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外国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精选摘抄

    发布时间:2019-10-31 点击:

    外国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精选摘抄

      《安娜·卡列尼娜》

      描绘时代、家庭变迁与女性命运沉浮的永恒经典

      【作家小传】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出身名门,是彼得大帝时代承袭下来的贵族,世袭伯爵。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逝父,从小由姑妈照料长大。由于家境殷实,童年起就有家庭教师精心照管他的生活和学习。

      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在高加索地区参加了沙俄与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到1864年,托尔斯泰已经发表了二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尽管托尔斯泰个人认为这些作品不过是“小试牛刀”,但事实上仅凭此就是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还仅仅是俄罗斯伟大作家的话,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了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秘密出走。

      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10天后,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孤独的一生。

      托尔斯泰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作品导读】

      “你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念头是怎样产生的?”1878年有人问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躺在沙发上回答说:“是的,就像现在这样,饭后我独自躺在这张沙发上,吸着烟……我不知道我是在竭力思索呢,还是在与瞌睡作斗争,突然有一条非常漂亮的贵妇人的光胳膊在我面前掠过,我不由得仔细看看这个幻影。接着出现了肩膀、脖子,最后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的形象,她身穿白衣裳。她那双含怨带恨的眼睛看着我。幻影消失了,可是我已无法摆脱它,它日夜跟踪着我。为了摆脱它,我必须给它找个化身。这就是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起因。”

      当然,《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动机不会这么简单,安娜这个光艳照人的形象也并非产生于一次偶然的幻觉。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地主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尤其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像真正的艺术作品一样,《安娜·卡列尼娜》是很完美的……在现代欧洲文学作品中没有任何类似的作品能和它媲美。”

      【故事与人物】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伏伦斯基。伏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娣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而深爱着吉娣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娣求婚。但早倾心于伏伦斯基的吉娣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伏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

      在伏伦斯基看到安娜的一刹那,便被安娜俘虏,在舞会上,他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娣精心打扮想象着伏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吉娣发现伏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因此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娣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伏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了对安娜的热烈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伏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娣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娣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遭到周围人的敌视与排斥。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伏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

      伏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自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伏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小说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托尔斯泰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伏伦斯基、吉娣、列文、卡列宁……安娜是托翁笔下精心塑造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妇女形象。她不仅天生丽质,聪明过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

      可是她遇人不淑,嫁给了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的“官僚机器”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为了恋爱和生活,安娜终于跨出了上流社会的樊篱,抛弃了丈夫和儿子,正式投入伏伦斯基的怀抱。最终,安娜选择了爱情,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使她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悲剧的命运,以至于最后卧轨自杀。

      列文在小说占的比重不亚于安娜,他几乎是作者的原型,也是一个有着深刻矛盾的人物。他鄙视彼得堡的宫廷贵族,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却又以出身世袭贵族而自豪;他不满于上流社会的荒淫和虚伪,却认为奢侈是贵族的本分;他反对农奴制,同情农民,却又向往于贵族的古风旧习;他厌恶资本主义并否定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自己的农业经营又沿袭着资本主义方式;他断定资产阶级的所得统统是不义之财,却和劳动者分斤拨两;他不赞成哥哥那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也不赞成另一个哥哥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这些都是有道德感情的贵族在历史转折时期而背对历史发展所必然产生的思想波动。与安娜不同的是,列文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和家庭的幸福。

      【精彩片段】

      她突然想起她同伏伦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人,她明白了她应该怎么办。她敏捷地从水塔那里沿着台阶走到向铁轨边,在擦身而过的火车旁站住了。她察看着车厢的底部、螺旋推进器、链条和慢慢滚过来的第一节车厢的巨大铁轮,竭力用肉眼测出前后轮之间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住她的时间。

      “那里!”她自言自语,望望车厢的阴影,望望撒在枕木上的沙土和煤灰,“那里,倒在正中心,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

      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是她从臂上取下红色手提包时耽搁了一下,来不及了,车厢中心已经过去了。只好等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投身到河里游泳的感觉攫住了她,她画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但她的目光没有离开第二节车厢滚近拢来的车轮。就在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丢下红色手提包,头缩在肩膀里,两手着地扑到车厢下面,薇薇动了动,仿佛立刻想站起来,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间,她对自己的行动大吃一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上帝呀,饶恕我的一切吧!”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矮小的乡下人嘴里嘟囔着什么,在铁轨上千活。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赏析】

      安娜在生命的最后选择了卧轨是有原因的。她在初遇伏伦斯基时见到过卧轨自杀的场面。这成为她选择卧轨的诱因,或者说这件事进入了潜意识里。

      安娜或许本来不想自杀,但伏伦斯基的信成了导火索,从初次在车站遇见的躁动到最后在车站收到手信的伤感,人生的波折和路程竟然回到了起点,只是人已年轻不再、事亦非心中所向往。自己追求爱情和自由终究毫无结果和意义。于是,当想到要惩罚自己,考虑如何了结生命时,现实场面的刺激便使她倾向于意识里的所见所闻——卧轨。从动机上,安娜的自杀属于追求性自杀,企图以自杀进行反抗,或者从痛苦的压力中逃避和解脱出来。

      【相关链接】

      【《战争与和平》:近代的《伊利亚特》】

      19世纪60年代,托尔斯泰想写一部以1812年俄国抗击拿破仑入侵为题材的小说。他遍阅有关历史资料、宫廷档案,想尽可能弄清当时的真实情况,作为创作长篇小说的依据。在查阅资料时,他发现史学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往往随意篡改历史,甚至吹牛撒谎,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作家是艺术家,艺术家描写历史必须真实,不能随心所欲,昧着良心胡编乱造。再有,史学家总是把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作为历史的中心人物,竭力地加以美化,肉麻地对之歌功颂德。托尔斯泰说:“在史学家看来,在达到一定目的上起作用的就是英雄;在艺术家看来,这种和生活各方面都一致的人物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英雄而应该是人。”

      除了查阅史料外,托尔斯泰又同许多经历过这一年代的老人交谈,竭力掌握真实情况。于是19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全景图在作者头脑里渐渐形成,而且越来越清晰,他对待各种人物的爱憎也越来越分明。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创作出了一座有559个人物画像的艺术长廊,使全世界读者为之震惊。

      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开玩笑的安娜】

      有一天,一位访客同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谈起他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客人说:“您的《安娜·卡列尼娜》非常感人,但是最后您使她卧轨自杀,未免过于残忍了。”托尔斯泰看了看这位客人,笑着回答说:“安娜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她卧轨自杀了,我万万没有料到她会这样!一般来说我的男女主角们跟我开的这种玩笑,我向来不大喜欢!”客人听了感到不好理解,便问托尔斯泰:“您说的话,我不大明白,能否请您再解释一下呢?”

      托尔斯泰接着说:“不难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做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做的事,他们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不是我愿意或者不愿意能够决定的。”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