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

    发布时间:2019-11-24 点击: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

    【1】、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一】

    【2】、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们如果能够“不要贪财、贪爱、贪嗔;不要自大、自怨、自叹;不要无信、无义、无耻;不要负国、负人、负己”,深信你必能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得道多助,营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3】、 布施。“财富从布施而来”“施比受更有福”这两句谚语值得吾人深思。第一句启示我们“不播种哪能丰收”,第二句提示我们“有余才能布施,布施胜过接受”。其实布施不限于金钱、物质的布施,还有劳力、智能的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富有的人;而不管你运用语言、微笑,或是精神、物质来布施,主要的心意就是结缘,“布施者要有诚意,更要注重受布施者的尊严”,这就是人际间最好的善意表现。

    【4】、 爱语。赞美的语言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欣悦受到别人的爱护;许多人世间的争吵与烦恼,往往就是因为彼此间语言的误会所引起,甚至语气的轻重也会造成彼此的误会,所以人与人相处,语言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以真诚的态度善用“爱语”,不但误会减少,更能广结善缘。

    【5】、 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同样的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做人做事,更要知晓“助人为快乐之本”,你在言行上常乐愿帮助别人,种善因结善果,因缘际会时,别人自然会帮助你。

    【6】、 同事。这里所说的“同事”,是指“随缘随众”,如果你坚持己见,孤傲不群,你就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你能具备随缘随众的性格,就能够融人群众。举例来说,当你面对商人时要讲商人的话,对农夫要讲农夫的话,对青年人要讲青年人的话,对老年人要讲老年人的话,如此才能“谈话投契,彼此沟通”,否则就是各说各话(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也就是说,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设想,如此就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方便达成共识。

    【7】、 社会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深信亲友间就可以守望相助彼此尊重;夫妻间就可以敬爱有礼幸福和睦;君臣(主雇)间就可以彼此互信互依共存共荣。

    【8】、 佛教对流氓的看法。在佛门中礼拜佛陀菩萨,是向正道迈进,不会有不良后果,因为佛菩萨慈悲为怀,纵使众生无暇礼拜也可随缘;但如果祭拜黑道鬼神,是所谓引鬼上门,容易招惹烦恼,因为鬼神尚有七情六欲,一旦众生不再祭拜他会气愤。正宗佛教视鬼神如黑道,现今社会看待黑道亦如鬼神。孔子说:“怪力乱神,敬而远之。”流氓就是鬼神的化身,我们对黑道要敬而远之,不可得罪他们,明哲保身,更不可建立关系,免惹麻烦。

    【9】、 佛教对自杀事件的看法。最近社会自杀事件频有所闻,为情感、为金钱、为名誉,甚至连学生考试不顺、课业繁重也会自杀。

    【10】、 凡俗之人一有烦恼,不堪痛苦就想自杀,想借自杀身亡一了百了,“死者已矣,生者何堪?”佛教认为自杀触犯“杀生大戒”,不能“究竟解脱”。其实很多人自杀,是因为心结解不开,假若能够亲近善知识,接触正知正见的佛法,就能轻易解开心结(淡化心外世界的执著,宽广心内世界境域),也许就消弭了自杀的念头(开悟就会看开),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世间还有什么可怕呢?

    【11】、 佛教对婚外情的看法。现今社会风气开放,异性之间接触增加,发生所谓“婚外情”的事件也频繁。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很多,“清官难断家务事”,暂且不去深究。不过,一旦发生婚外情,夫妻双方都应该负责任。

    【12】、 上等丈夫回家会体贴慰问家人,也乐愿帮忙分担家事;中等丈夫回家后喝茶看报,但不忘赞美妻子;下等丈夫有如木头人,非但不言不语,还要嫌东嫌西。如果你是男士,请虚心反省自己是哪等丈夫,如果是下等丈夫,就要慎防家庭出问题。假如先生有外遇,妻子也要负责任,因为若有整洁舒适的家园、美味可口的佳肴、温柔贴心的关怀、恭敬赞美的语言,一定容易留住丈夫的心。“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则是解决婚外情的最佳方法。

    【13】、 佛教对离婚的看法。佛教《善生经》指导男性为人丈夫,要当君子怜惜妻子,当英雄保护妻子,当劳工为妻子服务,当禅者给家庭欢笑禅趣,当善尽养家糊口责任的主人。《玉耶女经》指导女人为人妻子,要身兼母妇(疼爱先生如孩子)、臣妇(敬重先生如君王)、婢妇(视先生为主人般顺从)、夫妇(夫唱妇随互相爱护)、妹妇(像兄妹一样提携支持)之职,就是主张男女有缘结为夫妇,应当相敬相爱白头偕老。

    【14】、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经云:“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所谓“法”就是真理,能够接受考验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五戒十善”“六度四摄”“因缘果报”皆为法乐,我们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五欲六尘可以不拒不着,自然能够自在常乐;以无边的法乐为舟筏,才能使我们度过生死的波涛,到达常乐的彼岸。生苦。是指母亲生育时所受的痛苦,可是如果没有这种痛苦,又哪儿来“子孙满堂”“母子相爱”的乐趣呢?婴儿临盆也许感觉痛苦,假若不经此生死难关,怎能降世享受人生的乐趣呢?老苦。年老力衰虽然是人生的痛苦,但是我们不能忘了青春的愉快,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有老年之苦,也有青春之乐。痛苦。病是人生的痛苦,可是没有生病的痛苦又怎能体会健康的快乐,再说生病时也能好好休息,而充分休息才能走更长远的道路。死苦。是指人生消灭的痛苦,其实“死”非但不能说明人生是痛苦的,反而间接说明人生是无常的,“生生死死,有死有生”。一死百了,痛苦也感受不到了。爱别离苦。爱人相别离固然是苦,可是久别重逢却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怨憎会苦。仇人见面虽然分外眼红,但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弃嫌修好会有意外的快乐;即使仇恨未消,在两不相逢时仍有相当的快乐。求不得苦。求之不得一定会感觉痛苦,但人生的需求并不是全不可得的。而观音大士也曾开示信众“心诚则灵,有求必应”呢?!

    【15】、 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是变幻无常的,转变无常的东西总是苦的。而“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正是我们产生快乐的必需条件。

    【16】、 言必契理。契理,就是上契诸佛之理。如果见到农夫,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遇到商人,就谈论一套生意经营,碰到工匠,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就是说话能够契合众生的根机。契机(视对象说合适的话)固然必要,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言论一定要合理,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言道“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有机会出外旅游,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到海外,接触新的天地,一般社会的人情、世故,以及大自然的景观、风光,都能增加我们的知识。

    【17】、 扩大心胸,放宽视野。有的人出外观光似乎只为了采购,那是绝对偏差的行为,我们有机会旅行参访的时候,要用开阔的心胸、心量去接受外界的风俗、习惯,更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去欣赏不同的文化气氛、文明背景,以及当地的自然风情。

    【18】、 能动能静,能近能远。俗语说:“在家干日好,出门一时难。”诚然,由于语言及习俗,出门不如在家习惯方便,所以,当我们出外旅游参访时,除了要能动态地跋山涉水,也要能静态地欣赏、观察,我们要用心研究近处的,也不放过机会去了解远处的,处处用心时时留意,随时随地都是学问,都有宝藏。

    【19】、 溪声山色,任性邀游。佛经常开示信众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宇宙大干世界,大自然万象纷呈,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与心得。就好像一个参禅者,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他悟道,“看山原来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所谓溪声山色原是可供我们任性遨游的。

    【20】、 假如你没有一点惜缘、感恩的心,你又怎会珍惜因果福报,更不会想到回馈社会与大众。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因果福报”有正知正见,珍惜因缘、广结善缘,懂得感恩、处处感恩,如此深信才能享受“知足常乐”的生活。

    【21】、 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有时候,往往为了一块钱,就能使这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拿一块钱去帮助别人,对方得到协助支持,“爱人者人恒爱之”,你种下善缘就会改变命运。反过来,拿一块钱去做了不好的勾当(恶因),甚至为了一块钱而计较争吵,说不定就会为自己惹来烦恼与灾难。

    【22】、 自他和社会,普济重利人。所谓慈悲道德,主要是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圆融。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要运用慈悲道德去结缘。也许有人会偏激地表示:慈悲有什么好?道德有什么用?甚至误认为“吃柿子找软的下手,有慈悲道德的人,常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因而对慈悲道德持怀疑的态度。其实,善恶终有报,因果有轮回,我们要坚持与人为善、为人奉献的意志,深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有慈悲心与道德力的好人。

    【23】、 五戒应受持,人成即佛成。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其实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能共持五戒,上慈下孝,不偷不淫,社会自然净化祥和安康;一个人受持五戒并切实践行,就表示人格完美,也就可以成就佛道了。

    【24】、 人天三福行,善德堪尊敬。我们要建设人间的慈悲道德,对人天的福德善行一定要遵守修持。所谓人天三祸行,即是“布施、持戒、禅定”,布施可以增加我们的富贵(广种福田),持戒可以增加人格的尊严(自爱人敬),禅定可以安定我们身心的动乱(安然自在)。能奉行布施、持戒、禅定的人,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善人好人,他的善行义举与道德风范,自然会受到肯定与尊敬。

    【25】、 佛经:“历劫挫身不倦惰,昼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这四句偈语开示我们学佛参禅要精进不倦惰,摄心遍学一切法门,更要开发契合众生根性的智慧,企盼善信能够如是我闻、信受奉行。

    【26】、 多积阴功天保佑。《菜根谭》有句名言“善根暗长,恶损潜消”,做善事的人也许眼前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而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基于种善因结善果的“因果律”,多积阴功(做善事)天(自然)保佑。

    【27】、 嬉嬉常笑眉莫皱。忧愁寡欢,凡事爱钻牛角尖,身心会不健康而加速衰老,反之乐观奋斗,遇事以平常心处理,纵遇不如意事也处之淡然,嬉嬉常笑,则能常保身心康泰。

    【28】、 远离美色如仇寇。除了正常的男女关系,不正常的艳遇、畸恋正如“利刃上黏蜜”能不慎乎!

    【29】、 三餐量腹依时候。这是健康长寿最基本的方法,我们饮食要“定时、定量”,而“食不可过饱”“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以及“布衣暖菜根香”,都值得我们铭记、深思、力行。

    【30】、 热身莫教风寒受。随气温寒热加减衣衫,尤其是在汗水满身时切忌招致风寒,造成四大不调、滋生病痛隐疾。

    【31】、 出言行事俱从厚。我们生活百行均要“厚道”(切莫刻薄),以免招致怨尤,自可趋吉避凶。

    【32】、 大小物命都怜惜。这就是“慈悲”心肠的具体表现,要本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不但冷爱而且珍惜一切生命。

    【33】、 书酒花月随前后。这是一句诗情画意境界的素描,我们中国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也就是所谓神来之笔,这是“读书怡情、花月逍遥以及随缘自在”诸种妙境的综合,一个人真能“书酒花月随前后”,自然能快乐长寿。

    【34】、 诸般省俭常念旧。一般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而“新不如旧”则又常为人所感叹。中国人讲“感恩惜福”,更以勤俭为持家之方(严戒子弟奢侈),所以“诸般省俭常念旧”,也就是“感恩与惜福”,一位知晓感恩与惜福的人,自然能够长寿不老。

    【35】、 上床鼾吁神不漏。现代人由于忧虑、操劳,易有失眠、浅睡的现象;同样是睡觉,有的人“一觉到天亮”,有的人“辗转难入梦”。不要将烦恼带上床,适度休息才能走更长的路,睡得好更为长寿之要,所谓“眼中有沙宇宙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心安理得自能睡得安稳。

    【36】、 要能“观世音”。芸芸众生,能观看听闻、能省思修行(闻、思、修)社会上有什么声音?山河大地有什么声音?而自己的内心又有什么声音?是怨天尤人的声音,还是惜福感恩的声音?

    【37】、 如果我们经常为怨恨的声音而烦恼,又要如何去改变这种不好的声音呢?我们能否效法学习观世音菩萨,去“寻声救苦”?倘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协助一些需要救助的人们,为其解决困难、分担忧劳,那么你就是观世音菩萨;进而“自净其意”,将混浊的心清净以后,以慧眼去看世界,你所见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观世音菩萨。

    【38】、 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39】、 人要如何才能随缘自在呢?就要学习、效法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看世间、看众生、看事物都要“观自在”;要从内心自在做起,因为自我就是观自在,当然凡事都能自在了。

    【40】、 要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多,诸如南海大士、圆通大士、白衣大士、大慈菩萨、大悲圣者……“施无畏”也是观世音的圣号之一,它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在应世上得以无畏,而救苦救难。

    【41】、 人是很脆弱的,生老病死的历程中,害怕恐惧更是每个人都曾有的经验,“怕死了”“恐怖极了”的感觉会使人“生不如死”。

    【42】、 其实只要你心安理得,心无挂碍,能够真正了悟生死的真谛,平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我们诚心礼拜观世音菩萨“施无畏”,就能安心不害怕(有依靠),更要随缘将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去告知那些害怕的人(无畏施),使他改过迁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3】、 从小我就礼拜观世音菩萨,对她的慈悲、庄严感受最深;经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多念一声佛号,多亲近一次菩萨,心中就多一份清净平安。愿大家一起来“观世音”“观自在”“施无畏”。

    【44】、 表达无二的圆融。莲花合掌,从两手合十而表达无限的欢迎、无我的接纳、无上的接引、无碍的交映,到达无染的清净。意思是说我们将两只手合成一朵莲花,就像《金刚经》所讲的“合相”一样,是代表整个二谛的圆融、代表不再有真俗二谛的差别,让整个世间没有障碍。以世间法来实践出世间法,用出世间法的心来进入世间法,菩提烦恼不二,“世间”“出世间”相互圆融,让这个娑婆世界成为一真世界,成为桃源净土,更愿众生皆能成佛。

    【45】、 表达无量的信心。双手合掌是代表对佛陀的无量信心,更期望接引一切众生具足信心。双手合十不存异心,而且合十在“心”之前,心手相映,心声相映,相映于对无上佛道的欣求,而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在合十当中,得到相互肯定与印证。

    【46】、 表达无生的法性。双手合十代表清净的莲花,含苞在我们心中,准备开花结果。这也代表清净无染的法性,代表能够成就世间一切正觉圆满的佛性。我们的莲花合掌尚未完全开放,代表佛性本然具足,代表觉悟世间的一切力量,也代表宇宙无生的根本道理;所以这个手印,让我们了知空性的根本道理,一切现前皆空幻,如能现证无生法性,也就能臻达觉悟正道的境界。

    【47】、 表达无灭的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使法轮常转、佛光普照,必须使佛道不断地现前成就,不管在现前的世界是否有“佛”。正如《阿含经》所讲:“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行无常,诸法常住。”所以莲花合掌也是代表一种永恒的信心,永恒行道者的形象。合掌会心一笑,道在不必言词中传扬,就像无尽好一样,薪火无尽,在合掌微笑当中,互相传递,心心相印,使佛法的正眼法藏得到无限回转,誓愿众生皆能成佛,人间化为净土。

    【48】、 参禅学佛,端在一念之间,“迷”与“觉”也仅一线之隔。

    【49】、 “灵山不远,眼前即是”,放下妄想、放下执著,当下承担,立地成佛。

    【50】、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我们求法的精神——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求法的任务—万方多难此登临,我们求法的愿心—一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求法的功用——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求法的耐力——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求法的悲心——一夜乡心五处同,我们求法的方法—一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求法的目标—一留取丹心照汗青。

    【51】、 医治贪病是一“舍”字。人们之所以患得“贪”病,就是因为自私自利,一切全为了自我。天下所有可爱的东西,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别人的幸福安乐,甚至死活存亡,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假如这时懂得了“舍”,以慈悲喜舍的精神,见到别人发生急难,乐愿把自己的幸福、利益“施舍”一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温暖输送给需要温暖的人,如此“贪”病就不会滋生了。而真正的舍,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就是佛经上所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52】、 医治嗔病是一“忍”字。人们所以患得“嗔”病,就是因为缺乏修养,一旦出现不喜欢的“逆境”,嗔心一动,多年的朋友变成仇人,结发的夫妻成为冤家。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一切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不是嗔心就能排解的,嗔怒只有增加事态的严重性,佛日:“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所以我们凡事要三思而行,不可轻易嗔怒、乱发脾气。

    【53】、 医治痴病是一“觉”字。人们所以患得“痴”病,皆因为执迷不悟,“贪”“嗔”两种大病,也多归根于愚痴。人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一切也都渊源于这个“痴”。因为愚痴,增长邪见,进而由邪见缔造罪业,招致报应苦果。假如你能及时觉悟,明心见性,格物致知,“悟今是而昨非,觉来日之可追”,就可以维持人生的平静,不会让愚痴的狂风,掀起骇人的波浪。

    【54】、 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一个人需要身外之财,更需要心内之财。身外之财,我们不容易拥有,如果你想在都市买一间舒适的房舍,要好几百万,钱要从哪里来呢?可见,向身外求财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向心内求财就容易多了。心内的财富又在哪里呢?只要有般若智慧,心眼开了就能拥有微妙的内财。我们去欣赏天上高悬的明月,好圆好美;满天的星辰,闪烁发光,只要你有心去欣赏,谁又能阻止局限你呢?进而你可以去欣赏山海花草——用心去品味:花是为我而开,鸟是为我而鸣,马路是为我而铺设,大自然的美景为我所享有……都市一间区区的房舍,纵使是豪华别墅华厦,又有什么了不起?所以真正的财富,是在自己的心中,心里满足,宇宙三干都是我们的;你如果不满足,一味贪财好利,就算拥有再多有形的财富,也会永远觉得不够。

    【55】、 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作为一个正人君子,我们不要贪求非分的金银财宝,什么是非分之财呢?下列七点就是非分之财:窃取财物——别人东西,私下拿用。抵赖债务—一欠人钱财,硬要赖帐。挪用寄存一寄存财物,从中挪用。吞没共财一共同经营,非法多得。因便侵占——趁机得利,侵占存用。仗势苟得——倚仗权势,谋求钱财。经营非法——私造烟酒,漏税犯法。

    【56】、 工作中才有生命。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发挥生命的潜力,表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人若有工作才有生命。曾经参访过“荣民之家”以及“福寿山农场”的人,对于那些同样的荣民族群,就有显著不同的感触——前者在荣家安养,没有工作颐养天年,后者在农场辅导,勤于工作欣欣向荣。

    【57】、 工作中才有人缘。在团体中最不得人缘的,就是那些懒惰不肯工作的人,在世间有许多小动物,大家常赞美蚂蚁,因为蚂蚁工作勤奋,知晓团结合作、储蓄粮食;大家也赞美蜜蜂,因为蜜蜂勤劳工作,采花酿蜜,它们都活得很有意义。因此,一个人要发心工作(服务人群),从工作中获得人缘。勤奋工作有成就的人,群众自然会肯定给予赞美,因为在神圣的工作中,我们才能广结人缘。

    【58】、 工作中才有财富。许多企业家谈他们的“致富之道”,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工作,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会花光的。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足珍贵的,唯有加入自己的血汗,用心尽力去合法赚取的财富,才是可贵而长久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纵使“遍地是黄金”,也要你动手去求取才能得到。“含泪耕种的,才能欢庆丰收”。

    【59】、 从占有到奉献。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一‘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夫妻间的感情,不容许有第三者的侵入,连小孩也不容许母亲对自己的感情由别人来分享,因此,当感情受到外来的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其实,升华的感情不是占有,而是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将感情升华到奉献的境界,总是以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情,甚至于以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争取来的感情纵然拥有,远不如持奉献态度的感情伟大崇高。一个人想要占有才去爱别人,往往容易陷于苦恼,如果能以“奉献”的态度去爱别人,那就容易获得快乐。

    【60】、 从多情到无情。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总认为佛法是寡情的,是无情的。在寺院有这样一副对联:“莫嫌佛门茶水淡,僧情不比俗情浓。”这两句话是说,不要嫌弃佛门中没有人情味,僧情虽然没有俗情的浓厚,但是,从寡情里磨炼出来的另一种净化的感情,是更耐人寻味的。

    【61】、 从有缘到无缘。平常人要对什么人好,一定要找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一旦遇逢有缘之人,那么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不但把感情付托给对方,甚至将身心生命,都可以全部交给他。

    【62】、 不比较、不计较。在日常生活上,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喜欢与人比较,就会自我痛苦、自我烦恼。所谓“入比人,气死人。”要想人生幸福,先要培养学习吃亏、忍辱的精神,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地奉献人群。

    【63】、 不怨天、不尤人。有些人不但上怨天神,并且下尤人间,凡事总认为不公平,处处觉得不顺眼,更常自认“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其实“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要以贵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不怨不尤,自求多福。

    【64】、 不侵犯、不推诿。人生追求幸福,要建立“不侵犯、不推诿”的观念,不侵犯是不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财产乃至声誉;不推诿是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不掩饰自己的过失。“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助人为快乐之本”,我们要效法佛菩萨救苦救难、慈悲利生的胸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65】、 不贪求、不嗔怒。虽然人要完全去除私心私欲是裉困难的事,但是追求快乐取之有道,不要在物质的贪求上做无理的要求,应该从知足中去感恩,从喜舍奉献上去体悟“舍得,舍得,有舍有得”的真理,长养慈悲心,以祥和而安天下,如此社会才会富足繁荣,人生才能幸福快乐。

    【66】、 不自卑、不懊丧。身体的缺憾、能力的平庸、地位的低劣……并不表示人生已经绝望,多少人残而不废,多少人白手起家,都启示我们:只要有坚忍的毅力,仍然可以“活得很有尊严、很自在”,人生最可悲的,不是身体上的缺陷,而是心理上的不健全,凡事泰然,处变不惊,迎接挑战,接受考验,不自卑、不懊丧,幸福就在眼前。

    【67】、 不邪见、不妄心。人生是一场自己生命的永无止境的战争,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就是自己。“人者心之器”,“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稍一放纵就无法驾驭,“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不邪见,不妄心,终能种善因,结善果。

    【68】、 丈夫对妻子的四种道德:(一)洁身自爱。有名的学者胡适之先生,曾经极力提倡怕老婆运动,这个“怕”是敬畏的意思,一个敬畏老婆的男人,就能够尊重女性,在外不敢拈花惹草,遵守道德,洁身自爱,少惹是非。(二)尊重妻子。妻子是家庭“主妇”,做丈夫的在家庭中,一切要以太太为大,自己为小,将治家的权力,付托给太太负责,“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营生赚钱,将家用钱财交给妻子处理,彼此不比较不计较,相信她鼓励她最善理家,自能减少家庭的纠纷。(三)衣具庄严。夫妻夫妻,吃饭穿衣,做先生的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妻子整洁美好的衣食,树立美好的形象,衣具庄严家用不缺,家庭幸福天伦乐叙。(四)敬爱有礼。太太不是下女,更不是附属,做丈夫的要尊重她,彼此以礼相待,所谓相敬如宾,互相尊重,常以“你对我错,你好我坏”的心态对待,纵使对方有些疏失,要发挥慈悲心包容宽宥,诚恳劝诫勿令再犯,如此必能转烦恼为菩提。如果夫妇能够做到上述各点,深信百年好合并不难,社会上也会减少“怨偶”’,增加幸福美满的家庭。

    【69】、 做妻子对丈夫的四种道德:(一)侍奉丈夫。妻子要以恭敬、微笑、亲切、诚意侍奉丈夫。有的太太怪先生有外遇,可曾想到因何有外遇?先生在外工作辛苦,如果回家面对冷冰冰的黄脸婆,又吃不到可口的食物,还要忍受嘀咕:“你没有用啦!”“你不会赚钱!”“人家先生多神气,有成就;别人家庭多富裕……”回家就像回到地狱一样难过,这时别的女人温柔体贴,关心了解他甚至能帮助他,“英雄难过美人关”,先生有外遇的话,太太也有责任检讨自己的言行。(二)做事有序。把家里整理得整洁舒适,“室雅何需大”,使先生回家就像回到避风港、加油站,当然他就爱回家了。(三)守护家财。赚钱不容易,持家要有方;做太太的要好好掌理家财,不要贪图享受,放高利贷(标会)容易吃亏上当,贪小利便宜(买不必要的东西)也是浪费,如何处理钱财,量人为出精打细算,应常与丈夫研讨,能够禀明正确使用钱财的途径(能够记账登录更好),丈夫自然会安心地将金钱交付给你处理,甚至再辛苦去挣些钱也甘心。(四)严守贞节。男人可以谅解妻子一切过错,绝不会容许妻子移情别恋,做妻子的从结婚那一天开始,就要认定世间男人都没有自己的丈夫好(否则你为什么爱他嫁给他),不要三心两意,谨守妇道珍重自爱。如果夫妇能够做到上述各点,深信百年好合并不难,社会上也会减少“怨偶”’,增加幸福美满的家庭。人生在世,数十寒暑,如何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是非常重要的。

    【70】、 如何才能自由自在呢?我有四点意见贡献给大家:(一)学习吃亏。“吃亏就是讨便宜!”现在的人什么都吃,就是不肯吃亏。如果一个人肯吃亏的话,别人必然乐于跟他亲近;反之,如果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会远离,你能体认到这一点,就可以体悟并乐于学习吃亏。(二)人我互调。有时我们遇到困难,心里滋生烦恼,或是看别人不顺眼,不妨把“人”“我”立场对调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对方,立场互换,看法就不同了。譬如说:我们常说对人要慈悲,但是我对他实在无法慈悲,不甘愿对他慈悲,这时候把自己跟他的立场对调一下,或许你就能慈悲了。人我互调是自由自在的“心法”。(三)当然如此。假如你吃亏了、受苦了、受难了,要把它想成是当然的,再进一步深思:“做事本来就很苦,做人本来就很难”,又何必不平,何必不满呢?一切都想当然,就不会有怨怪别人的心态,不去责怪别人,更不怨天尤人,试想该会多么自由自在。(四)享有就好。在现实世间,我们不可能拥有(占有)样样喜爱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有“享有”的心,比方说:别人建筑高楼大厦,我总可以在走廊避避风雨嘛!别人购买豪华新型彩电,我也可以沾光欣赏一下呀!再说图书馆、公园等等公共设施,原采就属于大众的,我只要能够“享有”又何必拥有(占有),所以,如果一个人能以“享有”代替“拥有”,他将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如果你要想修行学佛,并不需要离开亲戚朋友,而应该是越多越好,我们生活在人间,亲戚眷属之间,要紧的是大家如何彼此互相尊敬,和平相处,使我们的眷属成为法侣道友,感情融洽、和谐愉快。

    【71】、 眷属因缘好相处在和敬。眷属相处不能相亲相爱,反而成为仇敌,视为冤家对头,这个原因何在?人和人相处,难免有一点利害关系,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如果大家太计较,就不能和敬相处了,甚至于老是欢喜算旧账,常常记着仇恨,好的事情不记得,坏的事情耿耿于怀,彼此之间怎能和敬呢?“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眷属是因缘,彼此和谐尊敬,不要计较怀恨,彼此互相信赖,坦诚沟通忍让,自能化干戈为玉帛。

    【72】、 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法国罗兰夫人有句名言:“不自由,毋宁死。”无论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家庭,甚至哪一个人,都是需要自由的,而每一个人思想不一样,习惯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相处在一起,即使是亲密的眷属,也没办法使彼此的思想习惯完全相同,唯有互相包容尊重,才能彼此适应互相依存。

    【73】、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管得太过分,有的公婆对媳妇要求得太主观,有的夫妇,对伴侣的言行干涉得太离谱,往往会产生反效果。任何家庭组成的眷属,年龄有差距,思想有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无法强求的,只要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不要太自私、太孤僻,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彼此看轻自己的利益,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相互适应。

    【74】、 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没有流汗播种,哪来欢欣丰收,没有具体成就,又怎能博得别人赞美?“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在一个家庭中,任何一个眷属成员,都要反躬自问: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不要计较家庭给自己多少好处。能够如此,自然会惜福惜缘。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侥幸,也没有徒劳无功的耕耘。

    【75】、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让我们从建设幸福家庭做起。

    【76】、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较弱,有了病痛,就难以忍受;有的人心力较强,就是刺骨出髓,眉头都不皱一下。人在生病时当然痛苦,你愈大呼小叫就愈感到难受;做个合作的病人,医护和家人比较容易照顾早日康复。因为心理与生理是相互影响的,有病没有关系,心理健康的人,生理的病容易治疗;心理不健康的人,生理的病常会拖垮心理(换句话说:心理健康的病人比较乐观有信心,心理不健康的人比较悲观缺乏信心),所以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的病拖垮了健康的心理。

    【77】、 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有些老年人有点不舒服,就喜欢上医院看医生,据说大部分的医师诊疗老人病,往往只开些“安慰性”的药剂(显而易见的疾病当然对症下药)。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医药,又何必烦劳家人朋友忙碌地陪伴你去医院看医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吗?因为“久病成良医”,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感觉身体有一点不舒服时,自己最了解病因与病情了(医师要望问闻切才能知晓推测),此时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如果能够这样,病也就几乎好了一半。

    【78】、 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脚面上有一道梁子,还有几个洞,这象征着要僧侣沙弥低下头来“看得破”,凡事不必太执著。前些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到洛杉矶西来寺做客时,我送给许先生一只皮箱,他是位悟性很高的达人,会心地表示:“谢谢您送我这只皮箱,凡事我会提得起,放得下。”做人就要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尤其是在面对年老疾病时,更要做到安然自在,自求多福。

    【79】、 不要为老病而苦恼,要从忧伤中自求解脱,健全心理坚定信仰——世界有成住坏空,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如果一个人想通了,正信死亡是解脱,连死亡都不怕,老病又有何可惧?

    【80】、 因果的业律是很现实的,如是因即感如是果,更是必然的;今生好人之所以遭受苦报,乃是源于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人,但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故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多行不善,反得善报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他前生所种好因已熟,故先享福;今生所造恶因,业缘未熟,苦报尚待来世。

    【81】、 自食其果。世间上的善善恶恶、好好坏坏,是我们自己所做的,没有神明能为我们安排;因为一切的好与坏都是自己造作的,不是由神明来指挥我们做的。

    【82】、 人人平等。在业报的定义下,大家受报的机会均等,做了善事就有善报,做了恶事就有恶报。虽然也有人说,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不过,在法律上难免有些特权;在业力的前提下,善恶业报绝无特权。日本有位大臣,受到国法制裁,在行刑时他留下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所谓“非”就是错的不能胜过对的;虽然对了(有理)却不能胜过法律(不容讳言,有些囚犯的犯法事实不一定没有道理,只是你虽有理,却不能胜过法);法律虽说大公无私,但是有些人仍然可以大弄权术,钻法律漏洞,所以“法”又不如“权”了;不过,不论“权”术的力量再大,终究难逃“天”因果业报的制裁;不管你如何灵巧、善辩,终究必须接受业报的,由此可知业力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83】、 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它告诉吾人,不论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必自以为了不起,因为福德因缘如同银行的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同样的道理,纵使罪恶滔天,负债累累,只要努力奋斗,债务终有偿清的一天,做错了事,判刑坐牢,只要安心服刑,出狱新生重头再来,业报就是这样,给予我们人生无限的希望,自己的前途操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前途充满着无限的光明。

    【84】、 业力的定义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或许有人认为,讲业力好像是“宿命论”,其实不然,业报可以牵引我们的命运,决定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在认识了“业”的定义和作用后,更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纵使一个人自感曾经讲了很多坏话,做了不少坏事,一定恶报很多,善果很少。你只要“将功赎罪”,仍然能过舒服自在的生活。正如播种田地,幼苗种下去,勤于施肥、灌溉,稻苗逐渐成长,即使有一些秽草掺杂其间,也不足以影响稻苗的结实,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挂虑过前世所造的恶因,只要注重今生所播下的善种,纵使以前曾做过一些罪业,但在大善功德的覆掩下,也不能发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业力的定义,并且把握业力来谋求幸福人生。

    【85】、 佛教主张人类造下什么业因,将来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受到相等的果报,“淫人妻女,报在妻女”——如果你淫乱别人的妻女,你的妻女会被别人淫乱,所以正信的三宝弟子,虽然和一般人同样有正常的情欲,但是当他念及自己也有妻女,就不会更不敢淫乱别人的妻女,甚至将别人的妻女如同自己的妻女般,予以同情与尊重。因此,佛教有别于机械的因果命定论(命中注定的宿命论)也不同于漠视因果的享乐主义者(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而提倡中道思想,恒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86】、 佛教当然也讲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疑情”,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打坐参禅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正如我们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自然钟声愈大。我们有心学佛,首先就要正视问题,用心参透疑情。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禅宗的“参”。

    【87】、 亲友关系。人人都有亲属关系,亲属多的人,彼此之间有时会增添许多助缘,但是越亲密的关系,往往也越容易招惹是非烦恼,俗语说:“夫妻是缘,有善缘、有孽缘;父子是债,有的来还债、有的来讨债。”甚至有些兄弟好友,因为关系亲密而有金钱往来,结果受骗、吃亏上当的都是所谓“自己人”。因此亲友之间相处,不可只注重金钱往来,要合情合理以道义相交,亲友之间应该“互相安慰鼓励、嘉勉惜福守财,彼此隐恶扬善,协助人格尊荣”。(二)君臣关系。长官和部下、领袖与干部,彼此相依更要彼此互信。一个做属下的人,要有“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凤凰一飞冲天,如果没有梧桐树,它是不会停下来栖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不遇明君宁可辞官归隐。若是做领袖(主官)的人,更要能知人善任,量材运用。所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是千里马,但能够知人识人,是做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88】、 信仰关系。有了信仰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无舵之舟,也就没有奋斗的方向;人有了宗教信仰,就会有入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道友的关系。做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我常提示信众说:护人更要护法、护神更要护佛、护师更要护众、护寺更要护教、护老更要护幼、护富更要护道。

    【89】、 职业关系。一个人立身社会做人处世,不能没有生活,既然要谋求生活温饱,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在受教育的时候,要和老师、同学来往;在要衣要食的时候,要与雇主、同事往来。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何种角色,欲求“人际关系良好”,“诚实无欺”是不二法门。

    【90】、 布施。布施不限于金钱布施,还有效力、欢喜、智慧等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人缘的。不管用语言、力量,还是精神、物质来适时布施结缘,都是促进入际关系的善意表现。

    【91】、 爱语。赞美鼓励,是世间最美好、动人的声音,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与鼓励;人与人之间许多误会与纠纷,常是因为对方不善讲话(语气不对)所招致,若是能够善用爱护温和的语气讲话,不但可以减少误会与纠纷,还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92】、 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有时候一句关怀的好话,一个帮助的结缘善行,就是善因会结善果,广种福田必获丰收。

    【93】、 同事。人缘好的人都有“随众随缘”的性格,在任何场合与不同的对象,都能够欢喜融和。如果对方是教育工作者,就谈教育方面的话,对方是劳力工作者,就说有关劳动的事,逢商人讲商人关心的事,遇青年谈青年流行的话。如果你能注意“多站在别人立场设想”,自然人际之间的关系便容易相契,彼此的沟通也会良好。

    【94】、 在衣食上——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行修持,当吃,要吃得饱;当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必需之外,在饮食服饰上,不应过分奢侈浪费。

    【95】、 在工作上——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百丈禅师的铭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现了佛教徒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的精神,他的勤劳给予后人良好的榜样;六祖惠能在五祖处参学时,更是躬操脊椎,苦作供众;佛经中更一再召示:“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空闲是堕落。”

    【96】、 在处世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法很讲究人际间的相处之道,事实上很多人感到人生苦恼,都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想协调入际间的关系,奉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最好的法门。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是力量言语,都能使别人感到欢喜,而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他人的事,与人和平相处,多多予人方便,都是处世接物的妙方。

    【97】、 在善恶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人生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对于善恶应该有清楚的判断,俗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谓“滴水虽微,可以穿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三岁小儿也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我们自己可以反省一下,每日的言行,是否丝毫未犯诸恶,又奉行众善呢?

    【98】、 在理智上——死难当前,坚持真理。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都要先透过理智的抉择,透过理智抉择的信仰,纵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科学家伽利略,创立地圆学说触怒教皇,被捕下狱,要他执笔改写地圆学说,在用刑之时他仍坚持说:“我现在还感觉到,圆圆的地球正在转动。”这就是透过理智的信仰,即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

    【99】、 在信仰上——诚实坚定,无忧无怖。信仰不能为金钱所诱、情感所惑,权势所迫,更不能为现实利害而转移。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无忧无怖”。“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我们弘扬人间佛教,缔造人间净土,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如果人人能够合理生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可化烦恼为菩提,转地狱为天堂。

    【100】、 惜缘感恩,涌泉以报。不分男女老幼,无论智愚贵贱,人皆有情,只要我们肯珍惜因缘,感恩惜福,真诚相待,自然会缘缘相系。因为世间事物,都是互为缘起、相生相成的,佛教讲究缘分的培养,常说要“广结善缘”,其实善缘固然要广结,其他一切的因缘,无论好坏也要善加珍惜,能够随时“惜缘”才能广结善缘。用“爱心”珍惜善缘,发挥出生命的光与热,可能照亮自己的前程,也能温暖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秉诸忠孝节义,发展出爱的情谊,更足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投桃报李”,如果我们受到对方点滴的恩情,总要想尽方法“受施勿忘,涌泉以报”。

    【101】、 惜福心发,大爱慈悲。爱,诚然是伟大的,古今中外流传多少“爱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怜惜心(慈悲心),爱反而是自私的,是极端的占有,更是一种污染与罪恶。

    【102】、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二】

    【103】、 中国人很有智能,将“爱”与“惜”两个字合成。“爱惜”这个词汇,于是爱就有了落实的方向,爱就有了无限的生命。

    【104】、 请静思省察:我们爱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要“惜情”;爱惜才华横溢的人才,就要“惜才”;爱惜彼此之间的缘分,就要“惜缘”;爱惜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爱惜宝贵的力量,就要“惜力”;爱惜尊重的言语,就要“惜言”;爱惜积蓄的财物,就要“惜物”……甚至我们更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福报,必须“惜福”;爱惜累世成就的生命,必须“惜命”……

    【105】、 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生活中更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希望追求快乐,其实人生是“苦乐交集”的。

    【106】、 人生之乐。人生究竟有哪些快乐呢?金榜题名、事业有成、妻贤子孝、财源滚滚、苦尽甘来皆是世间人所谓的快乐。大体而言,我们可以将人生的快乐分为“外乐”与“内乐”两大类。外乐是指感官所产生的快乐。诸如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或财欲、名欲、食欲、睡欲等欲乐;内乐是指精神上所产生的快乐。例如有人喜好阅读,神游古今中外、字里行间得到无比快乐;有人喜好写作,从文学创作里得到许多乐趣;有人喜好静坐,于自在轻安中得到无限喜悦;有人献身于信仰,在信仰里得到喜乐。

    【107】、 人生之苦。人生既然有“外乐”与“内乐”,为什么佛教又主张一切皆苦呢?其实,佛教所说的苦,除了身心因为遭遇逆境,所感受的苦恼以外,主要是指“无常故苦”。无常会剥夺人的青春、健康,使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老朽毁坏;此外,天灾人祸会将金钱夺走,不肖子孙会将财产散尽,恩爱夫妻大难来时会分飞,事业名利更是不能持久不去……由于一切无常,在时间上有“生、住、异、灭”,在物质上有“成、住、坏、空”,在生命上有“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108】、 苦乐中道。一般人不明白苦乐的真谛,而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然而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容易滋生副作用;文学创作固然能将心情宣泄,但是多情易被情伤;学问知识的获得,虽然能开拓视野,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也很容易流于邪慧、狂慧,不仅使自己受害,犹有甚者还会形成人类的灾难….

    【109】、 究竟常乐。人生自来苦乐参半,更因世间一切无常,所以苦并不足畏,乐也不足喜;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然而世俗之乐,无论是属于感官的外乐,或是属于精神的内乐,都不是究竟常乐,甚至反而引致人们堕落沉沦。

    【110】、 道德的观念可以改变命运。芸芸众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容讳言“天堂地狱全在一念之间”,我们经常心猿意马,时而上升天堂,时而下坠地狱,因此,我们“举心动念”都要有道德的观念,凡事力求符合义理、人情,也就是力求心安理得,如此你的命运在“种善因、结善果”的因果原则下,就能得到善缘与福报。

    【111】、 正确的信仰可以改变命运。人很渺小也很软弱,有正确信仰才能产生乐观奋斗的力量,但是不要迷信、不要邪信,更不要让神权控制,不要让所谓权威牵着鼻子走。我们要信仰具有道德、有人格、有能力的善知识,因为具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才能帮助我们成长茁壮,避免走岔了路。

    【112】、 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你好心诚意,处处与人为善,经常予人祝福、给人帮助、给人方便、予人欢喜,“得道多助”各种善意的结缘(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113】、 合理的持戒可以改变命运。曾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孔子更训诫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佛教主张“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合理的持戒,不做非法之事、不动非法的念头,就等于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就不会“肇致车祸”。为人处世一切言行,都应力求符合法理、人情与道义,纵使做一个“真小人”也比那些“假君子”活得自在幸福,而一个不做亏心事的人,吃饭自在,睡觉安然,自然命运也就不会变坏了。

    【114】、 ​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

    【115】、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

    【116】、 扫地、扫地、扫心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117】、 菩萨心肠金刚手段,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118】、 山贼易擒心贼难捉,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119】、 耳闻目见事理难明,耳闻目见,仍为虚幻“假象”;摒弃成见,才能了解“真相”。

    【120】、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121】、 即心即佛自在常乐,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祸福无门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

    【122】、 生活修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所进退,逍遥自在。

    【123】、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可以启发良知,淡泊可以招致高贵,淡泊可以带来快乐;宁静中有宽广,宁静中有富裕,宁静中有平安。

    【124】、 笑口常开大肚能容,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人时观自在。

    【125】、 忍耐讥谤庄严福慧,忍耐讥讽毁谤,增长福德智慧。讥讽毁谤是“逆增上缘”,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

    【126】、 不念旧恶与人为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27】、 知所进退逍遥自在,“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

    【128】、 以舍忍觉治贪嗔痴,“贪嗔痴”为人生大病:医治贪病是一“舍”字;医治嗔病是一“忍”字;医治痴病是一“觉”字。

    【129】、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人以舌头做功德;有人以舌头造罪业。

    【130】、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什么是道德?什么非道德?重视动机与存心,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131】、 慈悲喜舍,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132】、 处贫居富心安理得,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开采心里的能源,发挥生命的潜能,才能富有、才能幸福。

    【133】、 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经商求财,须讲信用;童叟无欺,和气生财。

    【13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135】、 乐于布施为善常乐,布施欢乐散播人间,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136】、 施舍财物有舍有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137】、 不贪无嗔知足常乐,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138】、 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139】、 勤于工作服务人群,工作无贵贱,服务最神圣。

    【140】、 慈悲喜舍感恩图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141】、 谈情说爱,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我们要“以智化情”,我们要“以慈化情”,我们要“以法范情”,我们要“以德导情”。

    【142】、 广植福田善结人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广植福田,善结人缘。

    【143】、 境由心造随缘自在,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事挂心头,日日皆是好时节。

    【144】、 人生无常清净禅悦,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145】、 持平常心历久弥新,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46】、 真空妙有究竟涅槃,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以无挂碍故,究竟涅槃。

    【147】、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用佛法增加人的欢喜,用布施增加人的福利,用劳力贡献服务大众,未成佛道应先结人缘。

    【148】、 人人慈悲处处祥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正己助人,万家祥和。

    【149】、 谈情说爱大慈大悲,以智化情,以慈化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

    【150】、 升华净化感情生活,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升华净化,众生平等。

    【151】、 幸福之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152】、 增进人生幸福之道,不比较不计较,不怨天不尤人,不贪求不嗔怒;不侵犯不推诿,不自卑不懊丧,不邪见不妄心。

    【153】、 幸福人生顺乎自然,三间茅屋从来往,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154】、 如何促进家庭幸福,相逢即是有缘人,相爱容易相处难;彼此尊重多包容,百年好合并不难。

    【155】、 如何过得自由自在,能够“享有”,又何必“拥有”?学习“吃亏”,就能讨“便宜”。

    【156】、 从宁静中安顿身心,芸芸众生,忙碌、盲目、茫然;最好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静中有活泼的举止,在动中有宁静的力量。

    【157】、 从自制中克制物欲,“衣”能保暖整洁就好,“食”能充饿解渴就好,“住”可遮风挡雨就好,“行”可随缘安步当车。

    【158】、 从空无中认识人生,“不空”就没有,“空”了才能有;出家无家处处家,日日难过日日过。

    【159】、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

    【160】、 面对老病自求多福,不要为老病而苦恼,因为老病并不可怕;看破放下安然自在,自求多福有何可惧。

    【161】、 因果福报,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世做者是。

    【162】、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特人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来时无迹亦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163】、 善恶诸业果报分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64】、 佛教实有不尚玄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做者是。

    【165】、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166】、 自觉心安天君泰然,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67】、 诚实无欺广结善缘,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168】、 虔诚忏悔广种福田,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69】、 化无力感为感恩心,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170】、 不去计较就没烦恼,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171】、 弘法利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172】、 境界超越祈愿升华,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超越,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

    【173】、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净除其心如虚空,令其所向皆无碍。

    【174】、 弘法利生合理生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175】、 受持戒律得证圣果,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

    【176】、 真诚修行身心并重,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修身先修口,修心胜修行。

    【177】、 当头棒喝暮鼓晨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亦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178】、 端正观念振兴佛教,奉献重于祈求,生活重于生死,大众重于个人,国情重于私情。

    【179】、 结善缘,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得道多助。

    【180】、 尊重与包容,尊重可以改善现有环境,增添社会福祉;包容更能促进人际和谐,广利一切众生。

    【181】、 我是个什么东西,要学佛法先除我,要成事功先无我。

    【182】、 自利利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福慧双修,行解并重。

    【183】、 做人要争气,和气生财,忍气保泰,怒气攻心,争气向上。

    【184】、 行善去恶,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人宝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185】、 不着痕迹的善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186】、 随他去吧,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187】、 谈修心,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

    【188】、 有道者的心态,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

    【189】、 耕好自己的心田,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

    【190】、 心在何处何处安心,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191】、 心能安四方皆好,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192】、 用忏悔净化身心,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93】、 内心财富无价宝,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194】、 安定心境有妙法,放松身心、集中思想;进一步观、仿效佛陀。

    【195】、 论人生,要以舍为有,要以忙为乐;要以勤为富,要以忍为力。

    【196】、 塑造形象厚植人脉,广结善缘,得道多助。

    【197】、 礼貌是我的水准,善法如桥梁,嗔他有何益;随顾修善行,忍则五德具。

    【198】、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财富从布施而来,施比受更有福。

    【199】、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法,犹如觅兔角。

    【200】、 懂得珍惜才懂得爱,惜缘感恩,涌泉以报;惜福心发,大爱慈悲。

    【201】、 到达常乐的彼岸,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

    【202】、 话苦乐,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有他有我没有,你乐他乐我来苦。

    【203】、 苦乐一线间,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204】、 孝亲要及时,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205】、 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206】、 说话的艺术,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

    【207】、 旅游参访见识增广,能动能静,能近能远;溪声山色,任性邀游。

    【208】、 简单生活性灵纯净,家鸡有食镬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209】、 因缘福报知足常乐,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210】、 悲众生,历劫挫身不倦惰,书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

    【211】、 改变命运靠自己,道德的观念可以改变命运;正确的信仰可以改变命运,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合理的持戒可以改变命运。

    【212】、 情到多时反转薄,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213】、 悲智愿行,历劫挫身不倦惰,智慧深人众生根。

    【214】、 拂尘除垢,知道自己愚钝就是智者!

    【215】、 长寿十法:要长寿,多积阴功天保佑;要长寿,嬉嬉常笑眉莫皱;要长寿,远离美色如仇寇;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要长寿,热身莫教风寒受;要长寿,出言行事俱从厚;要长寿,大小物命都怜惜;要长寿,书酒花月随前后;要长寿,诸般省俭常念旧;要长寿,上床鼾吁神不漏。

    【216】、 老当益壮自求多福,莳花品茗,逍遥自在;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217】、 心净身安,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须心药治。

    【218】、 度有情,人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219】、 处处能度众,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220】、 拜观音学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221】、 莲花合掌禅意深,莲花合掌代表永恒的信心,就像无尽灯一样互相传递。

    【222】、 勇于当下承担,心怀柔和忍辱,力行慈悲喜舍。

    【223】、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224】、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225】、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226】、 其实,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愁云惨雾;一念悟,慧日高悬。正如经云:“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菠萝、葡萄的酸涩,经由阳光的照射、和风的吹拂,酸涩就可以成为甜蜜的滋味。所以,能把迷的酸涩,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观照,当下就是悟的甜蜜了。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三】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

    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

    人不能离群孤立,尤其现今社会交通发达、资讯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非常重要。

    有些人很重视家庭的眷属关系,这种血缘亲密的关系,同居在一个屋檐下,因为彼此适应不良,就滋生“不是冤家不聚首”的说法。少数在家居士为了想学佛,更将眷属视为修学佛法的障道因缘,甚至断然认为要离开所有的亲戚朋友,才能清净地皈依学佛。

    (一)眷属因缘好相处在和敬。眷属相处不能相亲相爱,反而成为仇敌,视为冤家对头,这个原因何在?

    人和人相处,难免有一点利害关系,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如果大家太计较,就不能和敬相处了,甚至于老是欢喜算旧账,常常记着仇恨,好的事情不记得,坏的事情耿耿于怀,彼此之间怎能和敬呢?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眷属是因缘,彼此和谐尊敬,不要计较怀恨,彼此互相信赖,坦诚沟通忍让,自能化干戈为玉帛。

    (二)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法国罗兰夫人有句BBB:“不自由,毋宁死。”无论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家庭,甚至哪一个人,都是需要自由的,而每一个人思想不一样,习惯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相处在一起,即使是亲密的眷属,也没办法使彼此的思想习惯完全相同,唯有互相包容尊重,才能彼此适应互相依存。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管得太过分,有的公婆对媳妇要求得太主观,有的夫妇,对伴侣的言行干涉得太离谱,往往会产生反效果。

    任何家庭组成的眷属,年龄有差距,思想有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无法强求的,只要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不要太自私、太孤僻,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彼此看轻自己的利益,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相互适应。

    (三)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没有流汗播种,哪来欢欣丰收,没有具体成就,又怎能博得别人赞美?

    “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在一个家庭中,任何一个眷属成员,都要反躬自问: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不要计较家庭给自己多少好处。能够如此,自然会惜福惜缘。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侥幸,也没有徒劳无功的耕耘。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让我们从建设幸福家庭做起。

    【面对老病自求多福】

    不要为老病而苦恼,因为老病并不可怕;看破放下安然自在,自求多福有何可惧。

    好汉就怕病来磨,达官贵人千万富豪在病痛时,自然会感觉:“健康比权势或财富更重要”“预防胜于治疗”,人有健康的身心,才能追求享有幸福的生活。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不会生病,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但是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更比较让人担心;有人(可能是位退休的老人家)希望我谈一谈“如何面对老病”的问题,现谨扼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较弱,有了病痛,就难以忍受;有的人心力较强,就是刺骨出髓,眉头都不皱一下。

    人在生病时当然痛苦,你愈大呼小叫就愈感到难受;做个合作的病人,医护和家人比较容易照顾早日康复。因为心理与生理是相互影响的,有病没有关系,心理健康的人,生理的病容易治疗;心理不健康的人,生理的病常会拖垮心理(换句话说:心理健康的病人比较乐观有信心,心理不健康的人比较悲观缺乏信心),所以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的病拖垮了健康的心理。

    (二)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有些老年人有点不舒服,就喜欢上医院看医生,据说大部分的医师诊疗老人病,往往只开些“安慰性”的药剂(显而易见的疾病当然对症下药)。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医药,又何必烦劳家人朋友忙碌地陪伴你去医院看医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吗?因为“久病成良医”,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感觉身体有一点不舒服时,自己最了解病因与病情了(医师要望问闻切才能知晓推测),此时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如果能够这样,病也就几乎好了一半。

    (三)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脚面上有一道梁子,还有几个洞,这象征着要僧倡沙弥低下头来“看得破”,凡事不必太执著。前些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到洛杉矶西来寺做客时,我送给许先生一只皮箱,他是位悟性很高的达人,会心地表示:“谢谢您送我这只皮箱,凡事我会提得起,放得下。”做人就要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尤其是在面对年老疾病时,更要做到安然自在,自求多福。

    记得三十多年前,当时我心里充满“弘教度众”的抱负,有一天忽然两腿不能走路,睡在竹床上稍微动一下都觉得酸疼,忍耐了很久;后来信徒陪我去看医生,医生说:“你得了风湿而且已经很严重,这两条腿最好动手术锯断截肢……”当时,我的心情并没有为自己可能残废而烦恼,反而思想念及:“腿害风湿如果要锯断的话,也好!出家人云游弘法南北奔波劳碌,假如没有了腿,反倒安闲自在,可以留在寺院看看经书写写文章,到那时,我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我的心灵会更加宽广,我的人生也会更有价值。”也就是,我并不在乎人家对我的想法和评价,因而,是否残废也就不是个烦恼的问题了。在此,我提出自己面对疾病的态度,也许可以提供读者参考。

    其实,像美国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原是又哑、又聋、又盲的“残废”,可以说是重病人,可是她勇敢面对疾病,乐观坚毅地自我努力,结果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之一。

    总之,老病并不可怕,最怕是心理不健全;人不可能永远年轻,入老不要紧,但是心理要永远的健康,“人老心不老,知老不怕老”。所以,当我们一旦面对老病,一定要自求多福。

    不要为老病而苦恼,要从忧伤中自求解脱,健全心理坚定信仰——世界有成住坏空,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如果一个人想通了,正信死亡是解脱,连死亡都不怕,老病又有何可惧?

    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世做者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特人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来时无迹亦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善恶诸业果报分明】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佛教的根本大意,讲究因果福报,常提示“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只见到世间有许多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恶报;而一些造恶的坏人,却过着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业力的存在。甚至认为: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为什么要迷信因果报应?

    其实,每一事物的滋生和成长,都是有其必然性的,有如是因,即感如是果,虽然其间的关系极为复杂,都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的不同结果,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正如有的瓜种当年即可收成,有的瓜种三四年后方能结果;其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果诸缘俱足,则成熟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业果成熟就慢些。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因果的业律是很现实的,如是因即感如是果,更是必然的;今生好人之所以遭受苦报,乃是源于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人,但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故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多行不善,反得善报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他前生所种好因已熟,故先享福;今生所造恶因,业缘未熟,苦报尚待来世。

    从以上因果业律推论,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要点: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不造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待机缘成熟结果现行;善恶不相抵消: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能以做些好事,抵消应得之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缘,可以使恶报由重转轻;或是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使善果极速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就好像一杯盐水(恶因),若多加了淡水(善因),则可冲淡恶果的咸味转为甘美,可见多行善因多聚善缘,至为重要。

    人生日常生活中,凡是身口意的活动,都是“业”,既然是业,就有业报,所以个人的行为.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善恶果报要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仙、上帝所能赏赐,亦无阎罗、鬼王司掌惩罚。在这个教义之下,我们应知晓几个原则性的道理:(一)自食其果。世间上的善善恶恶、好好坏坏,是我们自己所做的,没有神明能为我们安排;因为一切的好与坏都是自己造作的,不是由神明来指挥我们做的。

    (二)人人平等。在业报的定义下,大家受报的机会均等,做了善事就有善报,做了恶事就有恶报。虽然也有人说,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不过,在法律上难免有些特权;在业力的前提下,善恶业报绝无特权。日本有位大臣,受到国法制裁,在行刑时他留下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所谓“非”就是错的不能胜过对的;虽然对了(有理)却不能胜过法律(不容讳言,有些囚犯的犯法事实不一定没有道理,只是你虽有理,却不能胜过法);法律虽说大公无私,但是有些人仍然可以大弄权术,钻法律漏洞,所以“法”又不如“权”了;不过,不论“权”术的力量再大,终究难逃“天”因果业报的制裁;不管你如何灵巧、善辩,终究必须接受业报的,由此可知业力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三)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它告诉吾人,不论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必自以为了不起,因为福德因缘如同银行的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同样的道理,纵使罪恶滔天,负债累累,只要努力奋斗,债务终有偿清的一天,做错了事,判刑坐牢,只要安心服刑,出狱新生重头再来,业报就是这样,给予我们人生无限的希望,自己的前途操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前途充满着无限的光明。

    (四)业力的定义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或许有人认为,讲业力好像是“宿命论”,其实不然,业报可以牵引我们的命运,决定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在认识了“业”的定义和作用后,更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纵使一个人自感曾经讲了很多坏话,做了不少坏事,一定恶报很多,善果很少。你只要“将功赎罪”,仍然能过舒服自在的生活。正如播种田地,幼苗种下去,勤于施肥、灌溉,稻苗逐渐成长,即使有一些秽草掺杂其间,也不足以影响稻苗的结实,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挂虑过前世所造的恶因,只要注重今生所播下的善种,纵使以前曾做过一些罪业,但在大善功德的覆掩下,也不能发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业力的定义,并且把握业力来谋求幸福人生。

    【佛教实有不尚玄想】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做者是。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当人在现实生活中失败,甚至濒临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以宗教信仰作为精神归宿,因此宗教常被少数自鸣受过科学洗礼的知识分子,嗤为不能解决现实生活的苦恼,只是暂时麻醉神经的鸦片。

    虽然有许多宗教,告诉信徒把希望寄托于杳不可知的未来,其实宗教真正的目标,并不在于叫人逃避现实,躲入未来世界的象牙塔中,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当前的痛苦,并且找出离苦得乐的方法;宗教对于未来,虽有美好璀璨的描绘蓝图,但更注重现在世界的开发完成。

    现代化的佛教,就是现世的,不光是未来的。佛教讲时间,虽然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讲究三世因果,但是更着重于现在“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福报;佛教讲空间,有“此世界”“彼世界”“无量十方诸世界”,但是更着重于现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佛教讲有情,不止人类而已,地狱、饿鬼、畜生,乃至十法界无量众生,但是重视“人身难得”,重视以人为本的佛法、以人为本的解脱;因为现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更遑论无量阿僧只劫的未来。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娑婆秽土都无法净化,如何去庄严其他的国土?此世界的众生都无法教化,如何去济度无量的众生?

    因此,现代化的佛教,虽然说三世、十方、无量众生,但是更重视“此时、此地、此人”。

    佛教的重视现世,可以由有名广被传诵的“三世因果偈”看出端倪,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佛教认为人生的祸福苦乐不是前世注定、无法改变的,主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虔诚忏悔、消灭罪业。”

    佛教主张人类造下什么业因,将来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受到相等的果报,“淫人妻女,报在妻女”——如果你淫乱别人的妻女,你的妻女会被别人淫乱,所以正信的三宝弟子,虽然和一般人同样有正常的情欲,但是当他念及自己也有妻女,就不会更不敢淫乱别人的妻女,甚至将别人的妻女如同自己的妻女般,予以同情与尊重。因此,佛教有别于机械的因果命定论(命中注定的宿命论)也不同于漠视因果的享乐主义者(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而提倡中道思想,恒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之中,充满高妙的道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针对众生的毛病而开出的药方。虽有深奥的哲理,但更注重实践,纯粹性哲学理论的探讨,并不是佛教所推崇的,佛教不以谈玄说妙的文字游戏为满足,佛教真正的目标,在于解脱众生的疾苦,因此,现代化的佛教,是实实在在以解决人生问题为主旨,以人文主义为本位的宗教,而不是虚幻不实的玄思清谈。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一般的宗教,总是要信徒们对教义绝对地信仰,不容许有丝毫的怀疑,认为:信了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否则就下地狱。

    佛教当然也讲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疑情”,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打坐参禅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正如我们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自然钟声愈大。我们有心学佛,首先就要正视问题,用心参透疑情。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禅宗的“参”。

    佛教为什么要参“话头”?因为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以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虚妄世界。是一种虚幻的现象,而不是真如实相。经过一番怀疑思考,就好比倒溯着水流,才能探索出它的源头,“参话头”就是要我们抱持疑情,去追溯生命最根本的来源,经过一番大疑大悟之后,就能够使我们看到“自性”。

    那么,大家或许会认为佛教是怀疑主义,事实上,佛教绝不是世俗的怀疑主义。我们要辨别的是佛教所谓的“提起疑情”,并不是邪见,更不是执著愚昧,疑情是必须建立在正信之上的!从信仰之中怀疑获致正信,譬如参“念佛是谁?”首先要相信有正知正觉的佛,相信之后,才能修此法门,不相信,如何能参透自己的本来佛性?好比生了重病的人,不信医生的诊断,即使是灵芝仙丹,也难救治他的沉疴病情。

    “学问为济世之本”,我们平常说“学问”,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疑问,宋朝理学家有句BBB:“做学问当在不疑处有疑”。我们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去寻求正确答案,一旦这些疑问获得解决时,我们的见解境界,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人类文明的进展,就是建筑在先贤无数的问号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今天有许多人,抱着对佛法的信心而来求法,更应该提起疑情来学佛求道,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从疑处去用心——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如此才能建立“正信”。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也是一切美德的发电厂,对佛法有了正信,自然能够深入佛法大海,享有幸福自在的人生。

    【自觉心安天君泰然】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一定是“贫穷”与“疾病”,而是身心无所安置,终日盲目、忙碌、茫然;像行尸走肉般浪费粮食,如孤魂野鬼般漂泊流浪。

    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关于淡泊的道理,正如孔子所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明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哲人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如果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则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性灵亦会被物欲所蒙蔽。生活恬淡才能使心灵清净,也才不会为客尘烦恼,从而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禅趣。

    说到宁静的意境,“宁静”不但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更可以使我们体会更宽广的世界。所谓“宁静”,并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现象停止不动,譬如说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不要讲话,而是要求心灵自然没有杂念,而不是要抹杀外在的一切声音,即使是在喧哗的热闹场所,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

    一个人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道德可以完成、人格可以升华,更可以自在地安放我们的身心。

    (一)宁静中有宽广。“定静安虑得”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哲理,一个人能够把心静下来时,平常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会豁然开朗;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蓦然想起,现在许多人向往静坐参禅,以前寺庙禅堂是关闭神秘的,话说有位卖豆腐的老翁,对禅堂感到好奇,很想登堂入室一探究竟,央求香灯师帮忙给他一个机会参一次禅;当禅堂关门止静,别人都在用功参禅时,这位潜入的老翁,也随众静静地坐着不敢讲话;参禅完毕出了禅堂,他就感谢香灯师说:“参禅真好,因为使我想起了,前些时很多人欠我的豆腐钱至今未还呢!”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宁静中的世界,的确很宽广;其实,一个人不要光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好像钻牛角尖一样,会越钻越烦恼;应该扩大心胸,从宁静中丢体会世界的宽广。

    (二)宁静中有富裕。俗话说:“沉默是金”。这是说宁静里面含有富裕;一个人如果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以为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拥有洋房轿车、甚至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算富裕的话是不实在的;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含藏在宁静中的——当你静静独处时,可以仰望蓝天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可以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你对话,更可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任意畅游神思太虚,你能说不富裕吗?生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要拥有心灵的智慧以及宁静的生活。

    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任人牵引,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自我,才能与自己应谈,也才能达到“天君泰然”的境界。

    (三)宁静中有平安。一个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处处都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芸芸众生、争名逐利、温柔乡是英雄冢、繁华地是销金窟,如果能够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了。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牢狱中,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平衡。——牢狱可以囚禁他的肉体自由,牢狱不能限制他的心灵自由——一个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

    有时候,或许觉得坐在这里也不好,坐在那里也不对;或者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来走去不知如何是好,那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的内心浮躁不安,情绪不能平衡的缘故。一个人内心如果能够宁静,即是所谓“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你心安,心安则使你的嗔恨心隐伏不起,内心宁静情绪平衡,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也就不会滋生争执烦恼,所以宁静中有平安。

    总而言之,追求幸福快乐人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物欲的快乐是短暂的,精神的快乐是永恒的;而“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更是我们追求快乐人生的不二法门。

    【诚实无欺广结善缘】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佛教大义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纵使奸人行恶一时得意如花,但花无百日红;唯有行善积德,才能像永不枯萎的青松,即或有朝一日遭霜打,也会只见青松不见花了。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现代人常讲“人际关系要处好”,也就是说人缘要好;说到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说来人与人之关系,有以下几大类:(一)亲友关系。人人都有亲属关系,亲属多的人,彼此之间有时会增添许多助缘,但是越亲密的关系,往往也越容易招惹是非烦恼,俗语说:“夫妻是缘,有善缘、有孽缘;父子是债,有的来还债、有的来讨债。”甚至有些兄弟好友,因为关系亲密而有金钱往来,结果受骗、吃亏上当的都是所谓“自己人”。因此亲友之间相处,不可只注重金钱往来,要合情合理以道义相交,亲友之间应该“互相安慰鼓励、嘉勉惜福守财,彼此隐恶扬善,协助人格尊荣”。

    (二)君臣关系。长官和部下、领袖与干部,彼此相依更要彼此互信。一个做属下的人,要有“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凤凰一飞冲天,如果没有梧桐树,它是不会停下来栖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不遇明君宁可辞官归隐。若是做领袖(主官)的人,更要能知人善任,量材运用。所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是千里马,但能够知人识人,是做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三)信仰关系。有了信仰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无舵之舟,也就没有奋斗的方向;人有了宗教信仰,就会有入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道友的关系。做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我常提示信众说:护人更要护法、护神更要护佛、护师更要护众、护寺更要护教、护老更要护幼、护富更要护道。

    (四)职业关系。一个人立身社会做人处世,不能没有生活,既然要谋求生活温饱,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在受教育的时候,要和老师、同学来往;在要衣要食的时候,要与雇主、同事往来。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何种角色,欲求“人际关系良好”,“诚实无欺”是不二法门。

    除了上述亲友关系、君臣关系、信仰关系和职业关系以外,还有同宗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任何社会人际关系,都必须“诚实无欺”才能广结善缘。

    说到广结善缘,也就是做好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佛教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如果你想进一步“广结善缘”,可以以此作参考:(一)布施。布施不限于金钱布施,还有效力、欢喜、智慧等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人缘的。不管用语言、力量,还是精神、物质来适时布施结缘,都是促进入际关系的善意表现。

    (二)爱语。赞美鼓励,是世间最美好、动人的声音,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与鼓励;人与人之间许多误会与纠纷,常是因为对方不善讲话(语气不对)所招致,若是能够善用爱护温和的语气讲话,不但可以减少误会与纠纷,还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三)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有时候一句关怀的好话,一个帮助的结缘善行,就是善因会结善果,广种福田必获丰收。

    (四)同事。人缘好的人都有“随众随缘”的性格,在任何场合与不同的对象,都能够欢喜融和。如果对方是教育工作者,就谈教育方面的话,对方是劳力工作者,就说有关劳动的事,逢商人讲商人关心的事,遇青年谈青年流行的话。如果你能注意“多站在别人立场设想”,自然人际之间的关系便容易相契,彼此的沟通也会良好。

    总而言之,广结善缘,得道多助,诚实无欺,善有善报,祈愿大家“众善奉行,诸恶不作”,阿弥陀佛。

    【虔诚忏悔广种福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无论是无心之过或有意之失,并不是太严重的事,重要的是知过悔改,佛法常劝诫世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过失应知忏悔,才能及时消除罪业。

    佛经中说:入不可能没有过失,举凡动心起念都在造业。那么,若有了过失,应该怎么办?第一、应该坦白发露罪业,不复再作,我们不能认为自己知道错了就算了。不肯讲出来,必须在佛前表白,经过一番真诚痛切的忏悔,接受应得的良心处罚以后,才能回复自己本性的清净。第二、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激发自我内心的清净,使之不再重犯过失。正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所说:“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扭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恶断坏;即得解脱。”这也说明了“干处祈求干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慈悯摄受众人时,为消除罪人罪业,所做的方便功德。

    譬如一块田地,久不施肥(除恶积善),野草(烦恼罪业)就会丛生;如果经常灌溉勤于播种,禾苗欣欣向荣,野草也无隙寄身了。古贤说:“吾日三省其身”,谨言慎行可以少灾消厄;一位慈悲喜舍广种福田的人,其功德福报能够弥补过失、减灭罪业。

    佛经上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转世),一个人的善恶业报,在往生时是可以带去的;因为阿弥陀佛好像一艘大愿船,我们的罪业像使人堕落的石头,我们搭上了“大愿船”,身背“石头”不会下堕苦海,有缘有幸,可以被度到达彼岸。生死无常,尤其年华老大,夕阳西下,荣华富贵随时会舍我而去,亲情健康也会随时舍我而去,但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的精神将会有所寄托;肉体死亡灵魂永生,所谓“信耶稣得永生”基督徒认为死后可经审判上天堂,不堕地狱,正信的三宝弟子,信仰佛菩萨,可以前往永恒真实的解脱世界。

    罪若起时将心灭,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罪业是由我们身、口、意三业妄为造下的,但是深一层去了解,罪业是空无自性的,一念觉悟,罪业也就变成无常的了。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忏悔的新生,转地狱成天堂,化烦恼为菩提,转污秽成清净,化娑婆为极乐?端看我们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驱除,也就是要看我们自己,能否坦诚地忏悔,虔诚地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化无力感为感恩心】

    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

    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无力感有时只是一种逃避挑战、不愿面对现实的退缩借口;我们应当去除那种自怜自艾、慵懒散漫的心态,凡事先反求诸己:“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当我们要求对方的回报时,反躬自省,自己是否有先付出、先努力呢?

    一般有良知的人,对别人施予的滴水之恩,都要涌泉以报,所谓“饮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佛经中更要求三宝弟子常存感恩心,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与国家恩。

    我们都知晓,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备极辛苦劬劳,由童稚而成长,成人以后,有时不能甘旨奉养,不能随侍左右,不能恒顺慈心,不能光耀门庭,辜负父母期望,衷心常感惭愧。“鸟反哺、羊跪乳”,何况我们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时时感念父母哺育深恩,才能无忝所生。

    再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世间若无9币长,何能知礼达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凡受师长教诲,皆应报答。在佛教就有一个很好的例证: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学小乘佛法,等他学会了大乘佛法的真义后,又万里迢迢回去度他的小乘师父,这种报恩就谱写了“大小乘互为师”的佳话。

    人类不能离群索居,群居生活的我们,吃一顿饭,当思来处不易——要靠农夫耕种、商人贩卖、主妇烹煮,才有佳肴米饭可食;穿一件衣服,从纺纱、织布、裁缝、成衣,历经多少双劳苦流汗的人手,我们才有舒适的衣服可穿;居住的房屋,依赖建筑师设计、泥水匠砌筑,才使我们有避风躲雨的屋檐……我们能不感恩吗?天下一切人、事、物环环相结,都是因缘的汇集、成就,所以我们要多多感谢众生恩。

    “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当我们对社会产生“无力感”时,何不将它化为“感恩心”;有时,何妨学学“择善固执”的唐·吉诃德的傻劲,效法“舍我其谁”英雄豪杰的义举,更应当胸怀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心、愿力!

    家庭是我们的家庭,社会是我们的社会,国家是我们的国家,身为家庭、社会、国家的一分子,只要我们人人能将“无力感”化为“感恩心”,随缘不变而不随波逐流,人人挺身作中流砥柱,必能力挽狂澜,使我们的家庭、社会、国家“明天会更好”!

    【不去计较就没烦恼】

    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芸芸众生烦恼不断,在日常生活上常感到不如意,主要的原因就是喜欢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平步青云,事业兴隆亨通,心中就产生不如他的想法,因而自我痛苦、自我烦恼;有时侯更为了争夺名利,谋求待遇的合理公平,甚至为了争一口气,不惜与对方计较到底;凡事一有计较,就会发生冲突,不愉快的情绪于是如影随形。

    有人自认家财万贯,是世间的富豪,但是尚有更富的人比自己有钱;有人自认地位显赫,是社会的权贵,但是还有更高位的人比自己有权……“人比人,气死人。”虽是一句耳熟的俗话,却生动地告知吾人,如果喜欢和别人比较的话,是永远无法感到满足的,又怎么能够了断烦恼,得到幸福呢?

    如果我们对世间的一切,都能抱持感恩知足的心态,不去羡慕、不去比较,幸福快乐自然会常伴左右。大家倘若在家庭中、团体内、社会上能建立“不与别人计较”的观念,甚至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好,对方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即能转烦恼为菩提,体认施比受更有福。

    胡适先生曾说:“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你播撒下恭敬、忍耐、服务他人的“种子”,自然能够受到别人爱护、敬重、投挑报李的“果实”。

    可是,社会上的众生,待人接物的方式,总以为自己是好人,别人是坏人;自己怀才不遇,被别人辜负;自己很伟大,别人不足道;自己做的事都是对的,别人则一无是处;快乐应由我来享受,痛苦应由你去承担;只要我富裕就好,别人贫穷无动于衷……如果大多数人都“现实”地抱持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怎能不充满纷争与烦恼?

    我们想了断烦恼,增进幸福,要常抱持“对不起,我错了”的心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学习谦卑,从忍让、吃亏中来冶炼自己的心性,扩大自己的度量。有人说:“佛教总是教人吃亏、忍辱、奉献、布施……太没出息也太怯懦了。”实际上吃亏就是占便宜,忍辱之中更有奥妙的禅机:倘若你能常秉持你好我坏、你对我错、你伟大我渺小;快乐给你,苦恼给我;富裕让你,贫穷我受的态度,尊重对方,为对方设想,必能获得对方的敬爱,同时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议。“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护别人,其实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也就是自我尊重。

    我们的人生,向前的只是半个世界,而大家拼命地往前推挤,不知道转身还有更宽广的半个世界,何等逍遥自在。愿大家“转烦恼为菩提”,学习不计较、不比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找人生的幸福快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境界超越祈愿升华】

    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超越,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

    伟大的佛陀,慈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您加持,赐给我聪明、智慧、勇气和力量,让我一切顺利。

    伟大的佛陀,慈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您加持我的父母师长、亲朋好友和一切护法信徒,令他们身心健康、事业顷利、阖府平安。

    佛陀垂目含笑,似乎是在嘉许我的进步,我自觉心安理得,沾沾自喜:我不再自我需索,我是为别人而求!可是四十岁以后,终于有一天,我返观自照,略有所得;我每天这样的祝祷也是自私自我、不尽如佛法啊!因为我请求佛菩萨庇佑的对象,无一不是围绕在“我的”这两个字上——这仍然是一种自私的贪求!

    时光荏苒,心中的体会也不时递嬗。六十岁过去了,忽然在八识田中,我渐渐觉得自己对不起诸佛菩萨!为什么我总是请求他们做这做那?我又做了些什么?清夜自思,能无愧哉!六十岁后,在近几年来,我开始不断向诸佛菩萨如是告白——伟大的佛陀,慈悲的观世音菩萨;请让我来负担天下众生的业障苦难,请让我来承受世间人情的辛酸冷暖,请让我来延续实践佛陀的大慈大悲,请让我来代替如来世尊的示教利喜。

    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超越,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仅一个“祈愿”,我也好像经历了春夏秋冬,单单一个愿心,我也花费了六十年以上的岁月,才慢慢有了这么一点悟道。

    看来人生修行的道路,实在是漫长遥远啊!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四】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净除其心如虚空,令其所向皆无碍。

    【弘法利生合理生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弘扬佛法,人间净土;佛教信徒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以及人我间的相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合理化,是件十分重要的事,作为有正见的三宝弟子,可从以下几点来实践“人间佛教”的信仰:(一)在衣食上——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行修持,当吃,要吃得饱;当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必需之外,在饮食服饰上,不应过分奢侈浪费。

    在这个主张均衡营养的时代,我们饮食要适量;重视公共关系的社会,我们穿着要适宜。虽然衣食与人的仪表健康相关,佛经上曾记载佛陀劝戒波斯匿王的偈语:“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康。”意即能够节食的人,就可获得健康。对于衣饰也要懂得节俭,所以对于衣与食,我们应该奉行“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的道理。

    (二)在工作上——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百丈禅师的铭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现了佛教徒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的精神,他的勤劳给予后人良好的榜样;六祖惠能在五祖处参学时,更是躬操脊椎,苦作供众;佛经中更一再召示:“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空闲是堕落。”

    (三)在处世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法很讲究人际间的相处之道,事实上很多人感到人生苦恼,都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想协调入际间的关系,奉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最好的法门。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是力量言语,都能使别人感到欢喜,而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他人的事,与人和平相处,多多予人方便,都是处世接物的妙方。

    (四)在善恶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人生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对于善恶应该有清楚的判断,俗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谓“滴水虽微,可以穿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三岁小儿也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我们自己可以反省一下,每日的言行,是否丝毫未犯诸恶,又奉行众善呢?

    (五)在理智上——死难当前,坚持真理。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都要先透过理智的抉择,透过理智抉择的信仰,纵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科学家伽利略,创立地圆学说触怒教皇,被捕下狱,要他执笔改写地圆学说,在用刑之时他仍坚持说:“我现在还感觉到,圆圆的地球正在转动。”这就是透过理智的信仰,即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

    (六)在信仰上——诚实坚定,无忧无怖。信仰不能为金钱所诱、情感所惑,权势所迫,更不能为现实利害而转移。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无忧无怖”。“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总而言之,我们弘扬人间佛教,缔造人间净土,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如果人人能够合理生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可化烦恼为菩提,转地狱为天堂。

    【受持戒律得证圣果】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好比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作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出家、在家,除了要皈依三宝(佛法僧)之外,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就不会有差错。

    “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去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树敌减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谨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人生更宽广的道路。

    佛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剧烈的毒药,嗔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监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最光亮的明灯—一智慧。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纵使立法条目不一,但多不超越五戒的范畴。

    我国儒家主张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就是“智”;试观牢狱中的罪犯,或伤害杀人,或强盗偷窃,或强奸风化,或恐吓欺诈,或吸毒酗酒,就是因为不守“五戒”触犯“五常”;儒家的“五常”,勉入律己;佛教的“五戒”,谨守受持精进不懈,惑业渐消功德渐长,不但能开悟人道,最后更得证圣果。

    总而言之: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绝非拘束自由的枷锁,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即日可待。

    【真诚修行身心并重】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修身先修口,修心胜修行。

    《阿含经》中将修行分为上中下三品,最下品者为“身行道而心不随”,是说一个人表面上伪装得很慈悲,嘴里说的话也非常动听,态度也表现得很亲切,一副德行高超、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心里面却暗藏奸诈,所谓“满口中仁义道德,一肚子杀盗邪淫”,这是最下等的修行。中等的修行是“心行道而身不随”,这种人外表看起来并不特别起眼,但是内心却很慈悲,也真正很有道德。第三种修行人是“内外皆行道”,内外一致,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才是最上等的修行。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正如人要锻炼身体,才能使自己身体健康。也就是“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制造堪用的瓷盘瓦罐,都需要火焙日晒,何况我们要作为有用的万物之灵,又岂能不修身修心?

    其实除了修身以外,更要修心,我们常说“人者心之器”,我们的心猿意马,好像盗贼一样,王阳明先生就曾告诫大家:“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有时候,常听人埋怨: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讲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常是我们自己。我们“三心两意”,“矛盾犹疑”要把自己的“心”好好把握住,就要“修心”,要有坚强的盔甲,以信仰、道德、慈悲、戒律来维护,才能胜过心中的贪嗔痴,以及烦恼魔障。

    一个人身体上有“老病死”诸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身体上的老病死易于知晓,而心理上的贪嗔痴却不易对治。

    贪欲如同花朵,嗔心如同蜜蜂,愚痴如同米糠。“良田干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万间,夜眠不过八尺。”贪得再多又有何用?岂不如同花朵,盛开时干娇百媚,凋谢时枯萎不振;“人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恚心如同蜜蜂一样,害入又害己,因为蜜蜂咬蜇别人,自己也不能存活;愚痴并不是没有知识,有时聪明人更愚痴,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理性就成“痴”,愚痴如同“糠”把白米遮盖,一个人如果愚痴,即障碍了智慧,无明频起、烦恼不断。

    我们每个人,身心都要修行,若唯修身而不修心,则不能跳出三界;若专修心而不修身,亦难以得证圣果;唯有身心兼重,才是修行的上品。

    【当头棒喝暮鼓晨钟】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亦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一个人纵使具有黄金白玉的优良本质,如果不经历磨炼琢磨是难成大器的。现在社会上提倡“爱的教育”,强调鼓励与爱护;而禅宗却提倡“棒喝教育”,当头棒喝暮鼓晨钟,有理挨打无理被骂。

    “棒头出孝子,溺爱忤逆儿”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口头禅,寒门子弟多忠良,富豪子弟常不肖。在我们强调“希望子弟比自己强”的今天,天下父母心,都关爱子弟,但如何表达爱心——用“真情”还是用“物质”?如何教育子弟——“善子沟通”还是“顺其自然”?“养儿方知父母恩”,“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积德荫子孙”……处处发人深省。

    【端正观念振兴佛教】

    奉献重于祈求,生活重于生死,大众重于个人,国情重于私情。

    (一)奉献重于祈求。有的人常要求佛菩萨保佑他添丁发财,祈愿神明赐给他功名富贵,把宗教的信仰建立在个人的私欲、贪求之上,使宗教的格调不能特出,人性无法透过宗教的熏陶而升华提高;我认为现代化的佛教,应该发扬奉献服务的“慈悲喜舍”精神,多为社会献上一份关怀,多为大众付出一片热诚。

    不要光想从菩萨那儿得到什么。有正知正见的三宝弟子,笃信佛教,应该多为社会和谐奉献一份力量,多替服务大众贡献一份心力,“奉献重于祈求”的心愿,才能真正和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相契应合。

    (二)生活重于生死。有入学佛说是“为了解脱生死”,有人出家说是“为了解脱生死”。人间佛教也提倡了生脱死,但是佛教徒是人,出家众也是人,在我们了脱生死之前,“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先要把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了脱生死的境界。

    如果眼前的生活都无法解决,还奢谈什么生死解脱呢?

    太虚大师就曾倡导僧侣也要从事生产,佛光山的出家人,也要求学习服务社会的技能(譬如教育、护理、文艺、幼教……)鼓励大家以自己的劳力,换取所得办道修行,不必仰赖社会的供养;自己的生活没有匮乏了,才能服务社会、奉献人群,协助众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解脱生死的根本烦恼;缺乏大悲心,只求自度自了,是无法成佛作祖的,推行现代化佛教,最终之目的虽是生死解脱,但必须从生活的完成着手,树立“生活重于生死”的正确观念。

    (三)大众重于个人。佛教是非常重视大众的宗教,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开了大众,就没有佛法;社会是大众组成的有机体,佛教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活的。

    慈航法师说过:“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地藏王菩萨的大誓愿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佛教重视大众的福利,而非个人的解脱。只要有一个众生尚在受苦,菩萨绝不自行证人涅槃,“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众为我,利他即自利的大乘菩萨行,是我们有心学佛的人应该体认奉行的。

    (四)国情重于私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使是从事宗教工作的人,也一样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加以爱护。

    佛教说要上报“四重恩”,也就是说除了要报答父母恩、众生恩与三宝恩之外,还要报答国恩家恩。如果没有国家的庇护,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更遑论安心办道了。

    总而言之,“奉献重于祈求、生活重于生死、大众重于个人、国情重于私情”这四种正确观念的建立,将助益振兴佛教,推行佛教现代化。

    【结善缘】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得道多助。

    【尊重与包容】

    尊重可以改善现有环境,增添社会福祉;包容更能促进人际和谐,广利一切众生。

    佛经云:“佛法在恭敬中求”。佛教最讲究“尊重”,我们应如何将“尊重”的美德落实于日常生活呢?

    尊重别人的自由。自由的真谛是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在种种学说教理之中,佛教的“五戒”最能表现自由精神,“不杀生”是尊重别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盗”是尊重别人财产的自由,“不邪淫”是尊重别人身体的自由,“不妄语”是尊重别人名誉的自由,“不喝酒”是使自己神志清醒不胡作非为。如能守此五戒,自然会懂得尊重别人的自由。

    尊重生命的价值。“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生命是无价的,我们除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不要任意去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

    尊重大众的所有。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财物与所爱,基于不应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所以不应强占他人所有,最好进一步以“享有”的思想来代替“拥有”的观念。应体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尊重天地的生机。佛教的持斋茹素乃至护生行善,是基于慈悲精神;认为小至芥子微尘,大至整个宇宙,彼此之间具有互动的关系,唯有大家抱持尊重心态,让天地生机绵延不断,才能使众生的生存,得到最佳保障,也就是“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说到“包容”,干百年来佛教流传兴旺,主要是因为佛法真理包容无碍,故能涵摄十方,源远流长。

    包容异己的存在。五根手指虽长短不一,但合拢起来就能紧握物品;眼耳鼻舌尽管功能互异,然而相济并用就能产生正确的觉知。所以,唯有包容异己,才能团结一致,产生力量;唯有包容异己,才能分工合作,共成美事。

    包容伤残的尊严。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因为阿弥陀佛包涵众生的罪障深重,容许众生带业往生极乐;观世音菩萨不嫌娑婆浊恶,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由于他们的慈悲包容,所以最为佛教信徒景仰,从而启示大家,唯有包容众生的一切长处、缺点、创伤、挫败,尤其是对伤残的尊严要特别包容,我们才能拥有“弘法利生”。

    包容冤仇的伤害。娑婆秽土是一半一半的世界,佛一半、魔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我们不能只要这一半有利于我的天地,拒绝那一半障碍我的世界。“冤仇宜解不宜结”,唯有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肠,包容对方、消弭怨怼,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美满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敬爱。

    包容无心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严以待己,宽以待人。我们对自己的过失要严厉检讨;对于他人无心的错误,则应以宽容的爱心与耐心,给予对方改正的机会,以包容化解埋怨,以谅解代替厌恶,我们的生活必能更为美好,我们的社会必能更加和谐。

    祈愿大家体悟“尊重与包容”的真谛,并将“尊重与包容”的美德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以尊重的态度“敬业乐群”,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将娑婆秽土建为桃源净土,将是指日可待的。

    【我是个什么东西】

    要学佛法先除我,要成事功先无我。

    在这个娑婆世界,人为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把“我”看得无比神圣、非常重要。

    许多人一开口,就说:“我……”大多数人拿起团体照片,首先会找“我在哪里”?

    我,我在哪里?许多人老是以自我为重心,自私、自利、自大、自夸……为了小我而不顾大我,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也就随之而生,制造了人际之间的是非恩怨!

    顺治皇帝位居九五之尊,这个“我”可够伟大了吧?可他还是搞不清楚“我”是谁,曾吟诗云: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咙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照佛教的说法,人是“因缘俱足”的,人身难得今已得,当我们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就必须好好珍惜,不要糟蹋自我,污染群众;个人为“小我”,群众为“大我”,应该轻小我而重大我,甚至进而无小我而有大我。

    说到何处找我,也就是怎样才能使“我”真正的存在,融合在群众中并受到尊重,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深思:“诚实”以奠人之信我,“和蔼”以使人之亲我,“谦虚”以听人之教我,“恭谨”以取人之敬我,“自检”以杜人之讥我,“自反”以免人之罪我,“容忍”以受人之欺我,“勤俭”以补人之胜我,“定静”以处人之扰我,“从容”以待人之迫我,“蓄艺”以备人之弃我,“饱学”以防人之轻我,“量力”以济人之求我,“尽心”以报人之任我。力求污点绝不产生于我,也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凡事务必无私无我,不要时时心中只有自我,有时不妨忘记自我,待人接物尽其在我,“积德、惜福、求心安”,如此自在自然才是真正存在的我。

    三法印提示众生“诸行无常、世间无我、一切皆空”,我们生在娑婆世间为人,“要学佛法先除我,要成事功先无我”,“人生本多烦恼,魔来魔斩,佛来佛斩,时时秉持慈悲喜舍正念,熄灭贪嗔痴愚妄想,就能减少烦恼”,我之所苦在吾有身,轻小我重大我,甚至进而忘我无我,你才能找寻到“我”。

    【自利利他】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福慧双修,行解并重。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是大乘佛教的愿心;阿弥陀佛列住菩萨果位时,就曾发四十八大愿,愿愿皆为饶益一切众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愿,更彰显了其利人济世的慈悲精神。

    说到“利人”与“利己”,在现今社会有以下几种情形:“利己不利人,人己都不利,利人不利己,利己又利人”,现谨申论如后:利己不利人。这是现今社会最普遍的现象,一个以“自我”为前提的人,常以自己的利益来设想,就是抱持“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这种人自私自利,没有公德心,也就不讲诚信,处处时时“利益摆中央,道义放两旁”了。

    人己都不利。较前述那种“自私”的人更坏,是那种专做“人己都不利”坏事的恶人,他自己不行更不希望别人好,抱持“幸灾乐祸”的心态,甚至专干“煽风点火”的勾当,诸如诱导贩卖吸食毒品,唆使从事豪赌滥嫖,点燃野草焚及森林……不明事理一意孤行(所谓“民主”,是比“民王”多了一点罢了);这种造作恶因的人,除了自己终将承受恶果,也会连累别人遭受苦难。

    利人不利己。有别于以上两种恶人,另外有一种专做“善行义举”的好人,他宁可自己缩衣节食,却乐愿慷慨捐输,诸如修桥筑路、施粥奉茶、捐血救人、担任义警、奋勇救火、指挥交通……这种好人表面上看来似乎“不精明”,实际上他们是在“积功德”,而《佛陀本生经》中更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可说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

    利己又利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挽狂澜于既倒,做中流之砥柱,秉持大智能、大慈悲,为了国家社稷、千万生灵,不计小我毁誉,成全大我顾全大局,勇于站出来承担当下,敢负责任,当仁不让。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襟,关怀关心国计民生,祈求众生安定安心,从而臻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升平境界,是圣贤豪杰,我们应当景仰支持。

    一个参禅学佛,具有正知正见的三宝弟子,在学佛的过程中,应该效法大乘菩萨的精神,虽然不能做到“利人不利己”“利己又利人”,绝对不可做“人己都不利”的恶事,也要少做“利己不利人”的坏事,应当从利己想到利人,也就是“自利利他”才好。

    【做人要争气】

    和气生财,忍气保泰,怒气攻心,争气向上。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说到“气”与人的关系,真是密不可分,而且影响深远,暂不说人若一口气不来,呼吸停止即活不了,就连包含“气”的词语也举不胜举:和气生财,忍气保泰,怒气攻心,争气向上,以及景气、脾气、气势、气氛、运气与气运……这些经常为我们所谈论的“气”话,冷静思考殊堪玩味。

    先说“和气生财”。如果一个人整天板着冷脸,势必不得人缘,成为不受欢迎、被排挤议论的边缘人;反之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则会为大家所喜爱。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做人更要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在这个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和气”可以为你赢得物质财富,更能为你赢得精神财富。

    再谈“忍气保泰”。中国人有句口头禅:退一步海阔天空,忍片刻风平浪静。“事不三思必有悔,气能一忍永无虑。”在人的数十寒暑生命中,遭受委屈与打击在所难免,尤其是树大招风,在你向上奋斗时,一定会遭遇外来的种种拂逆,如果你能体悟“忍气保泰”的道理,不去计较那些风风雨雨,默默地继续向下扎根,根基愈稳固,别人愈不能动摇你。

    三论“怒气攻心”。稍有医疗常识的人,都知晓心平气和是养生保健的不二法门,心浮气躁的人身体健康多有问题,怒气是一种毒素,甚至有人认为,那些四大不调常生怪病的(诸如癌症、肿瘤),通常都是脾气不好常生闷气(气不调顺,不通则痛),抑郁怒气滋生病痛,身心都不健康;再说人在生气愤怒的情况下,常会不理智地说些未经思考的话,冲动地做些不计后果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佛教更有“一把嗔恨无名火,烧焚三干功德林”的告诫,开示信众:纵有很大的功德林,因为一把嗔恨火,会将福报全部烧焚殆尽,所以我们要警惕铭记教训。

    四表“争气向上”。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虽然士农工商职业不同,价值观念标准不一,但是“好人好事”则是共识公认的,“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出人头地,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争气向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少不劳而获的侥幸。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枝头傲群芳,做人做事除了要接受别人的挑战,今日之我更要超越昨日之我,只要你能精进不懈地“争气向上”,就必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总而言之,我们若要生活快乐,应当化暴戾为祥和;而怨天尤人乱发脾气,不如乐观奋斗立志争气。

    【行善去恶】

    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人宝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佛教倡导“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已渐渐由丛林进入都市,信众亦渐渐扩及士农工商;由于近来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加诸一些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于是有些人指责佛教改善社会风气不力,寄望佛教进一步关怀社会,多做些有利社会的公益活动。

    有果必有因,“因果报应”更是佛教重视的,冷静观察现代社会上有些人的“诸多恶行”,因果昭然,报在眼前,当然就会“结诸恶果”了。

    所谓“慈行”,包括身体易犯的杀、盗、淫;口舌易犯的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念易犯的贪欲、嗔恚与愚痴,平常我们常听闻“十善行”,如果我们不触犯“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愚痴”以上十恶,便是十善。

    人通常“严以贵人,宽以待己”,更喜欢自我安慰,有些人夸口说:自己一生中绝对不会偷盗。其实也许他天天触犯偷盗而不自知。譬如,有一个小孩偷了同学的圆珠笔,被老师发现送回家,告诫家长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当爸爸的听了很生气,随手打了儿子两个耳光,随口骂道:“浑蛋,你要圆珠笔,爸爸经常从办公室拿好多回来,为什么要拿同学的?”与此类似的,郊游时看到漂亮的花朵水果,因为四周无人看管就随手采撷,也是偷盗的恶行。

    说到杀生,平常我们谈杀生都强调不杀人,不侵犯他人。事实上,一杯水没喝完就倒掉,严格论断也等于杀生,因为一杯水也有它的生命;一件衣服本来可穿用三年,仅穿了几天就嫌旧丢弃,不知惜物也等于杀生,尤其现在环保意识高涨,我们如果不珍惜资源,随意乱丢垃圾制造污染,更是有违“慈悲与护生”。

    芸芸众生,自求多福,“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我们要净化身心,必须切实检讨反省。去除“恶行”,才能实践“善行”。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五】

    【不着痕迹的善人】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随他去吧】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

    【有道者的心态】

    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

    过新年、穿新衣,给人焕然一新的观感;而“道德修养”也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态。我们常会发现有些珠光宝气艳丽华服的人,谈吐粗俗举止下贱,就会评论他“虚有其表败絮其中”;而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纵使穿着简朴布衣,但是能自然散发一股慑人的气质,与其接谈使人景仰。

    芸芸众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言行更是其心态的表现,一位有道德修养的正人君子,他的心态是什么样子呢?

    侮辱不以为耻。有道德修养的人,纵使听到侮辱的话语,受到侮辱的逆缘,因为自己行得正,心安理得,就不会计较外来的侮辱与诽谤,所以他会泰然面对那些无谓的侮辱,忍辱常乐,择善固执。

    卑屈不以为贱。有道德修养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使别人看不起他,视其为卑贱委屈,他也不会受到影响,更不稀罕别人是否了解重视他,“心安一床宽”,活得自在就好。

    艰难不以为苦。人生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艰难与困苦,有道德修养的入,他面对艰难困苦,不但不以为苦,反而会视为考验自己的试金石,会更加精进以期超越,力求升华情操化解苦难。

    迫害不以为意。有道德修养的人,当其遭遇伤害与逼迫时,他能够不去介意;甚至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愈迫害它,它愈是坚强。

    利众不以为烦。有道德修养的人,他是乐愿为大众服务,分担众生的苦难,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心甘情愿为众生做马牛,绝不会因利众而烦恼,视工作为麻烦。

    恩宠不以为荣。假如有什么光荣、有什么奖赏,甚至有什么荣誉利益,对有道德修养的人来说,他因为证悟到“富贵繁华,镜花水月”,所以对世间的虚名与虚荣,都已经看得开,放得下,所以也会视之如浮云,不会以恩宠为荣,跳出了名缰利锁。

    在此,我屡述一位有道德修养君子的心态:“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似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期盼有缘人参考,作为借镜。

    【耕好自己的心田】

    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

    【心在何处何处安心】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禅宗主张因各人的根性不同,而有“顿悟”与“渐悟”的不同法门,随机施教。慧可即是属于“顿悟”的。

    【心能安四方皆好】

    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用忏悔净化身心】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菜根谭》有句BBB:“很多的功德,不及一个傲慢;无边的罪业,不及一个忏悔。”意思是说:一个人纵然做了许多的功德,一有傲慢之心,功德就会减少;一个人纵然犯了弥天的罪过,只要挚诚忏悔,罪过就能减轻。

    所谓“忏悔”,就是改恶、迁善,检讨反省净化身心,是我们精进不可缺少的美德,可是一般入却不知回头是岸,不容易滋生忏悔的心情。总要到了艰难困苦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错了,譬如有病了才想到自己不珍惜身体,没有钱才懊悔自己的懒惰浪费,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懊悔年轻时不努力,只好“老大徒伤悲了”。

    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开示我们,菩萨与众生的分别,在于菩萨能防范于未然,不敢随便造恶因,以免将来受苦果;而众生凡夫则不管眼前如何,要等到苦果临身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但后悔已迟。

    每个人的际遇迥异,要后悔的事情也不全相同;过去古德高僧曾经告诉我们,有十种应该后悔的事情,谨简要整理提供大家参考:逢师不学去后悔。有缘遇逢名师,不知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失去了,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遇贤不交别后悔。有幸邂逅贤人,不知把握机会与他相交,等到贤能人离去,才后悔错失良机。

    尊亲不孝伤后悔。父母尊长在世时不知孝顺,一旦弃世伤亡,才后悔为何不及时尽人子之孝,徒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仕主不忠退后悔。跟随主管(就业工作),不能尽忠职守,等到被辞退(失业),才想到悔不当初已覆水难收。

    见义不为过后悔。见义不为,错失良机,事过境迁,于事无补,只有徒留懊悔。

    见危不救陷后悔。遇到他人有危急时,不知及时搭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让自己悔恨不已。

    得利不施失后悔。得到利益(生活富裕)时,不知布施(广结善缘),等到钱财失去(无能无力),才后悔未能及时布施结缘,又于事何济呢?

    因果不信报后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如果不信因果,等到感受业报时,自然懊悔莫及了。

    有国不仕亡后悔。身为国民不知爱国,“覆巢之下无完卵”,无国可爱之民,只有流浪天涯寄人篱下了。

    菩提不求死后悔。“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身强体健时不知修行,无常来临只好劳烦别人超度了。

    【内心财富无价宝】

    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

    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钱财若有盈余时,应该如何处理?佛法提示我们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第二,要让自己及妻子儿女生活快乐。第三,要扩建投资正当的事业。第四,要有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五,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上述各项比例,大约以十分之二供养父母师长,以十分之四因应生活所需,以十分之二投资扩建事业,以十分之一作为储蓄,以十分之一来布施救济做功德。

    一个人除了追求物质的财富,更要追求内心的财富,因为外在的物质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若一味追求物质,则内心将时常感到空虚,所谓“知足常乐”,唯有心里的财宝,才能使自己真正感到快乐。

    【安定心境有妙法】

    放松身心、集中思想;进一步观、仿效佛陀。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修行首重修心,处身娑婆世间,面对五光十色的现实社会,芸芸众生因为外境的感染,经常心猿意马,情绪暴躁,甚至食不甘味、睡不安枕,搞得自己烦恼丛生、人生无趣。

    我们都知晓,安定心境的好处多多,可是却不知晓安定心境的妙法。谨提供以下几点给有缘人参考:放松身心。生理受心理影响,心里一紧张,肌肉就紧张,讲话也高亢、呼吸也急促,心情更会暴躁,所以想安定心境,第一妙法就是“放松”,随时随地放松身心,碰到情绪激动时,先深呼吸三次再调匀呼吸,缓和讲话的音调,脾气忍下来,心情也就会定下来。

    集中思想。情绪紧张,思想散乱;思想一集中,那些困扰自己的妄想杂念就会减少,所谓“一心不乱”,就能“动静自如”。

    进一步观。就是进一步想一想,神经紧张,疑神疑鬼,属于情感作用;深一层想,是理智的作用;随时随地做“进一步观”,就可减少许多烦恼,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

    仿效佛陀。佛陀是“觉者”,是理智与情感同时臻于圆满境界的人格,众生痴迷,觉即成佛,人人本具佛性,如果我们能够有“仿效佛陀”的心愿,就可以朝“开显本具佛性”的方向去努力,具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因果观念的佛子,一定不至于像凡夫俗子一样“看不开、想不透”。

    总之,“心净则国土净”,安定心境是修心修行的不二法门。

    要以舍为有,要以忙为乐;要以勤为富,要以忍为力。

    【塑造形象厚植人脉】

    广结善缘,得道多助。

    人不能离群索居,生活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形象好坏,关系他的人缘,甚至影响他的人生。

    大家都希望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期盼别人认为自己是正人君子,是值得信任的好人;“塑造良好形象”不仅为公众人物所注重,芸芸众生也不宜轻忽,每个人的形象都是自己塑造的,我们如何才能树立良好形象呢?有四点建议提供大家参考:不要贪财、贪爱、贪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正人君子,尤其是三宝弟子,深信因果业报,绝对不能贪人钱财、夺人所爱,乃至不明事理地乱发脾气。你如果要别人认为自己是好人,就不能也不要贪财、贪爱、贪嗔(耍个性、弄情绪),切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要自大、自怨、自叹。“人必自侮,而后人侮”,在我们生活环境四周,常会发现几种不受欢迎的人物:有的人自我膨胀,吹嘘自己伟大;有的人自我怨恨,感慨时运不济,因而怨天尤人;有的人自哀自叹,常认为生不逢时,甚至内怨眷属外怨亲友……不管是自我膨胀、自我怨恨或是自哀自叹,都显示他还不是一位“健全而成熟”的人,当然就很难为别人所欢迎,留给别人良好的形象。

    不要无信、无义、无耻。“人无诚信,寡义鲜耻”,一个人倘若只知“利益放中央,道义摆两旁”,为了自私自利,不顾道义廉耻,言而无信,不讲义气,不知廉耻……那么,他留给别人的形象就很糟糕了。所以,我们平日做人处事,千万不可触犯并避免发生无信、无义、无耻的言行,如此才能塑造良好形象。

    不要负国、负人、负己。“不知感恩,何异禽兽”,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社会(国家)大众的共同成就下成长的,所以有良知正见的人,要常存感恩心,要能回馈社会,不要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栽培、社会对我们的厚爱、亲友对我们的期望,更不能对不起自己。无论是儿童与青年、少壮或老迈,不管是士农工商、富贵贫贱,我们身为一个人,千万不要辜负自己、辜负别人、辜负国家(社会),不做任何负国、负人、负己的行为,自然就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

    佛经常提示众生: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们如果能够“不要贪财、贪爱、贪嗔;不要自大、自怨、自叹;不要无信、无义、无耻;不要负国、负人、负己”,深信你必能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得道多助,营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礼貌是我的水准】

    善法如桥梁,嗔他有何益;随顾修善行,忍则五德具。

    芸芸众生处在这个娑婆世界,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很幸福、快乐,但事实上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唯有多行善、多结缘、多讲好话、多散播欢喜的种子,才能少计较、少烦恼、少发脾气,纾解对治暴戾的困扰。

    应机说法,普利人天;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一个人内心拥有爱的宝藏,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一个人心量有多大,拥有的世界就有多大。而“生活即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尊重与包容众生,并且肯为众生服务,协助众生离苦得乐。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

    财富从布施而来,施比受更有福。

    佛教非常重视社会大众人际间的关系,为了期使众生“诚实无欺”“广结善缘”,有所谓“四摄法”,这个法门主张以布施、爱语、利行与同事,促进人与人的沟通,进而结缘行善。

    现在就“四摄法”的要旨略要诠释,提供读者参考,深信当能助益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布施。“财富从布施而来”“施比受更有福”这两句谚语值得吾人深思。第一句启示我们“不播种哪能丰收”,第二句提示我们“有余才能布施,布施胜过接受”。其实布施不限于金钱、物质的布施,还有劳力、智能的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入,才是富有的人;而不管你运用语言、微笑,或是精神、物质来布施,主要的心意就是结缘,“布施者要有诚意,更要注重受布施者的尊严”,这就是人际间最好的善意表现。

    爱语。赞美的语言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欣悦受到别人的爱护;许多人世间的争吵与烦恼,往往就是因为彼此间语言的误会所引起,甚至语气的轻重也会造成彼此的误会,所以人与人相处,语言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以真诚的态度善用“爱语”,不但误会减少,更能广结善缘。

    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同样的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做人做事,更要知晓“助人为快乐之本”,你在言行上常乐愿帮助别人,种善因结善果,因缘际会时,别人自然会帮助你。

    同事。这里所说的“同事”,是指“随缘随众”,如果你坚持己见,孤傲不群,你就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你能具备随缘随众的性格,就能够融人群众。举例来说,当你面对商人时要讲商人的话,对农夫要讲农夫的话,对青年人要讲青年人的话,对老年人要讲老年人的话,如此才能“谈话投契,彼此沟通”,否则就是各说各话(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也就是说,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设想,如此就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方便达成共识。

    社会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深信亲友间就可以守望相助彼此尊重;夫妻间就可以敬爱有礼幸福和睦;君臣(主雇)间就可以彼此互信互依共存共荣。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法,犹如觅兔角。

    佛经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法,犹如觅兔角”。人间佛教主张正视社会问题,从而解决消弭问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更为大乘佛教的真谛。

    佛教对流氓的看法。在佛门中礼拜佛陀菩萨,是向正道迈进,不会有不良后果,因为佛菩萨慈悲为怀,纵使众生无暇礼拜也可随缘;但如果祭拜黑道鬼神,是所谓引鬼上门,容易招惹烦恼,因为鬼神尚有七情六欲,一旦众生不再祭拜他会气愤。正宗佛教视鬼神如黑道,现今社会看待黑道亦如鬼神。孔子说:“怪力乱神,敬而远之。”流氓就是鬼神的化身,我们对黑道要敬而远之,不可得罪他们,明哲保身,更不可建立关系,免惹麻烦。

    佛教对自杀事件的看法。最近社会自杀事件频有所闻,为情感、为金钱、为名誉,甚至连学生考试不顺、课业繁重也会自杀。

    凡俗之人一有烦恼,不堪痛苦就想自杀,想借自杀身亡一了百了,“死者已矣,生者何堪?”佛教认为自杀触犯“杀生大戒”,不能“究竟解脱”。其实很多人自杀,是因为心结解不开,假若能够亲近善知识,接触正知正见的佛法,就能轻易解开心结(淡化心外世界的执著,宽广心内世界境域),也许就消弭了自杀的念头(开悟就会看开),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世间还有什么可怕呢?

    佛教对婚外情的看法。现今社会风气开放,异性之间接触增加,发生所谓“婚外情”的事件也频繁。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很多,“清官难断家务事”,暂且不去深究。不过,一旦友生婚外情,夫妻双方都应该负责任。

    上等丈夫回家会体贴慰问家人,也乐愿帮忙分担家事;中等丈夫回家后喝茶看报,但不忘赞美妻子;下等丈夫有如木头人,非但不言不语,还要嫌东嫌西。如果你是男士,请虚心反省自己是哪等丈夫,如果是下等丈夫,就要慎防家庭出问题。假如先生有外遇,妻子也要负责任,因为若有整洁舒适的家园、美味可口的佳肴、温柔贴心的关怀、恭敬赞美的语言,一定容易留住丈夫的心。“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则是解决婚外情的最佳方法。

    佛教对离婚的看法。佛教《善生经》指导男性为人丈夫,要当君子怜惜妻子,当英雄保护妻子,当劳工为妻子服务,当禅者给家庭欢笑禅趣,当善尽养家糊口责任的主人。《玉耶女经》指导女人为人妻子,要身兼母妇(疼爱先生如孩子)、臣妇(敬重先生如君王)、婢妇(视先生为主人般顺从)、夫妇(夫唱妇随互相爱护)、妹妇(像兄妹一样提携支持)之职,就是主张男女有缘结为夫妇,应当相敬相爱白头偕老。

    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希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所以佛教是不赞成离婚的;但是,如果夫妻由“相敬如宾”到“相敬如冰”,更蜕变至“相敬如兵”,夫妻缘尽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

    【懂得珍惜才懂得爱】

    惜缘感恩,涌泉以报;惜福心发,大爱慈悲。

    人为万物之灵,众生有情。千古以来,中外歌颂“爱”、诠释“爱”的谚语格言不胜枚举,诸如“爱,是感情的升华,有如阳光照耀大地,使万物欣欣向荣”“爱,不仅要以眼去观看,而且要以心去体会。”也曾有人问我:“你觉得爱是什么?”在我看来,“爱”的真谛,要升华为慈悲,只有一个字可以代表,那就是“惜”。

    (一)惜缘感恩,涌泉以报。不分男女老幼,无论智愚贵贱,人皆有情,只要我们肯珍惜因缘,感恩惜福,真诚相待,自然会缘缘相系。因为世间事物,都是互为缘起、相生相成的,佛教讲究缘分的培养,常说要“广结善缘”,其实善缘固然要广结,其他一切的因缘,无论好坏也要善加珍惜,能够随时“惜缘”才能广结善缘。

    用“爱心”珍惜善缘,发挥出生命的光与热,可能照亮自己的前程,也能温暖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秉诸忠孝节义,发展出爱的情谊,更足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投桃报李”,如果我们受到对方点滴的恩情,总要想尽方法“受施勿忘,涌泉以报”。

    (二)惜福心发,大爱慈悲。爱,诚然是伟大的,古今中外流传多少“爱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怜惜心(慈悲心),爱反而是自私的,是极端的占有,更是一种污染与罪恶。

    中国人很有智能,将“爱”与“惜”两个字合成。“爱惜”这个词汇,于是爱就有了落实的方向,爱就有了无限的生命。

    请静思省察:我们爱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要“惜情”;爱惜才华横溢的人才,就要“惜才”;爱惜彼此之间的缘分,就要“惜缘”;爱惜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爱惜宝贵的力量,就要“惜力”;爱惜尊重的言语,就要“惜言”;爱惜积蓄的财物,就要“惜物”……甚至我们更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福报,必须“惜福”;爱惜累世成就的生命,必须“惜命”……您能瞳得珍惜,才能懂得爱。

    【到达常乐的彼岸】

    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

    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生活中更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希望追求快乐,其实人生是“苦乐交集”的。

    (一)人生之乐。人生究竟有哪些快乐呢?金榜题名、事业有成、妻贤子孝、财源滚滚、苦尽甘来皆是世间人所谓的快乐。大体而言,我们可以将人生的快乐分为“外乐”与“内乐”两大类。

    外乐是指感官所产生的快乐。诸如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或财欲、名欲、食欲、睡欲等欲乐;内乐是指精神上所产生的快乐。例如有人喜好阅读,神游古今中外、字里行间得到无比快乐;有人喜好写作,从文学创作里得到许多乐趣;有人喜好静坐,于自在轻安中得到无限喜悦;有人献身于信仰,在信仰里得到喜乐。

    (二)人生之苦。人生既然有“外乐”与“内乐”,为什么佛教又主张一切皆苦呢?其实,佛教所说的苦,除了身心因为遭遇逆境,所感受的苦恼以外,主要是指“无常故苦”。无常会剥夺人的青春、健康,使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老朽毁坏;此外,天灾人祸会将金钱夺走,不肖子孙会将财产散尽,恩爱夫妻大难来时会分飞,事业名利更是不能持久不去……由于一切无常,在时间上有“生、住、异、灭”,在物质上有“成、住、坏、空”,在生命上有“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每个人都有“无常苦”的经验,但总在欢乐时忘却了痛苦,佛教说苦,不但是要我们接受苦的挑战,禁得起苦的磨炼,更要我们将苦难看成是人生的试金石去超越,要我们正视苦的存在,去了解苦的成因,用适当的方法“改善去除”,以得到圆满快乐的人生。

    (三)苦乐中道。一般人不明白苦乐的真谛,而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然而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容易滋生副作用;文学创作固然能将心情宣泄,但是多情易被情伤;学问知识的获得,虽然能开拓视野,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也很容易流于邪慧、狂慧,不仅使自己受害,犹有甚者还会形成人类的灾难……《维摩诘所说经》形容维摩诘居士“资财无量,摄诸贪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凡此都显示他虽然享有五欲,但是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如片云点虚空,一点也不妨碍他的自在修行,这也是我们应该省思、学习的,过犹不及,中道最宜。

    (四)究竟常乐。人生自来苦乐参半,更因世间一切无常,所以苦并不足畏,乐也不足喜;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然而世俗之乐,无论是属于感官的外乐,或是属于精神的内乐,都不是究竟常乐,甚至反而引致人们堕落沉沦。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经云:“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所谓“法”就是真理,能够接受考验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五戒十善”“六度四摄”“因缘果报”皆为法乐,我们心中有了法乐,对于五欲六尘可以不拒不着,自然能够自在常乐;以无边的法乐为舟筏,才能使我们度过生死的波涛,到达常乐的彼岸。

    【星云法师经典语录名句六】

    【话苦乐】

    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有他有我没有,你乐他乐我来苦。

    【苦乐一线间】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每个人渴求生活快乐,不愿苦难降临己身,希望幸福常相左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往往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人一生之中有些遗憾更是必然的现象。

    有位哲学家说:“人生是不断地产生需要和不断地满足需要——需要的产生是苦,需要的满足是乐。”其实,人生不能完全是苦的,也不能完全是乐的,“苦与乐”更是不能单独发生的,尽管受苦受难的人也有相当的快乐。

    佛教常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其实也有乐的一面,“万法唯心”,是苦是乐端在“一念之间”。

    生苦。是指母亲生育时所受的痛苦,可是如果没有这种痛苦,又哪儿来“子孙满堂”“母子相爱”的乐趣呢?婴儿临盆也许感觉痛苦,假若不经此生死难关,怎能降世享受人生的乐趣呢?

    老苦。年老力衰虽然是人生的痛苦,但是我们不能忘了青春的愉快,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有老年之苦,也有青春之乐。

    痛苦。病是人生的痛苦,可是没有生病的痛苦又怎能体会健康的快乐,再说生病时也能好好休息,而充分休息才能走更长远的道路。

    死苦。是指人生消灭的痛苦,其实“死”非但不能说明人生是痛苦的,反而间接说明人生是无常的,“生生死死,有死有生”。

    一死百了,痛苦也感受不到了。

    爱别离苦。爱人相别离固然是苦,可是久别重逢却有说不出来的快乐。

    怨憎会苦。仇人见面虽然分外眼红,但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弃嫌修好会有意外的快乐;即使仇恨未消,在两不相逢时仍有相当的快乐。

    求不得苦。求之不得一定会感觉痛苦,但人生的需求并不是全不可得的。而观音大士也曾开示信众“心诚则灵,有求必应”呢?!

    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是变幻无常的,转变无常的东西总是苦的。而“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正是我们产生快乐的必需条件。

    【孝亲要及时】

    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善事父母即是事佛】

    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说话的艺术】

    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有的人善于借说话来表达情意,所谓“能言善道”一席话就善缘广结;有的人不善于以语言来表达理念,所谓“辞不达意”一讲话就被人误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说好多话,为了避免“话难说,说话难”的困扰,我们就要探求学习“说话的艺术”。

    《十善业道经》提示我们“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就是说话的四点要领,乐愿诠释提供各位读者参考:言必契理。契理,就是上契诸佛之理。如果见到农夫,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遇到商人,就谈论一套生意经营,碰到工匠,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就是说话能够契合众生的根机。契机(视对象说合适的话)固然必要,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言论一定要合理,也就是契合诸佛的道理,使众生都能承沾甘露法雨的滋润,将至高至善的道理,以适合众生的程度,深入浅出地施予软化,才真正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言可承领。我们说话的动机,是要让别人接纳领受。现代社会中,老师的话,学生不受听;父母的话,儿女常反抗……如何才能让别人乐于接受我们的言论呢?《诸法集要经》提示“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常以柔软语,爱念于群生”,告诉我们“说话的艺术”,就是对众生要抱持慈悲心,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同时又告诉我们,即使说好话也要适时适地,简洁透彻而明白清楚,让听话的人心生欢喜,心甘情愿地接受,否则,有好话不能使人承意领受,岂不可惜!

    言则信用。大家都在讲“诚信”,“言而无信,如何立身”?

    所以,说话一定要有信用。《正法念处经》有段经文:“若人无实语,小人中小人。实是法之阶,明中第一明。实是解脱道,财中第一财……”从亘古到现今,“童叟无欺”“言必诚信”是大家共认的真理,做人要讲真实的话,“言则信用”,人格才能为大家所肯定。

    言无可讥。我们所说的话要圆融,最好面面兼顾,无懈可击。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段圣人的铭言,启示我们要“慎言”,不可强木知为知,让人有讥讽的口实。

    我们如果能够常说“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就能够不为别人讥讽了。

    总而言之,一个人若能“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必是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也是匿得如何做事做人的好人。

    【旅游参访见识增广】

    能动能静,能近能远;溪声山色,任性邀游。

    “休憩旅游”因为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已经是现在人士向往的。利用节日休假可以到国内风景地区,安排较长假期可以到海外世界各国去观光旅游,甚至有些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去“游学”,正有如古代出家人的“参访”。

    说到“旅游参访”,休憩和旅行,有时可算是对生活的再出发、再充电,现在谨略谈游学的益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言道“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有机会出外旅游,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到海外,接触新的天地,一般社会的人情、世故,以及大自然的景观、风光,都能增加我们的知识。

    扩大心胸,放宽视野。有的人出外观光似乎只为了采购,那是绝对偏差的行为,我们有机会旅行参访的时候,要用开阔的心胸、心量去接受外界的风俗、习惯,更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去欣赏不同的文化气氛、文明背景,以及当地的自然风情。

    能动能静,能近能远。俗语说:“在家干日好,出门一时难。”诚然,由于语言及习俗,出门不如在家习惯方便,所以,当我们出外旅游参访时,除了要能动态地跋山涉水,也要能静态地欣赏、观察,我们要用心研究近处的,也不放过机会去了解远处的,处处用心时时留意,随时随地都是学问,都有宝藏。

    溪声山色,任性邀游。佛经常开示信众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宇宙大干世界,大自然万象纷呈,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与心得。就好像一个参禅者,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他悟道,“看山原来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所谓溪声山色原是可供我们任性遨游的。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来解答一些“有心旅游却难以成行”人士的困惑,也是对一些有缘人的建议:“求足,何能足?知足便足;欲闲,哪时闲?偷闲便闲。”佛教强调“发心”与“发愿”,只要“心诚则灵”,就可以“有求必应”。不仅是旅游参访,做任何事,首先必须要有信心,才能产生力量,成就愿望。

    【简单生活性灵纯净】

    家鸡有食镬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在这个物欲泛滥的工商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多人一切向“钱”看,为了追逐荣华富贵,而遗忘了向内心去探求性灵的纯净,忙忙碌碌,表面上风风光光,可是,午夜梦回,自问生活得并不幸福、自在。

    【因缘福报知足常乐】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凡人常怨恨命运,愤慨世间事常不公平。挑剔眷属、同事的不好,指责朋友、长官的不对,甚至会嫉妒别人的好运气,眼红同僚的好福报。

    假如你没有一点惜缘、感恩的心,你又怎会珍惜因果福报,更不会想到回馈社会与大众。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因果福报”有正知正见,珍惜因缘、广结善缘,懂得感恩、处处感恩,如此深信才能享受“知足常乐”的生活。

    【悲众生】

    历劫挫身不倦惰,书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

    【改变命运靠自己】

    道德的观念可以改变命运;正确的信仰可以改变命运,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合理的持戒可以改变命运。

    人各有命,所谓“时也,命也,运也”。

    一般人对于未可知的将来,常有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茫然,总想找一个预卜先知的方法,去了解自己未来的命运是好是坏,甚至希望能够避凶趋吉!

    其实,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有时候,往往为了一块钱,就能使这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拿一块钱去帮助别人,对方得到协助支持,“爱人者人恒爱之”,你种下善缘就会改变命运。反过来,拿一块钱去做了不好的勾当(恶因),甚至为了一块钱而计较争吵,说不定就会为自己惹来烦恼与灾难。

    一块钱可以改变命运,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乃至一个念头,都会使我们的命运有所不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一定要去看相、算命、卜卦,也不必去求神明来解运,“改变命运要靠自己”,如何改变命运,使自己避凶趋吉,愿提供大家四点建议:(一)道德的观念可以改变命运。芸芸众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容讳言“天堂地狱全在一念之间”,我们经常心猿意马,时而上升天堂,时而下坠地狱,因此,我们“举心动念”都要有道德的观念,凡事力求符合义理、人情,也就是力求心安理得,如此你的命运在“种善因、结善果”的因果原则下,就能得到善缘与福报。

    (二)正确的信仰可以改变命运。人很渺小也很软弱,有正确信仰才能产生乐观奋斗的力量,但是不要迷信、不要邪信,更不要让神权控制,不要让所谓权威牵着鼻子走。我们要信仰具有道德、有人格、有能力的善知识,因为具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才能帮助我们成长茁壮,避免走岔了路。

    (三)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你好心诚意,处处与人为善,经常予人祝福、给人帮助、给人方便、予人欢喜,“得道多助”各种善意的结缘(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合理的持戒可以改变命运。曾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孔子更训诫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佛教主张“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合理的持戒,不做非法之事、不动非法的念头,就等于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就不会“肇致车祸”。为人处世一切言行,都应力求符合法理、人情与道义,纵使做一个“真小人”也比那些“假君子”活得自在幸福,而一个不做亏心事的人,吃饭自在,睡觉安然,自然命运也就不会变坏了。

    【情到多时反转薄】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悲智愿行】

    历劫挫身不倦惰,智慧深人众生根。

    自他和社会,普济重利人。所谓慈悲道德,主要是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圆融。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要运用慈悲道德去结缘。也许有人会偏激地表示:慈悲有什么好?道德有什么用?甚至误认为“吃柿子找软的下手,有慈悲道德的人,常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因而对慈悲道德持怀疑的态度。其实,善恶终有报,因果有轮回,我们要坚持与人为善、为人奉献的意志,深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有慈悲心与道德力的好人。

    五戒应受持,人成即佛成。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其实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能共持五戒,上慈下孝,不偷不淫,社会自然净化祥和安康;一个人受持五戒并切实践行,就表示人格完美,也就可以成就佛道了。

    人天三福行,善德堪尊敬。我们要建设人间的慈悲道德,对人天的福德善行一定要遵守修持。所谓人天三祸行,即是“布施、持戒、禅定”,布施可以增加我们的富贵(广种福田),持戒可以增加人格的尊严(自爱人敬),禅定可以安定我们身心的动乱(安然自在)。能奉行布施、持戒、禅定的人,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善人好人,他的善行义举与道德风范,自然会受到肯定与尊敬。

    佛经:“历劫挫身不倦惰,昼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这四句偈语开示我们学佛参禅要精进不倦惰,摄心遍学一切法门,更要开发契合众生根性的智慧,企盼善信能够如是我闻、信受奉行。

    【拂尘除垢】

    知道自己愚钝就是智者!

    【长寿十法】

    要长寿,多积阴功天保佑;要长寿,嬉嬉常笑眉莫皱;要长寿,远离美色如仇寇;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要长寿,热身莫教风寒受;要长寿,出言行事俱从厚;要长寿,大小物命都怜惜;要长寿,书酒花月随前后;要长寿,诸般省俭常念旧;要长寿,上床鼾吁神不漏。

    篇首所引这则“长寿十法”,是一位古德所撰,现今阅读颇富禅意,乐愿诠释与众生结缘:多积阴功天保佑。《菜根谭》有句BBB“善根暗长,恶损潜消”,做善事的人也许眼前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而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基于种善因结善果的“因果律”,多积阴功(做善事)天(自然)保佑。

    嬉嬉常笑眉莫皱。忧愁寡欢,凡事爱钻牛角尖,身心会不健康而加速衰老,反之乐观奋斗,遇事以平常心处理,纵遇不如意事也处之淡然,嬉嬉常笑,则能常保身心康泰。

    远离美色如仇寇。除了正常的男女关系,不正常的艳遇、畸恋正如“利刃上黏蜜”能不慎乎!

    三餐量腹依时候。这是健康长寿最基本的方法,我们饮食要“定时、定量”,而“食不可过饱”“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以及“布衣暖菜根香”,都值得我们铭记、深思、力行。

    热身莫教风寒受。随气温寒热加减衣衫,尤其是在汗水满身时切忌招致风寒,造成四大不调、滋生病痛隐疾。

    出言行事俱从厚。我们生活百行均要“厚道”(切莫刻薄),以免招致怨尤,自可趋吉避凶。

    大小物命都怜惜。这就是“慈悲”心肠的具体表现,要本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不但冷爱而且珍惜一切生命。

    书酒花月随前后。这是一句诗情画意境界的素描,我们中国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也就是所谓神来之笔,这是“读书怡情、花月逍遥以及随缘自在”诸种妙境的综合,一个人真能“书酒花月随前后”,自然能快乐长寿。

    诸般省俭常念旧。一般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而“新不如旧”则又常为人所感叹。中国人讲“感恩惜福”,更以勤俭为持家之方(严戒予弟奢侈),所以“诸般省俭常念旧”,也就是“感恩与惜福”,一位知晓感恩与惜福的人,自然能够长寿不老。

    上床鼾吁神不漏。现代人由于忧虑、操劳,易有失眠、浅睡的现象;同样是睡觉,有的人“一觉到天亮”,有的人“辗转难入梦”。不要将烦恼带上床,适度休息才能走更长的路,睡得好更为长寿之要,所谓“眼中有沙宇宙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心安理得自能睡得安稳。

    【老当益壮自求多福】

    莳花品茗,逍遥自在;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如果你已步入老年期,希望你“自求多福”;倘若你的亲友是银发族,更希望你激励他“自求多福”。

    “置死生于度外”就不会忧虑生死,“忘记自己的年龄”就能以平常心愉快生活。

    【心净身安】

    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须心药治。

    说起“病”来,可分为“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两种。所谓有形之病,外感内伤以及一切四大不调,也就是“身病”;而无形之病,贪嗔痴爱以及一切无名烦恼,也就是“心病”。

    佛家常说:身病起于心病,心若无病,身亦不病。芸芸众生,此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云何有病?只因—念妄动,遂有此身,有身即是病源,更以受想行识,坚执我故,于是妄想执著,缘由贪嗔瘸暖,而滋生八万四千烦恼,乃生心病,更由心病生出种种身病。

    生老病死,随业轮转,知病求药,方能离苦;佛陀慈悲开示信众“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妄念;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则能医治众生一切身心等病,所以如来亦被称赞为大医王。

    谚云“心病无药医”,我佛慈悲,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之病。现代医学界也以事实来佐证:许多生理的病痛,实源自于心理的不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抵御生理病痛的能力,远大于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乐观进取的人,少病少灾少烦恼;悲观颓丧的人,多病多难多烦恼)。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心安理得,才能清净,清净则无病,菩萨愿众生离苦得乐,视众生之病如己病,以悲智愿行,普度众生,祈愿众生无病,我病亦无。“心净则国土净”,处在这个娑婆世间,多一分祥和就少一分暴戾,多一位好人就少一位坏人……天堂地狱端在一念之间,“心净身安”何不由我们自己做起!

    【度有情人】

    人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

    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处处能度众】

    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拜观音学观音】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要能“观世音”。芸芸众生,能观看听闻、能省思修行(闻、思、修)社会上有什么声音?山河大地有什么声音?而自己的内心又有什么声音?是怨天尤人的声音,还是惜福感恩的声音?

    如果我们经常为怨恨的声音而烦恼,又要如何去改变这种不好的声音呢?我们能否效法学习观世音菩萨,去“寻声救苦”?

    倘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协助一些需要救助的人们,为其解决困难、分担忧劳,那么你就是观世音菩萨;进而“自净其意”,将混浊的心清净以后,以慧眼去看世界,你所见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观世音菩萨。

    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人要如何才能随缘自在呢?就要学习、效法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看世间、看众生、看事物都要“观自在”;要从内心自在做起,因为自我就是观自在,当然凡事都能自在了。

    要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多,诸如南海大士、圆通大士、白衣大士、大慈菩萨、大悲圣者……“施无畏”也是观世音的圣号之一,它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在应世上得以无畏,而救苦救难。

    人是很脆弱的,生老病死的历程中,害怕恐惧更是每个人都曾有的经验,“怕死了”“恐怖极了”的感觉会使人“生不如死”。

    其实只要你心安理得,心无挂碍,能够真正了悟生死的真谛,平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我们诚心礼拜观世音菩萨“施无畏”,就能安心不害怕(有依靠),更要随缘将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去告知那些害怕的人(无畏施),使他改过迁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莲花合掌禅意深】

    莲花合掌代表永恒的信心,就像无尽灯一样互相传递。

    一般人与人见面时,有的注目微笑、有的握手问好,甚至有人行脱帽鞠躬之礼,有人行三跪九拜大礼。

    佛教徒则常合十问讯,就是将双手合十,中间保留些微的空隙,这是代表莲花合掌的手印。这虽是一般常见的简单手势,却蕴藏彰显深远的意义,现愿简要注释与信众结缘:表达无二的圆融。莲花合掌,从两手合十而表达无限的欢迎、无我的接纳、无上的接引、无碍的交映,到达无染的清净。意思是说我们将两只手合成一朵莲花,就像《金刚经》所讲的“合相”一样,是代表整个二谛的圆融、代表不再有真俗二谛的差别,让整个世间没有障碍。以世间法来实践出世间法,用出世间法的心来进入世间法,菩提烦恼不二,“世间”“出世间”相互圆融,让这个娑婆世界成为一真世界,成为桃源净土,更愿众生皆能成佛。

    表达无量的信心。双手合掌是代表对佛陀的无量信心,更期望接引一切众生具足信心。双手合十不存异心,而且合十在“心”之前,心手相映,心声相映,相映于对无上佛道的欣求,而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在合十当中,得到相互肯定与印证。

    表达无生的法性。双手合十代表清净的莲花,含苞在我们心中,准备开花结果。这也代表清净无染的法性,代表能够成就世间一切正觉圆满的佛性。我们的莲花合掌尚未完全开放,代表佛性本然具足,代表觉悟世间的一切力量,也代表宇宙无生的根本道理;所以这个手印,让我们了知空性的根本道理,一切现前皆空幻,如能现证无生法性,也就能臻达觉悟正道的境界。

    表达无灭的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使法轮常转、佛光普照,必须使佛道不断地现前成就,不管在现前的世界是否有“佛”。正如《阿含经》所讲:“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行无常,诸法常住。”

    所以莲花合掌也是代表一种永恒的信心,永恒行道者的形象。

    合掌会心一笑,道在不必言词中传扬,就像无尽灯一样,薪火无尽,在合掌微笑当中,互相传递,心心相印,使佛法的正眼法藏得到无限回转,誓愿众生皆能成佛,人间化为净土。

    【勇于当下承担】

    心怀柔和忍辱,力行慈悲喜舍。

    参禅学佛,端在一念之间,“迷”与“觉”也仅一线之隔。

    “灵山不远,眼前即是”,放下妄想、放下执著,当下承担,立地成佛。

    【念佛不忘救国】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佛教徒的四弘誓愿,由信仰佛教,皈依佛门,进而守持五戒,正如学习的过程,由幼儿园、小学而中学,未来更有大学与研究所,需要继续不忘初心,精进不懈!

    “为自己留下信仰,为生命留下记录,为大众留下慈悲,为佛教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欢喜,为世界留下融和。”是星云大师期勉“佛光人”的法语,禅如学佛时日尚浅,慧根尤为不深,但是基于“感恩、惜福”的心情,我很欢喜地乐愿回溯,这些年来“云水天涯,广结善缘”的点点滴滴,不是自夸为佛光山奉献了什么,而是庆幸佛光山嘉惠我良多。

    上一组:经典禅语悟道人生 下一组:星云大师智慧语录_名言名句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