;不苦嗜欲,不知淡泊之乐也;不苦驰骛,不知收敛之乐也;不苦争竞,不知恬退之乐也;不苦憧扰,不知宁静之乐也;苦生忧,忧生嗜,嗜生乐。岂惟君子之分性然哉?即世俗亦有终身之忧乐焉,忧利欲之不遂其身也,忧利禄之不及其子孙也,忧谀闻之不哗于一世也。◆庸讵知吾所谓苦,非彼所谓甘,吾所谓忧,非彼所谓乐乎?《诗》

      5、 ⊙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韩愈:《韩昌黎文集·圬者王承福传》

      6、 ⊙泰西的大儒,有两句格言:“牺牲个人(指把一个人的利益不要),以为社会(指为公众谋利益);牺牲现在(指把现在的眷恋丢了),以为将来(指替后人造福)。”这两句话,我愿大家常常讽诵。◆陈天华:《陈天华集·警世钟》

      7、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干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是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帝,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

      8、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宋)晏几道《梁州令》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自然规律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该以此为榜样,自强勤勉、奋斗不息。——《周易·乾》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一】

      10、 ⊙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鲁迅:《鲁迅全集》

      11、 ⊙名正理顺,垂之无穷。释义:名义正当,道理上说得通,这样的事就会永垂不朽。——(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

      12、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酉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竞,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

      13、 ⊙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列御寇:《列子·仲尼篇》

      14、 ⊙失教化之兴,非一世之事也,三代之哀,自公、卿、大夫以至甿、隶,皆知守道兴官,而以死生之际为甚轻者,先王教化人人之深,而万物皆有以立其命也。迁谪放流,人情所畏恶,毒肢体,滨死亡,士大夫之危辱莫甚焉!而明时台之以言事廷杖者接踵,而蹈之如归。盖高皇帝以廉耻礼谊为陶冶,士自居庠序之中,而己知上所以待之不苟矣。进而历于朝廷,益凛然上之所以相属,与己知所以自处者。故方其盛时,上下清明,几无一职不得其理。至于神宗之季,亦少贬矣,而士大夫之居清要,矜节行者,十常八九。虽不足以涪于三王之盛,而要岂汉、唐所能望哉?惜乎!神宗不能审察于邪正之间,如公类者,非惟不用其言,又显弃其身,而其后明政卒以党败也。◆方苞:《方苞集·明御史马公文集序》

      15、 ⊙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16、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17、 ⊙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18、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释义:自古人都要死,可是为正义献身的实在不多。一(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19、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官赋》

      20、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一(宋)文天祥《正气歌》

      21、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不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荀况:《荀子·法行》

      22、 ⊙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清)魏源《默觚·学篇》

      23、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释义:执政者在时,他的政治主张能实行;执政者死去,他的政治主张也就停止实行了。一《礼记·中庸》

      24、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日:“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25、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26、 ⊙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一(元)柯丹丘《荆钗记》

      27、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白居易:《白居易集·读张籍古乐府》

      28、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知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释义:莲花虽然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洁净无染;虽然沐浴在清澈透底的水域中,但朴实无华。一(宋)周敦颐《爱莲说》

      30、 ⊙知不知上,尚矣;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老子:《老子·七十一章》

      31、 ⊙博爱之说,本与周子之旨无大相远。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字何尝不可谓之仁欤?昔儒看古人言语,亦多有因人重轻之病,正是此等处耳。然爱之本体固可谓之仁,但亦有爱得是与不是者,须爱得是,方是爱之本体,方可谓之仁。若只知博爱而不论是与不是,亦便有差处。◆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文录二书》

      32、 ⊙子墨子曰:“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迁行而勿常。不足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翟:《墨子·贵义》

      33、 ⊙终日喜言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清)王睥《今世说》

      34、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宋)杨时《二程粹言·论政》

      35、 ⊙无所为而为,其客德乃大矣。夫仁之为大,何为而为之也哉?谓天下有遗于其心之外,吾无信也。孟子言之,盖谓天下有纯乎无以议为米可日尽道其间者,以小事大有之矣,曾何礼法之可守?仁者为之道,不安于尊卑大小之常机;自融于至诚恻怛之际。吾固日乐天之心也。然是乐天也,满腔子恻隐矣。故恢恢乎天地之为大也。太和元气流于四时,物何所不包,人何所不化。◆虽中天下定四海,未身亲之天下之人,精神心术会于是矣。今日存神之功,他日过化之积,日小补之也哉!乐天言仁者之心也。◆保天下言仁者心之量也。然汤卒有葛伯之9币,文王卒有昆夷之役,畴昔之乐何在?交邻有道,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转之于恤矣。天者理而已矣。其大无外,眷生秋肃,无非教也。《易经》

      36、 ⊙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做奸,拙家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携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

      37、 ⊙杨朱日:“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38、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唐)卢延让《苦吟》

      39、 ⊙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一(宋)京镗《定风波》

      40、 ⊙欲速则不达。一《论语·子路》

      4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释义:天上的气候,有事先无法预测的风云变幻;人总免不了突然来到的灾祸与运气。——(元)佚名《合同文字》第四折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释义:因为别人说好话而得到的(好处),(将来)必然因为别人的坏话而失去。——(元)脱脱等《宋史·梅执礼传》

      42、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一(唐)陈子昂《郭隗》

      43、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4、 ⊙读书宜读有用书。有用者何?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

      45、 ⊙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惴惴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6、 ⊙夫人莫不有视、听、思。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皆天也。然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皆人也。◆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4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8、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释义:有志之士,葬身沟壑而无恨;勇敢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孟子·滕文公下》

      49、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50、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释义:忠诚仁义之人不因为政治形势的衰落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心志。——(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51、 ⊙李卓吾日:“常人以为易者,圣人以为难,此其所以为圣人。”◆张岱:《四书遇·论语》

      52、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3、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周:《庄子·山木》

      54、 ⊙一夫出死,千乘不轻。释义:一个人不把死亡放在心上,千辆战车之众的军队也不敢轻视他。一(汉)刘安《淮南子·说林》

      55、 ⊙事不在小,苟其反复数四,养成习惯,则其影响至大,其于善否之间,乌可以不慎乎?第使平日注意于善否之界,而养成其去彼就此之习惯,则将不待勉强,而自进于道德。道德之本,固不在高远而在卑近也。自洒扫应对进退,以及其他一事一物一动一静之间,无非道德之所在。彼夫道德之标目,日正义,日勇往,日勤勉,日忍耐,要皆不外乎习惯耳。◆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56、 ⊙律者,乐之本也,而气达于物,凡者之起者本焉。◆柳宗元:《柳宗元集》

      57、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命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孟子·尽心上》

      58、 ⊙一夜干条计,百年万世心,火院有海来深。头枕着连城玉,脚踏着遍地金,有一日死来临,问贪公那一件儿替得您。◆卢润祥:《元人小令选·贪》

      59、 ⊙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释义:知道有德有才的人不提拔,就会流失人才;知道恶人不斥退,就会遗留祸患。——(唐)李世民《唐太宗集·金镜》

      60、 ⊙惠子曰:“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韩非:《韩非子·说林下》

      61、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壹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勌,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韩愈:《韩昌黎文集·原道》

      62、 ⊙自性心地,以智惠观照,内外明澈,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慧能:《坛经·三-》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二】

      63、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不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公孙龙:《公孙龙子·名实论》

      64、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释义:聪明的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按照当世的情况来制定管理国家的方法。一(汉)桓宽《盐铁论·忧边》

      65、 ⊙修名之人丑态不胜千百万状,随一举动,随有无数窟垅。忠厚者尚不扬扢,少轻薄者,描写唯恐不工矣。其人尚不觉,沾沾自喜,愈益自鸣,亦无奈何。实大声洪,苟有实矣,不愁无闻。◆傅山:《傅山诗文选注·修名之人》

      66、 ⊙匣里宝刀昼夜鸣。一(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67、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自夫杂霸为功,意气为节,文词为言,而三者始不皆出于道德,而崇道德者又或不尽兼功节言,大道遂为天下裂。君子之言,有德之言也;君子之功,有体之用也;君子之节,仁者之勇也。故无功、节、言之德,于世为不耀之星,无德之功、节、言,于身心为无原之雨:君子皆弗取焉。《诗》

      68、 ⊙不富于技而能已足者,士之常道也;不分于用而能已成者,士之常职也。仁者,人所以为人之实也。不求仁则失其所以为人;求仁而不得其所以为仁,不可止也。古之人,舍一世之所重以求其所谓仁者;后之人,求一世之重以丧其所谓仁者。夫重与轻不先审,而以其所丧者为所求;人与己不先察,而以其所竞者为所乐荣;可乎?不可也。◆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

      69、 ⊙要个性发展,必须从思想解放人手。怎样叫做思想解放呢?◆无论什么人向我说什么道理,我总要穷原竟委想过一番,求出个真知灼见;当运用思想时,绝不许有丝毫先人为主的意见束缚自己,空洞洞如明镜照物,经此一想,觉得对,我便信从,觉得不对,我便反抗。“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这是韩昌黎极无聊的一句话。圣人做学问,便已不是如此,孔子教人择善而从,不经一番择,何由知得他是善?只这个“择”字,便是思想解放的关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欧游心影录》

      70、 ⊙攻他人之异端,不如攻一身之异端。气禀物欲,皆为性分所本无。去本无以还其固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始而以道德占倍华,既而以中行绳过、不及,内御日强,外侮日退,则人我一矣,则自身之异端尽矣。舍己而芸人,夫我则不暇。《礼》

      71、 ⊙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若乃所忧惧则有之,忧己不能成天性也,惧己惑之。忧不能免,天命无惑焉。◆荀悦:《申鉴·杂言下第五》

      72、 ⊙四十任进,七十悬车。壮则驱驰,老宜休息。释义:四十岁时应当参与治理国家,七十岁时就应该退休。壮年时要为国奔走,年龄大了就应该休息。一(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虞玩之传》

      73、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日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日: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惟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序·贫俭部》

      74、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释义:以天下来考虑问题,必然要依循天下之公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

      75、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释义:结交朋友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走运、倒霉或贫富有差而中途分手。一(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之五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释义:应该如何来报答知心朋友呢?那就是永保自己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唐)孟郊《答郭郎中》

      76、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孟子·告子上》

      77、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日:“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墨翟:《墨子·鲁问》

      78、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释义:男子汉志在四方,天下有事须率先佩带武器出战,怎能垂钓三江,终年守在水草之边?一(清)顾炎武《丈夫》

      79、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0、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孟子·尽心上》

      81、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释义:人的一生还不到一百年,却会有千年的忧患。一(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82、 ⊙盖人类上有究竟之义务,所以克尽义务者,是谓权利,或受外界之阻力,而使不克尽其义务,是谓权利之丧失。是权利由义务而生,并非对待关系。而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克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盖无可疑。◆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83、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宗传》

      84、 ⊙君子曰:学不鞣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荀子·劝学》

      85、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离娄下》

      86、 ⊙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惟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吴就:《贞观政要·论诚信第十七》

      87、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唐)卢照邻《咏史四首》

      88、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一(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89、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劝学》

      90、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口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91、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释义:男子生在人世间,到了壮年应当有功于国家而得到封赏。——(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92、 ⊙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吕氏春秋·决胜》 励志古语大全

      .

      93、 ⊙《易》有渐卦,道有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观我所人,则道可见矣。渐有五门。一日斋戒,二日安处,三日存想,四日坐志,五日神解。何谓斋戒?日澡身虚心;何谓安处?日深居静室;何谓存想?日收心复性;何谓坐志?日遗形忘我;何谓神解?日万法通神。◆《天隐子·渐门》

      94、 ⊙意与言会,言随意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95、 ⊙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释义:人一生从来都难活百岁,怎能一天到晚沉溺于烦恼之中?一(明)于谦《静夜思》

      96、 ⊙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论语·子竿第九》

      97、 ⊙是故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非一令而民服之也,不可以为大善;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管仲:《管子·乘马第五》

      98、 ⊙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释义: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水清,流出来的水必然是洁净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99、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释义:干大事的不必总顾及那些细枝末节,讲大节不要放松对自己小毛病的批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00、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孟子·离娄下》

      101、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102、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一《左传·襄公十四年》

      103、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释义:作为统治者,统治下民,应不繁苛;治理百姓,应予宽大。——《尚书·大禹谟》

      104、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释义:诗人的赋辞采富丽而合乎法则,辞人的赋辞藻华丽而过分铺张。——(汉)扬雄《法言·吾子》

      105、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

      106、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释义:栋梁不粗大,就不能承受房屋的重量。——《国语·鲁语上》

      107、 ⊙天地之间,何物非道?赫日当空,处处光明。闭眼之人,开眼即是,岂举世皆盲,便不可与共此光明乎!眼盲者摸索得着,故谓之暗合,不应二千年之间有眼皆盲也。◆陈亮:《陈亮集·又乙巳秋书(与朱熹)》

      10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释义:语言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很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09、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0、 ⊙不信乾坤长混沌,只凭忠义任风波。——(清)陈壁《和西顽行脚》

      111、 ⊙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上,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奕奕赫赫,便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赤条条一丝不挂,我们会有异样的感觉,会感觉得脱光了大家全是一样。◆梁实秋:《梁实秋散文·雅舍小品·衣裳》

      112、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释义: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3、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114、 ⊙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日喜、日怒、日哀、日惧、日爱、日恶、日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舆甚,直情而行者也。◆韩愈:《韩昌黎文集·原性》

      115、 ⊙夫人识有不烛,神有不明,则真伪莫分,邪正靡别。昔人有以发绕灸误其国君者,有置毒于胙诬其太子者。夫发经炎炭,必致焚灼,毒味经时,无复杀害。而行之者伪成其事,受之者信以为然,故使见咎一时,取怨干载。夫史传纪事,亦多如此,其有道理难凭,欺诬可见,如古来学者,莫觉其非,盖往往有焉。◆刘知几:《史通外篇·暗惑第十二》

      116、 ⊙文字出肝胆。——(宋)梅尧臣《和晏相公》

      117、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者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选士以射,心平体正。执弓矢审固,然后射中。论说之出,犹弓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夫射以矢中效巧,论以文墨验奇。奇巧俱发于心,其实一也。◆王充:《论衡·超奇篇》

      11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释义: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论语·泰伯》

      119、 ⊙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日谏议也。问其禄,则日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日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韩愈:《韩昌黎文集·争臣论》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三】

      120、 ⊙异史氏日:“物莫不聚于所好,故叶公好龙,则真龙人室;而况学士之于良友,贤君之于良臣乎!而独阿堵之物,好者更多,而聚者特少,亦以见鬼神之怒贪而不怒痴也。”◆蒲松龄:《聊斋志异·鸽异》

      121、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22、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来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23、 ⊙关尹子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关尹:《关尹子·五鉴篇》

      124、 ⊙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利之言利犹言美之为美,利诚难言,不可一概而言。◆张载:《张载集·张子语类》

      125、 ⊙人类之生,其性善辩,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辩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此。智人之生,性尤善辩,心尤善思,惟其圣也。民生颛颛顽愚,不辩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1卷《教学通义》

      126、 ⊙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柳宗元集》

      127、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28、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29、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氏春秋·先己》

      130、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131、 ⊙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土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墨翟:《墨子·公孟》

      13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凡两相比较者,皆不可无标准。今欲即入之行为,而比较其善恶,将以何为标准乎?日:至善而已;理想而已;人生之鹄而已。三者其名虽异,而核之于伦理学,则其义实同。何则?实现理想,而进化不已,即所以近于至善,而以达人生之鹄也。◆吾人既以理想为判断之标准,则理想者何谓乎?日:窥现在之缺陷而求将来之进步,冀由是而驯至于至善之理想是也。故其理想,不同人各不同,即同一人也,亦复循时而异……理想者,人之希望,虽在其意识中,而未能实现之于实在,且恒与实在者相反,及此理想之实现,而他理想又从而据之,故人之境遇日进涉,而理想亦随而益进。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踏已影而终不能也。◆惟理想与实在不同,而又为吾人必欲实现之境,故吾人有生生不息之象。使人而无理想乎,夙兴夜寐,出作入息,如机械然,有何生趣?是故人无贤愚,未有不具理想者。惟理想之高下,与人生品行关系甚巨。其下者,囿于至简之作用达之,及其不果,遂意气沮丧,流于厌世主义。且有因而自杀者,是皆意力薄弱之故也。吾人不可无高尚之理想,而又当以坚忍之力向之,日新又新,务实现之而后已,斯则对于理想之责任也。◆蔡元培:《理想论》

      133、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唐)韩愈《上张仆射书》

      134、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135、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136、 ⊙云:“天之牖尼,如壎如篪,如璋如硅,如取如携。”◆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二》

      137、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释义:任用品行端正的人,做好事的人都受到勉励;错误地任用为非作歹的人,做坏事的人都争着往上爬。——(唐)吴就《贞观政要·择官》

      138、 ⊙先择而后交,不先交而后择也。释义:应当先选准交际对象之后再与之交往,不要先交往而后再选择。一(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139、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释义:一个人置生死于不顾,足以使上千人感到害怕。一《吴子·励士》

      140、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一(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141、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荀子·议兵》

      142、 ⊙故日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故博闻之人,强识之士阙矣,事耳目、深思虑之务败矣,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不出者,所以出之也;不为者,所以为之也。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吕氏春秋·君守》

      143、 ⊙父母之爱其子也,根于天性,其感情之深厚,无足以尚之者。子之初娠也,其母为之不敢顿足,不敢高语,选其饮食,节其举动,无时无地,不以有妨于胎儿之康健为虑。及其生也,非受无限之劬劳以保护之,不能全其生。而父母曾不以是为烦,饥则忧其食之不饱,饱则又虑其太过;寒则恐其凉,暑则惧其燠,不惟此也,虽婴儿之一啼一笑,亦无不留意焉,而同其哀乐。及其稍长,能匍匐也。则望其能立;能立也,则又望其能行。及其六七岁而进学校也,则望其日有进境。时而罹疾,则呼医求药,日夕不遑,而不顾其身之因而衰弱。其子远游,或日暮而不归,则倚门而望之,惟祝其身之无恙。及其子之毕业于普通教育,而能营独立之事业也,则尤关切于其成败,其业之隆,父母与喜,其业之衰,父母与忧焉,盖终其身无不为子而劬劳者。呜呼!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144、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释义:行政用来管理百姓,刑法用来纠正邪恶。一《左传·隐公十一年》

      145、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146、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孟子·告子上》

      147、 ⊙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释义:胸怀大志的人,在他们眼里金玉连泥土都不如。——(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148、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论衡·自纪》

      149、 ⊙余乃言日:俭者德之节,严者德之制,孝者德之本,敬者德之基,慈者德之爱,和者德之顺,学者德之聚。俭则财用足,严则上下辩,孝则仁义生,敬则礼让兴,慈则恩惠长,和则九族亲,学则万世明。德虽美,讲俭无以安其制,故为训之始。德虽备,非学无以约其求,故为训之终。由之则昌,舍之则亡,不可须臾出乎训之外。故表名以著远,服之若华衰,佩之若琼琚,嗜之若膏粱,处穷约而弗滥,履贵盛而弗泰,蹈危难而弗慑,仰不愧,俯不怍,然后可以充乎德之实,以进乎君子之域。◆揭傒斯:《揭傒斯全集·进德堂记》

      150、 ⊙日: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屈原:《楚辞·远游》

      151、 ⊙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清)归庄《在韭溪草堂阻风雨不能归主人出元入画杀虎图观之因与诸公同赋》

      152、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载集·张子语录》

      153、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释义:即使肢解而死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威胁而动摇?——(战国·楚)屈原《离骚》

      154、 ⊙圣人与人同类也。类同则形同,形同则气同,气同则知识同矣。类异则形异,形异则气异,气异则知识异矣。人之所以相君长者,类也,相使者,形也,相管摄者,气也,相维持者,知识也。◆程本:《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155、 ⊙如有谤誉乎人者,吾必征其所自,未敢以其言之多而举且信之也。其有及乎我者,未敢以其言之多而荣且惧也。苟不知我而谓我盗跖,吾又安取惧焉?苟不知我而谓我仲尼,吾又安取荣焉?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柳宗元:《柳宗元集》

      156、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释义:英明的君主专心听取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的赞誉。——《战国策·燕策一》

      157、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15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释义:书上的东西一时记不住,多读就可以记住;书中的意思不能精通,细细地思考,就可以精通;唯有没有树立志向,就是有气力也无处可用。一(宋)朱熹《又谕学者》

      159、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宋)梅尧臣《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160、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韩非子·喻老》

      161、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162、 ⊙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人人惟奋而行之,君子惟从而已之。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斯而已矣!◆苏辙:《栾城后集·孟子解》

      16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64、 ⊙诙谐词语,必须本也风光,方可解颐喷饭。有笔客生一子,半硕肥满,或戏是日:“羊毫兔毫,加工选料,此家用货,非比卖门市者,安得不佳?”又有书各举子,酷似乃翁,一人熟视士日:“原板初印,神气一线不走,共非翻刻赝本,盖可知也。”又有一厨司举一子,形貌甚里,人日:“此非岩火烟煤土气,即是油盐酱醋之精也。”闻者绝倒。◆粱绍壬:《两般秋雨禽随笔·诙谐本色》

      16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66、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释义:心里仰慕的是巍然屹立的泰山、华山,不屑于八面玲珑之类小巧的山。一(宋)辛弃疾《临江仙》

      167、 ⊙临危不惧,勇也。——(唐)骆宾王《萤火赋序》

      168、 ⊙治国者,以积贤为道。——(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169、 ⊙劝君出语须诚实,口舌从来是祸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170、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一《礼记·檀弓》

      171、 ⊙终日喜言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清)王睥《今世说》

      172、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73、 ⊙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见人所以求当世之名者,无非为利也。名之所在,则利归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顾炎武:《日知录·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4、 ⊙诗之义本于讽谕,盖心欲有言而不足以道志,故假于辞焉。◆而辞也者,欲其谕难言之志也。然语涩而俚,意浮以近,文采不足以动人,立言易朽,君子不由也。◆揭侯斯:《揭侯斯全集·全台集后序》

      175、 ⊙天下之事,最为难应者,百万之众卒然临之,而群情有不测之优:坐观其来而望风清命,则惧至于失吾之大计;起而欲拒之,而又惧力之不足而反为大息。唯英雄之君,为能出身以当之,而其气不慑。观其势,审其人,随其事变而沛然应之,切中机会而未尝有失。此固非侥幸于或成而畏谨者之所能为也。故吾欲拒之,则以至寡当至众,而吾能保其必胜;而不能拒之,则啖以甘言,济以深谋,而彼必不敢动。二者之所为不同,而均于有成效。◆陈亮:《陈亮集·酌古论》

      176、 ⊙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一(唐)聂夷中《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177、 ⊙民主之国,其用人行政,可以集思广益,曲顺舆情;为君者不能以一人肆于民上,而纵其无等之欲,即其将相诸大臣,亦皆今日为官,明日即可为民,不敢有恃势凌人之意。此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政之所以公而溥也。◆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

      178、 ⊙凡世家子第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者;若沾染富恶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曹国藩全集》

      179、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释义:竹子死了,节不变;花落了,还留有香味。比喻生命可去,气节不变。——(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180、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81、 ⊙人之所以为人,血气成之,缓急、刚柔、静躁、宽猛、毗阴毗阳,各有所偏,虽性行高美之贤,未有能免之者也。孟子曰:“伯益隘,柳下惠不恭。”孔子曰:“求也退,由也兼人。”又日:“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以此诸言,未能中和也。张南轩谓晦庵气质英迈刚明,未免偏隘。若朱子于唐仲友之事,疾恶太严,所谓偏隘也。范文正之高节远志,而与魏公事,拂袖而去,所谓激也。谢上蔡二十年绝欲,陆子静直明本心,而朱子谓其气质用事,尚须磨砻,去圭角,浸润见光精。又谓看来人全是气质,以此知气质之害乎,为圣者所难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182、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唐)刘禹锡《浪淘沙》

      183、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唐)白居易《过昭君村》

      184、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宋)陆游《钗头凤》

      185、 ⊙观物弗察者,称名不类,如世以琴棋并称是已。弈秋之弈,吾不得见矣,然度不能过于今之善弈者,且或不及之也;伯牙之琴,吾不得闻矣,然知今之善琴者远不能及也。何者?琴,天机也;弈,人机也。天机顺乎自然,人机凿而愈入,故于古今各有近尔。然使有人于此,挟天以胜人,遂可谓之古人乎?日:不可。夫所贵乎天者,忘乎天者也。挟天以胜人,是亦人也。是非惟不能以琴化弈,且将以弈之心而琴也,故不可也。◆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观物》

      186、 ⊙人生谁缺荣期乐,乐中住久诨忘却。无事惹闲愁,闲愁何日休!四时佳兴足,都是吾人福。雪月更风花,天公与已奢。◆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自适》

      187、 ⊙言之为物也以多信,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干人不可解也。呐者言之疑,辩者言之言。◆韩非:《韩非子·八经》

      188、 ⊙道不同,不相为谋。释义:信仰观点不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不能互相商量共事。一《论语·卫灵公》

      189、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190、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释义:处在平安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这样才可能避免祸害。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191、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释义:虽然今天是死亡的日子,却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伟大。——(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登传》

      192、 ⊙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又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93、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三国·魏)阮籍《咏怀》

      194、 ⊙抑又闻当官守道,固贵于坚,而察言服善,尤贵于勇。前世正直君子自谓无私,固执己见,或偏所听人先人之言,虽有灼见事理以正议相规者,反视为浮言,而听之藐藐,其后情见势屈,误国事,狈犯清议,而百口无以自明者多矣。必如季路之闻过则喜,诸葛亮之谆诫属吏,勤攻已过,然后能用天下之耳目以为聪明,尽天下之材力以恢功业。◆方苞:《方苞集·与来学圃书》

      19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释义:她送我木桃,我用美玉回报。不是为了答谢,而是表示和她长相好。一《诗经·木瓜》

      196、 ⊙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清)李玉《清忠谱·傲雪》

      197、 ⊙子躬耕,或问日:“不亦劳乎?”子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且庶人之职也。亡职者罪无所逃天地之间,吾得逃乎?”◆王通:《文中子说·天地篇》

      198、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充《送许从诗》

      199、 ⊙人之气质,受成于地,感生于山川物质,触遇于风露寒暑,争欲相炽,心血相构,奈之何哉?躁者不知察此,急于一时。以赴事功。事功有天焉,即天捐眷助之,其成也,于人之益无几矣。圣人知此,故知消息进退存亡之理,潜龙则发挥遁世无闷,乐行忧违,无入而不自得,盖知天下之故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200、 ⊙日用之间,漫无事事,或出入闱闼,或应接宾客,或散步回廊,或静窥书册,或谈论无根,或思想已往未来,或料理药饵,或择衣拣饮,或诟童仆,或指饔餮,恁地捱排,莫可适莫。自谓颇无大过,杜门守拙,祸亦无生。及夫时移境改,一朝患作,追原所自,乌坐前日无事甲里。如前日妄起一念,此一念便下种子;前日误读一书,此一书便成附会。推此以往,不可胜数,故君子不以闲居而肆恶,不以造次而违仁。◆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