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一件事的经济学启示录

    发布时间:2019-10-29 点击:

    一件事的经济学启示录

      【失业的教授】

      某所高校的一位教授在企业圈相当有名,他是学校第一个买轿车的。当时校长找到他说:“我们是教书育人的教师,一定要低调,你整天开着轿车上课,不太像话。”后来,学生们一个学期都很难见到教授,教授整天打着名校教授的招牌给企业作咨询。学校年终考评,教授所有考核都垫底,学校的首富教授一夜之间失业了。

      教授失业后再也没有企业请他做咨询工作,教授只好去小区物业应聘。物业经理教他灭火,教授学得很快,经理决定带他实地演练一番。教授被带到小区一个杂乱地点演练,经理先是讲解杂乱居所为什么容易起火,怎么灭火最容易扑灭。经理的话还没有说完,教授上前就点燃了屋子里的东西,经理吓坏了:“你怎么把火点着了?”教授洋洋得意地说:“这个我最熟悉了。”

      【经济学启示】

      企业家做到一定规模,一定会遇到很多咨询大师,他们总是不请自来,除了那些开咨询公司的专业忽悠大师外,更多的是来自于高校的教授。现在的企业总是抱怨新招聘的员工素质越来越低,其实大学老师整天忙着赚钱,教书育人在他们脑子里已经是副业了。高校教授去企业当顾问,他们对学生说是调研,他们对企业说是战略把脉。

      真实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赚钱。我们在电视里看到20年前的教授是骑自行车上班的,现在即使两公里也一定要开轿车,因为轿车代表着身份,一个骑自行车的教授怎么可能给一个汽车公司当咨询专家?

      专家、教授们在企业里到底干啥呢?我曾经听到一位教授酒后说了他们包打天下的秘密。一定要抓住自己会的那点东西不放,即使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再简化,最终要回到自己会的那点东西上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企业的战略一般分为集团、总部、单元三个层面,前面两个层面的付出是最后一个层面的10倍,为了大量接单,往往他们只愿意做好最简单的,一样可以赚钱,何必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为他人考虑所谓的集团战略呢?所以现在的专家、教授们将咨询工业化,永远做最简单的部分,在赚快钱的氛围冲击之下,真正的高级战略顾问的生存环境已经被短视的利益扼杀了。

      【倒水】

      邻居家的小儿子今年3岁,相当聪明,平时也很调皮,小小年纪就喜欢恶搞。2岁的时候,小家伙就被邻居给扔到幼儿园,一开始他每天都号啕大哭,撕心裂肺。过了一阵儿小家伙就喜欢上幼儿园了,我们经常逗他,问他怎么转性子了,他总是很高兴地回答:“学校有糖还有女同学。”自从上学之后,孩子确实变得懂事多了,只是跟他爸一样恶搞本性难改。

      有一天,我去邻居家聊天,邻居两口子坐在沙发上。邻居将正在玩橡皮泥的小儿子叫过来:“儿子,老爸口渴了,倒杯水过来。”小家伙很听话,放下橡皮泥就跑去倒水,一会儿,他还真的端来一杯水。邻居接过水,摸着儿子的头说:“真不错,有老子当年的模样。”说着,邻居喝了一口。孩子的妈妈很纳闷地问:“他那么矮,怎么倒的水啊?”邻居扑哧一下把水吐了出来:“我靠,马桶里的!”

      【经济学启示】

      周末的时候,如果你路过少年宫,一定会发现少年宫的路特别堵,路边停满了接送孩子的车。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更多的却是父母把自己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们头晕脑涨。父母经常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更多的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让孩子们干自己不喜欢甚至完成不了的任务。现在的教育陷入了这样畸形的恶性循环,老师不认真讲课,一味地题海战术,给小孩子布置超额的作业,直到凌晨一点都做不完,孩子们第二天上课毫无精神,下课还要接着做作业,如此循环,孩子的美好童年全部葬送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兴趣班、题海之中。

      教育方面的畸形正在向各个领域蔓延,尤其是经济界现象最为糟糕。各地的官员为了在GDP的竞赛中力争上游,不断地给各个部门下达招商任务,让不少基层干部叫苦不迭,很多时候根本完不成任务。不少企业也是一样,经常不切实际地给下属下达一些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领导自己为了升迁,将下属当成了自己升迁的阶梯,他们总是冷血地说:完不成就给我滚蛋。事实上,领导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当你下达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往往下属会给你超乎想象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经常是负面的,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削弱你的品牌影响力。

      【聊天】

      我老婆的一个女同学话很多,喜欢找老同学聊家常,除了聊她家孩子就是她老公,同学们都知道,她跟老公就是一对仇人,跟孩子就是一对冤家。这位女同学经常半夜给我老婆打电话、发短信,简直就是一个女唐僧。有一天晚上,这位同学给我老婆发了一条短信:郁闷啊,陪我聊会儿呗。

      当时我们都已经睡了,老婆迷迷糊糊地给女同学回了一条短信:好吧,想聊什么?老公?孩子?还是萨达姆?你说个话题吧。很快女同学回了一条信息:臭男人们的事情就不聊了,我们聊个沉重一点的话题,比如说——你的体重。我老婆一看短信乐了: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吧,要不咱们聊点肤浅的吧,比如说——你的智商。

      【经济学启示】

      谈判技巧可以决定生意成交的胜算。不同的谈判对象有不同的谈判技巧,需要根据谈判对象和谈判结果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谈判所采取的态度。同学们之间的聊天可以随意开玩笑,但拒绝是一门艺术,跟生意场上的谈判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遇到的谈判对象是一个对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大客户,谈判的内容跟结果对公司此次非常重要,那么从长远合作的角度考虑,在对企业没有太大损失与影响的前提下,可以抱着让利的心态留住这个客户,这样对今后的长期合作会更加有利。

      同行业的谈判往往会出现绝境,比如双方在某一个市场竞争激烈,根本不可能妥协合作的情况下,双方捉对厮杀只会两败俱伤,削弱公司的竞争力,那么双方可以放下竞争的对立态度,达成合作关系,开拓第三方市场,这样可以将矛盾转移,并且双方都可以扩大市场范围,最终将竞争转化为合作共赢。如果谈判对象不重要,那就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消耗在这种无足轻重的对象身上,当然,如果谈判对象不重要而谈判结果很重要,就一定要以积极竞争的态度参与谈判,以取得最佳谈判结果为导向拿下谈判。谈判一定要了解对手,制定多套谈判方案,针对不同对象营造不一样的谈判气氛,设置好谈判禁区,才能有理有节地取得谈判的成功。

      【买车】

      有一个乞丐在北京乞讨了5年。一开始听人说地铁里面乞讨容易,刚去两天,就遭遇北京整顿地铁乞讨,乞丐被清理了出来。乞丐在大街小巷流浪两天,又听说前门大街游客多,容易乞讨,于是转战前门大街。没想到在那里他遇到一个乞丐老大,乞丐老大面前摆着一个脏兮兮的脸盆,不停地在地上磕头,磕得满脸是血。

      乞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同行,游客们也纷纷将钱投向那位乞丐老大,一个子儿也没有给他留下。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提着一个钱箱子出现了,男子本来是要去买车的,可惜差2元。男子跟乞丐说:“给我2元钱吧,我要买车!”乞丐盯着男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很是疑惑。男子又说了一遍。只见乞丐从破脸盆里拿出4元钱递给男子说:“帮我也买一辆。”

      【经济学启示】

      我有一位老同学10年没见,同学聚会的时候开着宝马过来了,大家很好奇,一打听,原来那老同学是一位饲料推销员,另一位老同学听说后也要去卖饲料。过了一年再相聚,这位跟着去卖饲料的同学亏得一塌糊涂。做企业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的网络泡沫,不少有钱人一看网络概念很好,把大把的资金砸进去,不少人看着眼热,不惜高息融资、贷款进行投资。没过两年,网络泡沫破裂,资金瞬间蒸发,银行逼债,资产被冻结,不少投资者变得家破人亡。人们总是喜欢看到成功的容颜,总是选择性地回避失败的痛苦,很多人看到他人成功,总觉得很容易,可是少有人对成功之前的努力和积累进行深入探讨,无论是正在谋划创业的还是正在创业的,一定要问自己积累了多少资源。

      对于企业家来说,经营一家公司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规模扩张,一个阶段是利润提升。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更看重数量上的积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产增值。

      一个企业积累机制的形成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积累动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回报,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放弃眼前的利益而追求长远的积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一个希望成就一家企业的企业家来说,基业长青的根基在于长远的积累,只有决策者努力避免短期的、影响企业声誉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才能为企业的积累机制奠定基础,企业才能有长远发展的先决条件。

      【算术】

      我们小区有一对卖水果的夫妻,他们的孩子就在小区旁边的小学上学。小孩子相当调皮,经常逃课,还喜欢跟他爸爸一起在水果摊旁边玩,就是不愿意学习。有一天,老师给孩子的爸爸打电话,让他去学校开家长会。孩子他爸到了学校发现老师正在办公室生气,孩子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不说话。

      “你们怎么教育孩子的?8加5是多少都不知道!”还没等孩子他爸坐下来,老师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训斥。孩子他爸感到很没面子,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答不上来呢?当即就问孩子:“8加5是多少?”孩子一会儿说9,一会儿说10,他爸急得汗都下来了,于是慢慢启发孩子:“8个苹果跟5个苹果放在一起是多少?”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约2斤吧。”

      【经济学启示】

      有一位中国富豪只有一个女儿,为了让女儿接班,富豪花大把钱送女儿到国外学习,上商学院读EMBA,可是女儿非常贪玩,喜欢去酒吧和夜店,对企业管理没有一点兴趣。

      富豪无奈之余,跟小三生了一个小儿子,几岁开始就教导小儿子炒股票,参加董事会。

      小儿子从小就喜欢美女,对企业里面的数字一点都不感兴趣。现在这位富豪异常苦恼,自己辛辛苦苦创业,几十亿的企业只有依靠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他总是担心职业经理人有一天搞垮自己的产业,经常一身冷汗地从梦中醒来。

      小孩子不喜欢学习,就喜欢卖苹果,他对苹果的估重相当娴熟,这其实是一种传承,这一种传承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梦寐以求的。现在国内的家族企业呈现家族、股权和事业三位一体的结合状态,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的扩张,企业的三个维度就会发生变化,家族、股权、事业之间逐渐出现分离的状态,家族成员各有兴趣爱好,股权越来越分散,决策意见越来越难以统一。绝大多数的企业创始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班人,继续整合家族的力量。接班人事关家族企业的兴衰,培养对企业文化传承有执行力的家族成员接管企业,为了成功实现家族大业的大一统,一定要制定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约束家族成员的出格行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作弊】

      上小学时,我的同桌是一位相当调皮的家伙,从不认真学习,考试的时候经常作弊。有一次考语文,同桌一拿到试卷就开始搞小动作,老师走过来,在同桌的桌子下面捡起一张纸条:“这是你的吗?”同桌摇了摇头:“不是。”

      老师的脸色一下子黑了,严厉地问:“在你桌子底下捡起来的,你还狡辩,到底是不是你的?”

      同桌死扛,也大声地说:“我说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更让老师诧异的是同桌接下来的一句话:“你一直认为我是坏学生,一定是你栽赃我的。”老师突然乐了,换了一个表情,和气地说:“你老实说是不是你的?如果你老实说,我不会向学校汇报的,更不会处分你。”同桌一听,立即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我的在这儿呢。”

      【经济学启示】

      电影里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这么做,有句玩笑话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无论是审犯人还是商业中的谈判,都需要技巧。有一个中国的加工厂遇到一个美国客户,客户一直谈降价问题,对于中国厂家的其他谈判毫无兴趣。有一天,加工厂的老板到美国跟客户谈判,依然毫无进展,中国老板突然甩手不谈了,美国客户大为惊讶,拉着老板继续谈判,很快合作就达成了。

      中国老板运用的策略就是常见的破局策略。商业谈判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两位客户经理在谈判的过程中闹僵。第二天,总监出面跟对方重新谈判,将手下的经理一通臭骂,让对方听后相当舒服,很快,双方谈判成交。这就是商场谈判中的破局艺术。

      唱黑脸的一方,一定要掌握破局的分寸,要敢破,但不至于让双方从此断交。破局之后,上级再出面在对方面前假意训斥下属一番,事情转机即会出现,让谈判顺利进行下去。

      破局更是一种谈判战略,一定要做到引蛇出洞。我的同桌在跟老师谈判的过程中,将重点引向了老师对他一贯的成见上,反客为主地将老师提作弊的行为说成是栽赃,老师很快就调整自己的谈判策略,将黑脸转为红脸,将双方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瞬间转化为绕指柔,这种僵局后的和局落差,迅速将同桌引入谈判歧途,并突然给出自己的筹码,诱惑的惊喜令对手猝不及防。

      【吃面】

      我有一个哥们一次去单位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饭,一进店就问老板:“面多少钱一碗?”老板说:“1块钱。”哥们又问:“那面汤多少钱一碗?”老板说:“不要钱。”哥们最近炒股亏大了,实在没钱,于是说:“老板,给我来一碗面汤。”老板一看哥们灰头土脸的样子,就叫服务员给他端来一碗面汤。喝完面汤后,哥们拍屁股走人了。之后,哥们天天如此,准时在中午去面馆喝面汤。

      接连一周,老板实在不能忍受他的行为。第二个星期一,哥们进去又问面跟面汤,老板抢先说:“面1块钱,面汤2块钱。”哥们一听,很高兴地说:“老板,给我来两碗面,最好是半汤半面。”哥们很快吃完两碗面,将剩下的面汤倒在一个碗里。老板正在纳闷的时候,哥们一拍屁股打算走人,老板立即叫住他,让他结账,哥们说:“我吃了你两碗1块钱的面,还给你一碗2块钱的汤,我不欠你钱啊。”

      【经济学启示】

      企业家经常为管理问题头大,员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永远都有理由和借口,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断地修订,补丁总是没完没了。有一位企业家说:管理制度不断修订,会不会给人朝令夕改的印象?任何一个企业、组织,甚至上升到国家,制度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中进行完善,出现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的企业,才能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

      不少的企业一旦发现员工出了问题,第一个举动就是惩罚员工,让制度成了管理层集权的工具。切记,一个企业、组织或国家管理制度的完善修订不是为了满足威权管理。

      一碗面可以窥见企业定价制度的漏洞,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管理的漏洞就更千奇百怪了。因为制定任何一项制度总是人的思维在控制,难以全面考虑企业、国家发展的现状,只能是形式上的条文规定,所以经常会难以覆盖未来的变数,给具体的管理埋下隐患,就容易出现制度漏洞。往往漏洞一出现,员工在执行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偏差,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消极的一面在执行时就有所偏差,甚至出现事故也难以有效地管理制约,导致管理走样,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严重者会危害企业的发展,给整个企业的创造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及时修复管理漏洞是一个企业成长的关键。

      【成绩单】

      有一个小孩子很调皮,但是非常聪明,遇到问题总是能找出一个令大人意外的答案。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吃梨,小孩子挑大的吃,后来爸爸妈妈问小的谁吃,小家伙说:“孔融吃。”期末考试结束,爸爸问他:“考了多少分?”儿子说:“为了不影响您的好心情,您还是别问了。”

      他爸爸是个喜欢整蛊的人,没想到儿子这么回答,于是笑眯眯地说:“我心态很平和,不会受影响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说:“知道了这个分数您会变得不平和。”爸爸说:“没时间跟你磨嘴皮子,快说多少分?”儿子答道:“您都生气了,我哪还敢说啊。”爸爸立即和颜悦色地问:“宝贝,你考了多少分?”

      儿子很严肃地说:“您这么喜怒无常,我更不敢说了!”

      【经济学启示】

      我们经常看到老板表扬一个签下大单的员工:以后公司就得靠你啦。签单成功的员工乐呵呵地走出老板的办公室,随即听到老板在办公室劈头盖脸地训斥失败的员工:你看看那个谁谁谁,你们一同进入公司,人家签下了这么大的单子,你连一点意向都没有,再给你一个星期时间,如果一个星期内还签不下单子,马上给我卷铺盖滚蛋!

      不少老板经常在员工签单后喜形于色:以后再签下这样的单子,我就给你升职。转过身来.老板会对其他的员工说:你们一定要向谁谁学习。这样的喜怒无常,除了容易让签单的员工忘乎所以,让其他的员工觉得有差距感外,同事之间团结的氛围也会遭到破坏。

      很多小老板经常效仿成功者,比如他们看到马云、史玉柱、柳传志这些大老板们在外激情洋溢,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形象,让人觉得这些大老板们并不是一味地装深沉,他们喜形于色,充满激情。一定要记住一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制定公司战略,他更多的精力是处理外面的关系和资源,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都是他的得力干将。

      小企业的老板多是亲力亲为,但切忌喜形于色,员工知道你的内部事情越多,你的管理难度越大。身为管理者更要学会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喜怒不形于色,无论是成功、失败、收获、挫折,都要放在心里,不表现在脸上,遏事淡定如常,才能持久管理好一个团队。

      【穿袜子】

      邻居的小孩相当听话,邻居在小孩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导礼仪,小孩子学得有板有眼,做任何事情都按照父母教导的做,小区的居民都很羡慕。有一次邻居家失火,大人都冲出家门,可是一看孩子不在。妈妈赶紧冲进家里,只见浓烟中小孩子在慢条斯理地穿袜子。

      妈妈急了,大喊:“你在干嘛,赶紧出来啊!”小孩子着急地说:“妈妈,我没穿好袜子怎么出门啊?”妈妈生气了:“都这么大火,你还穿袜子干什么?”

      说完,妈妈转身跑出浓烟。过了一会儿,孩子还是没有出来,忙作一团的妈妈再次冲进屋子里,只见孩子还坐在原地,妈妈生气地跑过去,一把拽住孩子就往外拖,只听见孩子大声喊道:“妈妈,我的袜子还没有脱下来啊!”

      【经济学启示】

      企业的管理者最深有体会的就是,总有一些员工,领导交代一个问题,他完成一个问题,遇到新问题,也从来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即便领导交代的问题出现差池.

      他依然会按照领导的意见错误地去完成。“木偶人”成了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这一类人的出现导致公司的各种经济资源、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公司其他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即便公司有最尖端的创新科学技术依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管理层对木偶人是爱恨交加,一方面这类入的管理成本很低,在领导百分之百正确的时候执行力很强:另一方面这类人创新力跟应变能力很差,因为他们不能灵活处理突发问题,在关键时刻会给公司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导致公司在竞争中走向衰亡。

      木偶人往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总是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从不主动寻求变革。很显然,木偶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不会有深度的发展,更不会有质的飞跃。管理者如果还是说教为主的主义式思想教育,员工跟民众很难有认同感,整个企业跟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越来越弱。有些企业会创新,可是创新之后总是裹足不前,按照制度周期和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存在一个效率递减和不断修补的过程,管理必需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高考怪梦】

      我有一个邻居很迷信《周公解梦》,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翻书解梦。高考那一年,邻居提前一个星期到了县城,在一个旅馆住下。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跟一个女子背靠背躺在床上,两人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他起身戴着斗笠打着伞出门,一抬头发现墙上种了几颗白菜。邻居翻遍《周公解梦》都搞不明白啥意思,心里又总觉得不吉利。

      高考在即,邻居决定找个算命先生解梦。走了几条街,终于找到一个老先生。老先生听完后不断摇头:“回去吧,你没戏了。”邻居忙问此话怎讲。老先生说:“墙上种白菜,不是白种了么?戴斗笠打伞,白费功夫啊,跟女子背靠背躺在床上就更直接了——没戏!”邻居听后沮丧地回到旅馆,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旅馆的老板娘问发生了什么事,邻居一五一十都说了,老板娘听后乐了:“跟女子背靠背躺着证明马上就要翻身了;你戴着斗笠打着伞,是有备无患啊;墙上种白菜那不是高中吗?这么一连串的好梦多吉祥啊!”邻居一听,放下行李信心十足地继续温习,当年就考入了北大。

      【经济学启示】

      人生是什么?看日升日落。我们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命运抗争,不断地左手跟右手对抗,没有走不出去的世界,只有难以跨越的心灵鸿沟。圣人说,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子中,没错,赌徒也这么说。人永远都有做不完的梦,我的那位邻居做个梦,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周公,将灵魂交给了遥远的大神,不愿意自己去把握命运。

      我们常常在寺庙的功德碑上看到企业家的名字,他们永远都是方丈们的贵宾,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如来,交给了玉皇大帝。用禅理修身养性可以让企业家更加理性,如果将公司的决策交给诸神来决断,那么,一定要警惕这样的老板,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公司命运把控的能力,他们将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当成了摆设。

      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如果将重大决策的制定、审查、通过所需要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都交给鬼神或者披着鬼神外衣的人来决定,将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以及全体员工的努力都抛之脑后,注定是命运多舛的。历史的经验证明,独裁者都喜欢鬼神,甚至干脆把自己当成神或神的化身、代表,这样就可以让不合理的个人意见以神的名义强迫所有人接受。所以,民营企业的老板拜神求佛一定要当心。

      【偶遇老板】

      三个毕业生一起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上班,三人都很想在这家公司崭露头角,可是他们一直没有什么机会跟公司的总裁说上一句话。有一天,三人在一起喝酒,都抱怨着自己满腔的抱负得不到上级的赏识,如果有一天遇到总裁,一定会展示给总裁。A说过之后,一直没有动静。B在第二天就开始留意总裁上下班的时间,算好总裁进电梯的时间,然后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C是个闷葫芦,读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好,但不怎么爱说话。他没有每天去等电梯,而是详细了解了总裁的人生经历,弄清了总裁毕业的学校、上学时候的导师、做事风格、关心的问题,甚至设计了简单而有分量的开场白。一切准备好后,C从B那里了解到总裁乘坐电梯的规律,几次跟总裁在电梯里相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总裁长谈了一次。A和B很快发现,C搬出了集体宿舍,升职加薪了。

      【经济学启示】

      职场就是一个大染缸,有人在染缸里得到升华,有人在染缸里消沉。有人在染缸里如鱼得水,有人在染缸里心术不正。老板们最头疼的问题可能就是每天都有员工敲开自己的门,向自己抱怨同事的不是,抱怨自己多么勤奋却拿着很低的薪水。没错,职场就是一个小江湖,你的公司里面鱼龙混杂,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员工有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思维,如果真的是那样,你的公司很危险,不会有创新,更不会有活力。

      当然,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会影响公司的团结,不利于团队业务的开展。一个公司的成功一定是团队的成功,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引导员工团队利益至上。

      身为老板,你永远不能平衡所有的同事恩怨,要在很大程度上放手,不要担心发现不了人才。因为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一定要告诫自己,人才一定是有思想、有准备的人,因为在机会面前,只有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如果在机会面前都没有准备的人,那一定不适合工作的需要。准备不是说说而已,对那些整天只会打小报告,又毫无作为的家伙,尽早将他赶出你的办公室,甚至赶出你的公司吧。

      【情人餐厅】

      王大伟辞去了公职下海经商,琢磨了很久决定开一家情人餐厅,取名红玫瑰。餐厅装潢得非常温馨,可是开业一个月,却没什么人。王大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餐厅的饭菜物美价廉,怎么就没有人来吃呢?王大伟跟自己的媳妇聊天后,决定改变经营思路。没过几天,红玫瑰餐厅门庭若市。

      有_天我去餐厅,发现只要有一位男士带着一位女士进来,服务生都会给每人一份印刷精美的菜单。妙招就在这两份外表看来完全一样的菜单上,服务生给男士的那份菜单上是每份菜、每瓶啤酒的正常价格,而服务生给女士们那份菜单上的价格要高出许多!所以当男士从容地点了一份又一份菜,要了一种又一种酒的时候,女士会觉得他比实际上要慷慨得多!

      【经济学启示】

      情人经济总是商家赚取暴利的生意,可是绝大多数商家都是愚蠢的。比如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和七夕节,销售玫瑰的商家总是会提高数倍,酒店的老板也会对情侣房提高服务费。商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情人节跟清明节是一样一样的,这一天总是送花、送巧克力,说一通骗鬼的话,男人在情人节这一天智商降到零,他们可以为了最后的目标掏更多的钱,而且毫不吝啬。事实上,商家的短视往往令他们得不偿失,男人们为了一时的豪气,可能再也不会光顾坑他的花店,再也不会去那家涨价的酒店。

      王大伟的英明在于给了男人一个展示豪气的机会,给女人一个欣赏男人的机会,更会吸引男人跟女人长期光顾红玫瑰。

      商家经常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消费者都觉得很划算,商家在背地里嘲笑消费者傻,商家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你再会买,能敌过商家会卖?第三产业往往是消费者跟商家的战争,商家一定不要抱着从消费者身上狠赚一笔的心理,因为无论任何时候消费者总是希望花得值。商家完全可以站在消费者的心理考虑自己的定价,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包括货真价实、排场、面子等,价格不是唯一取悦消费者的,心理战术才是决定成交与否的手段,让消费者保持愉悦的面子花理想中的价格消费,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

      【让总编辑后悔】

      早年在一家报社上班,有一位记者Z整天抱怨,说自己怀才不遇,这家报社的总编辑就是一个白痴,根本不懂怎么办报纸,将自己的才华都给埋没了,他要离开,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对方给出了高工资,云云。Z的报道我天天看,都是街头巷尾的零碎,要么是邻居的猫在树上下不来,110偕同消防给解救下来;要么就是小餐馆吃出死苍蝇。我当时跟Z开玩笑:“兄弟,你这个时候走岂不是给总编留下了嘲笑你的话柄?他会认为你无能,你要做出更棒的报道,成为我们的头牌、名记,然后再拍屁股走人,让总编痛哭流涕。”

      本来一句玩笑话,Z还真就留下不走了。此后,我很少见到Z抱怨,他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越来越有深度,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渐做到了报社的首席。

      一年后,Z推出了一篇揭露性的报道,轰动了全国,当年他还获得了全国新闻奖。当时我跟他开玩笑:“兄弟,你现在是全国名记了,你现在抓紧跳槽,竞争对手开的工资肯定比我们高。”Z呵呵一笑:“不走了,人脉资源现在都很稳定,去了别家,很多人际关系都要重建,总编跟我谈了,我们正在筹建调查新闻部。”我知道,总编辑已经任命他为调查部主任了。

      【经济学启示】

      我经常遇到面试的青年才俊,他们总是跟我谈理想、谈未来,让我很自卑,我常为他们的理想所感动。我偶尔会告诉他们,有理想才有目标,人生的很多理想就如同夫妻行房事,很多男人喜欢吹牛,怎么怎么厉害,到底如何呢?嘴上功夫是没用的,需要挥汗如雨地努力。我也曾经见过不少的小朋友,他们的简历袁上填得满满的,不少工作只坚持了两三个月,看得我心惊肉跳,每个工作岗位时间如此之短,为什么呢?

      我当时就在想,我们这里是不是也仅仅是为了丰富你的简历表呢?

      频繁的跳槽确实可以丰富你的简历表,但是难以丰富你的资源,更难以让你沉淀知识。不断地抱怨只会让你的天空乌云密布,削弱你的创造力。在职场上,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要你努力、付出,老板绝对不是瞎子。只有你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他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相信老板,他们不是傻瓜。

      【卖牛奶的小贩】

      卖牛奶的小贩去买水果,水果摊的老板在牌子上写着:一斤2.5元,10元五斤。小贩觉得不对劲,好奇地问:“老板,买一斤的人多,还是买五斤的人多?”老板说:“水果这东西买多了搁不住,买一斤的多,五斤的很少。”

      小贩听了说道:“那你这个广告没有什么用啊!”

      小贩回去琢磨一番,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广告词:一瓶3元,三瓶10元。

      有一天,水果摊的老板去买牛奶,看到小贩的广告嘲笑道:“兄弟,你这山寨广告也稍微用心一点吧,一瓶3元,三瓶10元,谁那么傻,三瓶应该是9元!”

      小贩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我就这么卖,不讲价。”水果摊老板掏出3元买了一瓶牛奶,如法炮制买了3次。水果摊老板对小贩说:“你个蠢蛋,看到没,我花9块就买了3瓶。”小贩:“哈哈,自从我这么写,每次都能一下卖掉3瓶。”

      【经济学启示】

      有一次我去服装店,服务小姐热情地介绍:“先生,买一送一。”我当时一愣,品牌店现在也放血了?之前听过太多买一送一的坑爹广告,我决定去看看这家专卖店怎么样。进去一番挑选,我还真看上一件喜欢的衣服,就问服务小姐:“送一送啥?”

      服务小姐说:“化妆品、袜子二选一。”我一听,购买的欲望顿时就没有了。实在太老套的促销手段,无非就是利用顾客“不要白不要”的占小便宜心理,现在物价飞涨,牙刷杯子这一类的小玩意很难刺激顾客的购买欲了。

      不少商家为了吸引客流量,经常写这样的广告语:节日特惠,到店即送。只要你走进商场、专卖店,你就能免费获得商家提供的小礼品。对于顾客来说,不就是走一遭么?没有一分钱的投入,白来的礼物为啥不要呢?商家要的就是你这种占小便宜的心理,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门槛,吸引潜在的顾客。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这是促销留给顾客越来越糟糕的印象。随着促销花样地不断翻新,人们对促销有了麻木之感。卖牛奶的小商贩无疑创新了小便宜心理促销模式,反其道而行之,抓住的就是不少顾客精明的弱点,他们自认为见多识广,总是想证明商家是低能的,不会让商家占到便宜。牛奶小贩抓住的是促销心理陷阱,让顾客在自信的心理驱使下达成交易。

      【局长放屁】

      安监局的王明跟刘东一直在竞争处长的位置,可是局长一直举棋不定。王明踏实肯干,每天上班总是第一个到,下班总是最后一个走,相当勤奋,只是这个人是个直脾气,在单位里面人缘不太好,很难跟人相处。刘东是个热心肠,遇到什么事情总是第一个冲到前线,跟同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在单位是有名的好人缘。

      有一天,局长跟王明、刘东在电梯里相遇,没想到电梯里人太多。局长肚子不舒服,突然放了一个响屁,大家都看着局长不说话。局长灵机一动,对王明说:“电梯也是公共场合,以后注意一点。”没想到王明回了一句:“局长,不是我放的。”刘东立马接过话:“对不起局长,是我放的。”没过几天,刘东升处长,王明很不服气地找局长理论,局长眼皮子都没抬,不屑地说:“屁大的事你都担待不起,要你何用?”

      【经济学启示】

      高傲的儒家对“为领导分忧”很是不屑。可偏偏领导都喜欢将下属当成奴隶,因为每一个领导骨子里都有一个“皇帝基因”在作祟。现实中,领导不喜欢听到下属的牢骚和委屈,只喜欢那些勇于承担责任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工作成绩来回报公司,尽可能不给领导添麻烦的人。领导更喜欢那些为领导分忧的下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有疏忽的时侯。下属干好自己分内之事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做好的,但是在做好自己工作的时候,还要想到明天的工作,把眼前的事与长远相结合,可以让明天的工作更顺畅。

      为领导分忧看上去是拍马屁,可事实上却对下属有很专业的要求,如果你没有分忧的能力而主动分忧,可能会将事情搞砸,再喜欢溜须拍马的领导也不敢再用你。主动力领导分忧的下属,一定是在领导遇到“忧”的时候能够及时补救并解决问题的。

      那些一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的下属,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尤其是那些基层的管理者可能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方面有一定的软肋,所以他们的责任心跟敬业精神相对较弱。身为基层的管理者以及一个有抱负的员工,要在关键的时刻为领导分忧,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前瞻性、果断判断力、临危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一定会快速地成长起来。

      【狙击手】

      有一场相当残酷的战争持续了两个月,交战的双方都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

      A集团军司令部最后被困在一个山头,将军整天都能听到啪啪的枪响,可就是找不到子弹从哪里射出来的。有一天,将军觉得被围得窝囊,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亲自到前线战斗。将军正要冲到防御工事前,突然被一位士兵拉住了。

      士兵严肃地向将军报告:“将军!前方20米的地方有一个狙击手。”将军一听火冒三丈,厉声质问士兵:“既然发现狙击手,为什么不将他干掉?”

      士兵说:“将军,没必要干掉他,那个蠢货的枪法很烂,这几天开了很多枪,没有打死一个人。”将军呵斥道:“那也必须干掉他。”士兵突然提高嗓门说:“将军!你疯了吗?难道你要让他们换一个比较准的吗?”

      【经济学启示】

      有两家面包店,第一家卖的面包松软香甜,美味可口,童叟无欺,第二家卖的面包干瘪粗糙,缺斤少两,甚至还有过期的。可第二家的价格只有第一家的一半,很快,第一家就关门歇业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件事,其实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的经济学家格雷欣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劣币跟良币在同一个市场流通,最终良币退出市场,劣币充斥整个市场。后来人们将格雷欣的发现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劣质面包充斥市场,优质面包只有退出市场。士兵为什么不让干掉烂狙击手呢?让低水平的狙击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那么高水平的狙击手就自然无法派上用场。

      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由于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没有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原则,导致不少的高素质员工对自己薪酬心怀不满而另谋高就,进一步导致企业外部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企业吸纳祈求消极回应,企业就出现了低素质员工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上升,因为一定量高素质员工留下的工作岗位需有更多低素质员工填补时尤其如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低素质员工逐渐增多,最终让绩效高的员工失去了对组织的信任,导致人才进一步流失。所以很多企业在效益下滑时进行降薪,表面看可以光鲜财务报表,可是员工素质的下降成为必然,最终会形成薪酬与企业效益下滑的互动式恶性循环。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