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佛说感悟人生哲理句子

    发布时间:2019-11-25 点击:

    佛说感悟人生哲理句子_一品句子网

    1、 唯有能舍下、放下,才能真得到、提起。放得下的人,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放下也并非完全失去自我,而是指不再存对抗心,也不再有舍不得,要对任何事物没有丝毫的牵挂或不舍,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2、 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救助别人就是救助自己。

    3、 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坛经一}千悔第六》

    4、 在许多人的心中,佛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他拥有常人望尘莫及的智慧,总能轻而易举地看透一切,他不食人间烟火、不为尘世所扰。对于凡人,所能做的就只有叩首膜拜。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5、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于二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已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6、 当所有生命都和你成为一家人时,你办任何事都不叫事,那只是回家!

    7、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每个人都能成佛。

    8、 因此,净化心中的烦恼是现代人必需的生活规范。现代生活太忙碌、太 紧张、多诱惑、多欲望,所以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情绪和心境,训练自我内心 的力量,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样才可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 种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宁静的自我。

    9、 最平淡的日子,心里最安定。因为没有患得之心,所以没有患失之苦。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感恩,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对待。

    11、 房子虽小,却有家的感觉;帮助的行为虽小,运用合适的方法却能发挥 巨大的作用。施人余荫只能让人感觉这是施舍,让受施者感觉有仰人鼻息的 自卑感,就成了敌对。慈善也要以合适的方式出现,让受施者维持自己的尊 严,才能够达到恩惠别人、让别人接受你的慈善并且感恩。

    12、 凡夫难免对外境贪执,外境不但不会带给我们幸福与快乐,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痛苦。比如:眼识贪执美色的原故,飞蛾亡于灯火之中;耳识贪执妙音的原故,野兽死于猎枪之下;鼻识贪执美味的原故,蜜蜂困死花丛之中;舌识贪执香味的原故,鱼儿钓于铁钩之上;身识贪执所触的原故,大象陷于淤泥之中。

    13、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能得到宁静的心灵。——《佛陀的格言》

    14、 与人为善,也就是与己为善。

    15、 朝阳说,光明是对的,所以要每天升起;晨风说,自由是对 的,所以要不停脚步;鸟鸣说,欢乐是对的,所以要热爱欢歌。我 说,信仰和希望是对的,所以要歌颂早晨。朋友说,友爱是对的,所 以要“每日问候”!你的问候,我的问候,大家的问候,是人世间最 是旧律,又是新诗。既规矩工整,又自由奔放。早晨是旋律 的大师,她用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节奏,唤醒众生,激荡我们内心的洪 流。越过洪荒,漫过天际,在这样的早晨,任何难以抵达的地方,生 命都可以轻松抵达。

    16、 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海涛法师

    17、 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九,必定品

    18、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 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没 有想过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 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19、 佛法讲究的是清净无染的本心,讲究六根清净,因为所谓的六根便是人产生贪爱、欢喜、仇恨、怨执的源头,清除了这些,人才能放下一切虚妄执念,拥有一颗“不执着、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勘破一切幻境的表相,才能得到灵魂的真实。

    20、 那些成就事业的人们,他们在人生的风雨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在风雨中历练自己,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21、 身一切善行,口一切善行,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禅品》

    22、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23、 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

    24、 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25、 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息没。《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71经

    26、 人心的欲念,好比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样——干燥饥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时时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田。

    27、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28、 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之道,我辈寻 常凡人,做不到一日三省,每夜寝前一省 还是很有必要的。行走世间,混迹凡尘, 心灵难免受损,修复成为必要。若不知不 觉,未加及时修复,日复一日,心灵必会 面目全非。俗语云:小洞不补,大洞一尺 五。再怎么匆忙,睡前都要抽出时间,自 省自修一番,免教人生留憾。

    29、 虽然年华已经渐渐老去,但我的心依旧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30、 修心禅语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这是一种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这是一种洒脱。

    31、 放不下的原因有三:一、不认识执著的过患;二、即使认识,也不相信;三、即使相信,也不愿意断除。若能体认到杀生会导致多病短寿,并堕地狱,就会放得下杀生;若能体认到邪淫会导致家庭矛盾,并堕近边地狱,就会放得下邪淫;若能体认到偷盗会导致财物贫困和福报减少,并堕饿鬼道,就会放得下偷盗。

    32、 佛言: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勇猛之心,使弥勒在后。过去恒沙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

    33、 助人为快乐之本。生活得淡泊自在,而能够付出爱

    34、 寂天菩萨写道:“当你说话时,必须不贪不嗔,以温柔的语调和适当的长度,轻松、切题、清晰而愉快地说。当你看人时,必须以真诚而慈爱的眼睛看,并且观想:依靠这位仁慈的人,我将大彻大悟。”我们要以智慧与他人交流,以慈悲去对待别人。在日常生活中修心,令智慧和慈悲迅速增长,使自利和利他任运圆满。

    35、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36、 不少人受到伤害,悲苦不已,逢人便诉,泪涕涟涟,以博人之同情。或许起初,人们会为你抱不平,是时日一久,不平已变为不屑,而你却不查,依然喋喋不休,抱怨不已。这时在人们眼中,觉得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37、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一生中的幸福与快乐,都源于他人的爱心、关怀和奉献。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朋友的陪伴,感恩大地、房屋、公路、桥梁、公园、流水、一尘一土、一草一木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我们要时刻心存感激之情与回报之心。感恩回报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护环境和关爱生命。

    38、 【天天禅语】舍一分烦恼,能得一分清净;舍一分财物,即得一分轻安。

    39、 【治愈系基地】禅语意在说明人的心态愈朴素自然,愈能修得正果,即所谓的大彻大悟。一味地急功近利。那么,在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精神的指引下,你的素质将得到最好的修炼。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一定会稳操胜券。

    40、 感恩,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

    41、 生活的禅法,来自于对生命的感知与尊重,它是一种对生命关切与理解的一开始,也是在烦恼中突破与觉醒的一盏灯火,悲欢交错,苦乐叠加,活成了一场生命朴素、自然、活泼的向前。是一条长路,也是一场期待,改造生命的质量,就此一开始。

    42、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与周围的所有人、与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

    43、 【佛心禅语】 很多人行善为了得福报,行善是因,得福是果。先要修清净心,心地 清净是第一善。功德福报都在清净心上,不修清净心、不能在生活中得清 净心,就没办法离苦得乐。

    44、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45、 菩萨的精神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一个“难”,一个“能”,难能可贵,不是空口说白话,要在实际行动上落实这种精神。

    46、 问:“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师言:“能原谅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里面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证严法师

    47、 于正法中生起药想,于和尚阿阁黎所生起佛想,于自身所起病人想,于说法者起明医想。《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

    48、 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并非只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时刻相 关的现实问题。参话头正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死中不再茫然。什么是无? 把关于生死、善恶、爱恨、成功与失败,所有的心念都汇集到一个问题上, 什么是无?在无字上生出疑问,这就是看话禅所必须的起疑情。

    49、 只要能一天做一件实事,很快,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烦恼渐渐变少了,欢乐渐渐增多了,生活也愈变愈好。

    50、 淡泊名利,无所欲求。像雪窦禅师这样本性纯真的人,才会感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了留恋于真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崇高境界自然会到来。

    51、 凡事善解,才能化嗔怒为柔和。

    52、 恨就是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人是我自己,而非我所憎恨之人。——海涛法师

    53、 “形式”是次要的,重在“实质”——行者的言谈、行状,机锋毕露,大有禅境。

    54、 笑是智慧的磨刀石。

    55、 每当我生病,身心不舒服时,就会想起恩德上师的窍诀:“当你生病时,应当想将如母有情众生的疾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发愿如母众生永离疾病之苦而获得解脱。”由于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及窍诀殊胜之故,身心的疼痛与难受自然减轻或消失了。我坚信,如果你也如是清净发愿,就一定能从疾病的恐惧中得到解脱。

    56、 【天天禅语】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世界就变得完美;如果自己的世界就变得肮脏,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同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与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57、 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因缘生生不息,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58、 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59、 谁好谁不好,自己找烦恼。自己没烦恼,一切都好了。

    60、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61、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62、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最初时候人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在爱情、事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这样才会得到好的结果。

    64、 革命从来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忏悔如同革命,若以为是“我”,便不能真忏悔。

    65、 (五)正归依或多自归,山川树神,庙立图像,祭祀求福。自归如是,非吉非上,彼不能来,度我众苦。如有自归,佛、法、圣众,道德四谛,必见正慧。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66、 人们总在年轻时卖命赚钱,又在有钱后花钱买命。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一系列身体与精神问题,其实是日积月累的赚钱过程所导致的:很多疾病是花再多钱也治不好的,可见钱财并不是万能的。心才是万能,“诸法唯心造,万物唯识现”。快乐从内心寻找,由内而外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67、 苦是不可以消除的,但是却可以减轻。

    68、 西窗外的一丛红枫,漫向远处的薄雾,犹如朝霞泼出的画 卷。仲秋的风在叶尖上颤动地划过,惊醒鸟语,惹出清澈而悠远的旋 律。这个薄雾笼罩的早晨,这个秋凉如水的早晨,照样让我的内心充 满美感和希望。在薄雾和秋凉的上面,依旧不缺朝阳的眷顾,我只有 出发,才能在某个地方与朝阳会合。

    69、 【禅语感悟】 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 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 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 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学佛 就是要我们学会看自己,福由心生,幸福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 自己。

    70、 阿弥陀佛是善种的老农,一句名号是佛下的种子,我们的心便是佛下种的土地。佛不仅下种,还以光明来催熟,以法水来滋润,又挖出我们烦恼的污泥来做肥料;菩提灵苗便日日生长,到了日子,必丰收菩提的果实。

    71、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时候,不仅不应该情绪低落与丧失勇气,更应该静下心来调整情绪,昂起头来增加信心,并从容坦然地面对现实和挑战,借此来磨练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72、 兴趣所在,再辛苦也情愿。世间之事,除非不做,做必辛 苦,辛苦不怕,怕的是辛苦之中无快乐。譬如同样是码字,码自己喜 欢的心灵文字,虽苦犹甘;码那些官样文章,则只剩下辛苦。

    73、 我们生活在知足、感恩的世界中,又能相互关怀,应该好好珍惜。若人人都有这份大爱,就能过得安然自在。然而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虽然物质富有,却生活在不安之中。其实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名车、豪宅,而是来自丰富的爱心。唯有尽心尽力、尽本分去为人群、社会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世上最富有的人,就是能付出的人。—证严法师

    74、 相对来说,以身行善,给人的印象最深刻,人们总是最相信自己的眼睛,用事实说话,可信度也最高——一个现成的产品,总比一个虚拟产品、一个产品设计方案更看得清,因此,事实带来的报偿也往往来得及时一些。

    75、 【天天禅语】从生到死的这段时日,重要的是立德与立行。

    76、 很单纯地活着也是一种幸福。人生的意义交给那些复杂的人去探求好了。

    77、 要保持人原有的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就需要养一颗自然之心。整日工于心计、追逐名利,如何养身,如何养心?要回归自然,首先要在心态上回到自然中去。

    78、 落日是永恒,是生必然走向灭的象征,能洞察生灭现象者,才是有智慧的人。日出与日落皆是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正如荣与枯都是生命固有的一种状态,本就无须以人心的悲喜来评价。荣也好,枯也罢,都是无心、随缘的结果,都包含着生命自由而纯粹的喜悦。

    79、 但见众生清净胜德,而不见彼有诸愆犯。《大宝积经》卷四十一

    80、 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81、 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82、 菩萨所行,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如此想心,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所依止。如是法相,不生不灭,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无住无坏。如是忏悔,观心无心法,不住法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如是想者,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观普贤菩萨行经》

    8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春节里,人们团聚着、快乐着,也享受着各种美食。然而,几乎没有人想过,那摆放在餐桌上的令我们口腹之欲得到满足的美味佳肴的背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也很少有人知道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和后果。大家应当忏悔,否则便是白作自受。正如目犍连尊者所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84、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日:“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85、 人往往不知道自谦,懂了一点点,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动念没有一刻离开“我”,凡事以“我”为中心,自认“我”说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时时把“我”填满了自心。

    86、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87、 时不待人,转眼便是来生,何不趁身强力健,打教彻去,讨教明白去。……若不向这里打教彻讨教明白去,是尔自暴自弃,自甘陆沉,为下劣愚痴之汉。——《禅关策进》

    88、 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89、 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于法若有见,此则无所见。《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90、 爱生气之人一般气量狭小,虚荣心过强,或缺乏修养,自制力差。暴 怒、狂怒,还会破坏人的健全思维能力,瓦解自制力,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情,伤害他人,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当发怒者火气消退、心情平静之后, 往往对自己发怒时的所作所为深感后悔,但悔之已晚。“怒从心上起,恶向 胆边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91、 【分解仇恨】 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一百四十五、以善胜恶 慈悲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一百四十六、无私与拥有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一百四十七、修行无愧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 无愧的人。

    92、 在人生的跑道上,今天不成功,就比别人落后许多,要想追上他人,后天需付出百倍的努力。何况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对许多人来说,今天不能成功就意味着永远不能成功,因为青春和机遇不能再来。所以,要抱着及时成功的信念去行动,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93、 这世上,许多看上去长不出希望的荒地,只要用心开垦,播种,都会有收获。别沉浸在世俗的眼光中,别让狭隘的思维限制了自己的方向。——湛弘法师找回内心的纯粹和充盈,无心而求的快乐之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唐·寒山

    94、 禅坐静心,跑香净身。打坐时应以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为宜,禅定的时间可长可短,短者10—15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坐禅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而定,当然最好由禅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坐禅的姿势可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能盘坐则盘,不能盘则端坐也可;上坐后调整呼吸,将呼吸由短而长,由促而缓,由粗而细,以舒适为原则。打坐之后,切记不要急着下座,要先把身心、手、脚放松,如果手脚有酸麻现象可稍做活动和按摩,下座以后也不宜立即大小便、吐口水。

    95、 偶尔会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仿佛置身在无垠的蛮荒,一切 都处于静止凝滞的状态。生命中总有这样的瞬间,灵魂出窍,肉身悬 浮,而我却在另一个地方默默凝望自己。在某种奇迹般的时刻,生命 的真相一览无余。

    96、 【天天禅语】合心为善,与气同道,互爱扶持,协力推动。

    97、 一个人面临绝境时,还能心存感恩很是难得。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98、 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华严经》卷三十九,十回向品

    99、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100、 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发菩提心戒仪》

    101、 零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02、 【天天禅语】能放下身段,弯下腰做资源回收,是真正的去我相、灭我执。

    103、 一位刚刚做父亲的年轻朋友感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做父母 的实在不容易!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全部,是父母一生的挂念,无怨无 悔地付出却从不求报答;而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除了一种与生俱来 的爱,他们能够给父母的其实不多。试问天下有多少成年的子女能够 时刻将父母挂在心中?

    104、 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如财物等。如《甄叔迦经》中佛言:我不能自断汝疑,能证我法,汝疑自断。(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105、 以善以爱传家,是无上至宝。

    106、 诸不善法生,为因能感苦,皆意为前导,与烦恼俱生。意为前导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染污,故有说有行,苦随此而生,如轮因手转。诸净善法生,为因能感乐,皆意为前导,与善法俱生。意为前导法,意尊意所使,南意有清净,故有说有行,乐随此而生,如影随形转。《本事经》卷一

    107、 一般人认为忍就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对痛苦硬吞硬咽,其实,忍 辱不是苟延残喘、退缩压抑,而是智者的涵养,仁者的心量,越是勇敢的 人,越能够忍受难堪的侮辱。然而,勇敢是需要智慧支撑的,不是以脾气 支撑的,有人因为一时之气而逞匹夫之勇,最后坏了大事。智慧来自冷静 的分析和细密的思考,在遇到事情时,忍住心中的“怒气、义气、傲气、 暴躁之气”,才能把其中的是非得失、前因后果思考清楚,以最佳的方式 解决问题。“包羞忍耻是男儿”,忍辱不是卑躬屈膝、出卖人格,而是高尚 的、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周瑜忍不了“诸葛亮 的三气”而短命身亡;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最后成功辅佐汉王刘 邦,成就霸业。

    108、 宁啖烧石,吞饮烊铜,不以无戒,食人信施。《法句经》卷下,利养品

    109、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10、 慈悲喜舍比宝石还要珍贵。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上的调整与 和谐。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 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 福德。

    111、 【佛家养生百字诀】晨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穿着衣带毕,必先做晨走;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找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勿妄想过去,须思量未来;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履;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112、 慈悲心的一个体现就是宽容,一个人如果不从内心原谅人,就永远活在痛苦中,没有办法与大家和谐相处。

    113、 我们作为感觉的源头,作为主体,不断地接受着锁链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随时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时的发心,务必要符合天道的规律。

    11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要将困难当助力,不要当阻力。

    115、 【天天禅语】佛陀像太阳,善知识就像放大镜,自己则像燃料。如果没有放大镜聚集太阳的光芒,燃料是无法自行燃烧的。我们想要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的指导,j宝的加持之光就不可能聚集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就无法燃烧掉相续巾的我执、烦恼、习气等罪业的燃料。

    116、 【无智与骄慢】 贵而无智则衰,智而骄慢则败。

    117、 始见新春,又逢初夏。四时若箭,两曜如梭。不觉红颜翻成白首。直须努力,别著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兜率从悦禅师》

    118、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般若第二》

    119、 欲居尊位,莫若培德;欲作大谋,莫若拓知;欲任重事,莫若充力。(明)澫益《周易禅解系词下》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禅语人生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利所束缚,心怎能净下来。烦恼也必然扰乱我们的内心,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人事要面对,不如先净化自我的心灵。

    121、 【最有禅意的句子】与人结好缘,句句话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话成是非。

    122、 如今用此做功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123、 凡夫心常常贪无厌足,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既有娇妻,还想拥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永远都在名利、物欲、爱情、亲情……无止境的追求中——多欲多求,以致苦不堪言!甚至引发犯罪心念,造成犯罪行为。

    124、 所以,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场态呈阳性,运气旺盛,那他看风水也会看得很准。

    125、 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障碍重重,人与人之间

    126、 人一生要有两个账本,一本用于记录恶,一本用于记录善。

    127、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远在天边。

    128、 有一般学人,向五台山求文殊,早错了也。五台山无文殊,尔欲识文殊么?只尔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129、 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针对于调伏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而宣说。我们为了修行而作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伏白心。即使我们修行长久,佛学渊博和身份高贵,但内心如果仍然没有丝毫被调伏的话,那就只是徒有虚名,而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130、 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虔诚。用心感受有它相伴的暖意,有求皆苦,无求自净,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

    131、 智者能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棉絮。应该拔掉自己的箭,自己的悲伤、欲望和忧愁。《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132、 一经在手,心开悟解;一门深入,心神自定。参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话多伤气,念多伤神。志向高大的人,须向低处求道。万物须冬藏,能人要潜藏。心想天地,不如无心一事。

    133、 城市里待久了,有时候你不得不假装是快乐的,只是为了保持一种正常,不让别人问你怎么了?每天如此的规范,慢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从此你自己都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正常,直到有一天,你途经某个山里小镇,听到满街的吆喝和孩童的嬉闹声,你才遇见未知的自己,那一刻,才明白都市里已没有童话。感悟“静思”的力量。

    134、 事物本身无所谓好与坏,所谓的好与坏是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所定义的。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不是事物的本质。而且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善恶本身没有自性,只不过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种差别与执著。

    135、 真正的“名”是实际行为成果的一个附属品。如果一个人真的有道德,做出了贡献,获得了奖赏,就是实至名归;如果他什么有意义的事都没做而只有名声,那就是徒有虚名。

    136、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学禅,但学禅不只是为了开悟,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解脱。试问为什么要“破执”?为什么要“开悟”?因为人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人生困惑,唯有通过“悟”解决了这些困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137、 (六)佛法在世间不舍佛住,不违世法。《华严经》卷十九,十行品

    138、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情况。记住: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

    139、 久废不可速成,积弊不可顿除,优游不可久恋,人情不能恰好,祸患不可苟免。(宋)晦堂禅师(《禅林宝训》)

    140、 佛陀给我们光芒,照亮我们爱的本性。

    141、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佛法告诫我们:处于下等根器阶段时,要以修持净戒为主,通过听闻佛法来认识烦恼,才能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处于中等根器阶段时,要以修持禅定为主,通过思维佛法来降伏烦恼,才能对众生生起广大的菩提心;处于上等根器阶段时,要以修持智慧为主,通过实修佛法来根除烦恼,才能建立正确的空性见。

    142、 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143、 不逞口舌之能 有人因言而招祸,有人因言而成就,有人舌灿莲花,有人口出恶言。

    144、 增上谓外缘,是正报所依,世人不了此,缘劣怨他人。(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145、 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是名涅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高贵德王品

    146、 文化思考评--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仿佛一壶陈年 的老酒,历久弥香。经过数千年的酝酿,酒糟是酒糟,美酒 是美酒。伏尔加有劲,那是俄罗斯民族的最爱,威士忌浪 漫,那是西方人的知音。我们更习惯杜康,可以偶尔尝一尝 伏尔加和威士忌,但杜康注定是我们的最爱,任何…一棵树被 断了根须便注定枯萎。

    147、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忧戾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148、 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

    149、 若有比丘犯禁戒已,侨慢心故,覆藏不悔,当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萨摩诃萨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无侨慢,发露悔故。《大般涅槃经》卷六,如来性品

    150、 不先根除烦恼,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乐。只要心被无明及其他的烦恼遮蔽,我们所经验到的快乐,都瞬间即逝。——堪忍尊者

    151、 生命的页面只有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方能如诗如画,只要心灵的清纯还在,便是人生不老的风景。燃一盏心灯,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微笑,源自慈悲的心,也是生命中最美的诗章。(春晓)

    152、 拂去贪欲,拂去瞋恚,拂去愚痴,拂去三界,拂去五阴,拂去十二人,拂去十八界,如是我说为真头陀。何以故?以彼头陀,不取不舍、不思不念、不修不行,非法非非法,是故我说真头陀也。《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153、 不要走叉路、抄捷径。因为所选择的小路可能是条死巷、走不通,终究还是得回到原路,反而平白多绕了许多路。

    154、 水所流经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满,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满足,然后致远。

    155、 【土气】被人说成土气,是很值得恭喜的。土代表生长,土气说明生命力旺盛;土是安定,土气让人觉得稳定可靠;土最低,最实在,土气表示谦虚、厚道、朴实;土代表传统、根本,等于健康、自然、绿色、环保,虽然有时候也被认为落后、笨拙。洋气代表现代、时潮,但也可能是浮躁、浮华、浮动、浮浅。洋气可有可无,土气不得不有。住高楼洋气,可是因为接不到地气容易生病。

    156、 成佛的因缘全在自身上具足,诸佛的功德皆于白心中圆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往外寻求快乐呢?

    157、 若受持戒者,可得名为人,一切破戒者,则如狗不异。《正法念处经》卷五十

    158、 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人可以更善良,也可以更狡猾,可以推人一把,也可以拉人一下。推人一把可能置人于死地,拉人一把则可能救人于绝路;推人一把能将人越推越远,拉人一把则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样能够改变别人的命运,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拉人一把呢?在别人陷人困境的紧要关头,伸出双手去拉人一把,这是一种付出,却也是一种回报。在得理的情况下,为对方保留一份面子,以礼相让解除与对方的隔阂,这样可以利人利己。

    159、 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酸痛苦,唯有涅槃乐。《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160、 抛却心中的“妄念”,才能做到于利不趋,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达到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该收手时就要收手,切莫让得到也变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失去。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我们才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

    161、 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于法若有见,此则无所见。《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62、 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叶禅师)

    163、 “结茅同隐水云间”,“归时明月遍秋山”。幽幽乐土,潺潺水声,高处遇寒,低处无涯,竹影扶疏,泉石掩映。空旷的山谷,有云漫卷漫舒,找幽山间,是一条远离红尘之路。何处是禅境?山风浩荡,泉流石罅,影扫石阶。心,是世界,也是宇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任空灵,一任禅意流淌。

    164、 心为境界,以心系心,渐入寂定,以心住心,正住三昧。心寂定故,便能专一,心专一故,次第无间。得定心故,心常寂静,心寂静故,心生喜乐,便除欲爱诸恶不善,有觉有观,定生喜乐,成就初禅。《大乘宝云经》卷二

    165、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上皆称改过为贤,不以无过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着,斯谓小人。是以闻义能从,常情所难,见善乐从,贤德所尚。(宋)圆悟克勤《与文主薄》

    166、 贪婪而无节制,只会徒增烦恼。

    167、 理讲太多,情就薄;情感淡薄,事难成。

    168、 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

    169、 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口气。人活着,是气活着,气怎么活, 人就怎么活。活的目标不同,活的方式不同,活的环境不同,气还是 那口气,但气和气就有了天壤之别,人还是那个人,但人和人就有了 高下之分。有的人活得气吞山河,有的人活得气息奄奄,有的人活得 心平气和,有的人活得气急败坏。

    170、 你活得快不快乐,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欣赏的角度 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 的选择!

    171、 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172、 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173、 生命的禅意不在一经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态的超凡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活着,就是一场修行;走着,就是一番领悟。有所挫折才有所奋进,有所经历才有所懂得。由理解而实践,这是礼佛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

    174、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佛法的真理像是渡过苦海的船桥,是砍断我执的利刃宝剑,是治疗心灵的甘露妙药,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灯。所以在我们沧桑的人生里,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需要佛法的指引才会使我们的前途更加光明,才会减轻我们身心上的压力、操劳、忧愁、痛苦等等,更会唤醒我们沉睡中的真性,最终令我们证得大智慧。

    175、 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大方广总持经》

    176、 成功是一种习惯——不放逸的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放逸的习惯。放逸或不放逸,关键在“苦乐”二字上。有一位作家说得好:怕吃苦的人后半辈子吃苦,不怕吃苦的人前半辈子吃苦。总归要吃苦,不如趁年轻吃得起苦时,把苦吃了。

    177、 若约当人分上,从来地事,不论初入丛林,及过去诸佛,不曾乏少。如大地水,一切鱼龙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一《安国慧球禅师》

    178、 【天天禅语】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不应该得意忘形、心存侥幸,而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而应该怀有忏悔之心。067。

    179、 如果你的心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想要幸福地生活,与其求助于外物,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心灵,只有内心平静下来,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180、 做一世红尘,醒来不过一场禅语。既入不了俗不如独净其身。

    181、 【佛前三柱香的意义】在佛前上三柱香、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这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与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

    182、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

    183、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四十二章经》

    184、 人性是由什么决定的?一个人的命运是如何造成的?为何有的人幸福美满,有的人却悲苦不已?总结古人先贤与现代科学理论,不外乎有四种结论:一则是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而来。而你后天的脾气好坏,则是你祖父母的基因决定的。二则是心理决定论,它则强调人的个性是父母后天教化所致,是他们种下的因。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童年的经验会造就你的性格。你从小勇敢还是怯懦,皆因父母从小对你的教导有关;你大度还是自私,皆因父母从小对你的引导有关。三则是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了人的本性。人一旦出生,周围的环境好坏,所处的人和事,例如亲戚、朋友、老板、配偶、子女等,或者因为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好坏、国家政策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四则是佛学讲的轮回转世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前世种下的因,轮回转世后还会受其影响。一个人的惯性就是一个人的特质所在,也即障碍所在。顺则凡,逆则仙,顺着习气走的就是凡夫,凡夫皆有定数。能逆而行之的才是佛,佛是已觉悟的人,命由自己决定。

    185、 六与文化【禅语人生】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186、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圆觉经》卷上

    187、 心意柔软,诸根清凉。《华严经》卷,十回向品

    188、 在忙碌中找到成就感,忙出价值,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唐·龙矛

    189、 其实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对幸福要求的尺度,如果这个尺度总是在无限度的拉长,你是永远感觉不到幸福的。比如街上的乞丐,他肚子饿时,你若给他十块钱或一个馒头,他会更情愿接受馒头,因为他首要的目标是填饱肚子。同理,当我们在温饱还未解决时,一日三餐就能满足我们对幸福的要求。而当我们身穿华衣,住在豪华别墅里时,我们对幸福的要求尺度不知高了多少倍。此时,你会想:我的公司要是能上市该多好,我的股票要是再升几倍该多好,我可以去美国买几套别墅养老,我可以去欧洲买城堡,我可以提着几千万去拉斯维加斯豪赌一番……

    190、 当你只能为别人去做嫁衣而自己无法“获取”的时候,努力去做别人的 嫁衣吧!当你做出了成绩,千万不要忘了跟别人分享,因为分享别人的快 乐、分享别人眼神中的光芒,其实也是一种快乐。

    191、 【天天禅语】心有满满的爱,能化解仇恨与敌对。

    192、 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193、 岁月虽然带走了你青春的足迹,何必在意当年青春的美丽,只要你能够坦荡地面对血与泪的洗礼,直面去看待人生,无私地品味天地沧桑,正确品味自己生命中的禅唱。正确拥有自在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傀儡。

    194、 人需要目标,但是目标不能胡乱确定,倘若选择了一个不切实际或不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定然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对自己行动有帮助的目标,才能受益。

    195、 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心灵,而不要受他人的价 值判断所左右,不管他是佛祖还是普通人。我们不能指望用别人的心灯来照 亮自己,只能借别人的思想做火种,点亮自己的心灯。

    196、 梦醒了,还是当下的月光,不如寄情这月光,也是一种亮。

    197、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梵网经》卷下

    198、 我们都无法忘怀初次相遇时的心动,那回眸时惊心动魄的一瞬间,在多年以后还能让你悸动。你如果能时时保持新鲜感,让他常常感觉你的不同,他会重新认识你身上的闪光点。

    199、 【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 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 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200、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唐)元珪禅师《景德传灯录》卷田

    上一组: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下一组:佛说佛说人生经典语录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