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有趣的事

    从来没有想过,孩子问的问题,是在发出恐惧的信号

    发布时间:2019-11-23 点击:

      点击标题下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关注

      6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前一段时间,小lisa总是喃喃自语几句话:“打灯,打灯,哥哥为什么要把灯打下来呢?灯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哥哥不是故意把灯打下来的,是不小心的。可她还是一遍一遍地问,像个小唐僧念经。

      这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有一个周末,我带着三个娃去邻居家玩。

      邻居家的儿子玩皮球,一个用力过猛,皮球打到了天花板的吊灯上,哐当一声,灯罩被击得粉碎,吓了众人一大跳。

      lisa在我怀里,直接就哇啦哭了。

      幸好没有伤到人,小男孩囧得不行,大人也没有太多责怪,叫他一起打扫了现场,事情也过了。

      没想到,小lisa却得了后遗症。

      我天真地想,应该是小娃的认知还没有到位,不理解事物的反常运动吧。

      于是不断地和她解释,还试图和她还原现场,“如果皮球往上抛,就会砸中灯,灯罩碎了,就会掉下来”,恨不得要和她做实验来演示了。

      每当她听我说完,不会再说什么。可等她一想起来还是会问,一天问好几次,像个复读机似的没完没了,问了快一个礼拜。

      我越想越不对劲,是不是我根本没弄懂她在问什么,也没有给她真正想要的答案?

      有一次,在她又问我的时候,我试着问她:“lisa是不是害怕灯啊?怕我们家的灯也会掉下来?”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

      我接着问她说:“哦,lisa是害怕了呀,上次哥哥把灯打下来吓到你了是么?”

      Lisa在我的怀里,抓紧了我的衣服,却没有回答。

      我接着说:“放心哈,我们不会去打家里的灯,它不会掉下来,妈妈也会保护你的。”

      Lisa这才轻轻地又“嗯”了一声,重复了两遍:“灯不会掉下来,灯不会掉下来。”

      她松开了我的衣服,我感觉她身体也舒展了许多。从那以后,她也真的再也没有问过“打灯”的问题。

      我越发确认她是在那一次被惊吓了,可我愣是隔了一个礼拜才反应过来。仅仅想当然地去回答她字面上的问题,却没有觉察到她恐惧和担忧。

      孩子有时候比我想象得更坚强,有时候又好像比我想象得更脆弱。

      我真没料到,在大人眼里一个这么小小的突发场景,竟然会在2岁的孩子记忆里,留下这么久的印记。

      也许这就是人类幼崽的生存本能吧。

      在他生命的头几年,他是一颗完全依赖于父母照料和环境稳定的小种子,一有个风吹草动,都会触发他的报警系统。

      和一个朋友聊起终于破案了lisa的“怪异”行为,她连连点头说:“我女儿也有过这样的时期,但是我处理得就很不好。”

      她们家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新闻报纸上出了一条市里公交车自燃的突发事件,可能有孩子在父母那儿得知,幼儿园的孩子就传开了。

      她女儿的反应特别大,回到家一直问她,公交车为什么会烧呢,好好的公交车怎么就烧起来了呢。

      她以为孩子要听公交车自燃的原理,就向她简单地解释了几句,可完全无法打消女儿的疑虑。

      从那以后,她女儿坚决不再坐公交车,有大人陪着也不行,一直嚷着:“它会烧起来,会烧起来。”

      后来,她女儿又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的士出车祸的新闻,也不再愿意坐的士。

      直到现在,女儿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都是如此。出门只坐家里的车,或者坐地铁。公交和的士,连提都不能提。

      听完她的经历,我着实震惊了一把。

      这些突发事件,似乎猛地让孩子进入了一个不稳定也不安全的世界,他们无法判断自己的处境,就只好退缩起来。

      而孩子这些恐慌的情绪没有得到纾解,大人也毫无意识,最后全家都只能靠逃避才能解决问题。

      我差一点也和这位朋友犯了同样的错误,可见要当一个既理解孩子又感知敏锐的父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想起以前上过的一位加拿大老师karen的课,她反复强调,孩子生活的“韵律”。

      相对固定的节奏和韵律,能建立小娃的安全感。(想复习的请戳《韵律的重要》)

      一旦打破了这种日常韵律,给孩子的生活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带这么小的lisa去陌生又喧闹的邻居家,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而如果生活中真的发生了无法预估的意外,我想我也要做好孩子的过滤器。

      更别说将社会上恐怖、暴力、离奇的社会新闻,毫无保留地讲给孩子听,也许并不能让年幼的孩子从中吸取到什么安全教训,反而徒增恐惧和不安的心理。

      在我看过的《简单父母经》里增进写过,对于难以理解或者接受的的事实,孩子需要一个装载事实的“容器”。

      有个单亲妈妈,平日带着6岁的孩子,因为孩子舅舅突然病重,她需要每隔几周就去照顾孩子舅舅,一次要去好几天,她和孩子说了实情,希望能得到孩子的理解。

      这个孩子却因此变得更加易怒和伤心,在学校的状态也急转直下。

      作者建议她,用睡前故事的方法去叙述这件事情:

      把孩子编成故事的主角,讲一个有关他在困境中如何找到出路的故事。

      他也许是迷失在森林中,完全走失了,其中有危险,有要克服的挑战,但是故事的结局一定是光明和改变,他会找到一条出路,解决一切的出路。

      大部分孩子想找的答案,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故事就是个大容器,让孩子有地方借助想象力来消化可怕的事实。

      或许这是疗愈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孩子的视角里,故事很有力,就像神奇的创口贴一样,能给他们需要的力量和影像,来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也是养了三个孩子,才发现孩子和大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他们处理和消化资讯的方式,和我们大人想的完全不一样。

      孩子问出的问题,有时候,或许真的需要另外一种“语言”来翻译呢。

      -End-

      推荐阅读

      孩子“好不好带”,症结在这两个字

      想让孩子听你的,你要先学会“听”孩子的

      亲爱哒,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分,我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小莉。

      我毕业于播音专业,和三个娃一起读了2000多本绘本,在这里,我每天都会更新一个故事音频,分享我的育儿故事,这个小小的公号也因为妈妈们的传播,吸引了百万妈妈关注。

      做妈妈的路上,让我们彼此依偎,共同成长。

      小莉这几年为大家精挑细选的书单

      在公众号回复“书单”可以看哦!

      0-3岁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书

      3-6岁 |78本经典绘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岁 |休想从孩子手上夺下来的50本书

      科普书单 |1000个小时陪读才磨出的泣血推荐

      数学书单 |看过不愁孩子将来学不好数学

      童诗书单 |诗一样年华的孩子不能错过

      家长书单 |随时用这20本家教书武装自己

      想看更多育儿干货,就戳“阅读原文”啦……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