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老年人修身养性:关于增与减的思辨

    发布时间:2019-11-26 点击:

    老年人修身养性:关于增与减的思辨

    【可怕的“过度”】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都应有个度,一旦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资源需要开发,人们需要竞争,没有开发与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活力。但开发与竞争不能违背规律,不能不择手段;文明需要创造,社会需要消费,没有创造和消费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但创造和消费要理性,要适度;知识需要开拓,信息需要增量,但开拓与增量同样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造成混乱与麻烦……行为不可过度张扬,形形色色的非理性、非自然化的表现,都是值得警惕和需要克服的。

    当今的“过度”现象不仅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老人身上也同样存在: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检查,但检查不可过度;有病需要治疗,治疗不可过度;身体需要营养,但营养同样不能过度……过度了会怎样?过度了就是灾难,就是不幸,就会比“不及”更糟糕。

    对这一切灾难的总结和反思,其本身就是对“过度”的反抗;重要的是加强对规律的认识,杜绝盲目行为,遵从自然,回归自然。

    【关于增与减的思辨】

    明代有个叫宋懋澄的文人,其在《与洪二》一文中说:“自七岁以至今日,识见日增,人品日减,安知增非减而减非增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阅历、见识也会增长,社会经验会日渐丰富,此之谓“识见日增”,这肯定是对的。但恰恰因为经多见广,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太多,所以也容易使人变得圆滑世故,成了“老油条”“老狐狸”,变得没了棱角和锐气,失去了纯真的赤子之心,此之谓“人品日减”。这无疑是不好的。

    是不是人老了人品就必然会“日减”呢?不见得。这应因人而异。古往今来,人老了,依然怀有赤子之心的并不鲜见。

    如唐朝诗人贺知章,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杜甫在诗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其形象简直就是一个疯狂的少年。贺知章比杜甫大50岁,但经常与那些年轻的诗人聚在一起吟诗、喝酒、作乐,有时忘乎所以。当时他早已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却仍喜在京城大街小巷粉白的墙上笔走龙蛇,曾因此引起不小的轰动。对此,史书也有记载,认为他“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可见他“狂”得全然不像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再如,宋代大文人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但他的诗文中极少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即使从朝廷“正部级”被贬到“副处级”,从京城调到偏远的穷乡僻壤,他依然能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诗句,而且写完就牵着狗、擎着鹰,到野外打猎去了。你看他多潇洒,玩得多开心!

    人生有增有减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除了“识见日增”外,最好再增加一些诚信、感恩、自尊和气节等正面的东西;自觉地减少一些不良情绪、作风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更加快乐。

    【耐心的必要性】

    农村老家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村里有一位心急的老妪,在她家母鸡孵小鸡时,她“望雏心切”,愈是盼望早日见到小鸡仔,小鸡仔愈是不出来。这时,老妪便加怒于母鸡,嫌它不够专心尽力。于是乎,她就把母鸡赶出了鸡窝,把已经孵化了十多天的鸡蛋移到了自己的火炕头上,盖上棉被,烧柴加温。她满以为鸡宝宝很快就能破壳而出,结果小鸡不但没有孵出来,而且鸡蛋也变黑了,发出了一种难闻的臭味。

    这个故事与“拔苗助长”可谓是异曲同工。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办事必须遵从事物自身的规律,任何抱怨和焦虑都无济于事,任何操之过急都会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落个好心做坏事。因此,在某些时候或某些事件上,耐心不仅是必需的、必要的,而且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敝帚”不该珍】

    20世纪80年代,我在某杂志上读过一篇短文,题为《三重奏》。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说,一家三代住在一套不大的房子里,在一次大扫除清理杂物时,年轻的儿子在房间里将那些他认为应当扔掉的旧衣物一件一件地扔到门厅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母亲又一一检点,把她认为应当继续保留的放在一起,把那些不想要了的放在一起,结果一大堆变成了两小堆。奶奶在一边看着不对劲儿,又从母亲决定不要的那一堆里往外挑选她认为不应扔掉、还需要保留待用的东西。经过奶奶的最后筛选,又将母亲决定扔掉的东西,合并到了需要保留的那一堆里。这样,需扔掉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要保留的又成了一大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敝帚自珍”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其实,“敝帚”不该珍。该抛弃的不抛弃,保留一些有碍无用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最近读报又看到这样一篇报道,说的是日本有个叫山下英子的人写了一本叫《断舍离》的书。“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就是脱离对物质的迷恋。她以这种理念为基础,鼓励人们对家庭环境进行清理,转变意识,抛弃物欲,过上舒适自在的生活。

    我国古人也曾忠告人们,莫要“人为物役”。意思就是不要做金钱和物质的奴隶,不要为那些用不着的东西操心费力。

    一个人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毫无意义东西上,累得疲惫不堪,幸福和快乐肯定就大受影响。

    【敬畏之心是智慧】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凡是做事善于提醒自己,怕犯错误的人,其思想行为通常是正当正确的;说话不离谱,发现自己错了能立即止步,偶尔有点违规,也不会过于出格。这就是说,人,要有敬畏之心,留意自己说话做事是否符合规矩,是否有违道德。否则就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而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规范,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法规。所以敬畏之心是对人性人格的高要求,是人生的高境界、大智慧。有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处世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是生命的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法律、宗教信仰、人的尊严和利益,以及一切正当而又文明的东西,都应当常怀敬畏之心。还要加以说明的是,人的敬畏之心是内在的、自觉的,关键在于自身的涵养和修持。

    【淡定】

    苏东坡日:“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所崇尚的高修养、高境界。它与人们现在所说的“淡定”可谓异曲同工,其含义颇为相近。这话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能做到遇事“不惊”“不怒”或“淡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精神要健康,气度要大。俗话说,“宰相肚子里撑开船”,说的就是这种气魄。有的人遇到芝麻大的事,便惴惴然、惶惶然,或寝食不安,或气急败坏,或出言不逊,或暴跳如雷……其结果于事无补,于人不利,对自己也是极大的伤害,何苦呢!有的人虽遇到了重大灾难,但能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里不存芥蒂,一笑了之。结果地球照样转,天也没有塌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也许喜出望外,事情来了个奇迹般的逆转。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灾难“临之”、不幸“加之”,你惧怕、愤怒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无用,何不放开胸襟应对呢?

    再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阿Q精神又称“精神胜利法”。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年纪轻轻便身患重病,半身不遂,直至完全瘫痪。开始拄着双拐走路的时候他就说:“行啊,这比不能动总是好些。”后来拄着拐站不住了,就坐在轮椅上,由他人推着每天到天坛公园里转转。他说:“还好,这比躺倒了还是好的。”再后来轮椅也不能坐了,但还能坐在床上创作。他说:“上帝能让我写作就行。”……面对接二连三沉重的打击,他总是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总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看问题,显然这就是淡定,这就是“不惊”“不怒”,这就是理智的应对。

    上一组:老年人修身养性:可怕与不可怕 下一组:老年人修身养性:贵在自然,大道至简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