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如果无事可做,无对象可选,你就什么也不做】

      市场就像上帝,会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很多人花几十万美金竞拍和巴菲特吃饭的机会,向他求教如何投资。巴菲特给予他们的一条忠告就是:寻找符合标准的投资,不要妄动,要善于等待巴菲特这一忠告的核心就是告诉投资者不要“单纯积累投资的次数”,而是要看对象是否值得你出手。如果不值得,那就什么也不要做。否则,你很有可能跳进自己挖的陷阱里。

      巴菲特是一个保守的投资者,他更重视“质”,而非“量”。这种保守对于中国年轻的投资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我们很多年轻股民终日奔走在交易大厅,在海量的信息和股评专家引导下变得盲目,以至于慌不择路,不再耐心鉴定一下股票是否合适,就急于买入或卖出。

      巴菲特很不赞同这种投资方式。他多次在股东大会上说过:“我们已经好久没找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了。我们还要等多久呢?我们要无限期地等!我们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别人付你钱不是因为你有积极性,而是因为你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股票市场,盲目的勤奋是有害的,因为量的积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分析一只股票或者一家企业,判断他是否值得买进,这远远胜于在同等的时间内急不可耐地购入十只股票。不要期待你的量交能引起质变,要知道在股市,一只10倍股可远远胜于100只普通股票。

      所以,当你不清楚自己在做仕么的吐候,或拿不准时,不要轻易去做。

      像巴菲特一样,不要理会任何不合格的东西,一年一个好主意,就是够了。

      巴菲特之所以不踏足日本的股市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巴菲特对日本经济总体的看法是:低回报率,缺乏优秀企业,优秀的只是总量而非个体。巴菲特说:“日本现在10年期的贷款利息只有1%。……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挣得比1%多,因为这是我的成本。可是今天我仍然没有在日本发现一家可以投资的企业,可以运作的项目。”

      大多数年轻投资者觉得这不太可能。但巴菲特的研究分析,却发现事实上,日本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只有少数企业能达到4%、5%,或者6%的回报。对此,巴菲特说:“如果企业本身赚不了多少钱,作为它的资产投资者,也就难以获得好回报,那么为什么还要投资呢?……只要利息还是1%,我就会继续观望,到现在为止,我对跨上那片土地并无欲望。”

      可以说,巴菲特所推崇的是一种近乎懒惰的、沉稳的投资。所以,他忠告年轻的投资者,在找不到任何投资对象时,你需要的是充足的耐心。如果一时等不到,那就继续等,直到发现诱人的目标再果断出手。

      金融投机家乔治·索罗斯也深谙这一点。当年,他为了打垮英镑等待了五年时间,在机会来临时,凭借70亿美元果断出手,同时又用了50亿美元做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以大赚20亿美金收场。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是这样的,没有机会的时候宁可冬眠,也不像猴子一样光着屁股到处摘桃。

      年轻人,不要觉得这种沉默和没有行动是浪费机会。对于不好的机会,所谓的浪费恰是一种明智。其实,这段时间并非无事可做。相反,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恰恰需要这样的时间来观察市场,研究企业,为下一次出手找到足够明晰的理论依据。一旦某天发现了某些有意义的东西,就可以非常快速地采取大的行动。

      【忠告精华】投资时,如果没有好的对象,或者好的时机,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不要在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妄动。

      【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投资者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去看好它。

      “鸡蛋”和“篮子”,是投资界关于资产分配的一个著名比喻。最先提出这一比喻的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哈里·马科维茨。马科维茨经典的鸡蛋篮子理论是,把财产看作是鸡蛋,增值的方式比作篮子,然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个篮子,另一个篮子,接着再把篮子放在不同的地方。这样的话,万一你不小心碰碎了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损失掉全部的财产。这是当前我们所说的分散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马克维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相信,单个的集中投资远不如投资组合的分散投资的总体回报大。举个例子,众所周知,股市有时很疯狂,而债券市场却基本很平静,它们之间相关性不强,不会受到对方的低迷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选择这两种投资方式后,整体投资的风险就降低了,收益也有了保障。

      通俗点说,无论情况怎样变,你都留有一手,你都有降落伞。年轻的投资者估计会欣喜,觉得这的确是投资的好办法,其实当前全球大部分股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然而,“股神”巴菲特却提出了与之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说:“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巴菲特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人们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太多的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也缺乏对企业的充分了解和管理,最终会迷失自己,损失财富。

      巴菲特认为,在时间和资源都有限时,投资成功与决策的次数紧密相关。决策次数少的成功率,自然比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高。这就好像我们家里养孩子,如果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非常慎重,给他更多的关爱,更好的教育,让他身强体壮,聪明睿智。但是,如果我们一下子养了十几个孩子呢?你的财力、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你很难把所有的孩子都照顾到,结果,这些孩子在发育整体上就不会高。因此,巴菲特主张集中投资。

      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还是尽量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这一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未来也不会停止。到底选什么好呢?

      一些调查和分析或许能为年轻的投资者提供选择的依据。

      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多年前做了一项深入调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因为分散化的投资策略而成为亿万富翁。因此,《财富》杂志得出结论,通过分散投资获得巨大财富,是今天世界上最大投资谎言之一。

      《财富》杂志的论断,确实令人震惊。不必急于反驳,年轻的投资者不妨做一个计算,来看看分散式投资组合的策略是否能带来大收益。假设你有初始资金10美元,当前股价是1美元,第一种投资组合是10种不同股票,每一种股票买一股;第二种组合有5只股票,每样买2只。再假设,第一种组合里包含第二种组合里的5只股票。现在,如果这5只股票价格翻番,而其他的股票毫无动静,那么第一组的收益率是50%,而第二组则是100%。

      显然,那些没有上涨的股票,反而将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拉低了。

      这还是相对好的结果。试想如果你的投资组合被市场证明是失败的,那你的资产必将大幅度缩水,到时候一切都无法挽回了。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另一位老师费雪曾这样说:“投资者为了避免风险,最后的结果却是许多篮子里装的全是破鸡蛋,而且,投资者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这些篮子里的全部鸡蛋……这无疑是个悲剧。”

      年轻的投资者大部分钱都比较少,多是几年辛劳工作节省下来的。按照上面的计算,当你钱比较少的时候,分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即便是投机大王索罗斯也曾肯定过大资金集中投资的好处。索罗新的继任管理人斯坦利以德国马克去做空美元。当开始有收益时,索罗斯问斯坦利:“投了多少钱?”斯坦利回答:“10亿美元。”索罗斯很诧异,原因是钱太少了。他说:“当你对一笔交易感到十分有信心时,你必须全力出击。

      如果你对某种事情判断正确,那么你投入多少也不算多。”

      看来,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是比看管多个篮子省心、有利。你可能信心满满要通过集中投资去赚一笔,不过,请冷静下来。不妨思考一下,既然集中投资这么厉害,为什么很少有人用呢?因为如果集中投资做不好,一旦亏损,损失的可能是一个人的全部资产。

      巴菲特之所以如此勇敢把自己的财产放到某个篮子里,是因为他知道怎么将这唯一的篮子的风险降到最低。他的信心来自于在做出这项投资决策前的努力。我们之前说过,巴菲特是个保守的投资者,他在投资前总是花上数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甚至会亲自拜访,深入调查。对于那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做出投资决定。

      今天,很多股民只有数十万资金,但却买了20到30只股票,如此分散持有本身就很危险了。遗憾的是,还有不少投资者缺乏理性,根据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或单凭感觉投资,这样无异于把鸡蛋扔进危险的篮子里。所以,投资者要慎重,考虑清楚,集中选择优质的股票。

      【忠告精华】年轻的投资者,在个人的投资知识和经验都有限的情况下,与其多而广地选股,不如选择谨慎评估,选择少数几只你了解并知道有美好前景的股票。这恰好符合80:20的原则-80%的投资利润来自20%的股票。

      【如果你有40个妻子,你不会对任何一个有清楚的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那些你了解,且对经营者具有信心的企业身上。

      沃伦·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方略,具体来说就是,当遇到比较好的市场机会时,选择少数几种能够在长期的市场波动中产生高于平均年收益的股票,将你手中的大部分资金分成几部分投向它们。而且,一旦选定,无论股市的价格如何波动,都要坚持持股,以稳求胜。

      这一策略反映出巴菲特集中式投资组合的特点:少而精,重质不重量。

      年轻的投资者如果决心学习巴菲特,不妨从这里下功夫。

      先说“少”。巴菲特选股不重数量多,而是坚持少持股。他说:“如果你有40个妻子,你不会对其中任何一个清楚了解,最后可能连她们的面容都记不清楚。”他的集中投资原则就类似于一夫一妻制,两个人互相了解、互相关爱,甜蜜过日子。

      因此,巴菲特建议年轻的投资者,买5—10只股票,甚至更少的股票,并且将注意力放在上面。他曾说:“手中的股票有多少才算是合适?我建议控制在5只以内,以便于跟踪。”

      不要艳羡别的投资者手里有30多只股票,这看上去十分壮观,听起来感觉十分有赚头。但是实效到底怎样?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就算是专业的投资咨询家,他们管理30多只股票也会顾此失彼。巴菲特进一步忠告投资者,你投资股票的数量绝对不要超过15只。

      这是一个上限数字。一旦超过,你就不能算是集中投资了。

      我们集中对少数企业或股票投资时,还有一个好处,即我们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考虑投资什么、什么价格最合适、什么时机投资最好这些问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让“婚姻”更稳固。

      再说“精”。娶40个长相一般、家世一般、能力一般的妻子,还不如娶个美丽、富有、智慧的老婆。同样的道理,投资股票时,巴菲特建议百里挑一,甚至万里选一,寻找优质的企业和完美的股票。他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分析公司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上。

      在这里,巴菲特提醒年轻的投资者,投资二流企业要慎重。二流的公司很难有可预期的收入,因为一家原本经济状况就不佳的公司或许会有一段时期有希望,很繁荣,但如果它的实力本身就不行,那在最后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它还是缺乏增强公司价值的长期利润。而且,资本所得税也会吃掉获利。该公司原本的经济状况就不理想,继续持有它就像是搭乘了一艘无目的的船。

      巴菲特总是致力于选择杰出的、一流的企业。可口可乐、吉列公司、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这些暂且不说,就说巴菲特的“投资生涯的初恋”-GEICO,即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GEICO公司重点拓展政府雇员和军人等稳健保守、事故率很低的驾车人士,采取直接邮寄保单等直销方式。相对于其他保险公司通过代理人销售保险业务的方式,GEICO能将自己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这是它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巴菲特称其在汽车保险业“鹤立鸡群”。

      1976年,GEICO公司因为“局部有一个肿瘤”而陷入经营困境,濒临破产。巴菲特研究发现,GEICO“整体拥有非凡的竞争优势”,如果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能切除这个“肿瘤”,公司仍然是一流的。所以,他果断出手,大量买进GEICO的股票。到了1980年,巴菲特一共投资了4570万美元,有了该公司1/3的股权。到了1995年,这些股票增值了50倍,为巴菲特赚了23亿美元,还使其持股比例超过一半。

      巴菲特感叹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实在是太优秀了。“GEICO的经营业绩记录是全世界的保险公司中最好的。”于是,巴菲特做了个决定,花费巨资收购了剩余股权,永久性持股,与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再也不分开。

      巴菲特常说,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却是二流企业的敌人。杰出公司的扩张价值最终会使得股市带动股票价格。如果该公司持续成长,我们的持有投资就会收获神奇的累计回报率。

      而且,巴菲特的这种“精”正是他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1993年,巴菲特在给股东们的信中,分析了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程度。他这样说:“我们采取的战略是防止我们陷入标准的分散式投资的教条。许多人可能觉得这种集中投资一定比股市上流行的组合投资战略的风险更大。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相信,这种集中投资的策略使投资者在买人股票前既要进一步提高考察公司经营状况时的审慎程度,又要提高对公司经济特征的满意程度的要求标准,因而更能降低投资风险。在这里,我们将风险定义为‘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

      如何做到“少而精”,还降低风险呢,巴菲特的建议是小心谨慎地把资金分配在杰出的投资目标上。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想多投,那不妨告诉自己,你一生中,只能做10种投资决策。这个心理预防针和警戒线,会让我们更加审慎地评估各项投资。这样的话,出错的次数必定就减少了。

      【忠告精华】作为集中投资者,年轻人,我们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永远的“家庭作业”就是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几只完美股票。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