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老年人修身养性:好高骛远不属于老年人

    发布时间:2019-11-29 点击:

    老年人修身养性:好高骛远不属于老年人

      【好高骛远不属于老年人】

      有个早已退休的老者哀叹着对我说:“唉,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终生是个失败者,活得实在乏味!你看人家某某,房子那么气派,孩子那么有出息……那才像个成功者的样子呢!”

      何为成功?何为失败?这要看你的标准是什么。网上有位智者在总结人生成功的标准时说得很好。他首先将人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成功标志。他说:“三岁不尿裤子,五岁能自己吃饭,二十几岁有工作……七十岁有充足的空闲空间,八十岁能自己吃饭,九十岁不尿裤子,这就够得上成功的人生。”

      以这位智者看来,成功的人生并不复杂。从不尿裤子开始,到不尿裤子作终,中间的阶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其结果自然也不会是一样的。此类诙谐之说我们可以视为笑话,但有一点不能不考虑,那就是必须承认人的衰老过程,必须直面现实;脱离现实论成败无异于痴人说梦。

      过去的人生如飘走的云、流逝的水,一去不复返。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其成功的标志大概就在于在自己的生活层面上能够知足。好高骛远不属于老年人。

      【情愫的力量】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凡人皆有情,但情有善恶之别、好坏之分。美好的情愫表现出来的是爱心、仁慈、怜悯;恶劣的情愫表现出来的是歹毒、肃杀和仇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七言绝句《放鱼诗》中说:“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现代文学家、漫画家丰子恺解读说这是“幸福的同情”。他以为这是老白对鱼儿的同情,忠告它们不要上垂钓者的当;同时也告诫某些人,要学会与人为善,不应有害人之举。元代的《虞初新志》一书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全文是:“元裕之好问,于金泰和乙丑,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脱网去。其脱网者,空中盘旋哀鸣,亦投地而死。裕之遂以金赎得二雁,瘗汾水,垒石为识,号日‘雁丘’。”

      你看飞禽大雁尚有如此的忠贞哀情,谁人见了能不崇敬、不怜悯呢!诗人元好问出资买下两只死去的大雁,并将它们安葬了,筑好坟,立上碑,其情其义也够笃厚的。难怪丰子恺为之著文作画,以旌其善举。

      人之于人,更是不可无情无义,更不可有歹情恶意。对人对物的留情同情,并不一定非有成本不可,有时你那一瞥含笑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言语,一个善意的举动,都会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甚至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海斗量祸福】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海斗量祸福”。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芝麻粒看得比西瓜还大,把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小事,看得比泰山还重,把星星点点的得失看得比天还大。于是,就难免使自己惊慌失措,焦躁不安。何以如此?就是因为自己的视野忒狭窄,心胸太小,缺乏应有的心量。其实,就你那么一点点福也好,祸也罢,放在“海斗”之中,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个鼠目寸光、不明事理、做事荒唐的人,常被讥为“愚蠢”。“愚”字是“禺”和“心”组合而成的。“禺”是角落的意思,心理不阳光、不敞亮,那肯定是狭隘的、阴暗的。“蠢”字是由一个“春”和两个“虫”组成的。春天虫子多,灾害多,那肯定好不了。心理阴暗狭隘,而又灾害重重,那还有什么心量胸怀可言!所以,要想具有海斗、海量,就必须敞开胸襟,使自己更加阳光些,更加大度些。

      【衰老与成熟】

      衰老和成熟不是一回事,全然不是一个概念。

      就人而言,衰老是指人失去了旺盛的活力和机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人的机体如草木一样,有生长发育,也有枯萎凋零,不同的是,人有思想和精神。人老了头发可以脱,牙齿可以掉,活动能力相对丧失,但精神不能倒。所以,人的衰老可分生理和精神两个层面,我们所强调的是精神。也就是说,人的生理可以衰老,但心理和精神要坚强。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心不死,就能克难前行,战胜一切困难。

      植物的果实丰满了、长成了叫成熟。人的成熟是指一个完备的阶段,完善的过程。人的成熟不同于植物,植物的果实老了方能成熟,人不一定。有的人年龄不大,但思想行为已经成熟了;也有的人年龄虽老大不小,但思想行为却很幼稚,这正如俗话所说:“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

      成熟老人的标志是什么?我以为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准确,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再就是要有严于律己的精神,对自己要学会克制和忍耐,对别人要宽容大度,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老想着改造别人;三是接纳自己生活中存在的缺陷,既能适应顺境,也能适应逆境,也就是要做到随遇而安。成熟的标志也许还能罗列很多,但只要能具备以上三条者,就不愧是一个成熟智慧的老人。

      【做“第三种人”】

      20世纪30年代初,在我国文坛上曾发生过一场能不能做“第三种人”的激烈论争。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联盟认为:“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意思是说,在阶级社会里,你不革命就是反革命,根本没有中间道路,没有“第三种人”。而胡秋原、苏汶等作家则认为,在文艺上完全可以做一个“自由主义战士”,充当“第三种人”。从此以后,“第三种人”便成了贬义的反面教材,被斥之为“看似中庸,实则是资产阶级的走狗”,甚至是“乏走狗”。

      孔老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社会上的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同样没有“第三种人”。

      基督教认为:人死了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也是没有第三空间,没有第三条道路。

      西方哲学家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那么既不愿意让命运领着走,也不愿意被命运拖着走,难道就不能自己独立地行走吗?我想应当是可以的。

      窃以为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是不客观、不全面的;这种“二分法”有失偏颇,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许多人虽达不到君子的高境界,但也不至堕入小人的浊流;不违命,不抗命,也不屈服,“中间道路”可以走,能够走得通。不少人就是这么走的,而且走得很好。

      人老了,不再好高骛远,没有了宏图大志,也不想硬着头皮往君子堆里钻,不想往天堂里爬,当然也不会甘心沉沦。心里只是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自在地做一个“第三种人”,这有什么不可呢?

      【善恶宜分明】

      有一种心理疾病叫“麻木”,也叫“麻木不仁”。其表现是闻善不喜,见恶不怒。这种病不一定致命,但十分可怕。

      有的人,看到别人的善举和良好的行为,无动于衷,漠然置之;更有甚者,看到别人做好事不仅不高兴,反而故意讽刺挖苦,说些不三不四的风凉话。这就不仅是麻木了,简直就是冷血、冷酷。其另一表现就是见恶不怒。从表面上看,这种人似乎是中立的、客观的,实则是对施暴者、作恶者的纵容和支持,对受害者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人们常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是不该没有是非感、善恶感的。《三字经》上尚有“寓褒贬,别善恶”之说,并以此教育孩子,何况我们成年人、老年人呢!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提倡“见贤思齐”“闻恶远之”。见到做好事的能随则随,无力相随起码是“闻善则喜”。遇到作恶的能阻止则阻止,无力阻止起码也应发出正义的声音。在善恶面前是容不得调和折中的。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