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佛语禅心

    发布时间:2019-10-25 点击:

    佛语禅心

    1、佛语禅心【一】 【佛学大师经典语录】⊙存在即合理,世态人情像春暖花开一样自然怎样看待生活中恼人的人和事?佛日: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佛说维摩诘经》

    2、 ⊙佛说:一切现象、一切人,都是自然。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来有因、去有果,从萌芽、成熟到消亡,都有一定规律性,到了哪一阶段,自然呈现出某种状况;一切人的成长,也是如此,那是一个什么人,会做什么事,有什么样的造化,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好比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必然变成水分子;一定比例的红色和绿色聚合,必然变成黄色。只不过,有时候,人们掌握了规律,能够预知并引导变化,有时候,只能看见变化的结果,对促成结果的因素一无所知或所知有限。

    3、 ⊙西方哲人也说:存在即是合理。很显然,“合理”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科学结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无论人们喜欢它们还是讨厌它们,都会以此种状况呈现。

    4、 【佛语禅心】在生活中,你必然遇到一些人,做一些让你很不开心的事,而且很多事还会重复发生,例如,爱占小便宜的人得着机会便占小便宜,爱发脾气的人总有发脾气的时候,爱忌妒的人总会爱忌妒,爱散布小道消息的人总会散布小道消息,有口臭的人总会有口臭,面目可憎的人总会面目可憎,你的妥协和抗争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多数时候无效,因此这些人、这些事皆属自然,就像夏天里青蛙必然呱呱叫、春天里毒蛇必然活动频繁一样。你恼火青蛙多嘴饶舌,青蛙反倒会嘲笑你多管闲事;你痛恨毒蛇不安分守己,毒蛇反倒会埋怨你挡了它的道。究竟谁对谁不对,原本说不清,大家都是从自利的角度看问题,对自己有利便欢喜,对自己不利便生气,很少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5、 ⊙怎样让生活中恼人的事变得越来越少呢?有两个法子:一个看似主动其实被动的法子:选择。一个看似被动其实主动的法子:不思量。

    6、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什么地方,你自然会遇到一些适合这个地方的人;跟什么人在一起,自然会遇到一些适合这些人的事,例如,在学校里,你很容易遇到一些会读书的学子和书生气的老师;在农贸市场,你很容易遇到讨价还价的小商贩;在犯罪率高发地段,你很容易遇到蛮不讲理的流氓;在奢华的娱乐场所,你很容易遇到挥金如土的富人;在事业刚起步的小公司,你很容易遇到小气的老板;在成熟的大公司或政府部门,你很容易遇到官僚主义的管理人员……只要稍有社会经验,你就知道去什么地方就可能遇到什么,假设你不喜欢哪类人、哪类事,就别去必然遇到这类人。这类事的地方。怕虎别去深山,怕鬼别去坟场,通过理性的选择,你可以“格掉”大部分恼人的人和事。

    7、 ⊙面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最好以“不思量”应对,即如佛家所言,“不思量善,不思量恶”,对任何一个人,都看成一个自然而然的人,别以为他是好人、坏人、小人、愚人,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的话,不妨认为他是好人;对任何一件事,都看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别以为它是好事、坏事、小事、蠢事,如果一定要有所分别的话,不妨认为它是一件好事。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会搅起你心里的不良情绪了。“不思量”,看似被动,其实可以取得最大的主动。

    8、 ⊙以自然的眼光看人看事,以不思量的心观人观事,一切就都自然了,心态也随之而转,烦恼就变成了无烦无恼!

    9、 ⊙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应该”遇到的人和事;每天受的气,都是“应该”受的气,但是,以自然之心面对,就没有那么多气好受了!

    10、 【佛学大师经典语录】⊙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怎样接受生活中不满足却又不放弃努力?佛日:一切诸法从因缘起。——《持人菩萨经》

    11、 ⊙佛说:一切现象都是从因缘中来。“因缘”是佛家的一个常用概念,“因”是指引起结果的主要条件,而“缘”指外来相助的次要条件,因缘相生,是变化的一切原因,无论事物的兴起还是消亡,都由因缘所决定,无因不成果,无缘也不成果,只有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成果。这一观点,跟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基本一致:外因是变化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 ⊙缘——外因来自于事物的外部,不能由自己完全掌握,勉强而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周瑜火烧赤壁,他的智慧、勇气、谋略,以及忠勇的将士、船只等各种物质条件,都是内因,可以由他掌控,如果没有东风助力,火烧之计就无法实施;如果曹操不将战船连结在一起,火烧之计实施了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东风和对手的策略都是外因,只有内因没有外因,就无法上演火烧赤壁。

    13、 ⊙正因为事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因,因此,佛家提倡“随缘”,根据外部条件确定自己的预期,不勉强要求某种结果。许多人将“随缘”理解为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因此遇事消极,一味等待机会,等待命运的垂青,很显然,这是对“随缘”二字的误读。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对于该做的事,对于做了于人于已有益的事,只管努力做去,至于成败结果,用不着考虑太多,随缘就可以了。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遗憾。

    14、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助之”,外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自身努力,可能得到天助、人助,使外部条件由不利变成有利,原本不可能成就的事也可能大功告成。

    15、 ⊙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16、 ⊙偈云: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任何事物,都像草木生长一样,有繁茂时,有枯萎时,如果想荣怕枯,就会患得患失,乱了方寸;如果任荣任枯、得失随缘,自然身心安泰。

    17、 【佛学大师经典语录】⊙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不足?佛日: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时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因果经》

    18、 ⊙佛说:富贵与贫穷都各有缘由,过去的因缘所形成的结果不能够强求。春天的时候没有播种,到了秋天也只能坐守荒田而已。春天没有播种,秋天就没有收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富贵贫穷都是果,而因是自己前世的修缘还有今世努的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只有横祸,如果走在路上捡到钱,可能是恶人引你上钩的饵,也可能是命运对你的一个测试,看看你能不能经得起诱惑,看看你能不能拾金不昧。

    19、 ⊙佛家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因果相生,每个人的贫富穷通,都是过去所种的因成熟后所得的果,没有谁亏待过自己,假设对现今的一切不满意,那也是自己亏待了自己。

    20、 ⊙佛家认为,虽然种因必得果,但“未熟不受”。每个人种的东西不一样,成熟时间有长短,有的人种稻麦,半年之内即可见果;有的人种桃李,三年才挂果;有的人种人参,十几年才得大熟;有的人种紫檀,数十百年尚难成材。见果有迟速,别人悠闲而富,可能正好到了成熟期;你辛苦而贫,可能还没到自己的季节。那就只能继续努力,不能急于求成,摘未成熟的涩果。例如歌德创作《(浮士德》,前后花了60年,虽然见果迟,但价值巨大。假设你没有歌德这般耐心,不如种点别的。

    21、 ⊙暗因明果。别人悠闲而富,你辛苦而贫,只是现象,其中必有原因。可能别人抓住了办事的要点,事半而功倍;而你没有忙到点子上,每天做的都是价值不大的事。为什么没有忙到点子上?这跟知识、经验、智能不足有关。为什么知识、经验、智能不足?这跟以前下的工夫不够有关。以此来看,现在得到的正好是自己该得到的。有一位小画家对一位大画家说:“我一天可以作一幅画,需要一年卖出去。”大画家说:“我正好相反,一年作一幅画,一天能卖出去。”工夫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价值更是天差地别,两位画家,谁该做个忙碌的穷人,谁该做个悠闲的富人,岂不是一目了然?

    22、 ⊙前因后果。种因得果的关系,并不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直观,现报是指现因现果,佛家讲“三世报”,即现报、生报、后报。现报是说今生所做的事,现世就有报应。例如做了好事被中央电视台宣传,做了坏事被警察逮进监狱,拿到名校文凭便找到高薪工作,诸如此类,都是现报。生报即来生才受报应。现代人不信来生,总该有后人吧!儿孙出了个朱元璋,坟墓立即会被加高加大,甚至还能把名字留在历史上;儿孙出了个大浑蛋,尸骨不被从坟墓里刨出来就算幸运了。后报即未来久远的报应。佛家说,“纵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一个人种下了善恶的种子,无论过多久,都会结出果来。太久远的事难以想象,不妨翻翻历史,那些圣贤名君,被人夸到现在,将来还会继续被夸;那些些暴君奸臣,被人骂到现在,将来还免不了挨骂。当然,这只是现象,佛家所说的果报,含意深远,不是那么好懂的。

    23、 ⊙真因真果。贫富不仅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心态,假设有一个人,并不比别人钱多,但日用有余,凡需要的都能满足,凡不能满足的都不需要,这是福缘很深的人,任何时候他都能过得相当富足,是真正的富人。而另一个人,并不比别人钱少,但日用不足,想要的总是比能得到的多,天天活在不满足中,这是福缘浅薄的人,真正的穷人。所以说,那些辛苦而贫的人,是不是真正的穷人,不一定;那些悠闲而富的人,是不是真正的富人,也不一定。没有必要迷于现象,忘却内心。

    24、 ⊙富有是命运的一个奖励,奖励过去的勤种善因;贫穷是命运的一个提醒,提醒得果当自今天始,努力为明天耕耘。无论贫富,都值得你对命运心存感激。

    25、 【佛学大师经典语录】⊙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怎样看待生活享受?佛日: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佛遗教经》

    26、 ⊙佛说:享受饮食,应当如服药一样,不因好吃就多吃,不因难吃就少吃,只求其能滋养身体、消除饥渴。这就如同蜜蜂采花,只取花的蜜汁,而不损害花香及颜色。

    27、 ⊙人生活在世上最基本的要求是吃、穿、住、用、行,其中吃饭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吃了饭,才有工作和学习的精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饭分好坏,有丰盛的菜肴,也有粗鄙的饭食,究竟该如何看待呢?佛家告诉我们的是,抓住吃饭的本质:吃饭如同病人服药,如同蜜蜂采蜜,只是为了摄取营养,滋养身体。营养不足,身体就会垮掉;营养富余,反倒是负累。无论食物好坏,需要吃多少便吃多少,没必要贪图享受而大吃大喝,也没必要因为嫌弃味道而忍饥挨饿。

    28、 ⊙世上的道理都是一生万、万化一,只要抓住一个最本质的东西,以之观察万事,无不相合;观察万千现象,最后看清了,理出头绪了,无非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抓住了吃饭的本质,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灵验。

    29、 ⊙在经济层面,吃饭总得花钱,“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最贵的食物可能最好吃,但不一定最有营养;最便宜的食物可能比较粗糙、滋味不足,却可能营养丰富。假设贪图口腹之欲,一定要求吃得香甜可口,花钱就多了;假设抓住吃饭的本质,有什么就吃什么,经济压力就小了。俗话说:“富日易过,穷日难熬。”从吃饭的角度来说,有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然易过;没钱想吃什么没有什么,自然难熬。如果吃饭只考虑营养,不考虑口味,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低了,富日易过,穷日也不难熬。

    30、 ⊙在生命层面,抓住吃饭的本质,按需要摄取营养的人,身体更健康;相反,大吃大喝的人,经常摄取过多的营养,让体内的循环系统超负荷运转,身体很容易坏掉,什么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之类的疾病,专爱找这种人。

    31、 ⊙贪图生活享受的人,生命力远不如简单生活的人强劲,在漫长的生涯竞争中,他们往往成为被自然淘汰的对象。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假设世界末日来临,谁会先死掉?

    3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是靠穷人延续下来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穷人的后裔。人类的历史多灾多难,只有穷人能将基因延续下来,富人往往被彻底淘汰:一是自然原因,富人往往生育能力不强,今天的医学已经证明,患不孕症的女性多见于富足家庭;从古代的历史看,终身不孕的皇后、贵妃太多了。而且富人的儿女往往身体孱弱,尽管医疗条件较好,夭折率也比贫家子女高;二是社会原因,当社会发生激烈动荡时,富贵家庭常常成为攻击对象,甚至被抄家灭族,即使侥幸活下来,从大富转为大贫,亦难存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富贵是不是福,真的不一定。

    33、 ⊙在精神层面,越是贪图享受的人,精神世界越是贫乏;抓住吃饭的本质,将兴趣从享乐转向精神追求,精神会日益丰富。

    34、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35、 ⊙苏格拉底还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36、 ⊙“快乐的猪”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沉迷于肉体享乐,木知生死,对精神追求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听听歌,跳跳舞,把玩一下诗歌、小说,便以为是高雅娱乐,心里惦记的还是名车时装、佳肴酒色。享受是快乐的,却难免乐极生悲;“痛苦的人”吃饭只是为了活着,真正的兴趣是探寻生命与自然的真相,追求精神的超越和价值的实现。追求是痛苦的,却有可能苦尽甘来,进入至乐之境。

    37、 ⊙为了生存和延续,我们必须吃饭,必须有一定的享乐,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人生中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为了这更有意义的事,宁可做个“痛苦的人”,而不是做一头“快乐的猪”。

    38、 ⊙在享受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可能是最懂生活真味的人。李叔同先生曾经是一个大学者,有过歌舞寻欢的日子,后来却遁入空门,法号弘一。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颇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觉得咸菜太咸吗?”

    39、 ⊙咸淡都是滋味,如果不用世俗的观点加以分别,都是自然的滋味,吃到嘴里,都能找到亲近自然的感觉,那么,吃什么东西都是一种享受。相反,有的人强调好吃,总想吃好吃的东西,到头来,尝过百味后,已经找不到好味了,吃什么都没滋没味,接下来还能享受到吃饭的乐趣吗?

    40、 ⊙在幸福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总是比贪图享受的人更自由、更幸福。

    41、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需求越少的人越接近上帝。”一个人对物质的依赖越小,他的精神和身体越自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做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那就离“天堂”比较近了。相反,对物质的依赖度越高,越是难得自由,为了支付吃喝玩乐的费用,不得不做许多自己原本讨厌甚至痛恨的工作。

    42、 ⊙在一个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人们的生存对他人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家狗”,有时能自由活动,有时被绳子拴着,像囚犯一样“劳动改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难以自主。“绳子”不是别的,就是我们享乐的欲望,欲望越大,这根绳子越粗,越难挣脱;相反,抓住吃饭本质的人,自由度最高。

    43、 ⊙在道德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是最不需要做坏事的人。他们对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计较,自然不会为吃好一点、穿漂亮一点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简单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他人的诟病。相反,贪图享受的人,为了满足享受的条件,很容易急功冒进,再放松一下自己,就很容易做出不恰当的事,甚至伤天害理、无所不为。而且,享乐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忌妒,成为“仇富”的对象。

    44、 ⊙对物质的依赖越少越好。在生活方面,保持自然的本色,从最本质的需求出发,就不会走上偏途。忌妒别人,不如为别人的好运鼓掌

    45、 ⊙怎样看待那些“天生好命”的人?佛日:高才勇猛有大智慧,已于过去深种善根。一《付法藏因缘经》

    46、 ⊙佛说:那些有大才能、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已在过去种下了善根。

    47、 ⊙有大才能、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往往是能干出大事业的人。在干出大事业的人中,有的人全靠辛苦打拼,九条命拼掉八条,身上磨脱几层皮。他们让人敬佩,但并不让人羡慕。尽管他们的方法简单易行,还是没有多少人乐意一试。真正让人羡慕和忌妒的是那些天生好命的人,他们跟成功、快乐、幸福似乎特别有缘分,做什么都容易成功,看上去没怎么吃苦,就大放异彩。

    48、 ⊙好运有来由。与其痛恨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儿女,不如责怪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父母。与其忌妒天生好命的人,不如向他们学习,为他们的好命鼓掌喝彩。

    49、 【佛学大师经典语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宽自解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佛日:此事不远不关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佛说佛名经》

    50、 ⊙佛说:此事相距不远,不关他人的事,正是我自作自受。生活中难免有烦恼,难免会倒霉,难免有挫折和失败,怎么办?埋怨老天爷,埋怨环境,埋怨政府,埋怨他人,有用吗?非但没有用,烦恼只会更多,挫折感更强。为什么呢?一旦找到了一个推卸责任的对象,怨恨便具体化了,难以排解。但是,谁能为你的不幸负责呢?怪老天爷,老天爷不会答理你;怪环境,环境不会为你改变;怪政府,政府没闲工夫听你诉苦;怪他人,他人不会认账。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深陷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因此,佛经告诉了人们一个迅速摆脱不良情绪、重新审视和面对未来的方法:忏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过错,追究自己的责任。人总是容易原谅自己,不容易原谅别人,记别人的仇能记十年,甚至一辈子;记自己的仇能记十天就不错了。一旦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很快就释然了,不良情绪也烟消云散。

    51、 ⊙忏悔跟自责不同,自责的对象其实还是责人,例如,“我瞎了眼,为什么要相信他”,“我傻呀,真不该去那个鬼地方”,看似在责怪自己,实质还是在否定那个不好的人和不好的地方。忏悔是完全归过于己,不跟别人发生关系。乡下的老人家一般很会这招,例如,“唉!都怪我前世作了孽,该招这报应”,“我天生命苦,没有办法”,“前世有冤孽,该还的,破财免灾吧”,这些话说得可怜兮兮的,好像听天由命的样子,实际上,喜欢这样说的人,往往比一般人乐观,不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左右。人的心理很奇怪,归过于人时,就有被打败的感觉,很想赢回来,把面子找回来;归过于己时,失败感就没那么强烈,容易化解。好比失恋,自己先提出分手,或对方先提出分手,实质上是一样的,但心里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忏悔的一大好处是迎合自己的好胜心理,以便尽快摆脱不良情绪。

    52、 ⊙《达摩大师四行观》中,也谈到了忏悔之法,大意是说:受苦的时候,心里就想,这都是因为我在过去无数劫中,舍本求末,行为不当,常常引起别人的怨恨厌憎,留下祸根。今生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都是我过去种下的恶因成熟了,应该受苦,跟老天爷、跟别人都没有关系,所以我应该甘心承受,不怨天也不怨人。

    53、 ⊙人处世间,利益往来,免不了彼此有意无意的冲撞,谁都有倒霉的时候。既然人人都会遇到,那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好比冬天必然挨冻、夏天必然受热一样,用不着大惊小怪,又好比得了一场流行感冒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除非人身权益严重受损,可以借法律讨回公道,才值得一争;对法官根本不受理的小事,与其耿耿于怀,不如用忏悔法,自宽自解,然后一笑了之。

    54、 ⊙遇到挫折和失败,最有价值的事是挽回损失和调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责任。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的时候,不妨将自己当第一责任人,然后迅速原谅自己。

    55、 ⊙人生本来与痛苦相伴,最可靠的处世之道是忍耐怎样提高忍的修养、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佛日: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道教经》

    56、 ⊙佛说:能够躬行忍的人,才能够称之为有力量的大丈夫。如果说他不能欢喜地忍受别人恶毒的骂声,如同喝蜜糖水一样,那么他就没有真正得道,不能称之为智慧人。

    57、 ⊙佛家认为,学佛是“大丈夫的事业”,对别人的恶毒打骂,不仅能忍,还像喝蜜糖水一样甘甜,这样的境界,大概是忍的最高境界了,到此境界的人,岂止是大丈夫,已经是佛了。

    58、 【佛语禅心】修行忍法,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升境界。佛家认为,忍大致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生忍。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忍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与考验。处于“生忍”境界的人,有明确的“忍”的观念,将“忍”视为一种有益的修行,并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忍”对他们而言,可能会带来痛苦,却是他们愿受的苦,好比打球的人为练好球吃苦、习武的人为练好武功而吃苦一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想成就大业,首先必须征服自己,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这就要从“忍”字上下工夫。如果你没有达到“生忍”的境界,以忍为苦而不是以忍为乐,那么,对那些不该忍且可以不忍的事,没有必要选择忍耐。第二重境界:法忍。处于“法忍”境界的人,明白事物的因果,能有效克制贪嗔痴俱毒,对难忍之事,视为自然,安之若素,不生嗔心。第三重境界:无生法忍。到了“无生法忍”境界的人,已悟“无生亦无灭”的真谛,对于外境,无论尊敬赞美,还是恶毒的骂声,都视为自然,以平常心对待,忍而不生忍的观念,也就是说,从表象看,真的忍受了;但内心根本没有忍的感觉,好像一阵微风吹过,受了却像没有受一样。

    59、 ⊙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没有必要假装高人。但是,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60、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通通放下怎样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佛日:凡夫为虚妄受所缚,为三受所害,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受。是凡夫若受乐,为爱结所使,以爱结所使故,能起恶业。若受苦,为恚结所使,以恚结所使故,起诸恶业。若受不苦不乐受,为无明结所使,是人因无明结所使故,不脱忧悲苦恼。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正观诸法。一《持世经》

    61、 ⊙佛说:凡人为虚妄的观念所束缚,被“三受”所害。所谓“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凡人如果感受到快乐,是为爱的心结驱使,并因爱的心结驱使,能生起恶业;如果感受到苦,是为恨的心结所驱使,并因恨的心结驱使,能生起各种恶业;如果感到不苦不乐,是为无明的心结所驱使,当人因无明的心结所驱使时,也不能摆脱忧愁、悲伤、痛苦、烦恼的情绪。我们现在不应该跟凡夫学,应该观想正法。

    62、 ⊙“三受”是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人们通常认为,苦恼是不良情绪,快乐是好的情绪,不苦不乐是没情绪,但在佛家看来,都是虚幻的情绪,因为“三受”随时会发生变化,例如身体受伤了,痛不可忍,自然产生苦受;伤痛好了,心里高兴,又变成乐受了;过了一段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痛”,变成不苦不乐受了。又如恋爱,爱上那个人,想而不得,心生愁苦,是苦受;建立了恋爱,感受到了爱的甜美,变成乐受了;结婚了,接吻如同饭后擦嘴唇,握手如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又变成不苦不乐受了。

    63、 ⊙“三受”会带来各种情绪,而且痛苦多于快乐。例如,你担心病痛,担心失恋,担心失业,担心这样那样的坏事,坏事还没有来,已经陷在苦中了!你渴望爱的甜美,渴望成功的喜悦,渴望这样那样的好事,想而不得,是苦;得到了,短暂的快乐之后,从绚烂复归平淡,只留下一个念想,是苦,苦了多少天、多少年,只得片刻欢悦,岂不是苦多乐少?不苦不乐,处于麻木状态,缺乏警觉,迟早会平地生波。相对来说,“无明”的人,不太聪明,记忆力不好,麻烦少多了,好事、坏事很快都忘了,进入不苦不乐的状态。但是,正因为“无明”,烦恼去得快也来得快,吃苦还是少不了。

    64、 ⊙世间万事万物,随时在发生变化,事过去了,心过不去,这是烦恼丛生的原因。如果对境无心,以灵动之心,感受人与自然的灵动变化,当苦时苦,当乐时乐,却不着痕迹,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痛苦了!

    65、 ⊙把自己弄得开开心心,脸上笑口常开,就是为世界做了一件大善事。

    66、 【名人佛学经典语录】⊙死亡不可避免,与其恐惧,不如正视怎样面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佛日:一切皆当归迁灭,世间无有常住者。-《付法藏因缘经》

    67、 ⊙佛说:一切都会变化、消亡,世间没有什么能永久存在。佛家认为,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因为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生即产生,住即存在,异即变化,灭即消亡。人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也是“有为法”之一,也要走完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世间从无一个常住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最后尘归尘,土归土,极尽繁华,复归于寂。

    68、佛语禅心【二】 ⊙人的生命不仅短暂,还要经历坎坷和波澜,经历幸与不幸的考验,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体验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但是,佛家对生命并不悲观,认识到死,才能好好地活;认识到痛苦,才能好好体验幸福。佛家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会离开这个世界,智者了悟了生命的结果,不再为这个结果所悲伤,反倒能够获得解脱,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支配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在的日子;对于死亡,不悲不喜,像面对清风明月一样,不贪不厌,心体自然。

    69、 ⊙如果在活着的时候能够认识死亡的真谛,认识到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中最高贵和光明的时刻,心灵就拥有了无边无际的自由。

    70、 ⊙报应真的会发生吗?佛日:善恶之事,自由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一《佛说阿难分别经》

    71、 ⊙佛说:善事和恶事,都由心造作。祸福都由人自己的善恶而决定,报应如影子追着形体、声音随着响动一样。

    72、 ⊙佛家创“轮回”说,提出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观点,行善者可以在天道、人道轮回,作恶者必入畜生、饿鬼、地狱道。然而一个人既会行善也会作恶,只是善业、恶业有大小,因此福里面有祸,祸里面也有福。但无论祸福,都是自作自受。

    73、 ⊙“因果报应”说不是佛家独有,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必然都存此说。好莱坞的大片,最后总是坏蛋遭殃;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坏蛋可以得意十九集,最后准得遭报应。

    74、 ⊙因果报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不可替代性。《无量寿经》说:“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与福紧跟在善恶后面,全是自作自受,无人可以替代。父亲作的恶,儿子不能替代;儿子作的恶,父亲也不能替代,如同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不能替代一样。自己种的果都得自己吃下去,自己欠的债都得自己来还。二是不可消亡性。《佛说孛经抄》说:“为恶罪追,虽久不解。作善福随,终不败亡。祸福在己,愚谓之远。”作了恶,罪便追在身上,无论过多久都不可禳解;行了善,福便跟在后面,无论过多久都不会失去。((法句经》也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遇时,自作还自受。”即使过了千百劫的时间,所作的罪业、恶业都不会消失,一旦因缘遇合,就会显报出来。三是难以捉摸性。无论作善作恶,一定要等到果报成熟了,才会显现出来。由于众生有时作善,有时作恶,前善熟时今恶未熟,前恶熟时今善未熟,因此在现象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在行善的人可能遭恶报,正在作恶的人可能遭善报。例如,不少腐败分子,作恶多端,却享受着富贵;不少乐于行善的普通人,却在经受贫穷。因此,难免让人怀疑因果报应,其实不爽。但是,报应之事,如同种瓜种豆,自有成熟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法句经》说:“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虐。贞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邪恶的人享福,是因为他的罪报还没有成熟,一旦成熟,自然遭殃;善良的人受苦,是因为他的福报还没有成熟,一旦成熟,自然受福。

    75、 ⊙对因果报应的难以捉摸性,佛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人们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而作业,或作善业,或作恶业,这是福报、罪报的基本依据。但是,“业”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的差别,使报应的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即使智者也不能一目了然。

    76、 ⊙什么是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指将来一定会受报的行为,“不定业”是指将来不一定受报的行为,即使受报,轻重也没有一定。打个比方,骂了别人一句,犯了口业,对方可能回骂过来,可能怀恨在心,可能当时恼恨过后就忘了,可能根本不放在心上,那么,你得到的报应就没有一定。正因为有不定业的存在,世间事才变得难以捉摸。

    77、 ⊙什么是共业和不共业?“共业”是大家共同造作的善业或恶业,“不共业”是独自造作的善业或恶业。打个比方,大家为了“奔小康”,不注意保护环境,结果空气质量变坏了,河流污染了,全球变暖了,资源枯竭了,森林减少了,这是“共业”。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这纯属个人修养,属于“不共业”。由于“共业”的存在,使报应变得更加微妙。打个比方,因竞争激烈,失业人口增多,必然导致犯罪率上升,小偷、强盗随时会冒出来。对这种结果,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人都该分一点责任,但报应却不是均匀分配,到时候落到谁头上,没有一定。好比天上下冰雹,应该砸在谁的头上,应该砸出几个包,谁说得清呢?无论是谁,假设遇到犯罪分子的侵害,都是“共业”所感,不需要想:我没干过坏事,为什么遭这报应?一般而言,自我保护意识强的人较少受伤害,不谨慎的人更容易为“共业”承担责任。

    78、 ⊙什么是引业和满业?“引业”就是永恒运动的业力。打个比方,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成就了一件大功业,出名了,甚至发财了,算是得了好报。某个好姑娘听到你的事迹,心生爱慕,因此成就了一段姻缘;某个老板听说你的事迹,心生感动,主动跟你合作……总之,好事接踵而来。爱情甜美、事业成功,人生走上了快车道,接下来还会好事连连。当然,如果心念由善转恶,开始干坏事了,也可能突然翻车。“满业”就是相对静止的业力,好比进商店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不欠谁的,没有后账可找。

    79、 ⊙总的来说,“因果报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没有人能看清每一个变化,没有人知道此时的行为何时受报、该得多少报应。但是,没有必要对报应知道得这么清楚,只要确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然后多行善事少作恶就行了。好比拿“绩效工资”,有必要天天盘算自己可拿多少提成吗?只需埋头苦干,到时候结果自然出来了。命运是个出色的“会计师”,绝不会算错一厘一毫。

    80、 ⊙人生是一个悬念,这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好比一场球赛,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进球,不知道谁胜谁负,才有兴趣看到终场哨声响起。对于因果报应,没有必要盘根问底,只要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生便不会走错方向。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可能产生重大后果

    81、 ⊙为什么有的人运气很好,而自己凡事总是不顺利?佛日:云何小因而生大果?从小种子而生大果,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佛说大乘稻秆经》

    82、 ⊙佛说:为何说小因可生大果?好比微细种子,可以长出硕大果实,所以说小因可生大果。小事没有看起来那么小,一粒微小的种子,可能长成一棵大树,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促成大事的原因。

    83、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谨慎地避免大恶,但对于小恶,许多人并不留意,所以每日小恶不断。例如,走在路上,闯红灯,乱扔纸屑;跟朋友相处,相互嘲谑;见了不喜欢的人,翻白眼,表现出轻视的神色,凡此种种,都是小恶,都会给他人造成一定伤害。但许多人以“行大事者不拘小节”为由头,对这些小恶不放在心上,甚至根本不认为是恶行。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不积,何以成圣?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若积,足以灭身。”灰尘虽小,日积月累,也可以积到一寸厚;小恶虽小,如同病人腠理,也足够使人灭身了。

    84、 ⊙小善也可渐积为大善。如果心怀善意,言行谨慎、友善、礼貌,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带来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积累,也会从量变到质变,带来数不清的福缘。

    85、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灵的高尚纯洁。小事是大事的基础,轻视一滴水如同轻视浩瀚的海洋;轻视一棵树,如同轻视茂密的森林;轻视一砖一瓦,如同轻视高楼大厦;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怎能成就伟业?所以,智慧的处世之道,由去小恶、行小善开始,从善的一路“渐盈大器”。

    86、 【名人佛学经典语录】⊙每一件善行,都是引人至天堂的一级台阶好心没人知道怎么办?佛日:一切众生,以身善行,口意善行,便得快乐。——《起世经·诸龙金翅鸟品第五》

    87、 ⊙佛说:一切众生,以身体行善,以言语行善,以意念行善,就能得到快乐。

    88、 ⊙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时时会造作“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89、 ⊙“身业”,指以身所作及无作之业,业分善恶,不该做的事做了,该做的没做,以至伤害众生,是恶业,最大的恶业是杀、盗、淫,还有众多较小的恶业,不必一一列举;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没做,是善业,不杀、不盗、不淫,是三大善业。

    90、 ⊙“口业”,即以言语所作及无作之业。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其言语对众生造成了伤害,是恶业,如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没说,如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等,都是善业。

    91、 ⊙“意业”,指意念所起之业,也分善恶,如贪欲、嗔恚、邪见等,都是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等,则为善业。

    92、 ⊙善业和恶业,都是你生产出来的产品,你用你的产品换来什么,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善业是有价值的产品,如同美味佳肴,如同金玉珠宝,别人一旦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就会抢着购买,

    93、 ⊙相对来说,以身行善,给人的印象最深刻,人们总是最相信自己的眼睛,用事实说话,可信度也最高——一个现成的产品,总比一个虚拟产品、一个产品设计方案更看得清,因此,事实带来的报偿也往往来得及时一些。

    94、 ⊙以意行善,也在简单又不简单之间,人人都有善心,也有恶念,心念随外境而变,遇到一定的情境,善心、爱心、同情心、慈悲喜舍心,总之一切好心都在心中闪现。遇到别的情境,比如受人侮辱、欺骗、侵害,则“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好心全不见了,只剩下魔心恶念。

    95、 ⊙有一句话说得好:观念决定行为。人的意念活动虽然隐晦难明,别人看不见,却是行为的指南针,身业、口业的造作,无不与意业有关。所以,应该好好守护自己的意念,多往好处想,别让邪思妄念爬上心头。

    96、 ⊙许多人不犯法,不做缺德事,有时甚至还会做些好事,看上去是个“好人”,但命运并不好,因此怀疑善恶报应无定数。其实,做个好人,管好自己的身体还不够,还要管好自己的思想,管好自己的嘴巴。

    97、 ⊙给别人幸福,被人需要着,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善良是开始,可以得到快乐的结局吗?佛日:善少则愁,善多则喜。一《起世经·三十三天品》

    98、 ⊙佛祖说:善心少则忧愁多,善心多则快乐多。“善”字很有意思,从“言”从“羊”,“言”当然是指好话,“羊”在古代是一种高级食物,祭祀的佳品,也含有吉祥的意思。好话送给别人,好东西跟人分享,那就是“善”,是一种很吉祥的行为。

    99、 ⊙一般人的观念,别人给自己送好话、送好东西,那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将好话、好东西送给别人,有什么好高兴的?尤其是某些恋爱中的女孩子,对男友的基本要求是嘴甜、手勤、腰包鼓,“我爱你”三个字,说一万遍不算多;买东西一定不能手发抖。那佛经为什么说“善少则愁,善多则喜”呢?

    100、 ⊙“善少”或“善多”,首先表现的是人生态度的差异,“善少”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被别人关注着、关怀着,得到了便喜欢,得不到便愁苦。但是,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别人手上,给不给,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你想要时不一定能得到,得到了不一定有你期待的那么多,内容也不一定符合你的喜好——许多女人抱怨恋人或丈夫“不会关心人”,原因就在于得到的关怀不够及时、不够多和不太合口味。所以,“善少”的人总是快乐不多愁苦多。

    101、佛语禅心【三】 ⊙“善多”的人,以他人为中心,时时想着关怀帮助别人,将好话、好东西慷慨地送给他喜欢的人或需要帮助的人,并以此为乐。一时没有好话和好东西,可以暂时不送,并不欠着别人什么,心里没有压力;有好话、好东西,想送就送,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心情也可以由自己左右。即使是穷人,拿不出好东西,好话总是说不尽,让别人高兴的同时自己也开心,所以,“善多”的人欢乐也多。

    102、 ⊙但是,“善”多得过分了也未必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变成一种负担,心里就快乐不起来了。有一个善人,原本是百万富翁,为了捐资助学,不仅花光了自己的钱,还负债累累,最后自己身患重病,无钱医治,不得不向社会求助。佛教并不鼓励这种勉强的善行,凡事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有一个佛教徒,给台北华藏图书馆捐了50万,该馆韩馆长问他:你家里从事什么行业?钱是怎么来的?那人说他是做小生意的,钱一部分是自己攒的,大部分是借高利贷借来的。韩馆长马上把钱退回去,并告诉他:随分随力,不要给自己压力。人有的时候好面子,勉强来做,这并不好,佛不许我们这样做。尽心尽力,你就功德圆满。

    103、 ⊙“善少”或“善多”,还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差异。“善多”的人,随时给予他人关怀和帮助,在为他人带来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件你好、我好的赏心乐事;“善少”的人,一味希求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如同接受施舍的乞丐,世上有做乞丐做得喜笑颜开、红光满面的吗?把善事做得开开心心的人倒是经常可以看见。

    104、 ⊙在生活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时常哀叹自己不幸的人,总是最苦恼的人;而那些以他人为中心、时常关注他人的不幸并乐于帮助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

    105、 ⊙“善少”或“善多”,以自我为中心或以他人为中心,并不是天生如此,也不是命中注定必然如此,只要认识到“善少则愁,善多则喜”的真谛,改变视角,将注意力从自己转向他人,心境也必然随之而变。

    106、 ⊙善是一切美好的根源,只要心中充满了善意,幸福就不会远去,快乐的天使就会相伴左右。而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其实就是关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107、 ⊙有人说:好好爱自己。假如“爱自己”就是全心全意关注自己,那就是把忧愁请进来,把快乐赶出去。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只是爱他人,除此别无妙法。

    108、 ⊙好人的标准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怎样避免伤害他人?佛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威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无量寿经》

    109、 ⊙佛说:好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要讥讽他人的过失;好生管住自己的身,不要失去自己的尊严;好生管住自己的心,使思想清净、没有污垢。

    110、 ⊙如佛经所说,做好人的标准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但要达到这个标准,相当不易。几乎人人都想做个好人,即使是那些恶人,一开始打算做个好人来着,不知怎么七歪八扭,走到邪道上去了,好人做不成了,只好破罐子破摔,做个坏人算了;而更多的人,虽然没有变成恶人,口碑、形象却不怎么样,自我感觉心眼还不错,凡事都想往好里做,实在不行,小坏一下有可能,太坏的事不会做,自我评价还可以,不知为什么,却成了别人心目中的小人、痞子、自私自利者。为什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存在差异呢?问题还在于没有管好自己的嘴、没有管好自己的身、没有管好自己的心。管不好的原因,未必是不想管好,而是在管的过程中,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造成有意或无意的失误:

    111、 ⊙每个人发表意见时,都以为掌握了真理,说得有理;如果对方听不进去,那就是不懂道理了。殊不知,你讲的道理未必有道理,为了维护道理而冒犯他人、伤害他人,就犯口业了,弄不好还会遭报应。

    112、 ⊙在生活中,许多人过于强调言论自由,而不强调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发表言论不要紧,总该注意影响。说别的话还不要紧,一旦话语触及他人的名誉、利益、尊严,那就要特别小心了,俗话说,“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伤了人,弄不好会遭报应的。

    113、 ⊙趋利避害是人的正常心理,每个人都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有时候事与愿违。“尊严”可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丧失自己的尊严或冒犯他人的尊严,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事。冒犯别人的尊严,可能即时就会遭到打击;丧失自己的尊严,等于自毁形象。打个比方,如果你的行为可以贴上一个汉奸,叛徒、强盗、贪官之类的标签,大家也认为这个标签贴得合理,那么,你的尊严就没有了,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只是蔑视和耻笑,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来,无论以前获利多少,都难以挽回丧失尊严的损失。

    114、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脑瓜子特聪明,经常会冒出许多聪明的主意,如果这些主意带着善意,那是没关系的,如果带着恶意,就有问题了。

    115、 ⊙在生活中,许多人也是如此,为了掩饰什么,喜欢动歪心思,想聪明点子,其实是心意不诚的表现。一个人“诚其心,正其意”,从表情上,从言语上,从行为上,都会透出诚意来,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心意不诚的人,目光散乱,表情涣散,人家一看就不像那么回事,心门自然半开半掩,不会轻易为之敞开。与其这样,还不如愚笨一点好。

    116、 ⊙一个人如果能时常想到自己的言行是否伤害他人,并谨小慎微地提防可能的伤害,已经算一个很好的人了!

    117、 ⊙你眼里的“小人”可能是最值得你同情的人生活中受到别人的侵害、冒犯,该怎样对待?佛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118、 ⊙佛说:有人因贫苦而多怨恨,与众生无端结下恶缘。菩萨布施的时候,对怨家、亲人一视同仁,不记念过去的旧恶,也不憎恨作恶的人。

    119、 ⊙“贫苦”即贫穷、困苦,许多人因为贫穷,或者遭遇这样那样的痛苦,以至心怀怨恨,或者盗人钱财,或者伤人身体,或者毁人名誉,或者伤人感情,跟他人结下恶缘。“菩萨”——学菩萨道的善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要有歧视心理,应该一视同仁地布施,不要因对方过去得罪过自己,或因对方是个恶人而差别对待。

    120、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违法乱纪的恶人和喜欢惹是生非的小人,都是既可怜又可恶的人,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弱者,没有能力凭正当手段创造美好生活,只好用令人痛恨的方式去营造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他们多一点厌恶,不如多一点同情。

    121、 ⊙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冒犯时,不必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思考自己受到的伤害,不妨摆在强者的位置,审视对方的行为,这样你可能看得更清楚。

    122、 ⊙犯错不要紧,但不要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两次犯了自己都难以原谅自己的过失怎么办?佛日:有罪而知非,有过而改善,罪将消灭,而后必得道。——《四十二章经》

    123、 ⊙佛说:犯下罪行而知道错了,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罪业将消解,后来必定得道。

    124、 ⊙“罪”和“过”,都是不好的行为,区别在于动机,有意造作的叫罪,无意造作的叫过。相对来说,过比罪轻。

    125、 【名人佛学经典语录】⊙《法句经》说:“过失犯非恶,能追悔为善,是明照世间,如日无云噎。”意思是说:过失不属于罪恶,能够自我忏悔就是向善了,这样的光辉普照人世间,就像太阳普照没有云翳遮挡一样。

    126、 ⊙有作恶的目的和动机,是犯罪,犯了罪,若能真心悔改,仍可大大减轻罪业。但是,一个人有意犯罪,往往会为自己找理由,并不容易认错。例如,有一个小子酒后驾车,撞死一人,撞伤一人,不积极救助伤者,反倒驾车逃跑,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我爸是李刚”。酒后驾车,为法律所不许,明知而故犯,已属犯罪;肇事逃逸,更是罪上加罪,结果这个小子被判坐监10年,为“恶有恶报”提供了又一个例证,对其他人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可算为增进文明作了贡献。

    127、 ⊙佛经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假设作恶者能翻然醒悟,从此改邪归正,“后必得道”,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

    128、 ⊙生活是公平的,人心有杆秤,只要真心向善、持之以恒地行善,必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即使有过不光彩的经历,也会淡化在善行中,就像一小粒盐溶化在一大锅水中一样,被饮者完全忽略。

    129、 ⊙古人说:“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了,却能成为一个“警报器”,提醒自己不要两次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变成一个“指路牌”,帮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中,在善恶的十字路口,进行明智的选择。

    130、 ⊙人太容易原谅和太不容易原谅自己,都是一种毛病。太容易原谅自己,往往是因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太不容易原谅自己,往往是没有信心比以前做得更好。所以说,认错的勇气和改过的能力同样重要。

    131、 ⊙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总是时刻触动自己善良的本性做了好事,真的有好报吗?佛日: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一《金刚经》

    132、 ⊙佛说:菩萨所做的善事,不应贪求果报,所以说菩萨不为福德而行善。

    133、 ⊙许多人心有疑虑:做了好事,真的有好报吗?假设希求好报,好事就有了“杂质”。有些人行善,确实不是那么纯净,心里有所希求,例如,希望对方报答,希望受到他人的称赞,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为了弥补某种负罪心理,等等。用佛家的话说,这都是“不净布施”,好事没有做干净。但是,客观上说,没有做干净的好事仍然是好事,仍可得到善果的报应,比不做好事强太多了。有的人自己不做好事,却对别人做的好事说三道四,猜测别人做好事的动机不纯。这些话可能挫伤他人行善的积极性,属于口作恶,也会遭报应的。

    134、 ⊙大善之人的布施,是真正的清净布施,行善而不求福德的果报。正如孔子所说:“求仁而得仁。”本是出于善良之心,想做一件有利于人的事,现在按自己的心愿去做了,可以心满意足,还要求什么呢?

    135、 ⊙在生活中,没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总是最让人感动;而且,真诚的善良,如同名贵珍宝一样,将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传下去。

    136、 ⊙不纯净善行尚且会有善报,纯善的行为怎么可能没有善报呢?有一句话说得好:“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善举一出,善报已经开始了。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手;当我们拿起鲜花送给别人时,眼睛看见的是花色,鼻子闻到的是花香,留在手上的是余香,还有对方愉悦的神情、灿烂的笑脸,都美好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这岂不都是善报吗?有此善报,就值得我们“赠人玫瑰”了!

    137、 ⊙好人好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同钻石不是为了别人而发光一样。好人好事是为自己做的,为的是让自己心灵-驻于宁静幸福的境地。

    138、 【名人佛学经典语录】⊙决定我们自身价值的条件,在于我们的心灵和行为在一个人人自私的社会,该怎样立身处世?佛日:内有毒者则施人毒,内无毒者不施人毒。一《大方广宝箧经》

    139、 ⊙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140、 ⊙因为有贪,不知利害得失的要点,难免妄求妄作,到头来好比缘木求鱼,所求皆不应,甚或因小失大,以金换沙。

    141、 ⊙因为有嗔,不知世法自然的奥妙,对人对事,难免强求责备,怨天尤人,到头来难免心尘四起、烦恼丛生。

    142、 ⊙因为有痴,不能洞悉宇宙自然的真相,不能认清人生幸福的真谛,难免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到头来头脑中必然装满偏见执念。

    143、 ⊙人与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与人的交往,归根结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无论说话、做事,必然带着内心的某种诉求、某种观点、某种情绪、某种情感,假设内心没有贪、嗔、痴三毒,自然不会施毒于人;内心有毒,会自然而然发散出来,流到对方心中,给对方造成毒害,同时也给自己造下了罪业,毒性越大,罪业越重。

    144、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无人没有三毒,每天都在向别人心里“投毒”。怎样放“贪毒”?例如,买东西,只想用最便宜的价钱买到手,不考虑对方有没有利润,不考虑对方要不要吃饭,这是贪心作怪;谈恋爱,只问“你爱我有多少”,不问“我爱你有多少”,这是贪心作怪;干工作,只问“你能给我多少钱”,不问“我能给你干多少活”,这是贪心作怪。韩非子曾对人的自私性有过精彩描写:君主希望任用能力强的人,下属却希望得到超过自身能力的职位;君主希望对下属按劳付酬,下属却希望轻松得到富贵;君主希望下属充分发挥才干,下属却热衷于结党营私。很显然,这些现象都带着一个“贪”字。但韩非子没有讲“君主”的贪,事实上,无论哪朝哪代,领导者的贪心总是大过下属,“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根本不打算按劳付酬,在付酬的同时,恨不得把下属的尊严、忠诚、自由一齐收过来。

    145、 ⊙怎样放“嗔毒”?那就太简单了,别人一句话不妥,便怒气上涌;别人一件事不当,便火冒三丈;别人一个眼神不对,便怀恨在心。哪怕跟自己没有明显关系的事,例如别人说话嗓门大一点,走路急一点,相貌漂亮一点,衣服新潮一点,化妆美观一点,住的房子大一点,开的车子贵一点,口袋里钱多一点……都可以成为“嗔”的理由。一般来说,关系越近、接触越频繁的人,相互之间更容易生起嗔心,例如,在有的妻子心里,无论丈夫怎样的表现,都值得生气:性格刚强叫霸道,性格温和叫软弱,性格适中叫不温不火;说话多了叫唠叨,说话少了叫冷漠,说话不多不少叫狡猾;不爱干活叫懒惰,勤快干活叫没出息;经常献殷勤叫花心,很少献殷勤叫不懂爱,不多不少,肯定心怀鬼胎,否则怎么做得这么好?总之,心里“嗔毒”太多时,一定会找各种渠道发泄出来,那跟对方的表现没有必然关系。

    146、 ⊙怎样放“痴毒”?那也很容易,几乎一开口,“痴毒”就流出来了。大部分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对任何事都想插嘴,但并不是对任何事都有深入研究,所讲的话,无非是一些一知半解的道理,一些主观臆断的言论,一些异想天开的主意,假设对方有辨别能力,尚不至于造成影响;假设对方跟自己一样无知,就会使混乱的头脑变得更混乱。但是,人们释放“痴毒”,并不那么容易,多半只能在亲人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进行,尤其是夫妻之间,更容易一些。不久前,有过一项针对中国企业家的调查,困扰中国企业家的十大难题,有一项是“夫人干政”,许多妻子虽然没有受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任何专业训练,但身为董事长夫人、总经理夫人,地位尊贵,智商、见识自然高于一般人,所以敢于自信地对公司的事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亲自进行干预,从而扰乱了公司正常的管理秩序。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缺少的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自知之明。只有极少数智者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147、 ⊙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智慧、友爱等珍藏,都能创造独特的价值,创造的方式是通过美言、善行,将内心的珍藏呈示出来,变成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供大家分享。可惜的是,人心的珍藏与“三毒”相伴而生,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被“三毒”抵消,“毒性”越大,价值的损失越大。所以,给内心“扫毒”,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工作。

    148、 ⊙给心灵装一款“杀毒软件”——反省。随时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寻找真知,可以有效过滤“三毒”。思维只是一种错觉,不必偏执于闲常的是非对错。

    149、 【名人佛学经典语录】⊙如何消解“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这一魔障?佛日: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佛说四十二章经》

    150、 ⊙佛说:切莫相信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全不可信。 佛语禅心,今天就欣赏到此,感谢您的光临。

    上一组: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大全 下一组:每日清晨微语【一】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